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店镇镇域总体规划

八里店镇镇域总体规划
八里店镇镇域总体规划

八里店镇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引言 (3)

第一节规划背景 (3)

第二节上位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4)

第三节本次规划编制的重点 (5)

第四节本次规划编制过程简介 (5)

第二章镇域现状概况 (6)

第一节地理位置 (6)

第二节自然环境 (6)

第三节历史沿革 (7)

第四节行政建制 (7)

第五节社会经济概况 (8)

第六节镇域土地利用现状 (9)

第三章规划原则、依据和期限 (11)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1)

第二节规划原则 (11)

第三节规划依据 (11)

第四节规划期限 (13)

第五节规划范围 (13)

第四章镇域发展规划 (13)

第一节镇域发展条件分析 (13)

第二节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15)

第三节人口规模预测 (16)

第四节用地规模预测 (18)

第五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9)

第六节镇域主要用地布局 (20)

第七节村庄布局规划 (23)

第八节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27)

第九节镇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9)

第十节产业协调发展规划 (30)

第五章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31)

第一节镇域交通现状. 31第二节镇域交通发展规划. 31

第六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3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3

第二节污水工程规划. 34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34

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35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36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37

第七节环境卫生设施. 38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40)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40

第二节消防规划. 40

第三节人防规划. 42

第四节抗震规划. 43

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43)

第一节环境质量现状及质量评价. 43

第二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44

第三节规划措施. 44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46)

第一节规划目标与重点 (46)

第二节规划期限 (46)

第三节规划要点 (46)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中心城市发展

1、中心城市快速拓展,南太湖新兴产业平台打造

八里店镇位于湖州中心城市东部,是湖州市区经济力量最强、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乡镇。也是湖州中心城市拓展最为重要的方向。近年来城市向东发展已经突破三里桥港、三环东路两条线,湖东西区已经整体纳入城市近期开发计划,以西山漾为核心的东部新区也正式启动,镇域内城市规划区内道路体系已经形成,市政

配套工程初步建成。另一方面,随着南太湖新兴产业平台的打造也推动了八里店镇域跨过頔塘向南发展,而頔塘南部区域是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备用地,因此,编制镇域总体规划来合理指导该区域的各类用地布局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2、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需要对镇域内建设用地重新整合

新一轮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获省里批准,目前两个区及各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八里店镇域内建设用地总量是吴兴区国土分局重点保证的区域,建设用地总量有限,而当前的建设需求十分旺盛,尤其是工业企业的拓展,使得镇政府希望科学合理地整合镇域内各种资源,为全镇产业发展架设平台。

3、湖州新农村建设,对镇域内的农村建设有新的要求

湖州地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的发展十分重视,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提出新农村建设,以后又积极推动村庄布点规划、示范村建设,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近年来,又提出了美丽乡村、魅力乡村、幸福社区建设,将村庄建设列入了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提出村庄建设不仅仅解决农民生活水平问题,还应包

括提高生活质量、精神质量的层面。

4、吴兴区和八里店镇与浙江大学合作,实施校区合作发展模式,以高校的科研技术力量和本地农业资源相结合,走出一条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提出到2020年,本区按照幸福社区、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打造全国一流的新农村示范区。并提出“二集中、二提高”,即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园区集中;提高农民生活素质和幸福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要求。着力利用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形成都市农业休闲度假区,突出农业、休闲、度假主题,使得农业多元化、休闲化和景区化,从而降低农业风险、改善农村产业结

构、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

二、上轮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状况

1、规划布局重点

将全镇建设用地分为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点用地和旅游发展用地四个大类,非城市建设区域以分散建设为主,重点考虑大量撤并现有独立工矿点,形成以紫金桥为核心的产业集中区域,村庄以整治改造为主。

设置市级三个大型的中心村,为紫金桥、戴山和移沿山,其中紫金桥、戴山以工

业为主,移沿山以旅游为主。

2、建设用地总规模

按照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域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确定八里店镇内城市建设用地共2745.44公顷,包括湖东分区、八里店分区的部分用地,用地性质以居住、商贸、工业为主,独立工矿点撤并后形成两个组团,规模为84公顷,村庄建设用地177.38公顷,以旧村整治为主,建设形式为农民自建为主。

3、实施状况

(1)城市整体推进较为顺利

八里店政府积极配合城市东部新区的建设,全力支持城市东扩,内外交通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建设推进至三环东路两侧,馨水园等多个居住小区和基础设施已经建成。整个东部新区的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

行,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非城市规划区建设中发现的问题

二环南路、南太湖大道和经五路等纵向道路的延伸与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产生诸多矛盾,急待解决;紫金桥、戴山集镇建设规模急剧增加,但建设品位不高,城镇面貌需要改善;湖州港八里店作业区建设初具规模,港口周边用地如何布局利用,缺乏指导;农村地区工业用地总量已经突破且布局不合理;规划区外的农民社区以低层低密度农房为主,建设档次低,人均占地大,随着城市南拓,如何与其相衔接,急需解决;规划区内水系已经按照规划进行整理,非规划区内随着近几年城镇建设的加大,原有水系形态被随意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急需对非规划区内水系进行规划整理,与城镇建设相互协调。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八里店镇作为吴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域,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由于镇域内交通状况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重新对镇域内城市建设、村庄布点、生态保护等进行科学规划。

吴兴区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一线一片”的现代生态村庄一期发展战略,頔塘南岸农业示范区作为其中的“一片”,是吴兴区新农村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区域。頔塘南岸地区将以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型为主要内容,因此,对该地区的农用地整合、农业经营方式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整修河流水系、土地流转、特色产品培育、农村生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是南岸地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整个区域的全面安排,需要镇域规划进行指导。

第二节上位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本次镇域规划的编制在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湖州

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一、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湖州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湖申航道以北、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以南区域为城市规划区,其建设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框架、用地性质等进行;镇域其他区域为中心城市发展备用地,为城市远期发展主要方向,其土地使用上应与东部新区有明显的承接关系,并且必须预留城市道路框架通道和生态廊道。合理安排农民社区布局,与未来城市发展相协调。产业布局应充分考虑与城市的关系,市政

管线与城市统一考虑。

二、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框架内进行安排,注重农用地的布置、土地复垦以及基本农田的保护。规划确定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864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城市用地1467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036公顷。

三、湖州港总体规划

镇域内有湖州港八里店作业区,其规模和建设位置必须遵照湖州港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八里店作业区规划设置1000吨级泊位8个,其中2个件杂泊位、2个集装箱泊位和4个散货泊位,近期建设完成2个(件杂)。规划占用岸线745米,陆域纵深700米,面积约40.4公顷,预留发展备用区域15.7公顷。

主要为湖州东部新区的能源、原材料及产品提供运输服务。

第一节本次规划编制的重点

一、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湖州港总体规划的衔接

由于本镇的地理位置,与中心城市的关系十分敏感,因此编制镇域规划首先要做好与上位规划的协调,重点是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和港口总规。

1、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框架道路通道和生态廊道是本次规划必须保证的强制性内容,中心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在穿越镇域部分也必须预留空间。

2、根据湖州港总体规划,对镇域中长湖申航道的岸线利用以及非城市规划

区产业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二、用地布局规划

城市规划区部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布局进行控制;长湖申航道以南地区为八里店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发展紫金桥集镇和移沿山中心村。本次规划的重点是镇域中非城市规划建设区部分。

规划将对镇域内村镇工业用地进行整合撤并、集中;除紫金桥和移沿山外各分散农村统一规划,集中设置大型农民社区进行安置;严格控制城市生态廊道和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对镇域休闲观光农业进行统一安排;合理设计镇域工程管线,

并与城市规划区有机对接。

三、土地使用规模控制

根据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八里店镇域建设用地控制总量的要求,确定镇域非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本规模,确定各类用地的大致布局及发展方向。合理保护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保护水

体,确保镇域水体占补平衡。

四、景区建设控制

镇域内主要景点为两处,为西山漾景区和南部移沿山景区,其中西山漾景点位于生态保护廊道,目前已进入逐步开发阶段。移沿山景点位于移沿山村,目前已保护环境为主。钱山漾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碧浪湖东侧。

第二节本次规划编制过程简介

我院于09年8月接受八里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八里店镇域总体规

划》,组织项目组开展编制工作。

于8月中旬开始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并于9月初编制初步方案与八里店镇进行初步沟通,在听取吴兴区和镇主要领导关于规划的设想后,进行了补充调查,提出了第二轮方案设想,并与湖州规划与建设局村镇处、吴兴区规划建设局以及

镇政府进行了分别的汇报交流。得到反馈意见后我院项目组编制了第三轮规划方案,并以纲要方式,于10月15日向八里店镇政府进行了汇报。

本次成果在10月15日会议后,结合后续在编的《八里店镇南部片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以及《湖州中心城市南部地区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7月初经建设局村镇处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专家进行初步的专家评审,后依据会议的评审意见做进一步的修

改与完善,并最终形成评审稿。

第二章镇域现状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

湖州市八里店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北临太湖,西与湖州城区紧密相连,东部与织里镇接邻。长湖申黄金水道、318国道、湖盐公路、湖织大道、吴兴大道、南太湖大道贯穿全境。东距上海148公里、苏州80公里、南距杭州90

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节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八里店镇地处水网平原,区内地势低平,除西山等三处山丘海拔分别达到91.2米、43.14米、44.2米(黄海高程,下同)外,其余地区地形变化不显著。农田地面标高一般在1.80—2.10米之间,村庄和河堤高程略高于田面高程,通常在2.0-2.7米左右。现状建成区经人工回填后室外地坪在3.5米以上。

二、气候

本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降雨以梅雨型和台风型为主。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易受夏秋台风洪涝、冬春低温寒潮、盛夏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终年积温5000度以上,全年主导风向

为东南风。

三、河流水系

本区水网纵横,荡漾密布,其中頔塘、南横塘和北横塘被列入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北排通道工程,罗溇被列入杭嘉湖平原入湖溇港整治工程。頔塘西起三里桥港,现为四级航道,是湖州市主要的水上运输通道,也是湖州市区北部主要的排水河

道。

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区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内普遍存在流塑状、高压缩性淤泥质粘性土,但在30米深范围内,一般都有可塑硬塑状粘性土或稍密中密状砂性土等良好持力层。本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土壤承载力6-7吨/平方米,土地肥沃,均系粘沙土壤,酸碱性适中,宜于农作物生长。

第三节历史沿革

本镇因境内八里店自然村得名,城镇建成区位于镇域中部。本镇旧为升山、四合、新蜀、鼎新四乡,后升山、四合、新蜀合并为升山乡,鼎新乡则为长熟、路村乡及和孚乡的一部分。1956年原鼎新乡范围合并为常路乡。1958年升山和戴山合并为升山公社,常路、长超、获港三乡合并为长超公社。1961年升山公社重新分为戴山、升山两个公社,长超公社调整,分设常路公社,辖原常路乡范围。

1994年升山、常路两乡合并为八里店镇。

2001年6月22日经省人民政府浙政函字(2001)104号文件批准,“撤销八里店镇、戴山镇,合并设立新的八里店镇”。2001年,经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八里店镇所辖63个行政村调整为35个行政村。现镇域内有35个行政村和一个鱼种场,镇域总面积88.88平方公里。

第四节行政建制

八里店镇辖有35个行政村,266个自然村,590个村民小组。2008年村庄户籍总人口为57102人,总户数为18145户,户均人口3.15人。

八里店镇2008年行政村情况一览表

第五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经济总量

八里店镇是湖州市的重点乡镇,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乡镇,在全国千强乡镇中已名列361位。近几年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2008年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312.38亿元,增长20.76%,其中第一产业3.03亿元,增长5.21%;第二产业284.06亿元,增长21.69%;第三产业25.29亿元,增长13.05%。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25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增至11378元。

二、农业经济及农业生产资料现状

八里店镇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现状耕地总面积61376.26亩,其中水田57817.31亩、旱田3558.95亩,桑地面积6325亩,人均耕地1.07亩,人均水田1.01亩。中味辣椒等8只产品被评为省市名牌绿色产品,中味辣酱、野田大米、国香粽子等产品荣获沪、浙农博会金奖和银奖。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88亿元,实现利税2300万元,全镇共12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二家、市级三家、区级三家。目前本镇在效益农业方面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全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4390亩,野田优质大米基地18500亩、国香牌糯米基地15000亩、五福莱牌稻米基地12000亩、戴小胖茭白基地3200亩、中味朝天辣椒基地3500亩、东露青梅基地1200亩、源泉牌罗氏沼虾生产基地990亩、升山牌万头二元杂交生猪基地,另外还有苗木

基地1500亩、玉米基地2500亩、8424西瓜大棚种植基地850亩。建立国

家级无公害设施农业基地3.2万亩。

三、工业经济概况

近年来,八里店镇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2009年更是达到了22%,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制品、新型纺织、食品医药、机械制造三电板块等为主导的产业门类,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规模企业已达到13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2.5%,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5家。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8年实际完成协议外资9368.2万美元,实到外资4610万美元,自营出口累计8365

万美元,固定资产投入20.8亿元,全镇工业实交税金3.69亿元,同比增长

25.68%。

四、第三产业

由于受中心城市东拓和乡村度假旅游的兴起影响,八里店镇第三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相对2007年,全部第三产业总产值增长13.05个百分点。餐饮和休闲旅游业成为2008年拉动全镇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八里店镇全面发展

效益农业打下良好基础。

八里店镇工业经济指标

第六节镇域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

八里店镇土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镇域建设用地,另一类为水域和其它用地。

1、镇域建设用地

镇域建设用地又分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公路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主要为湖东分区和八里店分区规划的用地,共5405.90公顷;公路用地主要为申嘉湖高速公路和湖盐公路,共28.92公顷;村镇建设用地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生产设施用地和道路用地,分别为361.25公顷,97.14公顷,24.58公顷。现状八里店镇域村镇建设用地共计500.71公顷,占镇域土地总面积的

5.66%。

2、水域和其它用地

由于八里店镇地处水网平原,区内地势低平,因此耕地相对比较丰富。除城市规划建设区外,其余范围内现有水域603.53公顷,耕地1286.17公顷,桑地170.80公顷,其余用地892.3公顷,总计2952.8公顷,占镇域土地面积的

33.22%。

八里店镇域现状用地构成表

备注:村镇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均为城市规划建设区以外用地。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1、现状镇域南部范围内农民社区等规划设施的建设需要与该区域内的重要交通

干道相协调

目前二环南路高速吴兴区段已经开工建设,远期南太湖大道和经五路等纵向道路的延伸必然对现状南部区域内各项建设产生诸多影响,对八里店镇域的用地布局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先行对该区域进行统盘考虑,综合协调后方可继续建设。

2、村庄建设用地存在严重浪费

2008年全镇(城市规划建设区外)共有村庄建设用地361.25公顷,与此同时2008年全镇(城市规划建设区外)共有农村人口25719人,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约140.5平方米,数据远高于上版土地规划和相关规定定下的人均用地指标,村庄建设用地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占用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资源。

3、集镇型中心村建设缺乏统一指导

集镇型中心村紫金桥、戴山集镇以及移沿山村近年来建设规模急剧增加,但大都缺乏建设规划指导,建设品位不高,城镇面貌较差,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这些区域逐步将与城市规划区相互衔接、过渡,因此城镇面貌需要改善。

4、八里店镇港口建设初具规模,但现状港口周边工业用地布局混乱,占用滨河绿地情况严重,随着湖州港八里店作业区的规划建设,临港产业用地布局矛盾更

为突出,需要规划统一指导。

5、现状规划区外的农民社区以低层低密度为主,建设档次低,集聚度不高,随

着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如何提高其品质档次,急需解决。

第一章规划原则、依据和期限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原则,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城镇总体规划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重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保证规划的

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镇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综合考虑镇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对镇域生产力布局、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公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引导与管制相结合的弹性原则

由于镇域总体规划是以远期目标为导向的空间布局规划,具有很强的刚性。而现有的城镇大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远期发展目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规划应具有一定弹性,在做好具体的功能布局,引导城镇合理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限制城镇发展的因素分析和城镇合理结构的构造,对一些规划期内只有设想、无法实施,但远景可能会建设的项目在本轮规划中要提出控制要求,为未来可能的发

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

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此,规划将根据八里店镇的特点,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发展态势,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城镇的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生活方式向农村辐射。同时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向镇区集中,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创造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建立城乡生

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规划依据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城乡规划法》200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二、行政法规

1、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6

2、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3.6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二、地方法规

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1

2、《浙江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1998.1

3、《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5

三、国家、行业标准

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

2、建设部《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4、国家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7、建设部、水利部《防洪标准》GB50201—94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1、《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四、相关规划及文件

1、《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湖州市八里店分区规划》

3、《湖州市湖东分区规划》

4、《湖州市区村庄布局规划》

5、《湖州市区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6、《湖州市区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7、《湖州市区城乡给排水专项规划》

8、《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八里店镇工业强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10、《湖州港总体规划》2005-2020

11、《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12、《大运河(湖州段)保护规划》2009

第四节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的确定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与土地利用规划期限相协调。

期限为:2009年至2020年

其中近中期为:2009年-2015年

远期为:2016年-2020年

第五节规划范围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已于2010年5月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条例中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地区需编制乡镇规划与村庄规划。因此,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应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区域,即頔塘以南和申苏浙皖高速以北这两个镇域区域,面积为34.5平方公里。同时,考虑到八里店镇今后整体的发展需要,以及頔塘南北的交通联系、功能布局的联系,本次规划将八里店镇域行政范围作为规划研究的范围,面积为88.88平方公里,重点通过分析八里店镇域整体的经济水平与发展趋势,来确定镇域总

体的发展目标及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章镇域发展规划

第一节镇域发展条件分析

一、镇域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八里店镇位于湖州城区东部,是东部新城的主要承接地,是湖州带状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位于上海两小时都市圈和杭州一小时都市圈内,优越的区位条件为八里店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且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多元化选择的条件,如发展工业、商贸、居住、都市农业等,必将会为八里店镇的发展带来机遇。

2、交通优势

八里店镇对外交通非常便利,南北向有湖盐公路、南太湖大道、三环东路等公路穿越,东西向有外环北路、湖织公路、吴兴大道、318国道、二环南路、外环南路以及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等公路横跨,八里店镇就处于这“八横三纵”的交通网络中,交通条件极为优越,发达的对外交通为八里店镇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产业优势

(1) 规模以上企业所占比重日趋增加,形成初步规模效应。

2007年八里店镇规模以上企业7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2.0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1.38%,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7家。2008年规模企业已达到9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1.6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7.53%,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9家。由此可见规模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完成工业产值还是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都在稳步上升,并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带动了前向后向产业的发展,成为本镇工业发展的增长极核。

(2) 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崛起

2008年,金属制品、新型纺织、饮料食品、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已占全镇规模工业比重的95.51%,金属制品和纺织二大行业占到全市该行业的20%左右,对全镇工业经济继续起到支柱作用。新型纺织和新型管材成为制造业新的亮点,“三一重工”的落户将给八里店镇工业带来崭新的一页,从而为本镇产业多元化开

辟了新格局,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 效益农业成果显著

八里店镇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2008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0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收入1.83亿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3%,同比上年增加5.17%。全镇共12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二家、市级三家、区级三家。目前本镇在效益农业方面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全镇无公害农产品基

地54390亩。效益农业发展成果显著。

二、镇域发展劣势条件

1、本镇大部分用地划入城市规划建设区,可供村镇发展的空间有限

镇域中部大部分用地划入湖州中心城市,服从湖州市总体规划用地安排。而镇域长湖申航道以南,大部分用地为标准农田保护区,也是效益农业的重点区域,近期可供建设用地不多。由于城市规划区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使得本镇基本农田保护压力陡然加大,规划核定范围外可建设发展用地已经很少,发展空间非常有

限。

2、城镇用地方式较为粗放,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过高

目前本镇用地方式多只注重建设用地量的增长,为外延式扩张方式,没有注意到对原有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和进行内涵挖掘,对存量土地的再开发也不足,没有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尚没有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发展要求。且村庄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40.5平方米以上,用地浪费现象严重,村庄发展较为无序。随着湖州市村庄建设规划的开展,以及新一轮城乡规划法对村庄规划的重视,村庄发展将走上有序、集约的发展之路,目前严重的用地浪费现象将有很大改观。

第二节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已于近期报批国务院通过,提出了“一核九带“的总体布局功能带,其中将湖州定位为宁湖杭沿线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需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城市,成为连接中

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八里店镇作为湖州市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未来城市中心东部新城的所在地,在湖州市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根据八里店镇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确定八里店镇今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继续发挥经济与区位优势,打造东部新城重要城市空间,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规划2009~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5年末,生

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规划2016年~2020年,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以上,2020年末,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优化产业结构,到2020年末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低于5%。

2、社会发展目标

至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

现小康社会。至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72%。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和学前幼儿教育,恩格尔系数低于30%,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镇

域公交设施和市政设施一体化。

3、生态发展目标

争取2015年前主要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城市规定目标。到2020年实现工业废水、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地面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分别按功能分区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二、战略目标实现步骤

根据镇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结合镇域规划的期限,确定实现八里店镇战略

目标的战略步骤分两步走:巩固、完善。

1、巩固阶段(2009年—2015年)

重点是巩固现有基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区和集镇的建设,强化戴山集镇、紫金桥集镇和移沿山中心村各项功能,合理规划中心村与基层村,加快农民社区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合理协调的村镇体系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启动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初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

转变。

2、完善阶段(2016年—2020年)

重点是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区、两大集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镇域村镇体系,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完成,形成合理稳定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内涵式增长。

二、总体发展战略

根据八里店镇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确定八里店镇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为:全力支持中心城区空间扩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1、全力支持中心城区空间拓展

湖州市总体规划将我市发展方向定为“东拓西扩、北进南控,中间完善”,由于八里店镇紧邻湖州市区东部,是未来湖州市向东发展的主要腹地,湖州市带状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八里店镇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充分利用城区东拓的战略时机,做好各种配套工作,积极支持城区东拓,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大发

展。

2、深度融入长三角

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对外交通优势,抓住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杭宁高速铁路、湖沪城际轨道的设计与建设,投资资金从苏南向浙北转移的大环境等所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机遇,带动自身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发展。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