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裂缝修补方案

墙面裂缝修补方案
墙面裂缝修补方案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工民建等建筑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裂缝修补加固工程

二、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角磨机,灌缝胶注射器、胶嘴、钢丝刷。

2、辅助机具:手吹风、搅拌器、手锤、墨斗、线坠、水平尺、盒尺、石笔

3、主要材料:卡本灌缝胶、封缝胶。

4、作业条件:

4.1、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4.2、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及污渍。

4.3、根据图纸要求,确定胶嘴放置位置点。

4.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裂缝的修补方案:一、对于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只要确认其宽度小于0.2mm,裂缝深度尚未达到保护层深度,并且裂缝已

经处于静止状态,其修复方法可采用表面封闭法,操作步骤如下:

1、使用钢丝刷或角磨机配金刚石角磨片打磨裂缝四周不小于20m m的范围,目的是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污染物,打磨深度为1~3mm。

2、用酒精擦洗打磨过的区域,以去除混凝土粉末和灰尘

3、调配环氧石英砂浆,要求石英砂干燥且粒径大于0.1m m的颗粒不超过总

重的50%;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按固化剂的使用要求; 石英砂的掺加数量根据和易性调配。

4、在裂缝周边打磨区域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浆液,以利于后抹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

5、用专用抹压工具将调配好的环氧砂浆抹压于裂缝表面,,待砂浆固化后即可进行装饰工作及后序施工。

二、对于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如果确认其宽度超过0.2mm裂缝深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保护层深度,并且裂缝已经处于静止状态,其修复方法可采用表面凿槽法,操作步骤如下:

1 、使用电锤或钢钎沿裂缝走向在混凝土表面凿槽,槽宽和槽深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一般槽深大于等于裂缝深度,槽宽不小于20mm为宜。凿槽时注意应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

2、使用钢丝刷或角磨机配金刚石角磨片打磨裂缝两边不小于20m m的范围,目的是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污染物,打磨深度为1~3mm。

3、用吹风机吹净沟槽内外的浮灰尘,再用酒精擦洗沟槽的内表面和周遍打磨过的区域,以彻底去除沟槽内外的混凝土粉末和灰尘。

4、调配环氧石英砂浆,要求石英砂干燥且粒径大于0.1m m的颗粒不超过总重的50%;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按固化剂的使用要求; 石英砂的掺加数量根据和易性调配。

5、在裂缝周边打磨区域和沟槽内部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浆液,以利于后抹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

6、用专用抹压工具将调配好的环氧砂浆抹压于裂缝表面,待砂浆固化后即可进行装饰工作及后序施工。

三、对于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的活性裂缝可待其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处理或裂缝处理后采取补强加固措施限制其裂缝的开展。

四、对于结构裂缝的修补一般属于活动裂缝修补,常用的修补方式可分为以下

两种:

1、持续低压注射修复

1.1 、在一定时间内将修补材料以持续加压(0.2mPa—0.5mPa 的压力)的方式注如入混凝土构件内部。

1.2、要求材料具有:高流动性、不收缩性,高粘着强度及抗弯、抗压强度,在较长的灌注时间内,可达到细微的深层裂缝。

1.3、一般此工法应用于各种主要结构构件或具有安全考虑的结构构件上。

2、高压注射修补

2.1、在一定的时间内将修补材料以高压(20mPa~40mPa )的方式注入构件内。

2.2、此工法常用于地下连续墙结构或一般墙体的裂缝灌注。

2.3、根据使用的不同环境(温度、潮湿等)选择不同的灌注材料。

3、注意事项

3.1、结构裂缝修补以后,还必须根据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加固, 可用平面粘贴钢板或碳素纤维布等进行补强, 否则灌胶封缝还会开裂. 达不到修补的目的。

五、关于锈胀裂缝的修补

1、必须剔凿掉所有锈胀松散的混凝土,一般要剔凿到钢筋位置, 使钢筋外露不大于1/3

2、用酒精清洗干净沟槽内表面,在内表面涂刷SIKA903渗透型迁移阻绣剂

使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 阻止钢筋再次生锈, 最后使用高强钝化砂浆封闭剔凿后的沟槽。

3、为避免或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结构损失, 可以在封闭沟槽后用粘贴碳素纤维布的方式沿钢筋纵向粘贴。

六、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裂缝标注一表面处理一预埋注胶嘴一封缝胶封缝一封缝检验一配制卡本灌缝胶一低压低速灌胶一固化一检验一报验

1、裂缝标注

1.1、检查并标注裂缝的性质以及长度、宽度、深度、走向、贯穿及漏水情

况,以便确定处理方案。

1.2、裂缝宽度可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深度和走向可用超声、压水或钻孔取样等方法检查。

2、表面处理

2.1、对较小的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混凝土裂缝表面的

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刷去浮灰,用酒精将沿缝两侧2?3cm范围擦拭干净。

2.2、对较大的混凝土构件中较深的裂缝,为有效封缝,可沿裂缝凿“V”

形槽。

2.3、体积较大的构件或较深的裂缝,沿裂缝采取钻孔灌浆,使浆液进入裂缝有更广的通路。

3、预埋注胶嘴

3.1、在裂缝的交错处、裂缝较宽处及裂缝端部必须设置灌浆嘴

3.2、一般缝宽0.3?0.5mm时灌浆嘴间距为30?50cm

3.3、在一条裂缝上必须设置有进浆、排气或出浆口

3.4、灌浆嘴先用封口胶粘贴在预定位置,可在封缝时粘贴(应特别注意防止堵塞灌浆嘴)

4、封缝胶封缝

4.1、裂缝的封闭按推荐配胶比例称取并调配封封缝胶

4.2、用油灰刀沿裂缝往复涂刮后均匀涂抹一层厚约1?2mm宽2?3cm的胶泥,注意防止小气泡及密封不严。

5、封缝检验

5.1、一般情况下,使用封缝胶1?2 天进行试漏检验,以检查裂缝的密封效果及贯通情况。

5.2、对重要构件或走向复杂的裂缝,建议进行试漏检验,以确保注胶效果。

6、配制卡本灌缝胶

6.1、配制胶液前应将甲、乙两组分充分摇匀,根据估计的灌胶量按推荐配胶比准确称量两组分,并混合均匀。

6.2、从胶液混合开始,注胶操作应在胶液适用期内完成(25 C时约为90分钟)。

7、低压低速灌胶

7.1、注胶操作应使用专用的注胶器具

7.2、注胶前,应用压缩空气将孔缝吹净,达到无水干燥状态

7.3、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

7.4、一条裂缝上的灌浆可由浅到深,由下而上,由一端到另一端,灌浆压力常采用0.2MPa

7.5、当最后一个出浆口出胶且出胶速率保持稳定后,再保持压注10 分钟左右即可停止灌浆,拆除管路,并注意防止流胶。

8、胶液固化

8.1、理论条件下在5C以上的环境中固化,具体固化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

8.2、一般情况(25 C)下固化2?3天即可。

9、灌浆效果检验

9.1、灌浆结束后应检验灌浆效果及质量,凡有不密实等不合格情况,应进行补注。

9.2、大型构件,可选择适当部位钻芯取样检查,并可将芯样加工成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10、报验

10.1、全部完成后,报请监理或总包验收。然后填写隐检资料,分项/ 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请总包负责人、监理签字。

10.2、整理所有工程必须的资料移交给总包单位,以便整个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七、施工质量安全要求

1 、在施工过程中,坚决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工程》,并严格遵守现场规章制度,非电工不得擅自接电,接电时必须请电工操作。

2、电源电器由专人负责,严密注意电箱机械是否漏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