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

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服务内容

1、残疾预防

预防残疾,暴力、贫困、意外、不良生活方式等是造成缺陷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改善社会中处于最不利位置的`群

体的教育、经济和生活状况,建立稳健的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以

及普及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方法与普及预防残疾的知识、技术等。

2、康复工作

康复,旨在使有缺陷的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佳程度。在医疗、护理、器械辅助等复健措施外,社会工作者可以

担当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辅导和协助,以及进行生活自理训练

及就业指导等。具体的工作包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处境,并评估其在重返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

题等。在社会联系方面,社会工作者还可协助残疾人取得家人、同

学或同事、邻居的支持,建立社区网络,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服务方法

1、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方法是深入探求个人和家庭整体上的需要,为其拟定工作方案,并与残疾人及其家庭一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工

作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使残疾人及其家庭缓解心理压力,培

强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提供机会和资源以增强案主的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指以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

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

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

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3、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方法较注重从宏观的层面评估残疾人群体的需要,制定工作方法,通过社区资源链接、推动居民参与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解决并消除残疾人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复和

发展机会。

第九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九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与需求, 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与需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作内容。 自学内容:残疾人的分类与基本特征,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课外作业: 1. 残疾人群的基本特点。 2.现代社会对残疾的认识与理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产生 了何种影响? 3、残疾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与需求? 4、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 6、谈谈你对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与看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一)残疾人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法规所说的残疾人,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者、听力残疾者、言语残疾者、视力残疾者、智力残疾者和精神残疾者6种。还有一些残疾人兼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残疾,他们属于综合性多重残疾人。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围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历年考点 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的特点和需要 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环境友好权 1525.盲人老钱带导盲犬上公交车,遭到部分乘客的反对。这一事件说明残疾人的()应被重视。 A.社区康复权 B.社会福利权 C.文化生活权 D.环境友好权 0924.因心理、生理或组织构造及功能方面的丧失和异常,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具有不同特点。比如,肢体残疾人出行要依靠他人协助,或需要使用轮椅。该情况表明肢体残疾人( )。 A.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觉范围受到严重限制 B.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能力严重受损 C.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存在较大障碍 D.思维和行为方式与常人之间有很大差异 0926.某社区贫困家庭有位10岁脑瘫儿童,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贫困,无钱支付高昂的康复医疗费,也无力送孩子读书,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内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刘经过需求评估,认为( )需要不是该残疾儿童当前的主要需要。 A.医疗康复 B.基本生存 C.接受教育 D.价值实现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宏观、中观、微观) (一)构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二)教育康复(针对本人、家属、相关工作组织和部门进行教育) (三)社区康复(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疾病的发生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预防性卫生咨询、较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 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定期身体检查、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合并症 三级预防:采取措施,预防残疾后产生残障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 1571.建立三级预防体系是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的重要工作。下列开展的残疾预防工作中。属于一级预防的有()。 A.残疾早期筛查 B.计划免疫接种 C.实施康复功能训练 D.康复咨询 E.围产期保健 1221.我国残疾预防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A.开展新生儿计划免疫工作 B.宣讲安全规划,维护环境安全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1.概念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在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维权、社会救助、辅助用品用具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服务。 2.特点 (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①家庭 ②亲友与邻里 ③民间非营利组织 ④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⑤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 ⑥政府 ⑦志愿者 (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 二、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经济困难 (2)住房困难 (3)婚姻难 (4)就医难 (5)社会交往难 (6)心理障碍 2.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交通不便 (2)体力劳动困难 (3)医疗困难 (4)社会服务难 三、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推动,也需要大量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者去努力实践。 2.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4.就业政策倾斜 5.康复与医疗救助 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工作者要不断推动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使残疾人真正得到政策的照顾。

6.伤残抚恤 7.社会保险 8.特殊教育 9.文化生活照顾 尊重残疾人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权利,需要全社会平等地对待残疾人,使他们有机会平等地获得资源,从而有机会施展能力,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满足他们文化生活和相应的需要。 10.改善社会环境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 1.学习《残疾人保障法》 2.了解残疾人社会组织 (二)开展政策咨询工作 1.掌握有关政策 (1)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2)劳动就业问题 (3)求学问题 2.如何接待咨询 (1)要向残疾人解释社会工作的性质和能够提供的服务范畴。 (2)虽然接待咨询并非专业性质的“接案”,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一般性咨询,但也要认真做好接待记录。 (3)熟悉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给予尽可能详细的解释。 (4)适当地将当事人的问题转介到其他政府部门、机构、社会组织或社区。 (5)残疾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在接待工伤、交通事故伤残或其他意外事故致残者时,要强调依法处理。 (6)解决各种问题都需要残疾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对智力和精神残疾者的照料需要监护人参与。 (7)在接待咨询时,要认真查阅和收集求助者的各种信息以及必要的文字、影像等资料,并尽可能加以核实。 (三)支持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 1.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 (1)法律援助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 (2)法律援助的条件 ①法律援助的一般条件 b.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参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执行)。 ②法律援助的特殊条件 ①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②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③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材料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材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材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学习材料,理论,社会工作,残疾人,,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学习材料中查看更多范文。 一、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是用来分析和如何看待诸如精神病患者及其它伤残人士等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正常化理论一般有两种含义: 1、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由于贴标签的缘故,以往把残疾人等一些工作对象的行为视为异常,并采用主流社会通行的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他们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和治疗者或助人者眼里被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其实在服务对象群体那里完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助人者把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强加于受助者身上,换而言之,问题实际上是出在助人者

对服务对象的任意标定上。 2、所谓正常化就是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常人的生活。英国倡导和推行的社区照顾就含有这种意义。美国全国智力迟钝公民协会曾对正常化所作的界定是:所谓正常化就是帮助残疾人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盖源于社会工作承认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都具有尊严和价值。 上述正常化理论引出一个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共同的启示,即残疾人社会工作尤其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意标定。 二、回归社会理论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中期对西方普遍实行的将精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十二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案例1: 小岳今年36岁,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虽然辛苦但效益还不错,他经常出差到各地拓展业务,家庭生活也没很美满。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却改变可他的人生轨迹。他住进了医院,因脊髓受伤导致下肢截瘫。面对后半生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度过的现实,他觉得万念俱灰,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将来还能做什么,也不知怎样面对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请思考以下问题: 1.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岳的困境有哪些?需要有哪些? 2.社会工作者应为小岳提供怎样的服务(服务方案)来帮助小岳改善和摆脱困境?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在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工作,工和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此外还涉及个案管理,方案评估以及研究工作。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当上述造成个人生活、活动能力的缺陷的状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残疾。中国把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七大类。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其表现如下: 1.工作对象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式的特殊性。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人数多、范围广)。 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缺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一般不具有与工作对象相同的生活经历,因而增加了对工作对象生活境况及心理感受的理解难度。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2011社工硕士卢雅倩 M201174496 摘要:据国家局统计,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且残疾人是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中困难最多、问题最突出的群体,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分析回顾,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视角、等角度来综述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并根据这些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措施,以期构建和完善我国本土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实现残疾人现状的改善,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福利,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宏大目标。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残疾人不仅是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此做好残疾人社会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群体自身的福祉,更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所做的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本文就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采取的视角等方面来对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 残疾现象和问题由来已久。中外历代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和应付的方法。传统上,对于残疾问题的认识多局限于疾病的范畴,对其定义和分类也简单和直接,例如: 盲、聋、哑、跛、疯等都属于残疾。以缺陷为标准,残疾人一般可分为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等多种。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所做的社会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这种特殊性来自于残疾人的特殊性: 因为他们不似老人、儿童、贫困者那样由于

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述,错误的是()。 A.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帮助残疾人所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性质的工作B.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康复社会工作 C.残疾人社会工作一般通过专业性的社会福利机构或以社区为载体对残疾人实施康复服务D.残疾现象是自然的结果 2.调解,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时所普遍采取的一种解决方式。调解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双方的利益 B.维护双方的关系,避免对簿公堂 C.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D.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3.相对于农村残疾人,城镇残疾人面对的更为突出的困难包括()。 A.交通不便 B.住房困难 C.医疗困难 D.社会服务难 4《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全国助疾日是()。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 C.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D.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日 5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的方面,即()。 a.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利益 b.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c.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 d.发展他们的潜在能力与创造性 A.ab B.ac C.be D.cd 6下面关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残联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 B.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在1988年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 C.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 D.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依照法律、法规、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7.下面关于盲、聋、哑三种残疾人接受法律援助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盲、聋、哑三种残疾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B.盲、聋、哑三种残疾人必须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才能申请法律援助 C.盲、聋、哑三种残疾人在成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自己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并且要经济困难才能申请法律援助 D.盲、聋、哑三种残疾人在成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并且在自己没有委托辩护律师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六章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残疾预防1、致残的风险因素包括: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意外事故、慢性病和老年病、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残疾。2、主要预防措施: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2)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提供残疾早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三级预防:残疾出现后采取的措施,预防残障。二、康复1、康复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康复模式与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考试资料网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及上级医疗系统,建立社区康复网,通过残疾人及病人家属、社区康复员,采用简单、实用、有效、经济的康复措施。(2)社区服务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是将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服务系列,为残疾人、老年人及生活能力有限的人提供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3)家庭病床模式主要由社区卫生部门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向社区康复对象提供在家庭进行的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服务。(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与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康复组织负责,专门为特殊类型的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2、康复类型(1)医疗康复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有:物理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中医治疗等。在医疗康复方面,社会工作者通常会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专业的人员组成小组,协同工作,同时也会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开展康复辅导。(2)教育康复教育康复从内容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残疾人进行的普通教育,包括从初级到中高等教育;另一种是指对盲、聋、哑、精神或智力障碍的残疾儿童少年和有需要的残疾人进行的特殊教育。(3)职业康复职业康复的四个步骤: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4)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案例: 小杰,今年12岁,因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小杰的双脚不能自行站立、独立行走,当时小杰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这给小杰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转眼小杰到要入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也能给小杰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因小杰双脚不方便,且担心他会因此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小杰的父亲就没让他按时入学,而是请人在家中单独教小杰读书写字,同时也非常注重小杰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看到小杰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就请老师教他学习绘画,后来小杰又喜欢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亲又找来声乐老师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欢什么,父亲都会及时请相关方面的老师来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亲感觉到这样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某社会工作事务所,向事务所里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针对小杰的情况,分析他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 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 3.当小杰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后,社会工作者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1.小杰现在面临的困境与需要主要有: (1)康复的需要:小杰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双脚不能独立站立行走,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 (2)教育的需要:小杰的父母因担心小杰受他人歧视,在适龄时不让小杰正常入学,只在家中接受少量家庭教育,使得小杰没有接受应有的教育。 (3)社会化的需要:小杰封闭在家里,没有朋辈交往,脱离社会,造成社会化困难。 2.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通过社区康复,残疾人不仅要实现身体功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应实现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 (2)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社区康复应针对病、伤、残者的康复需求和资源状况,采用低投入、高回报、高效益、广覆盖的方法。 (3)因地制宜的原则。社区康复应依据社区的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康复技术、资源状况和康复对象需求等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社区康复模式开展工作。

2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2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2.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 2.1.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2.1.1.1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1.生理的障碍性 2.经济上的低收入性 3.生活上的贫困性 4.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5.心理生的高度敏感 2.1.1.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 1.定义 残疾人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内涵 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和特殊性。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 (1)体现了社会公正原则 (2)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 (3)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 2.1.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 1.平等、参与、共享理念 2.尊重、正义、民主、案主自决等理念 2.1.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是指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阶段:施舍——同情——人道主义 2.1.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伦理,即道德,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特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人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行为标准。 2.1.4.2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原则 1.首要的目的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们,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2.挑战社会的不公正 3.尊重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 4.认识到人际关系的核心重要性 5.自身行为值得信赖 6.在自己专业能力的范围内执行业务,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1.5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1知识结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 2.实践能力:技术能力,文化能力 3.精神素质: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的人文情怀,稳定的心理状态,勇敢的挑战精神。 2.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残疾人康复 2.残疾人教育 3.残疾人劳动就业 4.残疾人的预防 5.残疾人福利工作6,残疾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 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服务内容 1、残疾预防 预防残疾,暴力、贫困、意外、不良生活方式等是造成缺陷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改善社会中处于最不利位置的`群 体的教育、经济和生活状况,建立稳健的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以 及普及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方法与普及预防残疾的知识、技术等。 2、康复工作 康复,旨在使有缺陷的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佳程度。在医疗、护理、器械辅助等复健措施外,社会工作者可以 担当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辅导和协助,以及进行生活自理训练 及就业指导等。具体的工作包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处境,并评估其在重返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 题等。在社会联系方面,社会工作者还可协助残疾人取得家人、同 学或同事、邻居的支持,建立社区网络,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服务方法 1、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方法是深入探求个人和家庭整体上的需要,为其拟定工作方案,并与残疾人及其家庭一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工 作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使残疾人及其家庭缓解心理压力,培 强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提供机会和资源以增强案主的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指以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 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 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 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3、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方法较注重从宏观的层面评估残疾人群体的需要,制定工作方法,通过社区资源链接、推动居民参与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解决并消除残疾人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复和 发展机会。

论文题目:残疾人问题:社会工作视角 残疾人问题

论文题目:残疾人问题:社会工作视角残疾人问题

社会工作概论 论文题目:残疾人问题:社会工作视角 ——中国聋人教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职业,本文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从三部分论述中国聋人教育问题,首先概述残疾人问题与社会工作,接着介绍中国聋人教育相关概念和组织,第三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选取国家、组织、聋人自身为主体,从文化、制度、实践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聋人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残疾人聋人教育对策 英文中“social problems”译为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也用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这些名词来指称。在我国,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专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残疾人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层面,本文试图选取残疾人问题的一个层面,以社会工作视角看待中国聋人问题。

一、残疾人问题与社会工作 对于残疾人的定义,不同专业领域对残疾的看法都不同,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导致对残疾的不同定义。在我国,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不便于发挥正常作用的人。中国的残疾人包括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病残疾和综合残疾(有两种或多种残疾)五大类。 残疾人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理应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平等地拥有参与社会生活积分向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但是,世界各国的调查结果表明,残疾人大多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大多数残疾人生活贫困,教育水平低,工作无保障。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残疾人问题都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生理或心理功能缺陷,给他们以正常方式参与社会活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许多社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漠视残疾人的特殊要求,歧视残疾人,将残疾人在隔绝在社会主流生活之外的现象。这两方面的结合,使残疾人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残疾人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就业、教育、医疗、法律、社会保障等等,相应地,残疾人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各个领域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因此,可以说残疾人问题既是一个生理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更为关注残疾人问题的社会意义。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分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的条件,不仅是残疾人及其家属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更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行咱的重要标志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既产生出多样化的福利服务的要求,又为专业的福利服务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人的价值的普遍尊重,承认人的个别性,成为每一个人都有从社会得到福利服务的权利。以上两点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正式这样一门利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去发现社会问题,对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的人进行帮助的学问和工作。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专业方法必将在我国残疾人问题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国聋人教育 (一)、相关概念 聋人,是听力因先天遗传或后天人为因素而受损的残疾人,也叫听力障碍者,简称听障人。据统计,我国有2000多万听力语言障碍者,耳聋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我国1岁至14岁的聋儿达117万,每年新生聋儿2万到3万。 正常的听力是指一个人有足够的听力来理解言语,在这种足够的听力条件下,有正常听力的个体不使用任何特殊设备或技术就能理解任何环境中的言语。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一: 今年,周某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小宝宝的到来,为家庭增添了许多快乐。但是,周某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每天都要上班,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于是请婆婆来照料孙子。但是,婆婆和周某在照料孩子的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婆婆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来带孙子,而周某却觉得婆婆的方法不科学。时间一长,二者的矛盾逐渐加深。 问题: 1.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可以采取哪些辅导措施? 案例分析二: 张某和李某(女)是一对恩爱夫妻。李某由于要照看孩子,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做家庭主妇。张某在一家外企工作,经济收入相当可观,每个月发了工资都主动把工资交给妻子。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工作,李某渐渐对一些社交活动产生了不适应。张某有时当着很多人的面,指责李某的一些不当行为。刚开始,这种指责还是偶然的,后来这种指责变成了家常便饭。李某感到特别委屈,认为自己辞掉工作全是为了家庭,老公对自己一点都不理解。 因此,家庭矛盾越来越多。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某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案例分析三: 张某:下岗失业的女工,自己街头做小生意,丈夫嫌她没有工作,经常打骂她,不敢和丈夫正面谈家庭问题,考虑自己的8岁的孩子,她只好忍,有一次打的太厉害了,她不敢回家,也没有地方去,于是去妇联寻求帮助。妇联把她介绍介阳光社会工作站如何写一份接案提纲 案例分析四: 老唐,55岁,三个月前刚刚退休。原本她期待退休之后可以好好享受生活,而不需要每天起早贪黑的为工作忙碌。但她没想到的是,退休之后,丈夫认为所有的家务都应该由她来承担,自己只要一心工作为家挣钱就可以了。因此,丈夫小到拿东西,大到擦窗之类的高难度家务都要老唐来代劳。刚开始,老唐觉得自己既然退休了,丈夫是为了这个家在奔波,自己多做一点是应该的,但久而久之,她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经常和丈夫因为这个闹得很不愉快。前几天,老唐在烧菜的时候被油烫伤了,她急忙去医院治疗并打电话给丈夫,希望他能早点回家。没想到,丈夫回到家后非但没有询问烫伤的情况,还对她冷言冷语。这让老唐很伤心,积聚已经、久的不快一下子爆发出来,在和丈夫大吵一架后就住到了娘家。在娘家的时间里,她一方面放不下孩子,一方面又不想回去面对丈夫,内心很是矛盾。因此她前来寻求社工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老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020年残疾人社会工作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案例: 小杰,今年12岁,因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小杰的双脚不能自行站立、独立行走,当时小杰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这给小杰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转眼小杰到要入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也能给小杰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因小杰双脚不方便,且担心他会因此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小杰的父亲就没让他按时入学,而是请人在家中单独教小杰读书写字,同时也非常注重小杰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看到小杰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就请老师教他学习绘画,后来小杰又喜欢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亲又找来声乐老师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欢什么,父亲都会及时请相关方面的老师来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亲感觉到这样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某社会工作事务所,向事务所里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针对小杰的情况,分析他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 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 3.当小杰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后,社会工作者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答题要点】 1.小杰现在面临的困境与需要主要有: (1)康复的需要:小杰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双脚不能独立站立行走,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 (2)教育的需要:小杰的父母因担心小杰受他人歧视,在适龄时不让小杰正常入学,只在家中接受少量家庭教育,使得小杰没有接受应有的教育。 (3)社会化的需要:小杰封闭在家里,没有朋辈交往,脱离社会,造成社会化困难。 2.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通过社区康复,残疾人不仅要实现身体功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应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学习目标: 了解残疾、残疾人的概念以及残疾人观念的变化 了解残疾的原因、种类以及残疾人的特征 理解残疾人权利以及权益的保护 了解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残疾与残疾人(主要内容) 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把残疾分为三类,(1)功能、形态残疾;(2)丧失功能残疾;(3)社会功能残疾 汤逊德:五类残疾(1)畸形或损失;(2)临床症状;(3)日常活动功能限制;(4)由于异常而造成的残疾;(5)由于不利条件而造成的残疾。 残疾人: 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1)根据身心功能与身体结构分类 (2)根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分类 (3)根据障碍影响程度分类 (4)根据ICF分类 残疾人功能定义 损伤(impairment): 任何损伤或生理心理或解剖结构及功能不正常,这里关注的就是人体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 残疾(disability): 由损伤导致的任何限制或能力缺乏,不能以正常人的方法完成动作或活动,关注的就是人们无法完成的任务。 残障(handicap): 对承受者的一种不利的状态,它限制或组织了承受者实现其社会角色的职能,关系到特定的环境与与她人的交往。 失能的原因与残疾的产生 预防 专业工作的干预:医药工作/卫生保健/教育;护理人员/康复人员;社会工作者/政治家 医学知识与社会工作任务 一个青年社会工作者,在一次案例研究会上,被指定管理一名女性四肢麻痹症病人,在接触她的新病人时候,她告知病人其对四肢麻痹证一无所知,但表示愿意学习,这位社会工作者与病人取得了一致意见,一起度过了一天,并且学习到许多相关的知识,为病人提供了满意的服务。 进行干预的架构 残疾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概念,把个人与社会在某方面联系起来。 经历这一概念提供了与社会结构的联系。 个体型残疾与社会型残疾 个体型残疾:残疾人所受的问题就是她们自身伤残的直接结果。 例:纽约大学医院(New York University Hospital)的社会工作者weller 与miller,观察分析了新的截瘫患者适应残疾,艰难地经历着四个阶段的过程: 第一阶段:震惊(shock)患者损伤患者的身体与精神在突然袭击下的及时反映,通常就是以哭泣与有时候精神极度不安而产生幻觉等为特征。 第二阶段:否定(denial) 拒绝接受以后不会完全康复的现实。 第三阶段:愤怒(anger) 经常将怒气发泄到周围行动自如的人身上,因为这些经常引起她们回想已经失

社会工作实务: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实务: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第十二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案例1: 小岳今年36岁,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虽然辛苦但效益还不错,他经常出差到各地拓展业务,家庭生活也没很美满。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却改变可他的人生轨迹。他住进了医院,因脊髓受伤导致下肢截瘫。面对后半生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度过的现实,他觉得万念俱灰,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将来还能做什么,也不知怎样面对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请思考以下问题: 1.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岳的困境有哪些?需要有哪些? 2.社会工作者应为小岳提供怎样的服务(服务方案)来帮助小岳改善和摆脱困境?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在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工作,工

和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此外还涉及个案管理,方案评估以及研究工作。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当上述造成个人生活、活动能力的缺陷的状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残疾。中国把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七大类。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其表现如下: 1.工作对象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式的特殊性。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人数多、范围广)。 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缺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一般不具有与工作对象相同的生活经历,因而增加了对工作对象生活境况及心理感受的理解难度。 ?三、残疾人的需要及问题 人生阶段需要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0-―3岁 1.稳定情绪的需求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来源:社会工作实务时间:2007-12-24 10:11 一、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是用来分析和如何看待诸如精神病患者及其它伤残人士等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正常化理论一般有两种含义: 1、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由于贴标签的缘故,以往把残疾人等一些工作对象的行为视为异常,并采用主流社会通行的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他们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和治疗者或助人者眼里被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其实在服务对象群体那里完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助人者把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强加于受助者身上,换而言之,问题实际上是出在助人者对服务对象的任意标定上。 2、所谓正常化就是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常人的生活。英国倡导和推行的社区照顾就含有这种意义。美国全国智力迟钝公民协会曾对正常化所作的界定是:所谓正常化就是帮助残疾人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盖源于社会工作承认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都具有尊严和价值。 上述正常化理论引出一个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共同的启示,即残疾人社会工作尤其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意标定。

二、回归社会理论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中期对西方普遍实行的将精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而导致医患人员隔阂、紧张甚至敌视的关系),结果,并没有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有社会人士关注到老人和残疾人因长期住院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也由此而产生。 回归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等,他们多是社会上最脆弱及最无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2、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3、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表示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等社区人士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内容分析

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内容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内容分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分析,工作内容,残疾人,社会,关于,,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学习材料中查看更多范文。 由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所以其工作内容和范围显然要比其它类型的社会工作要广泛许多。一个基本观点,需要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介入内容和残疾人经历与生命周期事件结合起来(迈克尔.奥立弗)。所谓残疾经历指的是:从遭遇与致残有关的问题或产生身心障碍的事件开始,残疾人整个一生的发展过程。“经历”一词就其自身的意义而言指出,在残疾开始时,通过短期或紧急干预,给予残疾人以支持和帮助。但对更多的残疾人来说是需要通过长期干预给予帮助的。 残疾人在其一生中也同正常人一样将经历关键的生命周期事件,只是残疾人涉及的有些问题可能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更加需要专业人员包括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如焦虑的父母可能会寻求社会工作者

对其残疾子女在儿童时期的很好帮助以至成人。 根据上述,大致可以概括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它们是: 1、康复,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社区康复就是动员社区资源促进残疾人康复的一项有效活动。 2、对有残疾儿童的家庭的服务,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提供取得实际帮助取得物资支援的机会;在这些家庭需要精神支持时,适时地给予精神支持;减少各种官僚机构因冷漠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对残疾人家庭带来的消极冲击;通过帮助建立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 3、教育,即社会工作者不仅帮助残疾人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而且把它视为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潜能的重要措施,是残疾人融入正常人社会的关键环节。 4、就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自立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残疾人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课程名称: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041680 开课院(部):人文学院本课程学时学分: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课程简述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在残疾人领域的应用学科。残疾人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特别是社工介入的特殊社会群体,通过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把社会工作的方法、手段,介入和参与到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本课程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什么是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就业困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及工作面临的问题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多视角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这项特殊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多样化的工作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习后能够学以致用实际帮助我国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在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基础上,与健全人一样共享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二、课程要求 (一)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以课后作业为辅。(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PPT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也辅助采用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必要时辅助实例(个案、影视资料)讨论。 (三)课外作业:本课程以几个章节为一个阶段,分阶段布置课后作业,由学生单独完成或组合成小组共同完成。 (四)辅导答疑: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安排2-4次的课外辅导答疑。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实训和作业完成情况)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教材或者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卓彩琴.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马洪路.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奚从清、林清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福娟.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美]Juliet C.Rothman.残疾人社会工作.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形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残疾与残疾人的概念界定,残疾人的分类,残疾人观的内涵;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化是残疾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基本内容以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