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有趣的交通法规

在国外,司机驾车违反交通规则后,处罚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处罚方式令人捧腹。

送幼儿园

在巴西的圣保罗市,司机只要一犯规,就会被送去幼儿园“上学”,同孩子们一起玩在虚拟的公路和叉道上驾驶儿童玩具汽车的游戏,在孩子们的嘲笑和指责中 反思自己的过错。

剃光头

在印度尼西亚,司机一违章后,就会被当场先罚款,然后没收驾驶执照,最终会被无情地剃光头发,以便使司机们生成“若要违章,想想自己头上的黑发”的畏 惧感,便再也不敢轻易违章了。

当护士

在美国,对待违章的司机,就是让你莫名其妙地去“当护士”。如果你违章了,就会被安排到医院当几天病房护士,专门护理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整天面对被汽 车撞得缺胳膊少腿的受害者,司机就会顿生恻隐之心,痛悔自己的违章行为。

看电影

在哥伦比亚,司机违章后享受一次“看电影”的特殊待遇。一旦司机违规驾驶,就会被客气地请进一个内部电影院,观看一部令人心惊肉跳的交通事故纪录片。 面对交通事故带来的血肉横飞的画面,司机怎能不引起心灵的震撼。

忏悔十年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每个礼拜天,司机必须向以被自己致死人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捐赠10美元,直到10年的忏悔期满为止;每当遇到被撞死者的祭日,司机 必须购买鲜花到死者的墓前,忏悔自己的罪孽;在10年惩戒期内的每个月,司机必须抽一天时间,站在自己酗酒的酒吧前,手举一块写着“我因酒后驾车,不幸撞 死人”的牌子,向过往司机们现身说法:切勿酒后驾车;司机还必须在车祸现场安置十字架和星状纪念物,在10年惩戒期内的每个季度,来此帮助交通警察疏导交 通一天。

幽默邮票

在德国发售的“交通事故”邮票上,酒瓶、酒杯摆放得整整齐齐,但高挡轿车却四轮朝天、面目全非,简捷的构图寓意出了醉酒驾车的害人害己特征;在法国制 作的 “交通安全”邮票上,司机狂饮滥喝后不辨东西南北,开飞车一头撞到了巨大的酒瓶上,夸张的手法烘托出邮票的主题:喝酒还是开车,请你选择;在德国设计的 “驾车违章”邮票上,盛满酒的高脚杯、开飞车的司机、红十字救护车不和谐地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触目惊心之感;在匈牙利印刷的“反酗酒”邮票上,一只健康强 壮的大手紧紧抓住一只伸向酒杯的伤痕累累的手,速写式的笔调传递着这样一则信息:要活命,就不要喝酒!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这个千年古训从出现到现在,放之四海而皆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行政法规,才

让我们的社会得以稳定高速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哪一天,世上再没规则可言,到时候会是多么的混乱。

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之中,交通规则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规则了。交通法规严格限制着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行为,保障驾乘者以及路人的安全。不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世界各国法律不一样、风情不一样、

习俗不一样、宗教不一样,也就造就了各不

相同、令人啼笑皆非的交通法规。如果 在国外开车,不事先了解当地的

交通法规就要小心受罚了。

伦敦———

努力适应“乱”停车以及“乱收费”土耳其———随车必带急救工具日本———礼貌行车、路人至上

努力适应“乱”停车以及“乱收费”

时下恐怕很难找到与伦敦相似的狭小街道以及杂乱无章的交通法规并存的城市了。伦敦的停车法规是由32个伦敦自制市委员会颁布的,相互之间难保一致。关于停车时间、节假日和最轻处罚等情况的规定在不同行政区之间就存在差异。例如在2009年圣诞节后的“节礼日”这一天,在某条街道的这一侧可以免费停车,但在属于另外一个行政区另一侧街道,则会被处以135-195美元的重罚。所以别说租车的旅行者了,就连长期居住的居民很多时候也都无所适从。

土耳其———

随车必带急救工具

土耳其是一个严谨的国家,如果想在土耳其开车就必须携带急救工具。这在当地人的意识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但是对于那些在土耳其租车出行的游客来说,就未必知道这条规矩。所以如果在土耳其租车,最好检查一下车内是否备齐了反光三角路标、急救箱、备用轮胎、千斤顶和灭火器等工具。因为在马路上随时会被交警截停检查,而这些项目正巧是必查项目。如果被交警发现没带这些东西的话,就会吃到35美元的罚单。其实这种做法是以安全第一为前提,在欧洲各国也有类似的规定,值得推广。

日本———

礼貌行车、路人至上

日本在交通规则的制订上确实值得称赞,比如一些对行人负责的交通规则。在日本开车,如果车辆经过将路面积水喷溅到行人会被罚,将会被处以65美元的罚款。因此,雨后驾车就要格外小心。此外,日本人的礼仪也体现在道路通行过程中,例如这里的出租车司机一律佩戴雪白的手套。

南非———

汽车要给动物让路德国———汽车必须粘车窗静电贴意大利———历史文化景点禁止开车

汽车要给动物让路

普天之下,人人平等,这个不难做到,但是普天之下,万物平等这个就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到了。在南非,

当地的交通法规规定,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给过街的牧人和牛、马、驴、骡子、羊、猪和鸵鸟等动物让路。虽然很多人对于这条规则不屑一顾,但是如果在牧人请求或示意的情况下不停车,司机会被处以高达535美元的罚款。这个处罚力度对于当地不高的收入水平来说相信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去违反。

德国———

汽车必须粘车窗静电贴

德国最近制订了一项让人费解的交通法规。从2010年1月德国实施的最新汽车排放法规规定开始,只要进入柏林、慕尼黑、科隆和其它30多个德国城市市中心的汽车必须粘贴车窗静电贴(每片价值7.5美元-30美元)。这一规定对于过境的外国车辆也不例外。违者将被罚60美元。问题是,贴了这个静电贴难道就能顺带吸附灰尘?为何要放入汽车排放法规中呢?令人不得其解。

意大利———

历史文化景点禁止开车

历史文物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国,当地的交通法规规定,除非获得特殊许可,任何机动车都禁止在历史文化景区行驶。在佛罗伦萨,如果误闯这些地区是会被重罚的。曾有一名外国游客在回国一年后接到一封来自意大利的电子邮件交通罚单,后来查明完全是代管其车钥匙的酒店服务生违规到景区开车惹的祸。此类行为将会被处以75-100美元的罚款。

澳大利亚———

天天练转弯越南——— 别跟我说国际,我只看国内世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请别过界

天天练转弯

相信不少读者都有开错道的经历,有时候一下子未能分辨东南西北的时候,拐错弯、走错道是时常发生的事情。知错就改,掉头就是了,但是这个问题如果发生在澳大利亚,比开错道还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勾形转弯”。由于澳大利亚实行“右舵左行”,车辆的右转和一般国家有所不同。在墨尔本中心商业区的一些十字路口,司机是不能在右行道直接右转的,而是要把车先开到最左边的车道,到交叉路口后再右转。据说这一强制措施是为了避免一般车辆占用电车车道。违反这一规定的司机将被处以81澳元的罚款。看来有时候,就算麻烦一点,但是会让整个交通更通畅。

越南———

别跟我说国际,我只看国内

在越南开车,只有当地驾照有效。游客本国驾照甚至国际驾照在当地都是无效的。因为越南政府认为,只有本地考取的驾照才能适应本地的路况。所以在湄公河三角洲开车游览,必须到当地交管部门办理一张只限该车使用的越南临时驾照。违者将有可能面临三年以内的牢狱之灾。无照行驶发生车

祸的话,刑期则更长,会长达10年。不想在越南吃皇家饭就记得在租车之前先考个当地的驾照。

世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请别过界

虽然近年来各国都在不断推行大地球村的概念,欧盟不少国家之间已经可以任意驾车进出,但是在西欧和东欧国家之间还不能畅通无阻。在欧洲租车旅行之前最好先查询一下目的地国家的有关法规,否则你很可能无法成行。例如,瑞典车辆是不能在俄罗斯或其它波罗的海国家入境的。在德国租用的车辆也是不可能开进非洲、亚洲和中东国家的。同样奥地利大多数租车行也禁止将汽车开往东欧国家。违规者的租车保险将被取消。汽车损坏或失灵时,租车人必须自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因涉嫌汽车盗窃被拘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