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5、6学时总第27、28次课总第27、28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4课构建和谐社会教具板书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2/07 15/12/10 15/12/11 周次19 19 19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2、3-4 1-2、3-4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重点掌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最新最美的画卷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3、人人参与建和谐

课外作业1、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2、课下总结复习本学期所学重要知识点。

课后简要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习基本掌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但是,在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关于实际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二、进入新课:(45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30-13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3、结合课本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4、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在把握以上知识点的同时,对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且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希望学生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读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及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要内涵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二、三、四”

(一面旗帜、两项要求,三大成果,四个特色)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人参与建和谐

A、要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

B、要在生活中,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上升为理性行为;

C、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勇于奉献,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

七、布置作业:(书面作业)

1、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怎样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简要分析积累还不够详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掌握和培育、践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教案纸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2、 进入新课:(45分钟) (1) 快速阅读课本第121-129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观看PPT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大活动中呈现? 2、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愚昧、低俗的文化又该采取什么态度?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理解,并且最难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本节课的基础上,在生活中逐渐培养的。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5、 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有关知识,通过结合图片及典型事例,相信大家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我国的文化建设中。 6、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建设和谐文化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文化的多样性 A、先进文化与愚昧、低俗文化 B、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 2、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A、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本 科目: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师:王军义 班级:2015中医康复保健 2015中职检验1 2015中职检验2 2015中职口腔修复工艺 时间:2016.9——12月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第一讲)商品的交换 周次:2 时间:2016 节次: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师生互动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商品与货币的发展;商品的价格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商品、货币的含义、产生 (二)商品价格变动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一)货币的神奇力量 1、什么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 3、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直接影响价格 2、气候、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价格 四、学习思考题: 从你喜欢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认识商品 五、教师参考资料: (一)邢思等《共话时政社会热点通俗读物》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网络新闻时事 六、课后分析小结: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第二讲)商品的消费 周次: 3 时间:2016 节次: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法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价值规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能力目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健康的消费观念(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春节压岁钱大比拼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及答案

xx职教中心14中职班《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任何商品都是和的统一体。 2、科学消费观的内涵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3、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有两种,即和。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中坚持与基本原则,促进经济、与的和谐发展。 5、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9、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2分×10,共20分) 1、金钱是万能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挣钱。 2、要买就买名牌、高档商品。价廉物美的商品不好。 3、要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是上班时候的事。现在学习为时过早。

4、我们已经实现小康生活,还谈节约和艰苦奋斗干什么呢?! 5、在农村,由于有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看病一分钱都不要了。 6、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理财。 7、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学生首先要讲道德。 8、大力发展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9、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中职生要掌握技能。 10、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各项不属于商品的是() A、超市卖的矿泉水 B、导游给客人提供的服务 C、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同学的音乐盒 D、在饭店吃的年夜饭 2、小明选购商品时,特别注意商品的质量。这说明他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外观 D、商品的价格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5、6学时总第27、28次课总第27、28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4课构建和谐社会教具板书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2/07 15/12/10 15/12/11 周次19 19 19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2、3-4 1-2、3-4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重点掌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最新最美的画卷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3、人人参与建和谐 课外作业1、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2、课下总结复习本学期所学重要知识点。 课后简要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习基本掌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但是,在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关于实际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二、进入新课:(45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30-13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3、结合课本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4、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在把握以上知识点的同时,对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且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希望学生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读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及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超级完整教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 NO: 1 课题: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挂图: 考核(或提问):1,什么是商品?商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复习旧课要点:

提出学习本课的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生活中哪些是商品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1、什么是商品?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 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1、多种多样的商品 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条件:社会分工 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学生思考: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什么区别? 生产出的废品是商品吗?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概念:货币是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纸币:概念: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通货膨胀

(完整word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试卷(含答案)

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经济政治与社会 考试说明: 1、本试题适用专业或班级:13春酒店管理、市场市场营销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本试卷 5 个大题,共 21 个小题,题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 、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B 、商场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 C 、农贸市场中代售的蔬菜 D 、朋友送的钢笔 2、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发行纸币的数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B .生产商品的数量 C .国家发行的纸币面额大小 D .商品的价格水平 3、三鹿奶粉因含大量三聚氰胺致使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患肾结石,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失。该事件给企业生产经营的启示是( ) A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C .企业要以科学管理提高竞争力 D .企业必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形象 4、关于企业成功的渠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企业处于盈利阶段时,就不需要去开发新产品 B 、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也是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的途径 C 、企业规模经营,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但企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D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黄金法则,没有诚信企业难以立足 5、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统一的,表现在( ) A .它们都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B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它们的发展都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课练习

第五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 ①走中国特色的发展②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④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走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三步走”和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 A两者毫无关系,相互独立 B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一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C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D两者有联系,“新三步走”是“三步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4.2012年,我国居民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这说明() A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B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下降 C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变化 D这不能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在提高还是在下降 5.我国目前已经实现的小康是() A总体小康B高水平的小康 C 全面小康D温饱型小康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要求是() A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D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人物,是因为() ①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②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④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8.我国实现工业化要走() A新型工业化道路 B 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D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 9.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市场经济B强化宏观调控 C增强节约意识D依靠科技进步 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放在首位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B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D优化产业结构 11.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有

中职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题

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 一、单项选择 1、人们之所以要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 A 某种商品具有价值 B 某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C 某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 D 某种商品需要交换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考察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这里的“物美”和“价廉”分别是指() A 价值和交换价值 B 美好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 C 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价值和交换价值 3、在正常情况下,一辆汽车的价格总是高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这是因为() A 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B 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C 一辆汽车比一辆自行车实用 D 人们更喜欢汽车 4、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 A 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 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D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 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6、甲乙丙生产同样的鞋子分别用了八、七、六个小时,谁生产的鞋子价值量大() A 甲 B乙 C 丙 D 一样大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 A 现时社会上同一生产部门内绝大多数生产者已经达到的生产条件 B 少数落后的生产者达到的生产条件 C 多数先进的生产者达到的生产条件 D 专门指劳动者的生产工具 8、秋装在夏季末市时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价格逐渐下降,根本原因是() A 人们喜新厌旧的审美追求 B 新秋装供不应求,旧秋装供过于求 C 生产秋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D 生产秋装的厂家竞争激烈,不得不降低价格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二单元(章)共6 学时第3、4学时;总第9、10 次课总第9、10 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具多媒体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9/21 15/9/22 15/9/23 周次8 8 8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4 1-4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理解和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一、小康社会的提出 1、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课外作业1、记忆本课主要问题 2、预习第六课 3、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由于中职生本身普遍的知识底子比较薄弱,对涉及到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不了解,导致对于改革开放对我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的不够深入。在本节课涉及到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上,理解的也不够,这些问题,都要在复习时,多强调。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8分钟)(回顾上一节课主要知识点,看课本P38页的图片、数据,并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迁,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引入课题“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进入新课:(40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38-47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之初的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4、怎样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5、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意义?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5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重要的知识点,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四个主要目标、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之路、怎样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做详细的解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谈论中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2分钟) 针对这节课主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两个大的内容,主要的重、难点就是学生理解什么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的内容、范围有什么,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之路。由于这些对于刚入校的中职生来说,因为本身对历史、我国方针政策的不了解等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会是难点。所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背景材料的介绍,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课知识点比较琐碎且重要知识点较多,所以通过做题训练,使学生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及再次对知识点巩固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4课

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态度: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3、运用: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一)本课在本单元中地位 本课讲述建设和谐文化,首先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的性质和作用谈起,通过概念、性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性,立足点是讲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本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主要板块之一。 (二)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本课在结构上设两个目,即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立足点是讲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必须了解文化的性质和作用,从而认识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理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第一目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从介绍文化的概念、性质、作用开始,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阐明党中央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举措。第二目是讲“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通过介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这两部分内容是互为从属,紧密相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