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ICU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ICU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ICU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在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与患者及家属的基本需要,是医院最重要与直接的指标。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ICU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家属的期望值高,因而是医院最容易引起纠纷的科室。因而,ICU 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再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避免医患纠纷问题的出现。

标签:ICU 危重患者;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与患者的基本需要,但是由于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同时复杂易变,因此而优质的护理安全质量是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脱离危险的重要前提。为了使ICU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不断强化ICU 病房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地减少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该文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120例ICU病人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与分析。

1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法律意识淡薄由于部分ICU的护理工作人员并没有熟练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义务及患者应有的权利缺乏充分的理解,不具备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预防能力,因而不能有效地应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自我,同时也不能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护理的过程中随意说话,没有很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进行患者病历的原始记录过程中,记录缺乏准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甚至存在伪造生命体征的问题;此外,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工作。再者,没有履行应有的告知义务,忽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利;没有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产生的纠纷处理中应用到的相关资料证据(例如化验单以及病历等)的重要性。

1.1.2缺乏服务意识,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沟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变革,部分ICU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与意识不能及时更新。因为ICU 特殊的封闭式环境可能会导致病人的陌生感及依赖性更强,因而具有更复杂的需求。与此同时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部分医院可能在医护人员的配置上相对不充足。此外,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并没有理解患者的心理,进行主动的关心,沟通过程中,语气与方法不妥当,缺乏人性化的护理,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或误解。

1.1.3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缺乏较强的自律性,例如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未对医嘱进行认真的执行及查对;碰到疑问的时候,没有向医生进行报告或者请示;对于危重患者,没有依据医生的要求进行特殊处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记录本 科室:急诊科 年度: 2012年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及职责分工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林重阳副院长 成员;赫黎明主任王宏主任 质控员:立佳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小组职责: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制定急危重症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主管院长是急危重症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林重阳副院长:对急危重症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赫黎明主任和王宏主任:负责对急危重症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2年度急危重症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容的规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

浅谈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

浅谈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没有受到影响其心身或者机体功能等的损害,缺陷 或者导致死亡等。ICU病房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术要求相 对较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等相对较大,容易引起各种的医疗纠纷。加强ICU病人的 护理安全对于患者以及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尤其显得重要。结合我院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且得 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提高ICU护理质量。 1ICU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护理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人数与要求的护理工作人员 与床位的比例没有达到国家卫生部的规定。因此在临床上人员相对较为紧缺,特别是ICU病 房的护理工作人员,其工作强度大,护士的工作量常常出现超负荷等情况,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加上,护理工作模式的重要转变,加上各种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对护士的工作要求也 在进一步的提高。 12业务技术因素:临床治疗上各种新的操作方法和新的技术的出现,使得对于临床 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ICU病房需要护士掌握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 在对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护士由于对仪器使用的不熟悉而发生各种混乱,影响抢救的质量。这种情况在年轻的护士中较为常见。 13医源性因素:在护理过程中不正当的言语或者操作失误等给患者造成心理上和生 理上的影响。如对昏迷或者瘫痪,失去活动能力的卧床病人,护理工作人员在为其进行翻身时,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病人的皮肤表面等发生损伤或者产生压仓等等;又如导尿管的不正 确护理,导致导管堵塞等造成病人的不适。 14环境因素:ICU病房的病人主要是危急,重症病人为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 行各种入侵性检查,治疗或者护理等。因此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施,避免各类重症患者之 间传播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对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ICU病房的设备应该要定 期进行维护,ICU设备的完善程度与医院的救治水平高低有关。老化的设备在进行入侵性的 操作时,会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15管理:管理是决定护理质量的核心,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日常护理工作的监管力 度等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组织管理因素。良好的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还 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16法律因素:医疗纠纷会对ICU病房的正常医疗秩序等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医患双方的权益均受到损伤。其中由于ICU病房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 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相比其他科室要多,需要面对更多的法律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减少 医疗纠纷,ICU病房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或者相关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记录需要全面并且细致,避免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失误。 2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2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有调查发现,按照规定ICU病床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3~3:5的范围,而目前我国主要是按照1:1~1:2的比例来分配工作人员。我医院的床护比为1:15~1:18。因此,如何合理安排ICU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帮助护理工作人员改善其超 负荷的工作状态,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开展。我科室主要是采取弹性排班制度进行人 员安排,参考不同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当遇到大量的抢 救患者时,需要及时加派护理工作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结合多个途径帮助 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过大的问题。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率、透析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导管感染率与透析中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前言 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临床科室。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疗法能最快速度地消除炎性介质与部分细胞因子,较早并及时地终止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免疫排异性、微循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痛苦[1]。血液透析室作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工作任务重、应急情况多、专科性强、护理风险高的部门,若管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效

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我院特对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6.71±3.04岁;学历:文盲4例,小学30例,中学4例,中专1例,大专1例,本科0例。观察组男、女各20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46.58±3.45岁;文盲5例,小学26例,中学6例,中专2例,大专1例,本科0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不安全因素 找出透析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透析过程出血、导管感染、护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针对透析过程出血的现象,对穿刺部位、透析过程观察、下机压迫止血制定明确要求;制定详细的导管护理流程与规X,便于护理人员操作规X,加强培训患者导管的自我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法律意识及服务意识。

ICU制度-ICU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ICU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规范执行工作制度、规范、流程 (一)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 二次并登记、签名。 (三) 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四) 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 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 定,用后及时补 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 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 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 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九) 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二、护理事故、意外的预防 (一) 目的: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使病人有安全感,达到安全的护

理结果。 (二) 自查内容: 1.有无有章不循的现象。 2.有无制度执行不严和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 3.日常护理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有无制度管理的薄弱环节存在。 (三) 管理措施: 1.对已发现的违反护理规章的行为或不安全因素,每日在晨会上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 2.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记录。 3.根据发生违反护理规章的不同程度,科室应有明确的定性,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4.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按医院规定奖惩兑现;根据医院安全目标进行考核。 5.护士长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年至少完成一次,要有记录。 6.加强对护士的“三基”训练和考核。 三、工休座谈会 1、每月召开一次医务人员、病人、家属参加的工休座谈会,以了解病人或家属住院期间对病区、医院工作的意见并及时记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6T14:45:00.2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辛易勋[导读] 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之传统的质量管理更能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1)【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03-02 危重症患者的的护理,是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和应用实践来看,护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追踪方法学作为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创新型管理方法,获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成效。本文为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医嘱下达病危或病重的患者。其中ICU 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34例,呼吸内科46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13~75岁,平均年62±1.6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严格执行常规的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包括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治疗护理,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 观察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即在危重症患者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对诊疗、护理、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追踪,及时发现追踪环节的漏洞。具体方法包括:科室成立追踪小组,实施护士长--质控组长--护士三级质量管理标准,根据科室制定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追踪检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追踪路径,及时发现各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和反馈,及时纠正。包括护理常规的落实,医嘱执行的及时性,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病情变化发现的及时性及相关检查检验科室的沟通协调等等,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严格医嘱,有计划的选择追踪对象、避免追踪对象的失联,严格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追踪标准。从入院、ICU、病房、相关检查检验科室、出院,记录追踪的结果时刻围绕病人。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护理效果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方差(x-±s),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n/%)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ICU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ICU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一、有管道脱落的危险 防范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臵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和保护方法,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2)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臵处于安全位臵。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约束,防止患者无意识地拔管。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二、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有风险 防范措施: (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三、危重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防范措施 1.危重患者转入ICU时进行压疮的风险评估,每隔7天重新评估一次,有病情变化及时评估。 2.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缩短翻身间隔时间。 3.采用气垫床,保持床单皮肤清洁干燥。 4.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给病人翻身或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5.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 6.及时申请压疮护理会诊。 四、有发生坠床的危险 防范措施 1.危重病人入科后及时进行评估,根据分数护士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后常规每周评估一次. 2.有坠床危险的病人护士要与病人或家属进行沟通及宣教,并在《跌倒和坠床告知书》上签名。 3.护士在床头挂防跌倒坠床标识,常规加护栏,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并在床头交接班。

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

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5-11-16T10:05:52.4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作者:罗丹 [导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强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罗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胸外科ICU中的应用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科学、专业的培训;加强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加强护患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结果加强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加强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胸外科ICU;护患沟通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生理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衡量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对护患关系,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胸外科ICU的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病患的折磨,往往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导致不配合治疗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因素,也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强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患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对待患者的态度,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障碍。使患者能积极的、更好的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加强胸外科ICU安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重点做出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患者自身的心理障碍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折磨,加之ICU病房的特殊性。患者自身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了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不信任,对治疗的不配合。 1.2护理人员超负荷及较差的护理态度由于ICU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护理难度,且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易造成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注意力及警惕性的下降,增加了犯错的几率,也造成了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反感,进而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难度。 1.3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敬业精神部分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在护理工作中操作不认真、不规范,对待患者不关爱、不谨慎,也易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反感,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4规章制度的管理及监督的不完善很多差错的发生往往由于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和处理或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2.加强胸外科ICU护理安全的方法 2.1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因为ICU患者具有病情严重且变化快等特点,需要各种监测仪器的随时监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业务熟练、技术精湛。加强护理人员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透析仪等相关监测及治疗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度。组织新近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及抢救的专业技能,进行以老代新的捆绑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 2.2加强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从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爱护患者的情感出发[3],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及从容的态度感染患者,增强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2.2.1 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的干预体内容如下:①前期准备在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前,有专职护士通过多种渠道及方式向患者介绍有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患的了解和认识。与患者进行多次病情、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建立于患者的感情,加强患者的信任患者接受并信任心理行为干预的治疗;②普通心理行为干预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多向患者灌输积极向上的观念;③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专职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个性等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其的关心,调动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及乐观的态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对患者亲友进行详细的病情介绍,让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照顾患者,感染患者。及时的疏解患者的不良心理[4]。 2.3 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与监督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与落实,并根据医院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杜绝因没有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操作、处理所造成的差错[5]。 2.4 合理、弹性排班进行多人员、多班次的弹性排班,减少合理人员的工作量,采取老新护理人员搭配排班,减少护理人员应超负荷的工作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和态度。 2.5 针对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护理人员应针对ICU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病情的发展,对ICU患者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5]。 2.6 重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及法律意识的培训,加强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工作的注意力和警惕性,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权利及自身义务有正确的认识[6-7]。 2.7 对各设备、器械的统一管理要求有专门人员对胸外科ICU的各仪器设备、器械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各设备、器械的正常使用,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及器械,及时补充所需额的药品、物品。 2.8 保证护理人员的良好心态胸外科ICU的护理工作难度大、强度高,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的心态向恐惧、厌烦等不良情绪发展。应及时对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调整,使其保持良好积极的工作心态[8]。 3 总结 通过对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探讨。根据医院及胸外科ICU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制定、完善、落实、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强了胸外科ICU 护理安全的管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左月燃.护理安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陈付红.I C U病房人文关怀的实施[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4):204-206.

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2、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二、填空(每题1分) 1.危重病人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包括:压疮、坠床和跌倒、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患者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猝死、窒息、烫伤、自杀、走失、用错药、内镜侵入性感染、实习、轮转护士发生工作差错和缺陷。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隐患包括: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手术中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不良、手术器械和敷料等异物遗留于创口及体腔内、物理、化学损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坠床、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3、协作病人翻身时,应将患者是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4、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床旁应设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约束适当,观察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非抢救状况下拒绝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6、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7、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8、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T管。 9、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诊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送出院病人。“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晨间护理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后多关照一句。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患者发生猝死的应对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猝死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心中有数,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加以告知并记录。 2、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有家属陪护,特别是患者蹲厕时及夜间需有家属照应。 3、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和用药方法。 4、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5、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6、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7、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 8、加强无陪护患者的巡视。 2、为减少危重病人发生护理风险,护士自身需要做哪些? 1、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2、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提升技术水平业务素质。 3、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给药制度、核心制度。 4、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 仅供学习与参考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 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 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 名护士上责任组,5 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 3 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 、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措施: 1、制定本科室护理人员详细的护理计划和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对象选择计算公式改善标准备注所有医院必查指标 1.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相 关感染发生 率(%)= 血管通路感染 的患者数量/ 透析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标准: 1)自体内瘘的感染 发生率﹤1% ; 2)人工血管的感染 发生率﹤10% ; 3)隧道性有袖口的 深静脉置管至少 需要维持时间是 >90天,其感染发 生率﹤10%(3月 内),及<50%(1 年内)。(K/DOQI 2006) 2.内瘘、人造血管堵塞(栓塞)发生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患者内瘘或 人造血管堵 塞发生率(%) = 患者内瘘或 人造血管堵 塞人数/患者 内瘘或人造 血管总人数 比率下降标准: 1)内瘘血栓形成:﹤ 0.25次/患者年; 2)人造血管血栓形 成:﹤0.5次/患者 年。(K/DOQI 2006) 判断方法: 1)血管通路震颤和 杂音减弱或消失; 2)沿自体动静脉内 瘘静脉走行可触 及血栓形成; 3)人造血管通路动 脉端搏动增强、移 植血管内压力逐 渐升高; 4)再循环分数增加 大于20%,透析效 率降低、透析时间 延长; 5)恒定流速下回血 压力升高; 6)通路侧肢体水肿。

3.内瘘穿刺成功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内瘘穿刺成 功率(%)= 穿刺成功例 数/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 总人数 比率上升标准: 内瘘穿刺成功率力争 100%。 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 成功,不仅能减轻患者 痛苦,而且是保证透析 顺利完成前提条件,提 高护患信任度。 4.内瘘针滑脱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內瘘针滑脱 率(%)= 內瘘针滑脱 人数/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 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标准: 內瘘针滑脱率﹤ 0.01%。 预防: 1)加强风险管理; 2)提高防范意识; 3)责任护士加强巡 视; 4)上机前正确评估 病人病情,对所管 病人实行个性化 护理,做到每个病 人心中有数; 5)不采取定点穿刺, 进针长度不少于 2/3; 6)加强健康宣教,提 高患者自我防护 能力,做好固定包 括针及血管路。 5.内瘘渗血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内瘘渗血率 (%)= 渗血例数/维 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总人 数 比率下降标准: 1)轻度渗血为 0.5-1.0ml(两根 棉签全部被血浸 红); 2)中度渗血为 1.1-3.0ml(覆盖 针口纱布全部浸 红); 3)重度渗血为> 3.0ml(渗血污染 铺巾或床单,面积 >5×5㎝2) (文献资料) 内瘘渗血率﹤4%。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 ???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 ???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 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 ???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 一、内科工作基础 ??? ???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 ???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 ???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 ???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ICU十大安全目标

综合ICU 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护理重点步骤: 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带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贴膜)保护穿刺点。如果覆盖膜变湿、松动,要及时更换。出汗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覆盖膜。 6.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要常规更换,但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 结果标准: 降低中心静脉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更换覆盖膜、肝素帽流程: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 护理重点步骤: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和保护方法,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2.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或者无意识地拔管。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

目标三: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护理重点步骤: 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结果标准:使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率、透析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导管感染率与透析中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前言 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临床科室。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疗法能最快速度地消除炎性介质与部分细胞因子,较早并及时地终止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免疫排异性、微循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痛苦[1]。血液透析室作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工作任务重、应急情况多、

专科性强、护理风险高的部门,若管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我院特对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6.71±3.04岁;学历:文盲4例,小学30例,中学4例,中专1例,大专1例,本科0例。观察组男、女各20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46.58±3.45岁;文盲5例,小学26例,中学6例,中专2例,大专1例,本科0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不安全因素 找出透析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透析过程出血、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7-11-13T10:57:21.1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作者:潘银[导读] 血液是有血细胞和血浆组合而成,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常规组75人: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75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3.33%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更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能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质量管理;血液净化;质量控制 血液是有血细胞和血浆组合而成,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之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比较重视的科室,因为血液净化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血液净化需要庞大的仪器设备,操作也较为复杂,需要医师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要多方面的加强质量控制,例如:对患者的管理、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控制设备的管理和完善规章制度等[1]。所以,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150例在实行质量控制前与质量控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液净化,观察质量控制的管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150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75人。常规组,男32例,女43例,年龄35至65岁,平均年龄(45.2±2.9)岁;观察组,男34例,女41例,年龄37至72岁,平均年龄(43.7±1.3)岁。两者患者在年龄、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治疗其中退出治疗;②是过敏体质;③精神系统疾病;④有认知功能障碍。 1.3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和医疗设备消毒技术的相关规定与我院的实际情况想结合,制定出一套质量控制管理标准。具体内容是:建立一个质量控制小组(由相关负责人和控制员组合的),针对每位成员的能力和经验分配到相对应合理的区域;治疗管理的有关事项也要制定合理且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发展,每位成员要定期的进行总结并分析检测结果,把反馈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与护理科进行沟通交流,使问题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更加完善;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知识储备,让组长也定期进修学习,把学习成果对本科室的人员进行授课,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让护理人员认知到自己的责任感,有重视质量控制的意识,并保证护理质量;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制度,在诊疗过程中禁止手套混用,必须全程无菌操作,降低发生感染的机率,为了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进行诊疗时要选用一次性物品;深静脉置管如果有渗血或渗夜的情况要立即更换,必须保持置管的洁净干燥,所使用的置换液要现配现用,以免置换液暴露在空中滋生细菌;每天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避免安全隐患,确保机器的正常工作;要控制好患者病房的环境,尽量安静、整洁,并安放消毒装置和空调,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要清新,光线要充足,定期进行消毒以及床单被罩的更换;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属于重危疾病患者,会因为过于担忧出现烦躁、低落、易怒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合理的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疾病成功的例子,以及医院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以及对医护的信任,鼓励患者,让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这样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不良反应、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90分以上),一般(75-89分),不满意(74分以下)。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护理质量评分以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专业技能操作为主,分数越高代表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优秀。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 3.33%和护理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