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三年级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三年级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三年级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王锦秀孙琦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我们将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活动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授课进度表:

授课时间授课人授课内容备注第四周王锦秀1、秋的篇章(一)

2、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第五周孙琦1、秋的篇章(一)

2、古诗《从军行》

第七周王锦秀1、秋的篇章(二)

2、古诗《出塞》

第八周孙琦1、秋的篇章(二)

2、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第九周王锦秀1、秋的篇章(三)

2、古诗《菊花》

第十周孙琦1、人物描写片段

2、古诗《秋夕》

第十一周王锦秀1、人物描写片段

2、古诗《滁州西涧》

第十二周孙琦1、物品描写片段

2、古诗《竹枝词》

第十三周王锦秀1、古诗《客中作》

2、古诗《乌衣巷》

第十四周孙琦1、动物描写片段

2、古诗《暮江吟》

第十五周王锦秀1、冬天的片段(一)

2、古诗《凉州词》

第十六周孙琦1、冬天的片段(二)

2、古诗《晚春》

第十七周王锦秀1、古诗《山中留客》

2、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第十八周学校验收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地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把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4、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习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在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并记录国学经典学习笔记。统一背诵内容为国学经典读本必背古诗,形式包含:经典诗文摘抄、经典阅读感悟等。 三、诵读时间 1、早晨课前15分钟诵读; 2、中午10分钟时间自由进行诵读; 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3、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五、诵读内容 1、诵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中外美文等。 2、学校发的《弟子规》(循环使用,注意保持完好)。 六、具体要求 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2、学期初各班语文教师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七、资料积累 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八:活动安排:

文学社社团活动方案范本

文学社社团活动方 案

XXXX学校社团活动方案 ——文学社 指导教师: XXX 时间: 4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创立特色班级,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将以“营造大家共同读书,交流习作的氛围”为思想主线,创办了“悦读”文学社。我们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本学期,我们文学社将着力于文学社的创立工作,加强社团成员的自主化管理,争取在扎实做好文学社的基础工作的同时,能有意识做好对外宣传,打造我校特色社团活动,搭建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的一个舞台。 二、工作目标 1、制订文学社章程,并指导其有效地组织开展活动。 2、充分挖掘社员的诵读、写作潜能,开展多样性的文学及社会活动,读写结合,生活与习作结合,拓展她们的第二课堂,丰富她们的课外生活,营造班级文学氛围。 3、每周三下午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言表示、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快乐学习,快乐作文,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4、加大投稿力度,定期向报刊投稿,争取学生的作品能再各类报刊上发表。 三、重点工作 1、做好文学社的创立工作,发展好第一批文学社成员,进行文学社组织建设。 2、有效、正常地开展文学社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训练成员,提

高文学社的吸引力。 3、期末进行一次成果展。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兴趣活动时间 五、工作总安排 1、制定计划,筹划文学社创办工作。 2、进行发动宣传,开展报名工作,择优录取,确定文学社成员。 3、召开文学社成员动员会,宣布文学社的规章制度。 4、开展以经典诵读、文学欣赏、写作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兴趣活动。 5、开展一次文学实践活动。 6、以文学社为中心,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作文比赛。 7、出一期手抄报,展示文学社成员文学作品。 六、活动主要内容: 1、经典诵读:以《经典诵读》《弟子规》等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示方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优秀儿童影视鉴赏;讲儿童故事技巧的辅导等。 3、指导阅读:推荐课外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对文学社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她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指导她们读书方法和写读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龙江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社团负责人:施月红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小学生必备古诗》《三字经》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每周五下午社团活动课。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1、创造经典诵读活动的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经典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板、展板、手抄报、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感受到经典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其记住。

(完整版)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1]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将长期、扎实而有效地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愫。 2.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4.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三、活动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除继续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必背篇目70篇外、主要以学校开发的经 典古诗文诵读教材《中华古诗文读本》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又穿插了《三字经》《弟 子规》《论语》等篇目。 五、实施建议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各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 (1)每天早晨5分钟,进行诵读。 (2)第1、4、7、10、13、16周利用学校课程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 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三年级三班经典诵读计划

三年级三班经典诵读计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 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实活动内容: 学习《语文经典读本》一书、背诵《弟子规》、和家长共读一本书。 四、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 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平均每天6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阅读课,提倡课后诵读。

4、.学习《语文经典读本》一书,对于较难理解篇目,做适当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再 背诵。并且认真填写《背诵好诗佳文》评价表。 5、每天中午背诵《弟子规》,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含义。 6、和家长共同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并填写《书海泛舟》 7、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五、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爱丽丝漫游奇境》 4、《稻草人》 5、《宝葫芦的秘密》 (二)、选读书目。(根据各自爱好有选择性的阅读。) 1、《陈伯吹童话》 2、杨红樱系列 4、《周恩来》 5、《汤姆?索亚历险记》 6、《名侦探柯南》 7、《雷锋的故事》 8、《神秘岛》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计划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诗词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为了全面落实学校的安排,结合五年级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特制定以下诵读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诗词,充分感受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诗词的水平,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通过诗词对学生进行教育。 3、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我国现代诗文的一些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4.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二、诵读内容 1、小学生必背80首 2、《弟子规》 3、《城南旧事》

三、活动措施: 1、利用每天上午早读时间由班干部领着集体背诵,教师进行指导, 并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词的抑扬顿挫,让学生大致理解诗词内容并作简单的鉴赏。 2、重在平时兴趣的激发,每周背诵一首诗词,每月背诵一篇论语或 现代美文。教师注重督促、检查。 3.运用激励法培养孩子诵读的兴趣,尊重孩子对优秀经典理解的方式,培养孩子创新和想象的思维品质。 4、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 5、教室可利用板报、字画宣传,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经典的环境。 6、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册,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句子。 7、每个学生完成一份“经典诵读”手抄报。其中内容要丰富、图文 并茂。 8、检查方法,背诵当天由家长写上所背古诗名称并签字,第二天学 生进行梯度检查,找老师盖章并颁发积分奖励。

小学生经典诵读《弟子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弟子规》社团活动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弟子规》这本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比《三字经》更通俗易懂,更易让人接受,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班级环境。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活动对象 林疃小学二年级所有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实施措施 1.利用班会诵读《弟子规》,每天的晨读课利用前10分钟的时间诵读,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以诵读《弟子规》为主。 2.充分利用班上黑板的作用,开辟《弟子规》诵读专栏,即拿出黑板的一小部分每天定期抄写更换《弟子规》内容。 3.为了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开展多样的阅读形式,如吟诵、演讲、故事会,让学生乐于参与。 4.在班上举办有关于“弟子规”的“背诵”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5.组织学生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

三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四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2011年09月29日10:51:06 来源:通渭县马家店小学【字体:大中小】 马家店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情感、精神、心理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和人文精萃,是中国文学的核心。为了使我校全体师生增长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传承和光大中华优良传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品牌学校,推出教育精品,探索育人新路,特制订本活动计划。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师生民族情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远大志向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安排和措施

每天利用早自习10分钟、早操课间操后、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课间、午间活动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读经课程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上操后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读经课程,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7、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8、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建立扑克牌式的古诗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最新版经典诵读活动计划表

思南县张家寨乡村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社团 2017年秋季活动计划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二、经典诵读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

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诗文。 五、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一听,即听范读。周五活动时间,给学生播放朗读视频,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二看,即通过黑板报的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四赛,组织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017年9月1日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白北关小学张爱香 国学经典诵读,在许多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为了更好落实教育局“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 第一周学习第一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蝶纷飞1、2、3首古 诗。 第二周学习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增广贤文(七)。 第三周学习第二单元第5、6、7 首古诗。第四周学习增广贤文(八)。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学习蒙学经典准备达到的目标是: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②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文章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注意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第五周:学习第三单元第9、10、11首古诗词。 第六周:学习增广贤文(九)

第七周:学习第四单元第13、14、15首古诗词。第八周:期中复习 第九周:学习增广贤文(十) 第十周:学习第五单元第17、18、19首古诗。 第十一周:学习增广贤文(十一) 第十二周:学习第六单元21、22、23首古诗。 第十三周:学习增广贤文(十二) 本学期五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贮备达到的目标是: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②能够大体把握诗意,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注意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以上是我们五年级组两位教师经过交流后制定的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主要分为了〈声律启蒙〉和〈古诗词〉两部分穿插学习,努力使学生博学爱学,并以交换内容的形式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松山三小三年级组 一、比赛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 2017年11月22日(第13周星期四) 四、比赛地点:多功能报告厅 五、比赛对象: 3年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笠翁对韵》、《少年中国说》、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类设奖。 表现突出奖一名优胜奖两名名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评委:刘华坤刘志辉隋洪旭 发奖:学校领导

坊上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坊上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一、社团活动目标: 引导诵读国学经典,通过优雅精致的经典语言,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社团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三、社团活动主题: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四、社团机构: 社团辅导员: 社团社长: 副社长:全部社员:

二年级:10人三年级:10 人四年级:10人 五年级:10人 五、社团活动安排: 二、经典诵读内容 六、活动注意点: 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当然,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久远,难免存在一些糟粕。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诵读,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

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完整版本

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目录 1 乞巧……………………林杰(唐) 【出则悌】 (一) 2嫦娥……商隐(晚唐) 【出则悌 (二) 3咏柳……………………贺知章(唐) 【出则悌】(三) 4春日……………………朱熹(宋) 【出则悌】(四) 5回乡偶书之二………………贺知章(唐)【出则悌】(五)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万里(南宋) 【出则悌】(六) 7三衢道中……………曾几(宋)

【出则悌】(七)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9宿甘露………………曾公亮(北宋) 【出则悌】(八) 10雨过山村………………王建(唐) 【出则悌】(九) 11淮上早发…………轼(北宋) 12西楼…………………曾巩(唐) 黄鹂……………徐志摩 乡愁……………席慕容 山上漫步………徐志摩 眼睛……………华

唐林杰 qīxī jīn xiāo kàn bìxiāo qiān niú zhī n ǚ dù hé qiāo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jiājiāqǐqiǎo wàng qiūyuèchu ān jìn hóng sījǐwàn tiáo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唐代诗人(831—847),字智周,人,唐代诗人。小时候 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 书法棋艺,被推举为神童。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 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 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出则悌 (一)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兄道友,弟道恭。 cái wùqīng yuàn hé shēng 财物轻,怨何生。 x iōng dìmùxiào zài zhōng 兄弟睦,孝在中。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言语忍,忿自泯。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四年级 2017、9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一、活动理念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送别、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当代美文。 四、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1、早读:看书吟诵 2、语文课前3分钟。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我们见缝插针,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开展丰富诵读社团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五、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活动课。每周一节。通过开展早读、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目录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1) 2.乡愁(余光中) (2) 3. 断章(卞之琳)) (3) 4.再别康桥(徐志摩) (4) 5.观沧海(操) (6) 6.咏怀(阮籍) (7) 7.对酒(秋瑾) (8) 8.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9) 9.从军行(王昌龄) (10) 10.秋词(禹锡) (11) 11.浪淘沙(禹锡) (12) 12.秋夕(杜牧) (13) 13.望月(杜甫) (14) 14.登高(杜甫) (15) 15.逢入京使(岑参) (16) 16.商山早行(温庭筠) (17)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8) 18.望月怀远(九龄) (19) 19.登金陵凤凰台(白) (20) 20.无题(商隐) (2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注释]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1.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永春县桃城镇洋山村人,生于。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次年赴台,就读于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现任大学文学院院长。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三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三年级上学期诵读活动计划 侯镇实验小学郭凤芹 2012、3、8 一、指导思想 我将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⑤积极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春诵经典活动,并争取取得良好成绩。 三、诵读内容:《三年级课本》和《中华古诗文诵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每天利用上课前2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以及中午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经典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五、评价:采取“学期末评价”、“每月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周五诵读时间。老师只要用三两分钟,亲自考三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下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轮流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 2、每月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经典(随机抽取)片段。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班级活动及学校活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篇一: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神河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和现代优秀散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

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目录”《弟子规》《增广贤文》教材配发的《语文阅读》《小学生优秀散文集》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每周二、四大课间活动时间和课外周末相结合。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社团活动负责:张莹王世斌 (三)社团活动地点:学校图书室六一教室 (四)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2.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五)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1、创造经典诵读活动的氛围

五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实施方案

五年级开展“经典诵读”主题队会活动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二、活动主题 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 三、活动目的 1.传承中华文化,丰富精神世界。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民族精神的精华,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在诵读中融化心灵,陶冶性情,开启智慧,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自身修养。 2.了解传统经典,获得人文熏陶。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3.培养读书兴趣,提升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等丰富的知识,有效激发了学习和读书的兴趣。国学经典内容的丰富,精炼的文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了语文素养。

4.营造书香校园,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师生诵经典、读好书,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提升办学水平和品位。读经诵典,培育美好心灵,吸收丰富营养,开发学生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诵读内容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诵读作品应情、趣、理兼备,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诵读篇目如下: 中国传统道德读本》(小学本)、《西游记》(少儿版)、《格林童话》、《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探险家故事精选》、《体育明星故事精选》、《艺术家故事精选》、《文学家故事精选》、《企业家故事精选》、《中国古代寓言选》、《外国民间故事选》、《毛泽东的青少年时期故事》、《草房子》、《邓小平的故事》、、《神奇的发明世界》丛书、《看北极》丛书、《人类探险史故事》丛书、《科学王国里的故事》丛书、《探索宇宙的奥妙》丛书、《骑鹅旅行记(上下)》、《木偶奇偶记》、《铁木尔和他的伙伴们》、《淘气包艾米尔》、《捣蛋鬼的日记》、《好兵帅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自古英雄出少年》、《王尔德童话》、《豪夫童话》、《列那狐的故事》 五、活动实施 (一)准备酝酿阶段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学校宣传:利用学校橱窗、戗牌、横幅、班级板报、红领巾广播台等途径,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宣传发动,以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的活动计划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的活动 计划 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特此组织朗诵社团。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小学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切实有效的朗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开展诵读活动,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孩子终生受益。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欣赏诗歌,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作品,感受诗歌的情趣。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3、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具有诵读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通过朗诵,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趣味性。 5、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6、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 四、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五、活动措施: 1、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取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合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教师要指导 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3、设立“经典诵读之星”。学期结束,由各班级选出本班的“经典诵读之星”,学校的橱窗内集中展示各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六、活动内容: 第一次:招募社团成员,组建朗诵社团。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性原则: 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措施 (1)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 (2)每周抽出十分钟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4)教室可利用板报、字画宣传,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经典的环境。 五、诵读评价 (1)每天早上轮流有五个学生背诵,然后由这五位学生检查五个小组长,他们再检查其他同学。 (2)期末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活动,分别以班为单位让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如演一演、唱唱、画画、朗诵等进行展示。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二: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746字) 一、活动宗旨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一个人若能在儿童和少年时期读经典,口诵心惟圣贤智慧,获得最佳的人格参照标准,再结合日后自己的真实生命体验,方能转识成智,内涵于心,而形成于外,从而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界,真正长成为文质彬彬之君子,成为国之栋梁。少年强则国强,年少时这段诵读经典的岁月,是启迪心智,完善人格的纯然沃土,定会为收获完满之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立身,齐家,学养如汪洋,才能化行于天下,谦学至圣,道不虚行。因此五年级通过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

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口号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三、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四、 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不要急于求成,不盲目追求数量。 2(保证平均每天1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语文课前3 分钟外,还应提倡课后诵读。 3(可号召学生动手制作随身携带的古诗文诵读卡,便于记录背诵篇目。对于较难理解篇目,老师应做适当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再背诵。老师可指导有感情诵读,率先垂范,先行背诵。 4( 安排一次以古诗文诵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形式力求新颖,为学生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创造的展示的机会。5( 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古诗文诵读展示、竞赛评比活动。6(给家长印发通知,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五、经典诵读内容: 校本课程《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为一学年诵读内容。本学期只安排部分内容。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三: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1124字)一本书,就象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滴水滴,却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大世界。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在浩瀚的书海里尽情邀游,真正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领悟细水长流,汇成大海的含义,因此,特制定本班经典诵读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