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_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_徐蓝

世界大战_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_徐蓝
世界大战_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_徐蓝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 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 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 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二,全球化也加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畸形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移民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同时,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确立了旨在保护其利益、非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方面的优势,直接表现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制度文明方面,作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资产阶级对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体制是最活跃的部分,既为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凝聚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是全人类共同贡献、共同分享的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的起源,席卷整个世界;民主与法治日益成为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实行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物理学又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按照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又可以分为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两部分。近代物理是相对于经典物理而言的,泛指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20世纪物理学。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理学的基础性、技术性、思想性使之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1.基础性 物理学是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化独立,甚至形成了新的独立学科或分支学科。如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等。使人们更全面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物理学与数学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物理学不满足于定性地说明现象,或者简单地用文字记载事实,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从数量关系上去掌握物理规律,数学就成为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又为数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物理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它可以追溯到早期开普勒与牛顿对行星运动的研究。天文学提供了地球上实验室所不具备的极端条件,如高温、高压、高能粒子、强引力等,构成了检验物理学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因此,几乎所有的广义相对论的证据都来自天文观测。正电子和μ子都是首先在宇宙线研究中观测到的,为粒子物理学的创建做出了贡献。 物理学与化学本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化学中的原子论、分子论的发展为物理学中气体动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而能够对物质的热学、力学、电学性质做出满意的解释;而物理学中量子理论的发展,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的建立又从本质上说明了各种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物理学在生物学发展中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命科学提供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二是为生命科学提供理论概念和方法。4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开展了对肌红蛋白的X射线结构分析,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确定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晶体结构,揭示了遗传密码的本质,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的最重大突破。分子生物学已经构成了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生物物理学显然也是大有可为的。 2.技术性 物理学几乎是一切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作者: ————————————————————————————————日期: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一) 1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A、2亿年前? B、3亿年前? C、4亿年前? D、5亿年前2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 A、臭氧层?B、植物?C、水蒸气? D、肺3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 A、20亿到30亿年前? B、30亿到35亿年前? C、35亿到38亿年前? D、38亿到40亿年前4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二)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 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 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 D、以上都对2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 A、2亿年前? B、5亿年前?C、6000万年前? D、400万年前3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否)4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三)1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D)。?A、50万亿个? B、100万亿个?C、150万亿个? D、200万亿个2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 D、蛋白质和核酸3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 A、碳? B、氧? C、氢? D、硅 4 人类的身体中间有(C)是水。?A、.5 ? B、.6?C、.7? D、.8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四) 1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B、他合成了生命? 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 D、他参加过越战2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 A、生长发育? B、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 D、以上都对3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4物种起源的要素是巨大的繁殖能力和生物体本身的遗传变异 。(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五) 1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2 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是)生物多样性与 生物系统演化(一)1(D)的变异系数大,种间隔离多,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 A、哺乳动物?B、鱼类? C、植物?D、昆虫2生物多样性是(D)。?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3 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 (B)。?A、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B、物理机制和生物机制的自然选择? C、生物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D、生物机制和地理机制的自然选择4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我们用(C)作为总的物种界别方法。?A、形态结构? B、生理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物理,物理学的发展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在物理学 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乃至人类思维本身产生了愈来愈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物理学直接应用成果,和间接的应用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关键词:实验推动息息相关生产生活变革物质文明 一,什么是物理学 1,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学起始于伽俐略和牛顿的年代.(伽俐略:1564-1642年,活了78岁.牛顿, 1642-1727,85岁,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科学. 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为什么火箭能将杨利伟乘坐的神州六号推上天呢?最后飞船为什么又能平稳地在太空遨游呢?这就是物理.还有,电视中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会令屏幕前的你流连忘返,开怀捧腹.那么,电视台的直播间的画面和音乐是怎么即时传过来的又是怎样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呢?这也是物理电子书籍,一盘小小的光碟,可以装得下很多的书,那么光碟又是怎样读出来的呢?这也是物理. 可以说,远到宇宙深处,近到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它不仅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它还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运动.即物理学还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用较为严谨的语言来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本质和运动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它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可以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 2,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能不能自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我们要能过观察和实验,先提出假设,再经过积极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也就是找出规律.然后呢,我们再用规律去应用于实际,在实际应用中检验规律的正确,并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观察思考 实验――假设――逻辑推理――结论(规律)――解决问题 探索――假设――推理――规律――应用于实际. 所以物理学是极富洞察力和想像力的科学.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完事的科学体系,而且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

0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按照材料的使用人类文

0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按照材料的使用,人类文明阶段的顺序为: A.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 B.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D.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02.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的对称轴是: A.一次对称轴 B.三次对称轴 C.四次对称轴 D.五次对称轴 03.晶体学中,3L4表示: A.三个四次轴 B.四个三次轴 C.三个反映面 D.三个对称轴 04.在晶体结构中,种类、性质及其周围环境完全相同的质点位置称为: A.格点 B.点缺陷 C.等同点 D.阵点 05.晶体的回转轴除一次轴L1外,允许存在的其它轴次有________种。 A.3 B.4 C.5 D.6 06.对晶体进行宏观对称要素组合分析,可得到________种点群。 A.23 B.32 C.230 D.34 07.单斜晶系的晶体常数特征为: A.a ≠ b ≠ c,α=β=γ= 90° B.a = b ≠ c,α=β=γ=90° C.a = b = c,α=β=γ=90° D.a ≠ b ≠ c,α≠β≠γ≠ 90° 08.三斜晶系的布拉维格子有________种。 A.1 B.2 C.3 D.4 09.晶体上可以存在________对称面。 A.1个 B.任意多个 C.最多9个 D.0个 10.晶体上可以有________对称中心。 A.1个 B.多个 C.最多9个 D.0个 11.晶体的微观对称要素是________。 A.对称面 B.滑移面 C.螺旋轴 D.对称轴 12.若有n个等大球体作最紧密堆积,将有________个八面体空隙存在。 A.2n B.2n+1 C.n+1 D.n 13.物质的结合键具体键型共有________种。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物理与人类文明学习记录

物理与人类文明学习记录 宇宙尘埃转动的原因是: 角动量守恒 原子对应的尺度是: 10-10米 物理学研究的最远的距离是: 哈勃半径 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最小的距离是多少? 小于十的负十七方米 从时间方面来看,物理学研究的时间尺度距离最远的是久? 十的十八次方秒 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十的二十七次方米 月球含量很多而地球上稀缺的资源是什么? 氦 按照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解释,宇宙的边缘没有空间,但是有时间。f 在哈勃半径之外的地方没有物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恒星的爆炸声音传播不到地球是因为这些星球的爆炸不会产生声音。f 牛顿力学适用的范围是: 低速、宏观 中国古代的天指的是: 太阳系 在研究单摆问题时,物理学家往往只考虑哪一项的引力: 摆锤和地球的引力 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来解释什么运动? 宏观低速 温度计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伽利略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中,对于速度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V《c 行星的能量E为多少时候它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椭圆? E<0 科学所有的定律都是相对的。 自然科学采用的是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中单摆的实验中无空气阻力这一点人类目前可以用抽真空的方法做到。离地面十公里以上没云; 规律对于任何参照系而言都应该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这个原理被称为: 广义协变原理 广义协变原理是说自然规律对于任何参照系而言都具有相同的什么? 数学形式 狭义相对论只有在什么中才成立?

黎曼几何是研究什么空间的几何问题的? 弯曲 在宇宙中有没有一种运动状态可以抗衡引力? 转动 黎曼几何是非欧几何。 宇宙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惯性系。 比萨斜塔位于哪个国家: 意大利 比萨斜塔实验是由哪位科学家完成的: 伽利略 等效原理指的是: 匀加速参照系可与均匀引力场中静止的参照系等效 广义相对论中匀加速参照系与什么参照系是等效的? 均匀引力场中静止参照系 伽利略的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比值是怎么样的? 是常数 伽利略的著名的打球小球的实验是在什么地方做的? 比萨斜塔 等效原理是一种假设。 在黎曼几何中,两条平行线是永不相交的。f 建筑师并不需要科学的支撑,只需要专研建筑本身就可以达到很高品质的高度。F 球具有转动对称性。 在高能的情况下,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可以统一的,是不可区分的。 当研究最小的物质组成部分时是不可能和宇宙中最大的物质有任何联系的。f 中国消耗最多的能源物质是: 煤炭 中微子是在哪一年被发现的: 1956年 2010年后,世界碳排放第一的国家是: 中国 世纪天文学上最重大的发现是什么? 宇宙是在膨胀的 宇宙爆炸学说中爆炸发生多长时间后中子和质子合成氘核? 100s 哪一种能源占中国每年能源消耗70%左右? 煤炭 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简单等于所有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 核聚变的单位效率要比裂变高。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是: 秦山核电站 对付航空母舰的最佳武器是: 中子弹 核裂变中使用的镉棒的作用是:

浅谈物理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物 理 学 前 沿 论 文 任课教师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浅谈物理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可以说,远到宇宙深处,近到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它不仅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它还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运动。即物理学还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比如刚才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回答你,是因为地球对月球存在着引力。 用较为严谨的语言来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本质和运动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它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可以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呢?就要注重一个“理”字。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完事的科学体系,而且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翻开物理学的篇章,可以发现到处都跳动着美的音符,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仅以统一性为例。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相反的研究方向延伸:最宏大的宇宙与最微小的粒子。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两者并非是分道扬镳、越走越远,反倒显示出不少殊途同归、相反相成的迹象。例如,粒子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常被天体物理学家所借鉴,用来探寻宇宙早期演化的图象;反过来,宇宙物理学的研究也为粒子物理学家提供了丰实的信息与印证。于是,物理学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分支,就这般奇妙地衔接在了一起——犹如一条怪蟒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物理学处于基础和领导地位。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物

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革新

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革新 核工程与核技术32班潘志吉学号2130302046 摘要:材料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每一次材 料领域的革新都会引发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反过来,人类文明进步不断积累又促进了材料 领域的新一轮革新。通过分析材料革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揭示了 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引起人们对材料领域发展的关注,以及为未来材料 革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材料时代;革新;人类文明;新材料 引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离开对材料的使用相依赖。因此.人们也习惯于以材料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1]。从人类诞生至今,材料革新领域经历了六个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水泥时代、硅材料时代、新材料时代。根据具体实例,对人类材料发展史与人类文明进程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在今天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的时代寻找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材料时代的划分时间及各个时代对应的人类文明进程如表1. 表 1 开始时间材料时代人类文明进程 公元前10万年石器时代文明起源 公元前3000年青铜器时代奴隶制国家时期 公元前1000年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时期 公元1800年钢和水泥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公元1950年硅材料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 公元1990年新材料时代全球化 一、材料时代及其划分 石器时代的人类从食物采集者成为食物生产者,石器时代按时间推进,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的使用为标志,而新石器时代以更为精致的磨制石器的使用为显著特征。在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掌握了对火的使用,这就为青铜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青铜是一种和其他元素的合金,常见的有铜和锡、铅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

前进中的物理学及人类文明

?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在经典物理中什么能分别体现物质的分离性和连续性?()(1.0 分)
1.0 分
?
A、
粒子性和波动性
?
B、
协变性和随机性
?
C、
因果性和量子性
?
D、
粒子性和随机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量子力学中不涉及以下哪个概念?()(1.0 分)
1.0 分
?
A、
动量
?
B、

能量
?
C、

?
D、
宇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个不是人类现在主要研究高能物理的实验?()(1.0 分)
1.0 分
?
A、
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
?
B、
LHC 实验
?
C、
Super-B 实验
?
D、
托里拆利实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根据量子力学可以推出坐标和以下哪个物理量不能同时精确测量?()(1.0 分)
1.0 分

?
A、
其他坐标
?
B、
对应该测量的时间
?
C、
对应该坐标的动量
?
D、
粒子质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引力与距离的几次方成反比?()(1.0 分)
1.0 分
?
A、
2
?
B、
3
?
C、
1
?
D、
4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与人类文明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便可知晓,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与此相联系的 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才得以发展。我们可从中得知:是哪些或哪类材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最能满足技术和经济的需要;同时还可看到,材料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之间贯穿着一条辩证的线索。 在人类发展史的早期阶段,直接获取的自然财富被用于满足最简单的需 要。自然财富、原料、材料、产品阶段几乎是协调一致的。由于没有分工,并且只不过是满足自身的直接需要,所以精加工的劳动比重很小。随着分工程度的深化,对在自然界寻觅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的兴趣提高了。此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断提供新的途径来更多地生产消费品和改善居住条件。如果人类想要改善生活条件,那么无论在哪个社会阶段,都必须发展技术及与此相联系的材料使用为前提。人身体上的“工具”、“发动设备”和感官均有局限性。如果没有具备相应数量、质量、形式和布局的一定材料,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类便会停留在原始阶段。 数百万年前,人类摆脱了动物界,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石头。除了骨头之 外,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起初这种材料造型粗糙,但后来经过加工,使人类得以掌握多倍于体力的力量,人类被迫发展那些在与环境斗争中取胜的能力。人类先是用石头和骨头制成简单、基本的工具来补充手掌、手指、指甲和牙齿的功能。这些工具是手握的。当他们获得了不仅使用原始石头,而且进行加工的能力后,几乎等于完成了一次革命。当人类约在 50 万年前使用火时,石料的价值就更大了。人类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里,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用石头打磨制成的石刀、石斧、刮削器等,这些就是人类早期曾经用过的工具。劳动工具的出现,也带来了社会物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群居洞穴,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主要源于石 头和骨头,制作粗糙,用途尚未分化。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维艰,甚至弱肉强食。考古学家还发现猿人有食人之风,也许猿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否道德。至于打扮自己——美的概念,他们连想也不会想。 在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洞穴里,曾发现七件穿孔的石珠,五件穿孔 的海蚶壳和一百多只穿孔的象牙。这说明了比较温饱的人类萌发了爱美之心。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比较精致的石器和骨器,用骨针把兽皮缝制成衣服。 古生物学研究证明:在这个时期,除了能加工粗糙的石器外,还能制造 工具。除了拳状锲之外,还有刮刀和刮板。骨头、象牙、石头和植物编织物被用来制造鱼叉、鱼钩和鱼网等。原始时代和史前时期用“划时代材料”来命名历史阶段,形象地说明了材料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公元前15,000到10,000年之间,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此间产生的初 期劳动生产力革命——农业革命的必然结果,是原始社会的解体。虽然材料仍局限在传统原料之内,但人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可以把材料加工得更加精细,而且富有艺术性。 ----------------------- Page 4-----------------------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简介和教学大纲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1K0120 课程名称:物理学与人类文明(Physics and human civilization) 学分:2 周学时: 2 面向对象:全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着重介绍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内容包括经典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物质结构、现代宇宙学、非线性物理学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代高科技的重大突破;同时还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对科学发展的规律、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较为开放但又不失其严谨性的阐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英文简介 The course is designed for all undergraduate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physics will be introduced. The contents include classical physics, quantum physics, relativity, particle physics, cosmology, nonlinear physics, philosophical view,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e methods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is a physics course without complex mathematics.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本课程用尽可能少的数学语言(限于初等数学)和尽可能多的实际例子,着重介绍几百年来,特别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力求将物理学中奥妙无穷的现象和规律与其深层的哲学意义结合起来,以缩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基础(包括经典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相对论、非线性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等)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具体实例和小班研讨,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规律、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和推演等理性思维能力,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介绍在人类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可测量目标 1) 对现代科学的基础(包括经典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相对论、非线性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等)有初步的了解。

电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电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电影以其投射在幕布上的光影和传送出来的声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逼真,又是如此虚幻。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电影看成是一种“神话故事”。因为,电影的诞生和它飞速发展的历史本身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哪怕我们是从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电影自身的故事”,它也比最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还要不可思议,比最神奇的神话故事还要神奇。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历史就是一个长长的虽然坎坷但却不可逆转地走向技术完善和艺术完美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杰出人物的伟大技术发现和天才的艺术创造。我们必须说,电影创造了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女娲补天》不知要神奇多少倍的现代神话。但是,如果我们在此话锋一转,来讨论电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就必须说,尽管它尚未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对它做出某种预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特别是,考虑到电影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前景甚至变得昭然若揭了。 电影数字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因而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我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概念的挑战,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提到但却并不准备实行的电影的重新定义问题。麦茨在1973年就提出,“我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样东西看作一种语言;如果非要把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待,那么,人们势必把用机械方法获取影像这一特点分为摄影影像和电子扫描影像”,他的“电影———电视”的定义是:用机械方法获取的多元的活动影像。①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存有着超出常识所能想像的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往往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排他性关系,而常常是包容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包含了电视②。美国学者莫纳科也提出:“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和录像带的新词 汇。”③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这“四大发明”之花更是相继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马克思在其《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文中曾发表过这样精彩的论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翻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了,它们在历史上不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试想,要是没有这些发明,今天的人类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只好仍将字写在竹片、龟壳乃至石头上,我们将没有现在的书和练习本;而作战的兵器可能仍是长矛,大刀和弓弩……。一句话,没有成千上万诸如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那样的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以发明马的使用为例,起初马生来并不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祖先由于当时生存的需要,人们经常从事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远程迁移,迫切需要代步工具和交通工具,以减轻劳动强度。马的体能比人强,而且容易驯服,所以人类发明了使用马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据说最早把受力点放在马颈上,发现行不通,后改放在马肩上,才发挥马的潜力。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战争,马又被人类发明为作战的工具,为了增强战斗力,人类又发明马蹬、马鞍、马鞭和马刺,当时发明使用了马蹬和马鞍的民族很快征服了没有这个发明的民族。因为有了马蹬和马鞭,能更有效地发挥人类在地面直立行走积累的所有的作战技能,显示了这个发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给马脚钉铁马掌,一直沿袭至今。被认为马的使用方面的发明已相当完美了,但是不然,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1985年我国有人发明了塑料

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

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 摘要: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科技越发展社会越繁荣,文明越昌盛。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然而,有了科技的发展也未必会同步实现社会文明,它们之间并不必然构成正比关系和等值关系,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性的影响。 关键词:标志,突破,变革,负面性。 人类的发展史忠实的记录下了进入工业革命后人类在科技领域中每一个发明、每一项成就和每一点进步。从蒸汽机的发现到火车的诞生;从汽车的发明到飞机的升空…….展示了这一项项科技大发现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 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科技的发展史也正反映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 科学技术的历史同人类精神、文化和世界观的演变密切相关。翻开世界科技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它们在历史上不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发展推动了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进而冲破神学的束缚,并宣扬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今天的物质享受和文化生活,是过去人类梦寐以求的,今天的许多事物是我们祖先所不敢想象的。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电话、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各种通讯工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再也不需要生活在封闭的交流圈里面。繁荣的现代社会不再限制人们的思想,梦想的翅膀得以展翅高飞。 然而凡事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社会巨大文明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隐患。工业的发展使得各国为了经济发展,不惜

最新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

物理是文化 1 (D)是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A、爱迪生 B、普朗克 C、居里夫人 D、伽利略 2 玻尔学说的(D)学说曾经被爱因斯坦批判。 A、互补原理 B、决定论 C、相对论 D、因果性 3 物理学包括的内容有(BCD)。 A、公理 B、定理 C、假说 D、模型 4 自从量子力学产生后,经典力学就变得不再适用了。(×)5

物理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石。(√) 探秘宇宙 1 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为研究物质结构,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的(D)。 A、数学表达 B、实验结果 C、表现形式 D、相互作用 2 量子力学中涉及以下哪几个概念?(ABD) A、动量 B、能量 C、力 D、宇称 3 物理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基础物理和应用物理。(√) 4 量子理论没有推进电子计算机的进步。(×)

物理的工具 1 如下哪种工具不被现今物理理论所普遍接受?(D) A、线性代数 B、群论 C、微分几何 D、纯数论 2 (B)支持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A、水星近日点进动 B、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C、黑体辐射 D、宇宙的加速膨胀 3 光的粒子性是由泊松斑的实验证明的。(×) 4 在引入微积分之前,物理学都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猜与争论 1 (B)被焦耳的关于热和物质运动的关系的证明所否定。

A、相对论 B、热质说 C、经典力学 D、光的波动性 2 (B)实验否定了以太假说。 A、宇宙的加速膨胀 B、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C、卢瑟福散射实验 D、黑体辐射 3 美国P5文件指出了当今粒子物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的内容有(C)。 A、宇宙加速膨胀 B、中微子质量 C、高温超导 D、希格斯波色子 4 玻尔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量子力学。(√) 5 证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从而使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

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标签

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标签:19世纪是煤炭和蒸汽机,20世纪是内燃机、石油和电力。进入21世纪,由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加深刻地诠释着人类进步的征程。其中,最具时代标志性的标签非大数据莫属,它好比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是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又一关键资源。 它能够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大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发现规律、创造价值,进而建立起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和网络世界的无缝链接。大数据时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软件与硬件重叠交错、跨界融合,将重塑我们的认知和实践模式,开启一场新的产业突破与经济转型。 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变革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新型传感器快速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人有终端、物物可传感、处处可上网、时时在链接,数据增长速度用几何式增长甚至爆发式增长都很难形容得贴切。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4ZB(1ZB=10万亿亿字节),将涵盖经济社会发

展各个领域。由此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将重塑生产力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提升产业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治理的精准性、高效性和预见性。毋庸置疑,大数据将创造下一代互联网生态、下一代创新体系、下一代制造业形态以及下一代社会治理结构。 大数据还将改变国家间的竞争模式。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际竞争焦点将从对资本、土地、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重点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跃程度以及解析、处置、运用数据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成为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领域。各主要国家已认识到大数据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谁掌握数据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谁就能赢得未来。新一轮大国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数据增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完整的经济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工业互联网将进一步激发

材料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材料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材料是人类生产轰动和生活必需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材料。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时代发展需要材料,而材料又推动时代的发展,所以人们把材料视为现代化文明的支柱之一。材料是什么?材料是宇宙间可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成为材料,只有当一种物质具有可供利用的性质,而且可以被制造成有用的物品时才成为材料。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以材料的发展为标志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按制造生产工具所用材料的种类划分的,由史前时期的石器时代,经过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而今正跨入人工合成材料的新时代。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一出现就开始了使用材料。材料的历史与人类史一样久远。材料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支持和促进当时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从人类的出现到20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材料及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发展。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

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近、现代历史表明,材料与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开发乃至国家振兴是休戚相关的。以英国和美国的铁路作为材料技术与社会经济变化为例,早在1830年就尝试以蒸汽为动力并用于交通运输,有几种明显的理由急需铁路运输,然而当时铁轨仅仅是软钢带钉在厚木板上,故急需一种便宜的、既有所需性能的金属。倘若没有KELLEY(美国)和BESSEMER(英国)制钢技术的发展,铁路事业也不可能发展,那么美国就不可能开发西部,英国也不可能工业化。反过来,若无工业、农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那么就缺乏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刺激以及资本投入,钢铁制造技术进步的机会也许就会失去。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另一个例子是硅材料。硅材料触发了一个数十亿美元工业的兴起。从助听器、遥测技术、信息传输、到文化娱乐、各种个人计算机硅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