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方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方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方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

设方案

山东省学校生产供应管理处

2009年3月

一、建设方案总述

(一)建设理念和原则

通用技术实践中心建设方案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为指导,紧扣通用技术教材,服务通用技术课程,满足通用技术课程开展过程中师生技术学习与实践对教学环境、工具、设备、仪器、材料的需求。建设实践中心,将充分实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能够充分完成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制作、试验与创造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技术人文因素的理解与感悟。

实践中心建设及教学仪器装备,坚持以下的原则:

1.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

2.以创建通用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基本工具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技术与文化相结合、教学装备与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装备理念为指导;

3.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的主体,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4.符合JY/T0385-2006《中小学理科实验室建设规范》、国家和有关行业关于教育质量的标准以及国家《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和标准编制。

(二)建设目标

本通用技术实践中心建设方案从教学实际出发,本着方便通用技术教学,着力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宗旨,力求达到:

1.通用技术实践中心能够满足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仪器设备在数量、品种、规格、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在时间、空间上能够保证完成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且具有空间拓展性,使实践中心能够成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发明的场所。

2.通用技术实践中心整体布局科学合理,除了采用符合课程标准的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之外,还利用充满技术文化色彩的挂图、百科全书式的影视资料、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型创设“做中学”、“学中做”、既充满技术活动又充满人文色彩的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为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通用技术实践中心以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于一体的综合实践中心,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地。

(三)方案简介

通用技术实践中心建设是在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建设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学校课程教学的迫切需要和教学应用的必须性,结合学校实践中心建设用房的情况,给出如下的技术实践中心建设及仪器配备的整体解决方案:

1.实践中心主要由技术设计与探究室、技术制作与试验室、材料与仪器准备室、技术文化长廊共四个部分组成。保证《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必修模块教学需求。

要求技术设计与探究室室内面积不低于96平方米、技术制作与试验室室内面积不低于96平方米、材料与仪器准备室不低于32平方米。

2.本方案按照满足12个平行班上课需求,4人一组,分小组进行仪器和设备的配备。

3.技术设计与探究实践室主要用于学生进行常规课程的学习与技术设计探究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区、数控加工区、电脑设计区三部分,同时备有学生作品展示架和资料架。课堂教学区用于进行常规课程的学习,其余两部分为学生进行技术设计与探究活动的区域。每个区域之间设有隔离板。设计桌为长方形,每张设计桌摆放六到七张座椅,桌面为普通学生桌面,钢木结构,长边各有三个抽屉,尺寸为900*1400*780桌子的宽边分别设有两个六孔电源插座,地面走暗线,220V交流电直接接桌面插座。

4.技术制作与试验实践室给学生开辟使用工具实现多种设计方案物化的实践场所;。技术制作与试验室是学生开展技术试验、使用工具进行制作与加工、评价技术产品的场所。

5.准备间用于工具、材料、教学仪器仓储及教师或教师助理进行课前准备工作,该室采用“自选超市”型的材料架与仪器架,方便取用,整洁大方,便于教师准备材料。效果图如下:

6.技术文化部分充分展示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的图文资料、回顾技术的历史、展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学校文化整体设计,营造一个浓郁的技术文化学习氛围。通过对设备、工具、材料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图展示,描绘技术的历史与未来,营造技术的文化氛围,彰显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人文性、道德责任。主要形式有:挂图、模型、技术教育百科触摸屏,利用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热爱技术的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四)用户培训

(一)系统培训

为了保证通用技术实践室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拓展教师的授业空间,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为整个系统提供培训服务。

1、集中培训

根据管理部门的要求,可提供统一的使用培训和维护培训,保证用户能熟练使用传感器、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并能掌握一定的日常维护的技能,排除出现的轻微故障,保证产品使用的连续性。

2、分别培训

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还可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以保证不同的使用者分别掌握使用技能和维护方法,提高使用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培训计划

根据用户的工作特点,特提供如下培训计划:

1、用前培训

在项目验收交付使用的一周内,向用户提供1次的用前集中培训,以使用户能尽快熟悉整个产品系统。

2、使用过程中的辅导

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要求,可提供使用过程中的培训和辅导,利用用户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或其它空闲时间完成此项培训工作。

3、假期培训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为用户提供培训服务。

4、不定期培训

根据用户的使用反馈和要求,提供不定期的使用培训;及时向用户传递信息化教学的最新发展;与用户及时交流使用数字化实验设备的经验和心得。

页脚内容30

页脚内容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