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府间关系v分析

第三章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第二节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第三节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了解政府间关系的含义,理解西方政府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掌握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发展。

重点: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难点: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政府间关系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外政府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一、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演进

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走向分权两个起伏的阶段。根据薄贵利等人的研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曾两次出现世界性的中央高度集权态势。

第一次是在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及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消除分裂,实现民族统一和建立民主国家,建立和发展国内统一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出现的世界性中央高度集权。以君主专制为特征的中央高度集权体制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开始走向反面甚至反动。17世纪和18世纪英美率先实行地方分权制。

第二次世界性中央高度极圈态势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人们看到了市场的失灵,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的急剧膨胀,在客观上要求决策的分工和权力的下放。

二、西方政府间关系的若干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的行政改革都将政府间关系作为改革的重点,从而使政府间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拉焦尔模式

拉焦尔割据分权的程度将政府间关系的类型分为三种:一是政治性分权,二是行政性分权,三是行政权转让。第一种类型是在联邦制的情况的首长通过选举产生。在第二种类型中,地方政府的法律基础在中央政府。因此,地方必须从属中央,但并非完全依附中央,财政上有部分自主权。地方政府的首长在法律上依靠选举产生,有时也不依靠选举产生。第三种类型是地方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政治上,地方从属中央,地方首长由中央任命。地方政府基本上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仅其存在取决于中央政府,而且在财政上也依附中央。

2.赖特模式

D.赖特把美国联邦与州二元对立的联邦主义在扩大自由主义政府机能的同时慢慢集权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一时代可以用图形表示:

3、罗斯构想

着重于中央与地方的依存,认为不是一个中央与一个地方的关系,而是复数中央与多数地方之间的关系,而且地方上也有自律性。根据多种多样的依存方式、依存程度、依存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相互依存、地方单方面依存于中央,中央单方面依存于地方,相互独立。

4、松村岐夫模式

日本学者松村岐夫在《地方自治》一书中将不同时期日本的政府件关系模式概括为垂直式行政控制模式和相互依存模式。日本的垂直式行政控制模式由四个因素构成:其一,主要的决定由中央省厅官僚提议、决定;并不重视议会、政党的影响力。其二,中央官厅通过府县的有关部门,将各种事业一直传达到市町村的有关单位,付诸实施。其三,地方上顺从“上位”政府。其四,地方上如果没有中央省厅在技术上、手续上的财政援助,无法进行行政管理。

5、罗茨模式

将政府间的管理结构分为三种:官僚体制、市场方法和网络管理。如果用一句话来揭示政府间管理的本质,那就是“相互调节”因此,管理政府间网络既有博弈的特点,又要求有以信任为基础的战略。

三、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

西方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二是城市地位的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的关系。

西方国家的高度城市化使地方政府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地方政府也日益多样化,这些地方政府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管辖单位,并不依赖传统的等级制的组织原则,一体化程度很低,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联邦与市的合作和直接联系已成为美国联邦制的一大基本特点。它将联邦、州与城市联结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联邦、州与城市政府都在这个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

政府间关系调整的分权取向总体上都使政府间关系朝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以提高相互依赖的程度。

在美国这样的联邦制国家,主要进行了“还权于州与地方”的分权改革,促使美国由“分层蛋糕”式的联邦主义朝向“分块蛋糕”式的联邦主义转变,即州与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自主管理地方事物,实行联邦、州与地方三级政府权力与只能的共享,各级政府之间是相互合作、彼此依赖的关系。而英国、法国、日本等单一体制的国家行动比较激进,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他们通过放松对地方政府在当地事务管理权限、财政及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控制,使地方政府由中央的代理机构转变成相对独立的准自治地方政府。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

8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之间已不仅仅是竞争者,它们在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其最初动因是经济以及社会纽带日益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在许多方面成为利益共同体或者常常面临共同的问题,必须彼此依赖对方的资源和协作才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并使各放共同收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已不仅仅限于解决与协调地方之间的问题,各个地方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已成为一个联合的政治力量,对中央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一、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 等级控制模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政府间关系在总体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见关系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在政府见的结构关系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层级化是指各级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从上到下保持一定的数额,采取层级控制管理,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管理范围逐渐缩小.层级化的上下衔接,是由结构内各个结构单元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组合而成的.这使得政府间关系在结构上呈现金字塔的特征.政府体制结构的这一纵向排列,实为各个地方政府间隶属关系的反映.由于计划经济是旧体制的根本特征,政府间层级隶属关系突出地体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关系上.在计划经济下,中央对资源配置,国民经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负完全责任,它以全面计划为基础,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决定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中央下达的计划任务.因此,地方政府实际上成为中央政府

的派出机关和附属物,成为中央计划的执行者.换句话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不存在因管理对象的范围和层次的不同而形成明显的分工.”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采取自上而下分解计划,又自下而上汇总情况的计划体系,决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是这种分解,汇总和平衡工作.各级政府的工作方式和职能都相当近似,不是情况的汇总上报,就是计划的下达监督……各级政府之间的饿利益没有不同,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不同层次上的饿政府只有大小之分,没有行为之分.”

第二,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中央高度集权与计划经济体制是密不可分的.计划经济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都决定了中央政府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中央预算不仅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财政资金,而且完全控制着地方预算的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中央负责再分配资源,满足社会的各种利益要求,地方政府仅是一级财政核算单位,而不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财政资金管理实体.在事务管理权限方面,中央与地方之间突出地表现为命令与执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央不仅集中了计划权,重要物资的分配权和大型项目的审批与投资权等经济管理权限,使地方完全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而且还通过对地方实行行政领导或业务指导,控制地方编制,对地方进行行政监督,从而将地方完全置与中央的全面控制之下.在干部管理权限方面,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首先,党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直接领导,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都由当委决定,由党委组织部批准;其次,在中央与地方干部人事上,干部管理权实行各级下管两级的饿体制,形成了一个层层控制的干部体系.

第三,在政府见的饿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等级控制模式下的政府见关系以纵向的上下级关系为主,地方政府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横向关系.这与”条条专政”的中央集权体制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于1957年确立了”条块结合,以条条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条条”实际是中央集权管理的主要方式.在这一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阻隔不可避免:(1)缺乏合作的内在的动力与需求.地方完全隶属于中央,起主要任务是服从并执行中央的饿计划安排,即”条条管理”排挤了”块块管理”.因此地方政府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和行政主体,不可能主动去寻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2)缺乏合作的物质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主要资源均控制在中央各部手中,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这就使得地方政府间缺乏联系与合作的饿物质基础.”

二,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发展: 网络模式的端倪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准层级大大减少,二是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1)准层级的压缩.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多的国家,在历史上便已形成了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并按层级建立地方政府,从而将中央政府的统治推行到全国各地的饿惯例.建国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并最终形成了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和省,市,县(县级市),乡四级制为主的较为稳定的局面.除了这些正式的层级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一级或若干级非正式的层级,即准层级.准层级不同于地方正式层级的地方政府之处,主要在于它不存在主管地域内全部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且没有一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容易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准层级在实质上起着正式层级建制的地方政府作用,因而地方政府的层级应该同时包括正式层级与准层级.因此,我国的层级结构实际上远远多与四级,是个层级众多的国家.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层级结构调整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由于正式层级稳定性较强,因而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准层级的减少上.

准层级的减少不仅使政府间的中间层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为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密切了各层级政府间的直接联系,对政府间关系的重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数量,人口,土地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化现象正在加速,这使得我国的城市政府获得了极

大的发展,城市已经成为最为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地方政府单位.其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心城市的发展对政府间联系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上有着十分重要地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富翁能力的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其目的是使国民经济的管理从行政区管理为主转向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管理为主,虽然这一战略设想并没有在实践中达到最终目的,但却大大提高了城市政府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在此过程中我国为发展中心城市的作用采取了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一是对若干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副省级市;二是实行市管县体制.这些改革措施在提高大,中城市地位的同时,也使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计划单列的实行及副省几市的确立对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的影响.为提高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发挥其应有的中心作用,自1983年起,我国开始对若干大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它们是: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广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长春,南京,成都.从总体和共性上看,中心城市计划单列的主要原则是:1)在全国计划中,对14个中心城市实行经济,社会的全面计划单列,使其在经济上相当于重工业直辖的省,市,自治区的地位;2)把各计划单列市作为一个相当于省级的计划单位,市的各项计划都直接纳入全国计划统筹安排,使中央对计划单列市直接进行中长期规划,统筹年度计划,并在资金供应,产品生产布点和销售方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3)全面赋予计划单列市相当于省的经济管理权限,使其成为叫大的组织和管理经济的自主权,相当于省级计划的决策单位;4)所有实行计划单列的中心城市在行政上仍然是省辖市.

1993年,中央决定,除重庆连,青岛宁波,厦门保留计划单列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确定广州市,武汉市,哈尔滨市,沈阳市,成都市,南京市,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重庆市,大连市,青岛市,深圳市,厦门市,宁波市工16个市为副省级市.重庆市以于1997年3月改为直辖市.目前,全国工有15个副省级市.副省级城市属于直辖市,仍由所在的省政府领导;市直工作部门定为副厅级,内社机构为处级;市辖区级工作部门的饿级别比照市直机关相对应的关系确定;市辖县和代管的县级市的级别仍为处级,其工作部门定为科级.副省级市的设置客观上反映了城市规模扩张对城市等级地位变革的需求,同时也给城市规模实力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动力.

计划单列城市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副省级城市对我国政府见关系的登记制带来了中大的挑战,它不仅改变了副省级市在政府行政体系中的地位,而且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城市政府的关系.此前,中央政府与城市政府的关系只有两种形式:一是与直辖市政府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的,类似于中央和省政府的关系。二是与一般城市政府的关系.这些城市政府隶属于省胜负,中央政府并不与城市政府发生直接联系,而是通过省政府间接实现.现在,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已有的两种关系模式都不同.在经济管理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在行政指导和监督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间接的,必须通过省政府.这样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副省级城市政府的关系就由原来的单一垂直的领导关系变成了三角关系.但是,由于省对中央是全隶属关系,而副省级城市对省和中央均属非全隶属关系,而且副省级城市的经济管理权接近省政府,所以,这种三角关系是一种不等边的三角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省与市政府之见就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简单的层级隶属关系,而是三者既有相互以来的一面,又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尽管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的设置使政府见关系趋于复杂化,但也使政府见关系更具有灵活性,有起使城市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第二,市管县体制的影响.为了解决不同层次行政区之间的分割而压制城市经济活动等问题,我国政府于1982年开始实行市管县体制,此后市管县体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到1988年底,领县的地级市有1982年底的55个,1987年底的152个增加到1988年的227个.

市管县就是用地级市管辖原来属于地区管辖的县,其实质是,一方面把一级城市蒸发变为辖县的一般政府,同时又是将派出机关地区行政公署转变为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这种体制的形成,经理了从方便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到简化城乡双轨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使之一体化两个阶段是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的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结果.市管线的具体形式因各地而异,其主要模式有三种:1)地市合并型.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省辖地级市与地区行政公署合并,用是老政府取代原来的行署,实行市管县.2)升级合并型.将一般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这种升级市的经济一般都是以农业为基础.3)县改市型.将新设的县改市升格为地

级市,实行市管县.

市管县的目的在于把城市周围与城市有密切地缘关系,又具有广大农村地域的县划归城市统一领导,解决城乡分割问题,从而使长期的城乡分治开始逐步走向城乡合治;通过放权主动开张地区分工的横向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型经济网络,解决条块分割问题,尽量促使城市行政区与城市经济区保持一致.因此,市管县一方面考虑到了原有的地,市,县之间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地,市,县之间的行政关系.应该说市管县体制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的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的城市化;在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上,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联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只能都有所扩展.但与此同时,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省,市,县乃至乡镇的原有权力结构和利益割据.首先,辖县市政府职权的扩大与独立性的明显加强,对省政府的利益和管理权限形成了挑战.其次,市管县体制使县与市的关系由平行变成隶属.在实行市管县之前,市与县是属于同一曾级平行的行政主题,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市管县后,县对市反而变成了隶属关系,分属于上下两个不同的层级.

2.地方分权改革

权限划分问题一直都是政府间关系的核心,近年来的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问题上形成了四种主要的理论与实践:集权主义,地方分权主义,均权主义和财政联邦主义.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集权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在总体特征上呈现出地方分权的倾向,使政府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1)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沿着政府向企业放权,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向下层层放权的方向进行.因此,它的总体思路就是”简政放权”或”放权让利”.

在财政权力方面,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扩大地方的财政自主权.1980年为了调动地方的饿积极性,同时让地方分担中央财政发生的困难,中央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由”一灶吃饭”改为”分灶吃饭”,由”一年一定”改为”五年一定”,由”总额分成”改为”分类分成”.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包干制度以税种作为划分依据,重新确定收支范围和包干基数,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1988-1990年建,中央对不同地区又采取了六种不同的包干办法,如”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和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几苊“”定额补助”等.这些地方财政包干制度的实行,使地方政府在完成了承包合同规定的上缴税金后,基本上可以自由支配本地资源.这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地方财政承包制打破了过去由中央”统收统支”财政”的局面,明确规定了地方财政的责任和权力,使地方拥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其结果是使地方政府欲过去的”吃饭财政”过渡到拥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行政及经济实体.

1994年开始,中央政府实行新的财税体制---分税制.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饿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分税制的核心是分权,分税,分设机构.其基本内容是,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按财权服从事权的原则,合理划分税种,把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余地法共享税,确定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中央税和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在分税制下,地方发展的总体方向是更具独立性和自主性.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和有法律保障的职权体系,将使地方政府逐步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主体.

在经济管理权限方面,中央将一些原属于中央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如1981年3月,国务院改革基本监视计划的审批权,将原来集中在中央的基本建设计划审批权改为集中在中央与省,市,自治区两级,新建扩建的大中型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批,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需报国务院批准,小型项目分别由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计委在国家核定的投资额内审定.1982年,国务院发布<<物价管理暂行条例>>,改革过去一律由国家统一规定物价的做法,规定重要工农产品价格,重要的交通运输价格,重要的非商品收费和物资管理费,仍由国家物价局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管理;而比较重要的工农产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除扩大了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权和物价管理权之外,也扩大了地方政府利用外资的审批权;扩大啊了地方政府外贸及外汇管理权;增加了地方政府统配物质

的品种和数量等等.中央政府还将一些过去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的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仅电子部就向地方下放了170个企业.1985年,全国工业企业有40多万个,重工业直接管理的大约占总数的1%,实际绝大部分企业由地方政府控制.伴随着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中央管理经济的范围和比重明显缩小.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地方政府不仅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宰,而且成为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

(2)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对外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需要,中央主动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中央余地法经济关系的调整,也不断地影响着社会主义传统的中央该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推动着传统政治体制进行缓慢的调整和变革.

在行政管理权限方面,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即”八二宪法”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总原则,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某些职权.”八二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3条)”八二宪法”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职权,并规定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原则划分.根据”八二宪法”而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在中央对地方普遍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的同时,基于各地的特殊性_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资源禀赋不同,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遇不同,中央开始区别对待地方,分别授予地方以不同的’特权”,以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一、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中国名牌》杂志社会组织策划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创意如下:一、背景:项目调查1、历史:香港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2、立场: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属于“殖民地”范畴。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 3、结论: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归,使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聚升华。二、项目策划1、目的: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切入点:倒计时(让它分分秒秒叩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3、规模:每字高度不小于1米,总面积150平方米,可视距离1000米以上。 4、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中。 5、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6、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7月1日,运行925天。三、项目实施1、高层公关:中央支持;2、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关:热情赞许;3、横向公关:全国人导振奋。四、项目评估1、中央领导高度评价;2、925天中,参观率最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世界之最:面积、时间、目睹、参与人数、新闻报道。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此案例主要体现了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个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而自觉、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又必须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1、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这一公关活动就通过项目调查、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等公共关系操作实务,紧紧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这一主题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月1日这925天中,倒计时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引导、规范组织行为不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员正是通过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和服务观念,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1036——传情五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员工为台庆五周年设计了一个方案:立足将城市之声5周年台庆与申办奥运活动相结合,通过电子传播媒介,传达“城市人盼奥运”的城市之声电台的时代强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经济学理论谈谈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一、?????? 市场决定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对市场定义:“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机制是市场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运行的形式和手段,是由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决定的供给,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运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政府和市场,我国改革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三次飞跃,计 划经济的政府配置、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亚当斯密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这种自发调节机制通过价格起作用。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引导所发挥着信号作用,即价格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

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平衡作用。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下面通过图示来说明: 在均衡价格水平上,市场不存在短缺和过剩,如上图所示,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点E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价格上升,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市场、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斯密所说价格达到资源最优配置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的: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信息是完全的、产权是明晰的。而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并非完全具备,从而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即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代表的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物品与不完全信息。凯恩斯在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和萧条的局面,提出政府必须参与经济,这就是看得见的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提高效率、增进公平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政府也有失灵,表现为政府不务正业---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目录 1、顾客争座时,肯德基怎么办? (1) 2、塞勒菲尔德事件的教训 (2) 3、ibm公司的“金环庆典”活动 (3) 4、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 (4) 5、广东电台传情五环 (4) 6、“世界第一张丝绸报纸的诞生”与媒介传播 (5) 7、“三高”为中国申奥放歌 (5) 8、丑陋玩具风靡全美 (6) 9、长跑竞赛发生事故 (6) 10、“请留心你家的后窗” (6) 11、10万美元寻找主人!(保险柜) (7) 12、美国亨氏集团的母亲座谈会 (7) 13、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8) 14、天津 (8) 15、某律师 (8) 16、“H”&“M”压力锅 (9) 18、“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超女快男) (10) 19、“召回门”下企业如何演绎危机公关(丰田) (12) 20、王洪—恒升笔记本案? (13) 21、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3) 22、杭州万向集团公司 (13) 23、纽崔莱代言人 (14) 24、可口可乐公司捐款 (14) 25、惠普 (15) 26、康泰克 (15) 27、世界杯 (16) 28、大红鹰集团 (16) 29、新加坡航空公司 (17) 30、周恩来 (17) 31、石灰厂 (18) 32、农夫山泉标准门 (18) 33、麦当劳消毒水事件 (19) 34、上海浦东浦东政府公关走向前台 (20) 35、华联商厦的“绿色”营销 (20) 36、亚都“收烟”的风波 (21) 1、顾客争座时,肯德基怎么办? 2000年8月,江西第一家肯德其餐厅落户南昌,开张数周,一直人如蜂拥,非常火爆。不想一月未到,即有顾客因争座被殴打而向报社投诉肯德基,造成一场不小的风波。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报告 组员:张静、陈诚、张凌豪、陈张春 胡颖、王曦、邹丽兰、王美林 农业经济管理1班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摘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词】: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经济体制、资源配置、价值规律、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型政府 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经历着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整体、由表象到实质的阶段。对于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倾注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思想认识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质的飞跃,都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幅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每跨越一个阶段都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提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政府与市场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政府与市场作为现代经济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在我国,由于市场体制和政府体制各自都不够完善,都存在天生的缺陷,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制约和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场方面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多年计划经济留下的顽疾恶症,又难以有效及时克服市场竞争带来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方面的问题在于,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追赶过程中,需要赋予政府较大的权威和决策力。这一方面保证了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改革开放的组织者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又留下了政府权力过大,难以得到有效监督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所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于我国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加高效的配置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目标是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既相互依存,又存在矛盾和博弈。我们既需要活跃的市场,又需要有为的政府。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补。但是,在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博弈中,能否实现合作互补的关键不在市场,而在政府。换句话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政府。相对政府而言,市场更带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刚性。因此,要使两者实现合作互补,关键是通过有效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能够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加强自律。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分析完整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

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②就环境而言,“超女”、“快男”在这点上也处理得比较妥当,其内部环境诸如决策层、员工队伍、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精神面貌等都做到了和谐有序。 从外部环境上分析,外部环境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公众,尤其对于“超女”、“快男”这类选秀节目而言,公众的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作为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公众是以某个特定组织为核心而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以“蒙牛”为例,“蒙牛”以“超女”为平台,把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集中在年轻人身上,“蒙牛”获得“超女”的冠名费为2000万,加上15秒的插播广告及现场广告牌等,其投入总额在2800万左右。当然,“蒙牛”为“超女”贡献的远不止于此,在许多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和平面媒体广告上,都留下了“超女”们的倩影,而这笔投放费用则高达8000多万。前后两者数字相加,“蒙牛”的投入已达1.08亿。随着湖南卫视收视率和社会声望的急剧上升,“蒙牛”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时尚饮品,往往是一提到“超女”马上就想到蒙牛酸酸乳,喜欢“超女”的人也会“不可救药”地喜欢上蒙牛酸酸乳。由此可见,在“超女”的影响下,“蒙牛”将对象重点圈在年轻人这个时尚一族是极其明智的,它适应了年轻人对时尚疯狂追求的时势,可谓顺意公众,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蒙牛今年在酸酸乳上的销售收入至少20个亿,在酸性乳饮料上的平均利

公共关系填空题和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填空 ?020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公共关系观念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_______、协调观念、_______、_______等等。 ? 2.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共同构成的。 ? 3.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_______的关系,二是特指_______的关系。 ? 4.公共关系收集的信息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对组织实现整体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5.公众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共同性、_______、变化性和相关性五个要点。 ? 6.影响公众的态度包括影响公众的认知倾向、_______和意图倾向。 ?7.组织的媒介关系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新闻媒介是组织与广大公众沟通的_______; 另一方面新闻界人士又是需要特别争取的_______。 ?8.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主要是_______、随时性、双向性、_______情感性、_______。?9.倒金字塔的新闻稿结构由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 1.传播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 ? 3.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 4.宏观性社会性 5.整体性多样性 ? 6.情感倾向7.重要中介公众对象8.直接性反馈性主观性9.导语事实 ?0501 ? 1.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 ? 2.“公共关系”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___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关系。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____________ ,二是特指____________。 ? 3.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 4.公共关系的内部分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5.社区关系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7.知名度需要以美誉度为____________,才能产生正向的社会效果,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____________,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8.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____________,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____________,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9.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____________。 ?一章 ?公共关系的--------这类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他的管理手段是现代讯息社会的___________手段 ?公共关系既是现代传播学发展的一个应用分支,也是_________的一个构成部分。 ?“社会舆论状态”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__________和评价的情形状况。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__________和管理哲学。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__________、实施者、行为者。 ?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__________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两个特征:一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二是______ 的关系。 ?人群关系主要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_________是公共关系的基础。 ?咨询说传播沟通现代管理学认知经营观念承担者组织传播沟通信息交流内部关系 ?二章 ?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1800年________的一种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的宣传资料。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摘要】: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奉行了政府和失常相结合的政策,但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局限是怎么样,两者干预的成本、效益怎样,政府应该怎么介入经济,这都是各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我们就要从理论上揭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关系.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或制度安排。下面就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规律,把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概括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情况. 【关键词】:政府;市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共同失灵. 据查阅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所以,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方式不同,将政府与市场关系抽象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情况. 一、相互替代 政府与市场的相互替代关系是一种“非此即彼”和“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即选择一定的政府,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一定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者说,选择一定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放弃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条件下,关于政府与市场的优化组合问题,除了可采取以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关系来描述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描述。由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自都有成本和收益,因而可以根据政府和市场的成本或收益的比较,来确定政府与市场最优组合的均衡点。如果用政府去替代市场,目的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同时将增加政府的成本,当增加的政府成本等于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时,则政府与市场处于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的有效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就应该选择和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达到替代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小于节约的交易费用时,则应当选择和扩大政府职能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替代边界。就政府的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而言,也可以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均衡关系来进行选择。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可能引起政府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也可能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当某项政策措施带来的政府成本的节约大于其所引起的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或者该项政策措施所带来的政府成本的增加小于其所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就应该选择和实施该政策;反之,就不应该选择和实施该项政策措施。

《政府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政府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案例1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 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的“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千家谈”等“千家谈系列活动”,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 和“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已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此案例反映了政府公共关系中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的问题。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要尽可能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广泛的参与方式,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这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 ?2、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举办“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动员成千上万的市民 参政议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的重要性,说明了公众议政活动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时,应积极开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由此可见,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就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议政参政的社会渠道。 案例2 20世纪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年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倍,使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的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入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99.4%,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此案例体现了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政府公共关系思想。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美誉度,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好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列,就必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天津市在实际工作中,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 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得到人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天津市为人民办的这些实事,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一部分。 ?政府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加强了与人民的双向沟通,促进了人民对政府的了解、理

公共关系案例

公共关系学案例 1. 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 第一章“公共关系观念”的有关原理 2. 温驯的大象 第三章政府公共关系有关原理 3. 驻伊美军在虐囚监狱搞“形象工程” 可以结第三章政府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4. 联合利华的公共关系与本地化战略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有关原理 5. 太阳神集团的CIS 1.第三章企业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2.可以从因特网、专业杂志等文献途径去收集相关材料 3.CIS的缺陷何在?为什么一些昔日辉煌的企业“成也CI,败也CI” 6. 从红颜知己到男子汉模特 1.可以参考第一章有关组织形象的有关原理 2.可以参考第三章企业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7. 对媒体的容忍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第四章媒介关系的有关原理 8. 周恩来的代表作 第四章“说服与态度的改变”的相关原理 9. “转给你看” 第五章的有关原理 10. 轮胎烟灰缸 第五章的有关原理分 11. “兔子新闻”网页 可以参照第五章有关网络传播、第二章有关网络公关的原理 12. 日本三菱重工集团揭开大庆油田的秘密 第七章公关实务的有关原理 13. 猜猜谁来晚餐 第四章名人关系、第七章新闻制造的有关原理要求 14. 假王妃、真促销 第四章的名人关系、第七章的新闻制造等等原理要求 15. 高露洁的口腔保健宣教活动 第二章、第六章的有关原理 16. 上航的“空嫂”效应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17. 奇特商店的奇特开张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18. 四通集团的赞助活动 第六章企业公共关系和第七章赞助活动的原理 19. 一次全员参加的展会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0. 潘婷:爱上你的秀发 第六章、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1. 利用“黄河杯”,宣扬“黄河”名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2. 牛群县长的名人效应 第四章的有关原理 23. “三高” 放歌紫禁城 第七章的有关于原理 24. 利利股份有限公司的信任危机 第一章有关“危机控制”、第四章有关“公众”和第七章有关“危机处理”的有关原理 25. 大亚湾风波 第一章、第七章有关危机公关的原理以及第五章的有关传播理论 26. 南京冠生园陈年馅月饼事件 第一、七章有关危机公关、第七章有关公众关系等原理及逆行能够 27. 问题波音 第一章、第七章的有干原理 28. 麦当劳的消毒水事件 第一、四、七章的有关原理 29. 考场风波 第四章的有关原理 30. 西澳玛冰箱转危为安 第一、四、七章的有关于原理 31. “特莱诺”药物中毒事件 第一、七章的有关原理 32. 可口可乐的危机公关 第一、七章的有关原理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一、完全竞争市场中社会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市场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价格竞争,价格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最灵敏的信号。 完全竞争市场即没有任何垄断的市场,企业集中度较小,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做出市场价格决定,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充分反映商品价值和效用,完全体现市场供需情况。 市场主体的假设为经济人,其一切行为都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市场需求(消费者、消费量)增加,价格上升,刺激投资、生产,资源聚集,扩大就业,生产(生产者、产品)增加,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或者需求变动小于供给变动,价格下降,投资减少,资源抽逃,生产萎缩,失业增加,经济萧条。资源聚集高利润产业。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转移总是以逐利为目的,优胜劣汰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政府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原因) 由于资源市场本身的特点,容易发生市场失灵现象,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不,包括; 2、不完全市场,主要指某个市场缺失导致其关联市场缺失,如铁路与钢铁厂的问题; 3、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4、的供给缺失; 5、分配上的; 6、信息不完全 由于市场失灵,会带给社会很多负面影响,包括市场的垄断和缺失,公共产品无人供给,社会分配不均衡,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而这些情况不是能单纯靠市场机制所能够解决的,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来规划制定,干预。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的最好功能,就是保持市场的充分、完全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持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引导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不能很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区域性、系统性经济风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政府可以通过发挥引导性作用来间接影响资源配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均衡和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市场准入标准等,引导一定资源向某些产业、区域流动;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2.弥补性作用。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1.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 日本有一家电子公司,总部设在东京,分部和生产区设在大阪。为此,公司每天都安排了人员负责购买专线车票,为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人提供方便。 德国人汉森是每天享受这种方便的外商之一。在坐过多次专线车以后,汉森发现:每一次去大阪,工作人员给他安排的作为都是靠右窗的,而回东京的时候,则是靠左窗的。起初,他还以为是巧合,经工作人员证实不是巧合之后,他有点想不明白了。这时候,该工作人员人员微笑着告诉他:“这是特意为您安排的,因为在这个座位上,来回都能够看到咱们这儿最美的风景。每天让您多看一遍富士山,是为了让您能够深深地记住这个地方,记住咱们公司。”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成了汉森在日本生活、工作期间最感动的一件事。这种感动也使得这家日本公司得到了回报——后来,汉森把他原计划的投资追加了一倍。 讨论题: (1)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在这种举手之劳的背后体现了哪一种公关思想? (2)想别人之所想,日本这家电子公司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对我们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处理公众关系有何启示? 基本分析: 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在这种举手之劳的背后体现了公众导向的公共关系观念。公众导向观念强调组织一切活动,包括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以公众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公众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为归宿点。这位工作人员虽然不是专职的公共关系人员,但他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自觉地为客户着想,尽量去满足客户的需要,争取客户对本公司的好感。 想别人之所想,日本这家电子公司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1)公共关系观念作为一种制约和影响组织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组织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渗透到组织日常管理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组织所有人员必须遵循的。(2)组织应加强公共关系观念教育,使全体成员都具有公共关系意识,都按照公共关系的要求去做,在组织中形成自觉的、浓厚的公共关系文化氛围,从而把公共关系观念的要求贯穿在组织运行的各个职能环节和各项工作的之中,这也是全员公关的要求。虽然该工作人员不是专职的公关人员,但是从全员公关的观点出发。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员都是组织中兼职的公关人员,他的形象,他的言行举止,都与组织的整体形象有关。 (3)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指那些专项活动,也包括了许多日常的活动,这些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渗透在许多例行性的业务工作之中,比如这位工作人员的接待服务工作。因此,每一员工是否具有公共关系观念,是否按照公共关系观念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对于组织的整体形象塑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同学们讨论的总结: 同学们在分析讨论这个材料时,往往太拘泥于某一种公共关系观念,简单地去拿一种公共关系观念去套,不能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分析,表现出机械化套用原理的倾向。 一些同学分析得比较好,比如也指出了全员公关的思想要求、公众导向的要求。有的同学还从“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出发,指出了做好日常公关的重要性,思路比较开阔,也抓住了材料的关键和核心。

浅谈对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解

浅谈对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解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积极促进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处理市场经济这一块,政府坚持监管市场时给市场一定的位置,以保持效率;同时给市场一定的约束以保持公平,保持二者的协调,以适应当前多元化经济模式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一直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我国行政改革过程中都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政府职能处于经济、政治的交汇点,任何行政功能的变化,都会受制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并反过来对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体制运作、行政权力行使的起点和依据。我国的发展现状要求政府积极进行职能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规则性的经济,与之相适应建立起来的政府应该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因此,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应该是以公共服务为主导,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为重心,同时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特殊主体,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地位上应是完全平等的,同样不能拥有特权。政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和维护者,为其他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 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竞争环境,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时要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将自己的行为严格地限定在制订规则和实施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社会提供稳定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确认各类微观经济主体是经济建设的主体,使政府从具体的投资和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集中解决经济社会中重大的矛盾和问题,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环境。也只有这样,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真实内涵。 举例说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微妙关系的体现。 首先,应坚持高等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有其自身规律性和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不能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而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应该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高校的管理必须坚持市场原则,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否则,将阻碍高校在市场经济下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不可避免,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对照公共产品的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以及高等教育具有的公共产品部分属性和私人产品的部分属性来看,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角度看,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应该是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相结合。正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能仅仅诉诸市场力量。为了纠正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政府需要参与提供教育,干预教育市场,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经济学理论谈谈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一、?????? 市场决定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对市场定义:“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机制是市场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运行的形式和手段,是由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决定的供给,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运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政府和市场,我国改革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三次飞跃,计划经济的政府配置、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亚当斯密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这种自发调节机制通过价格起作用。价格作为资

源配置的引导所发挥着信号作用,即价格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平衡作用。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下面通过图示来说明: ? 在均衡价格水平上,市场不存在短缺和过剩,如上图所示,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点E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价格上升,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市场、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公关活动案例分析

公关活动案例分析 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 ——《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 《中国名牌》杂志社会组织策划了高扬爱国主义旗臶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创意如下: 一、背景:项目调查 1 、历史:香港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2 、立场: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属于?殖民地?范畴。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 3 、结论:1997年7 月1 日这一天回归,使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聚升华。 二、项目策划 1 、目的:高扬爱国主义旗臶。 2 、切入点:倒计时(让它分分秒秒叩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 3 、规模:每字高度不小于 1 米,总面积150 平方米,可视距离1000米以上。 4 、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中。 5 、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6 、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 7 月1 日,运行925 天。 三、项目实施 1 、高层公关:中央支持; 2 、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关:热情赞许; 3 、横向公关:全国人导振奋。 四、项目评估 1 、中央领导高度评价; 2 、925 天中,参观率最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世界之最:面积、时间、目睹、参与人数、新闻报道。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此案例主要体现了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个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而自觉、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又必须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1 、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这一公关活动就通过项目调查、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等公共关系操作实务,紧紧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扬爱国主义旗臶这一主题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 月1 日这925天中,倒计时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引导、规范组织行为不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员正是通过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和服务观念,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结合理论演变及我国现实情况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学院 2011级 工商管理一班 摘要: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均衡点,已成为当代中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演进过程的剖析来分析政府与市场各自的特性,并在分析了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走向进行展望。关键词:政府与市场;新“公共管理”理论;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各国实践表明,调整市

场与政府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均衡点,已成为当代中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探讨市场经济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进,剖析政府与市场各自的特性以及两者关系演进的基本规律,这对我国培育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政府功能定位,建设民主、有效、服务的政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进过程 在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基础性体制确立以后,西方学者在政府与市场领域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按照理论取向的不同,可以把他们的观点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主张尽可能少的政府干预;二是主张全面广泛的政府干预;三是主张有选择的政府干预。从经济学说史与政府实践的历史来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自由市场——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互补整合的演变过程。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自由主义时期 自由主义时期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自由经济,发挥市场经济自身的功能,要求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翻开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可见人们对市场机制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近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听命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其结果是无意中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人类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亚当.斯密的“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成为政府发展的基本观念。政府在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干涉极为有限,仅限于制定维护市场秩序的法规,提供最低限度的政府扶助,履行防御外敌和保卫公共安全等职责直到20世纪初, 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一直处于主流地位, 政府一直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然而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打破了市场力量的神话,市场的种种缺陷都暴露出来,市场失灵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2. 国家主义时期 “市场失灵”之后,人们希望政府能够弥补市场缺陷,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开始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在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政府取代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政府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的广泛干预以及为缓解市场矛盾而逐渐推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使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政府公共部门的数量和公共支出迅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音乐起,摩擦生 北京某大学校园旁,有一家服装厂,这家服装厂的生产车间与这所大学教学人员的住宅区隔墙相望。有一段时间,这家工厂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消除工人在重复劳动中产生的疲劳感和单调感,每到上午9,10点之间,就在车间内播放各种流行音乐。可是在这段时间内,正是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使自己的大脑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然而,从仅隔一墙的服装厂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却破坏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这引起了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满和愤怒,他们多次找厂方交涉,但始终没有得到结果。无奈,不得不采取行动,投书报纸,呼吁社会舆论的支持及政府的干预。 1(假如你是服装厂的公关部主任,请你进行公关策划,解决大学教学科研人员与服装生产厂的矛盾。 2(结合实际谈谈发展社区公共关系的意义。 案例分析:如果我是这家服装厂的公关部主任,那么我将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立即停播音乐节目,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恶化。 第二,邀请大学的教师、科研人员代表到工厂来举行座谈会,诚挚地向他们表示歉意,征求他们对工厂的意见,并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条件允许,请教师代表参观工厂,也使他们能够理解工厂在劳动时间播放音乐的原因。 第三,既然在工人劳动时播放音乐可以减少疲劳,属于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必要措施,那么,就在工厂的车间加装双层玻璃,或在工厂与学校之间建隔音墙,使音乐不会对学校的教师造成干扰。

第四,在事件解决之后,向有关媒体发布消息,宣布解决方案及问题解决后大学教师的反应,以便在整个社会上挽回因教师投诉造成的不良影响。 通过上述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点: 1(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有关的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的居民。社区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是组织的根基。一个组织如果没有良好的社区关系,就会失去立足之地。例如上述案例中的那个服装厂,他们的子女要在当地学校中上学,工厂要就近招工,地方政府要对其实行管理,当地的群众又是工厂最近的顾客群。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这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组织要将社区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部分,将社区公众视为“准自家人”。 2(社区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公众形象。社区公众涉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他们对组织的看法又极易相互传播,形成区域性的影响,从而形成组织的某一种公众形象。服装厂如不能顺利解决与大学教师的矛盾,就会给社区公众留下一个噪音扰民的不良印象。而且,这种形象还会因社区内居民间的传播,不断扩大。如果教师以环境保护法律起诉工厂,必然又会引起政府的干预,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所以任何组织都必须十分注意自己在社区居民中的形象,通过自己保护环境,关心公众利益的实际行动,树立一个“合格公民”的好形象。 案例2:危机公关 2001年11月,第九届全运会在广州召开。15日,马俊仁的弟子兰丽新被查出血检超标。16日,九运会组委会公布了这一消息。之后,马俊仁对媒体宣称:兰丽新是吃了安利的一 1 种补钙又补什么的药,所以导致她血液黏稠,血检超标。18日,上海一些主要媒体和华东部分媒体点名或不点名地将这件事报道了出来,约有30 多篇。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