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几个和第几个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几个和第几个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几个和第几个

几个和第几个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意义。

2、会书写序数。

3、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排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冷饮店去买冰淇淋,你们愿意吗?

2.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排队买冰淇淋?XX同学排在第几个?

3.第一个小朋友买好冰淇淋走了,现在谁排在第一个?谁排在最后一个?请几名学生上台做“演员”,排队买冰淇淋。

其余学生做观众,手中拿好数卡。(学生举起数字卡片表示)

(二)、探究阶段

探究(一):几个与第几个

1、认识序数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xxx排在第几个?(板书1.)

问:几个和第几个有什么区别?

反馈、小结:几个表示事物的多少,第几个表示事物的次序,用以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叫做序数。

2、书写序数

观察:老师写的这些序数有什么特点?(在右下角有小圆点)

小结:写序数时要注意什么?

1. 3. 8.

3、巩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1)数一数这排有几位小朋友,指一指第三个小朋友。

(2)数一数这里有几朵花,指一指第5朵花

(3)数一数这里有几个苹果,指一指第4个苹果

(4)数一数这里有几本书,指一指第6本书

探究(二):序数的运用

根据图画编排次序

(1)

( ) ( ) ( ) ( )

(2)

()()()()()()(3)

()()()()()通过练习,即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熟练运用序数。

探究(三)序数是不变的吗?

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知道,方向改变了,序数也就变化了。

1、按要求指出图形

从左往右数第4个

从右往左数第4个

2、看图填空

(1)

①一共有()只动物。

②从左边数起:第□个

从右数起, 第□个

三、课堂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和第几》专项练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和第几》练习题 1、 一共有()只小动物在排队,排第1,排第(),排第(),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第四张图上有( )朵花,有3朵花的是第( )张图。 3、从右边起涂色。 涂3个 涂第3个 4、 (1)从左往右数,在第三个下面打“√” (2)从右往左数,圈出后面四个 (3)从右往左数,第五个是什么() (4)从左往右数,把第八个涂上色。 5. 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去游玩,一共有()只动物去游玩,从左边数起 ()在第7个。

6. (1)共有()个小朋友。 (2)从小红数起,小阳排在第(),第3个是()。 7. (1)把右边的7只蝴蝶圈起来。 (2)从右边数起,把第7只蝴蝶涂上颜色。 8. 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一共有()人,从左数起,戴帽子的男同学排在第()个。 9. 上图是8个人正向前走,穿深色衣服的人排在第6个,当他们向后走时,穿深色衣服的人排在()个。 10.

.(1)上面一共有()种水果。 (2)把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圈起来,从左数它是第()个,从右数它是第()个。 (3)把右边第3种水果圈起来。 (4)桃子的左边有()种水果,桃子的右边有()种水果。 11、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把后面5个圈起来 (3)从左往后数第5个是() (4)在右边第三个图形下面打“√”,在左边第4个图形下画△ 12. (1)一共有( )只昆虫。 (2)从右边数,青蛙是第( )个,第3个是( )。 (3)从左边数,蜗牛是第( )个,第1个是( )。 (4)把左边4个小昆虫圈起来。 (5)青蛙的左边是( )只昆虫。(6)蜜蜂的左边有( )只昆虫。 13. ☆☆☆☆☆☆☆☆☆(1)把下图中右边的6个☆圈起来; (2)从右数起,把第5个☆图上颜色。

一年级数学上册 7加几 1教案 人教版

7加几 教学目标 (一)运用已学会的凑十法学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难点: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3.口算: 7+( )=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板书:3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例1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 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 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师说:他说得好,演示得也很清楚。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红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例2:想一想: 出示: 7+4=□7+6=□ 7+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范文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 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 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几、十10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

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填一填。 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 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3=10

-13和10=3-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及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是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13 引导学生思考。 师:2与那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第几教案 人教版

人教标准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课时第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 道是哪里吗? 2、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 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反馈练习: 1、第23页的第1题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 体式的书写艺术。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苏教版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 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结合排队活动,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仪谦让的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 二、感知新知 1. 出示排队买票图。 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挂图,老爷爷排在最后) 2. 谈话。 (1)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板书5个人、第5) (2)要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我的位置让给您吧!老爷爷!)对尊敬老人的学生予以表扬。 (出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3)老爷爷高兴的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板书2个人,第2) (4)刚才数出来的5个人和第5,2个人和第2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几和第几”(板书课题) (5)现在,老爷爷买完票走了(出示老爷爷走了),那还剩下几个呢?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 1

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呢?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点灯笼好不好?灯笼什么颜色?(红色)小朋友就用手中画笔涂一涂吧,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板书4个,第4)怎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4个指有四个灯笼,而第4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 2.“想想做做”第2题。 (1)聪明的小朋友我们继续往前走吧!看,小丽家可真漂亮,小朋友们数数这座楼房有几层?你是怎么数的?(指名上台数) (如数窗户、阳台、门)小丽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快看,小猴子捞月亮,看到这你想说什么呢?(学生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问: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教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3.“想想做做”第3、4题,同桌互说。 4.“想想做做”第5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 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

5、4、3、2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2、板书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独立思考 B、反馈:生1? 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 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 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小结: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 B、?把得数写在书上 C、?汇报不同 D、?的算法, E、?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 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巩固练习 12、?先说得数, 13、?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1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15、?学生自己出题,16、?其他同17、?学抢答。 全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北京版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的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3. 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 使学生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13。 看到13,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可引导) 2. 教师出示15。 看到15,你能想到什么? 二、新授。 1. 集体学习。 摆出15根小棒,怎样一眼就能让人知道是15根呢? 谁知道他是怎么摆的? 看着这个小棒图,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10+5=15 5+10=15 15-5=10 15-10=5 2. 自主操作。 从11—20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用小棒把它摆出来,根据你的小棒图列出几个算式。 3. 展示。 将学生书写漂亮的算式帖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你最欣赏哪个?为什么?你想给谁提个建议? 4. 分类。 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算式,如果让你给他们分分类,你想怎样分?

5. 小结。 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10在我们的计算中可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6. 教学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请你观察,每个加法算式中都有几个成员? 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教师指算式中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说出名称。 在每个减法算式中,也有3个成员。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三、在( )里填上>、<、= 18-0( )18 10( )15-15 16-10( )8 10+7( )19 16( )0+16 19-6( )10 5+10( )14 11( )12-2 四、小结: 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说课稿 教者:申秀芝 一、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能准确表达几和第几的意思。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课表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知识。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每个一页)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三、教材处理 1.主题图的使用:由于学生很少有独自购票的经历,书中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情况不相符,将学生去食堂吃饭排队融入进去,层层递进,突破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区别几和第几,感知第几的相对性,并在实际中运用。 四、教学流程及效果预测 课前小游戏 学生伸出小手做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动作游戏,其目的在于强化左右的概念、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为后面的新课做铺垫。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品德教育 首先请学生看主题图片,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排队是文明的行为,然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排队,总结得出:如果不排队,大家挤来挤去会很乱,容易出危险。使学生明白: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这样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揭示学习主题:排队中的数学知识“几和第几”,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了新课。 此环节的设计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一上:《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

第几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 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 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 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小棒20根。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 1、10+2 = 10+9 = 10+6 = 7+10= 3+10= 2、2+9+8= 3+8+7= 6+5+5= 4+7+6= 9+9+1=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

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这就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历9+几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聪聪发现的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人?怎样列算式? 板书: 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2、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璜田中心学校:方振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章;《9+几》例1、例2.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各种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体验和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88~90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89页例1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3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109+1+2=?9+1+6=?9+1+4=?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3、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课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 (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该怎样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4=13 [多媒体出示牛奶凑10法图]

201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案

《第几》教案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本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20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一幅贴近的儿童生活的“排队买票”图,让学生在观察、计数排队买票的人数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同时,通过图下方的两行文字,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理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能准确进行表达。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看课表做课前准备时,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慨念。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并能分别用它们表示生活中事物多少或顺序。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中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树立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感知“第几” 1、引入故事 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书中有个人物,他肥头大耳、好吃又懒做,还常常闹出笑话。你知道他是谁吗?今天他又闹笑话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一看。 2、听故事 一天,猪八戒来到西瓜地里,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这么大的瓜,一定很好吃!”于是,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四块,看着红红的瓜瓤,猪八戒馋得口水直流。他吃了一块,没吃饱,又吃了一块,还是没吃饱。这样,一连吃了4块大西瓜后,他才拍拍自己的大肚子,叹了一口气:“唉,总算吃饱了!早知道要吃到第四块才能吃饱,我只要吃第4块就可以了!”猪八戒说得对吗? 3、揭示课题 猪八戒说得对吗?4块和第4块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究“第几”。 (揭题板书:第几) (二)有序引导,认识“第几” 1、引导观察,获取信息 (1)森林里建造了一个,所有的动物都想来游玩。这么多的游客挤在了一起,非常危险,怎么办呢? 预设: 生:大家应该要排队。 (2)在很多时候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怎么排呢? (3)从前往后有顺序的排队。看,小动物们已经按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好队了。(课件显示:小羊、小狗、小兔、小猴、小松鼠正在按序排队) (4)请你仔细观察它们的队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5)请你猜猜谁最先坐上大风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羊最先坐上大风车,因为他排第一个。) 2、初步感知“几”与“第几” (1)这坐风车排队的问题可真不少,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你们能解答吗?(能)(2)我们先来解答这两个问题:有几只动物排队?松鼠排第几?(板书:有□只动物排队、松鼠排第□) (3)指名回答并板书(5、5) (4)同样都是5,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5只表示的是有5只动物在排队;第5只表示的是松鼠排在第5个。 让我们来瞧瞧小动物的队伍:5只,指的是小羊、小狗、小兔、小猴、松鼠,是排队动物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几 班级:姓名:得分: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1、师生交流 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四、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五、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六、探求新知 七、1、初步感知 八、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九、(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十、(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十一、(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十二、(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十三、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十四、(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十五、(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十六、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4、(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5、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6、(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7、三、反馈练习: 8、1、投影出示:5只小鸟 9、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10、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11、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12、四:作业: 13、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14、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测试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4分) 1、 2、 (1)上面一共有( )个数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我还能给它们排排队呢。 ( )>( )>( )>( )>( )>( )>( ) 3 比多( ),比少( )。 ( )<( ) 4 (1) 3+□=7 (2) 4+□=8 5、1□ 2□□□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计算天地我最棒:(23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5分) 10-9= 0+7= 1+9= 10-10= 10-8= 3+7= 10-4= 10-3= 7+2= 9-3= 3+0+5= 8-6+5= 4+4-5= 3+3-5= 10-5-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分) □+6=10 □—2=4 5—□ =2 10+□ =10 3、在○里填上“+”或“—”。(4分) 4○5=9 9○1=10 10○6 =4 8○2=6 (4(1)画 比 3个。 (2)画 比 少2个。 ,错的打“×”。(4分) ( ) ( ) 五、智力大比拼: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28分。) 1、 □○□=□只 □○□=□只 3、 4、 □○□○□=□( ) □○□○□=□( ) □ ○ 2、

□○□=□( ) 6○□○□=□( ) 7、看图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 □○□=□ □○□=□ □○□=□ 六、我是数学学习小能手: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8分) 1、 现在有几只? □○□=□只 2、10 那么藏着的还有几个人呢? □○□=□个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第几 【教学内容】:教材P20及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出示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 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 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案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5)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及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计数器:

一年级数学上册7加几1教案人教版

7加几 教学目标 (一)运用已学会的凑十法学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难点: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4 5 6? /\ /\ /\ z\ 3 ( ) 3 〔〕 3 ( ) 3 (〕 2.板演: 8+ 5=8 + 7= 9+ 5=9 + 7= 8+ 6= Q J- Q —) 丄你是怎样想的亍 3.口算: 7+ ( ) = 107 + 3+ 4= 7+ 3+ 1 = 7 + 3+ 2=

提问:7加几等于10? 板书:3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 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 板书:7 + 5 = 12 师问:7 + 5 = 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师说:他说得好,演示得也很清楚。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红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 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7 + L 10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例2 :想一想: 出示: 7+ 4 =□ 12 7 + 7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几个和第几个

几个和第几个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意义。 2、会书写序数。 3、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排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冷饮店去买冰淇淋,你们愿意吗? 2.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排队买冰淇淋?XX同学排在第几个? 3.第一个小朋友买好冰淇淋走了,现在谁排在第一个?谁排在最后一个?请几名学生上台做“演员”,排队买冰淇淋。 其余学生做观众,手中拿好数卡。(学生举起数字卡片表示) (二)、探究阶段 探究(一):几个与第几个 1、认识序数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xxx排在第几个?(板书1.) 问:几个和第几个有什么区别? 反馈、小结:几个表示事物的多少,第几个表示事物的次序,用以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叫做序数。 2、书写序数 观察:老师写的这些序数有什么特点?(在右下角有小圆点) 小结:写序数时要注意什么? 1. 3. 8. 3、巩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1)数一数这排有几位小朋友,指一指第三个小朋友。 (2)数一数这里有几朵花,指一指第5朵花 (3)数一数这里有几个苹果,指一指第4个苹果 (4)数一数这里有几本书,指一指第6本书 探究(二):序数的运用 根据图画编排次序 (1) ( ) ( ) ( ) ( ) (2)

()()()()()()(3) ()()()()()通过练习,即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熟练运用序数。 探究(三)序数是不变的吗? 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知道,方向改变了,序数也就变化了。 1、按要求指出图形 从左往右数第4个 从右往左数第4个 2、看图填空 (1) ①一共有()只动物。 ②从左边数起:第□个 从右数起, 第□个 三、课堂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10几加几和10几减几练习题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