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调 教案

猜调 教案
猜调 教案

第三单元《猜调》教案

一、教学内容:1、聆听《猜调》2、用各种演唱形式创编场景表现《猜调》

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

种基本的演唱形式。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四、教具准备课件、云南服饰、猜调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幻灯片1)师生问好二、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台湾民歌《摇船调》那么今天刘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西南边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播放幻灯片2,点击左下角的声音)(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师: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云南,那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是一个神仙都向往的彩云之地。在去年校运会的时候,我们学校舞蹈队的同学表演的孔雀舞就出自云南。我们现在听的这首歌,就是云南地区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曲,我们用心的听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三、欣赏《猜调》1、初听《猜调》师: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呀?速度越来越快了——真棒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开心——非常好师:真是首有趣的歌曲。2、复听《猜调》师: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老师唱)(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右下角的声音)谁听出来了?举手来告诉老师师:听的真仔细,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第16页,看看同学们都说对了没有?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填歌词,念歌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街念该。)刚才,我们听了2段的歌词,老师把第三段的歌词留给大家,你们也来猜一个吧。(播放幻灯片3填歌词)我们刚才经过了念歌词,填歌词,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么呀?问句第二段呢?答句。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生:问答歌(对歌)师:你们太棒了。

1) 找特点师: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

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播放幻灯片4)

2) 说特点(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 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

● 问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快,因为想考倒对方

● 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 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者得意的表情

● “我们说给你们猜”中“说”的下滑音(做好板书——“小乖乖”、越问越快、

答得也快、结尾下滑音、“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跟进解释)(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说)师: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刚才也找到了老师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觉得……有趣,你们发现了吗?3)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播放幻灯片5,特点)

师: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找出的特点总结了下,这么多有趣的特点,大家试着唱一唱好吗?(唱的时候注意提示和末尾的装饰音。)老师弹琴,学生唱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播放幻灯片6,谱)师: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是一问一答,问答歌的形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这样的问答歌我们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呢?生:对唱师:对唱?恩,这方式不错,那谁来问谁来答呢?(学生举手)师:那刘老师提个建议,男生先问,女生回答好吗?(跟琴演唱第一段对唱形式)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自问自答可以吗?生:可以师: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吧。生齐唱师:同学们刚才分段用2种形式演绎了猜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的表演唱,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形式?(听合唱版本,播放幻灯片8)

师:你们跟他们想到一块了是吗?

《猜调》是儿童的猜迷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这首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问答对歌的活动情趣。4、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猜调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2段用树叶、古筝演奏的猜调,相信又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播放9)师:听了这些,你们一定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呢。四、拓展

师: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形式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去领略另一种独特的味道吧。(播放10)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五、师总结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六、下课

语言活动教案《猜谜语》

语言活动教案《猜谜语》 导读:【活动设计背景】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并能促进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及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本节课将根据这一特点设计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懂得谜语的特点,并喜欢猜谜语。 难点:让幼儿知道猜谜语要仔细听清楚每个字和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因为谜面的每句话都 是与谜底有关联的。 【活动准备】 两只盒子,里面分别装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

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它的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 (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 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猜字谜教学设计

《猜谜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由两则字谜组合而成,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一则谜底是“秋”,第二则谜底是“青”。在课文最后还有一个“猜一猜”的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积累字谜,多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 1、诵读《猜谜语》,了解猜谜的窍门。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识字的情感。 2、通过诵读《猜谜语》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两点水旁”。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两点水旁”。 2、熟悉猜谜语的方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字谜想猜一猜吗? 2.导学:刚才我们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示课题,介绍字谜。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指导书写“字”。 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学生书空跟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出示自读要求: 一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二圈:圈画生字,认清字形。 三再读:思考你从课文中发现了什么? 3. 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4.巩固识字 1.挑战过关。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猜字谜精品教案

猜字谜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汉字,会写?字、左、右?等7个汉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掌握识字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猜出谜底,并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课件出示) 1﹒出示谜语(打一字)。 ⑴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⑵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⑶八十八。 2﹒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学习谜语。 1.学习第一则谜语。 ⑴出示谜语,自读。(课件出示)

⑵小老师教读。 ⑶逐句读读猜猜。 ①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②?起凉风?是什么时候?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③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④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⑷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 ⑸再来读读这个谜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⑹在这则谜语中认识了哪些生字? ⑺齐读谜语。 2.学习第二则谜语。(课件出示) ⑴出示第二则谜语,学生猜。 ⑵复习?请??情??晴??清?字,启发学生思考。 ⑶指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⑷猜出谜底,说说自己怎么猜出来的。 ⑸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字、左、右、红、时、动、方?,自己观察,想想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什么。(课件出示4)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板书:字、左、右、红、时、动、方)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内互评,全班展示,讲评。 四、实践活动。 全班进行次猜谜大赛,展示和交流自己搜集的谜语和自编的谜语。 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字谜左右红绿及时雨动人万里无云(课件出示)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3》。(板书)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出示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字谜,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字谜: (一) 左边绿,右边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4课《猜字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4课《猜字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4课《猜字谜》原文 xiǎo qīng wā 猜字谜 (一) zuǒbiān lǜyòu biān hóng 左边绿,右边红, zuǒyòu xiāng yùqǐliáng fēng 左右相遇起凉风。 lǜde xǐhuan jíshíyǔ 绿的喜欢及时雨, hóng de zuìpàshuǐlái gōng 红的最怕水来攻。 (二) yán lái hùxiāng zūn zhòng “言”来互相尊重, xīn zhìlìng rén gǎn dòng “心”至令人感动, rìchūwàn lǐwúyún “日”出万里无云, shuǐdào chún jìng tòu míng

“水”到纯净透明。【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4课《猜字谜》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国务院在京各部门因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从京外调(迁)入人员审批工作

一、政策适用范围: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及在京中管企业(国家国资委直属)存在夫妻两地分居情况的在职人员(为单位正式员工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二、政策条件: 1、[1991]12 号)、 [2003]55号) 处 2 满35 2006 中国国家人事部、公安部?? 调令号报文部委拟调人性别占用指标情况京内一方年龄学历职务随迁数 (2006)0693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段艳丽女获硕士后工作三年郑圣聚36岁硕士工程师1 (2006)069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欧阳丹女聘中级职称满三年马文军31岁大学本科工程师??

(2006)054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刘波男获硕士后工作三年齐易31岁硕士经济师?? (2006)0544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琳琴女获硕士后工作三年张义42岁硕士高级工程师1 (2006)0692 国家测绘局张腊梅女聘中级职称满三年杨敏40岁中专及以下工程师?? 1、劳动合同、2 3、结婚证; 4、有随迁子女的,应审查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证明(须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子女随迁政策,如系再婚,应审查丧偶证明或离异后关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具有合法效力的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等);

5、京外方干部、工人、无业人员或农民的身份证明,按干部、工人调动的,应审查其京外工作单位同意调出函,京内单位同意调入函。 6、《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拟调人员登记表》(进京一方为干部) 7、《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办文备案表》(进京一方为工人) 8、 9、 ( 1、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解决分居的申请。 2、所在单位同意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时,人事部门经报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以研究所正式发文号向北京分院组织人事处行文,申报进京人员材料(须从院ARP人力资源系统上传)纸至材料

4《猜字谜》教案

第一单元 4. 猜字谜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图文结合,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过程与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背诵两则字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背诵两则字谜。 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背诵两则字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题目释疑。 激发活动兴趣。 同学们,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来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字谜乐园”。 1.老师先出几个字谜让大家猜猜,想一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出示多媒体课件: (1)牛过独木桥。(打一字) (2)功过各一半。(打一字) (3)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打一字) 2.指名读,全班评价。 3.师生分析谜面内容,揭示谜底。 4.师总结:猜字谜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第一个把独木桥想象成一横,这种猜谜方法叫“象形法”。第二个根据谜面的暗示,对原来的字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组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第三个谜底隐含在谜面的某个字中,这种猜谜方法叫“隐含法”。 二、一边观看多媒体课件,一边想象谜语内容,感知谜语大意。 1.猜谜语。 (1)牛过独木桥。(打一字) (2)功过各一半。(打一字)

(3)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打一字) 2.生读谜语,不会读的字师指名帮助。 3.小组讨论谜语内容,揭示谜底:生边也。 4.回答四则谜语的猜谜方法。猜字谜,了解猜谜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谜语,感悟欣赏 1.生读第一则谜语,边读边圈,不会读的字同桌互相帮助。 2.生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组词。 3.组内比赛认读生字、组词。 4.讨论“左”“右”的区别并“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 5.指导书写生字:字、左、右、红、时。重点指导“左”“右”的区别,“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 6.师朗读第一则字谜,学生猜字谜——秋,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 7.各种形式读第一则谜语,直到读熟,会背。 8.同法学习第二则谜语。 9.指导“动”“万”的书写。 10.玩背诵两则谜语的游戏。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猜谜方法,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了课文,大家表现不错。老师也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小型的猜谜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佳。 2.课后搜集字谜,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进行猜字谜比赛,看谁猜得快,猜得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猜字谜教案设计

一年级猜字谜教案设计 【篇一:一年级猜字谜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 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 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 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 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 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 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 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 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 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 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新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猜字谜》名师教案

〈〈猜字谜》 教材分析: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白由认读、领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认识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十二个生字词。 2、通过观察、书空、练习写等方式,会写字、左右、红、时、动、万”七个生字词。 3、理解谜语的组成,能根据生字特征,白己编写谜语。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制作)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每人进行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 冈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 (谜

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 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 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白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 相遇喜欢最怕 (2) 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 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从京外调(迁)入人员审批工作规范最新版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从京外调(迁)入人员审批工作规范 一、政策适用范围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所属在京企事业单位存在夫妻两地分居情况的在职人员(为单位正式员工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二、政策条件 (一)在京一方达到以下条件,可申请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人员、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的主要完成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企业总部职能部门正副职及所属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被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被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的人员、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博士学位获得者、工作满三年的硕士学位获得者、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现主任科员职务且年满30岁并分居满2年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八年且年满30岁并分居满2年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困难较大且年满35岁并分居满两年的人员。 (二)在京一方达到《人事部关于国务院各部门从京外调入干部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调发【1991】12号)有关条件的,可占用调出京外干部户口指标解决两地分居。 1、夫妻双方均为干部,女方(户口)在京且工作2年以上,夫妻一方父母在京居住(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 2、京内一方为干部(指男方或女方在京而夫妻双方父母不在京的),分居5年以上或年满30岁,其中在京干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副处以上党政职务,可放宽到分居3年或年满28岁。 3、女方(户口)在京为工人,京外男方系干部的,分居5年以上或女方年龄30岁以上,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且工作需要不宜调出的;(4)男方在京为工人,京外女方系干部的,应分居10年以上或男方年龄35岁以上,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且工作需要不宜调出的。 三、工作程序 (一)京区各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单位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审批工作,按照“承办人审查—处长复核—人事部门主管领导签批”的程序进行。 (二)京区各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向北京分院行文申报人员进京材料。 (三)北京分院经审核报送有关领导批准后,上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依照政策规定予以审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统一出具人员进京调函,一份抄送北京市公安局,两份发往报文单位(分别用于调动人个人档案、单位文书档案存档,去北京市公安局办理迁户手续持复印件即可)。调函自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内有效,逾期作废。 (四)京区各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收到进京调函后,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办理跨地区调动手续,积极配合做好调动人员工作关系的调转、户口迁移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事宜。 (五)人员调动完成后,京区各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应对相关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归档材料包括:人员进京审批材料、进京调函、从京外调入人员关系调转手续(包括行政关系转移介绍信、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档案转递单复印件)。 四、审批因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从京外调(迁)人员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按两类形式办理:京外一方系社会在职人员(含现暂无工作单位,但档案在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交流和职业中介机构存放,涉及工作关系转接、工龄计算和社会保险接续的流动人员)的,按“工作调动”办理;京外一方系农业人口或城镇无业人员(系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4.猜字谜(课堂实录)

猜字谜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生字,比一比谁的反应快。(以开火车读、小组读的形式进行学习。) 师:老师想从这些字当中(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出个谜语考考小朋友,看谁记得最牢。仔细听——不是平白无故地心慌。 生:怕。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是因为那个“心慌”就是竖心旁(板书:忄),加上“白”就是“怕”。(板书:怕。) 师:说得真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也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猜字谜的方法,来记一记这些生字。 (四人小组各抒己见,说识字方法,老师到学生中参与讨论。) 师:我发现小朋友用了很多的方法来记这些字,谁愿意先来说一说? 生:一家十一口,一家二十口,住在一起乐悠悠。 生:喜。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十一口是“吉”字,下面“”,合起来就是“喜”。 师(写):十一口人,加上二十口人,住在一起心里高兴。真棒!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说。) 生:用力推走云。 生:动。 生:木头旁有一只眼睛。 众生:相。 师(板书“相”):还有吗? 生:树木的眼睛。 生:相。 生:上看一个工,下看一个工,上下一起看,四字夹当中。 师:这是什么字? 生:互。 师:是个“互”字,这个谜语编得真棒,像顺口溜一样。 生:今天下了一滴雨。 生:令。 生:把我的那个“冷”的“冫”去掉,也是“令”。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减一减。 师:去掉偏旁的方法。 师:你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记忆生字。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这些字谁认得最多、记得最牢。 (开展竞赛巩固生字。) 师:剩下的字小朋友们回去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住?

部编版小学语文《猜字谜》公开课教案

《猜字谜》教案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猜谜语(一)》,了解猜谜的窍门。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识字的情感。 2、通过诵读《猜谜语(一)》认识5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字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

猜字谜: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识字4《猜字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3.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导入课题: 同学们,请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灯谜)什么节日猜灯谜?(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挂灯笼,小孩子手提灯笼逛灯会,猜灯谜。我们也来猜一猜:(灯笼上出示) 1、灯字火已灭。(打一字) 2、文字长出两条腿。(打一字) 3、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学生猜后,老师小结:像这三个灯谜,谜底都是一个字,这样的谜语就是字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第4课,《猜字谜》。板书:4、猜字谜 二、出示课件,我们一起进入谜语王国。 三、进入谜语宝库第一关:读一读:出示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一边读一边把“我会认”中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 4.一起读课文。 四、进入谜语宝库第二关:认一认,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1、带拼音出现下面的字:

相遇洗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拼读,一起拼读。) 2、去掉拼音出现下面的字: 相遇洗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多种方法识字: (1)编字谜的方法识字:相遇喜怕言互动令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令 (3)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万 4、合一合的方法识字: 欢净纯动(识记部首“又、冫”。) 小结:同学们很厉害,今天用了多种方法认识了很多字。 5、用下面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 相遇———— 喜欢———— 最怕———— 五、进入谜语宝库第三关:猜一猜 课件出示: 左边绿,右边红, 左右相遇起凉风, 绿的喜欢及时雨, 红的最怕水来攻。 (左边绿,右边红,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绿的是什么?红的是什么?禾和火组在一起是什么?)(秋) 组词:(秋天)(秋雨)(秋风)(秋季)(中秋)(春秋) 六、进入谜语宝库最后一站:写一写 Zi 字 (1)上下结构,子藏在宝盖头下面,横要和宝盖头同宽。 (2)摆笔顺。(3)组词:写字打字大字 hong 红 (1)左右结构,绞丝旁三笔要紧凑,右边的工要稳。 (2)摆笔顺。

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住房管理实施意见

国管房改[2005]484号 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妥善解决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的住房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易地调动干部住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厅字[2003]13号)及有关房改政策规定,我们制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住房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的住房问题,情况复杂,政策性较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职工思想工作。在执行中,如发现新问题、新情况,请及时报告。 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住房管理实施意见 为妥善解决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地调京干部的住房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字[1999]1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关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05]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易地调动干部住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厅字[2003]13号)的规定及国家有关房改政策,结合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以下简称中央国家机关)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因工作需要从京外调入北京,并按照组织程序和要求办理调动手续的党政干部,包括公务员和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人员(以下简称调京干部)。 二、现居住公有住房的承租和购买 调京干部原则上只能承租或购买一地公有住房。夫妻两地分居且在本意见印发前已经在两地承租公有住房的,可以在分居期间分别承租两地的公有住房;已承租两地公有住房的,只能购买其中一地的公有住房。 三、住房补贴的发放 (一)调京干部在原工作地已承租或购买公有住房的,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规定发放。 1、在原工作地承租公有住房已退回,以及在原工作地已购买公有住房,并按房改成本价退房的调京干部,按照调京后新职级补贴面积标准,比照《关于印发<关于发放购房补贴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管房改字[2002]203号)关于腾退不可售公房的补

(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猜字谜》教学设计

识字《猜字谜》教学设计 【理论依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喜欢学习汉字的愿望。 识字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指导和识字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式来学习汉字。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愿望,我们还要增强识字写字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 《猜字谜》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属于识字课。谜语识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儿童十分喜欢。第一则谜语有四行,每一行对于猜出汉字都有提示,有字形上的、有字义上的。但是,《猜字谜》这一内容和学生日常猜的谜语相比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形式,这是对学习本课比较有利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基础上还存在差异。识字多的或是读过本课字谜的学生,可以说出答案,但是可能还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引导和纠正。本课时需要认读和会写的生字较多,对于识字少的学生来说,这也会造成很大的学习困难。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喜、欢、怕”5个生字和又字旁,会写“左、右、红、字、时”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语。了解谜面的意思猜出字谜。 3.感受猜字谜识字的乐趣,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第一则谜语中的5个认读字,会写5个会写字。 教学难点:根据谜面猜出谜底,感受猜字谜识字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明“谜”含义,解题导入

(一)看图猜字,导入新课 师:咱们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ppt出示图片】 师:看图来猜字,仔细看看,是什么字? 生:(字) 师:是哪个zì? 生:上边宝盖头,下面一个子的那个字。 师:你说的是“写字”的“字”。【教师在生字板上板书:字】 师:谁跟他的答案一样。 (生举手) 师:恭喜你们答对了!谁能说清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我看图上,外面那部分像“宝盖头”,里面那部分像“子”,合起来就像“字”。 师:他能说清楚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真棒!快鼓鼓掌!看图猜字是一种很有趣的识字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猜字谜”。(板贴课题) 生:(齐读课题)猜字谜。 (二)出示课文,了解字谜 师:“猜字谜”怎么玩啊? 生:就是有个谜语,要猜出一个字来。 师: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这是第4课的第一则字谜。这叫“谜面”,猜出的答案就叫做谜底。猜字.谜,谜底一定是打一个字。谜面的每一行都告诉我们一 点儿这个字什么样子啊,表示什么意思呀,可有趣啦! 二、解“谜”之旅,学习新知 (一)挑战字音关 师:我们先来读字谜认新字,敢不敢挑战字音关? 生:(敢) 师:看大屏幕读谜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猜字谜教案,精彩片段

创新教案 4.《猜字谜》创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本课的设置皆在以活泼、生动的方式来学习汉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教学设计按照“课前预习,导入新课——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初读课文,猜字谜——师生互动,拓展思维——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本课总结”的形式开展,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动大脑,感受汉字的魅力,老师以适时点拨的方式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展开更丰富的想象。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所以他们会对本片课文充满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1.教师引言:我们之前再学习生字的时候,小朋友们,你们都采取过哪些方法来记忆这些字呢?(学生踊跃回答自己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更有趣的一种方法——猜字谜。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都知道什么是“字谜”吗?(学生回答) 3.教师点拨: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你们我们学习了这课问题,大家也可以自己来编字谜。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教师活动:课前已经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大家把本课的会认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并且自己拼读几次。下面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拼读。) 2.教师点评:这些会认字中,同学们要注意“遇”和“互”这两个字的拼音,后面都是“u”,但是“遇”读“ü”,“互”读“u”。 3.教师点评:本课有两个新偏旁,“又”和“冫”,“又”这个字作为偏旁的时候,在书写时要注意第二笔是一点。“冫”要注意和“氵”区分,不要混淆。 三.初读课文,猜字谜。

4.猜字谜 教案

识字4猜字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6、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猜字谜教案设计(新课标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猜字谜教案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猜字谜》教学设计 学校:宁阳县实验小学 教师:王秋华 学校:文庙南关小学 教师:宁敏 学校:东庄镇钟庄完小: 教师:王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教学重点) (一)重点字词。 .应会读字:相 遇 喜 欢 怕

纯净言互令动万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编字谜: 木目相依(相) 云用力(动) 方少点(万) 3.常规识字 比一比:令----今 五----互 换偏旁:拍—怕 4.易读错字: 翘舌音:纯 整体认读音节:遇 5.应会写字:字、左、右、红、时、动、万”(1)写正确: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右 左右结构:红时动 独体字:万 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字:注意子的写法 右:口要略扁

红:左窄右宽,绞丝旁最后一笔是提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相遇 喜欢 纯净 互相 感动 最怕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有感情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并和同学讨论一下。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理解字谜内容,并能交流你所看到的画面吗?和同学讨论一下。 教学准备 教师 (1) (2)预习提纲 一年级下册第4课《猜字谜》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至少三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 3.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或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三遍。托 4.借助拼音正确拼读生字条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三遍,试着组一个词。认 5.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观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3.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第9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活动兴趣。 同学们,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来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字谜乐园”。 二、猜字谜,了解猜谜的基本方法。 1.老师先出几个字谜让大家猜猜,想一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牛过独木桥。(打一字) (2)功过各一半。(打一字) (3)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打一字)。 2.师生分析谜面内容,揭示谜底。

3.师总结:猜字谜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第一个把独木桥想象成一横,这种猜谜方法叫“象形法”。第二个根据谜面的暗示,对原来的字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组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第三个谜底隐含在谜面的某个字中,这种猜谜方法叫“隐含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一边读一边把“我会认”中的生字在文中找出来,做上标记。 4.出示生字,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全班评价。 5.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左”“右”的区别,“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猜谜方法,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了课文,大家表现不错。老师也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小型的猜谜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佳。 2.课后搜集字谜,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进行猜字谜比赛,看谁猜得快,猜得多。 课题:识字4《猜字谜》第二课时

因工作需要从京外地区选调干部审批工作规范

因工作需要从京外地区选调干部 审批工作规范 一、基本原则: 1、因工作需要京外调干应遵循工作急需、京内难以调剂的原则,所选调人员应为本单位主业发展急需的核心岗位人才、高层次技术与管理骨干人才。 2、人员选调应在北京分院下达的京外调干指标名额内进行(属于绿色通道情况免指标)。拟调人员必须符合因工作需要京外调干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有关要求。 二、政策条件: 根据国家人事部《关于国务院各部门从京外调入干部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调发[1991]12号)规定,在指标范围内,一般将拟调干部分为3种类型:一是经过3年以上基层工作锻炼,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急需的年青优秀干部,其年龄应控制在40岁以下。二是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包括处级)干部,其年龄应在45岁以下。三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年龄应控制在50岁以下(包括管理的副局级干部)。 2000年6月2日根据国家人事部开会通知精神,对于原规定的政策做了调整,放宽了吸引人才的范围,对以下6类人员进京不受指标限制(绿色通道),即: (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2)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外杰出人才”; (3)拟调任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担任院(所)级领导人员; (4)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5)国家重点高校的院(系)主任; (6)博士生导师; (7)中央直管企业领导人(含相当于企业副职人员,如企业副总工等)。 三、工作需要从京外调入人员所需审核及上报的材料: 各单位人事部门应对照调动人档案审核以下材料,并将有关证件、证明材料复印存档,上报材料如下: 1、主调人:单位同意调出函;考核材料;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及职称证书(文件)、职务任职文件复印件;干部身份证明(非统招统分学历人员); 2、随调人员:主调人的配偶系社会在职人员的可以随调。随调人员依照个人情况提供干部或工人身份证明;京外单位同意调出函、京内单位同意接收函。 3、随迁人员:主调人配偶系无业人员或退休人员的,按随迁办理。随迁时需出具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出具的无业证明或有关部门办法的退休证。符合随迁政策的子女可一同办理迁京,须审核查验相关证明,并附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证(二胎须附准生证)及在校证明和待业证。 4、其他材料:调(迁)入人员常住户口卡、身份证、调动人结

(完整word版)《猜字谜》教学设计

《猜字谜》 黄曼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由两则字谜组合而成,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一则谜底是“秋”,第二则谜底是“青”。在课文最后还有一个“猜一猜”的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积累字谜,多发散思维。【教材处理】 本课在设计时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相、遇、喜、欢、怕”等5个生字,会写“字、左、右、红”4个生字。 2.正确朗读字谜(一),能够理解谜底与谜面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小老师带读、开火车等游戏,多形式巩固生字词读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乐说敢说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体会谜底“秋”与谜面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一轮红日从海面升上来。 生:旦。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学习字谜(一) 导入:你们瞧!谁来了?海绵宝宝听说104班要举行朗读大比拼,它马上跑过来想凑凑热闹,老师就请它来帮老师挑选合作得最好的小组,并送上海绵宝宝亲自准备的礼物。【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海宝宝送礼物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学生为了得到海绵宝宝的奖励,小组内会互帮互助帮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高,教师就不用那么费力了。】 幻灯片出示比赛要求: 1.所有参赛选手要全部参与。 2.读音准确,音量适中,站姿端正。 (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 2.结合图片,小老师带读生字词“相遇”“喜欢”“最怕”。 (1)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2)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3)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相机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