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必修三专题十一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必修三专题十一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必修三专题十一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依据所学,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解析:第(1)问,即回答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结合材料信息“一方面……一方面……”来归纳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来概括;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如可选择黄宗羲、顾炎武等,要突出“发展”“变化”的特征;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理学逐渐走向极端,结合黄宗羲、王夫之思想可知,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

答案:(1)新特点:佛道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夯实了儒家的形而上学的基础)。

(2)依据:进步的历史观(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等;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皆可)

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

[主线梳理——归纳备考]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突出“个性·见解”——42题考什么·怎么考

族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启裕后昆、秩序维护、社会教化的功能。族规家训的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以振兴家族,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族规家训教育作为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抓手显得尤为重要。族规家训还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法律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因此无论是从“文化自信”角度还是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来看,族规家训都是一个考查的热点。

[典例感悟——怎样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下是清朝时期某地《刘氏族规》的节选:

一、敦孝悌:孝悌为人之本,人惟孝悌为先。孝在养其身而顺其心,悌在不藏怒而不宿怨。……四、严家教: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妇女声音不闻于外,性情正而品节明。五、笃宗族:族中我果有余,多方设法,分润族人,将见祖宗,默佑其衷。……七、务本业:读书明理,自是有用,农工商贾亦自成一家。人必有业,务业须正。……十、重名节:族中如有贞女节妇,孝父母、立节操,请旨旌奖,以培风化。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材料中家训体现出儒学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其家训既有提高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方面,又有压制人性和自然欲求、重男轻女等消极观念。作答过程中,需结合材料中的主张逐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应当采取去粗取精、批判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

答案:示例:观点:族规中渗透的理学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思想,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评论:族规中出现了“孝悌为人之本”、表彰“贞女节妇”,体现了理学所强调的“三纲五常”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便于封建统治;理学注重人的责任意识,强调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族规要求“人必有业,务业须正”体现了理学注重品德,强调自我调节,这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族规中“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分润族人”等内容体现理学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但是族规中渗透的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族规应采取批判继承,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态度。

[鉴史明智]族规家训作为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的族规家训高度发展并达到鼎盛,宣扬传统礼治思想,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充斥了理学的教诲,理学借族规家训而世俗化、生活化,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社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青州模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知()

A.他们主张恢复原有统治秩序

B.孔子主张维护天子的权威

C.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D.他们都探索世界本原为道

解析:选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一”为本等字眼体现的是大一统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也就说明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的确由来已久,C项符合题意的,正确;A、B两项仅仅适合孔子,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探索世界本原为道仅仅适合老子,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根源于() 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解析:选D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即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D项符合题意;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A项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

3.“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解析:选A结合题干信息“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可知该派别主张国家的大一统,结合“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可知该派别主张加强君主和中央的权力,据此可知该派别为法家学派,故A项正确。

4.《汉书·循吏传》记载了太守黄霸的事迹,(宣帝)下诏称颂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汉宣帝旨在() A.利用道德教化来匡正民心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确立以德为先的选官制度D.树立廉洁官员的典范

解析:选A从材料“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中可以分析出,汉宣帝通过道德来教化百姓,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权神授,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树立官员典范的目的是匡正民心,故D项错误。

5.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解析:选C根据材料“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父为子天,有隐无犯”“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等信息可知,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的会受到极刑,主张应以孝治天下,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百姓的个性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渗透到法律中,而不是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的会受到极刑,这不是法制具有理性精神的体现,故D项错误。

6.《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

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

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蟠桃会宴请的有佛道各家,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迹象,故D项正确;材料的侧重点在蟠桃会宴请的宾朋,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7.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解析:选C材料信息“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说明《太极图说》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色彩,但并不能认定它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毕竟它吸收了道家和佛教的东西,包含了更多的唯心主义元素,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万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得出具有封建迷信色彩,故排除B项;《太极图说》中“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用语,体现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始终”“生死”“善恶”等用语则说明其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故D项排除。

8.(2019·西宁模拟)有学者如此评论理学的某一观点:“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与该观点相契合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解析:选C由“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9.(2019·扬州模拟)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批评的是() A.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B.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

C.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D.官者以实践理学为风尚

解析:选A“……而曰尽心知性……而曰学道爱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说明作者讲究务实的学风,反对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道德低下风气,故B项错误;王阳明是明朝时期,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0.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

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B.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D.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解析:选D材料信息是,颜元等人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君主专制,主张恢复分封制,给予地方自主权,对君主形成制约,这是当时反专制思想的反映,故D项正确;主张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错误;材料和土地私有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

11.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萌发民本思想B.主张经世致用

C.提倡轻徭薄赋D.倡导“工商皆本”

解析:选D顾炎武强调商税在国家财政和国防中的重要性,提出应重新审视商业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

12.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二者都() 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解析:选C根据材料“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得出二者都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基于其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化思考,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以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韩进军、刘永艳《论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

体系的理论基础》材料二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

——摘编自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材料三在一个排斥农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社会里,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教化、伦理、法规、祭祀、宗族等一切社会责任与权力为一体,成为乡土社会的实际权威……在全国范围内构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网络。国家所必须的思想意识——包括国家的法令政策,就是通过这个网络突破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性习俗与文化,渗透到那些看似封闭的乡村角落的。

——摘编自杨阳《王权的图腾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目标。(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构想提出的主张。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董仲舒和朱熹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侧重点。(8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认识。(11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以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并结合所学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中朱熹认为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就必须实现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思想,就是三纲五常的伦理标准,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第二小问,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内容可知,董仲舒侧重于国家范围内的大一统,而朱熹侧重于对乡村的统治,由此可以分析出二者不同的侧重点,一个在于国家的意识层面,一个在于乡村宗族伦理。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内容可知,绅士社会掌握着知识和文化霸权,而农民被排斥在外,国家思想意识的传达需要通过乡绅来实现。第二小问,应该从这一现象的实质和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儒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国家的影响即可。

答案:(1)核心内容:天人感应,独尊儒术。目标:实现“大一统”。

(2)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存天理,灭人欲。侧重:前者侧重国家意识层面;后者侧重乡村宗族伦理。

(3)观点:绅士成为乡土社会的权威,成为国家意识传播到乡村的媒介。认识:传统社会控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根本宗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4.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如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答案: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精神。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高考历史史观详解大全(含例题)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 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 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 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北师大)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1、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华东师大崔元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必须学会驾驶。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那么,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学习历史后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应该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必须明确的。 2、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高考历史新史观试题

高考史观题 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隆重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去剖析这两大历史事件。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资阳一模,24)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 ) 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不符合题意,故错误;军功爵制是指论功行赏,题目中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出秦国重视招揽人才,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贵族势力大小变化,故D项错误。 2.(2018河北承德联校期末,3)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 ) 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 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 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 ,无法得出是高级教育官员,故A项错误;内史掌管秦朝国都即咸阳,位同九卿,地位比较特殊,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对官员的任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内史管辖咸阳,并不是对所有地方的管辖制度,故D项错误。 3.(2018广西桂林期末,2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太尉虚设是巩固专制集权的表现,故A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B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不能说明秦朝没有采取大型军事行动,故C项错误;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基本稳定,故D 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和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引领专项突破,探究规律,升华认识直击高考。学% 素养一唯物史观——核心理论 高考考查立足点 一、唯物史观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二、唯物史观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活学巧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活学巧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活学巧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素养二时空观念——核心思维 高考考查支撑点 一、时空观念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史实 2.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 3.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 二、时空观念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 2.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

3.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 4.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 素养三史料实证——核心方法高考考查着力点 一、史料实证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观点论证能力 二、史料实证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学习历史的方法:史料的可靠性 2.探究历史的途径:论据的充分性 3.感知历史的体验:结论的完整性 素养四历史解释——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一、历史解释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客观评判能力 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3.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二、历史解释备考指要提升素养 1.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 2.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 3.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 素养五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 一、家国情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最新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 生态史观(含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历史七大史观生态史观 【概念内涵】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主要内容】 (1)从纵向看: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从横向看,: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关键词】 温室效应、森林资源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环境污染。 【真题回顾】 1.(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有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项不符合时间概念;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属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2、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答案】A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4、下图中的“?”应填( ) A.贵族、平民 B.公民、自由民 C.平民、贵族 D.罗马人、自由民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导读:本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__时空观念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时空观念 概念释疑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标要求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课标解读 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前两点是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一是时序观念。二是空间观念。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高考印证]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本题结合时间“1702年”和材料内容作答。题干1702年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表明议会有权制约国王,A项错误;材料说明在当时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可以随便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还没有“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尚有待完善,B项正确;内阁制基本确立于18世纪中期,不符合时间限制,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最高行政权,其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没有破坏《权利法案》,D项错误。 答案:B [模拟感悟] 1.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1 .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

巧用高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最新教育资料

巧用高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历史复习课究竟该怎么教才更有用率?这可以说是我们一线教师经常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常我们的做法就是炒旧饭,也就是把书本的知识点再从头梳理一遍。众所周知,这种复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复习效果并不好。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笔者认为应该活用高考历年试题,以提高历史复习效率。我们都知道,高考试题是学科专家、权威教授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编制出来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会结合高考历史试题来进行复习,但往往是就事论事,因此笔者觉得这方面挖掘得还不够。 具体来说,该怎么巧用高考试题以提高复习的有用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渗透多元史观,拓展主干知识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用新史学观来解读和评价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发掘历史问题新的内涵。 如今年25题从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中折射出新史学中社会史观;而40题从贴近现实生活的“红绿灯”入手,考查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变迁带来的影响,体现了新史学中的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41题既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考查了中西文明碰撞冲突,又考查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兼顾考查学生在“专题体系”下对“通史体系”的把握能力,体现研究角度的多元化。 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的复习效率,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认识。比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其次,在教学中渗透新史观,让学生能够运用新史观初步分析认识教材中严重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应用这些新史观命制的试题,并进行有用训练,但是要注意避免试题过深、过难。 二、注重基础,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高考试题,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例外。虽然考查的主干知识我们都知道,但要找到完全一模一样的历史试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5)新人教版

练案(5) 一、选择题 1、(2017·大庆一模,2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解析禅让制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而材料描述的现象属于奴隶社会时期,故A 项错误;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与材料“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相符,故B项正确;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而非不同家族、氏族之间,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后期,故D项错误。 链接--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解析:选D 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董仲舒说的是秦的暴政,而唐太宗则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的。 2、(2018·武汉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解析:选B 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对儒学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删改儒学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 3、(2018·兰州模拟)“最后,这一新政府并不是被人推翻了,而是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得出这一结论主要缘于( ) A.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B.新政府没有让人民得到和平与土地

2020届高考历史:历史核心素养专题训练历史核心素养--5家国情怀练习

历史核心素养--5家国情怀练习 1.(2018·全国卷Ⅰ,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 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 “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2018·全国卷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2018·全国卷Ⅰ,30)1948~1949年夏,英、 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 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 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 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 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 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4.(2018·全国卷Ⅰ,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5.(2018·全国卷Ⅱ,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6.(2018·全国卷Ⅱ,30)美国记者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学生版)

2019届高考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 概念释疑: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 (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 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卷Ⅰ)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2018·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专项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专项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以下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 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 C.郑成功——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 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 2.探究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历史事件或现象与结果之间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古罗马赢得地中海霸权 B.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二】填空题(5分) 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冶炼、印染、器械制造等活动中获得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并以口授方式保存这些经验性知识,是中国古代工匠一直以来保持的传统。中国古代科学家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工匠和受这样的工匠传统深刻影响的学者组成。在〝见见闻闻〞〝博采众方〞的基础上,他们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学者宋应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工开物?中许多科技知识,就是他走出书斋,经过直接地观察和研究,对生产、生活过程中得出的有效经验的总结。 在近代,手工工场的工匠对英国工业革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之手。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工作,使工匠的劳动获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使用机器奠定了基础。

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

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理论阐释]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时间观念 历史的时间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时序性及历史史事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一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线索,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联系比较。时间知识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世纪与年代只是“时间段”概念,不特指某一具体时间点,其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记住具体时间点时使用;另一种是某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出现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不适宜用一个时间点来表达。 (2)阶段分期: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

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时间:也就是特定史事或历史现象发生某一特定时间段。如19世纪五六十年代、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还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等。 (4)历史大事年表:按照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事或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来记忆重大历史史事或现象的时间等。 2.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简单说是史事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地点或地理范围,它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的必备基础,也就是历史的横向规律,即所谓的“空间概念”。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照国别或者区域确定空间:从国别看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从区域看,亚洲、欧洲、美洲等,或者北美、东亚、西欧等。 (2)某一朝代或历史现象的活动地点或区域:如朝代的更替,都城的变迁,如古代中国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等;地理方位图东南沿海地区等。 (3)随历史现象的发展活动地点转移的空间:如明朝建都建邺(今南京),后迁都北京;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世界近现代经济重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等。 (4)对某些地点或区域的重要性要给予必要说明的: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同西亚以及欧洲连接起来,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也是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考题例证] (2018·高考北京卷,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