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游仙区富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确保各项医疗卫生救护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所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及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绵阳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游仙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富乐街道办及邻近辖区范围内因外伤、中毒、洪涝灾害、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护中涉及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快速反应、密切协作;措施得当、常备不懈。

2 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应急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

2.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伤亡2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较多,应当请求区及医疗卫生救护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区域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市级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我院开展医疗救护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2 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2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区域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我院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3 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重伤伤5人以上、1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街道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2.4 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受伤3人以上、5人以下,其中,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街道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我院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3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郑东

成员:文福周朱光斌赵文敏唐信科陈勤曹礼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唐信科同志兼任办

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职责:1.负责管理、协调及调动各救护小组成员。

2.负责制定相关救护预案,落实救援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3.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救护物资、药品及器械储备和供应。

4.负责维持院内秩序和保卫工作。

3.2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队

队长:文福周

副队长:唐信科

成员:唐晓丽何培芬朱建伟顾小红周思杰贾春蓉李建梅赖小红周小红韩小红曹礼燕王思晨职责:1.负责伤病员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医学观察。

2.负责制定危重病员的诊疗方案、组织会诊、决定转诊等。

3.负责伤病员的转运工作。

任何科室、医务人员不得拒绝因突发公共事件所致伤员的救治。

4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4.1 医疗卫生救援的分级响应

根据医疗卫生救护的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上级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启动,我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自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启动后,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及装备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到位。

4.1.1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的响应

医院接到医疗卫生救护特别重大事件的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工作,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其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迅速组织应急医疗卫生救护队伍和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医治,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综合评估伤病员救治情况,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

救护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4.1.2 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Ⅱ级)的响应

医院接到医疗卫生救护重大事件的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工作,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其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迅速组织应急医疗卫生救护队伍和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医治,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综合评估伤病员救治情况,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4.1.3 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Ⅲ级)的响应

医院接到医疗卫生救护重大事件的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工作,迅速组织应急医疗卫生救护队伍和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并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处理情况;根据应急医疗卫生救护的需要请求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和专家队伍支援。

4.1.4 医疗卫生一般事件(Ⅳ级)的响应

医院接到医疗卫生救护重大事件的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工作,迅速组织应急医疗卫生救护队伍和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救治、调查确认等现场处理和评估工作,及时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处理情况;根据应急医疗卫生救护的需要请求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和专家队伍支援。

4.2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队接到命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护工作并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遣。根据分级响应原则,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的负责人要赶赴救护现场指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正确及时处理。

医疗卫生救护人员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责,注重自我保护和安全。

4.2.1 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查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并将救护救治的伤病员的情况、注意事项等填写伤病员情况单,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2.2 伤病员转送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查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病人,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运卡以便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护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的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要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护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

4.3 信息报告和发布

医院接到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报告后,及时将事件造成人员伤亡以及所了解情况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未经授权不得向任何机构和个人发布救护情况。

4.4 医疗卫生救援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护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

到救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或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护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护应急响应终止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终止信息。

5 医疗卫生救援的评价

医疗卫生救护终止后要对医疗卫生救护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写出书面总结报告,通过总结和科学评估提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6 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医院应当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和队伍的建设,组织对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储备救援物资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7 附则

7.1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医院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 预案制订与修订

本预案定期进行评审,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护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7.3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本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7.4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

医疗机构后勤的应急预案

医疗机构后勤的应急预案 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医疗机构后勤的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就近救援;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及时反应、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1.3编制依据 依据《x传染病防治法》、《x食品卫生法》、《x职业病防治法》、《x放射性污染防治法》、《x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按《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2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2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常用知识---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应急常用知识---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 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 (1)报警。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②检查伤员的生命特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无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开展心肺复苏。 ③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止血材料宜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然后将伤病员尽快送往医院。 ④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⑤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⑥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3)迅速而正确地转运伤病员。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应随时关注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2.受伤简易处理办法 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止血。 骨折:现场可以找块小夹板、树枝等物,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不要仰着,因为这样会引起呕吐,极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医疗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医疗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医疗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救死扶伤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合作开展工伤事故等医疗救援服务项目。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特签订一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和任务 1、甲方必须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甲方负责给在场人员缴纳意外伤害保险。 3、甲方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乙方,并对患者进行临时紧急救援(如止血,简单包扎等)在急救车辆到达后,由乙方组织抢救治疗,甲方全力配合。 4、伤患者住院期间,甲方必须排除陪护人员照顾伤患者。 5、甲方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并保持电话、传真通畅。 6、甲方必须成立临时紧急救援队伍。人员名单在急救站备案,定期参加急救培训。 7、甲方负责进行医疗结算和提供伤患者的基本信息。

8、甲方新进工作人员,本单位职工体检均由乙方承担。 9、每次出诊费用按国家急救收费标准执行,不得拖欠。 二、乙方职责和任务 1、乙方负责为甲方伤患者提供医疗救援服务,不得拒绝。 2、乙方必须设立24小时急救服务呼叫中心,并保持电话畅通。 3、乙方必须派专人负责落实向伤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援服务。 4、乙方街道甲方事故通知后,必须在3分钟之内派出急救车赶往甲方方向,甲乙双方救援人员必须保持联系,到达现场或在路途中相遇时将伤患者交接,进行急救。 5、住院期间甲方伤患者病情有变化时,根据医院具体业务能力和建议,乙方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省内转院。 6、乙方有计划地组织甲方临时紧急救援队人员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其它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至签订之日起生效,时限为一年,结束后合同自行失效。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范文

公司XXX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稿人: (文件负责人)职务: 职务:厂长)/(副总审核人: /总经理职务:批准人:法人 日月公布日期:年日 月年批准日期: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组织应急处理、病人救治、财产保护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及时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本辖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工作原则 职业卫生件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确定危害程度,做出评价报告,并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意见。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董事长) 副组长:XXX(总经理) XXX(职务) XXX(职务) 组员:XXX(职务) XXX(职务) XXX(职务) 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2(.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金水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金水区2016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烧一棵树”的工作目标,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5〕77号)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012〕126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范围和目标 (一)秸秆禁烧范围 全区范围内包括小麦、玉米、水稻、薯类、油料、棉花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及根茬,杂草、树叶、垃圾、杂物等全面禁止焚烧。 (二)目标 1.辖区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烧一棵树”; 2.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对金水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区政府副区长张华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陶建莉、区农委主任赵竞生任副组长,区农委、监察、环保、财政、交通、城市管理、城管执法、公安、消防、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禁烧办),具体负责全面组织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

作方案,做好领导、协调、检查和考核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区农委,由张岱昕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同时,为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切实抓好我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业务指导组、督查组、问责组,全面指导、督查各责任单位工作。具体责任和分工如下:(一)业务指导组 业务指导组负责指导、检查全区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下设区农委工作组、区环保局工作组、区交通局工作组、区城市管理局工作组等4个工作组。 1.区农委工作组。由区农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秀山同志任组长,负责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检查,以及指导丰庆路街道办事处、国基路街道办事处的秸秆禁烧工作。 2.区环保局工作组。由区环保局局长孙华民同志任组长,负责指导兴达路街道办事处的秸秆禁烧工作。 3.区交通局工作组。由区交通局局长郭峰同志任组长,负责全区乡、村道路畅通,杜绝堆晒农作物工作,以及指导杨金路街道办事处的秸秆禁烧工作。 4.区城市管理局工作组。由区城市管理局局长王国安同志任组长,负责指导市区内各街道办事处的杂草、树叶、垃圾、杂物等禁烧工作。 (二)督查组 督查组主要负责督查各工作组的工作情况,以及各街道办事处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工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下设第一督查组、第二督查组。

应急救援协议范本

安全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救死扶伤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合作开展针对***项目部的伤患者免押金医疗救援服务项目。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特签订以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和任务 1、甲方必须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甲方负责给在场人员缴纳意外伤害保险。 3、甲方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乙方,并对患者进行临时紧急救援(如止血,简单包扎等)后将伤患者送往乙方方向。 4、伤患者住院期间,甲方必须根据乙方要求派出陪护人员照顾伤患者。 5、甲方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并保持电话、传真通畅,如伤患者病情有变化乙方必须及时通知甲方。 6、甲方必须成立临时紧急救援队伍。 7、甲方负责进行医疗结算和提供伤患者的基本信息。 二、乙方职责和任务 1、乙方负责免押金为甲方伤患者提供医疗救援服务,不得拒绝为甲方任一伤患者提供医疗救援服务。 2、乙方必须设立24小时急救服务呼叫中心,并保持电话、传真通畅。 3、乙方必须派专人负责落实向伤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援服务,并向甲方提供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传真,发生变化时,及时

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4、乙方接到甲方事故通知后,必须在5分钟之内派出急救车赶往甲方方向,甲乙双方救援人员必须保持联系,在相遇时将伤患者交接,进行急救。 5、甲方伤患者病情有变化时,乙方必须及时通知甲方,若乙方现有设备不能满足伤患者治疗时,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转院和其它医疗救援服务。 6、伤患者出院或转院后,负责立即跟甲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办理,并提供伤患都住院期间的一切手续和清单。 7、有计划地组织甲方临时紧急救援队人员进行医疗培训。 三、其它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至签订之日起生效,乙方工程全部结束后合同自行失效。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甲方盖章)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乙方盖章)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XXX公司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稿人:(文件负责人)职务: 审核人:(副总/厂长)职务: 批准人:法人/总经理职务: 批准日期:年月日公布日期: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组织应急处理、病人救治、财产保护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及时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本辖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工作原则 职业卫生件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确定危害程度,做出评价报告,并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意见。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董事长) 副组长:XXX(总经理)

XXX(职务) XXX(职务) 组员:XXX(职务) XXX(职务) XXX(职务) 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厂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6.救援运输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总则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总则 l.1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l.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1.4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2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3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2.4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3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疗急救中心(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docx

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紧急医疗救护常识 (一)如何开展急救急救 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急救步骤 (1)报警。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不要惊慌失措,马上拨打 120急救电话报警。 (2)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 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②检查伤员的生命特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无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开展心肺复苏。 ③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止血材料宜就地 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然后将伤病员尽 快送往医院。 ④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⑤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⑥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 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 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

止窒息。 (3)迅速而正确地转运伤病员。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应随时关注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2.受伤简易处理办法 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 加压止血。 骨折:现场可以找块小夹板、树枝等物,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不要仰着,因为这样会引 起呕吐,极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 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 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 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

医疗救援服务协议书(示范协议)

( 协议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医疗救援服务协议书(示范协 议) Constrain both parties to perform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ogether, and clarify the obligations that both parties need to perform within the time limit

医疗救援服务协议书(示范协议) 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以下简称甲方)是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组建国际紧急救援网络,组织、协调全国涉外医疗救援工作,通过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为在中国大陆的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救援服务。 (地址_____,以下简称乙方)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推荐,甲方审核认定承担涉外医疗救援任务的网络医院。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救死扶伤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合作开展针对上述商业保险客户(以下简称伤患者)的免押金医疗救援服务项目。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特签订本协议。 第一章甲方职责和任务 1、协助卫生部医政司认定乙方作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并向乙方颁发网络医院标识牌、证书。

2、组织、协调乙方在中国大陆开展及时、便捷的免押金医疗救援服务,并及时向乙方提供甲方已确定合作关系的机构情况等相关信息。 3、设立(或授权设立)24小时服务的呼叫中心,并保持电话、传真通畅,如有变化及时通知乙方。 4、向乙方提供甲方制定的《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和甲方合作机构 quot;意外急救医疗保险卡"等。 5、承诺担保伤患者救治和住院治疗免押金及向乙方结算还款手续的责任,及时将前往乙方就医的伤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担保额度,用传真的形式告知乙方。接到乙方提供的伤患者诊疗费用清单后,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详见《工作手册》。 6、有计划地组织乙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学习、培训及国际紧急救援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章乙方职责和任务 1、承担为甲方出具担保的伤患者的免押金救治工作,严格执

最新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职 业 危 害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采石场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全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气体中毒、高温中暑、粉尘、噪声、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电话: 副组长:电话: 成员: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电话: 电话: 成员:办公室、爆破组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

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成员:生产组 职责:负责救治、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4、救援运输与治安维护组 组长:电话: 成员:运输队 职责:负责保证事故发生期间的交通秩序,保证事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畅通,为抢险车辆及救护车辆提供便利条件;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及事故中伤员、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畅通。 5、通讯联络及后勤保障组 组长:电话: 成员:后勤 职责:负责保证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负责物资保障、给养、各类物资供应及后勤工作。 三、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 1、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 2、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 急预案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程家山卫生院 一、目的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本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 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洛宁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四、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卫生院成立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由院长程平伟 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全镇重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五、应急响应的启动 我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启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凡属启动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有关部门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及时报告镇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卫生部门;根据需要请求上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 六、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 并根据现场情况全面开展救援工作。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防护和自我保护,确保安全。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主管领导同志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救援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七、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病例做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合作协议书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合作协议书 甲方:XXX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甲方”)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乙方:XXXXX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联系地址:XXXXXX 联系电话:XXXXX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共同协商,就双方合作事宜达成如下约定: 第一条总则 一、本协议系双方基于诚信原则订立,双方应以最大诚意维护对方的权益。 二、甲、乙双方应各自提醒本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商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协议的有关内容。 三、经甲、乙双方确认的合作项目以及约定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双方应遵守执行。 四、适用范围:乙方公司所有人员 第二条甲方的义务和责任 一、甲方为乙方提供紧急医疗救护服务。 二、甲方在乙方的人员需要紧急救护的情况下,开设紧急医疗救护绿色通道,享受先就诊后付费的服务。 三、对乙方工程建设人员在接受甲方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按照国务院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鉴定,如确认责任在甲方,由甲方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医疗费用和有关损失。 第三条乙方的义务和责任 一、乙方必须遵守甲方的各项制度、规定及就诊须知等,做到文明就医。 二、在发生医疗等方面纠纷后,乙方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保障甲方的正常医疗秩序,配合甲方做好相关工作。 三、乙方需急救人员在甲方就医时,在其就诊后5个治疗日内,乙方须向甲

方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 第四条紧急医疗救护流程 一、乙方若发生意外工伤事故,应尽可能先行抢救,并及时与甲方“120”值班电话联系(联系电话:84596120),请详细说明单位的位置、伤者(患者)的人数及情况,以保证甲方缩短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或由单位自行派车送达;同时甲方应及早准备好相关救助专科医生及救助设施。 二、乙方需急救人员在甲方抢救时,可先免去交费手续,直接救治。 三、甲方不得以任何费用问题拖延或拒绝收治乙方的危重病人,因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四、乙方不得以任何原因拖延或拒绝支付乙方需急救人员在甲方所发生的一切医疗费用,因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五、甲方应将急重病员的情况及其治疗方案及时告知乙方,如需住院、手术治疗应告知乙方。(救命性急诊手术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工作的补充规定》执行) 第五条协议的效力与终止 一、甲、乙双方合作期限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二、本协议及附件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六条争议解决 在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双方应当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 甲方:乙方: 甲方授权代表签字:乙方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日期: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 总则 l.1 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l.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1.4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 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2 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3 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2.4 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煤矿医疗救护服务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煤矿医疗救护服务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甲方:XXXXXX煤矿 乙方:XXXXXX医院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立足于“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抢救”的原则,协助煤矿做好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积极有效的降低或控制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甲方职工在生产作业中因自然灾害、交通、瓦斯、水灾、火灾、顶板、机械、运输等意外事故发生人身受伤和发生职业危害需要救助的事项,由乙方负责组织医疗救援 二、协议期限:长期。 三、甲方职责和任务 1、甲方负责对职工进行“三大规程”的教育培训和演练,确保规范作业,减少人身伤害。 2、甲方提供必要的矿井相关图纸和线路。发生意外事故时,甲方有必要的急救设施和组织现场自救。 3、第一时间向乙方发出救助请求,并简要说明事故状况。 4、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义务。 5、及时结付医疗费用、急救费用和相关费用。 四、乙方职责和任务 1、每年配合甲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紧急情况自救 知识培训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第一时间接受甲方的救援请求,并保证足够的医护力虽投入救援。 3、责成专人负责落实向伤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援服务,并向甲方提供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传真,发生变化时,及时书面通知甲方。 4、伤患者未与甲方联系而直接就诊时,乙方应在做好伤患者救治工作的同时,随即与甲方联系,确认伤患者身份和付费手续。 5、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转院和其它医疗救援服务,以及工伤职工社保报销相关资料。 6、对甲方新职工上岗前健康体检工作负责,严格把关,核实人员,杜绝职业禁忌和不宜接尘人员蒙混过关。 7、为甲方职工提供病理的和心里的咨询服务。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先行施救,后经双方友好协商,可签订备忘录,备忘录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两份,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 案(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的分级 3.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体系 3.1组织领导体系 3.2专家组 3.3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3.4应急处置队伍 3.5 临时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4.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4.1启动预案响应 4.2卫生救援的分级响应 4.3响应终止 5.现场医疗卫生救援 5.1医疗救治 5.2疾病预防控制 5.3健康教育 5.4疾病监测与报告 6.地震灾害后期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6.1开展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6.2灾区伤病伤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 6.3灾区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 7. 物资保障 8.附则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做好地震灾害前的医学准备,保障地震灾害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市卫生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预案(试行)》、《淄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淄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淄博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淄博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市区域内,由地震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其他地质灾害导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合作协议书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合作协 议书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合作协议书 ? 甲方:XXX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甲方”)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乙方:XXXXX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联系地址:XXXXXX 联系电话:XXXXX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共同协商,就双方合作事宜达成如下约定: 第一条总则 一、本协议系双方基于诚信原则订立,双方应以最大诚意维护对方 的权益。 二、甲、乙双方应各自提醒本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有 关商业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协议的有关内容。 三、经甲、乙双方确认的合作项目以及约定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双 方应遵 守执行。 第二条甲方的义务和责任

一、甲方为乙方提供紧急医疗救护服务。 二、甲方在乙方的人员需要紧急救护的情况下,开设紧急医疗救护绿色通道,享受先就诊后付费的服务。 三、对乙方工程建设人员在接受甲方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按照国务院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鉴定,如确认责任在甲方,由甲方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医疗费用和有关损失。第三条乙方的义务和责任 一、乙方必须遵守甲方的各项制度、规定及就诊须知等,做到文明就 医。 二、在发生医疗等方面纠纷后,乙方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保障甲方的 正常医 疗秩序,配合甲方做好相关工作。 三、乙方需急救人员在甲方就医时,在其就诊后5个治疗日内,乙方 须向甲 方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 第四条紧急医疗救护流程 一、乙方若发生意外工伤事故,应尽可能先行抢救,并及时与甲方 “120”值 班电话联系(联系电话:),请详细说明单位的位置、伤者(患者)的人数及情况,以保证甲方缩短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或由单位自行派车送达;同时甲方应及早准备好相关救助专科医生及救助设施。 二、乙方需急救人员在甲方抢救时,可先免去交费手续,直接救治。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XX矿山公司矿山 职 业 病 危 害 事 故 救 援 应 急 预 案

XX 矿山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本公司各施工岗位存在的粉尘、噪声及有毒有害气体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平巷内施工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部。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1、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a、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 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a、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 援命令、信号 b、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c、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 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 经验教训。 2、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矿山各部门领导及各施工队负责人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范文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程家山卫生院 一、目的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本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 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洛宁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四、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卫生院成立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由院长程平伟 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全镇重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五、应急响应的启动 我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

后,启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凡属启动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有关部门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及时报告镇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卫生部门;根据需要请求上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 六、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 并根据现场情况全面开展救援工作。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防护和自我保护,确保安全。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主管领导同志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救援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指挥机构的领导,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七、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 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病例做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