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华文教育研究】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3

张向前, 朱琦环, 吕少蓬

(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福建泉州362011)

[关键词] 华文教育;内涵;功能;历程;措施;趋势

[摘 要] 华文教育历史悠久,华文教育的内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华文教育具有文化、经济、科技、政治等功能,华侨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低潮期、复苏期5个阶段。华文教育的发展受内外原因制约,发展华文教育必须通过大力兴办华文学校、借用华文媒介、扩大华文教育研究等全方位推进,未来华文教育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中图分类号: G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5)04-0001-08

华人移居海外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约有3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不同形式的华文教育活动。华文教育在国外发展成规模,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全球政治经济不断变化,华文教育的发展道路也因此从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华文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越显重要,华文教育才真正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尤其在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也重新受到重视,“汉语热”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华文教育功能也因此从单一走向多元,即华文教育除为华侨华人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之外,还肩负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服务当地社会的通用型人才等等。中华文化及其相关内涵的独特魅力,通过华文教育的实施,获得包括华侨华人以及越来越多外国人的理解、接受及应用,在异域大放光彩,为所在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一个有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世界各国的华文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华文教育的内涵

对华文教育的内涵,不同学者观点不一。有学者将华文教育分为华侨教育、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育等。其中华侨教育是指华侨为其子女学习中国语文和文化科学知识在侨居地所办的教育,华侨教育是在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之后而产生的。华文教育是指华人在入籍国对华人华侨子女施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华文教育是对华侨华人及其子女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又包括向外国人传授汉语、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它离不开教育思想、伦理观念、华侨经济、华人社会组织以及所在国的教育方针政策。[1]对外汉语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外国汉语人才。有学者认为:华文教育是指“对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在居住地实施的中华民族通用的现代汉语语言文化教育”。[2][p.39-42]华文教育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特质,能适应当地情况的华侨华人年青一代,使之能在当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华侨华人来说,华语教育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文化教育,中华文化的教育。[2][p.39-42]还有学者认为,华文教育有三种:国内华文教育是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到国内升学而办;国外华文教育是由海外华侨华人在当地举办的;还有国内对外华文教育,像不少高校海外教育学院推行的华文远程教学、[3][p.13-15]对外汉语教育等。华文教育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或长期居住国外的中国人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中华民族语言(主要是汉语言)和中华优

 

2005年7月

第3卷第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J ul.,2005

Vol.3No.4

 3收稿日期:2005-03-02

作者简介:张向前(1976-),男,福建仙游人,华侨大学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华文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

基金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课题(GQB2004032);福建省教育科学基金课题(03S J Y03)。

秀传统文化的教育。[4]

笔者认为华文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狭义的定义:华文教育是指对华侨华人进行中华语言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广义的华文教育是指对中国人及外国人进行中华语言、文化、宗教、民俗、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本文探讨的华文教育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华侨华人及其他外国人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教育的功能

(一)文化传承传播功能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人类文化史证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在国外,不少地方最开始创办的华文小学、中学、高校等,主要是华侨华人用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期望华裔青年具有中华优秀文化特质,华文文明得以代代相传。华文的文化传承功能除了主要体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外,还吸纳西方现代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以利于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特质又兼有西方现代文化和当地优秀文化素养的人才,使接受华文文明教育的人,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华文的文化功能还表现在华文能吸收其他文化的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并发扬光大。

(二)经济实用功能

随着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东南亚经济腾飞及世界其他地区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特别是一大批华人企业、华商的崛起,华文的经济功能表现越来越明显,华人企业文化、华人的经营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道”及其他管理理论、经济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习和借鉴。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前提下,其经济功能必须充分应用,为所在国培养具有华商气质的经济管理人才,为当地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华文经济的实用功能还可能表现在:一旦华文传播进一步扩大,华文教育将可能大规模产业化,这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

济利益。华文传播越广越有利于减少熟悉华文之间经济体的交易成本,这也是其经济功能的表现之一。

(三)科技传播功能

华文教育若仅仅局限于是华族的民族教育、母语母文化教育,这样不利于华文教育的推广。在16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是领先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未来中国对世

界科技文明的贡献会更大。因此,不少华侨华人及外国人学习华文的目的之一是要学习中华民族创造的科学技术文明,使得这些人才具有宽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素养和现代科学技术本领。如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在全国倡导和推广华语运动,并十分推崇儒家文化,其主要目的在于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和造就一代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作贡献。反之,人才在学习中国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就有更多机会学习中华文化的精华。同时,当外国人学习中华科技文明时,也能带来其他科技文明,从而能促进中华科技文明的发展。

(四)政治导向功能

华文教育的扩大有利于其他国家人民真正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及中国政府对待其他民族及其文明的真正态度,这比政府天天宣传“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永远不称霸”更有效。中国文化的传统隐含中国是一个相对内敛的国家,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华文教育的进一步扩大还能让更多的华侨华人及外国人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贡献。

华文不断传播有利于中国世界化和世界中国化,能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地位。同时华文传播还能伴随中国宗教、民俗等的传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三、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华文教育的萌芽期(秦朝———19世纪

中叶)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有文字记载是起于

?

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卷 

 

秦朝。传说秦始皇时中国人徐福漂流到日本,日本至今有徐福村,许多人自认为是徐福后代。汉代,据《后汉书》记载:“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5][p.32-35]东冶即指福州,澶州为菲律宾一带。随着航海和陆地交通的进步,唐代中国与外国官方朝贡关系有进一步发展,僧侣互相来往成为时尚,东南亚不少僧人到中国讲学,中国也有不少僧侣前往印度、锡兰取经。同时贸易往来加剧,唐代已有中国人在海外定居。宋代,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加上海上交通十分发达,南方人到东南亚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剧增,不少人还受雇或仕于东南亚各国政府,留居海外的人数大增。元初,战乱使得不少中国人避乱于东南亚地区。明初虽实行海禁,但海外已出现华人社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与日本。清初同样实行海禁,视华侨为弃民,不准华侨回国,还一度实行迁界,把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但仍有不少华侨因生活所逼前往东南亚谋生。这个时期华文教育的产生主要是自愿,主要方式是华侨华人“自己自足式”的传授。原因是在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区,他们担心自己的子弟生在海外、长在异域而忘了祖国和文化,于是效仿国内教育形式,开办私塾,进行祖国语言文化教育。主要教学如: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尺牍、珠算等。早期华文教育如:1690年巴达维亚(现印尼雅加达)华侨创办了明诚书院,1819年马来亚槟榔屿华侨开办了五福书院,1829年新加坡已设有华侨私塾3所。[6][p.125-130]

(二)华文教育起步期(19世纪中叶———辛

亥革命)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明清闭关被迫开放,到国外谋生和定居的国人越来越多。同时,殖民者从事贩卖人口,把东南沿海一些为了生存的贫苦人民,以契约华工或奴隶的身份带到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从事开矿山等繁重体力劳动。一些人在合约期满后留居当地生活,成为华侨的一部分。洋务运动兴起后,加上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历史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救亡图存也在国内外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改变一些政策,如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近代学校,取消海禁,改变侨务政策等,并从关心华侨教育入手,派遣官员到海外考察华侨教育,一边支持和帮助华侨兴办学校,一边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如:1882年的新加坡倡立会贤社;1888年美国旧金山中西学堂;1897年日本华侨创办了中西学校;1899年菲律宾华侨在马尼拉设立中西学校;1901年巴达维亚华侨创办了中华学校; 1902年马来亚华侨设立中华学校;1902年朝鲜华侨也在仁川办起中华学校。1904年缅甸华侨创设中华义学;1907年柬埔寨华侨开设端华中学; 1908年泰国华侨创办益华学堂;同年越南华侨兴办了闽漳学校。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海外各地约有华侨学校100多所。[6][p.125-130]海外留学生有的学成回国,有的继续留居国外,成为促进海外华侨社会文教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个时期,中国人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华文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政府在促进海外华文教育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中国人主动或被动向海外的大规模迁移促进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华文教育发展期(辛亥革命后〈1911

年〉———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通过政府设立华侨教育管理机构,制订法规,兴办侨校等。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恢复了暨南学堂,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国立暨南学校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战时期又兴办了3所国立华侨中学和3所华侨师范学校。二战前,国内外的华侨教育均有较大的发展。二战后,许多华侨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先后加入了居住地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华侨教育也随之演变为华文教育。1949年共有海外华文学校4860多所。这个时期国内的华侨教育,不仅有国家办学,也有华侨捐资办学,华文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闽、粤等省的海外侨胞在国内捐资办学者人数众多,涌现了一批捐资办学的典型人物,如陈嘉庚先后捐资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李光前捐资兴办了国光学村,胡文虎在国内捐建多所中小学。[6][p.125-130]

?

3

?

 第4期张向前等: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四)华文教育低潮期(新中国成立后———改

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华文教育十分重视,把归国华侨学生教育工作作为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统治迅速土崩瓦解,许多殖民地独立,成立了新国家,海外侨社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此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对华文教育采取限制甚至取缔的政策,致使海外华文教育受到严重打击。中国政府因时制宜,从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先后在北京、广州、厦门集美等地创办了7所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照顾海外华侨华人。如:1951年8月南方大学设立了华侨学院,1956年10月厦门大学设立海外华侨函授部,1958年在广州重建暨南大学,1960年在福建泉州创办华侨大学。同时还开办

了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在厦门、武汉设立华侨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在海南开办华侨中等农业技术

学校等。[6][p.125-130]

然而,1966年国内进行“文化

大革命”,使国内的华文教育一度中断。

(五)华文教育复苏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外交突破,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与发展,东南亚国家先后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限制,使华文教育走出低谷。目前,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全国有华文小学1283所,在读学生60多万人,华文独立中学60所,在读学生

6万多人,还有大专学校2所。[6][p.125-130]东南亚

其它国家的华文教育也逐步恢复和发展,如泰国华人社团创办了东方文化书院等学校,柬埔寨一些华文学校也恢复办学。改革开放后国内华侨华文教育不但得到恢复,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办学形式、办学特点,办学层次也有提高。除本科、预科教育之外,研究生教育、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华侨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汉语水平考试(HS K )等也应运而生。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办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汕头大学、五邑大学、嘉应大学、宁波大学等相继创办,而由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建或资助的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更是数以千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华文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中国热”、“华文热”。美洲、欧洲、大洋洲及非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华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02年,世界上有85个国家的2100多所大学开

设有汉语课程,不少国家在中小学就开始开设汉语课,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把汉语列入学生升入大学的外语考试语种。国内到2001年已有363所高等学校和其它教学机构开设对外汉语

课,还有一些学校举办了汉语培训班等。2001年

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总数为61869人。[7]

到2004

年初,仅大陆就有近400所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外国留学生的总人数达8.5万多人,[8]到中国直接或间接接受中华文明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大幅度增加。

四、华文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民间积极参与

从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华文教育的发展主要起始于民间。民间对华文教育的重视主要由于华人不断外迁,希望后裔能继承中华优秀文明。这种现象无论是在东南亚、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或是在两岸四地都能看到。同时由于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发迹之后以办学修路来回报社会,华校最开始就是这样不断发展起来的。

(二)政府重视

政府重视首先是中国政府的重视。在唐朝,我国政府已经有意识开始对外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清朝晚期、民国时期政府也较为重视,虽然政府有时重视是非自愿的,但在清朝末年到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政府都通过驻外使(领)馆对当地的华侨学校进行管理和指导。而新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起源于1950年,政府十分重视汉语在世界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已走过54年征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投入大量资金、组织优秀专家,积极编写出世界主要语种国使用的汉语教材。

?

4?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卷 

 

(三)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明在16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占据世界主要的地位,中国不断向外传播各种文明,各国也乐于借鉴中华文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正是由于中国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一度陷入低谷的华侨华文教育重现生机,并逐步发展,不仅国内华侨华文教育出现了新局面,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华文热”。

(四)其他国家对本民族语言的重视

当今世界处在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了解世界和为世界所了解是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了解一个国家,语言沟通是重要的切入点,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向世界推广本民族语言,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各方面的交流,这对提高中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重视,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加快了华文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近年来,由于汉字被成功地输入了电脑,并开始通过互联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传播。同时,华文电视、华文电子媒介不断涌现,更加方便华文的学习、推广,并加快了华文在全世界普及的速度。

(六)汉字自身的特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第五大发明,在全人类几乎是清一色的拼音文字海洋中,象形会意的汉字成了一座伟大的孤岛。汉字因形置声,先形后声;西方拼音文字是因声而记形(符号),先声后形,声音很容易在人的接触使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创造性的体验而发生流变。如果文字是因声而形成,不同方言就易形成不同的文字。象形字变化率远比拼音文字的变化率小,因此,今天的中国人还能读懂甲骨文的含义,而英国人却看不懂600年前的文字。这说明汉字是保留过去文化的最佳文字。[9][p.327-329]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时代的功能。在中国,不论古代当代,不论讲何方言母语,汉字全通。中华文明连绵五千年,是汉字记载的,这种文字、语言,是与中华民族的质与核紧密相连的,其本身就包含着传统汉文化的底蕴。汉字在所有的文字中信息功能远较其他语言集约。汉字有美感及其书法艺术。汉字的发生规律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相一致。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麦克认为:汉字是最具有独立章节的,汉语最适当用于声控电子计算机,总有一天全世界将必修汉语。[9][p.327-329]汉字的自身特性注定华文教育具有强大生命力。

五、发展华文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发展华文学校

华文学校,是华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创立和办好华幼、华小、华中到华文学院的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是推广华文教育的基本方式。在国内目前专门从事华文教育的高校仅有几所,可以通过在普通高校、高职、中小学设立华文教育,扩大华文教育的场所。在海外,马来西亚华文学校遍布全国,不少学校都已成为颇有名气的现代化学校。新加坡、柬埔寨、菲律宾、泰国的许多华侨、华人都十分热心创办华文学校,把华文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在美国,华文学校也有不少,主要分布在华人居住较多的地区。这些学校当中,有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由华侨、华人创建的。到了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新移民的大批增加,由新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发展得一派生机。到目前为止,由中国大陆新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在全美已发展到100多所,并且还有大发展的趋势。在温哥华、悉尼等地,也有众多的华文学校,而且近年来数量发展迅速。近年来,华文学校不但在华侨、华人主要聚居的地方迅速发展,在华侨、华人不太多的一些国家

?

5

?

 第4期张向前等: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和地区,也在不断发展,如西班牙等。华文学校的快速成长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二)非华校开设华文和华文相关专业

在当地学校中开设华文课程和华文相关专业,如东方管理、华商企业文化,是各国政府推广华文教育的主要措施和主要方式。许多国家政府部门虽然不办或限制办华文学校,但却千方百计在当地学校,其中包括许多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中开设中文课程和中文专业,推广汉语教学。如在澳大利亚,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有的学校还将中文课程列为必修课。在美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兴起学习中文热。据报道,全美已有60所高中把中文列为正式课程,学习中文的中学

生已超过一万人。许多高等学校的东亚语言文学系内都设有中文教学组。泰国各大学及学院已纷纷开设中文系教授中文。印尼大学和达玛贝萨塔大学都开设汉语必修课程。印尼政府还批准各地旅游院校开设汉语选修课,批准10所学校办汉语学习班。

(三)通过培训班等全方位办华文

来中国攻读华文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青年人数不太多,今后有可能逐年增多,但数量不可能巨大,然而到中国一两年或几个月,甚至利用寒暑假时间前来学习华文的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国内应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办学,才能适应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路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在国外,举办各种华文业余学校也是各地华侨、华人、当地政府推广华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不少国家举办了各级各类、名目繁多的中文业余学校、夜校、培训班、进修班、实习班、辅导中心等。还有不少地区开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班、国画班、中医班、民族乐器班、武术班、气功班、舞蹈班、歌咏班等,还利用暑期举办华文夏令营。这些业余学校、培训班教授的内容考虑到了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学习的方式灵活,见效快,收费低。

(四)合作培养师资和编写教材

当前海外许多华文学校普遍存在缺乏教师和

缺乏适用华文教材。国务院侨办所属的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及教育部所属有关大学,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帮助解决这两大困难。如派出一些教师到海外任教。由于成本数量不可能太多,较可行的办法是帮助海外华文学校培养教师。由于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情况不同,必须根据当地情况与华文教育的实际合作编写相关教材,同时,各层级不同程度学习者所需教本不同,教材应要能满足不同程度者的需求。商用、医用、科技用、文史用、交际用教材也应适度分化出来。现有教材多元性不足,深度也不够,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自然观以及宗教、哲学等比较深刻而根本的东西,则几乎是完全未予介绍。以致海外中文学校学生学了华文,却对中华文化的内涵知之甚少;对处在异文化环境中的华人应如何处理或接受两种异质文化,

也缺乏建议。[10]未来,可先行编纂中国大陆地区

词词典、港澳地区词词典、台湾地区词词典、新马泰地区词词典、纽澳美加欧地区词词典,在分区编纂的基础上整合成一部世界华人地区词词典。这是一个需要跨国、跨地区进行群体协作才能完成

的艰巨的语文工程。[11]同时,必须更多关注跨文

化交际、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内涵(课程、教材、教法、考试设计等)。

(五)华文传媒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电台、电视台、华文报纸迅速崛起,在普及推广华文教育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语广播。温哥华的日报只有五种,其中三种是中文报纸,有九种正式中文杂志,还有两个华语广播电台和两个华语电视台。当地一些英语电视台也开始考虑增播华语节目。澳州除《星岛日报》和《新报》等澳洲版外,澳洲华人还创办了《华声》、《海外风》、《汉声》、《文华》等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南洋商报》、《星洲时报》、《中国报》、《光华日报》等。在新西兰奥克兰社区,电视台播映的电视节目配上了华文字幕。世界各地还陆续地开设了大批的华文书店,这些书店,有各种各类的华文书籍,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书都有。各地还有许多资讯、娱乐、服务性中文刊物。这对学习、普及、

?

6?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卷 

 

推广中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众多的华语电台、电视台、华文报纸、书刊在每时每刻向华侨华人、各国人民传递各种信息,也就成为人们学习华文,推广华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六)经常举办华文研讨与相关活动

在国外,华侨、华人社团经常组织如同乡会、宗亲会、商会、联谊会等会议或组织各种方式的活动,一方面可进行华语的直接交流,另一方面还可以经常商讨兴办华文教育事宜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华文学习活动。同时组织大批华侨华人及外国人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通过召开国际华文教育会议,对世界华文教育的发展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把华文教育进一步推向新高峰。这些活动的举办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使人们加深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引起对华文学习的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华文教育活动,提高华文教育质量。

(七)加强华文教育研究

世界各国华文教育经过上千年的发端、演化,加上长期理论研究的成果,建立华文教育理论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现在是建立华文教育理论体系的时候了,未来应全面建设华文教育独特的理论体系框架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把华文教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其实,对华侨华文教育的研究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已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国内研究人员普遍缺少海外华文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对其发展动态的了解也欠及时,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华文学校要抽调专人进行研究,恐怕也不容易做到。为了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确定由国内和海外一些单位合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并将一些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或地方的研究计划,给予经费资助,同时争取海外侨胞和社团给予支持,这样必将把研究工作大大向前推进,应该多角度、立体地研究华文教育并逐渐形成不同研究学派和风格。未来华文教育研究还可以借鉴和比较英文、法文、日文等语言对外教育的研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八)两岸四地加强华文教育合作

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海外华侨华人的教育事业相当大的支持。然而,在世界华文教育大发展趋势下,近几年我国台湾的华文教育力量不增反降,主要受多方面原因影响:一是所谓本土化。台湾当局不断推行台湾语文研究、台语文运动、南岛民族语言研究,使中华文化、中国语文、华语文教学比从前减少关注;二是所谓国际化。台湾教育部门刻意推行英语教育,反之,提升汉语文水准减少,对外汉语教学部份减少更大。华文的命运,在全世界是休戚与共的,需要两岸四地及海外努力合作,在语文研究、人才培训、教材编印、经费支持、教法创新以及整体华文教育发展策略等方面,合作构建世界华文教育体系。两岸四地还可通过建立的全球华文教育网络,建立全球华文一体化之观念,共同发扬中华文明。

六、华文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还会持续升温。当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进入了美、英、日、韩等国的中小学课堂,累计37万人次参加过国内外近200个考点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是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被专家称为第二大语言。[12] 2004年3月在全国政协致公侨联联组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进一步推动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华文教育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华文教育事业。2004年9月,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理事单位包括中央统战部、中央外宣办、全国人大侨委、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侨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中国侨联、致公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华文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有利于海外华文教育开展,有利于海外侨胞保持民族特性、增进与祖(籍)国的联系和感情,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增强海外侨胞自身竞争力,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世界

?

7

?

 第4期张向前等: 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了解中国,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来自两岸四地的新移民、留学生给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对其子女学习中华语言文化有更强烈的要求,他们是海外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美洲、欧洲、大洋洲及非洲许多国家,实行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政策,重视并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华侨华文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华侨华文教育的历史上下几百年,地域遍及五大洲,其产生和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也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及华文的自身特性决定华文教育的未来一定更美好,华文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更大。

【 参 考 文 献 】

[1] 唐微文.关于建立华文教育理论体系的思考[EB ].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25542086.html,/hanyu/kanwu/tangwei 2wen.htm.[2] 李方.海外华文教育管见[J ].语言文字应用,1998

(3).

[3] 丘进.认清特点把握机遇[J ].海外华文教育,2000(1).

[4] 张禹东.关于华文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D ].华侨大学,2004.

[5] 林蒲田.海外华文教育溯源[J ].海外华文教育,

2000(1).

[6] 马兴中.华侨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 ].暨南学

报(哲社版),1999(2).

[7] “汉语热”中话北语———专访王路江[EB ].新华网.

2002-09-06.

[8] 姜殊,程瑛.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汉语正改变世

界大脑[EB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25542086.html,/gate/big5/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825542086.html,/xwzx/kjwh/gdxw/200412/18/t20041218_2610371.shtml.

[9] 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出

版社,2003.

[10]龚鹏程.海外华文教育与大中华文化的命脉[EB ].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25542086.html,.tw/~literary/wc -litera 2ture/drafts/Taiwan/gong/gong -04.htm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25542086.html,.tw/~literary/wc -literature/drafts/Taiwan/gong/gong -04.htm.

[11]汪惠迪.跨国、跨地区合作,编纂一部全球华语地区

词词典[EB ].人民网,2002-05-10.

[12]董洪亮.全球三千万外国人争学汉语成学习人数

增长最快语言[N ].人民日报,2004-12-27(11).

On the T rend and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World

ZH ANG X iang 2qian , ZH U Qi 2huan , LV Shao 2pe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epartment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11,China )

K ey Words : Chinese education ;connotatio n ;f unction ;p rocess ;measure ;t rend Abstract : Chinese education history is long.“Chinese education ”can be used in it s narrow sense or it s broad sense.Chinese education has it s cult ur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political f unctions.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 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 he emerging period ,t he initial period ,t he develop ment period ,t he low 2tide period ,and t he recovery period.The develop ment of Chinese ed 2ucation is under of t he cont rol t he out side and t he inside factors.To develop Chinese education must adopt every po ssible measure ,such as t he estabishment of t he Chinese school ,t he use of t he Chinese medium ,mor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so on.In t he f ut ure Chinese education will certainly develop bet 2ter.

[责任编辑:杨 恬]

?

8?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卷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旅游地理论文

我对世界旅游地理的认识 世界各地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旅游景观丰富多彩,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永远是众多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也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 世界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旅游和娱乐是指人们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 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

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起始于剩余劳动出现之时,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展。1986年,全世界参加旅游的人数已达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旅游记述大量地见诸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中。如《水经注》、《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国的方志也含有极为丰富的古典旅游资料。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他和詹姆斯、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20世纪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964年,加拿大地理学家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英国地理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基本的是两个:区域化和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⑶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②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③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④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⑤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⑷ 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③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④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⑤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

当代世界经济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臵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旅游文化赏析 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王治青自助旅游攻略一、香格里拉速览: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我的向往。皑皑的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构成了这里美丽的风景。香格里拉藏语音译又为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明月”,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英语为Shangri-La,意为世外桃源,而这里,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二、最佳旅游时间 5-6月:春末初夏,此时的香格里拉最美。5月底-6月初,主要为杜鹃花海(但随着天气变化时间可能会推后)。6月中旬有野花花海,如大小鸢尾花等。7-8月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但此时为多雨季节。9-10月为秋季,色彩丰富,狼毒花开,此时景色也很美,适合摄影。11月初雪,色彩比较单一,天气较冷。12月,主要为雪景,可以看黑颈鹤。 三、消费指数: 香格里拉住宿、交通和餐饮的消费水平都不是很高。古城内和飞来寺的客栈住宿费用相对会高些,其他地方的住宿都比较便宜。 四、穿衣指南: 去香格里拉建议带上外套、羽绒服、手套、防滑靴。香格里拉气候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女性应准备好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特别是10月份以后,更要带足御寒衣物。每年6-9月是香格里拉的雨季,高原天气多变,可以多带几个塑料袋(或浴帽),雨天是罩在相机上,防雨又防尘,还可以保护设备。 五、景点: 香格里拉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独克宗古城和县城周边、德钦县以北和虎跳峡一袋。正常浏览香格里拉需要2-3天,如果喜欢徒步,可以到虎跳峡和雨崩。但是有些人想到梅里雪山进行转经朝拜就会很长时间了。 1、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有“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和“月光城”两层含义。古城的路面起伏不平,由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扑就而成。而今,石板路上还保留着深刻的马蹄印,那是当年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独克宗古城拥有所有中国传统古城景区的特点:小吃、饰品、名族特色纪念品、客栈等,除了这些东西之外,这里就是个冷兵器交易市场,到处是买藏刀的,古城不大,9月末游人很少,很适合约上几个好友在小巷慢慢转悠,感受夜的柔和,细品各色灯光带来的魅惑!

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分析

2004—2006年期间,在发达国家美、欧元区、日等经济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中、印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延续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同时,世界经济近期也出现了走缓和地区徘徊趋向。本文根据近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分析 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需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当前世界新趋势

论当前世界新趋势 摘要: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总体来看,国际上以美、日、俄、中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关键字: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一、和平中谋求发展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的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的。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 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兴盛,还将为格局奠定健康的基础,为公正合理的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使持久的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将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旅游文化论文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的是文明都市,有的是工业化城市,有的则是现代化大都市,有的亦是历史文明的古都。不管是怎么样的城市,都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们,伦敦是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历史悠久、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文明大都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总体来说,是因为伦敦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气息合理的融入在这个城市里。其作为英国的首都,也是作为世界上出名的城市,不论是经济上的发达,还是文化上的独特,总用其独特的味道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是不是你也有一个伦敦梦呢?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想去伦敦,好好的欣赏一下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工业文明的开始,又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伦敦的文明。 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英国政治

伦敦的星期天,不是所有的商店都停止营业,但是大多数(尤其是个人的)徽闭店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英国社会非常有制度,插队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和白眼。事实上他们不会有人这样做.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对安排好的约会一定要准点。在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另外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不是爱谈论天气,而是以天气为开头,化解都不说话的尴尬场面。还有些很有趣的事情: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如果翘起大拇指那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还有就是千万不要问女士的年龄. 伦敦有很多地标性建筑物。包括白金汉宫、大本钟,伦敦眼,塔桥,圣彼得大教堂等。很多人也会去欣赏一下英国的喜剧演出表演。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为何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审时度势) 赵晋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格局演变、全球化动力转换和规则重构是其中的三 大突出表现。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国别分化 反而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 深刻。 “南北失衡”的突出表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达到75.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为46.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9.4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二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61.1%和38.9%。从过去20多年 的演变来看,由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之比已由1990年的3.9倍下降到目前的1.6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但是,经济总量差距缩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2013年,发达国家人均GDP 达到40186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8.2倍,远高于总量差距。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和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兴7国”)1990—2013年人均GDP由627美元提高到4555美元。尽管如此,新兴7国人均GDP目前尚不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以下简称“发达7国”)平均水平的1/10。从国别来看,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印度的34.1倍,2013年进一步上升到35.4倍。总体看, “南北失衡”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环境仍然是 一项长期任务,发达国家应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日渐分化的贸易投资增长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 由化为通过对外开放寻求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新兴7国为例,1990年平均出口依存度仅为9.8%,2000年提高到21.7%,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22.6%; 同期,外资净流入占全球的比重也由4.1%提高到5.9%和27.8%。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新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JEPA)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区域大型经济一体化谈判加快推进。由于其实行高度自由化标准,绝大多数发展

旅游文化欣赏课程期末论文.

旅游文化欣赏 -----桂林 写在前面的话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目录 桂林简介---------------------------------------- 4 (一自然景观------------------- 4地文景观--------------------------- 5 水体景观--------------------------- 5 生物景观--------------------------- 6 (二人文景观-------------------- 8 桂林园林建筑----------------------- 8 饮食文化--------------------------- 11 桂林简介: 桂林市,以其奇特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天下。桂林市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旅游城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园林城市,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作为广西第三大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城市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69.0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内陆城市。 (一自然景观

旅游文化期末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旅游 文化结课论文 题目:旅游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及作用 课程名称:旅游文化 姓名:杨斌 学号:0962126217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09热动2班

目录 内容摘要 (3) 1.旅游文化 (3) 1.1定义 (3) 1.2分类和作用 (3) 1.3包括的范围 (3) 1.4内涵和外延 (4) 2.发展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及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5) 2.1发展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5) 2.2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5) 3.旅游文化的理解 (5) 4.总结 (6) 作者简介 (6) 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 旅游,从古至今似乎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古有苏东坡游山玩水,才有流传于世的绝世佳作《核舟记》;北魏有郦道元行遍大江南北,才有权威实用的《水经注》。而前者是真正的游山玩水,后者则呈现出了一种旅居的形态。 如今,旅游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就是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旅游都是一种既时尚又大众化的行为。但随着近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航空业的崛起,使得人们走出家门的欲望变得愈来愈强烈。人们的活动范围变得广大,这让旅游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旅游,是一种欣赏明川大山的方法,是一种感受异域文化的桥梁。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心灵上的感动。旅游便成为了另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水准。于是,旅游文化便悄然的存在于几千年的文明当中了。 关键词:旅游文化精神发展桥梁文明 1.旅游文化 1.1定义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 1.2分类和作用 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1.3包括的范围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钱、财、物,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

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异彩纷呈,各种看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总体爆发的那一天。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更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又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更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之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首先从宫殿说起。说到宫殿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故宫。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故宫同时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

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中国坛庙建筑的起源在于祭祀。当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以及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灵鬼魂之说。而祭拜这些神灵鬼魂的活动就统称为祭祀。根据考古学考证,最早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而有祭祀迹象的最多在10余万年前。伴随着祭祀活动产生的场所和构筑物就称之为坛庙。例如北京天坛。北京天坛(Temple of Heaven)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