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夹具认知实验报告

模具夹具认知实验报告
模具夹具认知实验报告

模具夹具认知实验报告

模具拆装_小水口模

细水口模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注塑模具虚拟拆装 二、实验目的:1、了解拆装方法; 2、熟悉注塑模结构、注射成型工作原理和装配顺序; 3、认识了解模具上各个零件名称、作用和相配零件配合关系。 三、注塑形成过程: 第一区段:塑料在旋转螺杆与料筒之间进行输送、压缩、熔融和塑化,并将塑化好的塑料熔体储存在料筒前端(螺杆头部与喷嘴之间),待注塑成型之用; 第二区段:储存在料筒端部的塑料熔体由于受到螺杆(或柱塞)向前的推压作用,通过喷嘴、磨具的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开始注入模腔; 第三区段:塑料熔体经浇口射入模腔过程中的充模流动、相变及固化。 四、模具拆装过程: (1)将上下模分离; (2)动模部分:拆卸紧固螺钉→动模座板→垫块→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动模板; 定模部分:拆卸定模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版→浇口套。 五、注塑模构成 按注塑模各零件所起的功能作用,一副注塑模通常有如下八个部分构成。 (1)成型零部件通常由凹模、凸模、型芯或成型杆、镶块等构成。而模具型腔则由动模和定模及其相关部分联合构成。 (2)浇注系统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构成。 (3)导向零件通常由导柱、导套(或导向孔)或在动定模上分别设置相互咬合的内外锥面构成。 (4)推出装置通常由推杆、推件板、推杆固定板、推板、垫块以及主流道拉料杆等联合构成。 (5)抽芯机构通常有斜导柱、斜滑块、弯销等抽芯机构。 (6)排气系统可在分型面处开设排气隙,小型塑件可直接利用分型面排气。实际上,许多推杆或型芯与模具的配合间隙,均可起到排气作用,故无需另外开设排气隙。 (7)冷却加热一般在注塑模的动定模内。分别设置冷却回路。加热则通常在模内或模具周围安装加热元件。 (8)支撑零件有动模垫板、定模底板、支承柱、定位圈、螺钉、销钉、吊环等。 六、注塑小水口模的优点: 1、由于成型物料的熔融塑化和流动造型是分别在料筒和模腔中进行,模具可始终处于使熔体很快冷凝或交联固化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缩短成型周期。 2、成型时要先锁模紧模具后才熔料注入,加之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熔料对模腔的磨损很小,因此一套模具可生产大批量注塑制品。 3、一个操作工常可管理两台或多台注塑机,特别是当成型件可以自动卸料时还可管理更多台机器,因此,所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低。 4、成型过程的合模、加料、塑化、注射、开模和脱模等全部成型过程均由注塑的动作完成,从而使注塑工艺过程易于全自动化和实现程序控制。 5、由于成型时压力很高,因此可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和尺寸精度高的塑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 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及蜗轮、蜗杆。根据主、从动轮的两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分为:平行轴传动、相交轴传动、交错轴传动三大类。 (五) 周转轮系 根据自由度不同,周转轮系又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差动轮系能将一个运动分解

为两个运动或将两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 (六) 其他常用机构 其他常用机构常见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2.机械零件认知 (一)螺纹联接 螺纹联接主要用作紧固零件。 常用的有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螺纹。前三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基本类型有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及紧定螺钉联接。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联接,地脚螺栓联接,吊环螺钉等。 (二)键、花键及销联接 1.键联接:键是标准零件,用来实现轴与轮毂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的导向。其主要类型有:平键联接、楔键联接和切向键联接。 2.花键联接:花键联接是由外花键和内花键组成。适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裁荷大或经常滑移的联接。 3.销联接:主要用来固定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称为定位销,是组合加工和装配时的重要辅助零件;用于接接时,称为联接销,可传递不大的载荷;作为安全装置中的过载剪断元件时,称为安全销。销有圆锥销、槽销、销轴和开口销等,均已标准化。 (四)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及蜗杆传动等。 螺旋传动:螺旋传动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按其用途可分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及调整螺旋三种;按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螺旋、滚动螺旋及静压螺旋等。但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自锁,运转平稳,但在低速时可能出现爬行。 带传动:具有中心距大、结构简单、超载打滑(减速)等特点。常有平带传动、V型带传动,多楔带及同步带传动等。V型带为一整圈,无接缝,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再加上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并标准化生产,因而应用广泛。 链传动:与属于摩擦传动的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高。 齿轮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等。可做成开式、半开式及封闭

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第一章 AutoCAD绘图知识巩固(8学时)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知识,包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标注命令、打印);以及能对图纸进行分析,并进行快速绘图。 (二)基本要求 1、绘图命令:直线L、圆C、圆弧ARC、射线XL、矩形REC、圆弧ARC、定义块B 2、编辑命令:打断BR、修剪TR、倒圆角F、复制CO、偏移O、撤消最后一次删除OOPS、 移动M、填充H、删除E、正交F8、匹配MA、镜像MI、平分DIV、手移动P、图纸缩放Z、块B、过滤FI、插入I、延伸S、缩放比例SC、倒斜角CHA、爆炸X、旋转RO、垃圾清理PU、过滤FI、阵列AR。 3、标注:文本命令:单行文字书写DT,多行文字书写T,修改文字ED、设置标注样式D; 线性标注DLI、对齐标注DAL、继续标注DBA、标注圆DDI、标注半径DRA、标注角度DAN、文字堆叠M、标注圆心DCE、 4、其它:CAD图纸大小及单位设置、图层设置及打印线型、线宽等设置、打印样式。 第二章冲裁模模具设计(8学时) (一)实验目的 掌握侧冲孔模模具结构设计要点,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绘制方法,熟练运用AutoCAD进行模具设计。 (二)基本要求 1、冲裁模具基本结构 2、侧面冲裁模具结构 3、运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第三章级进模模具设计(8学时)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多工序级进模模具结构设计要点,掌握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定位问题及步距设计,熟练运用AutoCAD进行模具设计。 (二)基本要求 1、级进模模具基本结构 2、定位、冲孔及落料设计步骤 3、运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注射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注射模具拆装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进一步学习掌握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学习注射模具的装卸过程,了解注射模的运动过程。 二:实验器材: 内六脚扳手,一副塑料模具,两副金属模具,手套,橡皮锤,紫铜棒,两根直径12的螺丝,游标卡尺,NX8.5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 1.拆装注射模具并进行测绘工作以便后续三维建模。 2.建模过程略去(基于NX8.5,可以提供源文件)。 3.装配图及爆炸图:

(从装配树可以看到个人特异化的建模结构及命名方式)

(爆炸图) 部件名称从上至下依次为:定位环、注口衬套、定模座板、定模板、第一组导套、第一组导柱、动模板、第二组导套、第二组导柱、推杆、模脚、推出固定板、推板、动模座板。 各部件作用依次如下: 1.定位环:固定并定位注口衬套。 2.注口衬套:固定并定位浇口,与喷嘴对接,引入熔融塑料流体。 3.定模座板:固定定模板和主流道衬套,固定在注塑机上。 4.定模板:固定定模镶块(实验中拆装的注塑模是整体式结构)。 5.第一组导套:导向作用,动模运动时导向,使其与定模精确对准 6.第一组导柱:导向作用,与第一组导套配合,使动模与定模定向运动。 7.动模板:固定动模镶块(实验中拆装的注塑模是整体式结构)。 8.第二组导套:导向作用,用于推板、推出固定板与动模板的导向,使推杆定向运动。 9.第二组导柱:导向作用,与第一组导套配合,使推板沿着固定路线运动。 10.推杆:推出成型后的制件及其工艺部分(浇注系统)。 11.模脚:给推板和推杆足够的高度运动行程,动模座板通过支撑块推动模板运动。 12.推出固定板:固定推杆。 13.推板:推板推动推杆顶出成型后的制件及其工艺部分。 14.动模座板:固定模脚,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推动动模行程。

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范本

目录 一前言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3)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4) 四模具结构形式设计 (8) 五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计算 (9) 六压力机校核 (10) 七凸模、凹模加工工艺方案 (11) 八设计小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前言 模具是现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仪表、加点通讯等产业中,60% -80%的零部件均依靠模具成形,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是对板料的冲压,板料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冷冲模则是推行冲压工艺比不可缺的装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行业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也随着有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化,加工件精度的日趋提高,模具的制造更是有着长足的进步。至今,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有关冲压技术方面的为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相应的冲压工艺理论研究和冲压加工机理的探讨也随之不断深化。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改善冲件的质量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就显著更为重要。 本设计是基础零件的模具设计,以基础、工艺、计算、结构、材料入手,设计一套加工连接垫片的模具。并使之满足要求。

一、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冲孔落料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1.2mm ,大批量生产。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图1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由圆弧连接过渡,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两个孔,其中最小孔径为?10mm,符合冲裁最小d min≥1.0t=1.2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 min≥1.5t=1.8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精度分析 零件上所有尺寸都未标注公差要求,因此,该零件在精度方面要求不高,很容易达到,取12级精度,普通冲裁可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 3、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 1.双分型面注射模1台; 2.内六角扳手、卷尺、木锤等工具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 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注射模的拆卸工艺过程(图双分型面注射模) (1)首先从分型面B-B处把模具分为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 (2)定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卸浇口套15→拆卸限位销钉3→定模座板14→导柱4→定距拉板1→弹簧2→中间板13 (3)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下推件板5→拆卸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支承板7和模脚8三块板间的紧固螺钉→取下模脚8→拆卸推出机构(拆推板9上紧固螺钉→推板9→推杆11→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动模板6→凸模→导柱12 5.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

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6.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7.典型注射模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将凸模型芯、导柱12等装入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将支承板7与动模板6的基面对齐。将推杆11穿入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和动模板5。然后盖上推板9,用螺钉拧紧,再将模脚与支承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最后在动模板上装上推件板。 (3)定模部分装配 将浇口套15装入到定模座板14上,然后将弹簧2放入中间板13,将导柱4穿入定模座板14和中间板13,再插入定距拉板1,把限位销钉联接到中间板13上。 (4)将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从分型面B-B处合上。 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见附图。 四、实验心得 通过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我熟悉了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培养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实训总结

模具实训总结 通过实训,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我们的技能练习,使之能够掌握冷冲模的基本理论、技能、技巧;加强动手能力及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认知素质等方面,该项实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 模具装拆实训是模具专业综合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三周的综合实训,针对典型多工位连续模结构,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设计和典型冲压模具的拆装、测绘和总装结构,完成模具各构造零件的二维图及模具的装配图。以适应模具企业对冲压工艺的制定、冲压模具。 二、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 通过冷冲模综合实训,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和冲压工艺过程的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掌握冲压设备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冲压设备与模具的连接关系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学会查阅设计资料和有关手册,具备正确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能力。 4.掌握模具拆装、测绘的基本技能,完成零件图和装配图。 5、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们对模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其中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1. 现有的冲压模具比较少,我们装拆需要轮流。2. 装拆模具的工作台有点高,且不是铁板平面,不利装拆模具。 总的来说,真的希望学校能多给我们实习的时间。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一个星期的模具实训,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注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真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姓名:李苏 班级:模具0913 学号:0901453105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和实训要求: 实训目的: 1、熟悉塑料模和冲压模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3、复习巩固所学习的模具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以及绘图知识。 4、了解冲压模和塑料模的典型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 5、培养我们的综合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训要求: 1、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2、能正确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 3、掌握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的安装调试过程 4、掌握模具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5、、按要求正确的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剖视图和装配图。 6、、对拆装模具零件进行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及零件作用 7、正确的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实训器材 锤子、铜棒、内六角扳手、钢尺、游标卡尺等常用的拆装和测量工具。 三、实验专用周时间安排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 实训内容 1典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 2典型注塑模具的拆装 3绘制各个零件图和装配图 4总结实训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训心得。 实训步骤 一、冲压模实训步骤 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冲压模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冲压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冲压模的拆卸工艺过程 1、首先用铜棒顶着下模座,并用锤子敲击铜棒使上下模座分开。 2、拆开下模 (a)由下模座面向凹模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凹模和下模座 (b)卸下挡料板与凹模的销钉,使挡料板和下模座分开 (c) 测画下模各零件 3、拆开上模 (a)由上模顶面向固定板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及凸模固定板 (b)将凸模从固定模板中打出 (c)将模柄从上模座中打出

实验二 典型冲压模具结构拆装实验

实验二典型冲压模具结构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针对典型冲模进行拆装,使学生对模具结构有感性认识,理解冲模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结构零件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与方案 实验者分组拆装单工序冲压模具、复合冲压模具、级进冲压模具中的任意两套模具,了解冲模总体结构,并绘制所拆装模具装配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 1、板坯试样 2、微型冷冲拉伸机 3、单工序冲压模、级进冲压模、复合冲压模 4、内六角扳手、钢尺、卡尺、冲子等 四、实验基本要求 掌握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个零部件的作用,绘制冲模装配结构示意图。 五、实验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顺序拆卸模具,记住每个零部件的名称、形状、安装位置及装配关系; (1)将模具从存放架上取下,放在钳工台上; (2)观察冲模的外形结构,分清上模、下模部分,再抬住上模,用锤轻敲下模,将模具分开; (3)了解模具中可见零件的名称、作用,它所完成的冲压工序名称,毛坯与工件的形状结构; (4)分别拆开上模、下模两大部分,并标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5)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方法、固定方法;定位部分的零件名称、结构形状及定位特点;卸料及压料部分的零件名称、结构、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部分的零件名称、结构;固定零件名称、结构等; 2、将拆散的模具零件按上模、下模两大部分依照一定顺序还原(注意标记方向),最终恢复成原状;

3、检查是否装配正确,对凸、凹模工作表面涂油以防锈蚀;手抬模具下方,把它放回原处,整理好工具; 4、绘制该模具装配示意图。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模具零件分类及作用; 2、绘制实验拆装模具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实验二典型冲压模具结构拆装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具结构特点及零件分类; 2.掌握典型冲压模具结构组成及各零件功能。 二、实验条件 1、板坯试样 2、微型冷冲拉伸成型机 3、单工序冲压模、级进冲压模、复合冲压模 4、内六角扳手、冲子、钢尺、卡尺等 三、简答 1、简述冲压模具根据工序组合方式的分类; 2、简述冲压模具零件的分类及作用; 3、绘制所拆装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塑料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3000字)

塑料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课程名称:塑料模具设计实验名称:塑料模具拆装实验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1.了解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和工作原理;认识模具上各零件的名 称;了解其作用。 2.熟悉模具安装过程; 3.了解模具总装图、零件图的设计及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确 定; 二、实验仪器: 1.注射模,压缩模、挤出模、中空吹塑模任选一套套; 2.拆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训组一套,虎钳,尖嘴钳,台钻); 3.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直尺,角尺,塞尺,螺旋测微器,百分表, 磁性表座,测量平台等) 三、实验过程: 1.拆装前准备: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塑料模模型,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拟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按拆模顺序将冲模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推出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3.确定模具装配步骤和方法: (1)组件装配:将模架、模柄与定模座、凸模与固定板、凹模与固定板等,按照确定方法装配好。(组件装配内容视具体模具而确定)并注意装配精度的检验。 (2)确定装配基准:在模具总装前,根据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赖关系,易于保证装配精度,来确定装配基准。 (3)制定装配顺序:根据装配基准,按顺序将各部件组装、调整,恢复模具原样。 注:装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并注意工作零件的保护。 4.试模:在注射机模型上试模,验证装配精度以及模具工作原理。 四、思考题 1.简要说明拆装的模具的结构特点,工艺零件与结构零件的不同作用,并谈谈模具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 1-定位圈 2-浇口套 3-定模座板4-定模板5-动模板 6-支承板 7-垫块8-推杆固定板9-推板10-拉料杆11-推杆 12-导柱13-凸模14-凹模15-冷却水道 图示:注射模典型结构(单分型面注射模) 注射模可分几个部分: (1)成型部分:直接成型塑件的部分通常由凸模,凹模、型芯或成型杆、镶块、以及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等组成; (2)浇注系统:指将塑件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闭合型腔的流动流道。通常,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保证合模时动模和定模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避免模具中其他零件发生碰撞和干涉,导向机构分为导柱导向机构和锥面定位导向机构。对于深腔、薄壁、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除了导柱导向外,经常还此阿勇外锥面定位导向机

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模具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习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性质 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 、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塑料模若干付;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角尺、钢皮尺等; 、拆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等。 四、实验内容 (二)冲压模具 、模具结构分析 )模具类型。该模具属哪类型模? 答:多工位级进模,属于冲压模 )零件工艺性分析 答:该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个工位的模具,一个工位进行钻孔,一个工位进行弯曲,刚开始条料从一侧的导料槽进入,第一个工位钻孔,然后模具向上抬起,条料进一步,被挡料板挡住,在弯曲凸模上有个定位孔,可以准确的定位第一个工位钻的孔。往复进行。 成型的零件是一个“几”字形的弯曲件。 )模具的工作原理 答:首先进行备料,然后按照要求裁剪一定宽度的条料。工作时,用手按入条料,使用型芯(挡料销的作用)进行限定条料的初始位置,进行冲孔,冲孔废料在卸料螺钉的作用下从下孔掉落。型芯往上移动时,条料在卸料板的作用下掉落。条料依旧用手按入,条料进入下一个步距,以垫块为定位,弯曲时以装在弯曲凹模上的塑料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保证条料上孔和弯曲件的相对位置精度。上模

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3级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杨政 学号:20131461 I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在ANSYS 系统环境下,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建模、单元属性的设置、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约束与载荷的施加、问题的求解、后处理及各种察看分析结果的方法。体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强大功能及其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可从中学习如何处理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求解;第二个是轴承座的实体建模、网格划分、加载、求解及后处理的综合练习,可以较全面地锻炼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零件进行分析的能力。

实验一、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对一承受均匀内压的空心球体进行线性静力学分析,球体承受的内压为1.0×108Pa,空心球体的内径为0.3m,外径为0.5m,空心球体材料的属性:弹性模量2.1×1011,泊松比0.3。 R1=0.3 R2=0.5 承受内压: 1.0×108 Pa 受均匀内压的球体计算分析模型(截面图) 1、进入ANSYS →change the working directory into yours →input jobname: Sphere 2、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node 42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s… →select K3: Axisymmetric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3、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input EX:2.1e11, PRXY:0.3→ OK 4、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 →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input:1(0.3,0),2(0.5,0),3(0,0.5),4(0,0.3)→OK 生成球体截面 ANSYS 命令菜单栏: Work Plane>Change Active CS to>Global Spherical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Lines →In Active Coord→ 依次连接1,2,3,4 点生成4 条线→OK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ry →By Lines→依次拾取四条线 →OK ANSYS 命令菜单栏: Work Plane>Change Active CS to>Global Cartesian 5、网格划分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 lines: Set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姓名:王民兴 班级:机电1411 学号: 14342110 指导老师:曹清 评语及成绩: 2016年11 月2日 实验一:冲裁模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冲裁模设计项目,掌握冲裁的变形过程及断面特 征。 2.掌握冲裁模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确定冲裁的合 理间隙。 3.能够正确进行冲裁工艺的计算,并在学习之后,以此为依 据进行冲压设备的正确选择。 4.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进行冲裁件的排样,并在不同的排样 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5.学习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判断冲裁件的工艺性并进行优 化改进。 6.学习冲裁模的结构选定以及各组成零部件的设计。

二、实验用模具及工具 下模座,导柱,弹簧,卸料板,活动挡料销,导套,上摸 座,凸模固定板,推件块,连接打杆,推板,打杆,模柄, 冲孔凸模,垫板,落料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螺钉, 导料销。 三、紫铜板冲孔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1.冲制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是:冲孔、落料。 方案一: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二:采用导板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三:采用导柱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冲模在使用安装时麻烦,需要调试间隙的均匀性,冲裁精度低且模具寿命短,适用于精度要求低、形状简单、批量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方案二模具比无导向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模具制造复杂,冲裁时视线不好,不适合单个毛坯的送料、冲裁。 -方案三模具导向准确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精度比导板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比前两种模具成本高。 由于紫铜板批量小,精度低,故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就能满足工艺要求,并能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故采用方案一。 2.紫铜板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冲压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实验报告 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4班 姓名:陈文飞 学号: 3100611136 指导老师:赵忠 日期: 2013 年 12 月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无悬臂,孔径、孔边距均大于 1.5倍料厚,可以直接冲出,因此比较适合冲裁。 (2)精度 由表3-11和表3-12可知,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均不超过ST4等级,因此可以通过普通冲裁方式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 (3)原材料 08钢是常用冲压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适合冲裁加工。 综上所述,该零件具有良好的冲裁工艺性,适合冲裁加工。 图1 2.工艺方案确定 该零件需要落料和冲孔两道工序完成,可采用的方案有三种: 方案一:单工序冲裁,先落料再冲孔。 方案二:复合冲裁,落料冲孔同时完成。 方案三:级进冲裁,先冲孔再落料。 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因此方案一不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虽然方案三比方案二操作方便,但方案二能得到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平面度,且由于被冲板料较薄并不允许产生翘曲,特别是外孔和内孔的同轴度要求,因此选择方案二,即采用复合冲压。 3.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对于复合模,由于倒装复合模操作方便安全,实际生产中优先考虑倒装结构。所以选用倒装复合模。 (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 1)送料及定位方式

条料由于是沿着一定的方向“推进”模具的,因此它的定位必须是两个方向的:○1在与送料方向垂直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定位,以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称为导料,常用的有导料板、导料销;○2在送料前方定位,以控制条料每次送进模具的距离(即步距),称为挡板,常用的有挡料销、侧刃等。这里采用手工送料,导料销导料,挡料销挡料。 2)卸料与出件方式 卸料零件的作用是卸下箍在凸模或凸凹模外面的制件或废料,根据卸料力的来源不同,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两种。拉深件切边时需要采用废料切断力卸料。 (1)刚性卸料装置 刚性卸料装置也称为固定卸料装置,仅由一块板(称为卸料板)构成,直接利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刚性卸料装置的卸料装置原理是冲裁结束凹模回程时,凸模带动其外面的条料或制作一起向上运动,当条料或制件与卸料板刚性接触并产生撞击时,凸模仍然可以继续上行,但箍在凸模外面的条料或制件则由卸料板的撞击力卸下。 (2)弹性卸料装置 结构较刚性卸料装置复杂,一般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和卸料螺钉三个零件组成。弹性卸料装置主要用于薄料(一般料厚不超过1.5mm )、所需卸料力不大、对板的平面度有要求的冲裁件的卸料。 (3)刚性推件装置 原理是冲压结束时打杆与打料横杆接触并随上横回程时一起上行,当装在压力机滑块上的打料横杆撞击装在压力机床身上的挡块,产生的力则由打料横杆传给打杆,由打杆把力是刚性撞击产生的,因此推件力大,工作可靠。 (4)弹性推件装置 弹性推件装置由弹性元件、推板、连接推杆和推件块或直接由弹性元件和推件块组成。与刚性推件装置的不同是其推件力来源于弹性元件的被压缩,因此推件力不大,但出件平稳无撞击,同时兼有压料的作用,从而使冲件质量较高,多用于冲压薄板以及工作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综上所述,这里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卸料,刚性推件装置推件。 3)模架的选用 根据我们的零件形状及送料的方向,选用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因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的导柱、导套安装在模座的对称中心线上,导向较平稳,适用于纵向送料的模具。 4.工艺计算 (1)拍样设计 根据工件形状,这里选用有废料的单排排样类型,差表3-3得搭边1 1.5a mm =,侧搭边2a mm =,则条料宽度202224B mm =+?=,进距 20sin57 1.5sin5725.64S mm =÷?+÷?=。查表3-4得截板误差0.5mm ?=,于是 得到如图所示的拍样图。

《塑料模具设计》拆装与测绘实验报告 (4)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陈璞陈绮丽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2007年01月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实验计划学时:2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典型注射模的基本结构,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了解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关系,掌握注射模设计时要 校核的注射机基本参数。 3.了解在注射机上安装模具的程序。 4.学习对试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调整锁模机构使模具处于安全工作状态。2.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3.注射标准试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工具:钢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锤子、铜棒等。 4.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根据所加工塑料调整注射机料筒、喷嘴的加热温度并打开加热。打开注射座冷却水开关。 2.把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 (1)用钢尺测量模具厚度,调整注射机锁模机构的闭合厚度与模具厚度相适应(约小于模具厚度1mm)。 (2)测量注射机定位孔尺寸,在模具上装上相同尺寸的定位环。 (3)测量注射机锁模机构水平拉杆、垂直拉杆的内侧距离,检查模具长宽尺寸是否能安装在该注射机上。 (4)把顶出杆调整在最小顶出距离的位置,把注射机的控制旋钮置于手动操作位置,打开动模板,将模具用起吊装置吊入注射机锁模机构中,并将模具的定位环对正注射机的定位孔中,用点动使注射机的动模板慢速合模,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前定模板,放松吊装机构,点动松开注射机动模板少许距离后重新锁紧模具,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动模。开闭模几次检查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需松开动模重新调整,直至模具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顺畅。 (5)调整锁模力及开模过程快慢速转换、低压保护,调整开模距离和顶出距离。 3.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调整 调整注射速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注座的运动形式、注座的

工作总结之冲压模具实习总结

冲压模具实习总结 【篇一:模具实训心得】 模具实训总结 通过实训,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我们的技能练习,使之能够掌握冷冲模的基本理论、技能、技巧;加强动手能力 及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及认知素质等方面,该项实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 模具装拆实训是模具专业综合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三周的综合实训,针对典型多工位连续模结构,完成中等复杂 程度的模具设计和典型冲压模具的拆装、测绘和总装结构,完成模 具各构造零件的二维图及模具的装配图。以适应模具企业对冲压工 艺的制定、冲压模具。 二、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 通过冷冲模综合实训,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和冲压工艺过程的编制的原则、方 法和步骤。 2.掌握冲压设备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冲压设备与模 具的连接关系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学会查阅设计资料和有关手册,具备正确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 模具的能力。 4.掌握模具拆装、测绘的基本技能,完成零件图和装配图。 5、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我们对模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其中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1. 现有的冲压模具比较少,我们装拆需要轮流。2. 装拆模具的工作台 有点高,且不是铁板平面,不利装拆模具。总的来说,真的希望学 校能多给我们实习的时间。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一个星期的模具实训,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 志上锻炼,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注定对我以后 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永远是这个 世界的真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姓名:李苏 班级:模具0913 学号:0901453105篇二:模具公司实习心得

(新)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对其具有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设备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展示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参观实验室中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了解机构的组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间歇机构和一些常见机构的组合。 2.参观实验室中机械设计展示柜,主要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蜗杆蜗轮、螺栓联接、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轴和轴承等。 四、思考题 1.机器是由什么组成?机构是由什么组成?什么是运动副?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三种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为哪些其他四杆机构? 3.凸轮机构是如何分类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4.齿轮机构根据齿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轮系有哪些类型?轮系有哪些功用并列举应用实例? 6.螺栓联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螺纹的种类有哪些? 7.带传动和链传动有什么特点? 8.常见的滚动轴承的类型有哪些?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二、实验仪器设备 各类机构模型及实物机械(如:内燃机模型,缝纫机模型等);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见教科书或《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以内燃机模型为例,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注意: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定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与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视图平面。 4.绘制机构示意图的草图:凭目测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运动副代表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各构件的连接次序,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的草图。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6.测量机构运动尺寸:对转动副测量回转中心间的相对尺寸,对移动副测量导路方向线和与其有关的其他运动副间的相对尺寸。 7.选取适当的比例尺,并按照该比例尺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8.选取实验室中其他任意的机械或实物模型,重复上述步骤绘制另一机构运动简

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模具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习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性质 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 1、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塑料模若干付;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角尺、钢皮尺等; 3、拆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等。 四、实验内容 (二)冲压模具 1、模具结构分析 1)模具类型。该模具属哪类型模? 答:多工位级进模,属于冲压模 2)零件工艺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