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过程

个案工作过程
个案工作过程

个案工作过程

钟耀林

教学安排

?分两讲,共12学时

?个案工作过程(上)——接案、评估

?个案工作过程(中)——计划制定过程与实施

?个案工作过程(下)——计划实施与结案(评估)

?教学目的:

-了解个案工作的过程;

-掌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能够完成过程中具体的步骤;

教学内容

-了解案主的服务申请

-接案中的注意事项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面

-诊断的要点和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

-结案和评估需注意的事项

个案工作过程

?个案辅导工作是一个针对案主问题,有步骤地接触、评估情况、和案主建立关系、解决问题到最终结案评估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有基本的步骤程序和要求;

?每个步骤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多样化的;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划分(P114),但是基本是一致的。

个案过程的五个阶段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三、制定目标与工作计划

四、实施服务计划

五、结案和评估

个案工作过程(上)

接案、评估与计划

一、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也称为:接案过程

?阶段工作目的:透过与当事人的初步接触,对当事人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并依据机构的功能和当事人进行讨论,以便决定机构是否可以为当事人提供适切的服务,并与当事人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学习内容

?(接触)会谈前的准备

?暖身(暖场)——让会谈更加轻松自如

?初步评估当事人的需要及问题

?转介服务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的技巧

(一)做好会谈前准备

?美国一个针对17说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表明,50%的青少年个案在接受第一次会谈后没有下文。

?小组讨论:会谈前社工需要准备些什么?

?1、回顾信息

?查阅机构过去当事人资料。(为什么?)

?回顾信息时社工要有怎样的心态呢?——接纳的胸怀,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秉承非批判原则。

?2、电话记录

?机构会设有电话咨询记录本,接待案主来访求助的社工可以查看这些材料获得关于当事人求助的更多的信息。

?3、工作人员的准备

?(1)物理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

?会谈时间(双方约定的,来访前温馨提示)

?会谈地点(结合机构要求和当事人方便,如残疾人——来机构还是到案主家?)?工作员着装打扮(端庄、轻松、无异味和标新立异)

?会谈环境布置与物资准备(请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心理咨询室的图,并向大家展示)

心理咨询室

(2)心理准备

?假如你是一个大男人主义者,对一个男同的来访者你会?

?假如你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女性,对一个新工作者的来访者你又会?

?当当事人的问题与你的文化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冲突的时候,我们现场的表现可能会很尴尬。这个时候您更需要做好接待来访前的心理调节。

?除了这些,还有更多,例如对当事人先入为主的偏见、自己刚刚遇到重大变故等等,这些见不利于来访接待工作和关系的建立。

那么,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呢?

?摒除您陷入为主的偏见、歧视,采取非批判、无条件接纳的原则

?让自己“安静”下来,可能你刚刚遇到很重大的变故,但是你现在要做得首先是让自己安静下来,把焦点放到将要接待的来访上

?微笑、热情、开放、自信——积极的心理暗示法

?认真对待来访案主

(二)理解与解决来访者的心理和需求问题

暖身(暖场)——让会谈更加轻松自如

?1、对我们来说,向他们求助求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事人是带着紧张、恐惧、担心、不信任、不安全等感觉来到机构寻求帮助——当事人现实性的反应。

?(1)现实性的心理反应是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当事人现实性的反应背后因素

?当事人可能不需要立即接受服务,只是询问和打探消息

?对陌生人讲自己的问题和隐私难为情

?承认自己是产生问题的部分原因很痛苦,甚至无法面对

?当事人过去成功或不成功的求助经验影响了本次的求助

?当事人需求帮助的能力不一样,所以有些人容易,有些人就难些

?当事人是被迫来到机构的而不是主动求助的时候

?当事人没有接触过服务机构,对这些机构很陌生,不知道提供什么服务

?当事人对机构不切实际的要去和期望。

(2)如何应对来访者紧张焦虑不安?

?由此需要在初次会谈的时候需要花上一些时间进行“暖身”

?“暖身”的方法:

?工作员幽默、轻松的自我介绍和介绍机构

?邀请但是人介绍自己

?讲一些生活的、时事的、家常的东西

?如果还不行的话,试着问案主:“其实大多数人第一次接受辅导的时候也会这样的,也会有很多担心,我能够理解。”或者自我袒露:“我以前第一次接受辅导的时候也会这样子”

2、个别化对待来访者

?来访者有不同的求助背景、心态和其他背景(身份、文化等),因此个别化对待?(1)会谈时候处理方法上:如不需要立即提供服务的当事人——了解情况,安抚,简单评估,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服务对待。

?(2)会谈前的准备上:如来访的是老年人,工作员要衣着更加成熟些。来的是异性,工作员要更注意衣着

3、对当事人的一些期望给予澄清

?吴伯有个儿子,前几年被发现吸食海洛因,家财耗尽,媳妇闹离婚。家庭生活一直很很不好。吴伯听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社工是专门帮助居民的,无奈之下找到了服务中心的社工小刘,希望他辅导能够让儿子不再吸毒,儿子、儿媳妇不要离婚。

?如果你是小刘,您怎么看吴伯的“希望”?

?当事人来访,会有很多很大或者模糊的希望,需要我们予以澄清:

?(1)结合机构服务范围(该不该做)

?(2)清楚告知当事人,问题的解决是双方共同的努力,减低当事人的以来心理,增强责任意识

(三)初步评估当事人的需要及问题

?初步评估:了解了来访者的问题和需要之后,需要对来访者的情况和机构的情况做初步的评估分析,以决定是否提供服务,和提供怎样的服务。

?那么初步评估到底要评估一些什么呢?(P119)

?求助意愿

?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当事人背后的需要

?当事人对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求助希望达到的目标

?当事人寻求过怎样的帮助,做过怎样的努力

?是否在机构服务范畴,所掌握的资源能否服务

?工作员能力是否足够这方面

?机构对当事人的要求和当事人对机构工作员的希望是否可以互相协调。

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对“问题”的界定以当事人为主,或者双方讨论的结果,预防工作员一方裁定。

?要有这样的意识——这个阶段当事人所表达的和呈现的问题,未必是当事人真正想解决的问题和真正面对的问题。

如:有家庭暴力,闹离婚的爸爸妈妈向社工求助儿子整天留恋网吧、街头的案例。

只有我们对来访者进行了初评,认定机构可以为对象提供响应的服务,同时来访者也希望与机构建立初步的口头或书面的契约关系的时候,来访的求助者才成为了真

正的当事人(案主)

(四)转介服务

?转介是指:来访求助者的问题和期望未能与中心服务资源和工作员能力协调,介绍给其他社工或者机构的情况。

?什么时候需要转介呢?

?1、来访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本机构或社工的服务和能力范围;

?2、来访求助者不属于本管辖区域

?转介给谁?

?同机构的社工

?其他机构/其他机构的社工

案例与思考

?在青少年服务中心上班的罗姑娘在值班的时候,来了一位一直破烂,神色仓皇,满脸胡须,还有很浓烈体臭的的中年男人,这位男人说自己在工地打工,老板拖欠自己工资,希望社工能够帮忙。罗姑娘平时很爱干净的,怕弄脏了中心的沙发椅子,立即拿了一张塑料凳子让他坐在靠门的地方。站在一米开外,很客气地解说这不是中心的服务范畴,不好意思。中年男子很无助地离开了……

?您怎么看罗姑娘的处理方法?

?我们是否能够想做买卖一样,当自己手头没有货物,就简单地笑笑拒绝了案主呢?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的呢?

(五)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的技巧

?介绍自己(暖场、减轻焦虑)

?说明初次会谈的目的(双向沟通)

?避免把当事人定义为“问题人”(你有什么问题吗?VS我能为您做这些什么呢?)?专注的聆听(姿势、eyes touch、语言动作回应、不要抢话题和转移话题)

?简明扼要、具体化(列点陈述、澄清、归纳等)

?表达同理心(设身处地)

?无条件接纳(认同人的价值)

?安抚,平衡不舒服感(物资、释放情绪)

?输入希望(让当事人感受到问题解决的希望)

?避免盲目承诺(工作站志愿者分奶粉、电视例子)

第五讲:个案工作过程(中)

制定计划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评估

?主要目标:接案后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收集与当事人所带来的问题有关的资料,从中了解问题的成因、性质,思考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收集哪些资料?(P122-124)

?个人资料:基本资料、生理、心理、价值观、其他

?环境资料:家庭、朋辈、职业

?当事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个人与环境的联系、作用情况

?做过的努力:提供参考、了解当事人

链接:《个案接案记录表》

2、收集资料的技巧

?直接收集(提问、观察)

?间接收集方法(非本人、或本人非焦点主题的)

?应用反映感受、简述语义、总结。(沟通技巧,后面技巧部分专门学习)

3、问题评估(P125)

?评估是很多社会问题链接一起,

?(1)评估的原则

?个别化

?对象、工作员双方参与

?警惕价值观和偏见

?避免将问题简单归因(不单是一个原因)

(2)评估的视角

?如何在评估中确定的问题

第三节:确定目标与知道你过工作方案

?(一)确定一个好目标

?1、怎样才是一个好目标(P130,好目标的八个要素)

?2、目标的类型

?直接服务目标(亟待解决督导)

?中间目标(基金层次的)

?终极目标(最终的成长)

?例如:面对一个失恋的女孩子的个案怎么订立目标

3、订立目标的步骤

?工作员重述当事人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

?协助当事人列出与问题相关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的重点(吧大数)

?协助当事人发展出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

?协助当事人明确想要的结果(但是人的期望)

?制定目标的层级关系(行动性目标、非行动性目标)

第四节:根据目标确定工作计划

?《个案接案记录》表

?《个案工作计划》

?《个案协议书》等

第六节——个案工作过程(下)

执行计划与结案(评估)

一、计划的执行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服务的实施必须现有计划;

?2、更要注意,计划赶不上变化;

?3、计划是可以因时因地修改的;

?4、工作员要灵活应用工作技巧与资源应变

(一)工作员的角色

?个案工作者工作者的角色包括有:使能者、资源联结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等。

?1、使能者

?是指工作员肩负起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巧使得当事人发掘、发展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以促进案主自身改变的角色。

?使能者的几个观点:

?(1)坚信当事人是有潜能的;

?(2)工作员要做的是尽量协助当事人表达感受

?(3)鼓励当事人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一丁点)

?(4)让当事人感觉到的价值和能力(认知和有能感),并进而被调动起来

?(5)最终促使案主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促使其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

?工作者倾听了吴女士的心理历程,同感的应用,肯定了吴女士望子成龙的苦心,使得吴女士能够见内心的苦水倒出来

?工作者肯定了吴女士在孩子教育某些方面的成功,如孩子综合能力很强等

?鼓励吴女士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儿子的案例进行研究,并陈述研究的意义

?最终吴女士不单是心态上打开了,也掌握了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同时将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2、资源联结者(联系人)

?社工动用资源来帮助案主

?资源的含义:能够帮助到案主的物资、资金、信息、关系等。

?动用资源有几个方面:

?(1)了解评估当事人的资源需求

?(2)工作者本身有一些手头上的资源

?(3)知道获得资源的渠道

?(4)直接提供这些资源或者是提供这些资源活动的办法与信息(联合了信息提供者角色)。

?案例(P137):

谢女士是一位单亲母亲,因为下岗自己没能力支付小朋友上学的学费,多次想自杀。

?以上案例除了提供心理危机干预之外,还需要做什么?

资源链接需要注意

?我们不是“施主”,不应该有施舍的“高高在上”

?案主不是当纯的接受,应当调动案主一起去争取资源

3、教育者

?社工教育者的角色VS老师角色

?老师:教书育人、说教、权威、学习内容

?社工:不是以此为主要角色,而是过程中伴随着辅导的过程而产生的。

?很多时候社工作为人际关系或处理问题的榜样、示范者,运用角色扮演与分析、讲受过程道理等方法,引导案主思考。

教育者案例分析(P138)

?钟女士与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请求社工帮助,社工介入后发现,钟女士与女儿沟通的方式是造成母女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妈妈总是以一种怀疑和不信任的与其对女儿说话。“别的男孩子喜欢你不是因为你好看,而是因为你好骗”,“你这次

考试我看不是蒙的就是出猫”等,女儿对其非常反感。

?社工发现这问题后,特意在母女辅导过程中示范给妈妈看社工自己是怎么和其女儿沟通的,钟女士很受启发。

4、倡导者

?社工发现社区缺乏某一些理念、资源或是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民众还未决策或是处于朦胧离散状态,或是政策缺乏支持的时候,社工需要担当起倡导者角色。

倡导层面

?群体中倡导(艾滋病患者)

?社区中倡导(社区公共问题或某一群体关注)

?机构中倡导(机构的服务)

?政策中倡导(政府调整政策)

5、治疗者

?社工运用技术和理念,治疗案主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案例(P138)

注意

?社工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甚至是同一阶段扮演者多重的角色!

(二)工作员的工作内容

?支持与鼓励

?情绪疏导

?观念澄清

?行为改变

?环境改善

?提供资源和信息

?直接干预(危机干预)

1、支持与鼓励

?求助者的心态:彷徨、焦虑、自信心不足、自卑、怀疑自己能力等。

?同感、尊重、接纳、鼓励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案主放下自我防卫机制,让会谈更加顺畅

2、情绪疏导

?当事人处于悲伤、低迷、愤怒等情绪之下来求助。

?需要引导案主表达自我,倾听案主的心声、释放内心的压抑。

?最终的结果即使没能够帮助到案主解决问题,但是疏导了案主的情绪让他能够好过些。

?思考:案主情绪疏导的过程有利于增进工作关系。

3、观念澄清

?ABC理论:认为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不是改变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改变当事人对

事件的看法。产生问题的根源或许是当事人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使用对质、总结、自我袒露等方法促使案主自省,检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有更深刻的认识,澄清和修正非理性的信念。

?使用澄清的前提是需要和案主建立比较后的专业关系,尤其是对质的应用。

理性情绪治疗方法

?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触发事件

?B:belief system,信念系统

?C:emotional consequence,情绪反应

?A-B-C-D-E治疗过程

?D(dispute):学习如何驳斥这些信念和价值观

?E(effect):驳斥生效

4、行为改变

?行为治疗的方法很多:强化、替代强化、角色扮演等。

?行为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急于足够的忍耐。

5、环境改善

?关注环境系统是心理辅导和社会工作个案辅导的最要区别

?“人在情境中”理论告知我们,人的行为和心理等是受环境所影响的。

?这个环境系统包括了:家庭、单位、社区、朋辈等。

6、资源与信息提供

?单纯的个体心理辅导或是周围社区的改善还不足以解决案主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资源链接、提供资源和资源信息,教授案主获得资源的途径。

?提供资源注意两个方面:

?(1)考虑所提供的信息对当事人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如因为丈夫有婚外情有离婚想法的妇女,询问社工关于离婚率的问题。

?(2)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可靠的。

如何辅导案主寻找身边的资源

?P141

7、危机干预

?也叫直接干预

?一般用在当事人处于危机状况下,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工作员采取一些直接的干预行动。

?目前国内从立法、到实际的服务这块的经验非常少。

实现目标的步骤

?列出一个你的目标

?列出实现你的目标的阻力和助力(P141讨论)

?列出克服这些阻力和增强助力的因素

?列出你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包括期限和评估问题的视角)

知识扩展:SWOT

?SWOT分别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三)过程记录

?见附件辅导过程记录表

?脚本式记录,概要式记录

二、结案与评估

?每个个案都有一个期限,或长或短,社工与案主需要结束专业的辅导关系。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1、工作员思考如何结束与案主的关系

2、回顾整一个辅导过程,总结和评估服务

?这个阶段的目的: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当事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评估个案辅导过程的效果。

(一)进入结案阶段

?1、什么情况下结案

?目标达成,双方协议

?案主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问题

?专业关系被破坏(需要反思,不是简单结案)

?社工离职需要结束或转介

?新的问题社工没有这块的能力,需要结束或转介给其他同工。

2、结案时候当事人的心理

?一方面:为问题得到解决或者是能力的提升而开心;

?另一方面为结束一个可以信赖的关系而感到难过;

?同时,为对自己的将来信心不足而感到焦虑

结案时出现的行为和心理表现

?行为退化(尤其是儿童)

?否认结束或者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讨价还价、愤怒、悲伤、失望等)

?移情与反移情(正向与负向)

3、如何处理结案时候的心理

?提前告知,让当事人有心理准备

?进行过程回顾,稳定并进一步增强当事人以获得的成就(巩固)

?进一步探讨对解决当事人的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更有信息)

?双方分享结束的感受并处理当事人与工作员的离别情绪(如何处理离别情绪,P145讨论)

4、转介

?并非所有的个案都是顺利的

?个案实施过程的专业与开始时候的转介不同

?当事人、社工和新接替的社工的三方的心理反应在转介的时候需要注意

?当事人:被抛弃、社工不负责等

?社工:内疚、对新接替者不信任等

?新接替社工:建立关系比前任更加困难

(二)评估

?评估是一个交代的过程,是对当事人的服务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评估的意义:

?1、对当事人:从中回顾辅导过程,巩固效果,学习处理问题

?2、对社工:经验的累积

?3、对机构:测评社工的业绩,向服务购买方交代。

2、评估的原则

?(1)当事人参与原则(当事人的发言权)

?(2)保密原则

?(3)工作站要透明、坦诚原则

3、评估的方法

?分为总结性评估和过程评估两种

?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前后测)、任务完成评估和目标实现评估(指标设定)、当事人影响评估(满意度)

4、跟进计划

?个案并非接受所有服务就都结束

?电话跟进或探访等——(戒毒医院回访例子)

5、结案/转介记录

?见附件:

?(1)《个案结案报告》

?(2)《个案转介报告》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本科教学用)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一): 案例1: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参考: 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唯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对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3)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4)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以考虑。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6)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顾老师点评:除了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关于不同阶段的需要及任务方面的知识外,还可以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儿童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即可回答此问题。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 (2)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即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况;(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顾老师点评:可以将焦点集中在案主及案主所处的关键系统,比如儿童社会化中,对儿童影响大的除了儿童自身的成长外,还有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化主体。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3)社会工作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间的紧张关系;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5)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母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顾老师点评:这里的介入策略只是大纲性质的,没有具体的操作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社工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第三讲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 社会工作的过程都是一个建立在知识、价值和技巧的创造性结合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过程,由一连串的服务所组成。它始于潜在案主面对问题或困扰前来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或社会工作人员给予机构功能外出游目的地寻求可能的服务对象(如针对街头少年帮的外展服务),终止于完成服务或中断服务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根据个案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实际工作的重点,将个案社会工作过程分为关系建立、评估、计划、干预、结案五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五个阶段是一个有步骤的不断递进的过程,但实际上,依步骤进行时,又常常是互相关联或并行发生的,有时甚至是循环的。 第一节接案与建立关系 ●接触潜在案主 (一)接触潜在案主的途径 接触潜在案主是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步,工作者和潜在的案主开始接触,通常有三种途径: (1)个人或家庭带着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前来求助。 (2)工作者根据机构功能主动外出要为那些没有提出帮助要求的人提供服务,例如,逃学的街童、性工作者、吸毒者、艾滋病感染者、帮派少年或无家可归者。 (3)有人认为某人或某家庭有严重的威胁他们自己或他人福利的问题,因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工作者可能去接触那个人或那个家庭,或者转介处强迫规定他们向机构报告,例如经检察院审查判定为需要社区矫正的少年。 (二)潜在案主的分类 根据与机构接触的不同原因,潜在案主可以分为三类: (1)自愿性潜在案主(或申请人)。 (2)非自愿性潜在案主。 (3)强迫性潜在案主。 ●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 在建立关系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潜在案主进行初步的会谈,根据机构的宗旨、资源和工作者的能力,鉴别、筛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十七社区“暖夕阳”社会工作助老服务 项目个案工作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基本资料 侯某,男,1939年7月17日出生,小学文化,丧偶,退休前系122团退休工人,现居住在17小区44栋431室。 (二)背景情况 1、家庭情况:老伴于2010年12月28日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夫妻二人育有3个女儿,经济情况尚好。大女儿在122团防疫站工作,现在天富名城购买房屋;二女儿在122团医院工作,;小女儿现在132团团场种地。三个女儿因工作、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经常回家陪伴。 2、个人工作经历:1956年从河北老家参军入伍,1960年2月至1961年9月从张掖转到工农兵司令部服役。退伍转业后自流到122团在机务上工作。1999年退休后于2004年与退休的老伴在17小区购房并搬来居住。2003年3月老伴查出患有肝癌,到12月去世期间一直由侯某悉心照料。 (三)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分析有: 1、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独居老人由于丧偶,且子女因工作长期在团场工作,又因为现在社会转化——“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居民楼中居住人员比较混杂,相互之间不认识。人与人交流较少。 2、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老人独自生活多年,因腿部疾病以致入厕时蹲起困难,有自卑感,不愿与社会接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得过且过、消极面对。子女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老伴的去世、家庭的分

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 的照顾和关心,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3、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长期独居他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心里渴望有人能够陪伴。 (四)老人自身的优点和资源: 独居老人侯某爱好吹口琴,可以让老人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年轻时喜欢跳交谊舞,以此为媒介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的生活中来。 (五)、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对事物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二、制定计划 社会工作者多次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侯某,通过多次交谈首先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开展个案工作,制定个案工作方案如下: (一)方案目标 近期目标: 1、帮助老人调整自身心理情绪,使精神得到抚慰,并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排解独居老人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导致的情绪的低落,让独居老人多回忆一些生活的乐趣。鼓励独居老人积极面对疾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的方法有社会工作者与独居老人的个案访谈,以及通过家庭会谈

个案工作案例

协助服务对象走出自我封闭的困境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个案介入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王颜(化名) 性别:女 年龄:31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接案原因:2012年3月,工作员深入趵突泉社区进行社区探访,在与社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社区居民王颜家境比较凄惨,其母亲在她初中阶段因家庭矛盾自杀身亡,父亲再婚重组家庭后,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父亲一家的关系基本中断,今年3月份她父亲因病过世。青少年时期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经历和父亲的去世给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她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与关注。工作员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协助她面对及解决生活的困境。在社区居民的引荐下,工作员主动联系王颜向其道明为其提供个案服务的想法,最后在王颜的同意下与其建立了专业服务关系。 2、人际关系:服务对象与其父亲关系疏离,在父亲重组家庭后基本中断了与父亲的交往;由于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和姑姑生活,所以与近亲属的关系比较密切;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关系亲密,视丈夫为自己生活的唯一支柱;服务对象曾在多家公司打工,由于频频更换工作,很难与同事建立较为深层次关系,没有知心朋友。目前辞去工作住院治疗,与外界联系比较少。 3、情绪状况: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每次提起家庭情况均情绪波动较大,对母亲的思念感很强,对父亲再婚的愤怒难以克制。 4、精神病记录:无精神病史。 5、健康状况:身体状况较差,患骨结核、盆腔积水、甲亢等疾病,6月份病发后开始进行住院治疗。 7、经济状况: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曾在多家公司打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加之住院治疗开支较大和丈夫经济收入的一般化,因此经济压力比较大。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个案工作简答题讲课稿

个案工作简答题

简答、论述 1、简述个案工作的含义包含哪些内容 答: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2)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简述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 答:(1)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2)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特点;3)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2)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3)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1)帮专注恢复自主能力;2)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3、如何理解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答:1)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心理咨询对咨询员的训练主要是专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和个人健康人格的培养。2)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3)比较于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4)心理咨询只解决个人问题,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 4、如何理解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答:1)个案工作秉持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的理念。2)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3)个案工作主要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工作对象的意识形态层面。 5、简述个案工作中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

答:1)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假定了个人应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6、简述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制定的原则 答:民主原则、价值原则、本土原则、应用原则、发展原则。 7、简述个案会谈的特点有哪些 答:概念: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特点:1)会谈目的的明确性。2)会谈内容的选择性。3)会谈过程的计划性。4)会谈角色的规定性。5)会谈的非互惠性。6)会谈的非娱乐性。 8、简述个案会谈开始阶段的主要内容 答:1)表达对案主的接纳、同感和关怀。2)多倾听,鼓励案主充分表达。3)介绍机构的服务情况及个案工作的特点和功能。4)与案主订立专业关系5)帮助案主进入角色并明确自己的职责。 9、简述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的主要内容 答: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1)提供信息是指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巧等方面的信息。2)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3)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

个案社会工作教案

《个案工作》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层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个案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与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一起同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个案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价值观、知识基础、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与工作技巧;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个案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实施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体系的完整性,也兼顾了实用性。第二部分对实施模式的深入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个案工作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认识。 【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个案工作方法,包括特点、程序、价值、知识与技巧等; 2、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3、为实际开展专业化的实务打好基础; 4、能把个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反思,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与能动。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本课程的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从事实际个案的分析 【课程考试】考核由课后作业、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及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制作并上交一份完整个案。课后作业和平时考查共占30分,期末考试及个案制作共占70分。 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了解个案社会工作的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取向与思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与专业特性 教学难点:个案社会工作与其它助人活动的本质区别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1、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的经典定义,如里士满、鲍尔斯、斯莫利、霍利斯及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2、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 1、案主问题的类型

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

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 社会个案工作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理论取向的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模式。 1965年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把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大致分为四派,即功能学派、心理与社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行为修正学派。如下简介: 1 、功能派个案工作 功能派个案工作在 20世纪 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1920年由弗洛伊德的门徒兰克( Otte Rsnk)倡导,后经塔夫脱( Jessie Taft)以及罗宾逊( Vi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此派理论强调社会个案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必要部分的功能。 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兰克的自我心理学强调人是自己的创造者,个体行为虽然受潜意识、非理性、早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但主要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与主宰者,所以个人能借助专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以发挥潜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功能派个案工作认为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单位由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社会工作机构是使个人与社会利益相互结合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实施的处所。 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比如,当社会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面临大量职工下岗与转岗时,社会有必要制订社会政策、设置各种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创造机会,提供信息,使下岗职工顺利地重新上岗。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在沟通信息、提供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最后,功能派个案工作本着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专业交往过程中借助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本质,以发挥其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2 、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 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肇始于里士满《社会诊断》一书。 1937年,汉弥尔顿( Gorden Hamilton)在《个案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当时,心理与社会学派被称为 "诊断派 ",以与当时的 "功能派 "分庭抗礼。其后,经过数位学者的倡导和推广,使这一学派成为当代美国影响力的个案工作学派。 心理以社会学派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它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在当时社会科学对人类行为的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的,它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知理论、家庭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角色行为概念、小团体理论、系统理论、沟通理论与危机理论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养料。 心理与社会学派把人的行为及其障碍放在社会中考察,它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 "人在情景中的状态 ",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它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人、环境以及二者的交互影响。 "人 "是指个人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与特征,以人格特征、自我意识为主体; "环境 "是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以及物质环境。在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体系中,任何部分的改变,将引起其他部分的改变,如此不断地交互影响、模塑,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心理与社会学派为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它重视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剖析。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失调与障碍并不是一种偶然的行为,往往是内在人格缺陷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所以,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理解人的外在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矫正不良行为。就事论事式的治疗只能是头痛医脚,治标而不治本,不能真正地解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社区工作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设计.doc

案例分析及方案设计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郊区外环线边缘,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支农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社区干部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干部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答题要点:1.本案例属干社区治安工作。 2.深层原因:(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3.介入方法和策略:(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集小区内的党员、意见较多人员和部分骨干开座谈会;(2)运用社区居民领袖教育的方法。召开楼组长、楼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3)采取行动策略: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和演示几种防盗门的样品;(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冷漠居民和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六: 某个寒冬凌晨,某居民小区的一幢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由于户外电气故障而遭受了火灾。大火烧毁了3户居民的全部家当,还殃及了另外19户居民,使他们的家庭财产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火灾使受灾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怎样才能让这些居民安心过年呢,社区干部急在心头。 问题: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方面。 2.为了帮助这些居民平稳过好年,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题要点:1.面临的困难:(1)如何在家财尽毁的情况下,有安身之地,对抗严寒;(2)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置办起生活必需品;(3)怎样从悲伤中重新走出来,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4)如何重建家园,等等。 2.采取的策略可以有:(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不同问题和需求;(2)运用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帮助受灾居民走出阴影,树立乐观心态;(3)动员社区居民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4)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现、挖掘、调动、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帮助居民们重修房屋。 二、方案设计题 案例一: 每年初三学生都会面,临严重的中考压力,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度过这个阶段,准备开展一些活动。作为一名学校社工,请你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拟订一份活动服务方案。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整理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整理 温馨提示:此重点部分仅占考试70%-80% or 75%-85% 个案工作的定义: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文化能力:文化能力是指个案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亚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文化能力的功能: 1)尊重的功能;沟通的功能;制定工作目标的功能 工作员文化能力的具体表现 1.反思工作员自身对于求助者本人及其文化的偏见及了解。 2.承认工作员自身的能力局限,避免把一些价值观念强加给求助者。 3.从求助者那里了解关于他/她自己及其所在环境的情况并试着去理解求助者对他/她自己的文化的理解与解释。 共情/同感/同理心 (1)工作员从案主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其内心世界。(辨识过程) (2)工作员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准确表达其对案主内心体验(感受)的理解。(沟通过程) (3)工作员引导案主对自己的感受作进一步思考。(沟通过程) 如何共情: 1)常用表达:“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到-、对你来说-、是不是你会觉得-、我听到好像你觉得-” 2)观察、辨识情绪 3)情绪、情感情境识别

接纳:界定:工作者理解和看待案主如真正的他 /她,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他的适宜与不适宜的品质、他的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他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与行为,完全保持案主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个人价值。 接纳的功能: (1)帮助工作者理解案主,使工作更有效 (2)帮助案主从防御中解脱出来,感到安全感,能表白自己,以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及自己的问题。 对峙(面质): 1、界定:一种对案主自我否定性或操纵性行为或态度的公开、诚实的挑战。其适用于案主不一致或防御行为出现时。 2、重点 (1)言语与非言语不一致 (2)所说与所做不一致 (3)会谈中前后表达不一致 (4)非言语信息的不一致:如流泪的同时脸上挂着笑容 (5)言行表现与情境氛围不一致:夫妻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妻子提出离婚;丈夫却指责妻子做的不好,警告她要改过。 (6)看法与事实不一致:案主屡次未完成分派的工作,使得以后工作时大家未考虑他,他认为大家瞧不起他、排挤他。 (7)自我概念与他人印象不一致:案主认为自己对待大家认真、尽力,而同事却认为她说一套、做一套。 3、“对峙”时注意: 1)重点是案主的具体行为、态度,而不是其整个人格; 2)避免说教、批评; 3)适当的支持,温和而坚定的提出,避免咄咄逼人。

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个案案例分析报告.doc

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作者:中华心理教育网 一、案主资料 姓名:wjk(本人)性别:男年龄:22 生理特征:身材矮、青春期**意识萌动 性格特质:多愁善感,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自我观念差 家庭职业背景:农村农民 家庭感情:所谓“代沟”严重、少有交感互动 受教育经历:从初中到高中,是应试教育下十足的考试狂,在种种压力环境下,唯分数是从,忽视压抑其他一切方面的学习、锻炼、培养、体验。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二、案例陈述 [内容提要]案主在大学里偷偷喜欢同班的女生M,一年多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表白了,被拒绝后内心茫然失措,情绪多变,心情矛盾痛苦,影响了案主的日常学习生活。 [案主自述]大一时,我和许多新生一样盲目茫然、郁闷空虚。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快点找个女朋友吧!由于平常上课总喜欢窝在最后几排,于是,一位不幸的女孩即M落入了我的视线。我看她越看越美啊,好像似曾相识啊,她给我的感觉太好了,特别是她很有气质。我开始疯狂的想她,但从不外露,没有人知道。我不敢表白,甚至连正面看她的勇气都没有,很害羞很害怕啊。我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啊,我怕表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没门!加上她又是我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失败了,我以后怎么在班上混啊,俗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尽管有一对成功的同班情侣向我作了“示范”,尽管我真的一天到晚想恋着她,我一直不敢捅破这层纸。后来听人说她有男朋友,我本不自信,这样一来,我就更不敢表白了,好像有了借口啊,自我安慰着。你知道我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子。 后来,身边一些人知道后,“怂恿”我大胆往前走。我仍旧疑虑重重,徘徊不前。一次生日聚会上,有一人说M现在没有男朋友。我忽然有了越雷池的勇气和决心。偶然地,在QQ上认识了无话不谈的莎,江汉大学的,灵感来了:叫她替我写和寄情书——我随便她怎么写,不过问不指导不干涉。莎寄出信后,最初几天我都不敢去上课了。我豹着胆打了电话到她寝室,问她态度,她拒绝了。我挂了。那段痛苦啊我不想再复述一遍了,好吗? 但我并未死心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从不和她搭话,路上见了远远的躲之不及,或当作没看见、不认识:“冷酷到底”!我是个没用的人,胆怯懦弱的人。不是没有机会的,比如有一次搞调查,但是,我始终无法迈出当面和她表白的勇敢一步,因为我感觉自己太烂了,感觉她对我一点好感都没有,配不上啊。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她啊。矛盾啊痛苦啊那种滋味真叫折磨人!我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道理我也懂的,可我总会钻牛角尖,自怨自艾,吊死在一棵树上。迷茫啊! 三、分析治疗 理论模式:人本心理治疗法(Rogers)

个案社会工作知识要点

1、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 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助其自助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或家庭,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2、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1)、个案社会工作实施的主体。个案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服务机构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2)、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和家庭。 (3)、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专业性特点。 (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个案社会工作得目的不是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助其自助。 3、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做出贡献的是英国牧师“查默斯”,他提出了“程序指引”理论。 4、查默斯,程序指引理论的贡献? (1)、强调个性化的方法(2)、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救济原则 (3)、强调对“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 (4)、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与培训。 5、慈善组织会社着重工作?(多选) (1)、对员工进行培训(2)、建立了社会工作图书馆(3)COS还发展了学徒式得督导方法 6、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其自助”(单选) 7、个案社会工作大致包括的范围?(多选) (1)家庭个案社会工作(2)儿童个案社会工作(3)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 (4)、医疗卫生个案社会工作(5)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 8、“哲学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最重要和最优先得“基石”(单选) 9、社会工作哲学基础?(多选) (1)、新教理论(2)人道主义(3)、实证主义(4)、乌托邦理想(5)社会福利观念 10、雷默认为,在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时存在的问题?(简答) (1)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2)、法律、法规、政治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冲突 (3)、保密与特殊知情权的冲突(4)提供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5)、结束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11、个案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包括?(多选) (1)、心理析学(2)社会系统理论(3)沟通理论(4)、行为主义理论 (5)、认知理论(6)人文主义理论 12、功能学派的代表人是“兰克”(单选) 13、心理社会学派起源于“玛丽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出版为标志 14、问题解决模式的创始人是“波曼” 15、促使个人改变得不是工作者,而是受助者自己 16、行为修正模式的代表人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单选)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及方法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及方法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及方法技巧 个案工作程序 申请和接案、资料收集与诊断、确定目标与制定计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价。这是一个前后呼应的有机整体,不能完全将其割 裂开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单独去完成。 处理申请的方法 在本机构提供服务、将申请转到其他机构,或者暂时不提供服务。 接案主要工作 工作准备;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确立会谈议题。 案主信息收集 主要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体系四个方面,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个案诊断 诊断是依据社会个案工作的观点,将收集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确定案主问题的实质与问题的成因。社会个案工作诊断是一 个兼顾社会环境和个人人格特性的诊断。 诊断性陈述 诊断性陈述的具体内容包括:问题性质的确认、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与行为特征、案主接受协助的意愿与 能力的评估。 确定服务目标 确定服务目标是理性思考过程,是工作者对案主可能获得的结果的预期。制定服务计划是由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承诺合作实现双

方所确定的目标及其目标的实施步骤的过程。确定目标解决的是做 什么的问题,而制定服务计划则需要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具体来说,服务计划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案主的情况简介;案主的问题、需 求和期望;机构提供服务的性质;计划预备达成的目标;针对目标准备 开展的工作;评估的方式;服务计划的变更。 服务与治疗 服务与治疗是社会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前面阶段的问题诊断和服务计划的设计,在这个阶段中付诸实施。在服务实施 的过程中,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协助案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一步探索自己的问题;协助案主调整社会关系;协助案主改善 个人生活环境。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提供与治疗中主要担任联系人、 促进能力者、教师、调解人和辩护人的角色。 结案 结案是指社会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为终止彼此之间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处理工作。结案的原因:完成服务计划、服务实施的时间限制、案主中途退出。结案时期的主要工作包括:回顾案主取得的'成绩、提出发展目标、宣泄情绪、不与案主发展专业关系之外的其他 私人关系、最后一次会面的安排。 评估 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个案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的过程,是工作者总结经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必要的工作步骤。 问题一:会谈时,引领性技巧有哪些 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 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 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引领性技巧主要有澄清、对焦、摘要等。 澄清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第二节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大纲要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重点及难点: 1.个案工作的工作阶段 2.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 1.申请与接案 2.预估与问题诊断 3.制定计划 4.开展服务 5.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6.评估与结案 知识点一、申请与接案 接案:工作者与求助对象进行初步接触,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机构的功能与求助者商讨是否可以提供服务,使求助者成为案主。 转介(两种情况): 1.工作员判定当事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的范围; 2.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接案的工作任务:

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角色澄清:明确服务对象的改变要求 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2014年真题-单选 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求助者的愿望 b.促使示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初步评估示助者问题和需要 专业关系的建立: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在专业关系建立阶段的应用: 倾听 同理 接纳 避免将服务对象界定为问题人 尊重 自决

知识点二、预估和问题判断(提法变化) 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进行评估的过程。 工作重点三个方面: 一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资料 二是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 三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 工作重点一收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详细资料: 个人情况: 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资料: 家庭 同辈群体 社区 工作环境等 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情况 工作重点二预估 从两个方面做出确定: 1.横向 2.纵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