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势力范围演变图吐血推荐1

三国势力范围演变图吐血推荐1
三国势力范围演变图吐血推荐1

2020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精选习题10道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精选习题10道 1、【2019·湖南湘西卷】名著阅读。(3分)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这段文字节选自《_ __》,该作品的作者是_ _,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 【答案】 (1). 三国演义 (2). 罗贯中 (3). 刘备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三国演义》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结合“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及“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等描写,可以判断这是写刘备的,刘备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点睛】《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2、(2019·北京中考模拟)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家李鹏飞教授对青少年朋友说:“读《三国演义》,不能只看故事。”结合阅读体验,举一例谈谈你在名著的故事之外还读出了什么。(不超过100字)(8分) 【答案】示例:《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三国时期大型战役地图

三国战役地图 黄巾起义示意图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外戚和宦官之间争权夺位的斗争,相互轮番擅权,同时更加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皇族地主豪强强占土地,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对人民加重征收赋税,加之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劳动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举起义旗,起来造反。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最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在东汉朝廷和地方豪强武装的镇压下告败了。 ?3楼?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歌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如: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 马腾,韩遂,占据凉州。 张绣,占据宛 ?4楼?官 渡之战示意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抵黎阳,包围了曹军的白马。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先以精锐突袭白马的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再败袁军于延津。随后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使袁军完全失去斗志。最后,双方决战于官渡,曹军全歼袁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此后不久,曹操便统一了北方。

?5楼?官渡之战中曹操防御部署要图 建安三年(198年)年底,曹操消灭吕布,大体统一了河南。四年春,袁绍消灭公孙瓒,统一了河北。这样北方形成了曹操与袁绍两大敌对势力,而大河南北这两地都是平原,地形连成一片,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区,不可能长期分裂下去。袁、曹双方通过战争统一北方势在必行。 战争爆发前夕,总的形势是袁绍势力大而比较落后,曹操势力较小而比较进步。

QQ三国行脚问题答案

按Ctrl+F再输入问题的关键字就可以查找问题了喔~ 常见生肖年份: 卯兔:2011. 1999. 1987. 1975. 1963. 1951. 1939. 1927. 1915. 寅虎:2010. 1998. 1986. 1974. 1962. 1950. 1938. 1926. 1914. 丒牛:2009. 1997. 1985. 1973. 1961. 1949. 1937. 1925. 1913. 子鼠:2008. 1996. 1984. 1972. 1960. 1948. 1936. 1924. 1912. 亥猪:2007. 1995. 1983. 1971. 1959. 1947. 1935. 1923. 1911. 戎狗:2006. 1994. 1982. 1970. 1958. 1946. 1934. 1922. 1910. 酉鸡:2005. 1993. 1981. 1969. 1957. 1945. 1933. 1921. 1909. 申猴:2004. 1992. 1980. 1968. 1956. 1944. 1932. 1920. 1908. 未羊:2003. 1991. 1979. 1967. 1955. 1943. 1931. 1919. 1907. 午马;2002. 1990. 1978. 1966. 1954. 1942. 1930. 1918. 1906. 巳蛇:2001. 1989. 1977. 1965. 1953. 1941. 1929. 1917. 1905. 辰龙:2000. 1988. 1976. 1964. 1952. 1940. 1928. 1916. 1904. 怪物名为灰色:比玩家弱很多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外) 怪物名为绿色:比玩家稍弱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内) 怪物名为黄色:和玩家差不多的怪物(与玩家同级) 怪物名为橙色:比玩家稍强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内) 怪物名为红色:比玩家强很多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外 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庞统 哪咤的故乡陈塘关是现在的:宜宾 184年,黄巾民变爆发,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备组织起义兵,跟随邹静讨伐什么军?黄巾军

《三国演义》资料

《三国演义》复习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一)刘备:“仁”的代表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桃园结义攻打黄巾军,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与魏、吴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蜀国。 形象: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是“圣君”的代表。后期刚愎自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重要情节: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二)曹操:一代奸雄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爱才奸诈多疑自私残暴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 重要情节:曹操献刀(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错杀吕伯奢(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许田打围(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官渡之战(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华容逢关羽(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关羽) 梦中杀人、杀杨修(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杀华佗(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三)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生的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后果真如此。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曹操对这位后辈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演义导读和习题梳理 (1)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一、刘备(字玄德) 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 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义薄云天的忠义思想 2、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 3、三顾茅庐、隆中对(第三十八回)知人善用,礼贤下士,敬才爱才 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 5、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仁政爱民 二、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

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 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 2、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妙算华容道(第五十回)巧说周瑜(第四十四回)智辞鲁肃(第五十二回)智取汉中(第七十二回)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智取三城(第九十二回)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才能 3、七擒孟获(第九十回)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4、制造木牛流马(第150回)重视农业生产 5、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娴熟韬略,善于治军,赏罚

中国各个时代简介及其地图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

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

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 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艺术成就 1、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2、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3、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及答案资料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填空。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是古典之一,全名为, 又称,作者是的著名小说家。全书可大致分为、、、、五大部分。 3、“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 _,各自的首领是、、。 4、《三国演义》中,人们所说的“三绝”的分别是:智绝__ ______,奸绝___ _____,义绝__ _____。 5、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 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6、关羽,字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______马,___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 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7、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8、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 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 9、曹操,字_________,小字____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____形象,为人 _______,惯用___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 ⒉怒鞭督邮:_________________ ⒊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 ⒋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 ⒌跃马过檀溪:_____________ ⒍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Day10四大名著文学常识(1) 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成书顺序)。“看《红楼梦》识世态之炎凉,看《西游记》说神话之离奇,看《水浒传》叹梁山之好汉,看《三国演义》学人间之智慧。” 1.《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 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 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概 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 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重要人物介绍 1.刘备——“仁”的代表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孙子的孙子),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兵器为雌雄双股剑。桃园结义攻打黄巾军,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与魏、吴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刘备于

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蜀国。 形象: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是“圣君”的代表。后期刚愎自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重要情节: ?桃园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2.曹操——一代奸雄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

三国时期年份地图(最全),图文说明

190年 讨伐董卓 JtT 上? 洛阳 山融 IN卅 刘垢刘及 士燮长沙 孔M ? ?? Sr Iit 十八路谓候 189年9月/ 横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E,(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 \ 尼为献帝?I 190年1月I 曹操号刊下十八路诸侯起兵反菜卓. 三 ?, 五? 九? ■卅■丈礼?? 河內■太守壬 BL? 条守界 9iMM. M. VΛM ■八■ ■卅■上?HI? 丸 卅? 山阳左W4U8? Jt■左守扎?? iT∣三■■牛力】4H*??"備11 ??■■?耳?? fi∣M?. * au>不unit? t*l≡?: It??广并尢W? I*三?? ? ? H 五?? ±

群雄割据t州T■ 刘虜 冀州? 绍 张畅 判内? 一 ? ?? IM卅 190年2月 交* *≠Λ帝迁都长安? ? 191 q Vb繼卓兵退长安, 十八路盟军解Bt 191ψ5月?曾操领兗州. 191年巧月.袁绍呑并弗板势力? FTlCJ R tzom

董卓Z 死 冀州? 袁绍 张畅 列内 一一_戶"■ It m ?)哙曹操 洛阳/ ? Λ一1 一 JN 卅 I : 192年4月 横卓在K 安被吕布杀死?? 192年6月?蒂卓部下竽俺、 郭汜等攻下长安,R 布出送 武关. 192年12月?曹操收降音州? 交* 192年1月 界桥之At 奠定袁绍河北优势。 襄阳之战.刘衣部 下?HIa 箭射死孙坚? 192年7月?H 布投卑盘术.? 逐厉. 先応投靠产■袁绍? U L : L7*? ?

2020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十一《三国演义》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十一) ——《三国演义》阅读【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 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 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

三国著名战役地图

三国著名战役地图 三国著名军事战役简介三国时期是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统一,所以军事斗争便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三国时期战役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军事战略战术运用之广,在中国军事史上是罕见的,下面二十八幅军事地图只是汉末三国时期无数军事战役的一个缩影,现简述如下: 1.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概况图 2.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3.曹操对袁术、张绣、吕布、张扬之战示意图 4.官渡之战示意图 5.官渡之战中曹操防御部署要图 6.官渡决战前曹操击破刘备之战示意图 7.袁绍屯军延津期间作战指导要图 8.袁曹官渡之战战役经过及夜袭乌巢示意图 9.曹操肃清袁氏在北方残余势力及北征乌桓示意图 10.孙策渡江前江东扬州地区郡守割据形势略图 11.孙策开拓江东之战经过示意图 12.赤壁之战示意图 13.赤壁之战曹军与孙刘联军战略部署示意图 14.赤壁之战战争结局示意图 15.三国鼎立图 16.刘备袭取益州作战经过要图 17.樊城、江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18.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 19.夷陵之战吴军的战役部署要图 20.夷陵之战吴蜀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 21.诸葛亮安南进军路线示意图 22.诸葛亮五次攻魏进军路线示意图 23.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24.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示意图 25.蜀军边防部署及魏军进攻布势示意图 26.魏灭蜀之战示意图 27.魏灭蜀之战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 28.晋平吴之战晋军战略部署及作战经过示意图 本页地图及文字说明转引自:1.《中国军事史》王蜀生等编 2.《三国军事史》余大

黄巾起义示意图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外戚和宦官之间争权夺位的斗争,相互轮番擅权,同时更加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皇族地主豪强强占土地,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对人民加重征收赋税,加之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劳动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举起义旗,起来造反。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最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在东汉朝廷和地方豪强武装的镇压下告败了。

三国演义复习资料

《三国演义》复习资料 一、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作《三国志传》、《三国全传》、《三国英雄志传》,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三国志》)改编之小说,但也让许多人误以为《三国演义》的内容就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正史。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有言曰:“演义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二、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三、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四、主要人物简介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

三国演义考试重点

三国演义 1、人在曹营心在汉是谁?(徐庶); 2、三姓家奴是指谁?(吕布); 3、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是写的谁?(张飞); 4、桃园三结义在谁家?(张飞); 5、有过目不忘本领的是谁?(张松); 6、白衣渡江擒关羽的是谁?(吕蒙); 7、被诸葛亮骂死的魏国谋士是谁?王朗; 8三国演义的篇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谁写的?明朝-杨慎的《临江仙》9、火烧连营是谁的杰作?陆逊; 10、陪了夫人又折兵指的是谁?(孙权) 11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是(刘备)(关羽)(张飞) 12三国中被称为飞将的著名武将是(吕布) 13谁在定军山一役中射杀了夏侯渊(黄忠) 14关羽最好读的是哪一本书(《春秋》) 15关羽单刀赴会是谁帮他拿刀(周仓) 16是谁辕门射戟帮了刘备(吕布) 17谁巧使连环计除了董卓(王允) 18号称八骏,据守荆州的一位皇室宗亲是(刘表) 19受白帝托孤的蜀国两位大臣是(诸葛亮)(李严) 20谁偷渡阴平,一举灭蜀(邓艾) 21谁失了街亭,被孔明斩首(马谡) 22在赤壁一役谁被曹操派去劝降周瑜(蒋干) 23曹操的哪个儿子因为曹操好色,惹怒张宛死于乱军(曹昂) 24七步诗出于曹操哪个儿子(曹植) 25谁的父亲号称“江东之虎”哥哥号称“小霸王”(孙权) 26赤壁一役谁出连环计(庞统) 27谁射中关羽使得关羽要刮骨疗毒(庞德) 28曹操的重量级谋士谁病死于征讨辽东的路上(郭嘉) 29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 30谁把西蜀地形图交给刘备(张松) 31吕布死于谁人之手(曹操) 32三国中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33谁在长坂坡头唬退曹操十万雄兵(张飞) 34谁孤身一骑于千军万马中救出阿斗(赵云) 35谁武艺高强却有反骨(魏延) 36诸葛亮穿的衣服叫什么?(八卦服) 37诸葛亮的老丈人是谁?(黄承彦) 38诸葛亮的叔叔叫什么?(诸葛珪) (关羽)温酒斩(华雄) (夏侯敦)拔矢啖睛 (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 (马超)和(张飞)挑灯夜战葭萌关 (郭嘉)十胜十败论袁绍

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XX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是继东汉出现的时代称号,由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繁,而又英雄辈岀的时期?在官渡之战前,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而在之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至此,三国鼎立的雏形基本已经形成? 而后又经过多年,在公元220年,229年,221年,曹魏,孙吴,蜀汉分别称帝建国?由此真正的三国时代开始? 古代中国地区中,皇帝称号只能由一个人使用,但是这时同时出现了三个。 因此,自古以来,三家何为正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所谓正统,其正,是名正言顺的意思,统,顾名思义,统一一致的意思。何为正统呢?综合起来就是正确的,必然的,具有时代意义,具有政治客观因素的一种哲学思想。 历史上尖于三国时期正统的争论有两个倾向?一是曹魏是正统,另一个是蜀汉为正统?在此不得不可惜正统问题自古就和东吴没有什么缘分? 与三国有尖的材料众多,而最被众人所知的的应属<三国演义>,其次专门记载三国历史的就应该算是V三国志>了?这两部书在正统的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对立,<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对蜀汉人物以及事迹各种称赞和神话?以小说的角度来谈,是非常成功的,而以历史的角度,<三国演义>是不可信的.相比之下<三国志>的可信度就非常的高?史家对三国历史的研究也多从此下手?这部史书就是以曹魏为正统.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著?依据有矢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刘备为中心的书本,它里面的拥刘反曹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在V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蜀汉甚是偏爱,神话了诸葛亮的智慧,尖羽的忠义,刘备的仁厚,子龙的无双武艺?也不符合历史的编造了许多没有的战绩给蜀汉?相反的却缺夸大了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1]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较为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侯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都企图称王称霸。《三国演义》以没落的汉室宗亲刘备和以宗族起兵的曹操作为两条主线的展开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后期以大汉丞相诸葛亮率领汉军北伐,与魏国重臣司马懿的斗智斗勇为主线,以三国归晋而告终。 核心人物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盂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盂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

《三国演义》导读 学生版

《三国演义》导读(学生版) 小资料

初识《三国》 【作品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的作者。山西人,其它主要有小说:《》、《》、《》、《》。《》(简称《》)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作品导读】 《三国演义》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等,并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如忠厚善良、礼贤下士的刘备;忠肝义胆、一身正气的关羽;勇猛粗暴、嫉恶如仇的张飞等。编者罗贯中还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你一定对此特别感兴趣,愿你在阅读中有所积累和思考。

附重点阅读提示:知识冲浪(竞赛)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临江仙》什么试着背下来。 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描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物他们分别用什么兵器他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 桃园结义后,三人即与黄巾作战,其中黄巾军的首领分别为谁 4、找出本章中对张飞、刘备、吕布、曹操的介绍。(外貌等特点) 5、《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第5题二选一即可) 6、《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中三英分别是谁 7、《三国演义》著名章节:宴桃园三英结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小霸王独占江东、曹丞相煮酒论英雄、关云长赚城斩车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等。 8、“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情节之一,也被称为千里走单骑”这个英雄人

三国演义.doc

三国演义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之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三国时代(及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xx年起始说),三国时代三足鼎立及蜀汉、曹魏、东吴三国而魏国有80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蜀国有五虎将(赵云、马超、张飞、关羽、黄忠、),吴国则有周瑜、黄盖等。 三国从黄巾叛乱、董卓乱政、群雄割据到三分归晋,可以说波澜壮阔、久经不衰,引来了后世的评说,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为题材写了《三国演义》被列入四大名着之一。直到今天,拍摄的电视剧也有很多呢! 给我影响最深刻的部分,是"黄巾叛乱"这场战役是以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引起的, 接下来我便和你说说这精彩的故事吧! 当时瘟疫爆发,他们三兄弟治病救人夺得了认可,应此,有很多人成了他们的徒弟,有一天张角带领五十万百姓叛乱,他们头裹黄巾,别人称为"黄巾军",在他们叛乱的同时,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义,并参军,由于张飞有些家产,他们便招了些义兵开始报国杀敌, 不久,程志远来袭,关羽一刀便把他劈于马下,大获全胜,也就是那时人人都见到了关羽的勇猛。 说到关羽,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可谓是硬汉呀!典型的事例就是"刮骨疗伤",大家可以想象,一点麻药也不涂便直接治疗,那有多痛?简直不敢去想!但他还谈笑风声 毫无痛意。他还是忠义之士,始终不背叛刘备。这便是英雄呀!

而曹操则和他相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便能看出他的阴险、狡诈的本质,他便是枭雄。 在三国乱世,这些人物可谓一抓一大把,但他们认为只有胜利者才是英雄! 三国时代离我们远去,我希望这个世界再也不要发生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 孝义市振兴街小学四年级:张佳豪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之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三国时代(及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xx年起始说),三国时代三足鼎立及蜀汉、曹魏、东吴三国而魏国有80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蜀国有五虎将(赵云、马超、张飞、关羽、黄忠、),吴国则有周瑜、黄盖等。 三国从黄巾叛乱、董卓乱政、群雄割据到三分归晋,可以说波澜壮阔、久经不衰,引来了后世的评说,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为题材写了《三国演义》被列入四大名着之一。直到今天,拍摄的电视剧也有很多呢! 给我影响最深刻的部分,是"黄巾叛乱"这场战役是以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引起的, 接下来我便和你说说这精彩的故事吧! 当时瘟疫爆发,他们三兄弟治病救人夺得了认可,应此,有很多人成了他们的徒弟,有一天张角带领五十万百姓叛乱,他们头裹黄巾,别人称为"黄巾军",在他们叛乱的同时,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义,并参军,由于张飞有些家产,他们便招了些义兵开始报国杀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