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简答题2

1.骨肉瘤x线表现

三种类型
⒈硬化型Osteosarcoma有大量的肿瘤新生骨形成
⑴骨内大量云絮状,斑块状瘤骨,密度较高,明显时呈大片象牙质改变。
⑵软组织肿块内也有较多瘤骨。
⑶骨破坏一般不显著。
⑷骨膜增生较明显。
⒉溶骨型Osteasarcoma
⑴筛孔样,虫蚀状,大片状骨破坏
⑵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⑶一般仍可见少量瘤骨及骨膜增生(如瘤骨不明显,X线确诊困难)
⒊混合型 ⒈⒉两种并存
骨肉瘤中肿瘤骨的形成是X线诊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肿瘤骨密度和形态分

2.浸润性肺结核x线表现
2)浸润性肺结核是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由于机体对结核菌以有一定的免疫力所以病变较局限,常常位于肺部的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上肺的局限性斑片状影,即渗出、增殖、硬节钙化、纤维化、空洞、或肿块,大叶性干酪性肺炎,虫蚀样空洞。也可以出现病灶的播散,在下肺见到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影。结核球,表现为2~3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光滑,密度较高内部可以见到点状或环状钙化,以及结核球周围的卫星灶


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x线表现
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 线:⑴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①又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
②粟粒大小1~2mm,边缘清晰;
③粟粒影特点:主要为“三均匀”--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⑵ 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①双肺上、中肺野粟粒状或较粟粒大的阴影,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
②肺尖部及锁骨下病灶可存在硬结节、钙化及纤维化,其余病灶呈增殖性和渗出性改变
③好转时,病灶可吸收和发生硬结或钙化;进展时,可扩大和形成空洞,发展为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游离性胸腔积液x线表现

当胸腔积液量达0.3-0.5L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膈角变钝。

随着胸腔积液增多,肋膈角消失,显示一凹面向上,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积液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膈和气管被推向健侧。局限包裹性积液可发生于胸腔任何部位。肺底积液时显示一侧膈肌明显升高或胃底气泡影与肺下缘之间明显加宽。在胸部X线片与胸腔积液量判断:胸腔积液在第4前肋间以下称为少量胸腔积液;第4前肋与第2肋之间属于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胸腔积液。


4.中央型肺癌x线表现
(1)早期,指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沿管壁浸润生长,周围肺实质未被累及,且无远处转移的肿瘤;
X 线无明显异

常表现;CT 有时可显示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腔内结节等。正常约1-3mm
(2)中晚期:
X 线:直接征象:肺门影增深、增大,肺门区肿块;
间接征象: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5.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
X 线:1、病变为密度较高,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形肿块,边缘毛糙,分叶;有放射状短细毛刺,胸膜凹陷、
空泡。
2、肿块中心发生坏死,形成癌性空洞,壁内缘不规则或呈结节状
2.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
大叶性肺炎充血期,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
病变进展至实变期(包括红肝样变期及灰肝样变期),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如病变仅累及肺叶的一部分则边缘模糊。由于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即支气管气像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如累及肺叶的轮廓一致
消散期的表现为实变区的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由于病变的消散是不均匀的,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致密影。炎症进一步吸收可只遗留少量索条状影或完全消散。

6.风湿性心脏病x线表现
X 线⑴二尖瓣狭窄:呈现肺淤血,可伴肺水肿,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增大
⑵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轻度返流,仅见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严重可出现左室增大;
⑶主A 瓣狭窄:左室不同程度增大,左房也可轻度增大,升主动脉中段局限扩张。
⑷主A 瓣关闭不全:左室增大,升主A、主A 弓扩张。

7.食管癌x线表现
X 线 ① 粘膜破裂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杂乱不规则影像
② 管腔狭窄:为浸润型ca,管壁僵硬,上方扩张
③ 腔内充盈缺损:见增生型ca,向腔内突出,不规则,大小不等充盈缺损;
④ 不规则龛影:轮廓不规则长形龛影,溃疡型癌
⑤ 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及形成纵隔内肿块影

8.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
CT 平扫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与肝血管瘤相似,或呈不均匀强化
动脉期,肿瘤边缘斑状或结节状增强灶,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
门静脉期,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
延迟期,肿块变成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并持续10min 或更长

9.肝细胞瘤HCCCT表现
CT 平扫常见肝硬化表现
肝轮廓显示局限性突起,肝实质内出现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或模糊的肿块,肿块多为低
密度,巨块型肝癌中央可发生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
周围可见更低密度的线状影
增强:“

快显快出”
动脉期,主要由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实质尚未出现对比增强 ,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明显的
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 值迅速达到峰值
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密度开始升高,而肿瘤密度迅速下降
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而在明显强化肝实质的对比下,又表现为低密度

10.肝脓肿CT表现
CT检查:
平扫
1,脓腔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圆形或椭圆形
2,早期病变边界多数不清楚,后期边界较为清楚。
3,脓肿壁呈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的环形带。
4,约20%病灶可见气体或液平。
CT检查:
增强扫描
1,脓肿壁呈规则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
典型表现呈“双环征”或“三环征”,
即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周围水肿带。
有时内部可见分隔状、蜂窝状强化。
2,脓腔不强化。
脓肿早期内部液化还未形成,平扫和增强扫描时肝脓肿表现类似于肿瘤的软组织肿块


11.请简述骨肉瘤的X线表现
X线表现
骨质破坏:骨髓腔内的不规则骨质破坏,无膨胀,骨皮质破坏。
骨质增生:(肿瘤骨)云絮状、斑片状、针状,常与骨髓腔内的骨质破坏同时交错并存,局限性骨髓腔硬化。
肿瘤软骨钙化:点状、环状弧线状。
骨膜增生与骨膜三角形成:新骨的再破坏
软组织内肿块和肿瘤骨:软组织肿块内常见象牙质样、絮状、针状肿瘤骨。
侵犯骨骺和关节:高度恶性的肿瘤,可以直接破坏骺板及关节软骨。
骨肉瘤的分型:分为成骨型、溶骨型与混合型。以混合多见。
软组织肿块中多有肿瘤骨生成,无骨小梁结构。
肺转移灶密度多较高。


12。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答:1)良性溃疡的龛影位于腔外,呈乳突状、锥形;恶性溃疡的龛影位于腔内,呈半月形。2)良性溃疡龛影口部可见到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恶性溃疡龛影口部可见到尖角,和指压迹征及环堤。3)良性溃疡



13.星型细胞肿瘤CT表现
CT①Ⅰ级肿瘤:呈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无或轻度强化。
② Ⅲ-Ⅳ级肿瘤:呈高、低或混杂密度,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边缘不规则,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明
显;
增强:多呈不规则环形结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可见强化壁结节。


14.脑膜瘤CT表现
CT 平扫:呈圆形等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晰,常见斑点状钙化
广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周围水肿轻,静脉或静脉窦受压可出现中重度水肿
侵犯相邻颅板引起增生或破坏。
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15.垂体瘤CT表现
CT 平扫:蝶鞍扩大,向上生长可突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
肿块呈等或

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
增强:实质均一强化,囊性呈环状强化
微腺瘤平扫不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①垂体高度≥8mm,②垂体上缘隆突③垂体
柄偏移,④鞍底下陷


16.脑出血CT表现
血肿分期: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
CT 急性期(3 天):边界清楚高密度影,呈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见宽窄不一低密度水肿带,局部脑
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见脑室内积血。
吸收期(3-7 天):血肿密度降低,血肿缩小,边缘模糊,水肿带增宽,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囊变期:2 月以后形成软化灶,血肿完全吸收,呈低密度囊腔,密度接近脑脊液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消失,
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17.脑梗死CT表现
分类: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
缺血性梗死
CT:低密度影,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有占位效应。
出血性梗死
CT:在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CT:边缘模糊低密度影,无占位效应
MRI:发病后1 小时局部脑回肿胀,脑沟变窄。随后可出现长T1 长T2 信号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