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总结

临泽县板桥镇中心小学“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

纪实

---坚守“三零”底线创建“双最双高”校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大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做好校园普法教育工作,学校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零犯罪学校”的创建活动,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坚守“三零(零事故、零发案、零流失)”底线不动摇,实现了师生中违法犯罪“零”发案。

一、创新机制,切实加强“零犯罪学校”创建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健全了“抓领导带教师,抓教师带学生,抓学生带家长”的“三抓三带”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确保“零犯罪学校”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一是“馨德微讲座”学法。学校领导深学细悟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教职工例会、政治业务“双推”学习会议,开设“馨德微讲座”,带动全体教师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法制素养。二是“三会”学法。学校利用班会、晨会、集会教育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进课堂”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三是“信息手段”学法。学校利用家长会、QQ、微信群等家校联系载体,向家长推送法制教育文章,由学生带动家长进行法制知识学习。“三抓三带”长效机制,有效带动了家校、师生共同参与,促使学校扎实有效地推进“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

二、确立目标,着力打造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氛围熏陶人的品格,理念引领人的思想。学校一直将打造师生的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作为工作的纲领。一是通过“五最校园”(最能“安心”、最具“家味”、最有“德性”、最具“才智”、最显“生态”)的打造,为师生健康成长提供沃土。学校开展以遵纪守法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师生宣誓签名、主题班会、观看法制教育片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体师生做遵纪守法的明白人。通过校委会及教职工大会,及时修订《板桥镇中心小学教师法制教育培训制度》《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处理制度》等相关普法工作制度,让师生“零犯罪”工作有制度保障。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学校还注重人文关怀,让人文关怀成为普法工作的沃土。学校通过关注关怀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特异儿童,开展患病资助,联系慈善机构救助、定期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通过爱来教育感化学生回报父母、感恩社会。学校通过馨德微讲座、馨德大讲堂等方式,帮助个别“问题学生”转化思想、远离恶习,在学生心中种下“善”的金种子,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学校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梦、艺术梦、航天梦,让学生启智明理、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二是将“至善至美”理念作为师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导航器,引领师生成长成才。学校始终把法制教育和善美教育有机结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法治熏陶和教育。开办“3336”馨德讲坛,由值周教师精心准备,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和“诚、善、法、书、美、健”等“三爱、三节、六颗金种子”的知识讲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与善、丑与恶;通过“星光月

动”才智展演,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向往美,从而自发的摒弃自身皮袍里的“小”。通过“善美”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全体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心善行善,引导学生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三是将“会玩、好学、善交、心美”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素养。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开展“星光月动”,让学生会玩、玩好、玩的有意义;通过美德少年、才智少年评选,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爱学、会学、比学;通过心语班和心理辅导室的创立,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三、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拓宽师生零犯罪教育引导路径

学校扎实开展馨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构建校园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打造平安文明的法制校园,有效拓宽师生零犯罪教育引导路径。一是实施馨德教育,构建校园核心价值体系。学生周日到校后,利用40分钟时间,由值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三情”、“三爱”、“三节”、“六颗金种子”教育,使“3336”馨德教育课程化、具体化、常态化;每周教职工例会上,开展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馨德微讲座,对提高教职工的法治素养、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团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结合教体局提出的“两读”工作要求,学校创造性的开展主题为“快乐读书、启智润德”的馨德大阅读活动,形成了“234”读书文化,让师生读书成为了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境界;为多层面、多渠道宣传学校馨德教育工作,切实让深巷好“酒”众人品,我校形成了靓丽的路灯文化、“悦读阅美”的读书文化、遵德守礼的楼道文化。馨德教育的实施,为法制校园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为“零犯罪”学校创建提供了文化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