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唱腔

越剧唱腔
越剧唱腔

越剧唱腔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

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5]

流派形成

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6]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7]

其后,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具有个性色彩的唱腔纷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的《舞台与观众》周报,在2月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7位演员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称。[6]

越剧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

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6]

【四工腔】时期:民国12年,第一个女班在嵊县诞生,翌年1月进入上海。第二年,为解决【正调腔】不适应女声音区的矛盾,琴师王春荣和演员施银花等借鉴京剧【西皮】,将定弦改为63,调高改1=F,并将【西皮】过门稍作改动,从而形成了适应女声演唱的唱腔。由于63两音在工尺谱中称谓“四、工”,因此把这种唱腔称之为【四工调】。一些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不同行当的唱腔风格。如施银花受当时男班著名演员琴素娥花腔唱法的影响,形成了宛转圆润,一波三折的旦角【四工调】唱法,人们称之为“施腔”,奠定了旦角基本腔的基础。又如屠杏花在唱腔中较多吸收了绍兴大班、武林调(杭剧)高亢、爽朗的音调和轮廓鲜明的节奏,初步形成了较为硬朗的小生唱腔;老生演员沈兴妹则吸收绍兴大班激昂上扬的音调和坚实的咬字,丰富了老生唱腔。初期【四工腔】较为简单,民国24年后,其唱腔结构及过门渐趋规范化,如唱腔节拍由2/4改为4/4拍,形成一板三眼的节奏形式,句幅增为3~4小节,唱腔中出现了宫、徽调式交替,增强了唱腔旋律的活力,并产生了与唱腔风格相适应的韵音式过渡,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四工调】唱腔特色。随着【四工腔】的发展,演员们创造了各种落音的起腔、哭腔、落腔等附属腔,还借鉴运用绍兴大班的【流水】、【三五七】等板式丰富了【四工腔】。到40年代,【四工腔】已日臻成熟,出现了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一批演员,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

范派唱腔音域宽,旋律起伏大,长句多,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往往通过对唱句尾音的装饰加花,或把伴奏的过门作为唱腔延伸的手法,使唱腔更深情缠绵。如《梁祝·楼台会》中“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这句起腔的三个腔节,尾腔都通过音调的加花扩展,使起腔幅度宽广,音调起伏回荡。《梁祝·十八相送》中“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这句的甩腔,音调由高而低,音量由轻而响,在“把家回”三字上,用越剧过门中同韵加花的手法,使唱腔连绵不断,生动表现了梁山伯抑制不住的内心喜悦,这是典型的范派甩腔。

在唱腔中不通过过门,直接转调的特殊艺术手法,是范派的又一特色。如五十年代范瑞娟演出《梁祝·楼台会》时,在“今生难娶你祝英台”一句的末尾“祝英台” 三字,连续运用了几个旋律有层次下行的小腔,音调哀伤低沉,紧接着在“满怀激情无处诉”这句唱中,直接由[尺调腔]转入[弦下腔],而且旋律激越上升,强烈表现出人物绝望的愤懑和以死相抗的决心。这种艺术技法和内容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是范派的独创。

范派[弦下调]旋律性强,曲调抒情悠长,作为[弦下腔]的首创者,范瑞娟不断创新,拓展这一曲调功能。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所处的环境,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弦下腔],创腔和演唱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如《单恋》中“霍姜妻永别了”

这一段,音调悲凄,唱腔结构严谨而有层次,整个唱段中三次出现“霍姜啊”呼唤名字的唱,以不同的音乐处理细致展现了人物感情的变化。[弦下腔]一般擅长表现低沉、哀怨的情绪,范瑞娟通过探索使其同样能表达欢乐的情绪。如《宝莲灯·对月思家》这段[弦下腔],则吸收了[四工腔]明朗流畅的因素使其显得明快而欢畅,且富有喜剧色彩,加上唱词是长短句格式,在节奏上又作了多种变化,音乐节奏显得更加活跃。在《孔雀东南飞》中“人去搂空空寂寂”一段,采用了由慢而快的安排,以[慢板]开始行腔深沉,情意切切,中段转入[快中板],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明快流畅的曲调,表达了人物盼望妻子的急切心情;最后采用了[一字板],节奏果断坚定,表现了焦仲卿对母亲无理威逼的反抗情绪。

[弦下腔]

越剧主要曲调之一

1944年,范瑞娟在越剧老调“落字调”“六字调”“尺调腔”等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与琴师周宝才配合,创作发展成了优美舒展,深情隽永的“弦下腔”。

“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1-5。“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演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山伯临终”;《祥林嫂》“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宝玉哭灵”;《单恋》“霍姜妻永别了”;《宝莲灯》“对月思家”等

“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回答者:热心网友| 2009-4-16 17:39

〔弦下腔〕是越剧的主腔之一。

1944年范瑞娟在越剧老调“落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反二簧〕的元素,与琴师周宝才配合,创作发展成了优美舒展,深情隽永的〔弦下腔〕。这里撷取了范瑞娟在40年代留下的老唱片中的部分〔弦下腔〕的唱段,领略〔弦下腔〕在塑造不同人物情感世界的表现力。

)”、《曹植与甄洛》中的“玉佩斑斑凝血泪”、《红楼梦》中“宝玉别林”的前几句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越剧常用的曲调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四工调,也称四工腔。

四工调通常是F调的,胡琴定弦在6-3,与京剧中的“西皮”定弦相同。四工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中静静地流淌。

四工调主要的板式:中板、慢中板。

目前,越剧曲目中,四工调的使用并不是很多,但她的地位在越剧曲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看见的四工调曲调的唱段有:《西厢记》中的“闹简”、“赖简”两段,以及《盘夫索夫》中的一些唱段。

第二类:尺调腔

尺调腔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曲调而创造的通常是G调,胡琴定弦在5-2。尺调腔的特点是:旋律下行,节奏舒展,风格委婉细腻,柔和深沉,有比较大可塑性和浓郁的抒情性,适合表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悲伤、缠绵、沉思、忧虑的情绪,因而在塑造人物音乐形象时有多种功能,使作品更具戏剧性。

尺调腔的板式主要有十种,接下来一一介绍。

1 慢板:慢板是慢速的四拍子曲调,用的是一板三眼。慢板曲调听上去格外委婉、细腻、优美,它长表述深沉、哀伤的情感。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中的“十相思”一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2 中板:中板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为中速的四拍子曲调。中板多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的结束部分,为尾腔延伸所用,使人听起来有层次、段落感。中板在越剧曲目中使用最多。

例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是的唱段,使用的就是尺调中板。

3 慢中板:慢中板介于中板和慢板之间,多用于表述思索和郁闷的情怀。

例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一段唱腔,用的就是尺调慢中板。

4 快中板:快中板的曲调速度比中板略微快些,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述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

例如:《打金枝》中的“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这段唱腔,用的就是尺调快中板。

5 连板:连板的唱腔曲调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的是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

例如:《玉蜻蜓》中“让子”一场中的唱段,就是尺调连板。

6 快板:快板在越剧曲调中速度最快,用的是一拍子,又称为“一字板”,它的旋律更加单纯,接近自然的口语,换气用半拍休止,多用于斥责、辩论场合。

7 嚣板:嚣板类似于京剧中的“摇板”,紧拉散唱,伴奏用的是一拍子,唱腔速度和节奏比较自由,适合于表述奔放的情感、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呼号。嚣板经常会和快板一起使用。

8 流水板:流水板吸收了绍兴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剧曲调板起板落、块块方整的格局。伴奏用的是一拍子,唱腔基本上都是二拍子的,有流动感,常常在剧目中表述踌躇不安的情绪。

9 散板:散板和嚣板相似,也是速度、节奏比较自由的板式,它和嚣板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板的伴奏也是散的,不是紧拉散唱,而是散拉散唱。

10 二凡:越剧的二凡也是吸收于绍兴大班,是二拍子,中速,唱腔比较自由,风格古朴,常采用悠扬的拖腔。

第三类:弦下腔

弦下腔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了京剧“反二黄”的手法,并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的。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在1-5。

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述悲情激越的情绪,在越剧剧目中,要表述剧中人物哀伤时,往往使用弦下腔。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山伯临终”

《祥林嫂》中的“风满天,雪满地”

《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

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述能力是非常强的。

越剧的曲调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类之外,,还有C调腔,这个曲调是属于C调的,胡琴定弦在2-6。C调腔是四工调的反调,在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西皮”的因素发展而来。

C调腔在在剧目中,男女合演时,小生唱得比较多些

尺调腔的板式种类

一是[慢板]。它用一板三眼,是慢速的四拍子,显得格外委婉、细腻、优美,长于抒发深沉、哀伤的感情。如《楼台会》中的“十相思”唱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二是[中板]。这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是中速的四拍子,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结束时,尾腔常作延伸,使人有段落感。它在越剧中运用最多。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时唱的一段,就是尺调中板。

三是[慢中板]。它介于[中板]和[慢板]之间,多用于表演思索和郁闷的情怀。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用的就是这一板式。

四是[快中板]。它的速度较[中板]略快,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演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如《打金枝》中“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用的就是[快中板]。

五是[连板]。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如《玉蜻蜓》中“认子”,唱的就是连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