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杨雪伟一、全册教材的知识点、知识基础、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面积,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一)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合理地使用教材。

1.本册书涵盖四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个领域(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二单元位置、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四单元可能性;

第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掷一掷;数学广角第七单元植树问题。2.在大的单元前适当编排了“主题情境”,作为单元知识的引言,体现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旨,这是这套课本的主要特色之一,主题情境是课标理念的一种反映3.例题的设计大多展示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情境。这些方式的提供为教师备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传递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知识把握的要求。

4.安排了“综合应用”。

5.系统地编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编排目的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广角的编排,很明显地将以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隐线变为主线。

6.编写了“你知道吗”的内容。

7.编排了生活中数学、数学游戏等内容作为阅读资料。要注意对这种内容的把握。

8.新知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做、习题中都有可能体现了新的知识点,另外,本套教材虽然在习题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总的来说习题量小、覆盖面窄,不利于学生的专项训练,教师备课时应尽量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或目标检测中有针对性的找一些练习题,作为补充。

9.从本册开始编写了思考题

10.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编排,形式比较多样。

(1)单独编排。如:

第三单元P42—P43,对小数除法进行梳理;

第五单元P83—P85,对简易方程进行梳理;

第六单元P103—P105,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梳理。

(2)没整体编排整理与复习的内容。

如: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第四单元可能性。

3)每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成长小档案”。

旨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1.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个性归纳、及时反思的空间与时机。

(1)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体现问题解决的学习路径。

(2)适当安排了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归纳与概括

(3)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过程,并有意识地遵循思考过程完善

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本册内容的知识体系

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1)循环小数、循环节

(2)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2.数的运算:

(1)小数乘法

(2)积的近似数

(3)小数乘法的简算

(4)小数除法

(5)商的近似数

(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用计算类: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4)应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3.式与方程:

(1)概念: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

(2)计算: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应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个领域:图形与几何

1.图形的认识:

2.测量: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

(3)梯形的面积

(4)组合图形的面积

(5)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图形的运动:

4.图形与位置:

(1)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2)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2.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会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

1.综合应用:

(1)掷一掷

2.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见教参

四、本册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整数、小数的实际问题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4)方程的意义

(5)可能性

难点:

(1)小数乘、除法的正确计算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4)应用去尾或进一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5)用字母表示一类事物的规律

(6)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

这学期校历排得是22周,(9月1日——1月30日),扣除中秋节、十一、元旦的放假,以及期末的考试、放假前的将近2周的工作,总的上课节数预计是80节. 我们对每个单元的课时略做了一些调整。

这样安排,到期末总复习时,可以有15课时三周多的复习时间。

以上的课时安排仅供老师们参考。具体到每小节当中的课时安排,在单元介绍中,我们再具体说。希望老师们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列出一个进度表,以确保本学期的教学不赶不拖。

六、学情分析。

五年级3班、6班共有学生68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6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课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但总体讲,他们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弱。3班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独立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差,质量低,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要培养孩子上课倾听和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数学的学习能力。

优等生的特点及提高措施:五六班赵天殊、杨若妍等9人;五3班付国言等7人。他们思维比较活跃,上课积极发言,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作业完成的质量高,成绩优秀。提高成绩的措施:1、注重思维水平的训练与提升,每节课的练习中设计伴随思维性强的题目,供这部分学生选择练习。2.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潜能生的特点及帮辅措施:五6班有罗倩/李熙林2人;五三班王汉等7人,这几位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讲完成作业质量不高,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比较弱,知识基础掌握不够扎实,学习又缺乏自觉性。

措施:1.采取分层练习,适当补充提高性的内容,促其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学困生保证基本题、只要会做就行。

2.课上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为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伙伴面前多展示自己,多鼓励表扬,让他们喜欢数学,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加强对潜能生的辅导,随时查漏补缺,与他们一起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问题当天清,学习新知时做好学情调研,做到补课在课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