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基本方法共22页

价值投资基本方法共22页
价值投资基本方法共22页

价值投资基本方法

一、价值投资简介 (1)

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4)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7)

四、行业分析 (10)

五、公司基本面分析 (11)

六、公司财务分析 (12)

七、公司估值方法 (18)

八、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 (20)

从长期来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归根结底是由其基本面所决定的。影响投资价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净资产、盈利水平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情况等各种外部因素。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应该从宏观经济、行业状况和公司情况三个方面着手,才能对上市公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价值投资简介

从长期来看,真正让投资者分享股市上涨的仍将是大盘绩优蓝筹股,市场中蓝筹股和低价题材股的涨升其性质是有区别的,因而投资策略也是需要有所不同。它从行业的发展态势入手,立足于预测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从而选择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模式不管从程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科学的、理性的,这种理念就是价值投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的日益完善,价值投资理念正日益成为主流投资理念,所谓价值投资,是指对影

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从而判定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经济分析,去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股价和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从而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采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专业分析方法和手段,指导投资决策,从而保证了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一般来说,价值投资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前提。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可以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宏观经济分析以国家整体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走向为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状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并结合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分析,来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走势,以此来判断大盘的走势。证券市场对国家经济政策十分敏感,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这加速了蓝筹股股票业绩的提升。因此,对国家预算、税收、投资政策、利率和汇率变动的分析是价值投资模式的基础。

2、行业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基础。从证券投资分析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分析是为了掌握证券投资的宏观环境,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趋势,但宏观经济分析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的建议。行业分析主要是针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的

研究,来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在进行行业分析时,比较研究法是一种较常用的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又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取某一时点的状态或某一固定时段(如一年)的指标,在这个横截面上对研究对象及其比较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纵向比较是利用行业的历史数据,如:销售收入、利润、企业规模等,分析过去的增长情况,并据此预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利用比较研究法可以直观和方便地观察行业的发展状态和比较优势。投资者通过宏观经济预测和行业经济分析,可以判断当前经济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进一步判断未来几年内可以有较大发展前景的行业。

3、公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关键。公司分析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为研究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报表通常被以为是能够发现有关公司信息的工具。在信息披露规范的前提下,已公布的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预测与证券定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但要有良好的业绩,更要能长久保持稳定的发展,所以,把公司的行业竞争能力,经理层的管理能力,各种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等统筹起来分析,预测公司将来的盈利能力,是价值投资理念分析的重要之重。

龙头股是各行业中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类公司往往市场份额很大、竞争优势明显、业绩增长平稳、投资风险较小,因此容易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另外,投资者要关注公司业绩的持久性。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要有良好的业绩,而且要具备长久保持稳定增长的能力,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分享上市公司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同时,业绩并非是价值分析的唯一因素。价值投资理念以效率市场理论为基础,认为有效市场的机制会使公司将来的股价和内在价值趋势一致,所以,当股票的内在价值超过其市场价格时,便会出现价值低估现象,其市场价值在未来必然会修正其内在价值,由于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偏离也是常见的现象。即使预期业绩优良的公司,如果其股价过高,使其内在价值小于其市场价格,此时,便出现了价值高估的现象,市场机制将使股价下跌到其内在价值的水平。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投资者可以找出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类股票也是价值投资所要寻找的潜力个股。

综上所述,当投资清晰地认识到投资交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运用科学的价值投资理念指导自己的投资活动,并时刻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那么,分享上市公司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实现足额甚至超额回报,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会带给投资者实实在在“惊喜”的诺言。

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证券市场历来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只有把握好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宏观经

济状况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会比较优良,股价也相应有上涨的动力。

为了把握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而言,持续、稳定、快速的GDP增长表明经济总体发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优良的经营业绩;如果GDP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也难以有好的表现。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GDP同比增长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1.1%。近一两年来,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正是处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整体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上市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通常,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且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危险,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企业经营将受到严重打击。除了经济影响,通货膨胀还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CPI也往往作为政府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观测指标,今年以来我国CPI高位运行,

因此在每月CPI数据公布前后,市场也普遍预期政府将会采取加息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引发了股市波动。

3) 利率

利率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利率是资金借贷成本的反映,利率变动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间接地也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贷成本增加,对经营业绩通常会有负面影响。第二,在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利率作为折现因子对其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利率发生变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利率上升,未来现金流现值下降,股票价格也会发生下跌。

4) 汇率

通常,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降低,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本币贬值时出口导向型的公司经营趋势向好;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本国进口趋于减少,成本对汇率敏感的企业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当本币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务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国际竞争力相应降低,一国的出口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口商品相对便宜,较多采用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

目前,人民币正处于渐进的升值进程中,出口导向型公司特别是议价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趋于黯淡,亟待产业升级,提高利润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进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产部件的企业,因其生产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国内的投资品行业能够享受升值收益也会受到资金的追捧。人民币小幅升值,房

地产、金融、航空等行业将直接受益,而对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等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而言则带来负面影响。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用以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1)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具体而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这将会直接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产出水平,改善经营业绩;同时还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此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趋于上涨。

——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使市场供给量

减少,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

——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股价上扬。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其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的工具可以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小需求。反之,央行将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手段以增加需求。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率,改变货

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最终影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如果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公司股价将趋于下跌。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指央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央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倾向于提高再贴现率或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趋于下跌。

——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央行将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使得生产扩张,公司利润增加,进而推动证券市场公司股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提出在于要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

四、行业分析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行业分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行业本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对行业影响的力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

1、行业与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的运行呈现周期性特点,一个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由于不同行业对于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不同,其业绩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根据行业与经济周期变动关系,可将行业分为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守型行业。增长型行业的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无关,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新产品推出及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增长,如高科技行业;周期型行业的运动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如钢铁业、耐用品及高档消费品行业;防守型行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小,如食品业和公用事业。2、行业生命周期

通常,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而言,处于幼稚期的公司比较适合投机者和创业投资者;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其增长具有明确性,投资者分享行业成长、获取较高投资回报的可能性比较高。

根据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以及行业自身生命周期的特点,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对于经济周期敏感度不高的增长型行业和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

此外,一个行业的兴衰还会受到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产业组织创新、社会习惯的改变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内部的竞争结构也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波特五力模型,行业内现有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激烈度以及收益率水平。

五、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序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决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由于处于领导地位,对产品价格有很强的影响力,从而拥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经济区位内的自然和基础条件包括矿业资源、水资源、能源、交通等等,如果上市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与当地的自然和基础条件相符合,更利于促进其发展。区位内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当地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会对区位内优先发展和扶植的产业给予相应的财政、信贷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相关产业内的上市公司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其他产业大,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的发展。

公司产品分析: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公司盈利的来源。产品竞争能力、市场份额、品牌战略等的不同,通常对其盈利能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公司的产品在成本、技术、质量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更有可能获取高于行业平均盈利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比较分析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比较分析 作者:刘小平地址:湖南湘潭 摘要: 鉴于时下学子和学者们对企业投资方法各抒已见,本人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企业投资决策方法阐述下自已的见解:希望对各位读者有用。 一、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 二、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三、分析各种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的利弊; 四、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五、实际投资决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六、优化企业投资决策的思路和措施; 七、当前形式下投资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投资决策、满意度、环境因素、人定胜天、度、内部扩大、回原(创新)、专域。 正文 一、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的形成与基本理论 因为发现、需要、发展、义务和责任而产生的投资者需付出一定数量的资产或权益才能达到目的的行为统称为投资;投不投,怎么投即是投资决策;决定投资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即是投资决策方法;好的投资决策方法能使企业或投资者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决定不投以往回损失;决定投以获取更多的权属和利益。其关键在于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断(这种方法就是投资决策方法)。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每个企业在创办、发展状大及转型期间所经常面临的问题;一般分为老板或总裁决策(如:重大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和管理层决策(如:在运营过程中与相关企业之间物权采买等)两种;前者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与远期利益;后者关系到公司短期获利与稳定。企业投资决策是决策者或管理者根据公司现状和外部环境对企业远景发展或短期利益所做出的一种资产、资金的付出行为。此决策一旦做出并付诸实施;直接关系到投资成败和利益补偿;重大投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投资有风险……”。这是所有投资者时常谨记的一句话;所以,投资决策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也是网友和学者学子们人云亦云的方法,也做了很多专业的论断和阐述;大致是这样分的(虽然作者不完全赞同):下面用通俗的方法加以介绍下。 1、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a)投资收益法 主要是预策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是否产生收益;产生的收益是否大于企业在非投资情况下(如企业把钱存入银行)的利益;企业往往从会计报表上查看资产(尤期是流动资产中的现金、银行存款及营业收入等数据分析)得出是否可期续性投资或加大力度投资等决策(如一般的商业和生产型企业)。 b)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每个投资者以资金回笼为关键而进行的一种投资决策;投资者在考虑企业或部门的自身承载能力,预策投资行为是否能在设定时间范围内回笼并能产生收益而决策是否投资(如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 c)净现值法(NPV)

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5.3 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项目投资的决策方法有: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风险评价法 一、静态评价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Pi )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一个项目所产生的未折现现金流量以抵消初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来衡量评价投资方案。 ∑==-Pt t t CO CI 10)( 更为实用的表达公式:Pt=T-1+年的净现金流量第年的累积净现金流量第T T )1(- 2、决策规划 (1)互斥决策时,优选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 (2)选择与否决策时,需设置基准投资回收期Tc ,Pt ≤TC 即可接受, Pt >Tc 则放弃。 3、特点及评价 (二)投资收益率法 1、基本原理:通过计算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报资收益率来判断项目投资优劣。 表达式:R=()投资总额正常年份净收益=K NB 2、决策规则 (1)互斥选择投资——孰高 (2)采纳与否投资——需设基准投资收益率Rc 。若R ≥Rc ,接受,若R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然后,在阐述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比较结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阐明几种方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前言: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企业投资决策的目标是从中哪个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同时也应注意控制投资风险。 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2004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投资增幅开始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一、 二、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3%、28.6%和27.7%。但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2003年升到 42.2%,是历史最高水平。资本形成率(投资率)为42.3%,仅次于1993年水平。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高位增长区间。 (一)非国有投资和国有投资“齐头并进” 2000年以来,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总体上呈现小幅回落态势,非国有投资增长动力逐渐恢复.2003年,集体经济、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分别增长33.8%、18.4%和50%,三者增量之和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在70%以上,占据了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国有投资再次表现出了较快增长势头。可以看出,我国非国有投资目前处于活跃期,加上国有投资的再度旺盛,从而共同推动全社会投资高速增长。 (二)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增长重点 从2001年开始,基本建设投资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速呈持续上升状态,2003年达到29.7%;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保持在43.4%。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重点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政策效果仍主要依靠基本建设投资体现,基建投资是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增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说明政府调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体来看,政策性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力度有增强趋势,其优势是在经济偏冷时,对经济启动见效快,劣势是惯性较大,往往会造成经济过热、结构扭曲。 (三)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贡献度稳居高位 2003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为-15%,是继1992年-8.7%增速后的首次绝对下降。国家预算内资金在全部投资资金中比重下降到4.6%,已经接近亚洲金融危机初期1998年4.2%的水平。国内贷款表现出高增长态势,增速每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但比重仍仅为4%左右。自筹和其他资金增长稳中加快,2003年增长33%,比重升至70.5%。从各项资金的贡献率占投资资金增长率的比重来看 2003年,自筹和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分别是75.2%和23.5%,占据了前两位。 从资金来源情况可以看出:1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和比重同步下降,说明在外部环境趋好的情况下,投资资金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2银行贷款受利益驱动扩张较快,但同时受到政策因素制约,表现为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变动较小。3自筹和其他资金强劲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市场主体追逐利润的合理投资动机,同时也说明片面压缩投资数量的行政手段可能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主要影响。 (一)市场自发作用 在多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一方面,消费需求多样化和结构升级带动了投资需求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

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分析

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分析 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在投资市场中,投资机会很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要寻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就要正确分析企业投资决策及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 一、投资决策的含义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意图, 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布局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决定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的一种选择。 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活动的成败。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可见投资决策在投资活动中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趋于多元化发展态势,如何优化配置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是当前工程项目经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能否做出正确的资本决策是工程项目经营发展的关键。 二、企业投资的存在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一)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二)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三)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

投资决策方法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 1.现金流量的概念 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这时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这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而且还包括项目需要投入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或重置成本)。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概念。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由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 2.现金流量的估计和识别 在确定投资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时,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所谓增量现金流量,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因此发生的变动。 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需要正确判断哪些支出会引起公司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哪些支出不会引起公司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在进行这种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与此相反,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是非相关成本。 (2)机会成本 投资于一个方案,放弃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这一代价就是此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确定。 (3)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5)应有企业内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进行 3.利润与现金流量 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而现金净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投资决策中,研究的重点是现金流量,而把利润的研究放在次要地位,其原因是:(1)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由于不同时点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一定要弄清每笔预期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具体时点,确定其价值。 (2)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的分布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3)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 (4)采用现金流量考虑了项目投资的逐步回收问题。 二、投资项目决策的一般方法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 (1)净现值法 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n为投资年限;I k为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O k为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i为预定的贴现率。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摘要:概述投资决策的传统方法,全面了解什么是投资决策;从不同的领域阐述投资决策的方法,并 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着重对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和应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比较;论述投资决策方法不同 领域的不同选择.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因此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 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投资决策决定 着企业的未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降低风险、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资决策能置企业于死地,所以,我们理应经过深思熟虑并在正确原理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投资;投资决策;方法;项目投资决策;比较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LouZhi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An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an,Anyang,455002) Abstract:Overview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fully understand what i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Thi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carries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carefu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is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 in different areas of different investment decision is. All the key deci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so we often say: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error is the biggest mistake,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isplay tend to make a mess, even the bankrupt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determines the future of the company, the right investment decisions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risks and benefits, bad investment decisions can buy enterprise to death, so, we ought to deliberate and in correct princip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correctly. Keywords: investment; Investment; Decisions; methods;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Comparison 一、投资决策方法的概述 (一)投资决策的概念 要研究投资决策的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投资决策,以及投资决策有什么样的作用。 1、投资决策的概念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因此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所谓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若干个可行性的投资方案进行研究论证,从中选出最满意的投资方案的过程。 2、投资决策的特点 (1)投资决策具有针对性.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 (2)投资决策具有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一执行一再决策一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就没有合理的投资行动。 (3)投资决策具有择优性.投资决策与优选概念是并存的,投资决策中必须提供实现投资目标的几个可行方案,因为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对诸投资方案进行评判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性.风险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因为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但

投资决策的五个步骤

投资决策的五个步骤 关键决策难题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常面临着重要选择和关键决策,遇到这个普适而常见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在处于纠结的状态,也不会思考,反正就是举棋不定,甚至有时候还得抛硬币、数花瓣,让老天爷来决定看你要做哪个选择。 这次有关键决策的机会让老天爷做选择,下次再有关键决策的机会还是让老天爷做选择,这可靠吗?显然是不太靠谱的,为了靠谱地帮你解决这个常见且困难的问题,我将为你介绍五个靠谱的思考步骤,让你跟按菜谱做菜一样,去思考解决关键决策的难题。 关键决策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做趋势判断。李丰是峰瑞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作为投资界的大佬经常要投资各种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所以他就深入地研究发现,商业科技的发展规律有“机械化—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只能依次按顺序发展,它们彼此都无法跨越中间阶段而顺利发展的,所以他在投资科技行业的时候,就会以这个标准来进行趋势判断。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大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再去自己总结摸索规律。润总说:“前人的知识,我们的阶梯。”我们只需要借助前人深度思考,所留下的思维模型来进行应用和思考就可以了。比如像可以借助「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等五个层面来思考,也可以借出梁宁老师说的“点线面体”法等等各种模型来进行思考。 第二步,内驱力原则,简单地说,就是看自己是否热爱?因为只有你真正热爱,你才能够长期持续地投入大量地时间和精力在里面。 第三步,这件事是否有助于提升我的认知。把眼光放长远来看的话,我们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所以要思考我们所花资源投入的事情是否能让我对某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步,这件事是否存在复利效应或低边际成本效应。用罗胖的话讲就是,能否与时间做朋友?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出现做这件事的次数越多,成本就越低,又或者是成本不变,但收益不断增长的情况。 第五步,这件事一旦做成了,是否对我有积极影响?

投资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投资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 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长期投资是一种影响超过一年的投资,例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由于股票和债券等长期投资在必要时可以出售变现,真正难以改变的是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这里所讨论的长期投资只限于固定资产投资,又称为项目投资。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也许在一个会计年度都难得碰上一两次。但是,它却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风险大,一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研究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两个问题进行重新观察和思考: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现金流量观”好还是“会计利润观”好?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贴现分析技术好还是非贴现分析技术好? 一、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观和会计利润观的比较 有一个直接的矛盾:一方面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更有用的观点已基本获得公认,并且成为当代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立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却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时,如果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主要是运用财务会计数据。从理论上讲,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在运用贴现分析技术时,几乎不得不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但是现实中,

中小企业更习惯于使用会计利润,之所以如此,至少可以归结一个原因——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方面的缺陷。 笔者认为,如果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掌握更多一点现代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话,那么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个概念的。向经营者宣传新的观念和理论当然是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引起作者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计利润是不是现金净流量的一个好的.替代变量?或者说在中小企业决策者看来,不采用现金净流量导致的损失可以由采用会计利润产生的收益弥补吗? 笔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猜测可以找到一些实际依据: 1.项目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获取必需在占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预测,这对中小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而且成本太高,但对会计利润的预测只需要根据企业账簿数据加上个人经验即可估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使决策者觉得可靠。 2.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往往不大,摊到各年的折旧费也不会很多,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大。 3.如果采用现金贴现分析技术,显然应该采用现金净流量。不过根据笔者曾对中小企业做的调查发现,现实中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贴现分析技术,现金流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不明显。 结论:与大企业巨额、相对频繁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并不一定必须采用现金流量观念。在以下条件下,应

企业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企业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摘要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投资和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对于企业投资决策现状的研究、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和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制定出企业投资的方案,使企业决策者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从而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实现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从界定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内涵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现状的因素。之后,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投资;企业决策;投资现状(关键词是之本文的核心词,不用现状做关键词)

Abstract In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gree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decision-mak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the status quo,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and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 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 make the enterprise decision-makers to make optimal investment decision. Thus promote enterprise benefit maximization optimization, enterprise resource, finally achieve enterprise expecte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alization of stabl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to start, using literature to explore impact factors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find out the existing in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problems. Afte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siness investment;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present situation

证券投资决策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九章证券投资决策 [教学目的] 本章学习证券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证券估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证券投资收益的计算,并在理解证券组合风险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点] 证券估价、证券投资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证券投资概述 一、证券的含义与种类 (一) 证券的含义 证券是根据一国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发行的,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一种信用凭证或金融工具。一般来说,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有偿转让。 (二) 证券的种类 1、按照证券发行主体的不同 (1)政府证券:政府证券风险小。 (2)金融证券:金融证券风险比政府证券风险大,但一般小于公司证券风险。 (3)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的风险则视企业的规模、财务状况和其他情况而定。 2、按照证券所体现的权益关系 (1)所有权证券:所有权证券一般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2)债权证券:债权证券风险相对较小。 3、按证券收益的决定因素 (1)原生证券:原生证券收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行者的财务状况。 (2)衍生证券:衍生证券收益取决于原生证券的价格。 4、按照证券收益稳定状况的不同 (1)固定收益证券:风险小,但报酬不高。 (2)变动收益证券:风险大,但报酬较高。 5、按照证券到期日 (1)短期证券:收益一般较低,但时间短,风险小。 (2)长期证券:收益一般较高,但时间长,风险大。 6、按照证券是否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上市证券:可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 (2)非上市证券:不可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 7、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 (1)公募证券:筹集资金潜力大、筹资范围广、增强证券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发行人的声誉;但发行手续复杂,发行时间长,发行费用高。 (2)私募证券:手续简单,节约发行时间和发行费用;但筹资数量有限,流通性较差,不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 8、按证券所体现的经济内容不同 (1)债券

投资决策方法·NPV, IRR, PI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在评估独立项目时,使用NPV? IRR和PI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而评估互斥项目时,使用这三种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下详细分析和比较三种评价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一)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评价标准的比较 l. NPV和IRR评价结果一致的情形。如果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为传统型,即在投资有效期内只改变一次符号,而且先有现金流出后有现金流人,投资者只对某一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单独作判断时,按净现值和按内部收益率标准衡量投资项目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NPV是贴现率(资本成本)的单调减函数,即随着贴现率K的增大,NPV单调减少,如图3-1所示。该图称为净现值特征线,它反映了净现值与贴现率之间的关系。 图3-1中NPV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是内含报酬率IRR。显然,在IRR点左边的NPV均为正数,而在IRR点右边的NPV均为负数。也就是说,如果NPV大于零,IRR必然大于贴现率K;反之,如果NhV小于零,IRR必然小于贴现率K。因此,使用这两种判断标准,其结论是一致的。 2. NPV和IRR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形。在评估互斥项目排序时,使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项目排序,有时会出现排序矛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项目的投资规模不同;二是项目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一致。以下将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1)项目投资规模不同。假设有两个投资项目A和B,其有关资料如表3-1所示。 上述A和B两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资本成本12%,净现值均大于零,如果可能两者都应接受。如果两个项目只能选取一个,按内部收益率标准应选择A项目,按净现值标准应选择B项目,这两种标准的结论是矛盾的。 如果按两种标准排序出现矛盾,可进一步考虑项目A与B的增量现金流量,即B-A,两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详见表3-2.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 引言:企业的投资决策一般是高层决策,重大的投资决策需要经过企业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的集体批准或会签。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的失败,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灾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所以正确使用投资决策方法至关重要。 一.投资项目的决策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现金流量;二是折现率。现金流量是指一个项目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增量部分。折现率是根据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一特性,按复利计息原理把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成现值的一种比率。 二.非折现的投资方法(又称静态投资方法) 1.非折现的回收期法(1)含义: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 (2)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条件相同情况下,回收期越短项目的流动性越好,方案越优,缺点:但它没有直接说明项目的获利能力,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 2.投资收益率法(arr) (1)含义:投资收益率法是一种平均收益率的方法,将一个项目整个寿命期的预期现金流平均为年度现金流,再除以期初的投资支出。 (2)优点: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且由于剔除了因投资额不同而导致的利润差异的不可比因素,因而具有横向可比性,有利于判断各投资中心经营业绩的优劣;此外,投资收益率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缺点:缺乏全局观念,当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低于某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而高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时,虽然企业希望接受这个投资项目,但该投资中心可能拒绝它;当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而低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时,该投资中心可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接受它,而不顾企业整体利益是否受到损害。 三. 折现的投资方法(又称动态投资法) 1. 折现的回收期法 (1)含义:是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抵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即:动态投资回收期是项目从投资开始起,到累计折现现金流量等于0时所需的时间。 (2).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克服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缺陷,因而优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缺点:具有主观性,同样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净现金流量。当未来年份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时,动态投资回收期可能变得无效,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投资回收期限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指标。 2.净现值法(npv) (1)含义: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2)优点:使用现金流,考虑投资项目整体,反映了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考虑了货币的资金时间价值,与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紧密连接,允许折现率的变化。缺点:不能反映项目资金收益高于资金成本率的的差额部分。 3.内含报酬率法(irr) (1)含义: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

2、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 1. 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是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这些方法在选择方案时起辅助作用。 ①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 ,缩写为PP )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按年计)。它代表回收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期短于项目寿命周期的一半时方案可取,且回收期越短越好。公式: ⑴ 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流量相等时: 回收期=每年现金净流量 原始投资额 ⑵ 当原始投资不是一次支出,每年的现金流量也不相等时: 回收期=投产后累计现金流量出现盈余的年份数-当年的现金流量 当年的盈余额 投资回收期法的主要优点是易算易懂,最大缺点是既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 ②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缩写为ARR )是指年平均净收益与原始投资额之比。判断标准是ARR ≥企业目标收益率时,方案可行。计算公式为: ARR =原始投资额 年平均净收益×100% 由于会计收益率法是以平均税后净收益作为计算依据,与其他四种方法以现金流量作为计算依据不同。税后净收益等于现金流量减折旧,而折旧方法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税后净收益,有可能导致衡量项目优劣时产生误差。 2. 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①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 alue ,缩写为NPV )指的是在方案的整个实施过程 中,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若净现值为正数,则说明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期的报酬率;若净现值为零,则说明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等于预期的报酬率;若净现值为负数,则

投资决策的五个步骤

投资: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对项目产业化综合体进行资本助推发展的经济活动。 投资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 投资决策的五个步骤: 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 投资方案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贴现指标是指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非贴现指标是指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期等。相应地将投资决策方法分为贴现的方法和非贴现的方法。 评价指标: 1、评价指标常用投资评价指标的计算示例

2、净现值曲线——净现值与贴现率的关系 3、独立项目——独立项目之间的比较分析 4、互斥项目——互斥项目之间的比较分析 5、多重IRR——多重内部收益率的示例分析 6、MIRR函数——修正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7、经济年限——不同经济年限项目之间的比较 8、新建项目的评价——新建项目的现金流量测算和评价 9、更新项目的评价——更新项目的现金流量测算和评价 现代公司投资决策具有三大特征:超前性、系统综合性和相对性。其中,公司投资决策的相对性即变动性主要体现为: (1)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相对因素; (2)利弊或损益的相对性; (3)投资决策与时间的相对性; (4)投资决策活动中运用数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有限性等。因此,任何公司投资决策当局在任何情况下选择的任何投资决策方案都只能是有限的最佳方案,即相对的最佳投资决策方案,而该方案又是“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最佳方案。 作用: 公司投资决策可以正确处理公司投资所需的资金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公司投资往往需要一笔较大的支出,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公司持续地发生影响。

浅谈净现值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浅谈净现值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净现值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净现值法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净现值法,投资决策 引言:企业进行投资的首要工作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评估投资可能产生的收益,并将其与投资成本相比较,决定是否值得投资。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净现值法(NPV),它是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基本方法。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它通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从而选择可行性方案,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净现值法还具有简便,准确,在理论上较其他方法更完善的特点。所以,在投资决策分析中,采用净现值法,可以有效地利用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净现值法简介 净现值是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其现金流出的现值之差。净现值法是根据长期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的大小来确定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大于零,说明方案能获得大于标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则方案可取;反之,净现值小于零,说明方案不能获得标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则方案不可取。在多方案比较中,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对于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大多数的情况是期初(也称之为第0期)有一个现金流出,各期期末有现金流入,这们我们就引入NPV(net present value),NPV=-cost+pv

例如:安达公司发现一个无风险投资项目,期初需投入100万,第一二年年末现金流入分别为55万,54.45万,当前无风险利率为10%,问该项目的NPV 是多少? 是否值得投资? 安达公司的经理说如果投资该项目,相当于安达公司的财富从期初就损失5万元.你认为对吗? 可以这样来理解,期初借款95万,利率为无风险利率10%,然后拿出自有资金5万,投资该项目,一年后,借款本息合计为95*1.1=104.5万,项目现金流入为55万,还完之后,还剩104.5-55=49.5万,然后第二年借款本息合计为54.45万,项目现金流入为54.45万,正好还清.公司净亏损为期初的5万. 净现值的一般计算方法如下 : 二.净现值法在投资方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在满足同一需要和总服务年限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方案在整个服务期内所承担的建设投资,生产费用的大小,并从中优选可采用现值比较法。该法通常以投资开始年份即第O 年作为计算基期。把各方 ()() 2 5554.45 1005110%110%NPV =-+ +=-++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及作出 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1、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标准、项目生产工艺和设 备方案等四个方面。 1.1项目的建设规模。要使建设项目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实现项目的投资的目的,就必须考察其合理的生产规模,并力求取得规模经济的收效。 1.1.1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指生产要素与产品在一个经 济实体中集中程度。通俗的讲也是“生产多少”的问题,往往以该建设项目的 年生产(完成)能力来表示。生产规模的大小,必将影响建设项目在生产工艺、设备选型、建设资源等方面的决策,进而影响投资规模的大小。生产规模过过 大或过小,均得不到较好的投资效益。比如冶金工业的炼铁,规模小,单位生 产能力的能耗就高,原料利用率较低,效益差;而规模过大,使得资源供给不足,生产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或是产品供给超过需求,打乱了现有的供需 平衡,导致价格的下滑,对本项目的投资和原有市场均将产生巨大的损害。 1.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生产规模扩大引起单位成本下降而带来 的经济效益。当项目单位产品的报酬为一定时,项目的经济效益与项目的生产 规模成正比,也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和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有重大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 济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合理确定项目的建 设规模,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的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 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 1.2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具体厂址的选择。它们之间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一种递进关系。建设地区的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 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建设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厂址的选择是对项目具体 座落位置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对于该项目的建设工程造价和建成后的生产 成本,以及国民经济均有直接的影响。建设地区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拟建设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甚至影响建设 项目投资目的的成功与否。因此,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市场需要以及

投资项目决策基本方法

2、投资工程决策的基本方法 1. 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是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这些方法在选择方案时起辅助作用。 ①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 ,缩写为PP )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按年计)。它代表回收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期短于工程寿命周期的一半时方案可取,且回收期越短越好。公式: ⑴ 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流量相等时: 回收期=每年现金净流量 原始投资额 ⑵ 当原始投资不是一次支出,每年的现金流量也不相等时: 回收期=投产后累计现金流量出现盈余的年份数-当年的现金流量 当年的盈余额 投资回收期法的主要优点是易算易懂,最大缺点是既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 ②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缩写为ARR )是指年平均净收益与原始投资额之比。判断标准是ARR ≥企业目标收益率时,方案可行。计算公式为: ARR =原始投资额 年平均净收益×100% 由于会计收益率法是以平均税后净收益作为计算依据,与其他四种方法以现金流量作为计算依据不同。税后净收益等于现金流量减折旧,而折旧方法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税后净收益,有可能导致衡量工程优劣时产生误差。 2. 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①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缩写为NPV )指的是在方案的整个实施过程 中,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若净现值为正数,则说明该投资工程的报酬率大于预期的报酬率;若净现值为零,则说明该投资工程的报酬率等于预期的报酬率;若净现值为负数,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