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摄影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摄影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摄影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判断题练习

1.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的第一台木箱照相机至今,摄影术已有170余年的历史

2.1969年10月17日,美国贝尔研究所的鲍尔和史密斯宣布发明“CCD”(电荷耦合元件)

3.2000年以后,数码相机市场上基本形成佳能(Canon)、尼康(Nikon)、索尼(Sony)三足鼎立的局面。

4.专业型单反数码相机的英文缩写为DSLR,其含义为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 镜头、Reflex反光。

5.兼容性最好、被称为闪存卡的储存介质是CF卡。

6.镜片制作使用加膜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镜头透光能力,此外还能减少逆光拍摄时所产生的眩光。

7.曝光公式:E=l×t(E即是曝光量,其单位是勒克斯/秒)

8.对于曝光补偿的程度来说,我们可以遵循八字原则:“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9.构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调用各种手段和技法,突出、强调和烘托主体。

10.剪影照片实际上是以背景测光为准,而主体曝光不足的一种照片。

(以上各题内容现均为正确的表述,考核时会设置一些错误,请注意辨析。)

填空题练习

1.光圈的作用包括_调节进光照度_____、控制成像质量、_调节景深效果____。

2.数字照相机中的半导体感光元件是___CCD_____和___CMOS_____。

3.卡片式数码相机中液晶显示器 LCD的作用主要有:(1)__作为取景屏______;(2)设置相机参数;(3)___检查拍摄效果_____;(4)显示各种拍摄参数。

4.数字相机的图像储存格式主要有___RAW_____格式、___TIFF_____格式和____JPEG____ 格式。

5.按照光线的软硬性质划分,摄影的用光又可以分为__直射光____、__反射光____和__折射光____。

6.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___高调_____、中间调、__低调______。

7.摄影构图的景别主要是指__远景____、全景、__中景____、近景、_特写_____。

8.平时我们所说的三补色分别指的是:__青色光______、 ____品红色光____、____黄色光____。

9.计算机图形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_点阵图像_______图像和____矢量图像____图像。10.常见的图像色彩模式主要有:____RGB____、__LAB_____、 CMYK模式。

11.色彩深度表示数字相机所能产生的__色彩的种类____,通常用__比特(Bit)____来表示。

12.数码相机中在不同的色温的光源下,都可以将被摄景物的白色正确地在影像中还原出来的功能被称为__白平衡____调整。

13.场景模式一般包括AUTO模式、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夜景模式、运动模式、微距模式

以及全景辅助模式。

14.在摄影中,为了有力表达空间感,主要是运用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来实现。

15.粗糙表面、平滑表面和镜面等这些物质表面的特质所给予人的视觉感受,称之为质感。

填空练习题答案:

1.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019430.html,D,CMOS;

3.作为取景屏,检查拍摄效果;

4. RAW,TIFF,JPEG;

5.直射光,反射光,折射光;

6.高调,低调;

7.远景,中景,特写;

8.青色光,品红色光,黄色光;

9.点阵图像,矢量图像;10.RGB,LAB;11.色彩的种类,比特(Bit);

12.白平衡。

单项选择题练习

1.在照相机发展史上,下列照相机中不属于德国研制的一款是D

A.徕卡(Leica)135照相机

B.禄来弗来克斯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

C.康太克斯S型五棱镜单镜头反光135照相机

D.哈斯勃莱德(哈苏)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2.在下列电子相机研制厂商中,不属于日本的一家是A

A.柯达

B.尼康

C.佳能

D.美能达

3.下列数码相机的储存介质中,使用加密技术的一类是B

A.MS卡(Memory Stick)

B.SD卡(Secure Digital)

C.CF卡(Compact Flash)

D.MMC卡(Multi Media Card)

E.XD卡(eX-treme Digital)

4.下列保养储存介质方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可用手触摸内存卡上的金手指

B.内存卡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C.尽可能地将其放置在购买时所配套的卡盒内

D.与带有磁场的物品保持距离

5.选购镜头时需要考虑的镜头技术指标中不包括哪一项?E

A.焦距范围

B.光圈的大小范围

C.卡口类型

D.滤镜口径

E.出厂价格

6.下列镜头卡口类型中属于索尼厂商的是哪种类型?D

A.EF卡口

B.F卡口

C.PK卡口

D.卡口

7.下列可以实现防抖效果的设置选择是A

A.感光度调节

B.光圈调节

C.焦距调节

D.拍摄模式调节

8.下列关于手动对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手动对焦的英文名为Manual Focus,简写为MF。

B.手动对焦可以根据摄影者的需要任意调节焦点,突出主体,表达自己的摄影意图。

C.手动对焦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对焦调节。

D.手动对焦不宜用于抓拍新闻和运动景象。

9.拍摄一组画面的光圈和快门组合为F8和1/250,那么选取下面哪组曝光组合与其曝光量相同?( B )

A.F4 1/500 B.F11 1/125

C.F16 1/250 D.F22 1/15

10.如果ISO100时,测光值为F8,1/125秒,那么ISO800时,测光值应该为(A)。A.F8,1/1000 秒 B.F8,1/500秒

C.F8,1/250秒 D.F8,1/60秒

11.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

A.光圈优先曝光B.快门优先曝光

C.程序自动曝光D.全自动曝光

12.下面的选项中,哪个选项与快门速度无关?( B )

A.凝固动体B.控制景深

C.虚化动体D.控制曝光量

13.在测光模式中,测量面积最小,测量精度最高的测光方式为( D )。

A.平均测光B.3D矩阵测光

C.中央重点测光D.点测光

14.下面几种镜头中最能强化空间感的是( A )

A.广角镜头B.标准镜头

C.中焦镜头D.长焦镜头

15.数码相机与传统胶卷相机,最大的区别是( C )

A.镜头B.机身大小

C.成像原理D.成像质量

16.在数码相机中,负责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硬件为(B)。

A.DSP B.A/D转换器

C.信号放大器D.图像暂存器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镜头反光数字相机的特点的是(D )。

A.大尺寸的影像传感器B.可互换的镜头

C.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D.简便的操作方式

1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静态数字影像的格式?(D)。

A.JPEG B.TIFF

C.RAW D.AVI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D)。

A.数字相机 B.扫描仪

C.摄像机D.电脑显示器

20.选择哪种格式是数码相机对拍摄图像保存的最原始的数据信息?(D ) A.TIFF B.JPEG

C.BMP D.RAW

21.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如果把色温值设定为7000K,所拍摄的早晨阳光初升的照片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 B)

A.蓝青调B.橙黄调

C.正常色调D.不一定

22.色彩的三要素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C )。

A.色别B.明度

C.色温D.纯度

23.等量的绿光与红光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将是(A )。

A.黄光 B.白光

C.蓝光 D.品红光

24.如果我们想要拍摄剪影效果的照片,我们适宜用下列哪种光位?(B ) A.全侧光B.全逆光

C.前侧光D.后侧光

25.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A.宁静B.清新

C.温暖D.寒冷

26.在Photoshop软件中的调整功能中,哪一个选项不能调整图像的色彩?(D )A.色阶命令B.曲线命令

C.色相/饱和度 D.高斯模糊

27.表现庄严神圣、装饰性强、形式感强的题材,最恰当的构图模式选择是B A.S形构图

B.对称式构图

C.三角形构图

D.靠心式构图

28.所谓摄影画面的第二次构图指的是A

A.剪裁照片

B.调整亮度

C.调整色阶

D.旋转画面

29.下列影调中,能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明快等感觉的是A

A.高调

B.低调

C.中间调

D.高反差调

E.柔和调

30.下列关于彩色明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

A.红色是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B.橙色是明度最高的色,青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C.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D.绿色是明度最高的色,蓝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单项选择练习题答案:

1.D

2.A

3.B

4.A

5.E

6.D

7.A

8.D

9.B;10.A;11.B;12.B;13.D;14.A;

15.C;16.B;17.D;18.D;19.D;20.D;21.B;22.C;23.A;24.B;25.C;

26.D 27.B 28.A 29.A 30.C

名词解释

1.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是测定被摄体的综合亮度,即把较大测光范围内的各种景物亮度综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作为推荐曝光量或进行自动曝光的依据。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上,平均测光就是测量取景画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

2.梯级曝光法

“梯级曝光法”又称“括弧式曝光”、“加减曝光法”,即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通常先按估计的曝光量拍一张,然后再分别增加和减少曝光量拍摄。

3.景深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这一点在传感器上能清晰地结像。模糊圈的含义告诉我们,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景深就是指这种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景物纵深距离,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4.超焦距

“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距至无穷远。

5.白平衡

白平衡功能是一种针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颜色纠正功能,是让白色的物体在不同光照环境下依然呈现白色的功能。白平衡又称“白度平衡”、“白调平衡”、“色温补偿”等。绝大部分数码相机都具有白平衡功能。白平衡的作用类似于常规相机在彩色摄影中加校色温滤镜,用以获取准确的色彩还原。

6.光比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刚”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

7.图像分辨率

对于数字图像来说,分辨率指的是每英寸包含的点数,单位是dpi,这个“点”在实际意义上可以和像素等同,所以dpi就等于每英寸长度内所含的像素数。对于传统的胶卷来说,图像分辨率是指胶卷对景物细部的表现力。

8.构图

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语,原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其含义是结构、组成、联结和联系。摄影构图,就是确定画面中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将光线、影调、线条等造型元素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整体。

简答题

1.什么是焦距?

焦距是指由无数光点构成的影像通过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即焦点)至透镜的主点之间的距离。理论上对焦距的计算是指“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第二节点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

2.什么是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是一种很有魅力的镜头。它的镜头焦距可在较大的幅度内自由调节,这就意味着拍摄者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调节成像比例,也就是说,一只变焦镜头实际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的作用。

3.什么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相应的光圈。简言之,快门速度手动,光圈自动。这一模式使拍摄者具有选择快门速度的主动性,因而在需要充分考虑快门速度效果的拍摄中较为见长。

4.影调的分类按基调和影调反差分别是什么?

影调在摄影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照片上影像的阶调;二是指景物再现的深浅(当指这一含义时,也可用“色调”表示)。摄影构图对色调运用,通常指照片基调而言。黑白照片的基调通常概括为三种,即高调、低调和中间调。阶调是指影像明暗过渡的变化情况。对黑白照片来说,也就是指影像的黑、灰、白的一系列过渡情况。影像明暗变化大而多,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腻。

5.什么是正确曝光?

事实上曝光并没有对错之说,有的仅是曝光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满足于正常的视觉感受。如果要给之以定义的话,简单地说,正确的曝光就是合理的视觉感受。根据不同方式的曝光格调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曝光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准大致可分为两种:技术标准、艺术标准。

6.色彩的和谐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在摄影构图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色彩的和谐与平衡。色彩的和谐有以下几种类型:1.对比色的和谐;2.邻近色的和谐;3.类似色的和谐;4.消色、光泽色与其他色的和谐。

7.什么是“空间感”?

摄影是对客观世界影像的记录而非复制,换言之,是用平面的方式对立体空间中的视觉信息进行记录。由于缺少第三维度(纵向),三维空间中的纵深方向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和感受,只能通过模拟的方式,在平面中暗示出来。摄影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感觉,才显得真切可亲。这种视觉上的深度感,称之为“空间感”。

8.什么是专题报道摄影?

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专题报道摄影带来了一个高效、快捷的全新平台。专题报道摄影是通过一幅或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讲述一个故事,通过辅助的文字,以真实、形象的视觉阅读方式完成叙述,是网络、报纸、画报甚至电视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论述题

1、试述数字相机的最主要的性能指标。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较,其性能与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数码相机涉及的影像传感器、储存媒体、储存格式、数码变焦、白平衡、颜色深度、数码噪音、信号输出等概念,在传统相机中都是不涉及的。

影像传感器是数码相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数码相机是采用影像传感器来形成影像的模拟电流信号,再经模拟/数码转换处理后记录在影像储存卡上。影像传感器的质量是决定数码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现今数码相机中主流的影像传感器称为CCD。其他影像传感器如CMOS等也日益增多地被用于数码相机。

储存格式又称“文件格式”、“档案格式”。有的储存格式是以无压缩方式储存影像的,这样能取得较高的影像质量,但每幅画面所占文件量就较大。有的储存格式以一定的压缩比例的方式储存影像,这样每幅画面所占的文件量就较小,但影像质量会有所损失,尤其是大比例压缩储存。大部分数码相机具有多种不同压缩比例的储存方式供选择使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与数码影像、数码图形有关的储存格式种类繁多,与数码相机拍摄时直接相关的主要是JPEG、Flash Pix、TIFF和RA W等格式。

在有些数码相机上,除了具有光学变焦的变焦镜头外,还增加了一种“数码变焦”的功能。所谓数码变焦实质上是在镜头原视角的基础上,在成像的CCD影像信号范围内,截取一部分影像进行放大,使影像达到充满画面的效果。

颜色深度又称“颜色度”、“色彩深度”“色彩位数”、“位元深度”等。它是用来表示数码相机记录的影像对色彩的分辨力,也就是再现被摄体色彩、色调的性能。颜色深度采用“位”数或“比特”数来表示。

2、试述新闻图片编辑人员的修养

新闻图片编辑的特殊素质要求:

1.掌握一定的造型艺术知识和富有较高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图片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

2.熟悉并掌握摄影技术技法,具备熟练的拍摄技术和暗室制作知识,以及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能力。

3.具备统筹策划的能力和组织调配能力。对报纸在一定时期的新闻摄影报道要制订计划,并善于策划具体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4.具有扎实的编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强的编辑、加工能力。

5.具备熟练的版面设计、编排技能,能合理、充分、有效地将图片用于报刊版面的编排,使报刊版面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前提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画面内容与图片相得益彰,活泼有趣,充满生命力。

6.受众意识强,心中时刻为读者着想,使编排、设计出来的报纸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

7.协调能力强,善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保证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各环节的畅通无阻。

[补充知识]

数码相机常见标识及含义(主要以佳能A630型为例):

FUNC. 功能

SET设定

DISP.相机设置显示开启/关闭、信息剪裁方向按钮

ISO相当感光度

WB白平衡

AF自动聚焦

MF手动聚焦

SCN特殊场景

A-DEP 自动景深自动曝光

M手动曝光

A v光圈优先曝光

Tv快门优先曝光

P程序自动曝光

ZOOM变焦

LENS镜头

BA TT.电池

A/V OUT音频/视频输出

[几种主要品牌数码相机单反系列标识含义]

Nikon品牌中X的含义:尼康在数字单反相机序列上,分别用个位数字(高端产品)、十位数字(低端产品)和百位数字(中端产品)来区分。以尼康D3X为例,其中的数字“3”意味着是高端产品系列,X是代表“极限功能”的系列产品。

SONY品牌中系列的含义:位列希腊字母之首,其含义为“开始”和“精粹”,读音为alpha。

EOS是Electron Optics System的缩写,中文是“电子光学系统”,是佳能单反相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变革。

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出露地表的岩石,受日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 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1、植物的根系起楔子作用对岩石挤胀而使岩石崩解;2、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进一步加速岩石破碎。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1、运动速度:滑坡运动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2、移动形态:崩塌体往往比较破碎,形成倒石堆;滑坡体则保持整体形态不变。 3、发生坡度:坡度较大时才可能发生崩塌;而滑坡在坡度较小的时候也可能发生。 4、有无裂缝:崩塌体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 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的横纵裂缝。 坡面径流侵蚀。坡面径流侵蚀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有关。地形(坡长、坡度、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从理论上说,坡长越长,越到下坡水量越多,水流的能量也越强。但是随着坡面的增长,水流携带的泥沙量也随之增多,需要消耗一部份能量,使水流侵蚀能力减小。因此,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并不是随坡长增加而加大。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速度加快,冲刷加强;坡度加大却又使径流量减小,因为在降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坡度加大可以使坡面加大,实际上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 不同形状河床的河床断面,形成不同的环流系统,可分为:单向横向环流,底部汇合型横向环流、底部辐散型横向环流、复合型环流 对于一条河流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上游多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在同一河段,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弯曲河段在凹岸侵蚀,同时在凸岸就发生堆积。 洪水期的洪水波在较狭窄河段传播速度慢,产生壅水,水面比降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形成浅滩;在展宽的河段,洪水波传播快,水面比降大,水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发生侵蚀而形成深槽。 岩槛是基岩河床中较坚硬岩石横于河床底部形成的瀑布或跌水,并构成上游河段的地方侵蚀基准表面。 岩槛形成原因:岩槛形成与构造或岩性有关,有些活动断层可直接形成岩槛,岩槛位置和断层位置一致;有时岩槛位于活动断层上游方一定距离,这是因岩槛向源后退之故。前者表明断层活动期很近,后者说明断层活动已有相当长时期。穿插在基岩中的岩脉,也常形成岩槛。深切曲流发育在山地,根据它下切和侧蚀的情况,又可分为嵌入曲流和内生曲流。 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流速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主要是细沙和粘土,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和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样就组成了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物。 河床相冲积物中,靠近下部的物质较粗大,上部的较细小。 绝大部分泥石流均发生于傍晚或深夜,为什么? 答:绝大部分泥石流是降雨和融雪诱发引起的,而一天之中雨势最大、冰雪消融最强烈的时间往往是午后至傍晚这段时间,有时候在傍晚之后这段时间雨势最大,而泥石流的爆发比水源的突然增加要滞后一段时间,故相应推迟到傍晚或深夜发生。 从潮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称近河口段。

数据库复习题答案

(说明:仅仅代表个人观点,答案正确率为98%,可能会有错的地方,有问题请问度娘) 复习参考资料 选择题 :30分(15题) 名词解释:20分(4题) 综合题:50分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C)。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D)。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 II B. 只有 II C. II 和 III D. 只有 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以上三种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A.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级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模式。 A. 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10. 下述( 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 完整性约束说明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 数据库安全 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1.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 A. 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关系模型 12. 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 )。 A. 名称 B. 属性 C. 对象 D. 概念 13. 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 在(A )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 网状模型

数据库概论参考答案

、 数据库概论专科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导论 一、选择 1、C 2、B 3、C 4、A 5、A 6、A 7、C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C 15、D 16、C17、A18、D19、C20、B 21、A22、C23、A24、C25、D 26、D 27、B 28、B 29、A 30、C 31、A 32、D 33、A 34、C 35、A 36、A 37、C 38、D 39、A 40、D 41、D 42、D 43、C 44、A 45、D 46、B 二、填空 1.数据 2.数据库 3.数据库得恢复 4.概念模型 5.逻辑独立性 6.关系数据 7.层次 8.数据定义 9.网状模型 10.完整性约束 11.关系数据 12.ER 13.一对多 14.信息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一定含义得数据集合,它具有超出事实数据本身之外得价值。 2.数据:数据库中存储得基本对象,通常指描述事物得符号。 3.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得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得数据本身,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得联系。 4.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访问得软件系统,也就就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得一层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得软件。用户必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与控制数据库中得数据。 5.数据库系统:引进了数据库技术后得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数据,提供数据处理与数据共享机制,一般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与人员组成。 6.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得事物称为实体。 7.属性:实体所具有得某一特征或性质称为属性。 8.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就是有联系得,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两类:一类就是实体内部得联系;另一类就是实体之间得联系。 9.关键字:唯一地标识实体得属性集称为关键字。 10.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与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11.实体集:同一类实体得集合称为实体集。 1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就是对数据静态特征得描述。数据得静态特征包括数据得基本结构、数据间得联系与对数据取值范围得约束。 13.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就是指对数据动态特征得描述,包括对数据进行得操作及相关操作规则。 14.数据得完整性约束:数据得完整性约束就是对数据静态与动态特征得限定,就是用来描述数据模型中数据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2. 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 3. 伯兰特?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 4. 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5. 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 6. 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0. 韦政通著:《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 1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12. 高时良编撰:《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6. 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7. 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8.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 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 20.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1. 赫?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2. 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 巴格莱著,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4.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5.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6.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7. 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8.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9.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0.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1. 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2.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3.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4.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5. 华东师大教育系等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6.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37.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 戴本博、张法琨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9. 博伊德、金合著,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0. W?F?康内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1. 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2. 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条痕:是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基本物质。 溶洞:地下水对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 纹泥:冰川融水携带的细粒物质在冰川前缘湖泊中缓慢地沉积在湖底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理的冰川-湖沼沉积物。 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都叫化石。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解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主要表现在地层的变形,产生种种地质构造,同时引起了地表形态的改变。 变质作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填空) 简答 1、任意举出5种常见矿物并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归类。 (1)自然元素:如石墨、自然金; (2)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 (4)含氧盐:可细分为硅酸盐类(如橄榄石、辉石、正长石、斜长石)、碳酸盐类(如方解石)、硫酸盐类(如石膏); (5)卤化物:如萤石。

2、简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岩石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即: (1)在地下深部,沉积岩和岩浆岩可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2)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可通过风化—搬运—沉积转变成沉积岩。(3)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更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形成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 3、比较岩浆岩与沉积岩在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异同 相同点: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等为主。不同点: (1)沉积岩和岩浆岩中铁的总量大致相同,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高于FeO,而岩浆岩中则FeO略高于Fe2O3,这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所致。 (2)沉积岩中K2O>Na2O,而岩浆岩则相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岩浆岩风化分解后产生的Na2O常形成易溶性盐溶于海水中。而含钾矿物如白云母在表生条件下较稳定,粘土矿物又易于吸附钾,故母岩中的K2O大部分含在白云母碎屑和粘土吸附物中进入沉积岩。 (3)沉积岩中富含H2O和CO2,这显然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表生条件下所致。 4、简述冰斗的形成过程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地势低洼处,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搬走,洼地周围不断后退拓宽,底部被蚀深,并导致凹地不断扩大形成冰斗。 5、黄土的主要特征。 (1)成分 ①粒度成分: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②化学成分:富含CaCO3,还有SiO2。 ③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 2、厚度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指某区域内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的空间数据的集合。) (2)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空间操作算子,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几何完整性约束,长事务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2.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答:(1)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B/S结构 (2)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1)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①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一对多的联系。②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多对多的联系。③关系模型是用二维关系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规范化的关系表格。 ④面向对象模型象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

体或现象模型化为一系列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行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系统 4.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答:(1)空间索引,也叫空间访问方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2)①格网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为大小相等或不等的网格,记录每一个网格所包含的地理对象。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的格网,然后通过该格网快速查询所选的地理对象。 ②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③R-Tree是基于空间数据对象分割的空间索引方法,它采用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 5.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 答:SQL的空间扩展,需要一项普遍认可的标准。OGC是由一些主要软件供应商组成的联盟,负责制定与GIS互操作相关的标准。在OGIS标准中,所指定的操作可分成三类:⑴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⑵用于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⑶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6.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分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7.阐述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基本思想。 答:①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防范对象: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②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确的数据,防范对象: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 ③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从而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1、《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5、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册) 张民生等主编上海辞书 6、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2.00 7、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干国祥等编] 四川教育28.00) 8、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丛书) [杨全印等著] 教育科学21.00 9、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李镇西教育文丛) [李镇西著] 四川少儿20.00 10、小学语文教例研究[方亮辉等主编] 宁波20.00 11、学生第二[李希贵著] 华东师大19.80 12、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 13、不做教书匠(新教育文库)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18.00 14、互动---生成教学[蔡楠荣主编] 上海三联25.00

15、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董洪亮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6、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彭钢等主编] 教育科学15.00 17、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万伟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8、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周勇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9、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2.00 20、中国教师缺什么[黄燕编著] 浙江大学20.00 21、当代学生课业评价[蔡敏著] 上海教育18.00 22、步入诗意的丛林(新教育新理念) [周益民著] 长春25.00 23、破译教育的密码(干国祥) 24、参与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8.00 25、对话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5.50 26、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徐建敏等主编] 教育科学19.80 27、问题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9.00 28、我所理解的教育[朱永新主编] 海南19.80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 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 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 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 坡面 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 拟开挖路堑 坡面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 拟开挖路堑 图2 A B C 现代雪线(4000m a.s.l.) 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 冰斗B (3200m a.s.l., 形成 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 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 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 现 代河床 断层F 图3 30 70 150m 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 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

数据库复习参考资料全

复习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以上三种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应该是外模式与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级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模式。 A. 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也叫外模式,用户模式) D. 内模式 10. 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 完整性约束说明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 数据库安全 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1.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A. 层次模型(ABC都是逻辑模型的)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关系模型(ER图) 12. 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A. 名称 B. 属性(准确的说应该是属性集,马) C. 对象 D. 概念 13. 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 在()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 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 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15. ()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 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 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16.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基础》(第八版),[美]奥恩斯坦、丹尼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 1. 帕尔默著(2005)《教学勇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碧美著(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范梅南著(200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2003)《教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佐藤学著(2003)《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泰勒著(199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7.舍恩著(2007)《反映的实践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8.帕克、哈斯著(2004)《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第7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地貌学复习参考资料

绪论 1,地貌学又称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演化和分布的科学. 2、戴维斯(美国)提出的“解释性的地貌描述法”、“侵蚀轮回”以及“地貌的构造、营力和发育阶段的函数”等理论推动了现代地貌学的发展。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和地貌是构造、过程、阶段(时间)的函数的概念。 3、德国地貌学家彭克的《地貌分析》一书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彭克的山麓梯级说,分析地貌形态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 大地构造地貌 1、地壳均衡说(1)陆壳特点:厚而轻,上层—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层—花岗岩;下层—玄武岩(具有连续分布的特点)(2)洋壳特点:薄而重,单一玄武岩层(3)假设和成因普拉特模式、艾里模式、实际模式。 2、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大陆和大洋演变的六阶段:胚胎期——东非大列谷;幼年期——红海;成年期——大西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缝合期——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有大量的蛇绿岩套。 3、(1)全球构造山系分布: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山系:如阿拉斯加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②略成东西走向横贯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如阿特拉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苏门答腊岛上的山脉等;(2)全球构造山系特征:①多个构造期形成,规模大,地势高;②地貌复杂,褶皱断裂强烈,有岩浆侵入;③山地呈断块抬升,改变地形、水系,地貌变形,发育夷平面;④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⑤构造山系都有很厚的地壳-存在所谓山根。 地质构造地貌 1、水平构造地貌类型:(1)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特征:顶部平坦或微斜,地形面与原构造面一致。科罗拉多高原、鄂尔多斯高原。(2)方山和桌状台地,特征:方山是受坚硬岩层控制,顶部呈平缓地面的山体。顶部也有微小起伏(残积物),方山之间谷坡处的坚硬岩层可形成峭壁,软弱岩层则形成缓坡。总体形成顶平坡陡,形似城堡山寨的地貌体。 2、褶曲的拱起和凹陷,形成地形高低,称为原生褶曲构造地貌;褶曲岩层受外力剥蚀后,还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各种地形,称为次生褶曲构造地貌。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分)2分,共40(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B 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数据库管理系统B A.数据库 .软件工具D C.数据模型 )2.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的是(C .数据由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结构化BA .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度大DC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3. .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 A -联系模型D.实体C.网状模型4.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A .用户程序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B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C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D A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5 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象D.三级模式

C.模式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D 6..关系C.索引 D A.树B.图 有一名为“列车运营”实体,含有:车次、日期、实际发车时间、实际抵7.)达时间、情况摘要等属性,该实体主码是( C .日期BA.车次+情况摘要日期D.车次C.车次+ )S等价于( B 和己知关系RS,R∩8. B. () A. () D. () C. () 学校数据库中有学生和宿舍两个关系:9. 宿舍(楼名,房间号,床位号,学号)学生(学号,姓名)和 假设有的学生不住宿,床位也可能空闲。如果要列出所有学生住宿和宿舍分配)的情况,包括没有住宿的学生和空闲的床位,则应执行( A B. 全外联接A. 左外联接1 / 13 自然联接D. 右外联接C. 10.用下面的语句建立一个基本表:( (4) ,(8) ,(2),) D )可以插入到表中的元组是(21 ,刘祥',A. '5021','刘祥',男, 21 B. ,'',,,男,C. '5021',21 D. '5021','刘祥 C )11. 把对关系的属性的修改权授予用户李勇的语句是(' A.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D 4、C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C12、D 13、 D 14、 D 15、 B 16、C 17、 D 18、A19、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阶段 2、关系 3、物理独立性 4、操作系统 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一对多 7、独立性 8、完整性控制 9、逻辑独立性 10、关系模型 11、概念结构(逻辑) 12、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与递归 13、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数据字典 15、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得三个阶段。各阶段得特点就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得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得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得特点: A、数据以文件得形式长期保存。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得独立性。 D、文件得形式已经多样化E、数据具有一定得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得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与数据之间得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得区别与联系 答:数据管理得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得数据共享与更高得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得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得操作使用接口。 数据库系统对数据得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得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得监督与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得数据就是集成得,每个用户享用其中得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得含义与联系。 答:数据库就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得、可共享得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软件系统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得访问,并对数据库得数据进行存取、维护与管理。 数据库系统就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得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得联系就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得。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得功能就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得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就是来保存数据得。 数据库用户就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得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与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得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得一些物理上得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教育学阅读书目

教育学、教育史专业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西方哲学精神》《西方文明史》 刘放桐:《西方哲学史》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美国教育史》吴式颖:《外国教育史》 毛礼瑞:《中国教育通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院校主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王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教育文选》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尔》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科学出版社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国)J.W.博特金著,林均译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回望》《立场》《命脉》《基因》《教育原理》 张瑞藩:《中国教育哲学史》(1-4) 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选读)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著作(选读)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 罗素:《教育和美好的生活》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西方心理学史》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 杜成宪:《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 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名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 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共8本)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谢立忠:《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地貌学复习材料 (1)

地貌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试述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 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作用时间 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3)影响生物界(4)影响自然界地域的分异(5)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化 3.简述我国山地的划分及界限的地理意义 极高山:绝对高度>5000M 高山:3500M—5000M 中山:1000M—3500M 低山:500M--1000M 4.简述地貌的基本性质 物质性界面性动力性天然性变化性 第二章构造地貌 1.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2.断层线崖: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崖壁。 3.顺地形:背斜山与向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吻合的,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4.逆地形:向斜山与背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反的,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5.简述单斜构造地貌的水系特征 顺向河次成河逆向河再顺向河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作用 1.风化作用:引起岩石物理状况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2.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 3.简述风化壳的特征 具有分布不连续性,其组成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包括少量残存液体,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地表向下颗粒由细到粗,风化时间由长到短。 4.简述风化壳发育发育的阶段性 (1)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发育岩(碎)屑型风化壳,岩石以破碎为主, 元素很少迁移,碎屑的化学成分基本与母岩一致,是风化的开始阶段,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寒冷和干旱气候)下风化可能长期停留在这一阶 段。 (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 早期阶段:以富钙为特征(硅铝-硅酸盐型及硅铝-硫酸盐型风化壳) 中期阶段:以富硅铝为主要特征(硅铝黏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晚期阶段:以富铝铁为特征(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型风化壳)化学风化进行的比较彻底。 5.简述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

数据库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原理 1.1试述数据、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如数值数据、文本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数据管理: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维护和应用,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和一组用以访问、管理和控制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4什么是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又分为哪两个层次?为什么需要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用来描述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依赖程度越低则独立性越高。 数据独立性又分为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两个层次。 数据的独立性把数据的定义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加上存取数据的方法又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提供,从而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写,并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代价。 1.6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为什么需要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一个描述数据语义、数据与数据之间联系(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 数据模型的基本要素: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由于计算机不可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所以人们必须事先把具体事物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也就是把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物、活动、概念等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进行抽象、表示和处理。 1.7为什么数据模型要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3类?试分别解释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应满足3方面的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被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一种数据模型要很好地同时满足这3方面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应用目的,分别采用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概念层次的数据模型称为概念数据模型,它按用户的观点或认识对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逻辑层是数据抽象的中间层,用于描述数据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物理模型:物理层是数据抽象的最底层,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1.9关系模型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关系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有关系代数作为语言模型,有关系数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操作结果还是关系。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提高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效率。 1.10为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对数据进行抽象?分为哪几级抽象? 一个商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支持高效的数据检索。这种高效性的需求促使设计者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复杂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和存储数据。由于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用户并未受过计算机专业训练,系统开发人员就通过多个层次上的抽象来实现对用户屏蔽复杂性,以简化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分为物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