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产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烯烃产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烯烃产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烯烃产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建设背景

烯烃产品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聚乙烯、聚丙烯与上下游行业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

的发展状况均会对本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上游行业

烯烃的主要原料为原油制得的石脑油(石脑油制烯烃工艺)或煤

炭(煤制烯烃工艺),因此,烯烃行业的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和煤炭

开采行业。石脑油、煤炭均为烯烃生产成本最主要的部分,原油和煤

炭的价格对生产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末原油价格整体下跌,最大跌幅超过70%。这期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价格变动趋势与原油价格变动趋势基本

一致,从接近12,000元/吨的高点跌至8,500元/吨。2015年末至

2017年一季度,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约60%,聚烯烃价格也回调至约

9,000元/吨。同样,煤炭价格自2012年开始持续下降,在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自2016年初开始回升。综上所述,聚烯烃价格与

原料价格相关性显著。

原油价格和煤炭价格的相对走势对于煤制烯烃的竞争地位至关重要。国内原煤价格相对较低,维持了煤制烯烃一定的成本优势。若未

来原油价格稳定,煤炭价格上升,煤制烯烃的成本优势将收窄。

煤制烯烃的总成本中,折旧费用占比较高。这是因为目前国内煤

制烯烃项目的生产设备技术含量较高,投资金额较大,生产期折旧也

偏高。因此,除控制煤炭采购成本外,合理压缩项目建设投资也是降

低煤制烯烃成本的关键。

(2)下游行业

聚烯烃产品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管材、板材、各种成型制品、电

线电缆等;在家电、室内装修、日用品、包装、农业、电子、电气、

汽车、机械等行业应用广泛。根据日本塑料协会的数据,2016年日本

全国聚乙烯的消费量为265.76万吨,聚丙烯的消费量为251.18万吨,人均聚乙烯、聚丙烯的消费量分别为20.93千克、19.78千克。根据万得数据库统计,2017年我国聚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2,382.52万吨,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2,127.64万吨,人均聚乙烯、聚丙烯消费量分别

为17.28千克、15.43千克。我国人均烯烃消费水平还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聚烯烃产品应用广泛,需求量较大,目前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尚无产能过剩的情况。

长期来看,聚乙烯需求量仍会保持一定增长。首先,电商和快递业迅猛发展,电商购物从易包装、耐运输的产品(如服装、书籍等)逐渐拓展为多元化购买(如易碎品、生鲜等),包装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全国范围的棚户区改造带动聚乙烯需求。棚户区改造中使用的给排水管道、公用设备的包装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膜料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料等产品作为原料,棚户区改造计划会持续拉动聚乙烯的需求增长。

虽然聚丙烯主要下游制品(塑编、注塑、BOPP膜、无纺布等)企业开工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小类产品(如透明料等)需求尚可。主要下游制品与居民消费相关,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原料价格波动等影响,短期内下游制品企业发展状态并不乐观。长期来看,这些下游行业会受益于二胎政策、城镇化及一带一路规划,聚丙烯塑料制品传统需求有望复苏。另外,汽车轻量化和医用级、食品级塑料制品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高端聚丙烯塑料轻巧、强韧、易加工、耐热、阻隔性和透明度好,可以满足这些行业对于材料功能的要求,同时这些行业逐步扩大的需求也会促进我国聚丙烯行业向高端化、专用化升级和转型。

二、项目名称及性质

(一)项目名称

烯烃产品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三、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投资原则

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3、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4、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项目建设规模

(一)项目产品及服务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烯烃产品的经营能力。

(二)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6660.99㎡,其中:生产工程4596.24㎡,仓储工程1201.0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42.55㎡,公共工程221.11㎡。

六、发展思路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七、建设期安排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八、总投资规划

(一)建设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59.64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二)建设期利息

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775.83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9.01万元。

(三)流动资金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334.35万元。

(四)项目总投资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1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59.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03%;建设期利息19.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33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11%。

(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本期项目总投资2213.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775.83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财务指标分析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0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056.55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91.12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4.38%。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19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55.58万元(产值)。

十、实施建议

(一)优化创新金融环境

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做

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规模,强化对初创期、成长期高技术产业的融资

支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机构

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建设发展,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

(二)完善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推进出台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对符

合扶持条件的重点企业,对其开展项目投资、重组兼并等予以优先支持。

(三)强化招商引资

实施全产业链招商,围绕重大项目,争取其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

落户。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推动

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开展社会资本

合作。

(四)集聚创新人才

坚持把引才、聚才放在发展产业的最优先位置,切实落实好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注重育才。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机制,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探索精神的管理类、技术类领军人才。鼓

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能力,积极调整学科

和专业设置,培养产业相关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动态化、订单式培养产业人才。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

(五)强化规划指导

各地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加强与相邻地区及相关规划的衔接,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发展规划,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按规划要求审核投资项目,促进本地区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六)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行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