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农业土壤的检测包括必测元素与选测元素,必测元素包含有镉、总汞、总砷、铜、铅、总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

pH等项目;选测元素包含有铁、锰、总钾、总氮、有效磷、总磷、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矿物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该规范中详细的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在制定本规范时还引用了以下相关标准:

1.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2.GB/T 14550—1993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4.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

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5.GB/T 17135—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6.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GB/T 17140—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 7172—1987)

13.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GB 7173—1987)

14.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 9834—1988)

15.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 9837—1988)

16.NY/T 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 12298—1990)

17.NY/T 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原GB 12297一1990)

今天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 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 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 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550—1993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 7172—1987)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GB 7173—1987) 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 9834—1988)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 9837—1988) NY/T 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 12298—1990) NY/T 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原GB 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2 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B、C层或A、C等层的土壤样品。 3.5 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1 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1.1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1.2 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 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Eh、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1.4 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 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4.1.6 土壤环境背景资料: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 4.1.7 其他相关资料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资源调查规划、行政区划图、土壤类型图、土壤环境质量图等。 4.2 监测单元的划分 农田土壤监测单元按土壤接纳污染物的途径划分为基本单元,结合参考土壤举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别、行政区划等要素,由当地农业环境监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缩小。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 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1 —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 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 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2 —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 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 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 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 NY/T 890-2004 土壤中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 浸提法 NY/T 149-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NY/T 148-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GB/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GB/T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5343-2006 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规范 NY/T 5335-2006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规范 NY/T 1054-2006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 NY/T 5295-2004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 5294-2004 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332-2006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一、地形主体构筑所用土壤(40cm地表种植土以下部分) 1、取样方法: 外购土壤的,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3,且同一检验批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 m)内。 土壤取样原则上应在现场进行,如确实需在场外改良后再进场施工的,可征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后,在监理公司的见证下在土源所在地取样,且土壤的装运应经监理单位签认。 外购土壤取样应随机在土壤的5个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绿化施工场内倒运土壤,按土壤分布范围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m)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混合后组成,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pH值6.5~85 2 含盐量<0.12% 3 密实度>85% 二、栽植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地表至40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每个取样处在取样时应除去表面浮土。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容重 0.450 g/cm3~1.3g/cm3 2 总孔隙度>10% 3 pH值 6.5~8.5 4 含盐量<0.12% 5 有机质含量>10g/㎏ 6 全氮量>1.0g/㎏ 7 全磷量>0.6g/㎏ 8 全钾量>17g/㎏ 9 土壤渗透系数≥10-4cm/s 三、草坪坪床土(地表至25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同一地点同一时段施工的土壤为同一检验批,不同地点或不同时段施工的土壤为不同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按土壤分布范围每1000 m2随机取样5处。每个取样处在除去表面浮土后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15618-1995 1995-12-06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 ( 按一价离子 计 ) 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 ( 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 )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

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共84种) 土壤国家标准(仅供参考) 1 GB 11728-1989 土壤中铜的卫生标准 2 GB 12297-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3 GB 1229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4 GB 15618-199 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 GB 19062-2003 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土壤污染控制标准(试行) 6 GB 19615-2004 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标准(试行) 7 GB 6260-1986 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 8 GB 717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9 GB 717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10 GB 7833-1987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1 GB 7836-1987 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12 GB 7838-1987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13 GB 7839-1987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14 GB 7843-1987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15 GB 7844-1987 森林土壤比重的测定 16 GB 7845-1987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17 GB 7846-1987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18 GB 7852-1987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19 GB 7853-1987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20 GB 7854-1987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21 GB 7855-1987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22 GB 7856-1987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23 GB 7857-198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24 GB 7858-1987 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25 GB 7859-1987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26 GB 7860-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27 GB 7862-1987 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28 GB 7863-1987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9 GB 7864-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30 GB 7865-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31 GB 7866-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32 GB 7868-1987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33 GB 7870-1987 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34 GB 7871-1987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35 GB 7872-19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36 GB 7873-1987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 37 GB 7874-1987 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 38 GB 7875-19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39 GB 7876-1987 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根据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大致归纳出土壤环境监测所要具备的要点:采样准备——布点与样品数容量——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制备——样品保存——土壤分析测定——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采样准备 1.1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1.2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1.3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1.4采样器具准备 1.1.1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1.1.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1.1.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1.1.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1.1.5采样用车辆 1.5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 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2布点与样品数容量 2.1“随机”和“等量”原则 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变异,因此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同质的“亲缘”关系,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的,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好;反之亦然。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

土壤酶指标测定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测定 一、土壤脱氢酶(dehydrogenase)活性测定(比色法) (一)分析意义脱氢酶能酶促脱氢反映,它起着氢的中间传递题的作用。在土壤中,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脱氢酶作用比较活跃,他们可以作为氢的工体。脱氢酶能自基质中析出氢而进行氧化作用。 (二)方法选择与原理Lenhard(1956)最先提出用TTC作为氢的受体生成红色的TF,进行闭塞测定,以溶液的光密度值表示酶活性。 后来对上述的方法做了不同的改进和完善。用土壤有机质作为氢的供体或用葡萄糖做氢的供体,用生成的TF数量或换算成氢的体积来表示脱氢酶的活性。 (三)试剂配制 1、0.5%TTC溶液 2、甲苯 3、Tris-HCl缓冲液Ph7.6:0.1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14g/L)50ml 与0.1MHCl 38.5ml混合后,用水稀释至100ml。 4、硫化钠 5、0.1mol/L葡萄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相当于50mg纯品量的已烘干的TTC于50 ml比色管中,定容,制成1 mg/L的母液。分别向6支50ml比色管中依次注入1、 2、 3、 4、 5、6mL mg/ml 标准TTC溶液,用蒸馏水定容,是为工作液:取7只带塞比色管(50ml)依次加入2 mL Tris-HCl演算缓冲液,1 mL不同浓度的TTC工作液,1 mL10%硫化钠新配溶液,摇匀,放置20分钟;反应完全后,准确加入10ml甲苯,振摇。完全提取TF,稳定数分钟,取上层有机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92nm处闭塞(在比色皿中也需稳定2分钟)绘制标准曲线。 2、操作过程:取0.5g新鲜土壤,置于50ml 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mlTris-HCl盐酸缓冲液、1ml 0.1mol/L葡萄糖溶液、1ml 0.5% TTC溶液,震荡均匀,离心(4000转/分)5分钟后,将甲苯提取液在分光光度计492 nm处闭塞测定。同时设无土壤和无TTC的对照(以蒸馏水替代)。 3、结果计算:脱氢酶活性=TF含量/0.5g —土壤含水量 脱氢酶活性,以24h后1g干土中TF的生成量表示。 二、土壤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的测定(滴定法) (一)分析意义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土壤汇总和生物体内。土壤过氧化氢酶促过氧化氢 的分解有利于防止它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与微生物的数量也有关。一般认为,土壤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活性,有30%或40%以上是耐热的,即非生物活性,常由锰、铁引起催化作用。土壤肥力因子与不耐热的即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 (二)方法选择与原理本法是基于用高锰酸钾滴定酶促反应前后,过氧化氢的量,由二者 之间的差求出分解H2O2的量,以此来表示酶的活性。 2KMnO4+5 H2O2+3H2SO4------2MnSO4+K2SO4+8H2O+5O2

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农业种植土壤检测标准 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农业土壤的检测包括必测元素与选测元素,必测元素包含有镉、总汞、总砷、铜、铅、总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 pH等项目;选测元素包含有铁、锰、总钾、总氮、有效磷、总磷、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矿物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该规范中详细的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在制定本规范时还引用了以下相关标准: 1.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2.GB/T 14550—1993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4.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

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5.GB/T 17135—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6.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GB/T 17140—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 7172—1987) 13.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GB 7173—1987) 14.NY/T 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 9834—1988) 15.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 9837—1988)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国标法(精)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重量法) 进行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灌溉、保墒或排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或联系苗情症状,为诊断提供依据。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前一种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量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很多,所用仪器也不同,在土壤物理分析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指的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它不是土壤的一种固定成分,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下面引用国家标准《土壤水分测定法》。 1.1.1适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测定除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以外的各类土壤的水分含量。 1.1.2方法原理 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1.1.3仪器设备 ①土钻;②土壤筛:孔径1mm;③铝盒:小型直径约40mm,高约20mm;大型直径约55mm,高约28mm;④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1g;⑤小型电热恒温烘箱;⑥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1.1.4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1.1.4.1风干土样 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压碎,通过1mm筛,混合均匀后备用。 1.1.4.2新鲜土样 在田间用土钻取有代表性的新鲜土样,刮去土钻中的上部浮土,将土钻中部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 本规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根据该技术规的要求可大致归纳出土壤环境监测所要具备的要点:采样准备——布点与样品数容量——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制备——样品保存——土壤分析测定——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采样准备 1.1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 1.2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1.3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容。 1.4采样器具准备 1.1.1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1.1.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1.1.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1.1.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1.1.5采样用车辆 1.5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2布点与样品数容量 2.2布点方法 2.2.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 的样品,其样本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15618-19951995-12-06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绿化土壤检测指标

绿化土壤检测指标 土壤是我们赖于生存的基础,肥料是植物的粮食,两者都在农业生产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那么绿化土壤检测指标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一、地形主体构筑所用土壤(40cm地表种植土以下部分) 1、取样方法: 外购土壤的,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3,且同一检验批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m)内。 土壤取样原则上应在现场进行,如确实需在场外改良后再进场施工的,可征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后,在监理公司的见证

下在土源所在地取样,且土壤的装运应经监理单位签认。 外购土壤取样应随机在土壤的5个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绿化施工场内倒运土壤,按土壤分布范围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m)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混合后组成,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pH值6.5~85

2 含盐量<0.12% 3 密实度>85% 二、栽植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地表至40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每个取样处在取样时应除去表面浮土。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容重0.450 g/cm3~1.3g/cm3 2 总孔隙度>10% 3 pH值6.5~8.5 4 含盐量<0.12% 5 有机质含量>10g/㎏

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

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 1.水解性氮(碱解氮)LY/T 1229-1999《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如果测定值> 200mg/kg,允许绝对偏差<10mg/kg;测定值200mg/kg~50mg/kg,允许绝对偏差10mg/kg~ 2.5mg/kg;测定值<50mg/kg,允许绝对偏差<2.5mg/kg。用1.8mol/L氢氧化钠处理土壤,土壤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2.全氮 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土壤含氮量> 0.1%时,不得>0.005%,含氮0.1-0.06%时,不得>0.004%,含氮<0.06%时,不得>0.003%。土壤中的全氮在硫酸铜、硫酸钾与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高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其含量。 3.全磷 LY/T 1232-1999《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酸溶-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值>2g/kg,绝对偏差> 1016g/kg;测定值2g/kg~1g/kg,绝对偏差0.06~0.03g/kg;测定值<1,绝对偏差 <0.03。以硫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4.有效磷 LY/T 1233-1999《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4.1 盐酸-硫酸浸提法。测定值>25mg/kg,绝对偏差>2.5mg/kg;测定值25mg/kg~10mg/kg,绝对偏差2.5mg/kg~1.0mg/kg;测定值<10mg/kg~2.5mg/kg,绝对偏差 1.0mg/kg~0.5mg/kg,测定值<2.5mg/ kg,绝对偏差<0.5mg/kg。盐酸和硫酸溶液浸提法: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浸提溶解出土壤中的磷酸铁、铝盐,再用钼锑抗比色法可以测定出浸提液中的磷。 4.2 0.5mol/L碳酸氢钠浸提法。测定值>25mg/kg,绝对偏差>2.5mg/kg;测定值25mg/kg~10mg/kg,绝对偏差2.5mg/kg~1.0mg/kg;测定值<10mg/kg~2.5mg/kg,绝对偏差 1.0mg/kg~0.5mg/kg,测定值< 2.5mg/kg, 绝对偏差<0.5mg/kg。碳酸氢钠浸提土壤,可以抑制溶液中的钙离子活度,使某些活性较大的碳酸钙被浸提出来,同时也可使活性磷酸铁、铝盐水解被浸出,浸出液中的磷不会次生沉淀,可用钼锑抗比色法定量。 5.有效磷 NY/T 149-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测定值<10 mg/kg P时,绝对差值<0.5 mg/kg P;测定值为10 -20mg/kg P时,绝对差值<1.0 mg/kg P;测定值>20 mg/kg P时,相对差<5 %。用0.5mol/L碳酸氢钠浸提土壤有效磷。碳酸氢钠可以抑制溶液中Ca2+离子的活度,使某些活性较大的磷酸钙盐被浸提出来;同时液可以使活性磷酸铁、铝盐水解二被浸出。浸出液中的磷不致次生沉淀;可用钼锑抗比色法定量。测定值与作物对磷肥的反应相关性高。

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期资源与环境科学 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建议 朱玉丽 (安徽省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土壤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有机、放射性元素等组分的检测。由于环保、农业和林业各部门制定的土壤检测方法标准不一致,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缺少检测方法,科学鉴别、检测特定场所的特征污染物难度大。本文对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土壤检测方法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 关键词土壤;环境检测;污染物;方法标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X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1-0183-02 Status of Soil Environm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Its Suggestions ZHU Yu-li (Hef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Hefei Anhui230000) Abstract Soil detection method consists of national standard and industrial standard,concerning indexes of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etection about inorganic element,organic element,radioactive element and etc.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standards established by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Ministry of Forestry,the typical pollutants required by the new standards are in lack of detection methods.Besides, it is significantly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detect typical pollutants in specific places scientifically.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oil environment detection metho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ystematicness,scientif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new standards. Key words soil;environment detection;pollutant;method standard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水、空气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完成土壤环境检测等技术规范修订、提高土壤环境检测能力、建设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定期开展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检测等工作环境检测方法是检测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检测方法标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叫只有完善土壤环境检测方法体系,提高土壤环境检测技术水平,才能保障检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从而掌握土壤环境的真实状况,进一步推进对土壤环境的监管叫 环境检测应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土壤进行分析,不同行业侧重各异,环保行业侧重土壤环境污染检测,农业、林业则侧重土壤营养及有效态检测。现就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土壤污染物种类及检测方法 土壤污染物可大致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及氧化物、农药、合成洗涤剂、酚类、石油等;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盐类、酸、碱、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漠系阻燃剂、抗生素等污染物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针对的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检测。无机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作者简介耒玉丽(1968-),*,安徽箫县人,高级■工程卯,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8-11-12;status;suggestion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电化学法和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等;有机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大部分方法用于实验室分析。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用于土壤现场检测和快速分析。 2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 环境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至今已有近40a。近年来,环保标准主管部门按照改革和加强环保标准工作的要求,加大了环保标准工作力度,全面加强了水质、环境空气、土壤及沉积物、固体废物等的标准立项工作,加大了采用先进技术和引入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叫 土壤环境污染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方法是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迄今为止,共有150多个涉及土壤检测的国家和行业方法标准,涉及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有机、放射性元素组分的检测等方面叫农业、林业也有土壤检测方法标准,主要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以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农业方法标准涉及无机元素及其有效态测定的方法,而林业方法标准针对的是森林土壤的检测。 3现行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 3.1各部门制定的土壤相关方法标准不统一 土壤环境检测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生态环保部、农村与农业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起草,管理体系较松散,国家标准之间不统一,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3.2缺少新增标准规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正在修订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中,虽然规定了駄酸酯类、石油炷类、毒杀酚、灭蚁灵等污染物的风险指导值,但缺少检测方法,导致无法落地实施。 3.3科学鉴别、检测特定场所特征污染物难度大 目前仍存在建设用地类型多样,人类活动强度大,污染 18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