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问题题库教师版

浓度问题题库教师版
浓度问题题库教师版

浓度问题.题库教师版

————————————————————————————————作者: ————————————————————————————————日期:

1、明确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浓度三角的应用

3、会将复杂分数应用题及其他类型题目转化成浓度三角形式来解 4、利用方程解复杂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的内容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就知识点而言它包括小学所学2个重点知识:百分数,比例。

一、浓度问题中的基本量

溶质:通常为盐水中的“盐”,糖水中的“糖”,酒精溶液中的“酒精”等 溶剂:一般为水,部分题目中也会出现煤油等 溶液:溶质和溶液的混合液体。 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二、几个基本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1、溶液=溶质+溶剂 2、=100%=

100%+??溶质溶质

浓度溶液

溶质溶液

三、解浓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寻找溶液配比前后的不变量,依靠不变量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 2、十字交叉法:(甲溶液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 形象表达:

A

B

=

甲溶液质量乙溶液质量B A =

甲溶液与混合溶液的浓度差

混合溶液与乙溶液的浓度差

注:十字交叉法在浓度问题中的运用也称之为浓度三角,浓度三角与十字交叉法实质上是相同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6-2-3溶液浓度问题

的.浓度三角的表示方法如下:

::乙溶液质量

甲溶液质量z-y x-z

z-y

x-z

乙溶液浓度y %

甲溶液浓度x %

混合浓度z%

3、列方程解应用题也是解决浓度问题的重要方法.

模块一、利用十字交叉即浓度三角进行解题

(一) 两种溶液混合一次

【例 1】 某种溶液由40克食盐浓度15%的溶液和60克食盐浓度10%的溶液混合后再蒸发50克水得到,

那么这种溶液的食盐浓度为多少? 【解析】 两种配置溶液共含食盐40×15%+60×10%=12克,而溶液质量为40+60-50=50克,所以

这种溶液的浓度为12÷50=24%.

【巩固】 一容器内有浓度为25%的糖水,若再加入20千克水,则糖水的浓度变为15%,问这个容器内原来

含有糖多少千克? 【解析】 容器内原含糖7.5千克。

【巩固】 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8千克,要得到浓度为20%的盐水,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具体如何操作? 【解析】 需蒸发掉4千克水,溶液的浓度变为20%。

【例 2】 有浓度为20%的盐水300克,要配制成40%的盐水,需加入浓度为70%的盐水多少克? 【解析】 将两种溶液的浓度分别放在左右两侧,重量放在旁边,配制后溶液的浓度放在正下方,用直线相连;

(见图1)

例题精讲

直线两侧标着两个浓度的差,并化成简单的整数比。所需溶液的重量比就是浓度差的反比;对“比”的理解应上升到“份”,3份对应的为300克,自然知道2份为200克了。需加入浓度为70%的盐水200克。

【巩固】 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20千克,在该溶液中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30%的盐水,可以得到浓度

为22%的盐水? 【解析】 10%与30%的盐水重量之比为(30%-22%):(22%-10%)=2:3,因此需要30%的盐水20÷2×

3=30克。

【巩固】 4千克浓度为30%的溶液和多少千克浓度为10%的溶液能混合成26%的溶液?

【解析】 由十字交叉法两种溶液的配比为()()26%10%:30%26%4:1--=,所以应该用4411÷?=千克的

10%的溶液来混合.

【例 3】 甲种酒精溶液中有酒精6千克,水9千克;乙种酒精溶液中有酒精9千克,水3千克;要配制成

50%的酒精溶液7千克,问两种酒精溶液各需多少千克? 【解析】 甲种酒精浓度为6(69)100%40%÷+?=,乙种酒精浓度为9(93)100%75%÷+?=,根据浓度三角,

可知两种酒精的质量之比为:(75%50%):(50%40%)5:2--=,由于配成的酒精溶液共7千克,因此需要甲种酒精5千克,乙种酒精2千克.

【例 4】 将75%的酒精溶液32克稀释成浓度为40%的稀酒精,需加入水多少克?

【解析】 稀释时加入的水溶液浓度为0%(如果需要加入干物质,浓度为100%),标注数值的方法与例1相

同。(见图2),32÷8×7=28,需加水28克。

【巩固】 (难度等级 ※)浓度为10%,重量为80克的糖水中,加入多少克水就能得到浓度为8%的糖水? 【解析】 浓度10%,含糖 80×10%= 8(克),有水80-8=72(克).如果要变成浓度为8%,含糖8克,糖

和水的总重量是8÷8%=100(克),其中有水100-8=92(克).还要加入水 92- 72= 20(克).

【例 5】 (难度等级 ※※)买来蘑菇10千克,含水量为99%,晾晒一会儿后,含水量为98%,问蒸发掉

多少水份? 【解析】 方法一:做蒸发的题目,要改变思考角度,本题就应该考虑成“98%的干蘑菇加水后得到99%的

湿蘑菇”,这样求出加入多少水份即为蒸发掉的水份,就又转变成“混合配比”的问题了。但要注意,10千克的标注应该是含水量为99%的重量。将10千克按1∶1分配,10÷2=5,蒸发掉5千克水份。

方法二:晾晒只是使蘑菇里面的水量减少了,蘑菇里其它物质的量还是不变的,所以本题可以抓住这个不变量来解.原来鲜蘑菇里面其它物质的含量为()10199%0.1?-=千克,晾晒后蘑菇里面其它物质的含量还是0.1千克,所以晾晒后的蘑菇有()0.1198%5÷-=千克.

【巩固】 (难度等级 ※)浓度为20%的糖水40克,要把它变成浓度为40%的糖水,需加多少克糖?. 【解析】 浓度为20%,含糖40×20%=8(克),有水40- 8= 32(克).如果要变成浓度为40%,32克

水中,应该含有的糖为:32÷(1-40%)-32=1

213(克),需加糖112181333

-=(克)

(二)两种溶液混合多次

【例 6】 甲容器有浓度为2%的盐水 18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 9%的盐水若干克,从乙取出 240克

盐水倒入甲.再往乙倒入水,使两个容器中有一样多同样浓度的盐水.问:(1)现在甲容器中食盐水浓度是多少?(2)再往乙容器倒入水多少克? 【解析】 (1)现在甲容器中盐水含盐量是:180×2%+ 240×9%= 25.2(克).浓度是25.2÷(180 + 240)× 1

00%= 6%.

(2)“两个容器中有一样多同样浓度的盐水”,即两个容器中含盐量一样多.在乙中也含有25.2克

盐.因为后来倒入的是水,所以盐只在原有的盐水中.在倒出盐水 240克后,乙的浓度仍是 9%,要含有 25.2克盐,乙容器还剩下盐水25.2÷9%=280(克),还要倒入水420-280=140(克).

【例 7】 甲、乙两只装有糖水的桶,甲桶有糖水60千克,含糖率为4%,乙桶有糖水40千克,含糖率为

20%,两桶互相交换多少千克才能使两桶糖水的含糖率相等? 【解析】 由于两桶糖水互换的量是对等的,故在变化过程中,两桶中糖水的量没有改变,而两桶中糖水的含

糖率由原来的不等变化为相等,

那么变化后的含糖率为:()()604%4020%6040100%10.4%?+?÷+?=,甲桶中原来的含糖率为4%,所以互相交换了:()()6010.4%4%20%4%24?-÷-=(千克).

【例 8】 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

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纯酒精的含量为40%。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中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升? 【解析】 乙中酒精含量为40%,是由若干升纯酒精(100%)和15升水混合而成,可以求出倒入乙多少升纯

酒精。15÷3×2=10升62.5%,是由甲中剩下的纯酒 精(11-10=)1升,与40%的乙混合而成,可以求出第二次乙倒入甲3

2

1

53)1011(=?÷-升

【巩固】 甲杯中有纯酒精12克,乙杯中有水15克,第一次将甲杯中的部分纯酒精倒入乙杯,使酒精与水

混合.第二次将乙杯中的部分混合溶液倒入甲杯,这样甲杯中纯酒精含量为50%,乙杯中纯酒精含量为25%.问第二次从乙杯倒入甲杯的混合溶液是多少克? 【解析】 第一次从甲杯倒入乙杯的纯酒精有:15÷(125%-)155-=(克),

则甲杯中剩纯酒精1257-=(克).

由于第二次从乙杯倒入甲杯的混合溶液的浓度为25%,根据浓度倒三角,倒入的溶液的量与甲杯中剩余溶液的量的比为()()100%50%:50%25%2:1--=, 所以第二次从乙杯倒入甲杯的混合溶液是7214?=克.

【巩固】 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立方分米,乙容器中有水15立方分米.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

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析】 由于第二次操作是将乙容器内溶液倒入甲容器中,所以乙溶液在第二次操作的前后浓度不变,所以

乙容器内倒入甲容器中的溶液的浓度为25%,而在此次倒入之前,甲容器中是纯酒精,浓度为100%,根据浓度倒三角,()()100%62.5%:62.5%25%1:1--=,所以乙容器内倒入甲容器中的溶液的量与甲容器中剩下的量相等.

而第一次甲容器中倒入乙容器的的酒精有15(125%)20155÷-=-=立方分米,所以甲容器中剩下的有1156-=立方分米,故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6立方分米.

【巩固】 有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盛满了含50%酒精的液体.先将乙杯的一

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中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乙杯.问这时乙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解析】 第一次将乙杯的一半倒入甲杯,倒入的溶液的量与甲杯中原有液体的量相等,浓度为50%,所以

得到的甲杯中的溶液的浓度为50%225%÷=;第二次将甲杯中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乙杯,倒入的溶液的量与乙杯中剩余液体的量相等,而两种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0%和25%,所以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50%25%37.5%+=,即这时乙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是37.5%.

【例 9】 (2008年西城实验考题)将含农药30%的药液,加入一定量的水以后,药液含药24%,如果再

加入同样多的水,药液含药的百分比是________. 【解析】 开始时药与水的比为3:7,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药与水的比为24:766:19=,由于在操作开始前后药

的重量不变,所以我们把开始时药与水的比化为6:14,即,原来药占6份,水占14份;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药还是6份,水变为19份,所以加入了5份的水,若再加入5份的水,则水变为24份,药仍然为6份,所以最后得到的药水中药的百分比为:6(624)100%20%÷+?=.

【巩固】 在浓度为40%的酒精溶液中加入5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多少千克酒精,浓度变为5

0%? 【解析】 再加入8千克酒精,溶液浓度变为50%。

【例 10】 有A 、B 两瓶不同浓度的盐水,

小明从两瓶中各取1升混合在一起,得到一瓶浓度为36%的盐水,他又将这份盐水与2升A 瓶盐水混合在一起,最终浓度为32%.那么B 瓶盐水的浓度是 . 【解析】 根据题意,A 瓶盐水的浓度为32%236%28%?-=,那么B 瓶盐水的浓度是36%228%44%?-=.

【例 11】 甲种酒精纯酒精含量为72%,乙种酒精纯酒精含量为58%,混合后纯酒精含量为62%.如果每种

酒精取的数量比原来都多取15升,混合后纯酒精含量为63.25%.第一次混合时,甲、乙两种酒精各取了多少升? 【解析】 如果甲、乙两种酒精各取15升混合,那么混合后的溶液共30升,浓度为()72%58%265%+÷=,

由于第二次混合后的浓度为63.25%,则可知第一次混合后的体积与30升的比值为:(65%63.25%):(63.25%62%)7:5--=.则第一次混合后的体积为305742÷?=升.又知,第一次混合时甲、乙两种酒精的体积之比为:(62%58%):(72%62%)2:5--=.则第一次甲酒精取了2421252?

=+升,乙酒精取了5

423052

?=+升.

【巩固】 (2008年“我爱数学夏令营”数学竞赛)若干升含盐70%的溶液与若干升含盐58%的溶液混合

后得到含盐62%的溶液。如果每种溶液各多取15升,混合后就得到含盐63.25%的溶液,那么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 升。 【解析】 第一次两种溶液所取的体积比为(62%58%):(70%62%)1:2--=;由于两种溶液各取15升,将混

合成含盐为(70%58%)264%+÷=的溶液30升,拿这30升溶液与开始时混合而成的含盐62%的溶液混合,将得到含盐63.25%的溶液,可知这两种溶液的体积之比为(64%63.25%):(63.25%62%)3:5--=,

所以第一次混合而成的溶液体积为3

30185?=升,所以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

1

18612

?

=+升。

【巩固】 纯酒精含量分别为60%、35%的甲、乙两种酒精混合后的纯酒精含量为40%.如果每种酒精都

多取20克,混合后纯酒精的含量变为45%.求甲、乙两种酒精原有多少克? 【解析】 原来混合时甲、乙的质量比是:

40%35%1

60%40%4

-=-,

现在混合时甲、乙的质量比是:

45%35%2

60%45%3

-=-.

由于原来甲、乙的质量差=现在甲、乙的质量差,所以原来甲的质量是该质量差的

11413

=-

倍,现在甲的质量是该质量差的2232

=-倍.于是多取的20克与15

233-=对应.

所以,质量差5

20123

=(克), 原来甲的质量是112441?

=-克,原来乙的质量是4

121641

?=-克.

【例 12】 甲瓶中酒精的浓度为70%,乙瓶中酒精的浓度为60%,两瓶酒精混合后的浓度是66%.如果两

瓶酒精各用去5升后再混合,则混合后的浓度是66.25%.问原来甲、乙两瓶酒精分别有多少升? 【解析】 根据题意,先从甲、乙两瓶酒精中各取5升混合在一起,得到10升浓度为65%的酒精溶液;再将两

瓶中剩下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66.25%的溶液若干升.再将这两次混合得到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是66%的溶液.根据浓度三角,两次混合得到的溶液的量之比为:()()66.25%66%:66%65%1:4--=,所以后一次混合得到溶液52440??=升.这40升浓度为66.25%的溶液是由浓度为70%和60%的溶液混合得到的,这两种溶液的量的比为:()()66.25%60%:70%66.25%5:3--=,所以其中浓度为70%的溶液有5

402553

?=+升,浓度为60%的溶液有3

401553

?

=+升.所以原来甲瓶酒精有25530+=升,乙瓶酒精有15520+=升.

【例 13】 甲种酒精4千克,乙种酒精6千克,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2%.如果甲种酒精和乙种酒精一样

多,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1%.甲、乙两种酒精中含纯酒精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解析】 (法1)不妨设甲、乙两种酒精各取4千克,则混合后的浓度为61%,含纯酒精4261% 4.88??=千

克;又知,4千克甲酒精与6千克乙酒精,混合后的浓度为62%,含纯酒精()4662% 6.2+?=千克.相差6.2 4.88 1.32-=千克,说明642-=千克乙酒精中含纯酒精1.32千克,则乙酒精中纯酒精的百分比为1.322100%66%÷?=,那么甲酒精中纯酒精百分比为61%266%56%?-=.

(法2)甲、乙两种酒精各取4千克,则混合后的浓度为61%,而这种混合溶液,再混上2千克的乙酒精就能获得62%的混合溶液,由于混合的质量比是8:24:1=,由十字交叉法,乙溶液的浓度为()62%62%61%1466%+-÷?=,又因为同样多的甲种酒精溶液和乙种溶液能配成61%的溶液,所

以甲溶液浓度为()61%66%61%1156%--÷?=.

【例 14】 (2008年第六届“走美”六年级初赛)A 、B 两杯食盐水各有40克,浓度比是3:2.在B 中加入

60克水,然后倒入A 中________克.再在A 、B 中加入水,使它们均为100克,这时浓度比

为7:3.

【解析】 在B 中加入60克水后,B 盐水浓度减少为原来的

2

5

,但溶质质量不变,此时两杯盐水中的盐的质量比仍然为3:2,B 中的盐占所有盐的质量的

22

325

=+,但最终状态下B 中的盐占所有盐的质量的337310=+,也就是说B 中的盐减少了321

11054

-÷=,所以从B 中倒出了14的盐水到A,即25克.

模块二、列方程解浓度问题

【例 15】 使用甲种农药每千克要兑水20千克,使用乙种农药每千克要兑水40千克。根据农科院专家的

意见,把两种农药混合使用能提高药效。现有两种农药共5千克,要配药水140千克,其中甲种农药需药______千克。 【解析】 设甲种农药x 千克,则乙种农药(5-x)千克。列方程:

(120)(5)(140)140x x ++-+=

2120541140x x +-= 2065x = 3.25x =

【例 16】 甲、乙两瓶盐水,甲瓶盐水的浓度是乙瓶盐水的3倍.将100克甲瓶盐水与300克乙瓶盐水混合

后得到浓度为15%的新盐水,那么甲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解析】 设乙瓶盐水的浓度是%x ,甲瓶盐水的浓度是3%x ,有1003%300%(100300)15%x x ?+?=+?,

解得10x =,即甲瓶盐水的浓度是30%.

【例 17】 甲、乙两只装满硫酸溶液的容器,甲容器中装有浓度为8%的硫酸溶液600千克,乙容器中装有

浓度为40%的硫酸溶液400千克.各取多少千克分别放入对方容器中,才能使这两个容器中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一样? 【解析】 由于交换前后两容器中溶液的重量均没有改变,而交换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其目的是将原来两容器

中溶液的浓度由不同变为相同,而且交换前后两容器内溶液的重量之和也没有改变,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先计算出两容器中的溶液浓度达到相等时的数值,从而再计算出应交换的溶液的量.

甲容器中纯硫酸的质量为6008%48?=(千克);

乙容器中纯硫酸的质量为40040%160?=(千克); 两容器中纯硫酸的质量和为48160208+=千克, 硫酸溶液的质量和为6004001000+=千克.

两容器中溶液互换后浓度为2081000100%20.8%÷?=,

所以应交换的硫酸溶液的量为:()()60020.8%8%40%8%240?-÷-=(千克).

另解:假设各取x 千克放入对方容器中,那么两种混合溶液中两种硫酸溶液的质量比相等,即(600):600:400x x -=,解得240x =,即各取240千克.

【例 18】 甲容器中有浓度为20%的盐水400克,乙容器有浓度为10%的盐水600克.分别从甲和乙中取出

相同重量的盐水,把从甲中取出的倒入乙中,把从乙中取出的倒入甲中.现在甲、乙容器中盐水浓度相同.问:从甲(乙)容器取出多少克盐水倒入了另一个容器中? 【解析】 由于两种盐水互换后浓度相等,而在互换的过程中盐的总质量是不变的,所以互换后盐水的浓度为

()()40020%60010%40060014%?+?÷+=,而甲容器中原来浓度为20%,所以相互倒了

()()40020%14%20%10%240?-÷-=(克).

另解:由于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而混合后得到的溶液的浓度相同,只能是相混合的两种溶液的量的比是相等的.这一点与两人各用两种速度走一段路程而平均速度相同中的两种速度的路程比、以及含铜率不同的两种合金熔炼成含铜率相同的合金(见第7讲相关例题)中两种合金的质量比是相似的.假设相互倒了x 克,那么甲容器中是由()400x -克20%的盐水和x 克10%的盐水混合,乙容器中是由x 克20%的盐水和()600x -10%的盐水混合,得到相同浓度的盐水,所以

()()400::600x x x x -=-,解得240x =.

【例 19】 十字交叉法的证明过程:设甲、乙两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和B ,浓度分别为%x 和%y (x y >),

将两瓶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为%z ,求证:()()::x z z y B A --=.

【解析】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x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B %y ,则混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Ax By +,所以混合溶液的浓度为

%%Ax By A B ++,所以Ax By

z A B

+=+,即Az Bz Ax By +=+,

()()A x z B z y -=-,可见()()::x z z y B A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由于甲溶液浓度比乙溶液浓

度高,两瓶溶液混合后,浓度变为相同,相当于甲溶液拿出了(%%)A x z ?-的溶质给乙溶液,乙溶液则得到了(%%)B z y ?-的溶质,所以(%%)(%%)A x z B z y ?-=?-,得到()()::x z z y B A --=.

【例 20】 在浓度为%x 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则变为浓度10%的新溶液.在这种新溶液中加入与前次

加入的水量相等的盐,溶液浓度变为30%.求x . 【解析】 不妨设原来的盐水为100克,加入的水(或)盐重a 克,可列方程:

10%100x

a

=+,可得100.1x a =+;

30%100x a

a a

+=++,可得300.6x a a +=+;解得40a =,14x =.

【巩固】 (2007年第五届“希望杯”一试六年级)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

比变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 %。 【解析】 抓住题中不变量---盐的重量.假设第一次加入水后盐水的重量为a 克,盐的重量为15%0.15a a ?=

克,第二次加水后的总重量为0.150.12 1.25a a ÷=克,这样就可得出加水量是1.250.25a a a -=克,第三次加水后的重量是1.250.25 1.5a a a +=克,这时的盐水的含盐百分比是0.15 1.510%a a ÷=.

【例 21】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 、B 两种酒精溶

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 种酒精溶液浓度是B 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解析】 (法1)方程法.新倒入纯酒精:()100010040014%100015%60++?-?=(克). 设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 ,则B 种为2

x

.根据新倒入的纯酒精量,可列方程: 100400602

x

x +?

=,解得20%x =,即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20%. (法2)浓度三角法.设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 ,则B 种为

2

x . 根据题意,假设先把100克A 种酒精和400克B 种酒精混合,得到500克的酒精溶液,再与1000克15%的酒精溶液混合,所以A 、B 两种酒精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00

14%15%14%12%500

--?

=. 根据浓度三角,有()12%:12%400:1002x x ?

?--= ??

?,解得20%x =.

故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20%.

【例 22】 (2008年101中学考题)A 种酒精浓度为40%,B 种酒精浓度为36%,C 种酒精浓度为35%,

它们混合在一起得到了11千克浓度为38.5%的酒精溶液,其中B 种酒精比C 种酒精多3千克,则A 种酒精有 千克. 【解析】 设A 种酒精有x 千克,B 种酒精有y 千克,C 种酒精有z 千克,则:

11340%36%35%1138.5%x y z z y

x y z ++=??

+=???+?+?=??

解得7x =, 3.5y =,0.5z =,故A 种酒精有7千克.

【例 23】 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钢桶里盛着牛奶,由于牛奶

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 桶里的液体倒入B 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 桶里的液体倒进A 桶,使A 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 桶中的液体倒进B 桶中,使B 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 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 【解析】 假设一开始A 桶中有液体x 升,B 桶中有y 升.第一次将A 桶的液体倒入B 桶后,B 桶有液体2y

升,A 桶剩()x y -升;第二次将B 桶的液体倒入A 桶后,A 桶有液体2()x y -升,B 桶剩(3)y x -升;第三次将A 桶的液体倒入B 桶后,B 桶有液体(62)y x -升,A 桶剩(35)x y -升.由此时两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得3562x y y x -=-,511x y =,:11:5x y =.

现在还不知道A 桶中装的是牛奶还是水,可以将稀释牛奶的过程列成下表: A 桶

B 桶

原A 桶液体:原B 桶液体 原A 桶液体:原B 桶液体 初始状态

11:0 0:5 第一次A 桶倒入B 桶 6:0 5:5 第二次B 桶倒入A 桶 9:3 2:2 第三次A 桶倒入B 桶

6:2

5:3

由上表看出,最后B 桶中的液体,原A 桶液体与原B 桶液体的比是5:3,而题目中说“水比牛奶多1 升”,所以原A 桶中是水,原B 桶中是牛奶.

因为在5:3中,“53-”相当于1升,所以2个单位相当于1升.由此得到,开始时,A 桶中有11

2 升水,B 桶中有52升牛奶;结束时,A 桶中有3升水和1升牛奶,B 桶中有52升

水和

3

2

升牛奶.

【巩固】 有A ,B 两个桶,分别盛着水和某含量的酒精溶液.先把A 桶液体倒入B 桶,使B 桶中的液体翻

番;再将B 桶液体倒入A 桶,使A 桶中的液体翻番.此时,A ,B 两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并且A 桶的酒精含量比B 桶的酒精含量高20%.问:最后A 桶中的酒精含量是多少?

【解析】 因为最后A 桶的酒精含量高于B 桶,所以一开始A 桶盛的是酒精溶液.设一开始A 桶中有液体

x ,B 桶中有y .第一次从A 桶倒入B 桶后,B 桶有2y ,A 桶剩()x y -;第二次从B 桶倒入A 桶,A 桶

有2()x y -,B 桶剩(3)y x -.由2()3x y y x -=-,得:5:3x y =.

再设开始A 桶中有纯酒精z ,则有水(5)z -.将酒精稀释过程列成表(如图):由题意知,32

(4)(4)20%55

z z ÷-÷=,解得4z =.所以最后A 桶中的酒精含量是3

44100%60%5

?÷?=. A 桶

B 桶

纯酒精:水 纯酒精:水 初始状态

():5z z - 0:3 第一次A 桶倒入B 桶 22:255z z ??- ??? 33:655z z ??- ??? 第二次B 桶倒入A 桶

33:455z z ??- ???

22:455z z ??- ???

【例 24】 A 、B 、C 三瓶盐水的浓度分别为20%、18%、16%,它们混合后得到100克浓度为18.8%的盐

水.如果B 瓶盐水比C 瓶盐水多30克,那么A 瓶盐水有多少克? 【解析】 设C 瓶盐水有x 克,则B 瓶盐水为30x +克,A 瓶盐水为100-(30x x ++)702x =-克.则

()()70220%3018%16%10018.8%x x x -?++?+?=?,解得10x =.

所以A 瓶盐水为:7021050-?=(克).

模块三、浓度三角解分数应用题

【例 25】 (难度等级 ※※※)某班有学生48人,女生占全班的37.5%,后来又转来女生若干人,这时

人数恰好是占全班人数的40%,问转来几名女生?

【解析】 浓度差之比1∶24, 48÷24×1=2人,重量之比 24∶1这是一道变换单位“1”的分数应用题需抓

住男生人数这个不变量,如果按浓度问题做,就简单多了。转来2名女生。

【例 26】 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

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85%付钱,黑笔按定价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 【解析】 浓度倒三角的妙用.红笔按85%优惠,黑笔按80%优惠,结果少付18%,相当于按82%优惠,可

类似浓度问题进行配比,得到红、黑两种笔的总价之比为()()82%80%:85%82%2:3--=,而红、黑两种笔的单价分别为5元和9元,所以这两种笔的数量之比为23

:6:559

=,所以他买了6

663656

?

=+支红笔.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在解题时善于抓住事物间的联系,进行适当转化,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例 27】 有两包糖,每包糖内都装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已知:⑴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的

23

;⑵在第一包糖中,奶糖占25%,在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⑶巧克力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的两倍.当两包糖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那么,水果糖所占的百分比等于多少?

【解析】 由于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

2

3

,不妨设设第二包有糖30块,则第一包有糖20块.设巧克力糖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为x ,则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为2x ,根据题意,有:2023028%(3020)x x ?+=?+,解得20%x =,

所以巧克力糖在第一包中占的百分比为40%,那么,在第一包糖中,水果糖占125%40%35%--=.当两包糖合在一起时,水果糖所占的百分比是:(2035%3050%)(2030)44%?+?÷+=.

【巩固】 (人大附中选拔入学考试题)有两包糖,第一包糖由奶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

1

4

为奶糖;第二包糖由酥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1

5

为酥糖.将两包糖混合后,水果糖占78%,那么奶糖与酥糖的

比例是________.

【解析】 第一包糖水果糖占34,第二包糖水果糖占45.由浓度三角知:4378%:78%2:354???

?--= ? ????

?,即第一包

糖与第二包糖的数量比为2:3.所以,奶糖与酥糖的比为112:35:645?

?????= ? ??

???.

课后练习

猎狗追兔问题题库教师版

猎狗追兔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讲学习要学生学会对行程问题中单位进行统一; 2.追及问题在分数应用题的理解与应用; 3.能够理解比例及相关知识的初步引入; 4.解题中追及问题公式、比例(或份数)等知识点的结合; 5.统一及转化思想的应用。 知识精讲 一、猎狗追兔的出题背景 猎狗追兔是奥数中行程问题的一种,它与一般的行程问题有着某种相通性。 解题关键:行程单位要统一是猎狗追兔的解题关键。 通常我们遇到的题给的都是通用单位,如米、公里等等,这类题中会涉及狗步与兔步两个不同的单位,关键就在于将这两者统一,作行程问题最好能够脱离题海,要多注意总结,体会思想方法!很多看似无关的题目,实质思想是相通的!

二、猎狗追兔问题 问题叙述:兔子动作快、步子小;猎狗动作慢、步子大。通常我们遇到的行程问题给的路程都是通用单位:米或千米等,但这类题中狗步与兔步是不一样的单位,解题关键在于统一单位,然后利用追及问题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求解。单位的统一:在猎狗追兔的问题中,狗步与兔步之间在距离上有一定关系。 例如:相同路程内,猎狗跑四步(狗步)=兔子跑七步(兔步),据此可以求出狗步与兔步的比, 相同时间内(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兔子跑3步(兔步),猎狗跑2步(狗步) 进而可以求出兔子与猎狗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分别跑多少兔步(或狗步) 关键:具体是统一为狗步或兔步,要视路程差的单位而定,若路程差的单位为狗步则速度要统一为狗步,反之统一为兔步。若路程差为米或千米,则统一成狗步或兔步都行。 【例 1】猎狗前面26步远有一只野兔,猎狗追之. 兔跑8步的时间狗跑5步,兔跑9步的距离等于狗跑4步的距离.问:兔跑多少步后被猎狗抓获此时猎狗 跑了多少步 【解析】方法一:“猎狗前面26步……”显然指的是猎狗的26步。因为题目中出现“兔跑8步的时间……”和“兔跑9步的距离……”,8与9的最小公倍数是72,所以可以统一在“兔跑72步”这个情况下考虑.兔跑72步的时间狗跑45步,兔跑72步的距离等于狗跑32步距离,所以在兔跑72步的时

小学数学 走停问题.教师版

1、 学会化线段图解决行程中的走停问题 2、 能够运用等式或比例解决较难的行程题 3、 学会如何用枚举法解行程题 本讲中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主要讲行程过程中出现休息停顿等现象时的问题处理。解题办法比较驳杂。 模块一、停一次的走停问题 【例 1】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城相向行驶,6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 描,修理2.5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7.5时。甲车从A 城到B 城共用多长时 间? 【考点】行程问题之走停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12.5时。由题意推知,两车相遇时,甲车实际行驶5时,乙车实际行驶7.5时。与计划的6时相 遇比较,甲车少行1时,乙车多行1.5时。也就是说甲车行1时的路程,乙车需行1.5时。进一步推知,乙车行7.5时的路程,甲车需行5时。所以,甲车从A 城到B 城共用7.5+5=12.5(时)。 【答案】12.5时 【例 2】 龟兔赛跑,同时出发,全程6990米,龟每分钟爬30米,兔每分钟跑330米,兔跑了10分钟就 停下来睡了215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问龟和兔谁先到达终点?先到的比后到的快 多少米? 【考点】行程问题之走停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先算出兔子跑了330103300?=(米),乌龟跑了30215106750?+=()(米) ,此时乌龟只余下69906750240-=(米) ,乌龟还需要240308÷=(分钟)到达终点,兔子在这段时间内跑了83302640?=(米) ,所以兔子一共跑330026405940+=(米).所以乌龟先到,快了699059401050-=(米) . 【答案】1050米 【例 3】 快车与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 5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 12.5时,慢车到甲地停留1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2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 第二次相遇共需多长时间? 【考点】行程问题之走停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11时36分。快车5时行的路程慢车需行12.5-5=7.5(时),所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7.5∶5 =3∶2。因为两车第一次相遇时共行甲、乙两地的一个单程,第二次相遇时共行三个单程,所以若两车都不停留,则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10时。现在慢车停留1时,快车停留2时,所 以第一次相遇后11时,两车间的距离快车还需行60分,这段距离两车共行需3603632 ?=+(分)。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需11时36分。 【答案】11时36分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走停问题

最新小学奥数年龄问题题库教师版.

【例 1】 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解析】 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岁). 列式:36666+-+()() 4212=- 30=(岁)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列式:36630-=(岁) 答: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巩固】 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 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 经过15年,小英和小明的年龄和比老师多增加15岁,所以老师今年年龄的一半是15岁,即小 英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15岁,小英今年的年龄是(15-3)÷2=6(岁). 【巩固】 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解析】 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 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爸爸的年龄:726239+÷=()(岁) 妈妈的年龄:39633-=(岁) 年龄问题

【巩固】 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解析】 今年小宁比妈妈小33924-=(岁),那么小宁永远比妈妈小24岁.几年后小宁是妈妈岁数的一 半时,即妈妈年龄是小宁的2倍时,妈妈仍比小宁大24岁.这是个差倍问题.以小宁的年龄作为1倍量,妈妈年龄是2倍量,所以妈妈比小宁大的岁数也是1倍量,即1倍量代表着24岁.所以小宁24岁时是妈妈年龄的一半,因此再过24915-=(年). 【巩固】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解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 (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 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 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 54÷ (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 45+6=51(岁). 【例 2】 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 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解析】 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刚好是小航的6倍,则小航 今年的年龄与父母增加的年龄的和刚好是小航增加年龄的6倍.即“小航今年的年龄”32+? 36=?,小航今年的年龄:18612-=(岁) .小航父母今年的年龄和:12784?=(岁).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所以小航的妈妈今年的年龄:844240-÷=()(岁). 【巩固】 学而思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 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解析】 张老师=刘备+张飞+关羽,张老师9+=刘备9++张飞9+,比较一下这两个条件,很快得到关 羽的年龄是9岁;同理可以得到张飞是9312+=(岁),刘备是93315++=(岁),张老师是

经济问题.题库教师版.

1. 分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关键量。 2. 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 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 利用分数应该题的方法进行解题 一、经济问题主要相关公式: =+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 1=?+售价成本(利润率),1= +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 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 本金:储蓄的金额;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 (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 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 (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 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6-2-2经济问题

三、解题主要方法 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 1】 某商店从阳光皮具厂以每个80元的价格购进了60个皮箱,这些皮箱共卖了6300元。这个商店 从这60个皮箱上共获得多少利润? 【解析】 6300-60×80=1500(元) 【例 2】 李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以1元钱2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 卖出一半后,因为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将剩下的苹果卖出.不过最后他不仅赚了24元钱,还剩下了1个苹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 【解析】 经济问题都是和成本、利润相关的,所以只要分别考虑前后的利润即可. 1元钱3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3元;1元钱2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2 元;卖出一半后,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卖出,也就是每个 27元. 在前一半的每个苹果可以挣111236 -=(元),而后一半的每个苹果亏1213721-=(元).假设后一半也全卖完了,即剩下的1个苹果统一按亏的价卖得 27元,就会共赚取2247元钱. 如果从前、后两半中各取一个苹果,合在一起销售,这样可赚得11562142 -=(元),所以每一半苹果有2524204742 ÷=个,那么苹果总数为2042408?=个. 【巩固】 某商品价格因市场变化而降价,当初按盈利27%定价,卖出时如果比原价便宜4元,则仍可赚钱 25%,求原价是多少元? 【解析】 根据量率对应得到成本为:()427%25%200÷-=,当初利润为:20027%54?=(元)所以 原价为:20054254+=(元) 【例 3】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王老板以2元/个的成本买入菠萝若干个,按照定价卖出了全部菠萝的4 5 后,被迫降价为:5个菠萝只卖2元,直至卖完剩下的菠萝,最后一算,发现居然不亏也不赚, 那么王老板一开始卖出菠萝的定价为 元/个. 例题精讲

列方程解行程问题教师版

列方程解行程问题 一、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三要素:1.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必须是整式(即分母不含有未知数)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2、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行程问题中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路程=时间×速度,时间=,速度=(注意单位:路程——米、千米;时间——秒、分、时;速度——米/秒、米/分、千米/小时) 行程问题解决方法:画图分析法 4、 常见的行程问题中的类型 直线型的行程问题 (1) 相遇问题 1、 同时相遇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00公里,一列快车同时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40公里,几个小时后两车相遇?慢车的速度×慢车的时间+快车的速度×快车的时间=总路程 解:设x小时后相遇 [这个x小时同时是慢车的时间也是快车的时间] 100x+140x=480 x=2 答:2小时后相遇 2、先后相遇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00公里,1小时之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40公里,快车开出几个小时后两车相遇?

慢车的速度×慢车的时间1+慢车的速度×慢车的时间2+快车的速度×快车的时间=总路程 解:设x小时后相遇 [这个x小时同时是慢车的时间也是快车的时间] 100*1+100x+140x=480 答:小时后两车相遇。 3、同时不相遇(相距)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00公里,一列快车同时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40公里,几个小时后两车相距60公里? 情况一:相遇前相距 慢车的速度×慢车的时间+快车的速度×快车的时间+相互距离=总路程解:设x小时后相遇 [这个x小时同时是慢车的时间也是快车的时间] 100x+140x+60=480 答:小时后相距60公里 情况二:相遇后相距 慢车的速度×慢车的时间+快车的速度×快车的时间-相互距离=总路程解:设x小时后相遇 [这个x小时同时是慢车的时间也是快车的时间] 100x+140x-60=480 答:小时后相距60公里 慢车速×时间1 +慢车速×时间2 +快车速×时间2 =总路程 总结: 慢车速×时间+快车速×时间= 总路程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那么甲岁,乙岁. 2.父亲今年47岁,儿子21岁,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今年叔叔21岁,小强5岁, 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 4.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再过年妈妈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3倍. 5.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岁,爸爸今年岁. 6.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岁. 7.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 岁. 8.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那么母亲今年岁,女儿今年岁. 9.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年龄的3倍多1岁,叔叔岁,红红岁.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4岁,当二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弟弟岁,哥哥岁. 二、解答题 11.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前的年龄,求小刚、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12.哥哥5年前的年龄等于7年后弟弟的年龄,哥哥4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求兄弟二人今年的年龄? 13.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问今年父子二人各多少岁? 14.今年小刚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25年后, 小刚的年龄比明明的年龄的2倍少16岁,今年小刚、明明各多少岁?

———————————————答案—————————————————————— 一、填空题 1. 从年龄和中减去3岁就是2个乙的年龄. 乙的年龄:(33-3)÷2=15(岁) 甲的年龄:15+3=18(岁) 2. 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是(47-21)岁,几年前两人的倍数差为(3-1)倍,可求出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儿子几年前年龄:(47-21)÷2=13(岁) 几年前:21-13=8(年) 3. 先求出叔叔与小强年龄差,几年后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后小强的年龄. 小强几年后的年龄:(21-5)÷(3-1)=8(岁) 几年后:8-5=3(年) 4. 可先计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再过几年折倍数差,由此可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年龄. 小明几年后的年龄:(39-9)÷(3-1)=15(岁) 再过几年:15-9=6(年) 5. 由题意可知爸爸与明明的倍数差是(5-1)倍,而二人年龄差是28岁,由此可算出明明与爸爸的年龄. 明明年龄:28÷(5-1)=7(岁) 爸爸年龄:28+7=35(岁) 6. 可知两人年龄差是30岁,明年二人的倍数差是(3-1)倍,可得明年小强的年龄,由此算出今年小强的年龄. 小强明年年龄:30÷(3-1)=15(岁) 小强今年年龄:15-1=14(岁) 7. 由题可知二人的年龄差,4年后的倍数差,那么4年后儿子年龄可求,今年儿子的年龄也可求. 4年后儿子年龄:27÷(4-1)=9(岁) 儿子今年年龄:9-4=5(岁) 8. 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年龄和增加(3×2)岁,可得母女的3年后年龄和,又知母亲3年后年龄是女儿年龄5倍,可得出女儿3年后的年龄,由此可得今年母女的年龄. 3年后母女年龄和:48+(3×2)=54(岁)

火车问题_题库教师版

火车问题 教学目标 1、会熟练解决基本的火车过桥问题. 2、掌握人和火车、火车与火车的相遇追及问题与火车过桥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火车与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 知识精讲 火车过桥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二)、相遇、追及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三)、火车过桥问题 1、火车过桥(隧道):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有长度、但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桥(隧道)长度(总路程) =火车速度×通过的时间; 2、火车+树(电线杆):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通过时间; 2、火车+人: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但有速度, (1)、火车+迎面行走的人: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2)火车+同向行走的人: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追及的时间; (3)火车+坐在火车上的人:火车与人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迎面错过的时间(追及的时间); 4、火车+火车: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也有长度、有速度, (1)错车问题: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2)超车问题: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模块一、火车过桥(隧道、树)问题 【例 1】一列火车长200米,以60米每秒的速度前进,它通过一座220米长的大桥用时多少?

小学奥数教程之-年龄问题(三)计算题.教师版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 题. 知识精讲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1.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抓住 “年龄差 ”不变. 应用 “差倍”、“和倍”或“和差 ”问题数量关系式. 求过去、现在、将来。 1.入手 2.关键 3.解法 4.陷阱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例题精讲 年龄与和差倍分问题综合 【例 1】 王刚、李强和小莉、小芳是两对夫妻,四人的年龄和为 岁.小莉(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 3 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 3 年级,初赛 【解析】 通过丈夫都比妻子大 5 岁,李强比小芳大 6 岁.知道李强和小莉才是夫妻,那么小莉比李强小 5岁, 王刚和小芳是夫妻,小芳比李强小 6岁,小芳又比王刚小 5 岁,可见王刚比李强小 1岁,画图如下: 132,丈夫都比妻子大 5 岁,李强比小芳大 6 我们可以先求出李强的年龄: (132+1+6+5)÷ 4=36(岁),那么小莉的年龄是: 36-5=31 (岁)。 答案】小莉 31岁。 例 2 】 一家三口人, 三人年龄之和是 72 岁,妈妈和爸爸同岁, 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 4 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解答 解析】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 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 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 1 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 2 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 )=8(岁),妈妈的年龄是: 8×4=32 (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 岁. 【答案】孩子 8 岁,爸爸妈妈 32岁 例3】父子年龄之和是 45岁,再过 5 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 4 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解答 解析】再过 5 年,父子俩一共长了 10岁,那时他们的年龄之和是 45 10=55(岁),由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因而 55岁相当于儿子年龄的 4 1=5倍,可以先求出儿子 5 年后的年龄,再求出他们父子今年的年 龄. 5 年后的年龄和为: 45 5 2 55(岁); 5 年后儿子的年龄: 55 (4 1)11(岁)儿子今年的年龄: 11 5 6 (岁),父亲今年的年龄: 45 6 39 (岁) 【答案】儿子 6 岁,父亲 39岁 巩固】父子年龄之和是 60岁, 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 3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解答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8 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 60 8 2 44(岁),又知道 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 3倍,由此可得: 儿子:(60 8 2)(3 1)8 19 (岁);父亲: 60 19 41(岁)【答案】父亲 41 岁,儿子 19 岁 18 岁.王老师今年 32岁,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解答 解析】王老师比李老师大 20 3 18 3 6(岁).故李老师今年的年龄为 32 6 26(岁).【答案】 26岁 例5 】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 岁,小明年龄的4 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 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解答 解析】把小明的年龄看成是一份,那么爸爸的年龄是四份少2,根据和倍关系: 小明的年龄是:(53+2)÷(4+1)=11(岁), 爸爸的年龄是:53-11=42(岁), 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差是:42-11=31(岁).答案】 31岁 例6 】我们每次过生日都要吃蛋糕,一般蛋糕上面都要插蜡烛,而且蜡烛数目恰好等于他生日那天的年龄小明每年过生日都要吃蛋糕,今天又是小明的生日,从出生到今天,他的生日蛋糕共有24 根蜡烛,则小明今天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岁生日.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3 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学而思杯,4 年级,第2 题 解析】 1 2 3 4 5 6 21, 1 2 3 4 5 6 7 28,无法达到 24。所以小明不是每年都能过生日,只有二月29 日会使得他每四年过一次生日。 24 4 6,6 1 2 3,小明过得是 4岁、 8岁、12岁生日。所以小明今天过的是 12岁生日。 答案】 12 岁。 例7】甲、乙、丙三人平均年龄为 42岁,若将甲的岁数增加 7 ,乙的岁数扩大 2倍,丙的岁数缩小 2 倍,则三人岁数相等,丙的年龄为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4 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迎春杯,决赛 解析】当遇关系复杂时,将条件分别列出,再进行解决。 甲增加 7 岁后,三人总年龄是 42 3 7 133岁,并且这时丙是甲的 2倍,甲是乙的 2 倍,丙是乙的 4 倍,所

(完整版)最全的走停行程问题总结

走走停停的行程问题 1、骑车人沿公共汽车路线前进,他每分行300米,当他离始发站3000米时,一辆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出发,公共汽车每分行700米,并且每行3分到达 一站停车1分。问:公共汽车多长时间追上骑车人? 方法一:11分。提示:列表计算: 方法二: 3*(700-300)=1200(米)即当人车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200米时,汽车与人的速度差是700-300=400(米/分);当人车的距离大于1200米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0×3/4=525(米/分)这时汽车与人的速度差是 525-300=225(米/分)因为:3000>1200 3000-225*4=2100>1200; 3000-225*8=1200(米); 1200/400=3(分钟) 8+3=11(分钟)公共汽车11分钟追上骑车人。 方法三: 假设汽车不停, 那么汽车追上骑车人至少需要: 3000/(700-300)=7.5(分钟) 所以可以知道在此时间内汽车至少要停两次,花费8分钟. 汽车8分钟行驶距离: 700*(8-2)=4200(米),骑车人8分钟行驶距离: 300*8=2400(米) , 8分钟后 人车相距: 3000+2400-4200=1200(米),1200米小于汽车三分钟行驶距离, 因此, 汽车追上骑车人还需要: 1200/(700-300)=3(分钟) 结论: 汽车追上骑车人需要: 8+3=11(分钟) 方法四: 700-300=400(m) (400+400+400-300)+(400+400+400-300)+(400+400+400)=3000(m)

4 + 4 + 3 =11(分)答:公共汽车11分追上骑车人。

典型应用题(年龄问题)

典型应用题(年龄问题)

学生姓名:年级:小升初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贺琴授课时间:学生签字: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倍数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一下三个规律: 1. 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 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 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3年前妈妈和小红的年龄和是39岁。妈妈 和小红今年各几岁? 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二人今年 各几岁?

4、甜甜的爸爸今年28岁,妈妈26岁,再过几年她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和是 80岁? 5、小雨一家由小雨和她的爸妈组成。爸爸比妈妈大3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 71岁,8年前年龄总和是49岁,今年3人各几岁? 6、小刚说:“去年爸爸比妈妈大4岁,我比妈妈小26岁。”请你算一算,今年 小刚的爸爸比小刚大几岁? 7、老张、阿明和小红三人共91岁,已知阿明22岁,是小红年龄的2倍,问老 张几岁? 8、儿子的年龄是爸爸的1 4 ,三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49岁。求父子现在的年龄 各多少岁? 9、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恰好是女 儿的3倍?

10、小明今年8岁,他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1岁,多少年后他们的平 均年龄是34岁?这时小明几岁? 11、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几岁? 12、妈妈今年40岁,恰好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 红的2倍? 13、一家三口人,三人的年龄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 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14、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 龄的5倍?又过了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4倍? 15、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6倍,今年父子年龄和是55岁, 小刚今年多少岁?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题库教师版.

年龄问题 【例 1】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解析】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 +=(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 +)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 -=(岁). 列式:36666 +-+ ()() =- 4212 =(岁) 30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 -)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列式:36630 -=(岁) 答: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巩固】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经过15年,小英和小明的年龄和比老师多增加15岁,所以老师今年年龄的一半是15岁,即小英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15岁,小英今年的年龄是(15-3)÷2=6(岁). 【巩固】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解析】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爸爸的年龄:726239 +÷= ()(岁) 妈妈的年龄:39633 -=(岁) 【巩固】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解析】今年小宁比妈妈小33924 -=(岁),那么小宁永远比妈妈小24岁.几年后小宁是妈妈岁数的一半时,即妈妈年龄是小宁的2倍时,妈妈仍比小宁大24岁.这是个差倍问题.以小宁的年龄作为1倍量,妈妈年龄是2倍量,所以妈妈比小宁大的岁数也是1倍量,即1倍量代表着24岁.所以小宁24岁时是妈妈年龄的一半,因此再过24915 -=(年). 【巩固】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解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 (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2=66(岁),

时钟问题.题库教师版

时钟问题 教学目标: 1.行程问题中时钟的标准制定; 2.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判断及计算; 3.时钟的周期问题. 知识点拨: 时钟问题知识点说明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我们通常把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问题称为时钟问题,其中包括时钟的快慢,时钟的周期,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等等。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对于正常的时钟, 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小格,每分钟走0.5度 注意: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另外,在解时钟的快慢问题中,要学会十字交叉法。 例如:时钟问题需要记住标准的钟,时针与分针从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所需时间为分。 例题精讲: 模块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1】王叔叔有一只手表,他发现手表比家里的闹钟每小时快30秒.而闹钟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30 秒,那么王叔叔的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1【解析】 闹钟比标准的慢 那么它一小时只走(3600-30)/3600个小时,手表又比闹钟快 那么它一小时走(3600+30)/3600个小时,则标准时间走1小时 手表则走(3600-30)/3600*(3600+30)/3600个小时,则手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1—【(3600-30)/3600*(3600+30)/3600】=1

行程问题基础题库教师版

3-1-1-行程问题基础 教学目标 1.行程的基本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行程题. 2.掌握单个变量的平均速度问题及其三种基本解题方法:“特殊值法”、 “设而不求法”、“设单位1法” 3.利用对比分析法解终(中)点问题 知识精讲 一、s、v、t探源 我们经常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用到s、v、t三个字母,并用它们来分别代表路程、速度和时间。那么,为什么分别用这三个字母对应这三个行程问题的基本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表示时间的t,这个字母t代表英文单词time,翻译过来就是时间的意思。表示速度的字母v,对应的单词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单词是velocity,而不是我们常用来表示速度的speed。velocity表示物理学上的速度。与路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一般来说应该是distance,但这个单词并不是以字母s开头的。关于为什么会用s来代表路程,有一个比较让人接受的说法,就是在行程问题的公式中,代表速度的v和代表时间的t在字母表中比较接近,所以就选取了跟这两个字母位置都比较接近的s来表示速度。 二、关于s、v、t三者的基本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可简记为:s=vt 路程÷速度=时间可简记为:t=s÷v 路程÷时间=速度可简记为:v=s÷t

三、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 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板块一、简单行程公式解题 【例 1】韩雪的家距离学校480米,原计划7点40从家出发8点可到校,现在还是按原时间离开家,不过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那么韩雪几点就 可到校? 【解析】原来韩雪到校所用的时间为20分钟,速度为:4802024 ÷=(米/分),现在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即现在的速度为241640 +=(米/分),那么现在上学所用的时间为:4804012 ÷=(分钟),7点40分从家出发,12分钟后,即7点52分可到学校. 【巩固】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下午3点,一辆马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每小时走10千米;晚上9点,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为了使汽 车不比马车晚到达乙地,汽车每小时最少要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马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00÷10=10小时,在汽车出发时,马车已经走了9-3=6(小时)。依题意,汽车必须在10-6=4小时内到达乙地,其每小时 最少要行驶100÷4=25(千米). 【巩固】两辆汽车都从北京出发到某地,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15小时可到达。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如果客车想与货车同时到达某地,它要比货 车提前开出几小时? 【解析】北京到某地的距离为:6015900 ?=(千米),客车到达某地需要的时间为: -=(小时),所以客车要比货车提前开出3小9005018 ÷=(小时),18153 时。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知识要点 研究与年龄有关的问题都称为年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告诉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二是知道几个人年龄之间的和、差、倍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在年龄问题中,我们要知道下面的知识,对于解决年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1)两个人的年龄差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两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的。 (3)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数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年龄之间的差始终是不变的,所以解答年龄问题实际上用的是一种差不变的算法。 解题指导1 1.知道两个人的年龄和,与两个人的年龄差,可以先从年龄和中减去多的年龄,通过平均分得到相等的年龄,从而求出较小的年龄,再求较大的年龄。 【例 1】张强、李玫今年的年龄和是 86 岁,5 年后,张强比李玫大 6岁。今年张强、李玫两人各多少岁? 【思路点拨】“ 5 年后,张强比李玫大 6 岁” ,则今年张强比李玫也是大 6岁。根据张强、李玫今年的年龄和,先从年龄和中减去张强比李玫大的年龄,余下的年龄两人相等,也是李玫的年龄,然后再加上张强比李玫大的年龄,得出张强的年龄。 解:李玫的年龄(大数):(86-6)÷ 2=40 岁) 张强的年龄: 40+6=46 (岁) 答:张强今年 46 岁,李玫今年 40 岁。 【变式题 1】爸爸今年比儿子大 30 岁,3 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4倍,儿子今年几岁? 解题指导2 2.年龄间的倍数关系。 较大的年龄是较小年龄的倍数,首先要理解大的倍数相对应的是大的年龄。 【例 2】明明今年 2岁,妈妈今年 26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 3 倍?【思路点拨】今年妈妈和明明的年龄差是 26-2=24 岁,几年后妈妈和是明明的年龄差仍是 24 岁。几年后明明和妈妈的年龄关系用线段图可以表示为:

(完整版)小学奥数年龄问题题库学生版

年龄问题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例 1】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巩固】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巩固】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巩固】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巩固】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例 2】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巩固】学而思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巩固】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例 3】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 【巩固】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_0

范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 1/ 9

2020 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第一讲:自我认知 1、有 2 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说明意义)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也有利于精进专业水平、增加工作热忱。 (阐释态度)遇到有 2 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虽然名额有限,但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审核。 我会本着积极的态度参加评选,客观全面的展现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成绩。 (自我梳理)在评选过程中,我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在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着对学生耐心和教学认真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过去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上课前备学生备教材,课堂中采用新课改倡导下的新型教学观,课后及时自我总结。 平时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交流经验,和学生以及同事之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所以,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参加优秀教师的评选。 (总结提升)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这次评选,我会对过去的自己及时多方面的总结和提升。 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论有没有评选上,我都会继续高标准来要

求自己,始终以学习者的心态在专业上丰富知识储备,多向模范教师学习,提升教研水平,爱工作爱学生,做一位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好老师。 2、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为什么? 【思路点拨】对于“你最喜欢的XXX”都是属于自我认知类题目中关 3/ 9

于价值观的问题。 在回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且要和教师岗位相结合。 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一般都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是什么)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是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 节目将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亲子互动的真人秀。 通过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 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有很多。 (为什么)首先,这个节目趣味性高,爸爸去哪儿是明星爸爸与子女的真实相处的写照,孩子们在节目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现,会让我们获得一种愉悦感。 同时节目也让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在节目中,我们发现父亲相对于母亲照顾孩子来说,更加的笨拙。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 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 如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教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和智力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