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严的议论文

关于尊严的议论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师范生生源的减少、文化水平的滑落,加上教师资格的逐渐放宽,一切 非师范专业的人员都可以申报教师资格,以及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创新精神的缺乏,使得教 师的尊严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重塑教师尊严,业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尊严来自实力”,这句话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真理,对于一个学科,以至于我们每一- 个人来说也都是真理。 教师要赢得尊严,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拥有非同寻常的教学智慧。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就是一个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他的第一个模式叫做“放羊 式”,就是上课时几乎不说一句话,而是把学生带到一个草肥水美的地方,让学生像羊一样去寻 找最好的水、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学会自己“走路”,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方 式;他的第二种模式叫做“满堂灌”,用黄老师的话说“满堂灌有什么不好,别人灌进去的是‘自 来水’,我灌进去的是‘牛奶’”,凡是学生自己能理解、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理解有困 难的,教师再作讲解、拓展,这是教师弥久常新的教学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那样: “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孩子们理解并感受到,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今天的智力比昨天更丰 富了。一个真正的老师的技巧,是善于去找到两者之间的和谐。一方面使孩子在头脑中去积累 一些实际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的智能,锻炼其独立网掌握知识的才能。学生们往往怀 着极其感激的心情回忆着教会他们成为知识的主人的老师们。” 我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刘飞,同样是一位风格迥异的老师。他把几何中的一些基本题用毛笔写 在白纸上,悬挂于教室两侧,如同元宵节的灯谜一样。他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型都是由一 些基本题型综合而成的,只要把这些基本题型真正弄懂、弄透,其他题目都能知入知出,应付 自如的。我们在这些基本题型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比较沟通,学会了综合应用,学会了拓展 延伸。中考成绩公布后,全班数学成绩遥遥领先,我更是获得了满分。表面看刘老师并没有直 接给我们多少知识,但无形中却让我们领悟到“要学会整体地教、整体地学”的学习真谛,促 使我们掌握了终身有用的知识。遇到这样的高师,是学生最大的幸福。这样的老师,也最值得 学生尊敬。 风格独特的教师,往往拥有非同寻常的教学智慧。教育家霍懋征在新学期是这样引领孩子进入 课堂的:“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只要用好了,谁都可以变成一个聪明、智慧的孩子。猜

猜是什么?第一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第二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 夹着黑葡萄?6?7?6?7”“把耳朵、眼睛、口、心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聪’字。四件宝贝天天用,日 日用,我们才能聪明起来。请准备好你们的四件宝贝,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在游戏中间,孩子 们自然地进入了状态,他们能说、能笑、能思,课堂上还有比这更优美的表情吗?教师的教学 智慧不仅体现在如何授业、解惑上,更体现在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培育起学生“智慧的表情”,让 他们心中充盈快乐,充满欣喜,永远充满自信、充满网欢悦地去学习和创造。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一次苏步青有一道几 何题做不出来,就向洼田教授请教。教授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推荐给他一本厚达两 千页的《解析几何》的书让他阅读。一开始苏步青还不能理解教授的用意,等他终于啃完这本 书后才猛然发现,他不仅自己解决了当初的难题,而且还掌握了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教师的 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用纪伯伦的话说:“倘若他真有智慧,他 不会令你踏进他的智慧之堂,而是领你去你自己心智的门口。”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真正的智慧是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如何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殿堂的门口, 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教师要赢得尊严,就必须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人格,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解释是“个体人的内在倾向性”,集中表现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责任 意识,也就是人生态度。悉心保护自身的人格,也就是悉心维护做人的尊严。美国电影《春风 化雨》中的基廷老师在带领学生踢球时,先让每人拿一张纸条,待大声喊出写在纸上的誓言后, 再把球踢出去。“要做真正的上帝!”、“与逆境不屈地抗争!”、“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要做奴 隶!”基廷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用他自己的人生态度来唤醒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就是想 借助语言的暗示力量来倡导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基廷老师为了提醒学生必须时刻注意用 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让学生轮流站到讲台的桌子上自己来体验“从不同的地方看世界并不 完全相同”。片尾基廷老师被学校开除了,当基廷老师离开教室时,学生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 “站在课桌上”为基廷老师送行,学生们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老师的尊严。“你在给别人带来欢乐、 自信的同时,你自己也就高尚起来。” 有一位哲人曾经- 说

道:珍视自身完整的人格形象,使人生奉献的纯美与人生优美的心布和谐,造成一个可爱而 又自尊、随和而又威严的人生姿态,真是个体杰出的重要指标,文明进化的历史幸运!北师大 的顾明远先生曾为著名特级教师刘可钦写过一篇题为《教师的气质》的文章,其中提到教师的 气质应包含高雅、睿智、亲和以及自信等几个要素。我们做教师的,理应用自己的精神气质感 染学生,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变成有人格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决定着教师能否成为受学生敬 仰、让学生崇拜的教师。 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主动精神、探索精神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只有不 断进步的人才有权利教别人。”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也持同样的观点:“只有不断努力、具 有进步的热烈的探究精神的人才能使人灵化,迸发出感人的火花。”那种忠于学问的精神,那种 旺盛的探究精神,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陈景润的中学数学老师沈元先 生,有一次上完课,留下几分钟和学生聊数学。沈先生说,我们数学是了不得的,数学是科学 的皇后。数学中的数论就是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呢?任何一个偶数都可以分 成两个素数的和,但偶数有无穷多,你不能永远地找下去,关键是要证明它确实就是这样,可 是没有人证明出来,所以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那个皇冠顶上的那颗明珠。那等于 是最尖端的一个东西啊!沈先生的那种对数学的无限眷恋,那种对真理的热切企盼,在陈景润 年轻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种子,若干年后这颗种子终于生根、发芽。 教师要赢得尊严,就要做一个用探索的目光看事物的婴儿,就要使自己的窗子常为汲取真理而 打开。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等,都是通过自己长期的坚持不懈的 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实验资料,才找到破解学生心灵密码的教育法。凡通过自己艰苦 的钻研、主动地求索,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的老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是令人尊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