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一) 项目概况

(二) 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三) 勘察依据

二、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一) 勘察方法

(二) 勘察工作量

(三) 质量评述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 地形、地貌

(二) 工程地质分层

(三)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

五、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 岩土参数的分析、选用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二) 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适宜性评价性

(三) 地基均匀性评价

(四) 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

(五) 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

(六) 基坑开挖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附图:图例 1张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张

工程地质剖面图 2张

钻孔柱状图 5张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 1张土工试验报告 1张

抗震性能评价报告表 1张

水质分析报告 3张附件:波速测试报告1份

一、前言

受XXXX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其拟建的XXXXXXXX号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一) 项目概况

拟建的XXXXXXXX号楼位于XX路中段,原XX玻璃厂院内,本次勘察的15号楼,平面尺寸27.8×19.00m,高30层。拟采用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型式为桩筏联合基础。

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二级,地基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抗震设防分类属丙类。

(二) 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其目的为通过综合勘察手段,取得各类岩土工程参数,为该项目地基基础设计及抗震防震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查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判明全新活动断裂、地裂缝、岩溶(溶洞、溶沟、溶槽等)、滑坡和高陡边坡的稳定性;

2.查明有无古河道、暗浜、暗塘、人工洞穴和其它人工地下设施;

3.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4.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5.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判断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的可能性和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提供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及降水方案;

6.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内土层的分布,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作出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采用的承载力并进行变形计算。

7.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方案,对上部结构

和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8.提供深基坑开挖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提出边坡、支挡方案。

(三) 勘察依据

1.工程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安徽省工程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标准》(DB34/144-2005);

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0.《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11.《土工试验标准方法》(GB/T50123-1999);

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

14、《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二、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一) 勘察方法

根据勘察要求,采取多种勘察手段,包括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然后综合分析研究。

本次勘察投入设备有:GXY-1型工程钻机二台(套),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二套,托普康全站仪一台,土工试验采取专业仪器、设备,软件系统采用建设部批

准使用的上海澳泰克KT3000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处理系统。

(二) 勘察工作量

勘探点布置原则:依据勘察规范,结合场区地质条件以及拟建物的特点进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勘探深度55.00m,标准贯入试验均匀布置,每一工程地质层的原状土样或标准贯入试验保证有足够的数量,以便统计修正。

本次勘察于2012年06月06日进行野外工作,于10日结束。共完成勘探点5个,均为钻探孔,最大孔深55.00m,总进尺257.00m。具体工作量见下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

(三)质量评述

工程勘察之初,首先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用图,对各勘察点实地展放。

现场采用洛阳铲开孔,螺纹钻头钻进,孔内自然造浆保护孔壁。先施工取样标贯孔了解地层层序,以指导其他各类目的钻孔的施工,钻孔中技术孔占总数的60%以上。钻进深度、岩土分层的量误差小于0.05m。

取原状土试样或扰动试样,取土器采用薄壁敞口取土器,方式为重锤少击法。原状土试样质量较好,均为Ⅰ~Ⅱ级,基本无扰动。土样的封装、保存及运输符

合规范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利用贯入器进行,现场取得孔内标准条件下的原位测试结果。

地下水调查,充分分析、利用以往水文地质资料,勘察期间统测了地下水位,并取水样,测定地下水对混凝土、钢材的腐蚀性。

土工试验,按有关专业规范进行。

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报告,对各项勘察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取舍,尽量以直观的图、表表示。

以上各项勘察方法,均按照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进行,取得资料全面可靠,数据准确,能满足详细勘察阶段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要求。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 地形、地貌

勘察场区地形较为平坦,孔口标高22.64~22.83m,最大高差0.19m。地貌属淮河右岸Ⅰ级阶地。勘探深度55.00m内的地基土各层的形成时代及成因分别简述为:新近人工杂填土层、晚更新世河流冲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粉土、粘土层、太古界花岗片麻岩。

测量体系:各勘探孔孔口标高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场地内的22.76m 高程点进行引测,采用1954年北京座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见勘探点与平面布置图)。

(二) 工程地质分层

根据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研究,将勘察场区勘探

深度55.00m内地基土划分为八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1.①杂填土层:

灰褐色,结构松散,主要成分以建筑垃圾、煤渣为主,夹砖块、毛石、植物根系等杂物。层底标高22.13~21.41m,层厚0.70~1.30m。

2.②粘土层:

棕黄色,硬塑~坚硬,断面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为粉质粘土。层底标高17.63~17.32m,层厚 4.00~4.50m。

3.③粉土层:

棕黄色,湿,中密~密实,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具铁锰质浸染,夹棕红色粘土薄层。层底标高13.61~13.01m,层厚3.80~4.50m。

4.④粉质粘土层:

灰黄色、棕红色,可塑,局部硬塑,断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夹小贝壳,含钙质结核,夹薄层粉土、粘土。层底标高8.44~8.12m,层厚4.70~5.40m。

5.⑤粘土层:

棕黄色,硬塑~坚硬,断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含铁锰质结核,底部夹1-5cm的石英砾石,局部为粉质粘土。层底标高-12.96~-13.47m,层厚21.30~21.80m。

6.⑥全风化花岗片麻岩:

灰白色,密实,岩芯呈砂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石极破碎,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RQD=25~35,岩石质量差。层底标高-14.26~-15.19m,层厚0.90~1.90m。

7.⑦强风化花岗片麻岩:

灰白间黑色,坚硬,裂隙较发育,片麻状构造,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岩石破碎,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RQD=50~60,岩石质量较差。层底标高-24.89~-25.86m,层厚10.10~11.60m。

8.⑧中风化花岗片麻岩:

灰白间黑色,坚硬,裂隙不发育,片麻状构造,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岩石较完整,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RQD=80~90,岩石质量较好。该层层底未揭穿,揭露最大层厚6.40m。

(三)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

1.统计方法

本次勘察的场区地基土共分八个工程地质层,共取原状土33件,岩样6件,做标准贯入试验59次。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分别以各孔、各层位进行统计取舍,按下列各式计算平均值(Фm)、标准差(σ?)、及变异系

数(δ):

2.统计结果

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等,经统计、分析、计算,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特征值见附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表》。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

(一)场地地下水分布及类型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初见水位为4.50m左右,稳定(混合)水位为2.80~3.10m,含水介质主要以第③粉土、⑥、⑦全~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层为主,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微承压水、基岩裂隙承压水,承压水头高度约2.50m左右。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蒸发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丰水期多出现于6~11月份,枯水期多出现于12月至翌年5月。常年水位变幅2.0~3.0m,依据区域水文地质

资料,该地区历年最高水位1.0m左右。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侧

向迳流补给,蒸发、人工开采及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勘察场区第②工程地质层垂直渗透系数1.11E-7cm/sec,地基土透水性较差,

属微透水性地层,对阻隔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中的承压水较为有利,第③工程地

质层垂直渗透系数5.09E-5cm/sec~6.57E-4cm/sec,该层地基土透水性较好,属中

等—弱透水性地层,降水工作较为有利。

由于勘察场区没有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可取室外整平标高下浮0.50m作为

抗浮设防水位。

(二)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建筑场地位于Ⅱ类环境的半湿润气候区,无废水、废气、废渣污染。

--Ca2+ .Na+.

依据东侧16号楼勘察所取的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类型为HCO

3

2-=35.45~74.83mg/L-;Mg2+型水。按水和土腐蚀性评价标准:PH=7.58~7.88;SO

4

+=<0.04~0.12mgL-1;Cl-=40.86~54.74mg/L-1;侵蚀Mg2+=19.43~21.42mg/L-1;NH

4

性CO

=0.00mg/L-1;OH-=0.00mg/L-1;总硬度182.80~400.10mg/L-1。按环境类型水2

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但土对建筑材料中钢结构具中~强

腐蚀性。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

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

五、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岩土参数的分析、选用及承载力特征值

通过对勘察场区各工程地质层岩土参数的统计,最后选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

)四项指标的平均值和内摩擦角数(N)、孔隙比(e)、含水量(ω)、液性指数(I

L

(φ°)、内聚力(c)的标准值进行公式计算、查表,并结合野外鉴定和该地区已

取得的成熟经验求得各工程地质层承载力特征值(fak)。

各工程地质层承载力特征值f

、压缩模量平均值s E及基床系数一览表

ak

(二)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地震基本烈度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勘察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15号楼建筑场地波速测试报告》,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为202m/s~204m/s。卓越周期T=0.394秒。场地覆盖层厚度36.90~38.00m,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

3.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Q

3

(GB50011-2010)4.3.3第一条,判定为不液化土。

4.场地稳定性

勘察场区无软弱土、无液化土分布,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适宜建筑。

(三)地基均匀性评价

以第②层作为持力层评价其地基均匀性(设计基础宽度按19.00m计算)。

1.第②工程地质层层底面坡度小于10%,层厚度差值小于0.05b。

2.对ZK1、ZK5二个钻孔进行了压缩模量当量值的计算,分别为1

3.56MPa、12.48MPa,当量模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09,该值小于范围内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

综合分析以上各个评价条件,勘察场区地基土可视为均匀地基。

(四)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

第①工程地质层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应开挖清除。

第②工程地质层粘土层:呈硬塑至坚硬状,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高。

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层:湿,呈中密至密实状,层位稳定,承载力一般,为不液化土层。

第④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呈可塑状,局部呈硬塑状,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较高。

第⑤工程地质层粘土层:呈硬塑至坚硬状,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高。

第⑥工程地质层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变化较大,承载力高。N=39~43击。

第⑦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大,承载力高。N>50击。

第⑧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承载力高,饱和抗压强度9.87~60.70MPa,平均值29.22MPa。

(五)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

1.天然地基

1)基础型式

若采用浅基础,基础型式可采用片筏基础,以第②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2)地基沉降量估算

本次沉降量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量估算。

估算条件:均布荷载,基础底面附加压力433KPa;基础平面尺寸27.80×19.00m;基础开挖深度3.50m。

计算公式:

沉降量估算结果s=180.49mm

2.桩基础

1)桩基设计参数

若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桩基础,桩基类型可采用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人工挖孔桩。桩基设计参数见下表:

侧阻力特征值(q

sia )与端阻力特征值(q

pa

以上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必须在试桩后加以修正方可进行设计。

2)成桩可能性及桩基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价

由于勘察场地表为杂填土,其成份以建筑垃圾夹毛石为主。因此,勘察场区采用静压桩或钻、冲孔灌注桩时,应将杂填土清除后再进行桩基础施工。

采用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人工挖孔桩,无噪音,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六)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深度较约4.0m,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可采用挡墙或

锚杆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

基坑开挖深度内为第①、②工程地质层。基坑支护设计所需参数标准值列表如下: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统计表

经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其验算结果坑底不稳定,基坑施工时将可能产生渗流现象,因为第③层承压水对基坑施工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坑开挖时要先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或管井降水措施,以保证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5.00m以内地基土共分八个工程地质层,地基均匀。

2.提供了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并进行了评价

(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第②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 fak=230kpa

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层: fak=170kpa

第④工程地质层粘土层: fak=180kpa

第⑤工程地质层粘土层: fak=230kpa

第⑥工程地质层全风化花岗片麻岩: fak=280kpa

第⑦工程地质层强风化花岗片麻岩: fak=450kpa

第⑧工程地质层中风化花岗片麻岩: fak=1500kpa

(2)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

第①工程地质层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应开挖清除;第②工程地质层粘土层:呈硬塑至坚硬状,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高;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层:湿,呈中密至密实状,层位稳定,承载力一般,为不液化土层;第④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呈可塑状,局部呈硬塑状,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较高;第⑤工程地质层粘土层:呈硬塑至坚硬状,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高;第⑥工程地质层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变化较大,承载力高。N=39~43击;第⑦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大,承载力高。N>50击;第⑧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埋藏深,厚度大,层位稳定,承载力高,饱和抗压强度9.87~60.70MPa,平均值29.22MPa。

3.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估算压缩层沉降量为180.49mm。

4.第③工程地质层粉土为不液化土。

5.拟建物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所

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为202m/s~204m/s,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

7.勘察场区无软弱土、液化土分布,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适宜建筑。

8. 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但土对建筑材料中钢结构具中~强腐蚀性。

(二)建议

1.第①工程地质层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应开挖清除。

2. 15号楼建议采用桩筏联合基础,以第⑦工程地质层可作为桩基持力层,桩型可采用预制桩或人工挖孔桩,具体桩型、桩长由设计部门计算后确定。

3. 进行基坑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基坑支护及降水措施,以防止坑壁崩塌及坑底产生渗流。

4.成桩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桩基的载荷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5.建议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以便计算最终沉降量。

6.在基坑开挖时,应重视验槽工作,如发现地质条件异常应及时通知我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 1 勘察工作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 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 1.5.3完成工作量 (3)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 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 3 地震效应 (11) 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 3.2建筑场地类别 (11) 3.3地震液化判别 (11) 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 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 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 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 4.3.1场地环境类型 (13) 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 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 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 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 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 4.7 复合地基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 5 结论 (21)

1 勘察工作概述 1.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 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高层波速)

Xxxxxxxx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20001 勘察证书编号:27xxxx-xx xxxx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x工程处 二O一O年十一月一日

xxxxxxx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勘察单位:xxx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x工程处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总工程师: 审核: 经理: 提交日期:20120226

目录 1.前言 (1) 1.1工程勘察概况 (1) 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2.1地形地貌 (2) 2.2气象 (2) 2.3地层 (3) 2.4地下水 (3) 3.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 3.1原位测试成果 (3) 3.1.1重型Ⅱ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3) 3.1.2波速测试 (4) 3.2土工试验成果 (5) 3.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综合评价 (5) 4.场地地震效应 (5) 4.1抗震设防烈度 (5) 4.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6) 4.3地基土动力学参数 (6) 4.4地震砂土液化 (6) 4.5建筑场地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隶属的划分 (6) 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 5.1场地的稳定性 (7) 5.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7) 5.3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7) 6.地基方案 (7) 7.结论与工程措施建议 (8)

附件: 1.勘探点技术资料一览表 2.原位测试成果表 3.土工试验成果表 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5.工程土样分析报告 6.波速测试报告 7.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8.工程地质剖面图 9. 钻孔柱状图

Xxxxxxxxx勘察设计院 1.前言 1.1工程勘察概况 受xxx的委托,xxx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xxx工程处对其拟建的xxxx 地基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野外施工于2009年xx月xx日开始,并于xx月xx 日结束。 勘察场地位于xxx。拟建xxx包括三幢东西长xxx米,南北宽xxx米,设计高度均为xxx层的xxx房(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基础结构、形式及埋深不详。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和地基基础部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04\J366-2004)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有关规定确定,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的任务及要求: (1)查明建筑物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查明有无不良物理地质作用及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3)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论证场地地下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 (5)提供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 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⑴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钻探揭露地层,现场测试、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勘察 第 1 页共 9 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目录 1.概况 2.勘察工作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岩土工程评价 5.结论与建议 附件: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共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4页 3、钻孔柱状图共58页 4、原位测试成果表共2页 5、岩样试压报告共2页 6、土工试验成果表共2页 7、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成果表共2页

鼎诚·和丰佳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142067-KY 二0一四年四月

委托单位:吉安市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鼎诚·和丰佳园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技术负责: 院长: 提交单位: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时间:

1.概况 1.1工程概况 受吉安市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对其拟建的鼎诚·和丰佳园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野外施工日期为2014年4月01日至4月16日,随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吉安市城北,井冈山大道北面。建筑室内标高为63.00-64.30米,地下室底板标高为57.40米。共有建筑物6栋。 拟建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表1 建筑物名称建筑 安全 等级 对差异 沉降敏 感程度 层数 深度 建筑 面积 (m2) 结构 类型 基础类型 上部活 荷载 (KN/m2) 6# 二较敏感11 5950 框架桩基础 3.0 1#2#3#5#7# 三一般 6 14500 框架 天然地基 桩基础 3.0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一、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危害程度; 二、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 三、查明地基土中有无液化土层,判定液化等级; 四、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土强度及变形参数,提出天然地基适宜的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 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六、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出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七、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及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八、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的治理意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鹏利国际()置业 致民路50号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A2005-187 院长:翔 总工程师:康景文 审定:世清 经理:王强 审核:黄练红 编写:王君红 鹏利国际()置业

致民路50号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A2005-187 审定: 审核: 编写: 致民路50号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

1.1工程概况 致民路50号项目位于市武侯区致民路50号,总建筑面积51042.4m2,由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物工程概况见表1.1。 表1.1 建筑物工程概况 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阶段的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第3.3.1条、第3.3.2条及第3.3.3条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第3.1.4条,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规程,结合拟建物的性质,此次勘察的技术要求如下:1.2.1 判明建筑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拟建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1.2.2 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1.2.3 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别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2.4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幅度,提供抗浮设计水位。 1.2.5 评价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的可能性和对已有相建筑的影响,提供基坑支护

岩土勘察报告

珠江·云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一、概述 1.1任务来源 受衡阳创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于2014年01月07日~2014年04月05日对其拟建的珠江·云锦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1.2工程概况 珠江·云锦工程场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黄白路北侧(原云锦纺织厂内)。本项目由共计11栋高层建筑组成,建筑结构及设计标高情况见下表1:“拟建建筑物特征一览表”。建筑具体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或建设方提供的“钻探孔布置总平面图”。 拟建建筑物特征一览表表1

1.3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09年版)规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详勘的主要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结合本工程特点,详勘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供拟建场地所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若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则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5)对本场地适合的基础形式提出建议,若需采用桩基础,则应建议适合的桩基类型,所适用的规范和相应的设计估算参数,并按规范要求查明桩持力层的基岩岩性、构造、岩面变化及风化程度等; 6)结合当地经验,对合适基础类型提出建议。 1.4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内容 1)场地勘察点平面布置图和纵、横方向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及综合柱状图。 2)对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和不良地质作用进行描述与评价。 3)所布置的钻孔位置应能较充分地反应出建筑物范围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岩土层面的变化,为基础选型提供依据。 4)提供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对结构有无腐蚀性。 5)提出地基施工时对周围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防护措施。 1.5勘察执行依据 本工程《勘察合同》及《勘察任务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规划院版)

报告书岩土 工程名称:荆州市天谷还迁安置房工程k2013k30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人:核审 人:校核 项目参与人: 日05月12年2013专业资料 目录 4.2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一、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4.4 场地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1.1工程概况4.5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场地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4.6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4.7地下室抗浮水位评价1.4勘察方法的选择、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完成工作量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结论与建议五、二、附件六、场地地理位置及气候2.1 场地地质构造2.2 场地地形、地貌2.3场地岩土的构成与特征2.4 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6场地环境条件三、场地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与选用 四、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场地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专业资料 根据勘察任务委托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的主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要目的和要求为:

1.查明场区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工程概况1.12.查明场地地基土体类型,分布及工程特性,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号路东侧修建荆州市天湖北省荆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沙市区关沮乡凤凰村6标。谷还迁安置房。该建筑群包括七栋高层住宅楼,二栋连体的商业裙楼及地下室。3.提供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指标及桩基设计指标。本工程由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现将各建筑物的荷重、结构类型、拟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土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的钢筋的腐采用的地基基础形式等分述如下:蚀性。,剪力墙结构,中柱55.50m18层,高度11049.781#楼、2#楼:建筑面积m,25.查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管;初步拟定建筑物基础型式为φ500mmPHC荷重19000KN,边柱荷重13000KN6.根据场区与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拟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对基础型式的选择基础,1700KN;桩基沉降不得超过允许值Ra 桩,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提出建议,并提供各基础型式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场地相对整平相对标高设计上与地下车库一并考虑,基础埋深6.4m33.45m。7、查明基坑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基坑,剪力墙结构,中柱荷重层,高度55.50m1811049.783#楼:建筑面积m,2岩土工程问题提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文化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况 受*****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文化中心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场地位于***,占地面积约为196×103平方米。拟建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130×80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会议室、活动中心等,具体使用功能未定,2~5层,框架结构,拟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大部分区域设有一层地下室(围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底板设计标高暂时未定,设计单位为***。 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三级,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和要求、依据、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勘察目的和要求 勘察阶段属详细勘察,要求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地下水赋存状况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基坑开挖及支护、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并结合本地区经验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满足基础施工图设计要求。 按详勘要求,布设勘探孔38个,勘察技术要求按满足桩基础设计要求及基坑开挖支护设计要求编制。 (二)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合同书》及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 2、执行的标准及规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5-31-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三)勘察方法及完成工程量 外业工作于***年***月***日至***月***日进行,采用全取芯钻进、现场鉴别,结合标准贯入测试及取试样作室试验的勘察方法,完成勘探孔38个(其中取样测试孔13个),总进尺1221.04米,标贯测试205次,取土试样73个、岩石试样9个、水试样2组,试样的试验工作由我公司试验室完成。 勘探孔主要数据见下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示例

勘察报告示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我公司受**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筹建的“**中国研发中心”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中国研发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开发区内东川路****号,文井路以西地块。 此次拟建项目为单幢2层实验室,拟采用桩基础。建筑面积8400.00m2。拟建建筑物均无地下室,基础埋深均按1.50m考虑。 本工程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设计。 勘察项目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的目的及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查明拟建场地地面以下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地基 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与评价。 (2)查明本场区浅层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及判定其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 (3)判定浅层地基土的场地地震效应及判别本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查明暗浜、暗塘和地下障碍

物(如人防)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埋深、走向、范围等), 并评价其对天然地基的影响,对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4)为拟建2层实验室建议合理经济的桩基类型、选择适宜的桩基持力层;提供不同桩型的设计参数,并估算桩基的单桩竖 向承载力设计值。 (5)提供桩基础沉降计算参数,并估算沉降量。 (三)执行的规范、规程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 (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日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工程负责:王百宁 报告编写:王百宁 审核:薛武海 审定:周晓燕 副总工程师:周晓燕 院长:刘咸斌 提交报告单位: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提交报告日期:二○一六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1.前言 (1) 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 (2) 1.3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4) 2.场地地质条件 (6) 2.1地形地貌 (6) 2.2地层结构 (6) 2.3地下水 (7) 2.4地质构造 (7) 2.5地裂缝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8) 3.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 (9) 3.1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9) 3.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不同压力段压缩模量 (11) 3.3场地土湿陷性 (11) 3.4场地水、土的腐蚀性 (11) 4.场地地震效应 (12) 4.1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12) 4.2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12) 4.3地基土液化、震陷可能性 (13) 5.地基基础方案 (13)

5.1地基土主要工程性质评价 (13) 5.2地基均匀性评价 (14) 5.3地基基础方案 (14) 6.基础施工及有关问题 (20) 6.1基坑开挖 (20) 6.2基坑降水 (21) 6.3施工注意事项 (21) 7.结论与建议 (22)

附录 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1张 2.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1张 3.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张 4.工程地质剖面图……………………………………………………6张 5.土工试验成果表……………………………………………………2张 6.地基土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张 7.剪切波速测试成果报告……………………………………………4张 8.水质检验报告………………………………………………………2张 9.土样易溶盐检验报告………………………………………………1张 10.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过程 (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勘察日期: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 1. 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2 1. 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3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4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5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 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3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6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3.3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10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3.5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1. 图例 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3 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 录目 页8 6. 钻孔柱状图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7. 页2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 工程概况 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m 拟建建筑物主要特征 1.1表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

XXX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目录(文字)1 前言 拟建工程概况 勘察目的 勘察任务要求 勘察工作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勘察内业工作 2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地下水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地下水 3 场地地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 4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各岩土层分析及岩土参数、承载力 5基坑岩土工程 周边环境 基坑开挖与降水 6地基及基础 天然地基 复合地基 桩基础 7结论与建议

1前言 拟建工程概况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证和建议。 勘察任务要求 1.3.1查明场地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分析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 1.3.2查明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1.3.3分析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提供地基土的变形参数,预测地基的变形特征。 1.3.4分析评价地基基础方案,推荐最优方案。 1.3.5实测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 1.3.6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概况,评价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7提供基坑稳定性验算及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对基坑工程的支护和地下水的控制提出方案措施建议。 勘察工作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1.4.1勘察工作遵循的规范、规程、标准及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09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 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 89—92

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一) 项目概况 (二) 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三) 勘察依据 二、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一) 勘察方法 (二) 勘察工作量 (三) 质量评述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 地形、地貌 (二) 工程地质分层 (三)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 五、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 岩土参数的分析、选用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二) 场地地震效应及稳定性、适宜性评价性 (三) 地基均匀性评价 (四) 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 (五) 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 (六) 基坑开挖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附图:图例 1张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张 工程地质剖面图 2张 钻孔柱状图 5张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统计表 1张土工试验报告 1张 抗震性能评价报告表 1张 水质分析报告 3张附件:波速测试报告1份

一、前言 受XXXX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其拟建的XXXXXXXX号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一) 项目概况 拟建的XXXXXXXX号楼位于XX路中段,原XX玻璃厂院内,本次勘察的15号楼,平面尺寸27.8×19.00m,高30层。拟采用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型式为桩筏联合基础。 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二级,地基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抗震设防分类属丙类。 (二) 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其目的为通过综合勘察手段,取得各类岩土工程参数,为该项目地基基础设计及抗震防震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查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判明全新活动断裂、地裂缝、岩溶(溶洞、溶沟、溶槽等)、滑坡和高陡边坡的稳定性; 2.查明有无古河道、暗浜、暗塘、人工洞穴和其它人工地下设施; 3.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4.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5.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判断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的可能性和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提供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及降水方案; 6.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内土层的分布,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作出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采用的承载力并进行变形计算。 7.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方案,对上部结构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 1 勘察工作概述 (3) 1.1工程概况 (3)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3)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3)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4)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 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5)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5) 1.5.3完成工作量 (5)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 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6) 3 地震效应 (11) 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 3.2建筑场地类别 (11) 3.3地震液化判别 (11) 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5) 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 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5) 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5) 4.3.1场地环境类型 (15) 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6) 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6) 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6) 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7) 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8) 4.7 复合地基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21) 5 结论 (21)

1 勘察工作概述 1.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 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3447

一、前言 受江西世祥隆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承担其永丰县状元华府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永丰大桥旁,恩江大道西侧,交通工具可直达勘察现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 注:拟建建筑物具体分布范围及建筑规模和建筑层数等详见建筑设计规划总图。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划分标准,拟建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依据: 根据本次勘察的委托要求,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 量及深 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 2)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3)查明场地内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 危害程度; 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并判定水和土对建 筑材料的腐蚀性; 5)提供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 建议值; 6)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7)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提 出建议;

8)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整治方案,提出地基处理方案; (三)勘察的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1)拟建场地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红线图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 (四)勘察方法、工作量、质量评述 1.勘察方法 根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结合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及场地特点,本次采用的勘察方法有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和工程测量等方法。在勘察过程中,我院对本次勘察施工采取了全程、全面的质量管理。 1)勘探孔布置原则:为掌握地基土在拟建建筑物范围内纵横方向上的分布情 况,满足 工程地质评价要求,本次勘察按拟建建筑物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102个(建设方认可),间距小于24.00m,其中控制性勘探点35个,占总数的1/3多,符合规范要求。 2)勘察孔数量及类型:本次勘察孔总数102个,取土样钻孔36个,标准贯入孔17个,重力触探孔17个,一般性钻孔49个。 3)钻探工艺:第四系松散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基岩采用回旋跟管钻进。土 层钻探回 次进尺控制在1.0米以内,基岩回次进尺控制在2.0米以内。为满足采集样品的需要,钻孔开孔直径为13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 4)采样及测试:原状土样采用厚壁取土器采集,软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采集, 岩样采 集后密封移交实验室进行测试。 5)工程测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由专业测量人员采用精密 GPS测绘 仪进行实地测放,基准点分别CJ09,CJ06,具体位置详见“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参照点坐标CJ09:X=3022608.046,Y=499743.104,H=72.940m;CJ06:X=3023542.530,Y=499455.789,H=67.228m,基准点均坐标采用GPS定钻孔位置。坐标系统为永丰县城建坐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由于控制点较远,在平面图不能显示)高程及孔位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2.勘察工作量 本院于2016年7月4日安排2台SH30-2A 和6台XY-150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至2016年7月11日野外施工完毕,此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提交最终成果报告。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主要工作量见表2。 表2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概述 我院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该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与宏兴路交汇处东北角,由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8幢33层高层公寓(编号16~23#)、15幢6+1层多层洋房(编号1~15#)、5幢2~3层商业(编号S-2~S-6)、1幢2层公建配套(编号S-1)及2处无上部结构地下室(1处位于高层公寓之间(S-4~S-6商业位于其上)、1处位于多层洋房之间)组成。详见建筑物概况一览表1.1。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表1.1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一~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除高层公寓为甲级外,其余单体均为丙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 1.2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在通过与业主、设计院沟通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定建筑物和深基坑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具体勘察的主要内容如下: 1、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各岩土层的类型、性质、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2、查明地层结构和岩土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及下卧软弱层的埋藏深度、厚度、性状及其变化,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状做出的评价,提供地基变形的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3、划分场地类别及抗震地段; 4、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和规律,评价其对地基基础、地下室和施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判定环境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提供基础开挖稳定计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建议,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采用桩基础,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擦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评价沉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1.3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本次勘察和报告编写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

精品文档 xxxxxx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省 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 O一五年六月

精品文档 xxxxxx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5-0316 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224082-kj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院长: XX省 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 O一五年六月

目录 1. 序言 (4) 1.1 工程概况 (4)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 (4) 1.3 勘察依据 (4) 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 (5)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 (6) 2.2 场地岩土的地质构成 (7) 2.3 地质构造 (8)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 2.5 场地地震效应 (9) 2.6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0) 3. 场地及地基评价 (12) 3.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2) 3.2 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 (12) 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3) 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4) 5.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17) 5.1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17) 5.2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7) 6. 结论与建议 (18) 附件: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勘探点柱状图 4.试验报告

1.序言 1.1 工程概况 受XXXXX 委托,我单位承担了 XXXXX 运动场 (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拟建挡土墙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拟建场地总平面图可知,拟建挡土墙预计为钢筋砼挡土墙, 挡土墙沿运动场周边布置,长约 450m,墙高为 4~ 8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第 3.1 节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综合确定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 根据甲方要求及相邻场地已有经验,以及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 建挡土墙情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 (1)查明拟建挡土墙影响范围内有无影响拟建挡土墙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 作用,有无古河道及地下洞穴,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参数,对拟建挡土墙稳定性 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查明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受力层范围内地基土的均 匀性,对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及腐蚀性。 (4)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 (5)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 1.3 勘察依据 ( 1)勘察合同及勘察技术要求

高层勘察报告

工程名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1、工程概况 地理位臵。 本次勘察范围内建(构)筑物主要由2幢29F住宅楼及地下室组成,建筑物总占地面积约1870m2,总建筑面积约54230m2。受湖北和合臵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本工程由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主要拟建建筑物的数据和特点见表1。场地室外地面设计标高约为28.90m。 拟建建筑物工程概况表1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勘察依据 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②《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③《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⑤《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⑦《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及勘察任务委托书和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建设方提供的1:1000总平面图。 3、勘察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需解决以下岩土工程问题: ①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②判明建筑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 ③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地层的渗透性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⑤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若采用桩基,应查明桩基持力层及下卧层的分布,并提供桩基设计参数。 ⑥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建议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 4、勘探孔的布设原则及勘探手段的选用 勘探点均沿建筑物周边和角点布臵,以能控制纵横两个方向的变化为原则。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以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以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原则。具体深度视建筑物的高度而定,对于高层要求进入稳定砂层(持力层)8m,以满足“不得小于5m”的规范要求。 勘探手段的选用要具有很好的地层适宜性,考虑到场区地层为第四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