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销售数据统计上报管理办法

2020销售数据统计上报管理办法
2020销售数据统计上报管理办法

2020销售数据统计上报

管理办法

销售数据统计上报管理办法

归属体系: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手册—销售系统分册文件编号:国美-销-市场0 02

撰写单位:国美电器销售中心市场部

版本:第一版

生效日期:

机密等级:□机密■一般

合计页数:25页正文页数:4页

附件个数:13个

制度正文目录:

目录页码

1、目的 1

2、范围 1

3、名词解释 1

4、职责 1

5、工作内容 1

6、注意事项 4

7、附件 4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统计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人员质量控制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正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快速成长、扩长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转换、传递的准确性、效率与速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企业要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支能提供准确数据的素质过硬的统计队伍,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作为提供信息的企业统计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还是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因而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失实的潜在危险性也就日渐严重,并将逐步暴露。对此,我们必须需要清醒的认识,要始终不渝地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摆到统计工作的首要位置,并才却综合治理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下面就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1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意义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信息不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高。所以,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

医院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

医院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统计工作及数据质量管理,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数据统计必须按照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调查方案和统计标准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统计资料。 第三条:统计数据质量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信息科统计室对统计数据质量统一管理,负责各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工作;各科室指定专人对本科室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管理,负责本科室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四条:统计数据质量考核期间,统计员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责,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各部门积极配合,综合协调和处理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第五条:各科室数据核查落实到责任人,从统计数据的填报、汇总、整理的每个阶段,分项分解按期完成相关工作,各科室每次上报的统计数据报表都要由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以示负责。 第六条:结合各部门统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信息科统计员对各科室所提供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按照一定比例科学合理进行抽查,将所要核对的数据查验完毕后汇总形成报表备案。 第七条:各统计员要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使数据来源取之有据,保障资料完整可靠,并定期对各类报表整理排序,便于查询、对比,做到统计工作规范化。

第八条:各统计员或负责人应认真研究报表制度、以及统计指标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注意经验总结,及时向各专业科室反馈意见。 第九条:对统计数据出现错误、瞒报、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责任人扣发当月适当绩效奖金,同时科室负责人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依据医院相关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如何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

如何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statistical work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udies on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Key words: statistical data quality.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一个国家统计机构的“生命”。数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 到一个国家统计机构的形象,而且对以此数据为决策依据的后果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社 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赋予其更广泛的内涵,另一方面一些辅助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提 供了所需的条件和技术设备。近20年来,国际统计界一直就如何提高统计数据 质量的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研究呈现了两个新 的趋势:一是数据质量的概念从狭义向广义方向发展,提出了多维的、全方位的 数据质量概念;二是建立一套全面的、系统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以 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下面将全面系统地阐述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介绍国外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统计 数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由于统计是对某一事物现象总体的估算而不是精算,这种估算的准确性如 何,成为有关人士长期关注的焦点。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 量的同义词,统计误差越小,数据质量就越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 统计界基本上是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出发点,从数理统计和抽样技术角度,大量 研究如何缩小统计误差、提高数据质量。在这一时期,数理统计和抽样技术理论 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在统计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人们质量观 念的变化,质量不仅仅单纯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性能,还包括产品或服务对用

销售数据统计分析

普康近三年国内血球销售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最近对公司近三年来国内血球销售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相比于2011、2012年的销售额,2013年的销售额比前两年有所增长。2013年销售业绩截止到5月份一共出货577台,其中第一季度出货数为:337台,为今年的销售工作带了“开门红”。今年内销售额要求达到两千台的标准,而前5个月的数据远未达到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下半年持续发力。 一、整体销售趋势行业分析 1、任务量分析: A、按季度划分: 针对2013年的任务量,两千台的销售额。如将两千台的销售额按季度进行划分,每季度的任务量应该在500台。按百分比进行统计,每季度的销售后应为25%。而截止到五月份,2013年销售额只有577台,第一季度为337台,第一季度销售额仅为全年的:20%,低于预期销售5%。按滚动方式,将5%滚动到第二季度,第二季销售额应为30%。但截止到五月份,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240台,因此6月份我们的销售额应达到423台方可完成上半年的销售任务。 B、按月份划分: 如按月份划分平均分配,2013年我们的销售额情况如下: 其中2月放假时间长,因此销售额适当减少;12月份临近放假,因此销售量适当减少。 根据以上数据结合我公司2013年实际销售情况,6-12月我们的销售任务非常艰巨。 2、产品结构分析: 2013年我们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提升,血球产品在行业内来说,各方面反映均占优等的。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如不出现批量性的质量问题,我们产品是非常稳定的。据目前销售出去的仪器整体情况来看,终端用户反映也很不错。有了不错的口碑、稳定的质量。因此我们下一步要进行全面销售。 3、价格体质: 今年我们主要人用仪器主要投放型号为:PE-6100型号,动物使用型号主要投放型号为:PE-6800VET。相对于2011年和2012年在产品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原来的单通道改成了目前的双通道产品,速度和性能各方面都有了提升。但是在价格上2013年的产品价格同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 发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附件一: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试行)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第6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素下共有15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61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1 组织领导 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2 归口管理 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3 岗位设置

中国历年GDP数据

中国历年GDP数据 历年主要GDP指标(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GDP:元) 年份GDP(本币) GDP(美元) 增长率(%) 人均GDP(本币)人均GDP(美元) 人均GDP增长率(%) 2010 39,798,315 5,879,063 10.3 29,748 4,394 (N) 2009 34,090,281 4,990,526 9.2 25,605 3,748 8.6 2008 31,404,543 4,521,827 9.6 23,708 3,414 9.1 2007 26,581,031 3,495,664 14.2 20,169 2,652 13.6 2006 21,631,443 2,713,495 12.7 16,500 2,070 12.0 2005 18,493,737 2,257,619 11.3 14,185 1,732 10.7 2004 15,987,834 1,931,644 10.1 12,336 1,490 9.4 2003 13,582,276 1,640,966 10.0 10,542 1,274 9.3 2002 12,033,269 1,453,820 9.1 9,398 1,135 8.4 2001 10,965,517 1,324,818 8.3 8,622 1,042 7.5 2000 9,921,455 1,198,475 8.4 7,858 949 7.6 1999 8,967,705 1,083,279 7.6 7,159 865 6.7 1998 8,440,228 1,019,462 7.8 6,796 821 6.8 1997 7,897,304 952,653 9.3 6,420 774 8.2 1996 7,117,659 856,085 10.0 5,846 703 8.9 1995 6,079,373 727,981 10.9 5,046 604 9.7 1994 4,819,786 559,224 13.1 4,044 469 11.8 1993 3,533,392 613,223 14.0 2,998 520 12.7 1992 2,692,348 488,222 14.2 2,311 419 12.8 1991 2,178,150 409,173 9.2 1,893 356 7.7 1990 1,866,782 390,279 3.8 1,644 344 2.3

从统计流程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从统计流程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作为一名基层统计工作者,自己从事规模工业统计2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两年却是规模工业统计发生深刻变革的两年,统计范围的变化,计算方法的变更,能源统计的变革。每一次制度改革,都关乎统计数据的质量,改革的好坏对于统计数据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统计改革的亲历者,抱着抛砖引玉态度,提几点自己对数据质量控制的思考,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甚至引出前辈、专家的大思考,对以后规模工业统计改革也能有所裨益。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事业的生命,我想从基层统计工作的流程入手,只有每个流程的质量都得到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才会有保障,通过流程解剖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从事的是规模工业统计,就以规模工业统计为例。就规模工业来说,一张报表的完成基本上要经历报表收集—录入审核—反馈修改—汇总上报四个流程,规模工业最重要和最常态的报表是产值报表和财务报表,也就是我们行业通常所称的201表和202表,我就以此为例谈谈报表的四个流程,以此来揭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流程是报表收集。201表省统计局要求的上报时间是下个月的4号中午12点之前,为了能够顺利收集各区

县和企业报表,我们市统计局要求他们分别在2号和1号之前上报,县统计局收集报表就更加靠前了,通常都安排在月底之前上报。然而企业断帐的时间却不尽一致,部分企业要到下个月的上旬才能出初步数据,有些集团公司或总厂由于要收集下面分公司或分厂的数据,就难免还要晚一点。这里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方面催着要报表,另一方面数据出不来,企业怎么办?要么先报个预计数应付一下,要么迟报或者拒报,但是迟报或拒报就会违犯《统计法》,面临处罚,所以通常企业都选择预计上报。众所周知,企业上报数据是我们统计数据的源头,源头上的数据把握不准,势必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但是如果要保证数据质量就要牺牲一些时效性,如何既保证准确性又不失时效性呢?这是当前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两难抉择。 统计报表的第二个流程是录入审核。这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一环,县市和企业上报的数据准不准确,报表内有没有逻辑错误,报表与报表之间有没有互相匹配和验证,都要靠我们这个流程来发现和纠正。这个流程的数据质量如何控制?就要靠我们的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责任心。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报表处理都是通过电脑软件来进行,有电脑审核还会有什么错误审核不出来吗?统计工作者只要根据审核错误修改就是了,不需要太高的业务素养。其实不然,电脑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根据程序中的公式来

软件质量评估办法

软件系统质量 记分办法,可以按照月,季或者年进行记分合计,每分对应相应的价格进行奖惩。 上线前 需求覆盖率,至少95%; 问题遗留率,最高5%; 严重BUG比率,最高10%; 试运行过程 初期故障率:指软件在初期故障期(一般以软件交付给用户后的三个月内为初期故障期)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一般以每100小时的故障数为单位。可以用它来评价交付使用的软件质量与预测什么时候软件可靠性基本稳定。初期故障率的大小取决于软件设计水平、检查项目数、软件规模、软件调试彻底与否等因素 偶然故障率:指软件在偶然故障期(一般以软件交付给用户后的四个月以后为偶然故障期)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一般以每1000小时的故障数为单位,它反映了软件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质量 运维过程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 指软件在相继两次失效之间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在实际使用时,MTBF通常是指当n很大时,系统第n次失效与第n+1次失效之间的平均统计时间。 国外一般民用软件的MTBF大体在1000小时左右。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的软件,则要求在1000~10000小时之间。 考核办法:小于1000小时,记10分; 小于500小时,记20分; 小于200小时,记30分; 小于100小时,记50分并记严重缺陷。

易用性指标 易用性可通过多方评审来确定,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极差;较差,记10分;极差记20分并需进行整改。 性能质量 吞吐率 单位时间软件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各种目标的处理批数)。软件必须具有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吞吐率就是体现该能力的参数。随着信息的泛滥,要求软件的吞吐率应该达到数百批 最大并发用户数 系统在用户使用峰值时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使用数量,需要通过测试确定,也可由用户指定,通常如果100用户数量,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6.667 /小时 性能每下降5%,记10分,下降超过30%记30分,并需要性能调优。 响应时间 稳定性 平均失效恢复时间 指软件失效后恢复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统计时间。对于软件,其失效恢复时间为排除故障或系统重新启动所用的时间,而不是对软件本身进行修改的时间(因软件已经固化在机器内,修改软件势必涉及重新固化问题,而这个过程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 1小时以内,记1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

附件一: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试行)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第6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素下共有15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61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1 组织领导 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 1.1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2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3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2 归口管理 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 2.1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2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3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3 岗位设置 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 具体标准:

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检查审核评估制度

陵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检查审核制度 为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依据省、市局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报表编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分级负责、集中汇总、逐级上报”的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条编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做到表种不缺、指标不漏、时间不拖、数字不错。 第三条各种统计报表采取逐月定案法,即统计报表报出一个月为定案期,逾期为定案数。 县局各业务科室、所、直属局报表于每月26日前报县局办公室。季报、半年报、年报按规定时间上报,统计报表时间另有规定的,按规定的时限上报。 第四条业务报表必须经统计人员核对无误后,报科室、所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本局综合统计机构,由综合统计机构进行汇总,经填表人审核签字、统计负责人和局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上级机关综合统计机构。 第五条综合统计员要在统计数据填报、汇总、整理的每个

阶段,从基础数据收集和各专业主要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到最后数据的确定,对数据质量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 第六条报表上报实行双轨制,即在报送电子版的同时报送报表打印件。原则上,上报电子版采用网络传输方式,报表打印件采用专人送达的方式。 统计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在更正期内立即申请更正。上报单位在报出报表的同时,留存一份归档管理。 第七条统计数据质量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局综合统计机构对全县系统统计数据质量统一管理,负责全县系统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项工作;各科室、所、直属局对本级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管理,负责本级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各单位统计负责人是统计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专(兼)职统计员是统计数据质量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各单位要在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做好统计数据的评估工作。由业务科室统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写出统计评估分析,经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上一级综合统计机构。 第九条统计数据的评估分析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确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最新范文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正文 现代经济正步入以世界统一市场为标志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轨道,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转换、传递的准确性、效率与速度。因此,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企业要能在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内外信息。因此,作为提供信息的企业统计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我们***系统来说,随着”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形成,以行政区划为单一的卷烟市场割据将很快被打破,搬掉门槛推倒墙是大势所趋。再下一步就有可能是***专卖法的取消,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行业也将马上面临着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者提供准确数据的素质过硬的统计队伍。

近年来,我国统计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还是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因而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失实的潜在危险性也就日渐严重,并将逐步暴露。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不渝地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摆到统计工作的首要位置,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下面就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意义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搞准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审核制度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审核制度 为了切实履行统计监督职能,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保证各统计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各级、各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概貌,特制定本制度。 一、审核评估内容 全街各种定期报表和年度报表,主要是农业、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招商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数据。 二、审核评估方法 1、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上报数与各部门对应的主管部门的实际完成情况数量对比审核评估。 2、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数与该表种的同期数、季度数、上月数进行比较评估。 3、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上报数与有关部门掌握情况及要求结合进行审核评估。

三、审核评估的要求 1、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资料来源。要求各直报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原则;全街汇总数一定要来源于基层上报数,切实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各直报单位上报数据原则上不容许随意调整或有较大变动,增幅不得超过30%以上;凡报送报表超过以上原则的,必须在上报报表的同时附报详细说明和基层规范性的统计原始资料,或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3、强化各种报表数据的衔接。一是各种报表数据间的衔接,对逻辑关系不合理的或数据间不相符的数据要及时纠正;二是上报统计报表中的有关重要指标与有关部门掌握情况衔接;三是对外发布的资料与各级上报的统计数据衔接。 4、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各级统计部门要对上报数负责,从基层资料的搜集到统计数据的最后确定做到层层把关,各负其责。

四、审核评估程序 1、采取逐级审核评估的办法,街统计站对街内各部门、辖区直报单位上报的数据库进行审核评估。 2、统计站根据审核评估办法,对不按审核评估要求或数据有问题的报表,拟提出修改意见,有关单位要依据修改意见重新修订审核调整上报,否则统计站将不对外公布或提供数据。 3、统计站将定期向各级、各部门通报重要统计数据质量分析审核评估结果,争取各级领导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视,加强对统计工作领导,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农业专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docx

农业专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一、适用范围 1.对象:农业统计调查。 2.内容:包含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相关报表。 3.指标:本办法所指的统计数据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农产品价格及中间消耗;主要畜禽产品出(存)栏量;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发展速度等农业统计调查主要指标。 4.时期:农林牧渔业生产季节、季度、年度。 二、质量管理 (一)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制定的统计调查制度所规定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调查表式,按照经批准的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时间、范围、方法,采集有关农业统计数据。 全面统计报表。主要包含各项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季节报、畜牧业生产情况、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全面统计报表数据要确保数据来源为制度规定来源,由于农林牧渔业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由多项指标综合计算,以下对农林牧渔业产值数据采集规范统一: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及发展速度由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农产品中间消耗率核算取得。 (1)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产量须采用方法制度规定的法定数据。要求以抽样调查定案的数据,必须使用抽样调查定案数。其余数据采用省统计局和有关部门认定的统计数据。 (2)农产品价格:按照市统计部门报省核准后下发的农产品生产价格。特殊农产品价格必须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 (3)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和农产品中间消耗率:按照州统计部门报省核准后下发的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和农产品中间消耗率。

(二)数据审核 1.资料完整性审核。报表调查范围是否全面,调查单位是否完整,调查指标是否缺漏。 2.资料来源审核。数据是否来源于制度规定的采集渠道,源头数据是否被擅自更改。 3.表间表内平衡关系审核。严格按照制度报表规定的平衡关系进行审查,保证各项指标平衡关系正确。计算机审核时,必要性审核出现错误的内容必须查实纠正或做解释说明,其他错误类型应核查确认并进行说明。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存疑数据、差错,应及时通知到基层,不得自行变更。 4.逻辑关系审核。主要保证指标间逻辑协调,符合我州和当地实际情况。如农作物单产水平、牛羊出栏率、畜牧业存栏结构、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产值、增加值增速与产量增长趋势、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符。 5.年度间纵向比较审核。在正常年景下不出现异常的大起大落。 6.地区间横向比较审核。本区域内生产条件、情况相近的单位同一指标增减趋势和幅度及生产水平不出现较大差异。 (三)数据分析与检查 1.工作质量检查。通过基础工作检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对报表制度、调查方案和基础工作操作规程等的执行情况,对数据搜集、录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对调查数据的可信度作出判断。 2.报表数据逻辑关联关系检查。农业统计报表内部和报表间内存在逻辑性和相关性。尤其报表间的相关性是检查调查资料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1)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增速。粮油产量、蔬菜产量、畜禽出栏量等各项产量增长情况是计算可比价产值增速的关键因素,计算可比价产值增速要充分考虑各项农产品产量增长对产值增长的贡献度。 (2)设施农业(种植业)面积。设施农业调查中,蔬菜设施面积要和蔬菜产量统计表的数据相匹配。

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工业增加值总量、增长速度下算一级,按季联审。每季联审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相关指标速度倒推法、结构比例趋势法进行行业总量的控制,或者用占全州的行业比重进行总量控制。对于波动较大的极端值要进行重点监控,要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对使用的相关系数进行多年度的对比分析判断,从而避免特异值的产生。 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市、县(口岸)统计局工业统计数据审核评估采用办法:(一)对比分析的方法。根据报告期与历史同期数进行比较,包括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根据数据动态趋势、水平变化情况对数据准确度做出基本判断。如: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利用平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相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利用结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参照其他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等。(二)与部门进行核对和咨询。如行业分组主要总量和平均指标,财政、税务主要数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煤炭等。(三)利用典型资料和调查进行分析评估。如了解比较熟悉的企业和部门的一些关键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如增加值率,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能力、人均工资等,或搞一些小型的抽样调查等办法去分析评估等。(四)利用专家经验分析判断一些难以确定的统计数据。(五)进行数据质量抽查评估。根据情况采取随机抽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不定期进行基层和企业数据质量抽查,分析评估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数据质量审核要点 (一)审核企业范围 1.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原则上以年报清查企业调查单位确定的名录库为准。年报时进行企业清查,依据年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标准确定年报各表种及次年定期报表统计范围。 2.统计范围确定后要严格管理,不得随意调整。企业范围的变动主要有以下

全国星级酒店历年经营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全国星级酒店历年经营数据统计分析

随着经济增长,无论是旅游规模还是商旅规模都在稳步增长。目前,旅游总收入以及总人次增速均在10%的水平,而我国商旅总支出增速也达到9.2%,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规模最大的商旅市场。酒店业也在不断发展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酒店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内中高端酒店市场份额仅22.63%,而中高端酒店在美国的酒店市场中占据份额超过50%。 经统计整理,2016年全国共有9861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有800家,四星级酒店有2363家,三星级酒店共4856家,二星级酒店共1771家,一星级酒店71家。纵观2012-2016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变动情况,我国星级酒店数量不断减少,从2012年的11687家星级酒店下降到2016年的9861家,一方面由于星级酒店的审查标准和评判越发标准化和严格化,另一方面也有民宿等类型酒店不断兴起而导致星级酒店减少的原因。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数据显示:2012-2016年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整体呈上涨趋势,但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2015年平均房价达到历史最高值,当年房价为336.65元/间/天,同比增长0.55%。到了2016年全国星级酒店房价开始下跌,五年间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酒店平均房价为334.54元,同比下降0.63%。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在2012-2016年全国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方面可以看到,2011-2014年酒店出租率急速下滑,从2012年的59.46%下降至54%,然后2015-2016年开始缓慢回升。2016年全国酒店平均出租率为54.73%,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微弱增长了1%。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 计数据质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众所周知,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质量从使用的要求上看,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需要强调的是,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别从用户、生产者和被调查者三个角度提出来的,它们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存在某种矛盾和冲突。如在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即使对同一个统计数据,不同用户也会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可能偏重准确性,有的可能偏重及时性。因此,统计机构需要在统计数据质量各个方面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和折中,以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来满足用户需求。这就决定了统计数据质量不是一个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属性概念。 一、影响统计数字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近几年进行的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和部分年份的重点抽查看,当前影响统计数字质量主要存在两大障碍:一是受人为干扰有意造成的虚报、瞒报、篡改等非技术性因素;二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技术性因素。具体来看: 其一,统计技术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由于统计指标、统计分组、调查方法、汇总方法设计不当等形成的设计误差,由于计量单位误差、计量方法误差、提问不当误差、申报误差、不回答误差、调查覆盖面误差、记录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XX安监局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增强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建设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规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活动,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局制定或以法律、法规授权单位名义制定的,涉及非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规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通告等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后评估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握重点,有序推进。 第四条后评估应当根据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标准,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 第五条开展后评估工作时,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后评估有关信息,广泛征求有关部门、行政管理相对人、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 局有关科室应当对本科室起草或者主要实施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提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

实施情况等文字资料和有关数据,配合后评估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开展后评估工作,应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专业统计分析工具,研究建立计量模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统计和社会分析等方法,确保后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 第七条后评估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予以保密。 第八条后评估可以针对特定的规范性文件,也可以针对特定规规范性文件中设定的某一项具体规定。 前款所规范性文件和具体规定为后评估项目。 第九条局法规科根据局年度计划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在每年年底前组织拟订下一年度后评估计划草案,并确定承担部门,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第十条后评估项目根据实践需要、条件成熟、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优先确定为后评估项目: (一)规范性文件或者具体制度对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质量技术监督新机制有重大影响的; (二)拟将“暂行”、“试行”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正式规范性文件的; (三)本制度施行后制定规范性文件实施满一年的。 第十一条开展后评估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收集信息资料,形成

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控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控制机制 统计专业繁多,彼此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统计工作都以数据质量为生命线,数据质量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则是统计误差的存在。 因此我们探讨数据质量控制的办法和机制,首先要了解影响数据质量的统计误差来源。从调查过程来看,统计误差主要分为调查阶段的误差和数据维护开发使用时产生的误差,从误差产生原因来看则可分为主观性误差和客观性误差。 在调查阶段,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主要有:数据采集阶段时调查人员水平低或工作漫不经心态度不认真造成的误差;被调查人员记忆不清、刻意隐瞒或理解错误造成的误差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误差主要有:非全面性调查特有的代表性误差,其中也包括样本老化带来的误差;因理论不完善、调查方式不合理、指标设置不当、分组界限不清等造成的设计误差;数据采集阶段因采集方法不科学、数据处理程序有欠缺等原因造成的技术性误差等。 在数据维护和使用阶段,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主要有:出于某种目的刻意篡改统计数据造成的误差、调查基础资料维护不当造成的误差等。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误差主要有汇总方式不科学以及运算、制表、打印等计算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造成误差的原因繁多,对不同问题必须详细分析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应对和解决。总体来说,主观性误差可以通过体制完善和法制手段来解决,而客观性误差则需要通过对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改进来解决。 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我开始从事城镇住户调查工作的时候,正好是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工作重大变革伊始:南京市开始实施全面在地统计,调查样本扩大;常规记账户的样本每三年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众所周知,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质量从使用的要求上看,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需要强调的是,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别从用户、生产者和被调查者三个角度提出来的,它们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存在某种矛盾和冲突。如在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即使对同一个统计数据,不同用户也会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可能偏重准确性,有的可能偏重及时性。因此,统计机构需要在统计数据质量各个方面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和折中,以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来满足用户需求。这就决定了统计数据质量不是一个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属性概念。 一、影响统计数字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近几年进行的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和部分年份的重点抽查看,当前影响统计数字质量主要存在两大障碍:一是受人为干扰有意造成的虚报、瞒报、篡改等非技术性因素;二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技术性因素。具体来看: 其一,统计技术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由于统计指标、统计分组、调查方法、汇总方法设计不当等形成的设计误差,由于计量单位误差、计量方法误差、提问不当误差、申报误差、不回答误差、调查覆盖面误差、记录误差、抽样误差、代表性误差等形成的调查误差,由于手工汇总时记录、计

医院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

医院统计数据质量考核 制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统计工作及数据质量管理,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数据统计必须按照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调查方案和统计标准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统计资料。 第三条:统计数据质量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信息科统计室对统计数据质量统一管理,负责各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工作;各科室指定专人对本科室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管理,负责本科室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四条:统计数据质量考核期间,统计员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责,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各部门积极配合,综合协调和处理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第五条:各科室数据核查落实到责任人,从统计数据的填报、汇总、整理的每个阶段,分项分解按期完成相关工作,各科室每次上报的统计数据报表都要由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以示负责。 第六条:结合各部门统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信息科统计员对各科室所提供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按照一定比例科学合理进行抽查,将所要核对的数据查验完毕后汇总形成报表备案。 第七条:各统计员要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使数据来源取之有据,保障资料完整可靠,并定期对各类报表整理排序,便于查询、对比,做到统计工作规范化。 第八条:各统计员或负责人应认真研究报表制度、以及统计指标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注意经验总结,及时向各专业科室反馈意见。

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

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 为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效促进各专业间统计数据衔接,更好地为地方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小组 建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为成员的数据质量评估小组。数据质量评估小组负责对本局各专业报表的主要统计数据进行评估。凡涉及数据质量评估内容的统计报表,必须经评估后才能正式上报。评估工作由综合科牵头,组织召开评估会议。 2、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统计局和上级调查队制订的统计方法制度 各科室、各专业必须严格按照统计方法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指标口径、核算原则、计算方法、资料收集渠道等各项要求,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对基层提出的统计业务问题,应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予以答复。对统计制度和指标解释中不够明确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的问题,应请示上级统计调查部门,不能以任何理由自行其是。 3、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 数据质量评估小组组长对所监控的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负领 导责任,副组长负直接责任,各成员和专业人员负具体责任。各专业要认真做好培训、布置、收表、审核、数据处理、评估、上报等各环节工作,增强在各阶段工作中的质量意识,并采取具体

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主要统计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二、评估内容 需要进行评估的数据必须是按科学的调查方法,经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环节所形成的各类月度、季度、年度统计调查数据。 三、评估前准备 1、搜集相关专业的统计资料,按要求进行整理汇总; 2、整理各专业报表上报情况和数据质量情况; 3、数据的来源及数据推算情况; 4、各专业撰写自评分析报告。 四、评估方法 1、数据评估要从客观反映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要求出发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和衔接性等数据质量的基本方面进行评估。主要评估专业进度统计数据的衔接情况、相关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生产总值数据与主要专业统计数据之间的相关状况等。 2、各专业对本专业的统计调查数据的合理性及与相关指标匹配性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评分析报评估小组。 3、评估小组从规模总量、增长速度、比例结构、人均水平、历史资料、内在逻辑关系及相关部门资料等方面着手,运用纵向、横向对比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方法,定期对各专业主要的统计调查数据进行质量评估。 4、评估要从调查组织过程的严谨科学性,源头数据的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