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羟基环十五酮及3-羟基,甲基环十五酮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α羟基环十五酮及3-羟基,甲基环十五酮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α羟基环十五酮及3-羟基,甲基环十五酮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科研探索 知识创新 与。对羟基苯乙酮在医药、农药、 染料、液晶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不同生产方法的主要区别在第二步。 方法1:苯酚和乙酐加氯化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经柱层析可得到对位异构体40%,邻位异构体38%;此方法得率较高, 但反应时间较长,且生成的邻位取代物较多。 方法2:采用三氯化铝——氯化钠复盐作催化剂 合成了对羟 基苯乙酮,收率58.5%纯度98.68%。 综上,我们采用方法3,即以苯酚和乙酐为原料,先进行酯化反应,再通过三氯化铝催化Fries 重排得到产物对羟基苯乙酮,并对酯化反应是否添加催化剂与第二步重排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探究。此方法催化剂易得,产率较高,纯度经精制后很高,是可行的合成方法。3实验 3.1乙酸苯酯的合成 将一定比例的苯酚和已酐混合后加入到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滴浓硫酸,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洗涤至PH 值为6~7,分去水层,保留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常压蒸馏,收集190~194℃的馏分,测折光率分析产品。3.2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在烘干的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上部带有干燥管的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酸苯酯和溶剂A ,在剧烈 搅拌下分三次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三氯化铝,加完后开始加热使反应温度保持在t ℃左右反应一定时间,停止加热。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解多余的无水三氯化铝。将反应液进行水蒸气蒸馏至澄清,将其转移到敞开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一定量的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至PH 值为1~2。冰盐浴冷却到-2℃析出白色晶体,过滤得对羟基苯乙酮粗品,干燥称重。将粗品转移至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浴加热,分去油层后冰盐浴冷却,过滤得白色针状晶体,再次称重,测熔点和红外。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反应时间对乙酸苯酯收率的影响 采用酐醇摩尔比1.2,改变反应时间,当回流时间为2h 时, 产率为46.04%,2.5h 时,产率为60.95%,3h 时,产率为67.7%。可见,随着反应时间相对减少,收率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逆反应进行程度较大。 3.3.2反应温度对对羟基苯乙酮收率的影响 采用乙酸苯酯、氯苯、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摩尔比1:1.2:1.1,改变反应温度,结果表示,随温度升高,对羟基苯乙酮的收率先增加后减少,在70℃时收率最高,大致成抛物线型变化。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反应物 分子的有效碰撞的频率,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2007年第38卷第11期《浙江化工》一29一文章编号:1006—4184(2007)10—0029—03 田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王宁,方云进(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摘要: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总结了近年来人工合成麝香酮所采用的路线,分析了各条路线的优缺点,并对麝香酮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香料;麝香酮;合成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经久不散,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11。 麝香酮即3一甲基环十五酮是天然麝香中最具生理潘|生的组分,是天然麝香珍奇香气的主要来源,香气阈值极低0.OlxlO《加.001x10’,麝香酮在香精中能起到优异的定香、烘托、圆润与和谐等作用,在调香上极为珍贵,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囝。同时它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t3],在我国药典中,它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促进多种腺体分泌的作用,是治疗神志昏迷的重要药物。同时又以通诸窍、开经脉、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厥、外治跌打损伤及疫毒等症而著称。 天然麝香虽有着如此奇妙的作用,但天然麝香来源少,不易获得,每公斤麝香需要60头雄性麝鹿的香囊,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麝香的年产量约为350kg(含量70%)。随着生态平衡失调,天然麝香的资源日趋匮乏。人们曾试图通过人工饲养麝鹿采用活体取香来获得麝香,由于雄性麝鹿的性格暴躁.香囊又是它们的必备之物.雄麝往往在取香之后死亡。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活体取香亦收不到理想的效果14l。 由于天然麝香应用广泛但来源稀缺,半个世纪以来,麝香的合成引起不少化学家的兴趣。自1926 收稿日期:2007—07—02 作者简介:王宁(1982一),男,山东省烟台市人,现就读于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年Ruzicka确定了麝香酮的结构以来阁,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状化合物研究成了热门课题,人们对其人工合成作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了108种此类化合物,但其中只有11种实现了商品化。麝香酮的有机合成方法很多,但一般合成步骤都很长,原料、设备及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产品成本较高,用于工业生产有一定困难。目前,世界上合成的大环麝香类香料大约在100t左右,因此开发步骤短、收率高的合成麝香酮的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国内外研究人员合成麝香酮的报道很多,但合成路线归结起来主要有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环酮扩环法、闭环法[61。 。1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 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就是在环十五烷酮13位插入甲基而得到麝香酮的方法。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在环十五烷酮d位引入双键,二是在13位插入甲基。 早在1971年,Mookherjee啊就开发出了以环十五酮为基本原料,经过五步反应制取麝香酮的方法,产率约为50%.其反应历程为: o◇:。勰oⅨ]群砘] L]r√\o-j 广j_乙∥≯\C:o L]厂\/ ㈣t-BuO。K%oⅨ]蠡100% 收牢70%L1厂—\/\n-JJ15[翠。 黄C=。rH. 收率81%  万方数据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20110617

实验七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Fries重排重排反应的基本原理。 2、熟悉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醇与酸作用生成酯的反应称作酯化反应。酚类化合物虽然也能起酯化反应, 但比醇困难。这是因为酚中存在的p-π共轭效应,降低了氧周围的电子云密度, 使其亲核性比醇弱。所以酚不能直接与酸成酯,而要与酸酐或酰氯作用才能成酯。 酚酯化在三氯化铝存在下加热,酰基可重排到羟基的邻位或对位,称Fries重排。 通常在低温下易于生成对位异构体。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设备与仪器 电动搅拌器、水蒸气发生器、长颈圆底烧瓶、量筒、梨形分液漏斗、蒸馏瓶、直 型冷凝器、球形冷凝器、空气冷凝器、三角烧瓶、尾接管、三口瓶、烧瓶、温度 计。 2、实验材料与试剂 苯酚、醋酐、四氯化碳、硝基苯、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无水三氯化铝、盐 酸、氢氧化钾、无水硫酸镁、三氯甲烷、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操作步骤 1.乙酰苯酚的制备 取500mL长颈锥形瓶(没有就用500mL三颈瓶替代),加入23.5g苯酚,再加入160ml (10%)NaOH溶液,后加入175g碎冰,最后加入32.5g(30mL)醋酐,猛烈振摇反应容器5min,反应液乳化,生成乙酰苯酚,将混合液倾入5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 mL CCl 4振摇,静置,分层。水层再用10ml CCl 萃取、合并。酯层用5%~10% NaHCO3 40 mL 4

溶液洗涤至pH7到8,酯层(即CCl 4层)置于250mL三角锥瓶中。用适量无水CaCl 2 约 6克干燥,不时地振摇约1h,然后滤至100 mL蒸馏烧瓶中,旋蒸除去CCl 4 ,然后减压蒸馏收集常压下192~197℃的馏分,称重,计算收率。(油浴开始加热,阶段梯度加热(10+10+5+5+5…℃,当油浴锅指示温度为115℃,温度计指示温度为74℃时开始有馏出液溜出;馏出液呈无色透明。) 2.对羟基苯乙酮的制备(Fries重排反应) 在烘干的装有转子、温度计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乙酸苯酚10g,硝基苯 25mL,剧烈搅拌下分数次缓慢加入无水三氯化铝16g,加完后开始油浴加热回流 升温至60℃反应2h,停止加热,慢慢倾入到150g冰水中,并迅速搅拌。滴加 6mol/L的盐酸(36%的浓盐酸:水=1:1)酸化至pH1~2,用500mL分液漏斗分出 硝基苯层,用5%~10%KOH溶液中和至微酸性或中性,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 至硝基苯蒸净为止(约1h),水层用CHCl 3 提取三次(20mL、15mL、10mL),合并 CHCl 3 提取液置于100mL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加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摇匀后 放置约20min,滤除硫酸钠,蒸馏除净CHCl 3 后得粗品。(棕黄色) 3.精制 将对羟基苯乙酮粗品和20 倍量的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加热至沸腾。分去油 层后添加少量活性炭, 在沸腾状态下脱色 15 m in, 趁热过滤得无色透明液体, 室温下静置, 冷却, 结晶后过滤, 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结晶对羟基苯乙酮。(文 献熔点,对羟基苯乙酮的熔点108~111℃) 五、实验注意事项和该思考的问题 1、(以下为一位同学针对其中一个现象的分析,同学可以思考以下,是否正确) 以硝基苯作溶剂乙酰苯酚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进行Fries重排,得 到对羟基苯乙酮;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后,使反应液的温度降低,三氯化铝水解生 成氢氧化铝,溶于水相,对羟基苯乙酮形成其铝盐也溶于水相,这时,反应液分 成三层,上层为水层,中间为絮状的氢氧化铝,下层为硝基苯层,反应液呈酸性, pH为3左右,这是由于三氯化铝水解和对羟基苯乙酮酚羟基上的氢离子电离; 用盐酸酸化至pH1~2,这时,对羟基苯乙酮酚羟基上的铝离子离去而得到氢离子, 不溶于水相而溶于硝基苯;用KOH溶液调pH至中性或微酸性,通过水蒸气蒸馏 出去有机溶剂硝基苯,水层用三氯甲烷(对羟基苯乙酮易溶于三氯甲烷)萃取,

香兰素的合成工艺设计

有机合成课程设计 题目香兰素的合成工艺 系(院)化学与化工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1应化本2 学生姓名王春莲 学号1114100327 指导教师张圣燕 职称讲师 2013年 12月 20日

香兰素的合成工艺设计 1 产品简介 1.1 中英文名称,化学式,结构式 中文名称:香兰素 别名:香荚兰醛;香荚兰素;香兰醛 化学名称: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英文名称:Vanillin 分子式:C8H8O3 结构式: CHO OH OCH3 1.2 物化性质 白色至微黄色鳞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存在有不同熔点的四种结晶变型。呈甜克力香气及强烈的香兰素所独有的芳香气,香气比香兰素强3-4 倍。沸点285 ℃,点76.5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甘油、丙二醇、氯仿和碱溶液。基本上无毒害,但其蒸气对皮肤及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 1.3 用途 香兰素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之一,是食用调香剂,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如蛋糕、冷饮、巧克力、糖果、饼干、方便面、面包以及烟草、调香酒类、牙膏、肥皂、香水、化妆品、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 香兰素在国外的应用领域很广,大量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也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杀菌剂、润滑油消泡剂、电镀光亮剂、印制线路板生产导电剂等。国内香兰素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已成为香兰素应用最

有潜力的领域。 香兰素在国外的应用领域很广,大量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也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杀菌剂、润滑油消泡剂、电镀光亮剂、印制线路板生产导电剂等。国内香兰素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已成为香兰素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目前国内香兰素消费:食品工业占55%,医药中间体占30%,饲料调味剂占10%,化妆品等占5%。 1.4 前景分析 国内外行业现状中国是世界香兰素出口大国,2002年国内需求量2350吨,占产量的30%,其余70%用于出口。而1988年仅出口273吨,1993年为1700吨,2002年为4653吨。1993~2002年,中国香兰素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2%。中国香兰素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市场享有良好信誉。 2 合成方法 2.1 第一种合成方法——愈创木酚法 (1)合成基本原理 愈创木酚在碱性条件下和乙醛缩合成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酸(香草扁桃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脱羧生成香兰素。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OCH 3 OH CHOCOOH CHOHCOOH OH OCH3 O2 OH OCH 3 CCOOH O CHO OH OCH3

邻羟基苯乙酮生产工艺

邻羟基苯乙酮项目技术调查报告 有机0911 朱耀 43 第一章产品及原料介绍 1.1 邻羟基苯乙酮 中文名称:2-羟基苯乙酮;1-(2-羟苯基)-乙酮;邻羟基苯乙酮;邻乙酰基苯酚;英文名称:1-(2-hydroxyphenyl)-Ethanone;o-hydroxy-acetophenon;1-(2-hydroxyphenyl)ethanone;;2'-hydroxy-acetophenon CAS: 118-93-4 ,分子式: C8H8O2 ,分子质量:136.15 ,沸点: 213℃,熔点: 4-6℃,性质描述: 浅绿至黄色油状液体。沸点 213℃/95.6kPa(717mmHg),106℃/2.3kPa(17mmHg),相对密度 1.131,折光率 1.5584,闪点98。 用途: 心律平的中间体。 结构式: 1.2苯酚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4.11,密度1.071,熔点(℃)40.3,沸点(℃)182 ,折射率1.5425(41),毒性LD50(mg/kg) 大鼠经口530。 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因为被氧化而显粉红色 溶解情况: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等。易溶于有机溶

液,常温下微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用途: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水杨酸等。作外科消毒,消毒能力大小的标准(石炭酸系数)。 制备或来源:由煤焦油经分馏,由苯磺酸经碱熔。由氯苯经水解,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 其他:加热至65℃以上时能溶于水(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有毒,具有腐蚀性如不慎滴落到皮肤上应马上用酒精(乙醇)清洗,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粉红色。在民间有土方用石炭酸来治皮肤顽疾,以毒攻毒,如用来治脚底起泡。 1.3乙酐 中文名称:乙酸酐,英文名称:Acetic Anhydride。别名:醋酸酐;醋酐;乙酐;Ac2O 无水醋酸; 分子式:C4H6O3;(CH3CO)2O。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类似乙酸),其蒸气为催泪毒气。分子量:102.09 。蒸汽压:1.33kPa/36℃ 闪点:49℃。熔点:-73.1℃。沸点:138.6℃ 溶解性: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渐溶于水(变成乙酸)。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8;相对密度(空气=1)3.52 。 折光率:n20D 1.450 。稳定性:稳定。 1.4氯苯 中文名称:氯苯、一氯代苯。英文名称:chlorobenzene、monochlorobenzene CAS: 108-90-7 。分子式: C6H5Cl 。分子量: 112.56 。熔点(℃): -45.2 沸点(℃): 132.2 。相对密度(水=1): 1.1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9 饱和蒸气压(kPa): 1.33(20℃) 。临界温度(℃): 359.2 。临界压力(MPa): 4.5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84 。闪点(℃): 28。引燃温度(℃): 590 爆炸上限%(V/V): 9.6。爆炸下限%(V/V): 1.3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麝香

麝香 摘要:麝香为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关键词:麝香、香料、麝香酮、鉴别、应用 一、麝香简介 麝香为中药材的一种,其药用来源为麝科动物,如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的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主要含有水分22.56%,灰分3.62%(其中含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离子等),含氧化合物(其中含碳酸铵1.15%,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0%,氨基酸氮1.07%,总氮量9.15%),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香酮。它曾用在牛黄丸、苏合香丸、西黄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云南白药、六神丸等产品中。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麝香的主要成分 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亦含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酯类、睾丸酮、雌乙醇、5α-雄烷-3,17-二酮等11种雄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与氨基酸,麝香中含蛋白质约 25%.麝香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活性物质,并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5000~6000的多肽,其醇溶物中含4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作用: 麝(shè)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简称“麝”。 麝香食疗作用: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香烈窜散,可升可降; 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 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药理作用: 1. 有兴奋中枢神经和苏醒作用, 可兴奋呼吸, 加速心搏, 升高血压;能使大多数蟾蜍心脏心缩增强, 表现有强心作用. 2. 能增强肾上腺素β受体的作用, 并有对β-儿茶酚胺的增强作用. 3. 对大鼠、家兔、豚鼠的妊娠离体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对家兔在位晚期妊娠子宫更为敏感, 对非妊娠的离体子宫多呈抑制作用. 此外, 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抗炎作用以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性味和功用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功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散结止痛。其性辛香走窜,内而脏腑筋骨,外而肌肤毛窍,无所不达。主要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志昏迷;小儿惊痫、痉厥抽搐;中风、痰厥、气郁暴厥、猝然倒仆、牙关紧闭,以及心腹急痛、癥瘕积聚、痈疽恶疮、跌打损伤等证。 成分和药理 天然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并含降麝香酮、麝香吡啶、胆甾醇和多种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和无机盐等。药理实验表明,小剂量麝香和麝香酮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麝香对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跳振幅加大,心脏收缩加强。麝香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麝香乙醇浸液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麝香的功效: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1.用于闭证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等;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疗效满意;用治

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产生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AUG 20, 2010, 37(8): 1216?1221 Microbiology China ? 2010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tongbao@https://www.360docs.net/doc/825431863.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870458) *通讯作者:Tel: 86-20-85286902; : yaoqscau@https://www.360docs.net/doc/825431863.html, 收稿日期:2009-12-14; 接受日期:2010-04-26 摘 要: 酚类物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有很好的防御作用。AM 真菌能够诱导植物的酚类物质合成, 而且这种诱导既是原位的、也是系统的, 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本文对AM 真菌原位和系统诱导酚类物质进行了论述, 并对系统诱导过程中可能的信号分子(SA 、H 2O 2)进行了评述, 最后提出了AM 真菌系统诱导酚类物质产生的可能作用机理, 进一步明确后续工作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AM 真菌, 酚类物质, 诱导, 信号分子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henols in Plants Induced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ZHANG Rui-Qin 1,2 ZHAO Hai-Quan 2 ZHU Hong-Hui 3 YAO Qing 1*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642, China )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Hefei , Anhui 210095, China ) (3.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070, China ) Abstract: Phenols are import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plant tissues, and provide well protection against the attacks by pathogenic microbe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can induce the biosyn-thesis of phenols in plants both lo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Recently, research has been intensively re-ported on this aspect. In this paper, the localized and systematic induction of phenols by AM fungi is reviewed. The possible signaling molecules (SA, H 2O 2) in the induction proces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putative action model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henols induced by AM fungi is further pre-sented. Som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are also pointed out. Keywords: AM fungi, Phenols, Induction, Signaling molecules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简称AM 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土壤真菌, 能够与80%以上的陆地植物和一些水生植物的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 即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简称 AM)[1]。近百年来的研究发现, AM 真菌在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之后, 明显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 AM 真菌能够在许多方面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 促进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矿质元

[妆莱]对羟基苯乙酮:妆莱让你正确认知的防腐剂

对羟基苯乙酮:妆莱让你正确认知的防腐剂 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肤的女性购买化妆品时,都只关心化妆品的品牌性和包装,通常在微博和小红书等平台上种草购买。因为每个人的皮肤肤质不同,所以适用的护肤品也大不相同。化妆品的原料往往也容易被忽视。你知道化妆品里有防腐剂吗?防腐剂对化妆品有利还是有弊?这就让你知道对羟基苯乙酮,对防腐剂有更新的认识。 对羟基苯乙酮:在化妆品中发挥优质作用 不知道什么时候化妆品公司开始在化妆品中宣传无添加香料的广告,无添加香料的无防腐剂成为重要的宣传手法。没有防腐剂的化妆品有什么害处呢? 化妆品原料多为油脂和营养成分,受微生物感染后发生变质腐败,产品质量下降。化妆品的变质常表现为混浊、沉淀及颜色变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产物改变产品的酸度,产生的气体引起发泡发扬,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气味。微生物产生毒素,可引起使用者皮肤的不适、发红甚至皮肤感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败血症。因此,化妆品的生产需要一定程度的防腐手段,增加陈列时间和开封后的使用时间。

防腐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持产品的新鲜度,避免细菌、真菌的感染。质量差的防腐剂会对皮肤造成损伤,经常接触会引起过敏等反应,因此我们的护肤品和化妆品所使用的防腐剂必须性质温和,成分稳定。对羟基苯乙酮是目前医药界最安全的高温辅助活性稳定剂,常作为防腐剂存在于化妆品中,人体对皮肤无害。据说很多化妆品和护肤品都不添加防腐剂,但是用对羟基苯乙酮代替防腐剂,皮肤完全没有副作用,因为对羟基苯乙酮这个成分的性质非常稳定。 妆莱控股:一家致力于防腐剂生产的优质企业 1998年成立,致力于医药原料生产、化妆品、日化产品的生产和代理加工业务。公司拥有日化系原料:氯苯甘醚、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丹皮酚、阿魏酸、咖啡酸、玻色因、皮傲宁、二氢燕麦生物碱等系列产品。 2019年5月6日正式成立了妆莱控股公司(苏州),公司集化妆品、日化品的生产销售于一体。同年9月,创立了U-KATA品牌,御卡桃Ukata、妆莱控股公司的个人护理品牌致力于美白、抗老化、修复领域。技术团队有30多年的制药经验,以高纯度高效果的原料配方为中心,安全、高效、温和,为亚洲年轻女性提供安全、高效的护肤体验。妆莱致力于构建人文企业、绿色企业和良心企业,在对羟基苯乙酮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所有环节,

【CN110078594A】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6845.4 (22)申请日 2019.04.19 (71)申请人 新昌县泰如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 道上礼泉村大道西路213号 (72)发明人 赵德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赵炎英 (51)Int.Cl. C07C 37/055(2006.01) C07C 39/11(2006.01) C07C 67/42(2006.01) C07C 69/16(2006.01) C07C 67/29(2006.01) C07C 69/157(2006.01)C07C 67/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苯乙醇为原料合成对 羟基苯乙醇的方法。首先,苯乙醇与酸酐进行酯 化反应得到苯乙醇酯;然后,苯乙醇酯与酸酐在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 到4-酰基苯乙醇酯;再后,4-酰基苯乙醇酯与双 氧水在有机酸中及氧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Baeyer -Villiger氧化反应得到4-酰氧基苯乙醇 酯;最后,4-酰氧基苯乙醇酯在碱水中进行水解 反应得到对羟基苯乙醇。本发明合成对羟基苯乙 醇的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收率高,工艺简洁, 三废数量少, 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10078594 A 2019.08.02 C N 110078594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78594 A 1.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苯乙醇与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苯乙醇酯; (2)苯乙醇酯与酸酐在催化剂及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4-酰基苯乙醇酯; (3)4-酰基苯乙醇酯与双氧水在有机酸中及氧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得到4-酰氧基苯乙醇酯; (4)4-酰氧基苯乙醇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对羟基苯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异丁酸酐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催化剂为AlCl3、AlBr3、SnCl4、SnBr4、ZnCl2、ZnBr2、SnCl2、SnBr2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苯乙醇酯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例为1:1.2~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助催化剂为乙酰氯、乙酰溴、丙酰氯、丙酰溴、丁酰氯、丁酰溴、异丁酰氯、异丁酰溴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苯乙醇酯与助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01~0.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4-酰基苯乙醇酯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例为1:1.2~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有机酸为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氧化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钴、乙酰丙酮锰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4-酰基苯乙醇酯与氧化催化剂的摩尔比例为1:0.005~0.02。 2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_鲍继明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鲍继明,戴淑昌 (安徽省淮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以苯酚和乙酐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和Fr ies 重排反应合成了对羟基苯乙酮,收率58.5%,纯度98.68%。 关 键 词:对羟基苯乙酮;苯酚;乙酐;酯化反应;F r ies 重排反应;合成中图分类号:O 622.4,O6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11(2002)03-281-02 Synthesis of 4-Hydroxy -acetophenone BAO Ji-ming , DAI Shu-chang (A n Hui Huainan P ro ductiv ity Center ,Huainan 232001,China) Abstract :4-Hy drox y -acetophenone w as synthesized fr om phenol and acetic anhydride by es-terification and Fr ies rearrangement reactio ns w ith the yield of 58.5%(content 98.68%of 4-hy drox y -acetophenone). Keywords :4-hydrox y-acetophenone;phenol;acetic anhydride;esterification;Fries rear-r angemeng reactio n ;sy nthesis . 对羟基苯乙酮是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学品之一。它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可用于香料的生产,它 还是一种利胆的药品,适用于胆囊炎和急、慢性黄胆型肝炎的辅助治疗。 本文以苯酚和乙酐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酯,再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进行Fries 重排反应[1]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使酰基移位到对位生成对羟基苯乙酮[2] 。 HO +O O O HO O O AlCl 3 HO O 反应在无溶剂存在时进行,合成的对羟基苯乙酮经中国药科大学检验,确认其含量达97.04%~98.68%。 1 实验1.1 试剂 苯酚、乙酐、NaOH,无水硫酸钠为市售分析纯试剂;无水三氯化铝、活性炭为工业品。1.2 合成 1.2.1 酯化反应 在烘干的装有回流冷凝器的单口烧瓶中依次加入苯酚400g (4.25mol),乙酐480g (4.70mo l),小心混合,缓慢加热至沸腾,回流3h 后冷却至室温。分出有机相,蒸馏水洗至近中性,无水硫酸钠干 燥后常压蒸馏收集190℃~196℃馏分得无色透明液体乙酸苯酯。 1.2.2 Fr ies 重排反应 在烘干的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加料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乙酸苯酯100g (0.73mo l),剧烈搅拌下分数次缓慢加入无水三氯化铝120g (0.90mol ),加完后开始升温至反应温度反应3h ,停止 — 281— 合成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Sy nthetic Chemistr y 收稿日期:2002-02-04;修订日期:2002-03-12 作者简介:鲍继明(1947-),男,汉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信息研究。

中药制剂分析_尹华_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天然牛黄是 A、牛的结石 B、牛的胆结石 C、由人工培育而成的牛胆结石 D、黄牛的胆结石 E、由牛胆汁提炼而成 2、人工牛黄是 A、完全用化学合成的 B、是人工培育的 C、为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 D、人工提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 E、以上都不是 3、人工培育牛黄是 A、通过人工提取再进行加工的 B、在牛胆中注入少量牛黄使其继续增长的 C、用牛胆汁加鸡蛋黄配制的 D、通过人工手术在牛胆中注入大肠杆菌菌种人为造成的 E、通过手术在牛胆中放进异物,注入经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造成的 4、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 A、有较大差异 B、无明显差异 C、差异较少 D、个别成分有差异 E、个别成分有较大差异 5、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相比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A、有较大差异 B、差异较少 C、无很大差异 D、个别成分有差异 E、基本一致 6、天然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基本一致的是 A、化学成分 B、药理作用 C、药材质量 D、化学成分、质量、药理作用等方面 E、原药材的颜色 7、牛黄中所含化学成分最多是 A、胆色素 B、胆汁酸 C、脂类 D、肽类 E、无机元素 8、下列说法正确者 A、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均含相同量胆色素 B、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不含胆色素 C、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都含有胆酸、胆固醇 D、天然牛黄中主要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 E、人工牛黄与人工培育牛黄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9、下列说法正确者 A、胆酸与去氧胆酸都易溶于水 B、胆酸易溶于水而去氧胆酸则易溶于醇

麝香酮

麝香酮(Muscone),化学名称 3-甲基环十五烷酮,为一种微黄色油状液体,极微溶于水,能与乙醇混溶,有特殊香味。麝香酮是麝香的主要成分,现可人工合成。天然的麝香酮为左旋体,合成的一般为右旋体。 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 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麝香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一般于用药(舌下含服、气雾吸入)后5分钟内见效,缓解心绞痛的功效与硝酸甘油略相近似。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瘫风等。国家药典药有百分之十的中成药需要麝香。 麝香酮是天然麋香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天然麝香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有300多种中药需有麝香配伍,我国最早的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把麝香列为上品。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镇静安神、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消肿止痛、恬血化癀、跌打损伤、小儿惊吓和高烧惊厥筹方面. 麝香既是药中珍品,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它有提扬、圆润、平衡香精香气和留香的作用。称为香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经久不散。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 目前国内市场对麝香酮产品的年需求量达到了 4000 公斤以上,而生产量却不到 500 公斤/年,市场存在非常大的供需缺口,未来几年随着该产品应用不断的加深,国内供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开发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麝香酮国内已合成生产。人工合成品的药理作用经试验与天然康香酮相似。这种合成的麝香酮完全可以代替天然麝香配制中成药,在医药上将有着广泛用途,对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文献报道的合成麝香酮方法较多,但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很少。目前,世界上合成的大环麝香类香料大约在100 t左右,因此开发步骤短、收率高的合成麝香酮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麝香酮的生产企业只有几家,主要是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年产麝香酮 300kg,属国家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麝香酮生产基地。另外的几家企业都都没有实现规模化的生产。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国内麝香酮的年产能力大约为 300~350 公斤/年。2009 年,宏济堂制药公司麝香酮车间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合成麝香酮产品的年产量达到360公斤左右。2010年继续增长至450公斤左右。据了解,宏济堂制药公司1000公斤/年的麝香酮生产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届时国内麝香酮产品的年产量将达到了900公斤以上。 麝香酮作为人工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需求量成倍增长。2007 年国内市场对麝香酮的年需求量就达到了 2500 公斤/年,近几年需求进一步提高,到 2010 年国内市场对麝香酮

超强碱

超强碱催化剂的综述

超强碱催化剂 定义: 超强碱就是碱性极强的物质。目前对超强碱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化学家以氢氧化钠作为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另一个强碱和超强碱的界限是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是在水溶液中碱性最强的物质,更强的碱在水中会和水产生中和反应,产生氢氧根及质子化的碱。另一个定义超强碱的方式是利用是否可使羧基失去α氢变成烯醇来判别,一般的碱无法产生上述的反应。 超强碱主要可分为三种:有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活性较强的金属产生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多半是超强碱,如有机锂化合物及有机镁化合物(格林尼亚试剂)。另一种超强碱的来源是活性较强的金属取代了连接非碳原子上的氢,非碳原子包括氧(不饱和的醇盐)或是氮(例如二异丙基氨基锂)。 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超强碱是施洛瑟碱(Schlosser's base)。因为锂和醇基中氧的亲和力,正丁基锂和叔丁醇钾交换阳离子成为正丁基钾及叔丁醇锂,而正丁基锂的锂被钾置换后,使得正丁基的离子性变强,因此整体的碱性也随之增加。 无机化合物 无机的超强碱一般来说是盐类,解离后产生高价数,体积小的阴离子。如氮化锂的阴离子负电荷密度高,因此容易吸引其他的酸,例如水合氢离子。碱金族及碱土金族的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钙)也是超强碱。 有超强碱参与的反应通常对水敏感,需在低温的条件下,在不易反应的气体中进行。许多反应都希望在不易产生亲核反应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以非亲核碱(non-nucleophilic base)的身份参与反应。如Unhindered 的烷基锂不能和像是带羰基的亲电试剂一起使用,因为烷基锂会以亲核试剂的身份和亲电试剂反应。 制备: 超强碱试制是一种由有机金属化合物硬话化剂混合而成的金属化反应试剂.与单一的金属化试剂相比,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超强碱试剂种类繁多,制备方法简便,它们不但有很高的碱强度,而且还使金属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目前,超强碱试剂在各类有机合成中呈现出的特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逐渐成为催化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丁基锂/叔丁醇钾型超强碱试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丁基锂和叔丁醇钾在己烷中等摩尔混合即可制备出碱强度不低于43的超强碱试剂.该试剂具有极高的活性。在甲苯的金属化反应中使用该超强碱为金属化试剂,以碘甲烷和干冰为亲电试剂,可分别以87%和71%的产率合成目标产绚乙苯和苯乙酸.反应选择性接近100%,且反应速度极快,反应条件温和.超强碱试剂的碱强度可以采用弱酸指示荆法测定.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 固体碱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在工艺改革中有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固体碱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如表。固体碱催化剂通过电子收授配位体形成碳负离子从而使反应发生。例如双键异构是在固体碱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形成烯丙基阴离子然后脱氢而实现〔」, 对反应中间产物烯丙基的存在可通过烯与氛的交换示踪研究证实。在固体碱作用下烯烃异构化的顺反比很大, 主要是因为烯烃失去质子后所生成的烯丙基中间体,

中药剂学:麝香酮Muscone

中药剂学:麝香酮Muscone [中文名称]麝香酮[英文名称]Muscone[别 名][化学名称]15-甲基-双环(10,3,0)+五碳1(12)-烯-13-酮[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成分分类][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天然麝香酮或人工麝香酮对动物的条件反射有一定的影响,且随剂量而改变。如小剂量(0.002mg/kg)对大白鼠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0.01~0.05mg/kg)可使阳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反应消失,分化相改善,有个别动物分化相受到抑制;大剂量时(1mg/kg)则大多数动物呈中毒现象,表现为阳性条件反射的反应不规则或消失,分化相受到抑制。天然麝香酮及人工麝香酮能缩短戊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但大剂量则反能延长睡眠时间,故认为小剂量麝香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大量也可抑制,此作用有待深入研究。2.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用浓度为0.04mg/ml剂量灌注蟾蜍离体心脏时,能使心跳幅度缩小,浓度大时更为明显,心输出量亦减少,以致抑制心跳,表明麝香酮对蟾蜍离体心脏不具强心作用。但麝香酮使离体蛙心及兔心肌收缩力加强。使猫及兔心乳头肌无兴奋作用,但能增强肾上腺素能B受体兴奋药对这些器官的作用,对肾上腺素能a受体的增强作用较弱或没有作用,对犬在体心脏的肾上腺素能B 受体药物效应则未见增强作用。人工麝香酮及天然麝香酮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有升压及增加呼吸频率的作用。3.抗肿瘤作用天然及人工麝香酮的不同制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肉瘤S37及肉瘤S180细胞的呼吸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动物体内抗肿瘤试验未能观察到治疗效果。[毒性]小鼠静注麝香酮乳剂,其LD50为172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270~290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麝香酮55.56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20d,考试大网站可使大鼠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肉眼观察,肝、脾均较对照组增大,且边缘厚纯,停药1周后未见恢复正常。犬肌注人工麝香酮注射液400mg/kg或800mg/kg,连续注射14d,结果:所有犬食欲增加,行动自如。注射部位未见红、肿、热及硬块等现象。对肝、肾功能和血象亦无明显影响。镜检各脏器未发现异常变化。猴每只1.2g,连续注射2d也无任何毒性反应。[毒 性][不良反应][用 途][成分来源]从麝MoschusmoschiferusL.中提取的麝香。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