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平均分

第二课时  平均分
第二课时  平均分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书本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学用具]

桃子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字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

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

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

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 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

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书上第33页的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

分得。

教学小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1平均分的认识A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1平均分的认识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二(2)班有40人,分成5组做游戏,每组有()。 A . 8人 B . 不确定 C . 5人 2. (2分) 12个苹果,每3个为一份,平均分成多少份?算式是()。 A . 12-3 B . 12÷3 C . 12+3 3. (2分) (2020二上·惠山期中) 下面三种分法,哪种不是平均分?() A . ▲▲∣▲▲∣▲▲ B . ▲▲▲∣▲▲▲ C . ▲∣▲▲∣▲▲▲ 4. (2分) (2019四上·建邺期末) 一瓶洗洁精的净含量是750毫升,小明家平均每天用洗洁精2毫升,这瓶洗洁精可用() A . 1天 B . 1月

C . 1年 D . 1周 5. (2分) (2020一下·新沂期中) 把24个苹果放在两个筐里,可以让每个筐里的苹果同样多。下边多少个苹果也可以使每个筐里放的苹果同样多? A . 19个 B . 11个 C . 16个 6. (2分)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两段,每段长()米 A . 16 B . 6 C . 4 D . 2 7. (2分)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A . B .

C . 8. (2分)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算式是() A . 5×4=20 B . 20÷5=4 C . 20÷4=5 9. (2分)下面哪幅图可以用9÷3=3表示?() A . B . C .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 10. (4分) (2018五上·仁怀期中) 在横线上填上“>”“<”或“=”. 3.87×0.99________3.87 6.65÷0.01________665 14.2÷0.79________14.2 5.74÷1.21________5.74 11. (3分)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应该插________枝。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说课稿 》(四篇)

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说课稿一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C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9二下·成武期中) 下面()的分法是平均分。 A . B . C . 2. (2分)算式16÷8=2,被除数是()。 A . 16 B . 8 C . 2 3. (2分) (2019四上·建邺期末) 一瓶洗洁精的净含量是750毫升,小明家平均每天用洗洁精2毫升,这瓶洗洁精可用() A . 1天 B . 1月 C . 1年 D . 1周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 (2019四下·陆丰期末) 小林5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75下,他每次跳绳的成绩都是75下.() 5. (2分) (2019二下·罗山期末) 有24根胡萝卜,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8根。() 6. (2分) (2020二下·四川期末) 把16颗糖分成2份,每份一定有8颗。() 7. (2分) (2020二下·三台期中) 把15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一定是3个。() 8. (2分) (2020二下·郯城月考) 把18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9个,叫平均分。() 三、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9. (4分) (2019二下·云南期中) 把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__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__个。 10. (1分)分一分,把6个苹果分成一样多的3堆,应该每堆放________个。 11. (2分)32÷8=________,表示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________;也可以表示把32每________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________份。 12. (2分)填空。 54÷6=9,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黑猫与白猫各有12条鱼。黑猫每天吃4条,白猫每天吃3条.请问谁先吃完? 14. (5分) (2018四上·韶关期中) 小明家有白兔48只,黑兔比白兔多24只,把黑兔平均装在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装几只? 15. (5分)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多长?每段是这跟铁丝的几分之几? 五、综合题 (共1题;共2分) 16. (2分)小猪分。

苏教版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二)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背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有关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以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全,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虽然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对平均分物品的认识及实践,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存在困惑。 鉴于对以上教材、学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初步认识 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具体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平均 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和谦让意识,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为了更好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动手操作是关键。学生在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后,能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认识平均分教案(公开课)

课题:认识平均分 课型:新授 执教者:苏丽 执教班级:201班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第42~43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 题,培养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辩一辩等经历,感受并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数学的情趣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分 教学难点:认识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每几个一份地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同学们,今天苏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座位,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小组活动,认识平均分。 ①问题:小猴子在树上摘了6个桃子,如果把六个桃子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 ②布置小组活动的任务:下面进行小组活动,每人选择一种学具,拿出六个代替六个桃子,讲分的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比赛哪个小组能最安静的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③自主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发现有利于进行教学的信息。 ④宣布活动结束,奖励表现好的小组。 ⑤汇报结果,并填入教师的总表格内。 ⑥观察发现,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揭示课题:认识平均分)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可以这样平均分,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⑦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辩一辩)

平均分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3位小朋友分配糖果。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3位小朋友准备的糖果,发现:每份中的糖果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每份分1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练习三的第1题。 (1)想一想平均分的概念。 (2)交流。 (3)评价。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最新小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1)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 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物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小朋友分配食物。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物“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食物,从中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物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巩固拓展 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四、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并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的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平均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学会平均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平均分(一)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平均分的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平均分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里面的内容。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展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为平均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紧接着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 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各种实物,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分 一分、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由 多次经历的“平均分”的过程,找出平均分的方法,并在头脑中由 感性思维而形成抽象思维,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建立表象——动作思维——抽象思维,这是一个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而设置的 螺旋式的知识上升的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平均分”的含义能按要求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懂得从不同角度进行平均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灵活性。 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小组的摆,分,观察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大多独生子女)的平等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了解平均分的方法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情境演示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红花 学具:小棒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如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 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 发展特点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实践 操作情境等。 5、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结合班情、学情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本课就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材的例题、练习都作了处理。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 第一流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老师给我们分本子;分蛋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猴子妈妈给猴子兄弟俩分桃的故事。想不想听?” 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课件。(从前有座山,山上住着猴妈 妈和她的两个双胞胎孩子。有一天,猴妈妈到山那边摘了6个红红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2)教案

认识平均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1,操作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学

生操作) 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 2,谈话揭题。 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 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二、动手实践 1.教学例3。 (1)学生操作、交流。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横着摆,代表2个小朋友。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 )里填一填。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说明:8个桃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 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 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 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 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 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 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 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 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 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 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 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 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平均分的认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 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下面是收集的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知识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

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二、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举例说明“每份同样多”,并能说出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学生能比较规范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物学具,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

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的分法中,是平均分的是()。 A . B . C . 2. (2分) (2018五上·仁怀期中) 与136.5÷5.4得数相同的是() A . 1365÷5.4 B . 136.5÷54 C . 1365÷54 3. (2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个。 A . 6 B . 4 C . 5

D . 3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5. (2分)把12个苹果分给明明和芳芳,每人分6个苹果。 6. (2分) (2020二下·四川期末) 把16颗糖分成2份,每份一定有8颗。() 7. (2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把一根7米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一份是米。() 8. (2分)有3个圈,每个圈内有3朵花。 三、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9. (4分)有24条金鱼,如果每3条金鱼装一袋,可以装________袋,列式为________;如果把这些金鱼平均装在6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________条,列式为________。 10. (1分)看图回答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11. (2分)圈一圈,再填。 ________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48-49页平均分 教学目标: 1、是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体 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教育学生养成有礼貌待人,互相帮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美丽的 大森林里动物们今天正在聚会呢,我们看来了那些小动物? 2、桌子上为小动物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你知道都是为谁准 备的吗? 3、熊猫和小熊猫好像是在商量什么事情,猜猜他们遇到什 么难题了?你能为他们分一分吗?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哪种分法和其他分法不一样呢?有什么不一样? 2、师:在数学上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和平均分的概念。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猴子分桃子也遇到了困难,快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指名说信息:20个桃 分给几个小猴子?那就应该分成几份? 动手分一分,集体交流。 2、小兔子也要分萝卜:出示信息,齐读信息,动手分 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4个4个地分? 3、帮小松鼠分分松果:出示信息,齐读,动手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1个1个地分不行吗?为什么? 什么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什么时候要份一份的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2、把石榴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3、9块糖每个小朋友分三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五、小结: 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平均分的事?举例说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东西要学会分享。 六、课堂检测: 1、圈一圈,画一画

【教学设计】《平均分2》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j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k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 书上第44页的“试一试”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44页的“想想做做1” 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教科书上第45页的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3.教科书上第45页的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人教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人教版说课 稿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2)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2)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今天徐老师带了一些漂亮图片,想发给这4 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张图片?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 二、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个忙!(课件出示)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板书:8 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个。)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三、试一试 1、出示课件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和同桌说一说。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 2、出示第二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一生上台演示。 3、出示第三题,题目要求又变了,你会分吗?独立完成。校对。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汇报。原来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四、巩固练习:1、出示第一题:题目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分呢?我们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课件演示。你能照样子分一分,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校对。 看看猴王是怎样分的呢?看课件。出示第二题,猴妈妈摘了很多白菜,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并填空吗?独立完成,(拿小朋友的书)校对。 2、出示第二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每四人一小组有6个胡萝卜,请三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6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3、小松鼠们在做什么呢?(课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独立完成,校对!你是怎样分的?(课件)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9二下·云南期中) 把8颗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正确的分法是()。 A . B . C . 2. (2分) (2020二下·蓬溪期中) 下面不能表示6÷2=3的是()。 A . B . C .

3. (2分) (2020二上·淮安期中) ()是平均分。 A . ○○○○○○○ B . ○○○○○○ C . ○○○○○○○○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 (2020二下·珠海月考) 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3个。() 5. (2分)判断对错 把1米长的彩条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5份长5厘米. 6. (2分) (2020二上·陇西期末) 把12个苹果分成3分,每份一定是4个。() 7. (2分) (2019二下·云南期中) 这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8. (2分)把一块西瓜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三、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9. (4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叫作________。 10. (1分) (2018六上·寻乌期中) 把4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________m. 11. (2分)先想一想怎么分,再填空。 (1)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2)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3)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8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12. (2分)填一填. 16÷4=4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哪些分法是平均分法?在括号里打“√”。

平均分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7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

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平均分2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印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操作和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探究新知―→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 巩固应用―→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K 【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分了糖果和水果,大家都能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这节课又会分哪些东西呢? 2.出示教材第10页分果冻情境图。 3.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汇报,交流信息。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师:看到分果冻这个画面,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平均分(2)) 2.分组讨论解决“能分成几份”。 3.学生汇报:每2个一份,就是每份2个;8里面有4个2,所以能分成4份。 4.教师:如果4个果冻一份,那8个果冻能分成几份?(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5.小结:如果4个果冻一份,就是一份有4个,那8个果冻里面有2个4,所以可以分成2份。 【巩固应用】 完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分分看。 师:这两个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总数都是12,都是平均分。不同:前一问是求12里面有几个2,后一问是求12里面有几个6。) 第2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师问:从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圈一圈”。小组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学习平均分的例子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 【板书设计】 平均分(2)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8)盒 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4)盒 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2)盒平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