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早饭过后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聊天做自发的游戏,我抽空在整理孩子们带来的全家福照片。“老师,这是什么?”“老师,今天画不画画?”看着花花绿绿的照片和打印图片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今天我准备进行主题活动《我的家人》中的一个分支活动:快乐全家福,让孩子欣赏温馨的全家福体验浓郁的亲情,谁知现在就被他们围住了。“我想画画!”“好老师,求求你了”童童、羿剀几个小家伙竟撒起娇来引得其他的孩子也吵嚷着要画画。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心软的我点点头“不过,要等我们上完课才能画!”“吔!”胜利的他们互相去传递消息去了“游老师说今天上完课可以画画!”

九点钟孩子们围坐在教室里一起分享观看自己的或是同伴的全家福。谢萌、智杰几个孩子忘了带照片,珊珊也没带她想看婷婷的照片一不小心撕破了,婷婷哭了起来。看着伤心的婷婷珊珊低下了头“对不起!”“别哭,老师帮你粘起来”梓童走过来说:“不要紧,待会儿我帮你画一张!”在小朋友的鼓励下婷婷停止了哭泣。梓童的话使我灵机一动:何不开展全家福的美术绘画活动呢?“孩子们,我们今天就来自己制作全家福照片!”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一节绘画活动开始了。“首先:我请大家看看照片上有几个人?”“3个人”“5个人”……接着又请了3人一组和5人一组叫孩子们想想:如果自己是摄影师将怎样排位子。每个人都有哪些部分组

《劝学》公开课启示

《劝学》公开课启示 ——谈语文教学的德育有效渗透 黄梅理工学校帅数风 作为一所中职学校,我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甚至打闹的情形时有发生。这时候老师们一般都会中断讲课,重新组织教学。或苦口婆心地规劝,或恩威并重地喝斥,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辜负青春,用心学习。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学生厌学,常有学习倦怠的表现,如何有效地劝学,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熊凯军老师的一堂公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2014年10月15日上午,熊老师在1419班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讲授荀子的《劝学》,这堂课在听课老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堂课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由于当时熊老师没有为听课的老师准备教案,老师们对他这堂课的设计思路不太清楚。为此,我对这堂课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把熊老师的劝学思路整理如下: 一、为什么要学习 熊老师首先从《劝学》的作者入手,将儒家学说的两位代表人物进行对比,让学生领悟学习的必要性。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虽然二人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在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上却截然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同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在人性问题上的看法很不一致,熊老师趁机组织学生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 在学生热烈的争辩当中,熊老师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如果后天不加强学习,人性善的一面也会丢失;如果加强后天的学习人性恶的一面也会变善。所以不管人性是善还是恶,后天的学习至关重要,读书学习就是屏蔽人性恶的部分,而彰显善的部分的有效途径。

怎样上新学期第一节美术课

新学期第一节美术课 1、新学期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成为适中学校中新的一员,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初中阶段你们会第一次清楚地认识自我,初步树立理想。从进入适中那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幼稚的儿童了,己经成为懂事情、守纪律、有理想的青年人了。不管小学时期的经历如何,获得多少奖励和犯过多少错误,这都己经成为历史。现在,你们每一个人都站在同一零起跑线上,都是一张崭新的“空白页”。至于在这张白纸上如何描绘,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了理想的蓝图。 初中学习和小学不一样,不仅知识程度加深加宽,而且学习方式也更趋向自主和自觉化。你们要变从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尤其需要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还要按照在集体生活中应遵循的要求,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团结互助,对集体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变从前的“他律”为“自律”。 亲爱的同学们,人生有很多路,可关键的只有几步。迈好新年的起步,让自己的学习生活过得非常充实而愉快,那么,与适中相伴的日子必将成为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日子。 2、美术小故事 1)达芬奇是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在小时侯学画时,老师拿出一个鸡蛋对他说:“请你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能做到吗?”达芬奇心想:鸡蛋有什么好画的,这又有何难?达芬奇从这边看看,那边看看,鸡蛋还是鸡蛋,但他怎么也画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于是他去问老师。首先老师表扬了他认真观察的精神,并告诉他,别小看这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达芬奇记住了这句话,从此不仅用手画,更用心灵去画,几十年后终于成为了大画家。 (启示:画要用心观察。) 2)一只蜈蚣在广场上跳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敌人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的看了蜈蚣的表演,当蜈蚣休息的时候,癞蛤蟆上前致意说自己的计算本领很高但有一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是第2个第7个动作呢?你在动第6条腿的时候第48个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弯起来?”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这个寓言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以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可惜我们经常不小心就扮演了“癞蛤蟆”的角色。 癞蛤蟆的启示:绘画没有标准 3、美术就是画画?

一堂生物好课的评课标准

生物评课标准 伊春区第二中学生物教研组 1、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

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 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人社会做准备。

有趣的生物课作文600字七年级

有趣的生物课作文600字七年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学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只要我们用心地观察,用心地体会,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新的学期,步入新的学校,认识新的同学和老师,同时也增加了几门新课——生物、历史、地理,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记得第一次上生物课,生物老师步履轻快地走进教室,看着老师一副学生的面孔,有的同学窃窃私语:“生物老师真年轻啊!”我不由得心想: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吧,他会讲课吗?一会儿老师讲的我听不懂怎么办?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中浮现。这时,老师拍拍讲桌,说:“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一页,我们来讲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特征’”说着,在黑板上写了板书,虽然老师的板书不太好,但这节课仍讲得绘声绘色。在讲生物圈的时候,老师讲到了生物圈中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为了获取营养,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个简单的道理。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走进了奇妙的生物世界——与众不同的生石花;会“害羞”的含羞草;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奇妙的生物世界如画卷一般在我们的面前展开。 周三的一节课,我们学的是“植物细胞”,老师投入地讲着,同学们也记下了笔记,但仍有些同学两眼茫然地看着老师。老师低下

头去,仿佛在想怎样讲能让同学们明白。忽然,老师抬起头来,眼睛望向同学们的桌面。在望向我们这一排时,我仿佛看见老师的眼睛里冒出了光,像找到了办法。然后,老师指着我的铅笔袋说:“看见那个同学的铅笔袋了吗?如果下次再不记得西瓜为什么这么红,就看看她的铅笔袋。”同学们齐刷刷的,都把目光投向我的铅笔袋。前面的同学还拿起了铅笔盒,装作要吃的样子,然后放下了。小西瓜好像害羞了,脸更红了。它似乎再说:“主人,快把我收起来吧!”我连忙把铅笔袋塞进书箱里。以后,同学们都记住了西瓜为什么这么红。多么有趣的一节生物课啊! 在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一个个有关生物的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美丽的大自然。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人类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吧!

公开课总结(精选8篇)

《公开课总结》 公开课总结(一): 公开课总结 3月下旬,学校安排了每学期的例行公开课,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水平和 锻炼自身潜力的一次机会,透过这次公开课,自己在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方法、教学互动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个性是三位特级教师的课后点评更是受益匪浅,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自己的很多不足,主要体此刻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准备不够细致。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没有构成系统、稳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再加上脱离教学岗位时间较长,教学水平退步较大,就应说这次公开课是恢复自己教学水平、加深对新课改后教学模式转变认识的难得机会,但是,从接到通知到备课、准备、试讲,直至最后正式上课,整个过程中,自己对这次公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始终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导致准备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准备,突出了教学资料、方式方法和相关知识的准备,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充分思考到学生的理解潜力、认知水平和课堂氛围,讲课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 二是教学问题设置不够合理,课堂效果欠佳。由于本节课的资料学生已经学过,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引导学生复习,个性是在设置教学问题的时候,侧重了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但是,从学生课堂的反应来看,问题设置的有点偏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思考到 时间间隔太长,学生大部分资料和知识要点已经遗忘,再加上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学生在问题解决上遇到了困难,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成就感和信心,学习用心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三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和问题教学的方法,形式相比较较单一,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透过有效的方式激发起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不够直观,整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主要原因是没有引入像教学演示、多媒体等这些比较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另外,对学生的引导也不是很到位,没有把学生的主体 作用突出出来,更多的是我在讲,学生被动的理解,再加上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导致课堂氛围有点单一沉闷,教学效率不高。 四是教学行为不够规范,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好。我认为,老师不只是用语言来教育引导学生,更多的时候就应是用无声的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但是,在这次公开课上,自己对细节关注的不够,教学语言不够简洁、准确,板书设计不够合理、书写不够规范、资料与教案没有持续一致,反映出自己在教学习惯养成上还有必须的差距。 下一步,针对这次公开课暴露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总结,汲取教训,加强学习研究,用心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公开课总结(二):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公开课,也是第一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老师对我的课进行深入的评价,我感觉受益匪浅。课后,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多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

第一节美术课教案

美术鉴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高中美术(湖南版)美术鉴赏模块。 本科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课的开端,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再说是高中开端,对学生也还是不较陌生,因此通过这节课,首先使学生了解美术,美术学习的意义,摸清学生的个性及美术学习态度,加强学生对美术教育关注;其次,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14-16岁的年龄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注重作品美感与表现的层面,只有少数能经由教育获得必备的技巧、美的形式与表达的内涵,能由艺术史源流和美学背景深入探究作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与联想能力,能够结合学过的文史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解读。 教学目标: 认知:对美术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提高他们整个学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富有艺术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一、美术的定义 二、美术对我们的影响,学习美术的意义 1、美术贯穿我们的生活 2、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个人品味及修养。 a、美术培训热 b、高中美术考的优势及学校对美术高考的重视。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1、分析解释美术鉴赏的定义。 2、简述大概的课程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美术意义理解鉴赏的意义 解决办法,结合自己的体验,一些生活的启示的例子或图例来分析。 教具学具的准备: 美术教科书、印象派pocomaker电子书、古典油画视频小短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分析法比较法。

一堂不成功的公开课

一堂不成功的公开课 对高校课堂的反思 秦机子校汪蓉 一个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下课铃声就不合时宜的响起,打断了这位学生的发言。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很显然,这节课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它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更遑论其他了。作为这节课的执教者我的情绪极其低落,从教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这样丢人过,想来想去都是高效课堂惹的祸,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教学,虽然不出彩,但也不会丢这么大的人。 日子就在后悔中过去了一日又一日,心情也在慢慢恢复中。情绪平复后,开始重新审视这节课。在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对这节课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在思想上对高效课堂不再排斥,有了实践的愿望。原来对高效课堂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对学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主要还是靠老师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要能应付上级的检查就行了,没有必要再日常教学中实践。但是这节课中的一点点尝试让我改变了这种观点。在这节课中,我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并要求另一组的同学回答,当回答不出来时,提问的人来解答。如果仍有疑问,互相讨论,然后达成共识。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欠佳,但这一做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这个肯定帮助我重新认识了搞笑课堂至于提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回答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小组讨论决定。在这个

学习环节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时间和机会认真研读文本、自己设计问题,完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高效完全是立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长性的。这种观念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目的,而是看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这种高效观念与我以前的高效的观念有着云泥之别,我欣然接受了,乐意去实践。思想上由排斥到接受,这是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巨大转变。 这节课,不仅让我在思想上接受了高效课堂,在行动上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被分成了两大组设计问题并回答。虽然给出学生提出问题的范例,知道了设计问题的方法。学生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他们并没有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与角度,不知怎样规范作答。评课时,有老师指出了这一点,并建议平时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接受的建议,我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专门指导学生如何分组、明确组员与组长的职责、如何合作。以文中的一节为例,告诉学生提问的角度、方法及回答的技巧。然后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针对文中的另一部分再次进行公开课的活动。学生的表现真令人吃惊,较公开课上的表现好得太多了。学生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相信,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学生最终会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进步让我进一步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可行性。那么这节课充分暴露出学生的不足,可定了做法,明确了方向。这可是一般的教学所不能发现的,所以这节课虽然失败了,但谁又能说她不是下次成功的基础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失败的公开课是太有价值了。

如何上好一堂生物课

如何上好一堂生物课 众所周知,当前人们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高,给生物教学造成了被动局面。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去开拓生物教学的新天地呢?在此本人谈谈一些具体做法与点滴体会。 一、注重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志向和兴趣是学习上一种巨大的动力。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我用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事例启发学生。例如,法国的卢梭引导他的学生拉马克运用金钥匙去打开生物科学的门扉,使他从想当、小提琴家、医生、商人等多种幻想中解脱出来,24岁立下志向,怀着对动植物浓烈的兴趣,20年如一日地去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终于创立拉马克学说,成为一代生物学家。英国的汉罗斯教授,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去发现他的学生达尔文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迷恋动植物的素质,从而加以启迪诱导,直至荐举支持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邮轮环游世界达五年之久,结果写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物种起源》。生物学的有些方面与生活密切相关,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结合介绍: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在遗传上都是“全能的”,含有发育的全部信息。我国广西柳城县科技人员运用这一原理于农业生产上,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人工培育甘蔗嫩叶细胞成为蔗苗,1cm的蔗叶可培育万株蔗苗;大大降低了培育成本。可见一条生物学原理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学生听后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跃跃欲试。又如我在讲“茎的繁殖作用”时把嫁接实验搬进了教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介绍了马铃薯与番茄、马铃薯与茄子的嫁接试验,培育出了“两层楼”植株。同学们听了,都兴致勃勃,并从这些事例中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现在,学生对生物课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了,而是非常想上生物课。作为生物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 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实验和直观教学 我们学校的生物教学设备奇缺,标本、挂图、模型等教具与现行教材不配套。为了加强直观教学,我尽量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还自己动手自制教具,或发动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带进课堂,边讲边观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配合板书板画等直观性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理性知识加你了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得透彻,记得牢固。 三、认真备课讲课,精心设计课堂的45分钟 我觉得生物教师本身,特别不应该把生物课看成“副科”,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生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领会、事例的选择、直观教具的运用以及教材的组织等方面都需要下一番苦功。对已定的教学内容或已完成的教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讲授流畅、生动,运用自如。为了保证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我还在写出讲稿之后,反复熟悉和领会,课前进行多次“默讲”,直到能够脱稿讲课为止。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有空就

一节有趣的生物课_800字初中作文

一节有趣的生物课_800字 进入初中以来,我已经上了很多课,有些课令我难忘,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生物课。星期二上午第四节课,全班同学都严阵以待,准备接受生物郭老师的“洗礼”。生物课代表早已将作业情况记录本和奖品放在了讲桌上。郭老师伴着上课铃声踏进教室,同学们各个端坐目视前方。郭老师熟练地捧起记录本,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作业情况比较优秀的有:朱桁俊、范可欣……”读了好一大会儿又说:“这些都是作业比较认真的,大家鼓掌欢迎!”“啊——嗯——下面进行复习提问环节。” 同学们都自觉的将书放好。郭老师环视四周清清嗓子:“第一个问题:细胞中所含的物质可以分成几大类?”全班同学几乎同时举起手来,一些得奖心切的同学不断地与老师拉关系:陈硕站在凳子上,扯着嗓子叫到:“老师,你两个星期都没叫我了。”陶兆凯不甘示弱:“老师你上次都说叫我了。”郭老师指着陶兆凯说:“好,那就你说吧。”陶兆凯流利地回答了出来:“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话音刚落,在一旁的席铮无缘无故地哈哈大笑起来,郭老师严肃地说:“你,为班级贡献五毛。” 然后又笑着对陶兆凯说:“你回答正确,给予物质奖励一份儿。”在我班的生物课上,由全班同学每人捐资一元成立奖励基金,谁回答对一道题,就会得到一份奖品,如果谁回答错了或者上课捣乱,就要为班级贡献五毛钱,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

性,不过得奖品也是有天有不测风云的哦!课讲完后,大家在复习基训,个个认真仔细,希望能被老师表扬发奖。郭老师在教室里四处游荡,仿佛在寻找什么目标。他走到于涵桌前,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说到:“这个同学长得不错,给予物质奖励一份。” “哇!哇——”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长得好也能得奖啊,紧接着,郭老师又指着张锐:“张锐同学不也长得不错吗?给予物质奖励一份儿。”“哇——”又是一阵惊叹,老师走到了我面前说:“董浩然同学也长的不错……”我心中大喜——我可以得奖了!结果郭老师后面的话令我大失所望:“鉴于董浩然同学是生物组长,这次就不发奖了。”我的天哪,二十一世纪哪有这道理呀!不过,郭老师的忽悠确实幽默,我也不禁笑了起来。郭老师使枯燥的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都学的津津有味儿,上课发言积极踊跃,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也使我们爱上了生物这门学科,我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生物课。

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

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 八甲口中心小学高娟娟今天上午的第三节课,我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这节课时张老师上的,早就听闻张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节课下来,确实是非常的精彩。张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仅强调了“4321”活动中的站姿、呐喊声等,而且实实在在地给学生们传授了有关乒乓球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就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收获: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张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颠球才能颠地又稳又快?行径中颠球是怎样才能保证球不会掉落?挡球的时候应该掌握哪些要领?……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挡球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中,老师安排合理,学生有序进行活动。 总之,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既能有所得,又能学得快乐是需要认真备好教学设计。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会多向张老师学习,努力使自己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2014年12月25日

程翔公开课的启示

观程翔课《将进酒》有感 程翔,作为“最年轻的老特级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值得模仿却也难以模仿的高中语文公开课。他通过对李白的诗作《将进酒》的讲解让我们真正领略了语文课“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精彩。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一、传统关注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 传统语文学习中,定位于“教书匠”老师主宰了整个语文课堂,机械的将教参的知识“填鸭式”的输给学生,僵化的教学模式,突兀的作者介绍,笼统的字词辨义,肢解的课文分析,这些都使语文陷入了”有效教学”的困境。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对基础知识的关注和对教师基本功的重视。在程翔老师的这节课中,他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将进酒》的多音字“将”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还”古今读音的区别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字词教学的重视和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意图。而且他动情的朗读,简洁的板书,形象富有逻辑的语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点看,他并没有放弃对传统教学的关注。但是他的课却一点不僵硬,反而处处体现了语文教学新理念的生动之处。我们知道新程标准关于阅读作了新表述,他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整堂课程翔老师循循善诱,重点点播并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真正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技巧和人文底蕴的相辅相成 我们可以看出整堂课程翔老师并没有借助于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来生成一个多彩的声画世界来给你直观的感受。可在这简单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李白的悲欢醉狂,其实这主要来源于他对课程的巧妙安排和对教学技巧的灵活应用。他首先让学生把握住了李白诗豪放、浪漫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思想。以作者悲-欢-醉-狂感情发展阶段为主线,合理的插入背景介绍。巧妙实在的问题设计充分发挥了其联系推动作用。像“李白在什么情景下写这首诗?”“高堂明镜悲白发”‘悲’的是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欢’是发自内心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隐含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钟鼓馔玉”“古来圣贤”都不如“饮者”的追求?每一个问题都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环环相扣,不可替代。所以很值得我们模仿。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巧妙于无形的设计不是简单习得的,而是老师深厚的教学能力和人文底蕴的淋漓展现。正是程翔老师多年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使他具有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这才使他的语文课严谨却不乏灵活,稳重内敛而又自由生动,随性的“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我们若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做支撑,只是简单的机械模仿,那就只会陷入邯郸学步的境地,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丑态。 三、真诚平和与儒雅气质的魅力感染 语文课最大的的性质特点就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的技能和运用语文工具生活的能力,而且它还担负着塑造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和情操、审美判断的责任。老师的人文素养无疑对语文课人文性的解读和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课堂上,老师让一个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课文,那个学生推荐了声音洪亮的班长,如果一般的老师可能就让班长读了,甚至直接会点一个举手

我最喜欢的一堂美术课

我最喜欢的一堂美术课 我真喜欢这堂美术课!这是节轻松自如的课,我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灵光在熠熠生辉! 我最喜欢的一堂美术课 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铃声响起,我们上课了.我翻开铅笔盒看了一眼里面的课表.哟!是美术课.顿时,我心里的喜悦洋溢在脸上了.因为,那节美术课上金老师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思想设计一幢建筑模型.以锻炼我们的手工技巧. 小荷作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312078059.html, 那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一节课,美术老师金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绽开了她的美丽的笑脸。然后柔切地对我们说:“我们今天做建筑模型!”同学们听后雷鸣般的掌声不约而同地响了起来。老师先做了示范,然后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便让我们发挥想像力,开始做起来。小荷作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312078059.html, 同学们开始动手做了。我也投入到了做手工的欢乐活动之中,我先用剪刀把一张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然后再把这种丝带的二头分别粘上胶水把它黏在底板上。依次类推,一个拱形的建筑就大功告成了! 我又为这个建筑装饰了一番。然后把它交给了老师,老师又为我作了点评和指导,我接受了老师给我的提示,准备作修改! 我回头看了看周围同学们设计的,他们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有的设计的建筑小巧玲珑,有的设计了高耸入云摩天大楼,还有些独创风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的建筑经过了与老师的交流,我把它设计成了一套房子,是球形的。用透明的厚玻璃作材料。睡觉可以看看星空,白天可以晒被子,风格别致的现在地球上还没有的式样,为了使它好上加好。我把以前学到的一些做模型的装修技巧,一起用了进去,在作品展示时,我真喜欢这堂美术课!这是节轻松自如的课,我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灵光在熠熠生辉! 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自上学以来,经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课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节美术课。 那天下午,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只见美术老师大步走进教师。真奇怪,今天老师手里提了个大袋子,里面装什么呢?同学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头雾水。还是老师解开了大家疑团,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个手的模型,放在讲台上。顿时,同学们一窝蜂地议论开了:“上课拿这东西干什么呢?”“谁知道。”……老师示意大家安静,说:“今天我们学习素描,这个手模型就是给大家素描用的。”接着老师讲解了素描的要领。我心想:“哼,这有什么难的,看本姑娘大显身手吧。”我拿起笔,动手就画,不一会儿功夫,画画好了。再看看其他同学的画,哈哈,什么样子都有,有的画出来的手胖乎乎的,分不清手腕和拳头;有的却五指分明,甚至连指甲都清晰可见;有的又粗又短;有的却又长又细……有个同学画的拳头既像苹果又像梨,圆不圆,方不方,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堂生物课的启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堂生物课的启示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最后一段话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树叶。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大家赞同这个说法吗?好,现在就拿出你们收集到的各种树叶,给大家介绍、证明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一堂生物课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全班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有关词语。(教师随机点拨。) 2、分小组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师生利用工具书等合作释疑。 4、教师范读。 5、全班齐读,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6、学生自由组合后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7、教师简单介绍:文中的人物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 三、再读短文,从内容中体会文章的思想。

1、这节生物课老师是怎样上的?找出有关的文段读一读,再用你自己的话来评一评这节生物课。(学生读后回答:生动、有趣) 2、林巧稚是怎样称赞自己的老师的?(生答:她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3、文中说,林巧稚上的这一堂生物课给了她很大的启示。你认为,她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讨论研读。) 4、全班交流:(即文中最后一段) 林巧稚体会到了一种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树叶是绿的那以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5、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这段话的?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一说,从短文中,你也体会到了什么吗? (小组内自己讨论后,全班交流。) 五、教师根据学生的见解进行小结: 学习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了:思考问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自己多看、多动手、多思考等,要有疑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一堂精彩的生物试验课

一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 生物学与实验紧密相连,同时生物实验课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藕塘中学的生物课也在不断求变、求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使生物课上得精彩纷呈。 今天,听了薛耀东副校长上的一节生物实验课,题目是“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使我觉得耳目一新,颇有启发。 一、设计思路新颖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薛校长打破了传统的讲课模式,在新课的引入上从学生平时熟悉的“水果、蔬菜”入手,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引入到要讲的知识上,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认识了一些含水分量比较丰富的植物后,很快转折:象玉米、小麦这些干燥的种子中含水分吗?学生的求知欲被及时激发起来,然后教师借此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一点拨,使学生既拓展了一些课外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认识观。在学生了解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后,教师问:有没有同学想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实验?话一出口,同学们争先恐后,都想尝试一下,使课堂进入一个高潮。 二、善于采用启发式组织教学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薛校长上的这节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领的模式。知识性的结论都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实物的观察得出的。如在学习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薛校长让学生分别将两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放入10%的盐水和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将这两个萝卜条取出,请一名学生上来感知其软硬,并说出感受。最后得出结论“植物是否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植物自身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这样的结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四、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同学们能做到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体现出集体智慧的力量。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始终亲切、自然,与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语言表达准确、精炼,显示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最后进行知识小结时,也改变了以往由教师来总结的方式,变为由学生来谈,并且板书也由学生来完成的方式,进一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节生物实验课,上出了新课程的理念,上出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范文一今天星期四,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因为有体育课。说到体育课,嘘,偷偷说一句:这是因为体育老师梅老师长的很漂亮,所以我才喜欢体育课。那么我们这节体育课会发生事情呢?想知道就竖着耳朵认真听吧! 第四节课,梅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操场上。梅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既不做体操,也不做运动,大家一起做游戏”。同学们一蹦老高,眼睛眯成了一条条弯弯的月牙儿。“可是,谁违反了纪律的话,那就请他去罚站”梅老师严肃的说。同学们在一瞬间由吵闹的小狗变成了安静的小兔子。 首先,我们玩的是传红花。老师敲起大鼓,同学们的心怦怦地跳着,生怕传到自己。鼓声停了,姚志恒手里拿着花。她唱的歌是《数鸭子》,姚志恒一边做动作,一边唱着欢快的歌。紧接着,好多人都唱了歌。 然后,我们玩传皮球的游戏。七个人一组,我和彭冰冰、闵芮、刘心洋、吴彦洁、胡祯辰、王昕斓一组。我们玩的可疯了,头都玩晕啦!忽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很不情愿地回到了教室。 这节课就这样快乐地过去啦......真希望下一次体育课早点来到!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范文二从小到大,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这些课有的让我学习到了知识,有的让我懂得了道理,有的让我非常感动,有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节体育课。 记得一次星期二的上午的第三节课,体育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操场上。做好准备活动之后,体育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捉尾巴’......”体育老师还没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什么叫‘捉尾巴’呀?”“我们又没有‘尾巴’,怎么捉呀?”“由谁来捉呀?”“......”体育老师接着往下说,“游戏这样玩:男生把红领巾解下来塞进后背的裤腰里,然后,女生去捉男生的红领巾也就是‘尾巴’,凡是尾巴被捉住的同学,就去捉别人的尾巴,知道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

精选公开课心得体会

精选公开课心得体会 精选公开课心得体会1 我代表徐汇区向全市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意在向老师传达一些二期课改的理念。 说句实话,二期课改的理念我们都会说,但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圆满,更要考虑先进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备教材到备学生”的转变。在这儿,我就想谈谈通过这堂课我的一些启发与收获,让我们共同切磋、学习。 这堂课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因为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获得发展,而发展又应当首先体现在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疑”中求“新” “疑”即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造性地释疑。 就拿《爸爸和书》这堂公开课来说吧,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就安排学生质疑。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多为“‘珍宝’什么意思”等这样的表层问题,而在课堂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学生进一步提出了“‘我’为什么会视这么一本又薄又破旧的书为珍宝”这样较有价值的问题。

而我在教学时则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疑问。 二、尊重主体,“放”中寓“新” “放”即开放,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教师严格地牵着行,学生小心地跟着走,大量的时间在分析讲解中虚度,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善于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这堂课上,我就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找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讨论后,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因为这本书是‘我’省下车钱好不容易买来的,所以会视它为‘珍宝’。”也有学生抓住“临时工”、“干零活”这两个词,说“这本书书是爸爸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情况下给‘我’买的,其中包含着深深的父爱,所以我会如此珍惜。”再往下学,同学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读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至此,同学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的方法,自己总结出了“我们”视这么一本又薄又破旧的书为“珍宝”的两个原因。 三、树立信心,“异”中见“新” “异”即求异,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使学生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积极、独立地探索问题。学生摒弃了单向线形的狭隘思路,就可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的广阔

成长中难忘的一课600字作文 一堂有趣的生物课

成长中难忘的一课600字作文一堂有趣的生物课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一堂有趣的什么课,都是特别有趣的的课,上的特别高兴。 一天上午,我看了看课程表上的第三节课,是生物课,我一看就特别的高兴,生物课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了,我就回到了作为上,打开了生物课本,我就看了看下节课生物老师准备讲的内容,都把那些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都读上了几遍,并且有背了背,上课了,我看见生物老师拿着课本和随堂检测,放在了讲桌上。 见老师大声的说:“安静”。我们立刻安静了下来,老师有大声的说:“上课”。只听班长也是大声的说:“起立”。我们也接着大声的说:“老师好”。就做了下来,老师让打开课本自己先看看,大概的内容知道了,我们才讲课,这样解决难题比较快一些。听完了老师说的我们就开始看了起来。过了一会,老师让我们停了下来,开始讲课了,这件看我看了这件的内容,挺有意思的,我就认真的听了起来,在课堂上我都是在积极的发言,有一个问题老师让我们回答,我看我周围的同学都没有举手,我知道这道题怎么做,我就举起了手,老师把我叫了起来,我就说了这道题的答案,我说完,我周围的同学都哈哈的大笑起来,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都说:“你回答的也太离谱了吧。”老师也有点笑了。老师让我做了下来,有给我们讲解了这道题的答案,我说:“我上生物课很少回答问题很少离谱过啊,今天是怎么了,我耐心的琢磨着。”老师就给我说:“没事的,继续努力。”我就继续听着老师讲课,老师这节课说的问题我觉得自己都会,但是没有好好的细心琢磨,反复思考,没有认真,老师快到下课的时候最后在问了我一道题,我还没有思考完呢,老师就把我叫了起来,我心里很慌张,害怕又说错了,我就随便说了一个,居然

一次公开课的教学启示

一次公开课的教学启示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我们学校有被听课的传统。2008年2月28日,星期三我在高一上了一次公开课,课题是《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把公开课准备以及上课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认真的去反思,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地方,可以为自己后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公开课的通知在大约一个星期前就已经得到,上课的前四天开始进行准备。刚开始只是进行些前期的准备。首先是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解。我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安徽的实验版第二版。第一版我上过,不过总体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老版本标题一样,老版本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一目首先介绍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政策的调整和战后西欧各国主要是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及其原因。第二目依次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和在美国出现的“新经济”模式。这样的安排,和新书变化很大。新的版本,省去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三个子目介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我在刚看到这课的时候,对于新老教材的这种变化不理解。老教材这样的安排可能比较便于学生的接受。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这种新变化其实很多都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国际关系史》中提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原因:1、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干涉,促进了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4、世界性和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5、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材料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6、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战后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猜测教材这样处理可能是避免重复的考虑,因为如果按照老教材的安排的话,一个问题确实强调了两遍,有重复之嫌。基于这种考虑,我初步打算按照老教材的意图,将本课设计成一个大的探究学习的题目:战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在前期的导入中作适当的铺垫:由“罗斯福新政”导入,让学生回忆其主要内容,并且认识到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一种方式;当然还有另外的措施:德国、日本等的法西斯道路,它是通过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加强对外扩张,转嫁危机。让学生了解这种方式加剧了当时的国际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带来了什么?作为设问,学生可以结合“导入框”认识到:各国经济几乎崩溃,德、意、日和英、法等尤为亚严重。教师增加感性材料:战争波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五千多万,各国军费开支达国民生产总值的60%—70%,财产损失达四万亿美元等。但是,战后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学生可以依据“导入框”回答出: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二战前的水平,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鲜明的对比,问题很容易就产生: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由教师组织安排学生讨论,进行发散思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个板书为“一、探发展之因”。教师归纳为课本上的三个主要的原因,并带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而后,继续设计问题:战后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真的找到其发展的灵丹妙药了?引导学生探究新变化之实,“二、析发展之实”。通过分析,认识到这些新变化只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制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新变化虽然带来了新发展,却并不能带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的旧问题(经济危机等)没有解决,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恐怖主义、地区性冲突等),资本主义该何去何从?导入第三个子目“三、寻发展之路”。向学生提供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根本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另外一种制度,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以此顺带导入“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好之后,以为无懈可击了。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搜集材料,理清思路,认真的准备教案了。接下来,在一个班里进行了试验。中间出现了些问题:如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学生知识很丰富,说道了许多国家发展的具体原因,像“马歇尔计划”,德国和日本的非军事化,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刺激等;还有就是,说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在进行政治说教,资本主义如何如何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