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书目 (很全)

北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书目 (很全)
北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书目 (很全)

认知语言学参考书目

认知语言学参考资料 Aitchison, J. 1987.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J. R. 199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 W. H. Feeman and Company. Bach, K. 1987. Thought and Referenc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Barsalou, L. W. 1982. Context-independent information and context-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concepts.Memory & Cognition 10: 82-93. Barsalou, L. W. 1983. Ad hoc categories.Memory & Cognition 11: 211-227. Barsalou, L. W. 1987. The instability of graded structure: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concepts. In U. Neisser (ed.),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Factors in Categor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01-140. Barsalou, L. W. & B. H.Ross. 1986. The roles of automatic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in sensitivity to superordinate and property frequ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2: 116-134. Barsalou, L. W. & J. W.Hutchinson. 1987. Schema-based planning of events in consumer contexts. In P. F. Anderson & M. Wallendorf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 ol. 14.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14-118.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Oxford: Blackwell.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Carston, R. 1988.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F. J. Newmeyer (ed.),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V ol. 3.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8-68. Croft, W. & A. D.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7.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英语论文语言学方向选题课件.

语言学方向论文选题 1.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2.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 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5.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 6.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7.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8.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 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10.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11.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 12.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 13.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 1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 15.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 16.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 17.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 18.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 19.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 2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21.汉英色彩词汇的对比研究及其象征意义 22.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 23.委婉语的礼貌原则研究及策略 24.汉英“山丘”对比研究 25.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 26.英语道歉方式的策略及研究 27.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28.英语委婉语的寒暄功能 29.英语请求言语的策略研究

30.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 31.会话得体:会话者的立场语境运用研究 32.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 33.英语课堂的焦虑现象及策略研究 34.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 35.从礼貌原则看短信语言 36.从合作原则看课堂师生互动 37.浅析中英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 38.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 39.言语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40.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 41.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 42.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43.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 44.论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45.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46.浅谈词汇搭配错误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47.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8.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49.中英文性别歧视习语的对比研究 50.称谓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51.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 52.浅析广告语言的特点 53.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 54.浅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55.论中英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56.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7.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 58.英诗中的常用修辞研究 59.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单词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北京大学语言学院推荐 (英)The Categories(范畴):亚里士多德 (英)THE DEVIL’S DICTIONARY(魔鬼词典)-- AMBROSE BIERCE(阿姆布诺斯·比尔斯) (英)The Foolish Dictionary(愚蠢的词典)-- Gideon Wurdz(吉顿·伍兹) (英)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美]塞尔[Searle,J.R.] (英)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英]哈切(Hatch,E (英)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习得 (英)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英)当代语义理论指南--[美]拉宾(Lappin,S.)著 (英)德里达--诺利斯 (英)汉语方言的连续变化变调模式--陈渊泉 (英)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美]吉(Gee,J.P.)著 (英)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心理语言学入门 (英)剑桥语言百科词典 (英)交际语言教学论 (英)句法:结构、意义与功能 (英)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美]斯科隆(Scbllon,R.)等著 (英)历史语言学 (英)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英)乔姆司基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英)人类语言学入门 (英)认知语言学入门 (英)社会语言学教程 (英)言语的萌发:语言的起源和进化 (英)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美]塞尔(Searle,J.R.)著 (英)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英)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英]利奇(Leech,G.N.)著 (英)语法化学说 (英)语料库语言学 (英)语料库语言学入门[新]肯尼迪(Kennedy,G.)著 (英)语言和人 (英)语言类型学与普通语法特征--Croft (英)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Sapir (英)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美]奥德林(Odlin,T.)著 (英)语言心理学[美]卡罗尔(Carroll,D.W.)著 (英)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 (英)语言学教程--Radford (英)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英)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 (英)语言学入门[英]普尔(Poole,S.C.)著 (英)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方向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方 向介绍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0102) 1.应用语言学方向 应用语言学方向是适应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需要设立的研究方向,它以“人机交际”和人际交际的语言理论和技能、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跨学科的语言应用学科,它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 本方向有社会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两个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重在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它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应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总结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如旅游、交通、商贸、公关、司法、教育等)人际交往中语言应用的特殊规律,对语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服务。计算语言学是利用计算机对人类自然语言处理和加工的科学,它是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与合成等都是本方向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方向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文、理、工多科院校、以及与教育部语言应用研究所合作的优势,为二十一世纪的应用语言学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重点。汉语教学法历来都是汉语言基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教学法研究,也是汉语言基础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自现代汉语诞生之日起,其教学过程即随之开始;应用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汉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升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汉语教学研究,无论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角度说,我校有国内著名语言学家为学科带头人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的深厚基础,最近又增添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雄厚实力,如果再加上汉语教学研究理论的参与,必将使汉语语言理论研究体系更趋完善。我校作为全国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一直担负着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汉语教学中把结构、意义和交际功能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多年来面临的理论与实际的大问题。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提高,矛盾日益突出。汉语教学如何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语言应用实际,力求走出一条新路子。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不断加大,国内各汉语教学机构为了在来华留学生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份额,都纷纷把对外汉语教学高学历师资的竞争放到了首位。此外,全球性“汉语热”方兴未艾,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本方向将竭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 语言信息处理方向 语言信息处理是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针之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是,许多初中生的 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记,适量背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益的文化知识。 二.读而不思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的文章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难,自然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许多疑难我们还没有发觉。不妨"于无疑处生疑",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一知半解。 三.读而不写 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有的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多么可惜!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呀。所以,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可以做札记,也可以写读后感。 四.读而不悟

许多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 五.读而不选 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现代社会信息多源,书海茫茫,读之不尽。故初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筛选。语文大纲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诗文,这些为我们明示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 六.读而不博 初中生的阅读还有单凭举和只讲功利的"偏读"病,偏爱武打、言情小说,偏爱作文选,怕读古代文言文,怕读现代科技文。其实读书不妨杂一点,面广一点,博约结合,这样都能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愿同学们克服以上的阅读毛病,做到博闻强记、读思结合、读悟兼容、读写同步,这样阅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阅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必买中外十大名著 作品目录: 1、《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鲁滨逊漂流记》 3、《格列佛游记》 4、《繁星.春水》 5、《朝花夕拾》 6、《西游记》 7、《水浒传》8、《骆驼祥子》9、《名人传》

中国语言文学系参考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系参考书目: 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史》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等书目文献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参考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大文学考大综合,一门文学基础,一门语言学基础,各一百五十分,参考书目大致如下(各专业本专业参考书目可能有所不同): 文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 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外国文学简编;黄晋凯等;人大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11年文学理论没有考这本书,而是考了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可参考北大版张少康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朱立元《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人大版章安祺等编《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由于文论部分向来占分比较重,又太多,所以不好抉择,各位自己做决定。文论我只看了童庆炳,其它的都没看。) 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编

语言学方向论文框架

语言学方向论文框架: 1> 实证性论文框架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R esearch Background 1.2R esearch Objective( Motivation ) 1.3R esearch Significance 1.4S tructure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abroad 2.2 Studies at home 2.3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Research Methods 3.4 Research Procedure 3.5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4.1 Analysis on………. 4.2 Results 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2>文本分析性论文框架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R esearch Background 1.2R esearch Objective( Motivation ) 1.3R esearch Significance 1.4S tructure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abroad 2.2 Studies at hom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具体阐述文中要用的理论)3.1… 3.2… 3.3…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4.1 Analysis on………. 4.2 Results 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小学第一学段推荐课外阅读书目(50本):1~2年级 中国部分(20) 1.《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 (这是孙幼军的**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长篇童话,它影响了一代儿童。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的作品。) 2.《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小猪唏哩呼噜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 3.《树叶船》张俊以 4。《吹泡泡》张俊以 (这两本优美的儿歌和小诗,让我们体会到很多纯真的乐趣。) 5.《调皮的日子》秦文君 (《调皮的日子》和它的续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说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 6.《窦蔻流浪记》窦蔻 (这是6岁半的窦蔻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一下同龄人的很多类似的想法和情感。)

7.《365夜知识童话》鲁克 (每天一个童话,每天学到知识。) 8.《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 (看过动画片的同学换着看看文字,一定更有意思。) 9.《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梅子涵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就生活在你们中间呢,赶紧去书中找找自己和你的朋友吧。) 10.《笨笨猪》杨红樱 (憨态可掬的小猪会笨到什么样子呢?) 11.《泡泡儿去旅行》(小布老虎丛书) 薛涛 (多么神气的旅行啊,但有点替泡泡担心哟。)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周锐的童话永远有与众不同的精妙。) 13.《小布头丛书一小布头新奇遇记》

孙幼军 (新奇遇从上次奇遇的“后来呢?”继续开始。小布头几经辗转,成为了男孩子朵朵的知心伙伴,他甚至坐飞机去了美国,陪伴朵朵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平静却也很温馨的幼年时光。) 14.《我不是坏小孩》(全3册) 叶妹 (插图本。来看看好小孩是什么样子的吧。) 15.《小香咕系列》 秦文君 (包括《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小香咕和男孩毒蛇生日会》等。) 16.《李拉尔故事系列》 梅子涵 (包括《爸爸小时候什么样子》、《大人都是猫咪》、《我也会当爸爸》等。) 17.《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 (包括《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从多种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北京大学语言学参考书目

综合考试语言学书目 I普通语言学 1)Bloomfield,https://www.360docs.net/doc/8315121563.html,nguage.London:George Allen&Unwin Ltd.(Reprinted in2002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Chomsky,N.2002.On Nature and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printed in2004b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Robins,R.H.1989.General Linguistics.4th ed.London:Longman.(Reprinted in2000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Sapir,https://www.360docs.net/doc/8315121563.html,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Reprinted in2002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Saussure,F.de.1916/1960.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trans.W.Baskin).London:Peter Owen.(Reprinted in2001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Whorf,https://www.360docs.net/doc/8315121563.html,nguage,Thought,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Cambridge,Mass.:M.I.T.Press.(高一虹等中译本2001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7)胡壮麟、姜望琪(主编),2002《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II句法学 8)Baltin,M.R.&Collins,C.(eds.)2000.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yntactic Theory. Cambridge,Mass.:Blackwell.(Reprinted in2001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Cook,V.J.&Newson,M.1996.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2nd.ed.Oxford: Blackwell.(Reprinted in2000b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Radford,A.1997.Syntact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A Minimalist Approa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printed in2002b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van Valin,R.D.&Lapolla,R.J.1997.Syntax:Structure,Meaning,and Func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printed in2002b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温宾利,2002《当代句法学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II语义学

应用语言学专题-教学大纲

应用语言学专题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0 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专题(Applied Linguistics)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周学时:2 # 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考试形式:论文考查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300字左右) 语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运用中存在和发展的。没有语言的运用,就没有语言。因此,要全面认识语言,真正认识语言,必须结合语言的应用来进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应用价值、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等问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课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这条主线,将知识介绍与实践演练及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语言应用的各种具体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300字左右) 论文考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对语言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释。要求观点鲜明、新颖,论述完整、清晰,逻辑性强,格式规范。平时成绩和论文考查各占50%。 四、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 第一章应用语言学概述(4学时) 第一节语言应用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应用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四节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6学时)第一节交际理论 第二节动态理论 ! 第三节中介理论 第四节层次理论 第五节浅显理论 第六节人文性理论 第三章语言与交际(4学时) 第一节交际原则与策略 第二节交谈的艺术 第四章语言与教学(4学时) ¥ 第一节语言习得 第二节语境、真实、过程 第三节反思、互动、整合 第五章语言与辞书编纂(4学时) 第一节基本体例 第二节释义方式 第三节书证与例证 第六章网络语言(4学时) ! 第一节网络词汇 第二节网络语体 第三节网络语言风格 第七章语言规范性(6学时)

什么是语言学

1、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它的性质、起源和结构原理的称为普通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例如汉语、英语等)为研究对象的称为××语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等。具体语言的研究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因为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都是从具体语言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2、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心理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心理学功能可被描述为人与现实世界沟通的途径,而社会学功能则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心理学功能的本质可被视为内向和主观的,社会学功能则是外向和人际的。 3、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第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约定俗成说明了语言的本质:第一,意义任意性,没有本质联系;第二,音义结合关系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说明它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部分学校对外汉语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部分学校对外汉语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08-08-23 16:57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3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 黄伯荣《现代汉语》、 胡裕树《现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 张之强《古代汉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0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陈昌来、齐沪扬《应用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要略》) 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9 语言基础+作文 对外汉语教学未定 语言基础+作文 民俗学 5

文学基础+作文 文艺学 3 文学基础+作文 中国古代文学 11 文学基础+作文 汉语言文字学 9 汉语基础+作文 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外教社)、 胡裕树《现代汉语》

中小学生必读课外阅读书目(教育部推荐)

教育部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 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十万个为什么》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 4、《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5、《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北京教育出版社 6、《汉字的故事》梅子涵着上海科普出版社 7、《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着,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二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着,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 2、《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着,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着译林出版社 4、《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5、《神奇的符号》苏步清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6、《诗词中的科学》唐鲁峰等江苏人民出版社 7、《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杨鹏、刘道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9、《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 11、《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 2、《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着周龙梅少年儿童出版社 3、《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着北京教育出版社 4、《天方夜谭》郅涛浩等译译林出版社 5、《130个科学游戏》(德)汉斯.普雷斯着,吴衡康编译中国少儿出版社 6、《东周列国志故事》郭平、陈6咏超改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7、《成语故事365》帆女阿雪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8、《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21世纪出版社 9、《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苏叔阳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1、《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 12、《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 13、《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 14、《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5、《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6、《灵性的王国》张香桐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17、《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着,马默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稻草人》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参考书目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参考书目 1 概论 高明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 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吴为章编著《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较深] 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兹维金采夫《普通语言学纲要》(1962),伍铁平、马福聚、汤庭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 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高明凯等译,岑麒祥、叶蜚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初读有一定难度,但需要仔细品味] 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Lyons,J.Linguistics,1980,载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译丛》编辑部编:《语言研究译丛》第二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Radford,A.1997.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较深] 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学林出版社,1983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卫志强《当代跨学科的语言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现在叫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了),1992 语言在交际中规范施春宏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3 语言学史 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许德宝、冯建明、胡明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 本体研究(一般参考现代汉语课老师开的参考文献)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言学纲要(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朱德熙《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较深] 5 其他 岑麒祥《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 王希杰主编《语言学百题(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编《语言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目录

应用语言学课题.

应用语言学方向研究生必读书目及研究方向(邓晓芳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二语习得 综述性重要文献 Doughty, C. & M. Long (2003.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Blackwell.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 & Barkhuizen, G. (2005. Analyzing Learner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ss, S. M. & Selinker, L. (200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Second Edition.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一 Natural & Instructed L2 Learning 自然环境 /有指导的二语学习 (二 Interlanguage processes中介语研究 (三 Input, Interaction, and Output输入、交互、输出 (四 Universal Grammar and SLA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五 Language Transfer母语迁移研究 (六 Individual Differences学习者个体性研究 (七 Social Factors and SLA社会因素与二语习得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理论

语言类考研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教材及相关参考书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大、北语、南大、南开、北外、厦大、湖大) 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武大、南大、浙大、南开、暨大) 3、《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浙大、武大、华科、川大、) 4、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北大、北语、人大) 5、《现代汉语》齐沪扬主编,商务印书馆,2007(南大、上海师大) 6、《现代语言学导论》池昌海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浙大) 7、《现代汉语研究导引》,杨锡彭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 8、《现代汉语》张谊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上海师大) 9、《现代汉语》,杨文全,重庆大学出版社(川大) 10、《实用现代汉语》,袁彩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大) 11、朱德熙《语法讲义》(北大、北外) 12、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大) 1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大) 1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北语) 15、《现代汉语实词》方绪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上海师大) 16、《现代汉语虚词》张谊生,同上;(上海师大) 17、《现代汉语短语》齐沪扬,同上;(上海师大) 18、《现代汉语句子》陈昌来,同上;(上海师大) 19、《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范开泰、张亚军,同上。(上海师大) 20、《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北语) 古代汉语及相关参考书 1、《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南大、浙大、北语、南开、暨大、华科、厦大、川大、湖大) 2、郭锡良《古代汉语》(北大、南大、浙大、上海师大) 3、《古代汉语》中国人大古文系古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人大) 4、《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冉启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南开) 5、《古代汉语》,俞理明、雷汉卿,重庆大学出版社(川大) 6、《古代汉语知识辞典》,向熹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川大) 7、沈源祥《古代汉语》(武大) 8、《古代汉语研究导引》,高小方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 9、《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北京大学出版社。(北语) 10、王彦坤、朱承平、熊焰编著《古代汉语》2000年,暨南大学出版社(暨大) 11、《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高教出版社(南大) 语言学概论及相关参考书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大、人大、武大、暨大、北语、南大、浙大、厦大、上海师大、南开、华科、川大、湖大) 2、《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著,中华书局。(北外)

应用语言学国内丛书出版详细书目(updated)

应用语言学国丛书出版详细书目 主要包括: 1.剑桥英语教师丛书(33): 2000 (20) + 2011 (13) 2.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2004 (19) 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39):2000(29)+2013(10) 4.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外研社 2005 (10) 5.外语教学法丛书,上外 2002(20) 6.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第1-2批,200?(41)第3批2008(44) 7.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系列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a)第一系列:第二语言习得前沿书系(19): (15)+(4) b)第二系列:应用语言学专题(6): (5)+(1) c)第三系列:西方语言学系列(33) : (15)+(18) 8.外国语言学名著译丛(7):2008(2)+(5) 9.语言学专著(5):(3)+(2) ------------------------------------------------------------------------ 1.《剑桥英语教师丛书》人民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剑桥大学 2000 具体包括: 1.Wallace,J,M. 语言教师的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 2.Brooks, A and Grundy,P. 英语写作教学 Beginning to Write 3.Nunan, D. 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4.Grellet, F. 英语阅读教学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5.Rivers, W, M. 交互性语言教学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6.Marsland, B.无辅助教学 Lessons from Nothing 7.Richards, J, C. and Lockhart, C. 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8.Ur, P. 英语听力教学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 9.Brown, G.. 英语口语教学 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 10.Johnson, K. E. 第二语言课堂的交际浅说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11.Arnold, J. 情感与语言学习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12.Richards, J. C. 超越专业技术训练 Beyond Training 13.Gemesee. F and Upshur, J. A. 第二语言课堂评估 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14.Littlewood, W. 交际语言教学论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5.Littlewood, W. 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16.Williams, M. and Burdern, R. L. 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 Psychology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