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 《红色娘子军连歌》

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  《红色娘子军连歌》
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  《红色娘子军连歌》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红色娘子军连歌》

一、教材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

二、教学目标:

1、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和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革命热情。

2、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

3、舞剧、芭蕾舞剧知识。

4、亲自体验芭蕾形体训练和舞剧的表演。

三、教学重点:学会并背唱《红色娘子军连歌》。

教学难点:尝试学习芭蕾片段、舞剧的表演。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踢踏舞《大河之舞》录像。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踢踏舞。

2、播放第二个舞蹈《胡桃夹子》录像。这个又是什么舞蹈呢?芭蕾舞。

(二)体验芭蕾舞手位,了解芭蕾舞的起源。

师:同学们跳过芭蕾舞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学学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先来看看图解。(播放幻灯片)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芭蕾手位。

师:同学们知道芭蕾舞的起源吗?

师: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演员用足尖舞蹈,芭蕾(包括其它舞蹈)是最能表现情感、善于抒情的,但它又是最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直接叙述一个故事的艺术。后来我们国家也学习了这种高雅的舞蹈,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用芭蕾舞作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比如《红色娘子军》,我们来欣赏这部舞剧的片段。(播放录像)(三)学唱《红色娘子军连歌》

师:同学们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吗?

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电影,后改编为芭蕾舞剧,在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的工农红军——红色娘子军连。吴清华原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因不堪欺压逃出了南府,但被南霸天一伙追上打得昏死过去。南霸天以为吴清华已死,就离去。后来吴清华被一位共产党路过而救。吴清华加入了娘子军,歼灭了南霸天,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其中的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播放歌曲录像,采用跟唱法,录音反复播放了三遍学唱曲段,跟随钢琴演唱一遍,就基本学会了)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才能演唱好这首歌曲,表达作品的情感?生:音乐情绪是铿锵有力的,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我们应该用充满勇敢坚强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曲。

(四)扩展教学,学习《军民团结一家亲》

1、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段《红色娘子军》的第四场《军民团结一家亲》(播放录像)……《红色娘子军》发生在我国哪个地区?海南

师:对,海南,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叫五指山,李双江歌唱家的代表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中的五指山和万泉河就位于我国的海南省。今天我们再来听另外一首《五指山歌》。(播放歌曲)师:对,《五指山歌》是在《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基础上创作的,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军民团结一家亲》。

2、学习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采用学习的方法和《红色娘子军连歌》一样。

4、再用不同的情绪和音色来背唱这两首歌曲。

5、体验《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几个舞蹈动作。

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军民团结一家亲》,我们来模仿芭蕾舞的几个动作(播放录像),(把几个连贯的动作截成几个片段,如:跺泥、亮相……让学生模仿,熟练后再加上音乐伴奏把动作连起来,可以全班做,也可以挑选几位学生表演,或者其他学生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几位学生表演。)

6、总结:《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的芭蕾舞剧。它展现了我们祖国的风格和气派。在舞台上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的形象,把属于西方的芭蕾艺术和中国的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为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3课时)

第二课时《场景音乐》、《西班牙舞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2、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

三、教法:讲解法、视图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景介绍:

①舞剧《天鹅湖》简介: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天鹅湖》为四幕芭蕾舞剧。舞剧脚本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的童话《天鹅湖》。由贝吉切夫和赫尔茨撰写脚本。创作完成于1876年,1877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

剧情梗概: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及其女友们在天鹅湖畔采摘鲜花,被恶魔罗特巴尔德施用魔法变成一群白天鹅,她们只在夜晚才能恢复人形。一日王子齐格弗里德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杰塔相遇,他们互相倾慕,奥杰塔向王子述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告诉他只有真诚的爱情才能破除魔法。王子决定在次日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宣布奥杰塔为新娘。恶魔命其女儿黑天鹅化妆成奥杰塔参加舞会,欺骗王子,王子发觉受骗后,立即

奔向天鹅湖畔,追杀恶魔,一声巨响,恶魔殒灭。奥杰塔和她的女友们恢复了人形,公主和王子重逢,终于获得了幸福。

②作者简介: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喜爱音乐。柴科夫斯基一生是辛勤创作的一生,差不多对音乐艺术的一切体裁和形式,都进行过探索。他一生创作了10部歌剧、6部交响乐、3部舞剧、4首交响组曲、12首大型的交响管弦乐作品、3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重奏曲,以及大量的钢琴曲、浪漫曲、合唱曲等。其中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已成为世界音乐经典,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乐曲分析:本课选用《场景音乐》是舞剧第二幕的开头场面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贯穿整个舞剧音乐的主题——天鹅主题(见例一),以这个基本主题为主导动机,发展成整个芭蕾舞剧音乐。

《西班牙舞曲》:

1、背景介绍

舞剧《天鹅湖》选曲:《西班牙舞曲》是《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音乐。在王后为王子齐格弗里德安排的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妖魔罗特巴尔德及其女儿和随从闯了进来,他们扮作外国客人,在妖魔黑斗逢的挥舞下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包括匈牙利、西班牙、那不勒斯和波兰的舞蹈,第一段舞蹈的音乐各有其民族特点。

2、乐曲分析:《西班牙舞曲》是上述舞蹈中的一段,它运用了典型的西班牙舞曲的节奏,节拍为三拍子,节奏强烈,气氛热烈,常用于男女对舞和独舞,还采用西班牙舞曲中常见的响板,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

族音乐特点。该舞曲具有典型的波莱罗舞曲的特征。

(二)欣赏《场景音乐》、《西班牙舞曲》:

1.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这两首乐曲的风格,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

2.结合欣赏简要说明:柴科夫斯基的生平、理解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的相似。

(三)相关知识的学习: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以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与音乐相配合,来表现剧情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舞剧一般不包含歌唱和说白。

舞剧发展的历史:西方国家称舞剧为芭蕾(Ballet),源于意大利文,即“跳舞”的意思,是在16、17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宫廷以民间舞蹈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宫廷芭蕾后来进入剧场,成为剧场芭蕾,常常穿插在歌剧和各种戏剧当中。18世纪,芭蕾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的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18世纪又传入俄国,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三课时《飞天仙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2、聆听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选曲《飞天仙子》,感受民族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能够从几首舞剧音乐中辨认出民族舞剧音乐。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辨别这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了解中国舞剧的发展。

三、教法:讲解法、视图法、欣赏法、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景介绍:

《飞天仙子》(舞剧《丝路花雨》选曲)

作者简介:《丝路花雨》由韩中才、呼延、焦凯作曲。甘肃省歌舞团编剧。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编导。

舞剧《丝路花雨》简介:六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于甘肃兰州。

剧情梗概:在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中,伊努思仗义疏财,为沦为歌舞伎的英娘赎身,父女得以团聚。在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为免遭市曹毒手,英娘随伊努思出走波斯。后来,伊努思奉命使唐,英娘随之踏上归国的旅途,市曹为泄私愤,唆使强人窦虎于阳关外烽火台下拦劫,神笔张点火报警,救伊努思于危难

之中。在敦煌二十七国交谊会上,英娘化妆献艺,借机陈诉市曹和窦虎的罪状,剪除了丝绸之路隐患。

《丝路花雨》音乐采用以我国民族乐队为主的混合乐队演奏,音乐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民族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吸收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回族、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古典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另外,音乐还将一些波斯音乐素材加以发挥,体现了剧中波斯人的风俗特征。、

2、乐曲分析:《飞天仙子》是《丝路花雨》的序幕“飞天仙子舞”的音乐。配合在天际遨游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雨的舞台场景,以起伏流动的优雅旋律和徐缓轻盈的节奏,塑造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的形象。

(二)欣赏《飞天仙子》:

1.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这首乐曲的风格,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

2.结合欣赏简要说明:乐曲的背景、理解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三)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国舞剧的发展:我国的舞剧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作为可发展成舞剧的因素,则可追溯至商周年代。在我国的民间舞蹈中,尤其是戏曲艺术中,保存着不少小型舞剧和舞蹈性很强的剧目与片断。20世纪40年代前后曾有过吴晓邦创作的《虎爷》、《宝塔牌坊》等作品。1949年后,舞剧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大型舞剧有《宝莲灯》、《小刀会》、《鱼美人》、《五朵红云》和《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数十部。近年来,舞剧创作不仅在戏剧结构、舞蹈语汇、舞美设计等方面,而且在音乐创作表现手法上,都有不少突破和创新,出现了《丝路花雨》、《奔月》、《文成公主》、《魂》等有影响的作品。我国的舞剧有的增加了歌唱形式的插曲,如《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及答 案 第一单元综合演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30分) 1.阅读材料并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àn làn 起。茂密无边的高梁、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着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阴影罩着wān yán 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àn làn _________ wān yán_________ (2)人们喜欢用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赞美秋天,请你写出两组描写秋天的诗词。(上下两句为一组) ①,。②,。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 走头无路背乡离井极端贪困众志成城 俯拾皆是寄人离下一视同仁谈笑风声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黑体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 .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4.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下列横线上。()(2分) 假如,你嫌这里太朴素了,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竹。_________;_________;有雨,给你平添一番清凉;有雪,那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竹影微动,也令人心旷神怡。 A.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B.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D.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5.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2分)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是人教版七年级课本上册的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 本单元重点学会谈论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餐喜爱吃的食物。Section A部分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like的用法及Do you like...?句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谈论喜恶的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单元的知识点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一般现在时态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1) 知识目标 ①掌握bananas, milk ,tomatoes等10个词汇。 ②正确使用Do you like…?句型,以及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 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英语学习的实践中。 ②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自己的喜恶,谈论他人的喜恶。 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推理、判断的能力,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3) 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②在学校实践中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指导学生掌握表述、谈论个人喜恶的短语、句型Do you like...?及其回答语,熟悉一些表达食物的重点词汇。 ②通过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口语交际能力。 难点:①可数名词以及复数形式的掌握,识别不可数名词。 ②就课文内容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讨论,熟悉一般现在时中第三人称的表达。 4、教学工具 课本、黑板、粉笔、图片、录音机、多媒体或实物。 二、说教法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年龄特征,对于词汇的教学,同学们更适应图画呈现的方式。因此,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语言的练习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口算乘法同步测试C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口算乘法同步测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 1. (1分)从810里连续减9,减________个9的结果是0. 2. (5分)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通常________数位对齐,从________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________位上的数;哪一位相乘的积满________就向前一位进________。 3. (1分)计算18000×6=________ 4. (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 (2分)32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零。() 6. (2分) 4个12与12的4倍相等。 7. (2分) (2020三上·嘉陵期末) 250×4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8. (2分)46×26=26×4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20三下·昌黎期中) 直接写得数。 80×30=48÷4=300÷3=560-60=960÷3= 200÷5=800×4=268÷2=770÷7=0÷9= 四、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

10. (5分)妈妈要买32千克大米,每千克大米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11. (10分)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分别是8和16,积是多少? (2) 200的3倍是多少? 12. (5分)每筐虾重12千克,3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

09表演体育舞蹈(最新)

09表演体育舞蹈专修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体育舞蹈:是有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2、舞程向:在一个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严格规定舞者必须逆时针方向行进,这个行进方向叫舞程向。 3、记写方法:是指把一个独立的舞步型或一个组合等表示出来的书写方法。 4、主持人制: 体育舞蹈比赛自始至终在主持人的指挥和控制下运行,主持人既是司仪、广播员又是宣传鼓动员、观众代言人,是场上的中心人物。 5、仲裁委员会:由体育舞蹈界著名人士、技术官员和裁判长组成,处理比赛中提出的申诉和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996年5月,中国首次派出考察团参加世界著名的英国黑池、(WINTER GARDES)、第71届舞蹈节。 2、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研究表明,各种舞蹈都起源于原始舞蹈,体育舞蹈也不例外。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阶段。体育舞蹈的前身就近来说是社交舞,也称交际舞、交谊舞。 3、体育舞蹈是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4、裁判组通常设裁判长一名,裁判员若干名。上场裁判必须是单数。全国性国际大赛设裁判员7-11名。裁判姓名用英文字母A、B、C、D……代表,在裁判评分夹上表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体育舞蹈项目中,以下哪几种舞属标准舞系②③④ ①斗牛舞②维也纳华尔兹③狐步舞④快步舞⑤桑巴舞 2、帕索多布累(Paso Doble)它的音乐节拍是③ ①4/4拍②1/4拍③2/4拍④3/4拍⑤无节拍 3、牛仔舞起源于下列哪个国家④ ①日本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⑤澳大利亚 4、下列哪种舞蹈具有缠绵、浪漫、柔美、抒情的风格特点⑤ ①华尔兹舞②探戈舞③桑巴舞④狐步舞⑤伦巴舞 5、维也纳华尔兹舞的音乐是3/4拍,每分钟①小节 ①60节②42-48小节③50-54小节④58小节⑤54-56小节

音乐学科课程纲要

《八年级音乐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八年级音乐课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授课时间:18 -21课时 授课教师:八千二中吕勇超 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8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共3课时) 唱歌:给未来一片绿色

欣赏:瀑布与溪流管弦乐《九寨沟音画》选曲 日出《大峡谷组曲》 实践与创造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共2课时) 唱歌:阿西里西 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瑶族舞曲五月蝉虫唱的好演奏:瑶族舞曲 实践与创造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共2课时) 唱歌:大海啊,故乡 欣赏:渔舟唱晚夜莺 实践与创造 第四单元歌剧世界(共2课时) 唱歌:猎人合唱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欣赏:看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 卡门序曲 实践与创造 第五单元化蝶(共2课时) 唱歌:化蝶 欣赏:十八相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梁山伯与祝英台 实践与创造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 (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

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六、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

芭蕾舞剧天鹅湖教学案例

芭蕾舞剧《天鹅湖》教学案例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第六单元《婆娑舞姿》中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舞剧《天鹅湖》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世界芭蕾舞经典名作。其作用在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教学中,尽量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通过观看、感受、分析、讨论、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芭蕾舞剧的特点,并对舞剧、舞剧音乐有所了解。可设计为: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欣赏乐曲(小组讨论)―音乐对比—知识拓展—小结―评价反思等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第六单元《婆娑舞姿》中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于1876年创作的,1877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这部四幕舞剧取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它所描写的是关于王子齐格弗里德和被魔法帅罗伯特用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洁塔的爱情故事。这部舞剧的戏剧性主题是为争取自身幸福而同邪恶、黑暗与暴力进行的顽强斗争,它歌颂人的精神美,歌颂忠诚和崇高的爱情,整个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该舞剧音乐后由作者编成同名管弦乐组曲《天鹅湖组曲》,由6首乐曲组成。该组曲后由他人扩充为13首乐曲。 《场景》音乐选自剧《天鹅湖》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序曲

音乐,这是贯穿全剧的天鹅的主题:忧伤动人、高贵庄重、乐队的全奏强弱表现了经“天鹅”在绝望中的呼救。 《西班牙舞》选自《天鹅湖》第三幕,此舞常由两对男女对舞或独奏,原是西班牙三拍子波列罗舞具有强烈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欣赏水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欣赏音乐,尤其是优美动听的乐曲。本教材选用的是《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乐曲中既有凄凉悲惨的音乐情绪又有富有舞蹈性的西班牙舞曲节奏的特点,比较适宜于初二的学生进行欣赏。因此教师应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熟悉音乐旋律进行音乐对比并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更好的感受音乐,并合理表现。教学方法:对比法、提问法、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天鹅”主题,了解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形式来进行表现。 1、知识与技能:欣赏舞剧《天鹅湖》,并了解作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形式来进行表现。 2、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四个方面 体验:启发学生对音乐形态和音乐情感积极体验,展开想象,并鼓励学生有独特见解。 比较: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探究:通过探究与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初二音乐教师计划范本

初二音乐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 、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4、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5、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6、能够背唱3 5首歌曲。 7、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教学主要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展开想象;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

过模仿来发展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教学中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融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价值。 本学期教学任务与课时分配: 16册共六个单元,音乐课时每周一节。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两课时;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两课时;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三课时; 第四单元《歌剧世界》三课时; 第五单元《化蝶》两课时;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三课时; 期末验收考试。 初二音乐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数学思考(3)【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数学思考(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1~102第3、4题,完成教科书P104“练习二十二” 中第9、10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等量代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等量代换和几何证明过程,进一 步提升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逻辑思维是数学的一种重要思考方 式。 3.在教学活动中,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有条理地表 达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等量代换、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用语言、符号或文字描述代换和证明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学思考的第1、2题,感受到数学 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思考,简捷地解决问题。今天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4题,继续享受由数学思考带来的“思 维盛宴”。[板书课题:数学思考(3)] 二、自主探索,经历演绎推理的过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第3题(1)。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用文字描述。 因为1个△等于3个□,可以把第一个算式中的△换成3个□。这样,第一个算式就转化成了4个□相加等于24,□就等于6,故△=6×3=18。 预设2:根据解方程的经验,用等式表达。 把第一个算式中的△换成3个□,得到□+□+□+□=24, □=24÷4=6,△=6×3=18。 师:大家听懂这种方法了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学情预设】把第一个算式中的△换成3个□。 师:这样的方法就叫做等量代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该怎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一过程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2第3题(2)。 师:想一想,你的结论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呢? 【学情预设】两个等式中都有,只要从160里面把☆分别减去就可以知道○和◎是相等的。 师:把☆分别减去的依据是什么? 【学情预设】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你能直接用数学证明的方法表示吗? 学生写证明过程,教师强调每一步都要写清楚依据。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有能力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把代换的过程(思路)讲清楚,通过教师的提问理解关键步骤是该环节的教学重点。在解题过程的表述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逐步呈现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证明的方法,感受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业

1 草原 一、读拼音,写词语。 dì tǎn chén liè cǎi hònɡ yī shanɡ ( ) ( ) ( ) ( ) mǎ tí dóu fu shāo wēi xuàn rǎn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毯()陈()裳()腐()微() 毽()阵()赏()府()徽() 三、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1)“洒脱”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一一河! (1)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了“” (2)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3.大家的语言不同。大家的心是一样的。(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4.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5.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 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有一条瓷鱼,有趣极了。 这条瓷鱼是一条鼓眼金鱼,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滚圆饱满的地方是鱼身,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上面刻有鳞片,像一件衣裳,保护着鱼的身体。 瓷鱼的头很大,上面那对红眼睛,突鼓鼓的,像一对小灯笼。它睁大眼睛,似乎在看着你,又似乎在寻找着它的同伴。头的正面,是鱼的嘴,那嘴是圆形的,嘴唇突起,好像一张一闭,,在不断哈气呢! 瓷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分三个叉,像三条绸带在水中摆动,又像空中漂浮的几缕白云。

这条瓷鱼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样子()把它平放着它像睡觉()拿起来斜着看() 它似乎准备游向远方()把它竖起来()又像张开圆圆的嘴()等着你给它东西吃()把它侧卧着()它似乎在不断地呼吸()哈气()提着它的尾巴()它像在苦苦哀求你放开它…… 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短文在写瓷鱼外形时先写(),再写(),最后写()。 3、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文章中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5、这是一篇()体裁的文章,主要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6、用“﹏﹏﹏”在原文中画出与开头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2 丁香结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wǔ)媚。 B.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 紫的蒙眬 ..(lóng)。 C.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俯.(fǔ)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D.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 (chā)的绿,然后才见到那两扇红窗。 二、辨字组词。 缀()案()雅()拙() 境()按()鸦()茁()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浑浊()平淡()()枝头 细雨()()妩媚()银装 四、阅读《草原》片段,回答问题。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

高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说课稿

高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说课稿 我这课上的内容为高二英语课本上册第六单元life in the future 中的第三课时,所选取的内容包括:“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读后” (Post-Reading)三部分。 Pre-reading Discuss the questions below with your partner and then scan the text to find out in which paragraph you can fi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1. How will people shop in the future? Paragraph______ 2. How will people travel in the future? Paragraph_______ 3. What will schools be like in the future? Paragraph________ 4. 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in general? Paragraph________ Reading Life In The Future What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It is, however, possible to be use models to make forecasts about future developments. One way t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is to examine some of the major tren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ransportation Current trends indicate that transportation is becoming cleaner, faster and sag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already well developed in most urban areas of China. New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cars, taxis, buses and trains we use do not pollute the air. A good example of how transportation is changing is the new maglev train, which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saving and travels at an amazing 430km/h. To ensure safety, the train is controlled by an advanced computer system. Scientists are also developing new fuels and engines that will let us travel without worrying about whether we are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Business It will not be business as usual in the future. Many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have already begun reforming the way they do business. E-commerce, or business done on 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s people discover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The internet also makes it easier for companies to keep in touch with customers and companies in other countries. For people who do go out to shops, shopping is no longer just a necessity. It has become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Instead of searching a crowded store for basic goods, such as food and clothes, people want to go to a pleasant mall and combing shopping with fun. The malls of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small cities where you can shop, eat, see a film and even dance. To pay for their purchases, people will use smart cards, which contain a tiny chip, instead of cash. Health and medicine People in the future will be able to enjoy a longer and healthier life and remain active even in old age. People now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六单元婆娑舞姿—红色娘子军连歌教案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六单元婆娑舞姿—红色娘子军连歌教案 教材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 教学目标:1、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和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革命热情〔情感目标〕。 2、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力目标〕。 3、舞剧、芭蕾舞剧知识〔知识目标〕。 4、亲自体验芭蕾形体训练和舞剧的表演〔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并背唱《红色娘子军连歌》教学难点:尝试学习芭蕾片段、舞剧的表演。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踢踏舞《大河之舞》录像。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踢踏舞。 〔二〕播放第二个舞蹈《胡桃夹子》录像。这个又是什么舞蹈呢?芭蕾舞。 【二】体验芭蕾舞手位,了解芭蕾舞的起源。 师:同学们跳过芭蕾舞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学学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先来看看图解。〔播放幻灯片〕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芭蕾手位。 师:同学们知道芭蕾舞的起源吗? 师: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演员用足尖舞蹈,芭蕾〔包括其它舞蹈〕是最能表现情感、善于抒情的,但它又是最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直接表达一个故事的艺术。后来我们国家也学习了这种高雅的舞蹈,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用芭蕾舞作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比如《红色娘子军》,我们来欣赏这部舞剧的片段。〔播放录像〕【三】学唱《红色娘子军连歌》 师:同学们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吗? 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电影,后改编为芭蕾舞剧,在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的工农红军——红色娘子军连。吴清华原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因不堪欺压逃出了南府,但被南霸天一伙追上打得昏死过去。南霸天以为吴清华已死,就离去。后来吴清华被一位共产党路过而救。吴清华加入了娘子军,歼灭了南霸天,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打幻灯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其中的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播放歌曲录像,采用跟唱法,录音反复播放了三遍学唱曲段,跟随钢琴演唱一遍,就基本学会了〕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才能演唱好这首歌曲,表达作品的情感?生:音乐情绪是铿锵有力的,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我们应该用充满勇敢坚强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根据他们的理解重新演唱歌曲〕 【四】扩展教学,学习《军民团结一家亲》 〔一〕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段《红色娘子军》的第四场《军民团结一家亲》〔播

人教版八上英语6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6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Period 1(P41) 长春市第153中学马玉成 一、教学设计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构建以交流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基于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遵循了“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原则,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了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情景对话,现场采访等活动。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对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生动活泼、热情好动,尚处于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他们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很好地投入到课堂上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使用computer programmer, cook , doctor ,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grow up等词汇以及be going to 结构表示将来以及want to be 谈论未来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综合运用看、听、说和讨论等有效手段来获取信息。(2)能借小组活动的机会,积极用英语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未来的理想职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对未来话题的讨论,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时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时练 设计人周婷 21 太阳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 shuō yèmù cùn cǎo bùshēng wǎng luò gāng tiě fán zhí pòbùjídài xuán guà 二、辨析字形并组词。 传()射()抵()钢() 转()谢()低()刚() 湿()密()棉()形() 温()蜜()绵()型()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与加线的词意思相反的词。 1.有了太阳,万物才能生存;没有太阳,万物就要()。 2.地球上的光明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将到处是();地球上的温暖也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将到处是()。 四、想一想,连一连。 美丽的关系治疗探索 温暖的地球吸收疾病 密切的世界凝成热量 神秘的阳光继续水滴

21 太阳 第二课时 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然后再用所填的关联词造句。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 )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就是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是不能产生的。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关于舞姿的优美的句子

关于舞姿的优美的句子 关于舞姿的优美的句子 她一身绯色舞衣,头插雀翎,罩着长长的面纱,赤足上套着银钏儿,在踩着节拍婆娑起舞。她的舞姿如梦。她全身的关节灵活得象一条蛇,可以自由地扭动。一阵颤栗从她左手指尖传至肩膀,又从肩膀传至右手指尖。手上的银钏也随之振动,她完全没有刻意做作,每一个动作都是自然而流畅,仿佛出水的白莲。 随着蒙蒙烟雨,走进了多水的江南。在无数小桥绿水的衬托下,一曲《走雨》更显江南的柔媚。应着古筝乐曲,朵朵滴露的红莲在台上徐徐绽放,又慢慢地升起,飘入云天。雨中走来了一群窈窕秀美的绿衣女子,她们撑着轻薄的油纸伞在雨中漫步。柔软的绣花绿纱袖从手腕;轻轻滑落,露出嫩笋般的手臂;一张张笑容荡漾的面庞,随着轻捷的步子不停地旋转着,那飘逸的袖角、裤裙如阵阵绿风、绿烟、绿雾……她们如江南的水一样,慢慢地流着,流着,永不停息。 人生漫途,一杯妙酒,手抚一琴,月光渺渺,酒醉彷徨,乍然看去,月下美人,月中曼舞,曼妙舞姿,忽起一声,香魂淡去。弄的琴弦,跳动的音符,撒脱的舞姿,让我们的青春飞扬。花的艳丽是对叶的回报,云的舞姿是对风的赏犒,柳的妖娆是对池的映照,我的幸福是有你的功劳。感恩节到,感谢轻声向你报告:节日快乐围绕!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又一阵晚风吹过,是海潮在低吟,还是松涛在呼唤?

原来那是千万株大叶杨,看见了萤火虫在它们身边翩翩起舞,舞姿分外轻柔动人,于是也发出了欢乐的笑声:“哗春节联欢除夕演,精彩节目纷纷现:歌声美妙快乐传播;舞姿优美幸福蔓延;小品乐呵温馨迷漫;相声逗嘴甜蜜无限。祝愿朋友除夕全家团圆,欢天喜地乐逍遥!雪花飘逸出芬芳,让你醉心于清爽;雪花放飞出舞姿,让你沉迷于逍遥;雪花流放出异彩,让你感受到光洁;雪花谱写出旋律,让你冬至愉快!白雪飘啊飘,鹿铃敲啊敲,甜蜜的平安夜快来到!舞姿儿摆摆,心愿儿翱翔,快乐的圣诞多美好!短信悄悄,祝福早早,愿你圣诞开心乐陶陶!大家都知道,夏天的气候很炎热。可是,在早晨可就不一样了。一出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阵阵微风向我吹来,使我感觉特别凉爽。小草伸了伸懒腰,在它身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就像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闪耀。荷花池里的荷花也舒展开了叶子,在微风中遥遥摆摆,这简直像进入了仙境。一对小蜻蜓在空中来回的飞舞,婀讷多姿,看着他们那绚丽的舞姿,我仿佛也成了一只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十分悠闲自在。树林里的小鸟也从睡梦中醒来,飞到枝头唱歌,我仿佛被那美妙的歌声陶醉了,久久的站在那里。。。舞蹈演员用她们迷人的外表,优美的舞姿,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她做好了准备动作,音乐轻轻的,她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着动作。她站在教室中央,录音机里放着孔雀曲。这位舞姿优美的同学时而脚步轻缓,像平湖里推涌的波浪;时而又想卷在旋风里的树叶,疾速飞转……她的舞姿轻盈时如春燕展翅,欢快时似鼓点跳动,缓慢时如低音琴声,高兴时似小鸟雀跃,显得十分潇洒、优美、舒展。全教室都洋溢着她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A period one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objects (1)Function:Let the Ss know how to talk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Learn some new words ab out food. (2)Keyvocabulary:hamburgers,tomatoes,oranges,ice-cream,salad,bananas strawberries,pears,milk,bread (3)Target language: ①—I like bananas.Do you like bananas? —Yes,I do./No,I don’t. ②—I don’t like salad. Do you like salad? —Yes, I do./No,I don’t. ③—Does he/she like hamburgers? —Yes,he/she does.He/She likes… No,he/she doesn’t.He/She doesn’t like (4)Structure: The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2.Ability objects: To learn to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3.Moral objects: Learn to care about others. Teaching key points:new words;sentence patterns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1节)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案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案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案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案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工程。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教案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质疑,激发学生求知识欲,让自主参与探究求知,效好的完成教案。 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案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案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案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② 8个百是多少?② 40是几个十?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案。 ⑴、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有谁想解决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