供排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供排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供排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供排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危险源分析

供排水是矿井重大风险源,主要涉及井下主排水系统、地面生活用水以及井下用静压水,事故破会供排水系统,破坏设备设施等。

2、泵房涌水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XX矿井下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发生如下事故:

①由于地面水池、管路等设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②由于主供水管路故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③由于供水地点支管、阀门故障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④主排水泵,一旦当矿井大面积停电或泵房中水泵同时损坏不能运转,而涌水量突增时,可导致井下大巷淹没,造成人员伤亡,停产等重大事故。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成立供排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开拓矿长、经营矿长、通风区长、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XX等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1)矿长(XX)是处理供排水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2)安全矿长(XX)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工作,在总指挥不在时可代替总指挥行使职权。

3)生产矿长(XX)在处理事故时,在指挥部待命协助总指挥工作,并负责所分管范围的事故处理工作及人员调配,组织医疗后勤工作,对救护工作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等。

4)机电矿长(XX)处理事故时在指挥部待命,负责事故所有机电工作。

5)经营矿长(XX)负责处理事故时,负责调集救灾所须的设备材料。

6)XX矿山救护队队长带领矿山救护队,完成对涌水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7)通风区长(XX)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注视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有关的其它措施。

8)矿值班、调度主任(XX)和调度员负责立即将人数情况报告救护队,矿长和其它领导及时向下传达指挥部的命令通知,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9)矿灯房负责人(XX)根据灯牌号查清井下人数及其姓名,并讯速报告矿调度室。其它人员未经矿长许可不准入井,停止发给矿灯。

10)仓储中心和车队(XX)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险器材和车辆,并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迅速发放。

11)机电队队长(XX)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完成本事故的主要现场工作。

12)运输队(XX)负责保证救护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3)技术部(XX)负责准备好必须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的命令完成技术指导工作。

14)后勤部(X)保证遇难人员妥善安置,保证救灾人员生活供给。

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公司调度室

主任:XX

成员:XX、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和机电值班员

报警电话:拔XX拔紧急呼叫

办公室职责:

1)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

场的重要信息。

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

3)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

③成立下列应急救援小组

a、现场抢救组

组长:矿长XX

副组:机电矿长XX

成员:XX XX XX XX 全体员工及有关人员

职责:

1)维护好管理的所有设备,并教育职工按规程操作。

2)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提高素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

4)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b、医疗急救行动组

组长:当地医院院长

副组长:医院副院长

成员:医院全体成员

职责:

1)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

2)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

3)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

调系统。

4)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

5)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6)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

c、治安保卫行动组

组长:保卫队长XX

副组长:当地派出所所长

成员:当地派出所、护卫队全体成员

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抢支、弹药仓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

4)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

5)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

d、物资供应行动组

组长:后勤矿长

成员:物资供应有关人员

职责:

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

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

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e、后勤生活服务组

组长:后勤部长XX

成员:后勤部有关人员

职责:

1)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

2)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

3)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

4)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

f、宣传教育行动组

组长:矿书记

副组长:部门书记XX及有关支部书记

职责:

1)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

2)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

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

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

g、善后处理行动组

组长:矿书记

副组长:部门书记XX及有关支部书记

成员:矿支部有关人员

职责:

1)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

2)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3)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h、资料组

组长:机电矿长XX

副组长:技术科科长XX

成员:XX XX 物资供应等部门有关人员

职责:

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

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三、处置程序

发生井下泵房涌水事故后,要按如下流程进行应急响应: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通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公共关系→资源管理

1、报警、接警、记录和通知程序

(1)、发生矿井涌水事故后,中央泵房工作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调度室报警。报警时应讲明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涉及范围及联系

电话等。

(2)、调度室和机电调度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具体联络方式如下:

联系电话:XX或拔紧急呼叫

(3)、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地点、事故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要作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4)、矿井涌水事故处理通知顺序表附后,见下表。

责任人通知顺序表

2、应急响应程序:

响应分级:

根据XX煤矿井下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发生如下事故:

①、启动黄色应急警报:

停电、电气故障供排水泵不能起动;

主水泵、管道泵、供排水设施故障导致不能正常供排水;

②、启动红色应急警报:

矿井涌水量突然增大,主水泵全部不能起动;

涌水增大涌入水仓回风绕道,中央泵房防水门损坏,配水闸阀关闭不严,涌水进入泵房,使排水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3、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程序

指挥中心一旦接到发生事故的报警后,应立即按如下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

1)、XX救护队员立即赶赴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2)、应急指挥部指挥事故涉及地点的单位迅速组织人员撤退。

3)、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

4)、通知治安保卫行动组,做好抢险救灾的警戒和保卫各种工作。

5)、如果控制事态有困难,应向集团公司及邻近单位请求增援。

6)、按规定及时通知上级机关。

4、应急救援及资源配备:

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步骤

1)矿井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立即通知本单位和调度室。

2)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其中规定的顺序通知有关人员并

按制定的程序展开救援工作。

救灾指挥部命令

1)指挥部一号令:董事长接到通知后,成立指挥部,通知指挥部各成员到位,明确各成员的分工。

2)指挥部二号令:指挥部成立后,启动矿井供排水事故应急预案。

3)指挥部三号令:各部门到位后,确定涉险的人数、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损坏情况,组织人力、物力抢救受险人员,制定抢险方案并执行。

4)指挥部四号令:事故、抢救工作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级,现场指挥部领导及相关救援组成员要组织现场清理,进行人员和设备清点,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5)指挥部五号令:宣布抢险工作结束,应急人员撤回原单位,应急救援中心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总结评审。

向上级主管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程序

发生矿井供排水事故,公司调度室工作人员应立即及时准确向公司调度室汇报情况,公司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及时准确地向XX公司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情况。

3)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初步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的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时间和联系电话。

公司内部职工的事故情况的告知程序

发生事故后,以不同的方式告知员工及家属:

1)立即以广播和电视两种形式播出告知员工及家属,但要注意内容须经有关领领导审查同意;

2)公司以会议方式告知各级干部,各级干部在本单位以会议形式告知员工,注意留有记录;

现场医疗救护响应程序

1)现场救护、救治

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伤亡,医务工作人员应急时赶赴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医疗处置,并且要备足事故现场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组织一支有医、护、卫各类人员参加的医疗救护队,负责伤员的急救和护送工作。

2)医院救治

伤员运送到右玉县医院后,医院要对伤员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诊断和救治工作,保证伤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救治过程中,因技术或医疗器械设备不具备救治伤员情况下应立即与上级医疗组织机构取得联系,尽快把伤员转移至上级医疗组织机构进行救治。

现场警戒保卫程序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管制。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管制,对危害区外围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现场警戒人员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

需要外部支援的请求及联系程序

1)在判断本公司力量不能完成抢险任务时,要立即向XX公司请求支援,如实报告事故的所有情况。

2)XX公司总调度室的具体联络方式如下:

联系电话:XX XX

媒体信息沟通及公示信息告知程序

1)由宣传教育行动组负责此项工作;

2)有关人员接受媒体采访,必须经总指挥批准后方可接受采访;

3)对外进行新闻发布,由总指挥指定新闻发布人,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真相;

4)由信息中心按照统一布署利用网络发布准确信息。

应急资源配备:

四、应急处置措施

1、矿井发生供排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向队值班室、XX

煤矿调度室。调度室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及时启动供排水应急预案,按救灾指挥部电话顺序进行通知。值班人员在总(副)指挥来到之前,会同熟悉供排水系统的同志,同机电矿长、大型队队长或供热部长和发现灾情的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事故的措施。

2、排水事故发生时水泵司机必须将工作泵和备用泵全部起动进行排水,并启用两趟排水管排水。如在此时水泵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尽快下泵。大型队安排人员立即组织水泵抢修。现场工作人员和水泵司机将主排水泵房的防水门关闭,利用水仓的配水闸阀调节水量,进行排水,防止水淹没泵房。如果防水门不能很好关闭,应立即告知有关领导,尽快从地面下泵,安装在材料副斜井有利于排水的位置。

3、在修复水泵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4、水泵抢险人员判明事故原因和性质后,迅速报出所需的材料和配件明细由机电队快速组织所需的零配件。物管部做好设备、配件的供应调配工作,不得延误。

5、事故单位领导和抢险指挥部人员要查明事故地点、性质和规模。救护队员对事故地点进行全面的侦察,并查明:

⑴事故的原因、性质故障程度;

⑵事故影响范围;

⑶主排水设施破坏情况;

⑷事故的损坏程度及峒室顶板情况;

⑸根据事故的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报告。

6、在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密切注意水位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队值班室和调度室汇报。

7、现场工作人员及水泵司机在生命没有受到威胁,并没有接到有关撤离通知的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8、相关人员进行排水时,一定要井然有序,防止事故的扩大。

9、一般原则

(1)发生矿井涌水事故后,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

(2)如事故无法在短期内解除,立即决定停电撤人,井下人员按照井下水灾撤退路线采取必要措施后撤退,直至撤离至地面。

(2)、处理矿井涌水事故的过程中,要在安全的地点随时观察水位的变化。

(3)、如有遇险人员,要注意保暖,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创伤检查,在现场开展输氧和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危重伤员要尽快送医院治疗。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饮食要由医生决定。

10、注意事项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

1)现场恢复时,事故单位应首先清理事故地点,把所有杂物及废弃物处理干净,直到现场具备安装设备的条件。

2)由机电队负责恢复设备的安装,安装过程中要遵守本队的安装作业规程。

3)检查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不能出现失爆,经瓦斯检查符合规定,可按顺序送电。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无误经指挥部指定的专人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事故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当做到:

①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②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③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仔细对现场进行标记记录。

④发生井下重大机电事故后,由安监站、机电科、机电队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恢复情况、事故损失、事故责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

井下重大机电事故应急处置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机电、安监、技术等有关部门联合攻关,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