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同考网·执业医师考试】2011-6-18 来源:互联网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CoA氧化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辅酶(NADH和FADH2)分子中。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中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呼吸链),伴随着逐步电子传递,将NADH 或FADH2进行氧化,逐步收集释放的自由能最后用于ATP的合成,将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图7-22)。

● 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图7-24)的一类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在还原反应时,铁原子由Fe3+状态转变成Fe2+状态;在氧化反应中,铁由Fe2+转变成Fe3+.

图7-24 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基团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四个卟啉环都含有侧链,不同的细胞色素所含侧链不同。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s,Fe/S 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硫,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 centers,图7-25)。

图7-25 两种类型的铁硫蛋白的结构

(a)2Fe-2S型铁硫蛋白;(b)4Fe-4S型铁硫蛋白

醌(uniquinone UQ)或辅酶Q(coenzyme Q)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分子,含有长长的疏水链,由五碳类戊二醇构成。如同黄素蛋白,每一个醌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电子和质子(图7-26),部分还原的称为半醌,完全还原的称为全醌(UQH2)。

图7-26 辅酶Q的氧化和还原形式

辅酶Q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先接受一个电子,得到部分还原,称为半醌,再得到一个电子,成为完全还原的醌,称为全醌。全醌失去一个电子是部分氧化,成为半醌,两个电子全部失去,即完全氧化则称为还原型的醌。

■ 氧化还原电位与载体排列顺序

● 氧还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s,redox potentials)

不同的还原剂具有不同的电子传递电位,而氧化与还原又是偶联的,如NAD+和NADH.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电子数量不同,所以二者间就有一个电位差,即氧还电位。

● 呼吸链中电子载体的氧还电位

氧还电位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即得标准氧化还原电位(standard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s,E0')。表7-4 是测得的某些电子载体的标准氧还电位。

表7-4 某些电子载体的标准氧还电位

氧化型还原型x E0'(伏特)

NAD+NADH+ H+ 2 - 0.32

FMN FMNH2 2 - 0.30

FAD FADH2 2 - 0.22

丙酮酸乳酸 2 - 0.19

辅酶Q UQH

2 + 0.04

2

细胞色素b(Fe3+)细胞色素b(Fe2+) 1 + 0.07

细胞色素c1(Fe3+)细胞色素b(Fe2+) 1 + 0.23

细胞色素c(Fe3+)细胞色素b(Fe2+) 1 + 0.25

细胞色素a(Fe3+)细胞色素b(Fe2+) 1 + 0.29

细胞色素a3(Fe3+)细胞色素b(Fe2+) 1 + 0.55

1/2O2 + H+H2O 2 + 0.82

注:n = 传递的电子数。

● 呼吸链中电子载体的排列顺序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值越小,提供电子的能力越强。因此只要分别测定电子载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再进行比较,可初步推断它们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

根据测得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按氧还电位的大小可排出电子载体在呼吸链中的位置(图7-27)。

图7-27 电子传递链中几种电子载体及电子传递

图中给出各电子载体近似的氧还电位,并标出了电子对沿呼吸链向分子氧传递形成的自由能,垂直箭头线表示产生的能量足够驱使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其后可为ATP合成提供能量。

图中每一个载体都是从呼吸链中上一个载体获得电子被还原,而上一个载体由于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电子是从一个载体传向另一个载体,直至最终的受体被还原为止,在该呼吸链中的最终的受体是O2,接收电子后生成水。

■ 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

呼吸链由四种复合物、细胞色素c和辅酶Q组成。辅酶Q和细胞色素c是独立存在的,四种复合物又都是由几种不同的蛋白组成的多蛋白复合体(图7-28,表7-5),功能是参与氧化还原作用,由于这些复合物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停地移动,所以它们没有稳定的结构。

● 复合物I(complex I)复合物I又称NADH 脱氢酶(NADH dehydrogenase)或NADH-CoQ 还原酶复合物,功能是催化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给CoQ,一对电子从复合物Ⅰ传递时伴随着4个质子被传递到膜间隙。

● 复合物Ⅱ(complex Ⅱ)复合物Ⅱ又称为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或琥珀酸-CoQ 酶复合物,功能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辅酶Q,复合物Ⅱ传递电子时不伴随氢的传递。

● 复合物Ⅲ(complex Ⅲ)复合物Ⅲ又称CoQH2-细胞色素c 还原酶复合物,每传递一对电子,同时传递4个H+到膜间隙。

● 复合物Ⅳ(complex Ⅳ)复合物Ⅳ又称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主要功能是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O2 分子,每传递一对电子,要从线粒体基质中摄取4个

质子,其中两个质子用于水的形成,另两个质子被跨膜转运到膜间隙。

图7-28 呼吸链中复合物的排列及功能

表7-5 线粒体呼吸链中四种复合物的性质

复合物电子传递

序号名称多

辅基接收自传递给传递质子

ⅠNADH脱氢酶2

2

2

6

1个FMN 6-9个

Fe/S中心

NADH辅酶Q 是

Ⅱ琥珀酸脱氢酶4

5

1个FAD 琥珀酸辅酶Q 否3个Fe/S中心

(经由酶结合

的FAD)

Ⅲ细胞色素b-c18

1

2个细胞色素bc 辅酶Q 细胞色素是

复合物

1个细胞色素c1 1个

Fe/S中心

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9

1个细胞色素a 细

胞色素c 氧(O2)

1个细胞色素a3 2个

Cu中心(其中细

胞色素a3是Fe/Cu

中心)

● 主、次呼吸链

由于线粒体中需要经呼吸链氧化和电子传递的主要是NADH,而FADH2较少,可将呼吸链分为主、次呼吸链。①主呼吸链由复合物Ⅰ、Ⅲ和Ⅳ构成,从NADH来的电子依次经过这三个复合物,进行传递。②次呼吸链由复合物Ⅱ、Ⅲ、Ⅳ构成,来自FADH2的电子不经过复合物Ⅰ。

■ 含铜的电子载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作用机制

在电子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复合物Ⅳ)分子中心不是铁,也不是铁硫,而是铁铜。该酶13个亚基中有3个多肽是线粒体基因编码,并都含有蛋白的氧还中心。另外,与其它四种电子载体不同的是,它接收的电子不再传递给别的复合物,而是直接还原分子氧生成水(图7-29)。

图7-29 细胞色素氧化酶对电子与质子传递

(a)细胞色素氧化酶c中电子传递路线;(b)推测的O2被还原成水的中间过程

■ 递氢体与电化学梯度的建立

● 递氢体

组成呼吸链的成员中除了电子载体外,有些还具有将氢质子跨膜传递到膜间隙的作用,将能够传递氢质子的复合物称为递氢体,或称递质子体。在呼吸链的四个复合物中,复合物Ⅰ、Ⅲ、Ⅳ既是电子载体,又是递氢体;复合物Ⅱ只是电子载体,而不是递氢体。

● 电化学梯度(electrochemical gradient)

质子跨膜转运使得膜间隙积累了大量的质子,建立了质子梯度。由于膜间隙质子梯度的建立,使内膜两侧发生两个显著的变化∶线粒体膜间隙产生大量的正电荷,而线粒体基质产生大量的负电荷,使内膜两侧形成电位差;第二是两侧氢离子浓度的不同因而产生pH梯度

(ΔpH),这两种梯度合称为电化学梯度(electrochemical gradient)。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 主要用途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辅酶还原酶)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使用合成辅酶同功类似物和特异性抑制剂,通过反应系统测定样品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后峰值的降低,即采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酶活性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由大师级科学家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其适合于各种纯化线粒体样品(动物、人体、酵母)以及细胞或组织裂解悬液样品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还原酶的特异性活性检测。其用于衰老、能量代谢、蛋白组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病变等研究。产品不含污染性蛋白酶,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操作简捷,性能稳定,反应优化,检测敏感。 技术背景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通常称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还原酶(;),又称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最大的结构成分:含有至多个多肽结构。其特征性的酶活性是鱼藤酮敏感的-辅酶还原酶()。复合物催化线粒体内电子由供体传递到内膜上辅酶受体(泛醌;)的能量转移反应,为整个呼吸链反应系统的第一步。基于辅酶底物,在鱼藤酮存在与否的情况下,通过-辅酶还原酶的催化,转化成还原型泛醌(),同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转化为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分光光度仪下产生吸收峰值的变化(波长),由此定量测定-辅酶还原酶的特异活性。其反应系统是: 产品内容 缓冲液()毫升 反应液()毫升 阴性液()毫升 底物液()微升 专性液()微升 产品说明书份 保存方式 保存在-℃冰箱里,避免反复冻融;反应液()含有毒性物质,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反应液()和底物液(),避免光照,有效保证月 用户自备 比色皿:用于比色分析的容器 双波长分光光度仪:用于比色分析 培养箱:用于孵育反应物 实验步骤

电子传递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同考网·执业医师考试】2011-6-18 来源:互联网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CoA氧化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辅酶(NADH和FADH2)分子中。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中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呼吸链),伴随着逐步电子传递,将NADH 或FADH2进行氧化,逐步收集释放的自由能最后用于ATP的合成,将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图7-22)。 ● 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图7-24)的一类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在还原反应时,铁原子由Fe3+状态转变成Fe2+状态;在氧化反应中,铁由Fe2+转变成Fe3+. 图7-24 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基团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四个卟啉环都含有侧链,不同的细胞色素所含侧链不同。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s,Fe/S 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硫,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 centers,图7-25)。

8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8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P/O 二、填空 1、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2、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__的载体传递。 4、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5、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_______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6、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_____ 差,同时被膜上____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7、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8、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学说很好地解释F1/F0-ATP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9、F1/F0-ATP合成酶合成一分子ATP通常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_个质子。 10、鱼藤酮、抗霉素A和CN-、CO的抑制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F1/F o-ATPase的活性中心位于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δ亚基 E、ε亚基 2、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A、Pi B、苹果酸 C、柠檬酸 D、丙酮酸 E、NADH 3、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延胡索酸/琥珀酸 B、CoQ/CoQH2 C、细胞色素a(Fe2+/Fe3+) D、细胞色素b(Fe2+/Fe 3+) E、NAD+/NADH 4、下列反应中哪一步伴随着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A、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C、柠檬酸→α-酮戊二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氢原子经过呼吸链氧化的终产物是: A、H2O2 B、H2O C、H+ D、CO2 E、O2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 A、CoQ B、细胞色素 C、辅酶I D、FAD E、肉毒碱 7、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 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 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 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 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8、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A.肉碱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3-磷酸甘油穿梭 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9、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体内最普遍的呼吸链为NADH氧化呼吸链 B、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方向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C、如果不与氧化磷酸化偶联, 电子传递就中断 D、氧化磷酸化发生在胞液中 10、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线粒体内有NADH+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B、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 C、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完全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D、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11、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A、0 B.2 C、1.5 D.2 E、2.5 F、3 12、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A、氧化 B、还原 C、解偶联、 D、紧密偶联 13、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存时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 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 B、ADP C、FADH2 D、NADH 14、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中,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的组分为: A、NAD+ B、FMN C、CoQ D、Fe·S 15、下述哪种物质专一性地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缬氨霉素 16、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细胞功能的是: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17、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D、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18、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19、人体内二氧化碳生成方式是: A、O2与C的直接结合 B、O2与CO的结合 C、有机酸的脱羧 D、一碳单位与O2结合 20、铁硫蛋白的作用是: A、递氢 B、递氢兼递电子 C、只脱去底物的电子 D、传递电子 E、以上都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法精编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法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唐荣德 反映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有两种表示法:单线桥和双线桥。 (1)单线桥(也叫单箭号) 意义: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或:表示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电子得失情况)。它体现了“谁给谁”。 表示法:箭号一定在等式左边,箭头上只标明电子转移总数。如: 该表示法的特点是:箭头指向的物质为氧化剂。?对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则箭头指向的元素起氧化作用? (2)双线桥(也叫双箭号) 意义:表示同一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电子得失情况(或:表示电子得与失及氧化、还原过程)。它体现了“谁变谁”。 表示法:箭号一定横跨等式两边,且不少于两根箭号。在箭号上要标上“得到”或“失去”,也可以用“+”或“?”来表示,然后写出具体的电子数目。 对于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歧化反应,使用单线桥不方便,用双线桥好。双线桥易画,但麻烦;单线桥简单,能看出氧化剂。双线桥可用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上。在考试评分中,回答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或总数?时,使用任一种表示法都算正确。 其实,单线桥和双线桥并不以线桥的多少来划分,有两根或三根线桥的不一定是单线桥,但双线桥却不可能只有一根线桥。因此,要判断是哪种线桥,关键是看线桥是在等式的左边,还是横跨了等式的两边。如: 双线桥单线桥 双线桥 单线桥 两种表示法也有多种形式,如硫铁矿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双线桥是分析法,可理解为是微观的;单线桥是综合法,可理解为宏观的。 要注意,以下容易标错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如铝与NaOH溶液反应,把NaOH当成氧化剂,且标示如下是错的: 因为该化学方程式是总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是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铝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前者是置换反应,水是氧化剂;后者是复分解反应,NaOH作为碱与酸反应,并不是氧化剂。正确的应是如下表示法: 又如浓硫酸与硫化氢反应,如下表示是错的: 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是逐步氧化和逐步还原的,即?2价的S首先变成0价的S,再氧化才升高到+4价的S,直到氧化为+6价的S;同理,+6价的S首先被还原,变成+4价的S,再还原降到0价的S,直至还原到?2价的S。故应如下表示才正确: 反应,如下表示也是错的: 再如HCl和KClO 3

第六章 线粒体

第六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 1、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 膜上一系列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些电子载体接受高能电子,并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降低电子的能量,最终将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或以其他能量形式储存。 2、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sis 氧化磷酸化的耦联机制。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后,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动力势,用以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 3、结合变构模型binding change model 利用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合成酶构象发生改变,将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模型。 4、孔蛋白porin 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膜上的整合膜蛋白,形成非选择性的通道。 5、内共生学说endosysmbiont theory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的假说,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共生原核生物。 6、线粒体mitochondrion 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ATP的细胞器。线粒体是一种能量转换细胞器,还参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 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底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将高能电子的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质子动力势进而合成ATP的过程。 8、ATP合酶ATP synthase 位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通过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催化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酶,由F1头部和嵌入膜内的F0基部组成,也常见于细菌膜上。 9、线粒体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隙,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的液体,含有可溶性的酶、底物和辅助因子。膜间隙的标志酶是腺苷酸激酶。 10、嵴cristae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cristae),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11、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 12、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是由一条多肽与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紧密结合组成的结合蛋白。 13、细胞色素cytochrome 是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 14、泛醌ubiquinone,UQ 或称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带有一条长的类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醌。 15、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 16、复合物I complex I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1)表示方法 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注意事项 ①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 去”。 ②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③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 (1)表示方法 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注意事项 ①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②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③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细练过关] 1.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选D A项中转移电子数目错误,应为e-;B项中Zn失电子H得电子;C项中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时不标“得失”。 2.(1)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3FeO+10HNO3===3Fe(NO3)3+NO↑+5H2O ②3NF3+5H2O===2NO+HNO3+9HF 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CaH2+2H2O===Ca(OH)2+2H2↑ ②FeS2+8HNO3===Fe(NO3)3+2H2SO4+5NO↑+2H2O 答案:(1)① ② ③ (2)① ②

3.(1)对于反应:14CuSO 4+5FeS 2+12H 2O===7Cu 2S +5FeSO 4+12H 2SO 4,当有1 mol FeS 2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对于NaNO 2+NH 4Cl===NaCl +N 2↑+2H 2O 反应,生成0.5 mol N 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反应当5 mol FeS 2反应时,CuSO 4→Cu 2S 时得14 mol e - ,FeS 2→Cu 2S 时得7 mol e - ,共得到21 mol e - ,所以当有1 mol FeS 2反应时,转移4.2 mol e - 。 (2)此反应电子转移表示为 故生成0.5 mol N 2时转移电子0.5 mol ×3=1.5 mol 。 答案:(1)4.2 mol (2)1.5 mol [备考点击] 1.转移电子数的计算思路 明确元素的变价―→找出所有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根据变价数 所有氧化剂或还原剂得或失的电子数―→确定转移电子数。[n (e - )=n (氧化剂)或n (还原剂)×N (变价原子数)×ΔN (化合价变化数)] 2.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课时跟踪检测] 1.(2019·北京高考)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高一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过程

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过程 电子与质子的运移是由四个蛋白质复合物完成 光合作用光反应是由四个主要的蛋白质复合物所完成,包括有PSⅡ、cyt b6-f复合物、PSⅠ、ATPase。这些蛋白质都是嵌在类囊膜上,水是在膜上近类囊体腔(lumen) 的PSⅡ反应中心被氧化成氧气,NADP+则是在PSⅠ近stroma的一边还原成NADPH,至于ATP则是伴随着质子进入stroma。能量的贮存是发生在激发态叶绿素还原电子接受者时带有激发态电子的叶绿素分子有很强的还原力,可以将第一个电子接受者还原,并使自己被氧化回到基态,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从光而来的能量就被转换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再接着由一连串的氧化还原反应而逐一传递下去。 光合系统一、二的反应中心会氧化水、还原PQ (plastoquinines) 吸光天线将能量传递到PSⅡ反应中心后,反应中心的P680会被激发成P680*而且失去一个电子,为了补充这个电子,PSⅡ复合物会与释放氧气有关的蛋白质一起作用,将水分子氧化放出氧气与4个氢离子(此乃光水解作用,photohydrolysis),而电子则由PSⅡ上的电子接受者Pheo (Pheophytin) 所接收,很快的P680*回到基态,电子又很快的传给同在PSⅡ反应中心上的电子携带者Q (quinones)。在PSⅡ上的电子携带者有两个,分别称为QA与QB,电子的传递是先将一对电子传到Q A Q B上,再从stroma得到两个氢离子,形成Q A Q B H2,再一起将两个电子传给cyt b6-f。 通过细胞色素b6-f的电子流会造成类囊体腔的质子累积细胞色素b6-f (Cyt b6-f) 复合物是一个很大的蛋白质复合物,包括了2个b type 和1个c type的血基质(heme)。虽然目前对此处的电子与质子传递机制并不明了,其有一假说为Q循环(Q cycle): 在Q循环中整个cyt b6-f复合物包括了2个b type细胞色素、1个c type细胞色素和1个FeS R与2个Q。由PSⅡ来的第一个QH2分子会在近类囊体腔处氧化,将2个电子传给FeS R和b type细胞色素复合物,并把两个氢离子释放到类囊体腔中,传到FeS R的电子会经细胞色素f传给质体蓝素(plastocyanin, PC),质体蓝素再还原PSⅠ的反应中心P700,另一个传到b type细胞色素的电子会再传给下一个b type细胞色素,第二个b type细胞色素会还原1个Q,形成semiquinone状态。在第二个QH2分子氧化过程中,第二个b type细胞色素会从基质中再取两个带正电氢离子来,把Q-还原成QH2。所以每当2个电子传到P700反应中心时就有4个氢离子会通过类囊膜。 PQ与PC可能是传递的介质 一般认为电子由PSⅡ传给PSⅠ是通过PQ与PC,以PC为例,通常是存在类囊体腔近叶绿体膜的边缘,不过也有的PC是出现在stroma中未堆栈膜体PSⅠ附近,协助循环性电子流的进行(cyclic electron flow) 的进行,这种循环性电子流并没有NADPH的产生,但仍可合成ATP。 光合系统一反应中心会还原NADP+ 电子从P700反应中心开始,经由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蛋白复合物,如FeS H、FeS A、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黄素蛋白(flavoprotein),最后经过NADP+-铁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酵素(ferredoxin-NADP reductase) 将NADP+还原成NADPH。 某些杀草剂是利用中断光合作用电子流而杀害植物 常用的杀草剂巴拉刈(paraquat) 是作用在PSⅠ的还原部位;DCMU则是打断两个光合系统间的电子传递。 将化学能膜体势能转换成ATP的化学渗透机制 光合作用产生ATP的作用称为光磷酸化作用(photophosphorylation)。形成ATP的化学渗透机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异与膜两侧的电位差来供给细胞可利用的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得到a×b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c×d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专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思 考: 我们能否方便直观的显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呢?【知识回顾】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化学反应中同一种元素从反应物到生成物 的电子得失情况 基本形式: MnO 2 + 4HCl==== MnCl ↑+ 2H 2O 0得到1×2e-,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 3 ==== 3Cu(NO 3 )2 + 2NO ↑ +4 H 2O 失去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03 )2 + 2NO ↑ +4 H 2O 【课堂练习】 2H 2 + O 2 ==== 2H 2O Mg+2HCl====MgCl 2+H 2↑ 2H 2O 2 ==== 2H 2O + O 2↑ 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1 ) a 、c 表示化合价变化的原子个数;b 、d 表示化合价变化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的数目 2)当a 、b 、c 、d 等于1时,省略不写 3)使用双线桥法的方法: ①先判断出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②每个线桥的箭头都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对应的同一种元素 ③在线桥上标出“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注明该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4)双线桥法中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同一种元素在反应前后电子的得失情况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的理解及其联系。 2. 学会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过程】 1. 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了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2)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称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了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2CuO+C 2Cu +CO 22NaCl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氧化和还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②氧化性和还原性和化合价的关系: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③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④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来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法:凡是能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均具有氧化性。反之,在反应中易失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2.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一元素;③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有价态变化元素的一个原子转移电子数×发生价态变化的原子个数);④将转移电子数标在线上。 (2)单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用线桥将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和得电子的元素连接起来,箭尾是失电子的元素,箭头是得电子的元素。注意:桥线只在反应物中,不跨越“=”与生成物相连。③在桥线上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注意:只写数目,不标得失。 3.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和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反应。它对我们人类既有贡献又有害处,比如我们酿酒、燃料燃烧都是利用氧还反应,但是铁生锈,易燃物自然等等也同样是氧还反应。我们在学习了化学之后就可以充分去避免氧还反应的危害,最大限度的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 温馨提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作氧化剂。因此对规律性的知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知识,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当堂检测】 1. 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②Fe2+③Fe3+④S ⑤H+⑥Na+⑦Mg A.①⑦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2. 下列转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H+―→H2 B.MnO-4―→Mn2+ C.CO2―→CO2-3D.S2-―→S O2-4 3.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2F2+H2O===4HF+O2↑ C.CaO+H2O===Ca(OH)2 D.Cl2+H2O===HCl+HClO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940 规格:25T/24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4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1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三:粉剂×1支,4℃保存;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取试剂一、试剂二、试剂三,将试剂二和试剂三依次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产品说明: 线粒体复合体Ⅳ又称细胞色素C氧化酶,也是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主路和支路的共有成分,负责催化还原型细胞色素C的氧化,并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还原型细胞色素C在550nm有特征光吸收,线粒体复合体Ⅳ催化还原型细胞色素C生成氧化型细胞色素C,因此550nm光吸收下降速率能够反映线粒体复合体Ⅳ酶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操作步骤: 一、复合体Ⅳ的提取: 1称取约0.1g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胞,加入1.0mL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24℃600g离心10min。 3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4℃11000g离心15min。 4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复合体Ⅳ(此步可选做,可以判断线粒体提取效果)。5在沉淀中加入400u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功率20%,超声5秒,间隔10秒,重复15次),用于复合

体Ⅳ酶活性测定,并且用于蛋白含量测定。 二、测定步骤: 1、可见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50nm,蒸馏水调零。 2、样本测定 (1)将工作液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孵育15min;用不完的试剂4℃可保存一周;(2)在1mL玻璃比色皿中分别加入 试剂名称测定管空白 样品(μL)40- 蒸馏水(μL)-40 工作液(μL)800800立即混匀,分别记录测定管和空白管550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1min后的吸光值A2,测定管的记为A1测定管,A2测定管,空白管的记为A1空白管,A2空白管。计算ΔA1=A1测定管-A2测定管,ΔA2=A1空白管-A2空白管,ΔA=ΔA1-ΔA2。 三、复合体Ⅳ活力单位的计算: 1、复合体Ⅳ酶活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催化降解1nmol还原型细胞色素C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复合体Ⅳ活力(U/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T=1099×ΔA÷Cpr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8.4×10-4L;ε:细胞色素C摩尔消光系数,1.91×104L/mol/cm; d:比色皿光径,1cm;V样:加入样本体积,0.04mL; T:反应时间,1min;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需自行测定。 注意事项: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先取1-2个样做预实验,如果测定的初始吸光值过高(高于1),可用提 取液稀释后再测定。计算结果时注意乘以稀释倍数;若ΔA大于0.2,需将样本稀释适当倍数(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使A1-A2小于0.2,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若ΔA偏小,则可以通过增加加入的样品体积来提高灵敏度(计算公式中改变V样的体积)。 2.由于提取液中含有蛋白,所以在测定样品蛋白浓度时需要减去提取液本身的蛋白含量(单独测量)。

五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检测工具

五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检测工具 一、线粒体呼吸链简介: 线粒体呼吸链,在生物细胞中,接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或电子)的载体有三种——NAD+、NADP+和FAD。其中NADPH不进入呼吸链合成ATP,而是作为生物合成的还原剂;只有NADH 和FADH2进入呼吸链。 二、线粒体呼吸链传递体顺序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有着严格的方向和顺序,即电子从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传递体依次通过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传递体逐步流向氧分子递氢体与电化学梯度的建立。 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最基础的能量代谢活动之一,是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四种呼吸链蛋白复合物分步完成的,这四种蛋白复合物分别为复合物I(NADH 脱氢酶)、复合物II(琥珀酸-辅酶Q 还原酶)、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 还原酶)和复合物IV(细胞色素c 氧化酶)。 四、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的生物学意义 据统计,约有30-40%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缺陷所致,通常采用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与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确诊。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已成为当今共识的早期病理现象, Cardellach研究表明PD患者线粒体复合体I、IV酶活性功能受损;Lambert MP研究证明线粒体机能障碍在HD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线粒体复合体II酶活性丢失,铁硫中心和FAD两个亚基表达降低。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II/III/IV/V的结构和功能已被广泛研究。目前临床上以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复合体缺陷或酶活性异常,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然而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特异性治疗方法仍亟待解决。 五、Abbkine 电子传递链相关研究工具 CheKine?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Ⅴ活性检测试剂盒(比色法)提供了一种更细致准确的复

电子传递电子教案

电子传递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同考网·执业医师考试】 2011-6-18 来源:互联网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CoA氧化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辅酶(NADH和FADH2)分子中。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中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呼吸链),伴随着逐步电子传递,将NADH 或FADH2进行氧化,逐步收集释放的自由能最后用于ATP的合成,将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图7-22)。 ● 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图7-24)的一类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 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在还原反应时,铁原子由Fe3+状态转变成Fe2+状态;在氧化反应中,铁由Fe2+转变成Fe3+. 图7-24 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基团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四个卟啉环都含有侧链,不同的细胞色素所含侧链不同。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s, Fe/S 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硫,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 centers,图7-25)。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细胞生物学]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CoA氧化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辅酶(NADH和FADH2)分子中。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中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呼吸链),伴随着逐步电子传递,将NADH或FADH2进行氧化,逐步收集释放的自由能最后用于ATP的合成,将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 ■电子载体(electron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

●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图7-24)的一类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的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在还原反应时,铁原子由Fe3+状态转变成Fe2+状态;在氧化反应中,铁由Fe2+转变成Fe3+. 四个卟啉环都含有侧链,不同的细胞色素所含侧链不同。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 ●铁硫蛋白(iron-sulfurproteins,Fe/S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硫,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centers)。 醌(uniquinoneUQ)或辅酶Q(coenzymeQ)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分子,含有长长的疏水链,由五碳类戊二醇构成。如同黄素蛋白,每一个醌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电子和质子(图7-26),部分还原的称为半醌,完全还原的称为全醌(UQH2)。图7-26辅酶Q的氧化和还原形式 辅酶Q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先接受一个电子,得到部分还原,称为半醌,再得到一个电子,成为完全还原的醌,称为全醌。全醌失

关于如何判断化学式中电子的转移

关于如何判断化学式中 电子的转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如何判断化学式中电子的转移 1.化合价的变化乘以变化的元素的脚码再乘以化学式前面的计量 数 如2H2O2=(MnO2催化剂)=2H2O+O2↑ 算转移的电子数,就可以算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转移的,也可以算化合 价降低的元素转移 这个反应中氧元素一部分-1变为-2,一部分-1变为0 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变化的化合价=1 脚码=2 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2 转移电子数=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占一半,所以最终转移电子数为4×=2 2.例如:2Fe+3Cl2=2FeCl3 氯从0价变到-1价,共有3x2=6个氯,所以得到6电子 铁从0价变到+3价,共2个铁,所以失去6电子 主要看元素价态的变化和参加反映的原子个数 3.根据反应中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化合价上升n 失去n个电子被氧化化合价下降m得到m个电子被还原

4.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元素化合价的升高,也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失去电子,降低是因为得到电子,而失去的那些电子就是转移出去的电子,说,得到那些电子就是转移进来的电子也一样.说个例子铜和稀硝酸反应 Cu+HNO3=Cu(NO3)2+H2O+2NO 先看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成失去电子和得到 电子的两拨 失电子:一个Cu从0价到Cu2+的+2价失去2电子 得电子:一个HNO3中的N+5价到NO中的N+2价得到3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要守恒,取2和3的公倍数6 这样3Cu失去6电子2HNO3得到6电子,配平 3Cu+8HNO3=3Cu(NO3)2+4H2O+2NO 这样3mol的Cu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失去6mol电子,是转移出 6mol电子 对应的2mol的稀硝酸得到了那6mol电子,转移进来6mol电子 这个反应就是Cu转移给了N+5价6mol电子.说这个反应转移 6mol电子 另外这个反应的6mol的HNO3用作成盐Cu(NO3)2没有化合价 升降,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

一、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二、特点: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同时并存缺一不可,而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三、有关概念关系: (1)氧化、被氧化。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升高。 (2)还原、被还原。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降低。 (3)氧化性、氧化能力、氧化剂:同一概念。指得电子的物质。本身被还原,使对方被氧化指反应物。 (4)还原性、还原能力、还原剂:同一概念。指失电子的物质。本身被氧化,使对方被还原指反应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成的生成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成的生成物。 四、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1)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I-,S2-等。 (2)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Fe3+,H+,S+6等。 (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1)是化学反应的两种不同的分类法。即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分解反应:部份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1)单线桥式: 特点:明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而且箭头 (2)双线桥式:

特点:明确表示氧化或还原时元素本身得失电子变化情况。箭头不表示电子转移方向。而且箭头都是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所以在线桥上一定要注明“得”或“失”。 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 (1)可依据若干反应条件的差异判断: 条件越容易,反应速率越快,氧化性(还原性)越强,而不是以得失电子数多少。 例:判断反应中氧化剂的强弱。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能力:KMnO4>MnO2>O2 (2)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排位越后的金属,其原子的还原性越弱;而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但是氧化性Fe3+>Cu2+) ※(3)可依据元素在同期表的位置判断: 同周期(适用于二、三周期): 从左到右:金属单位的还原性依次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加强。 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4)可依据具体反应进行判断: 理论根据:氧化剂1+还原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还原剂2(还原产物)。 氧化能力:氧化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 还原能力:还原剂1>还原剂2(还原产物)。 八、氧化还原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岐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唐荣德 反映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有两种表示法:单线桥和双线桥。 (1) 单线桥(也叫单箭号) 意义: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或:表示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电子得失情况)。它体现了“谁给谁”。 表示法:箭号一定在等式左边,箭头上只标明电子转移总数。如: 该表示法的特点是:箭头指向的物质为氧化剂。(对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则箭头指向的元素起氧化作用) (2) 双线桥(也叫双箭号) 意义:表示同一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电子得失情况(或:表示电子得与失及氧化、还原过程)。它体现了“谁变谁”。 表示法:箭号一定横跨等式两边,且不少于两根箭号。在箭号上要标上“得到”或“失去”,也可以用“+”或“-”来表示,然后写出具体的电子数目。

对于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歧化反应,使用单线桥不方便,用双线桥好。双线桥易画,但麻烦;单线桥简单,能看出氧化剂。双线桥可用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上。在考试评分中,回答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或总数)时,使用任一种表示法都算正确。 其实,单线桥和双线桥并不以线桥的多少来划分,有两根或三根线桥的不一定是单线桥,但双线桥却不可能只有一根线桥。因此,要判断是哪种线桥,关键是看线桥是在等式的左边,还是横跨了等式的两边。如: 双线桥单线桥 双线桥 单线桥 两种表示法也有多种形式,如硫铁矿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双线桥是分析法,可理解为是微观的;单线桥是综合法,可理解为宏观的。 要注意,以下容易标错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如铝与NaOH溶液反应,把NaOH当成氧化剂,且标示如下是错的: 因为该化学方程式是总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是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铝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前者是置换反应,水是氧化剂;后者是复分解反应,NaOH作为碱与酸反应,并不是氧化剂。正确的应是如下表示法: 又如浓硫酸与硫化氢反应,如下表示是错的: 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是逐步氧化和逐步还原的,即-2价的S首先变成0价的S,再氧化才升高到+4价的S,直到氧化为+6价的S;同理,+6价的S首先被还原,变成+4价的S,再还原降到0价的S,直至还原到-2价的S。故应如下表示才正确: 再如HCl和KClO3反应,如下表示也是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