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说课:三年级第二学期《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这是三年级第二学期中第二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再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与两位数的相乘和两位数与一位数的相乘,这为本课题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这部分的内容也为后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计算和四年级的四则混合及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部分新教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说课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计算教学更多的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理解,通过重复性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平台上。事实上,计算教学要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算理是算法的存在依据,算法是算理的表现形式。所以,用算法的讲解代替算理的推导的教学是片面的。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启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展现算法的多样化,感悟中理解算理、自主建构算法的观念。并在展现、比较、思考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培养。

建议在“说教材”这个环节,可以用媒体出示教材中的每一个内容,说明其目的作用。

1、情景问题:要说一说先进行估算的目的何在?

2、讨论方法:要说一说为什么要展现四种不同的算法?在探究、交流、展现这些算法的目的在哪里?

3、优化算法:要说一说为什么要提倡用小丁丁的算法?

只有如此,说的教材既有内容又有思想,才能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准确的把握。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应当选择符合中低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探究新知中,导入学生熟悉的情景,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运用已有旧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找出最佳的答案。在教

学过程中,我采取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

学法:学生利用已有旧知,先独立思考,再参与小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的自主探究形式来找到解题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利用已有的旧知,估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结果。

明白了为什么要估算,才能确定估算目标:估算不应该是为求一个结果,而是培养学生一种估算的意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教学目标建议:通过解决情景问题中增强估算的意识。

当然,怎样创设情境问题,使学生能自觉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下面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作相应修改。

2. 通过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体验分拆的多样性,并找出最合理

的分拆方法。

这个目标所对应的是教材的四个小伙伴的四种计算方法。首先应该看到,教材中四种计算方法,都是合理的。而且在计算14×12,数据比较小的时候,并不能看出哪一种方法特别简便。

教学目标建议:通过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初步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算理。

3. 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体会并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这个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是教材的例3:43×37。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教材上有一句话:我喜欢小丁丁的算法。

因为,43×37如果用其它的三种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相比较之下比较容易出错。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说以上四种方法的教学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算理于一般的算法。那么这个内容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学生通过巩固算法、比较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感悟、优化。教师

应该引导学生在巩固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中进行比较鉴别,真正“喜欢小丁丁的算法”。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的数学方法。

教学目标建议:通过巩固算法、比较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感悟、优化、掌握。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的数学方法。

4. 通过操作、合作和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体验成功的

喜悦,逐步形成较完善的知识体系,把新知主动归纳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横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最合理的分拆方法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应该是学会比较、感悟、优化算法,正确掌握算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目标的解读,以下教学过程相应修改。

三.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情境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探究新知前,先对小刺猬的个数进行估算,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层次:探究新知

采用1.自主探究,初步感知。2.小组探索,归纳验证。

第三层次: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设计填空、判断、计算三个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更完整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作业的反馈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补充练习。

下面就第二层次:探究新知谈谈我的设计想法

1.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先对参加比赛的小刺猬的只数的估算,引导学生思考14×12怎样计算。在展开小组讨论之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法,从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2.小组探索,归纳验证。

经过小组交流发现,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分拆的方法来解题。

可能出现的14×12=14×3×4 14×12 =14×10+14×2

14×12 =20×12—6×12 14×12 =5×12+9×12

展示学生讨论的方法

提问:这几种分拆的方法都能得到答案,和你的组员交流下你喜欢哪种分拆的方法?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来比较哪种分拆的方法比较简便。虽然通过不同的分拆都能得到解题,但

14×12 =14×10+14×2这种分拆的方法中,14×10是上一堂课整十数与两位数的相乘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记忆比较深,是将已有旧知运用到新知的探究中很好的体现。

提问:这种方法是怎样分拆的?

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老师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修正,给出结论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把一个因数分拆成一个整十数加上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得到的积相加。

在□里填入正确的数学(通过填空的基础练习检验学生对分拆方法的理解。)

(1)17×29 (2)45×37

=17×□+17×9 =45×30+45×□

判断(通过判断题提醒学生分拆是拆其中一个因数,并不是两个都拆。)

(1)26×42 (2)35×28

=26×4+26×2 () =30×28+5×28 ()计算

(1)46×24 (2) 53×14

展示2位学生的作业,在讲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同时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比较多问题的部分进行补充练习,使学生更完整掌握新知。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14×12 把一个因数分拆成一个整十数加上一位数,

=14×10+14×2 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得到的积相加。

=140+28

=16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