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扇形段自由辊结构改造

连铸机扇形段自由辊结构改造
连铸机扇形段自由辊结构改造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

第35卷第3期2007年6月 江苏冶金Jiangsu M etallurgy V ol.35 N o.3Jun.2007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 丁苏友,王 军 (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19) 收稿日期:2006-08-10 作者简介:丁苏友(1952 ),男,高级工程师。电话:(0519)3265862。 摘要:提出了连铸机扇形段在装配时对弧的内容、基准的选择、对弧的方法、要求及对弧注意事项。关键词:对弧;对弧基准; C 值;开口度中图分类号:T G 233.6 引 言 板坯连铸机实际上是一个无底的钢锭模,初凝的铸坯从结晶器拉出后,就支撑在出坯导向系统的连铸辊上,经过冷却凝固,最终成为板坯。连铸辊的布置是根据所选择的机型,将连铸机外弧上的辊子布置在连铸机给定的直线、弯曲、圆弧、矫直、水平连续中心线上,内弧上的辊子则根据铸坯的基本厚度(即开口度)进行布置的。为确保加工、装配、更换的方便,又将整个辊列的辊子分别布置在若干个扇形段的外弧框架及内弧框架上。因而扇形段上每根辊子,在连铸机的整个空间布置中均有相应的X 、Y 坐标位置,而每根辊子的X 、Y 坐标位置的准确性都会给连铸机的铸坯生产带来影响。制造连铸机扇形段时,所有制造精度要求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就是最终保证每根连铸辊子的X 、Y 坐标的准确性。扇形段装配时,需要对扇形段上每根辊子的X 、Y 坐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准确性,这就是对弧。对弧的准确性,是衡量连铸机整体装备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反映连铸机制造质量的重要依据。 扇形段对弧,主要包括2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扇形段内、外弧框架单独装配时,要分别对内、外弧框架上辊子的X 、Y 坐标进行测量调整,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内、外框架对弧。其次,要对内、外弧框架上的辊子的平行度进行测量调整,它又包括:(a)铸流方向内、外弧辊子的平行度测量,称为 C 值测量;(b)铸坯厚度方向辊子平行度的测量,同时测量调 整每个扇形段辊子进、出口端的板坯厚度所给定的 辊缝间距,即开口度测量。 1 内、外弧框架对弧 内、外弧框架对弧是连铸机最主要的检测内容。现代板坯连铸机通常采用密排辊列的形式,而密排辊列辊子的对弧精度要求远高于非密排辊列的辊子。因为对弧误差相同时,辊间距改变,铸坯应变也将改变。其直接关系到连铸机的正常使用、辊子的使用寿命和铸坯的内部质量。为确保对弧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1 对弧基准 外弧框架的对弧基准应与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的安装基准一致、内弧框架的对弧基准则以其加工基准。连铸机扇形段为保证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安装后,其辊列的准确性,通常会将外弧框架上的加工基准设定为安装基准(对弧基准),如果基准统一,可直接将加工基准作为对弧基准。但有时为了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需要,同时便于外弧框架的加工,外弧框架上的加工基准与安装基准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安装基准的形式制作相应的对弧专用工装,将扇形段外弧框架安装基准置于专用工装上进行对弧。如外弧框架的安装基准无法作为对弧基准,可用加工基准作为对弧基准,但必须检测安装基准与加工基准相互尺寸实际差值,并通过换算进行辊子对弧。外弧框架对弧基准为可调整形式,则应首先通过加工基准对该基准进行检测并调

连铸机扇形段远程自动调节辊缝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案的分析_百(精)

?专题综述? 收稿日期:2006-02-23; 修订日期:2006-04-11 作者简介:谷振云(1940- , 男,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级高级工程师。 连铸机扇形段远程自动调节辊缝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案的分析 谷振云, 李生斌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分析了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板坯连铸机采用液压电气控制实现扇形段辊缝自动调节的基本工作要求, 液压控制原理及各控制方案的特点。开关阀的控制方式已成功用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攀钢2#大方坯连铸机的轻压下系统。 关键词:辊缝; 自动调节; 轻压下; 液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TF77711文献标识码:A :1001- -05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of CCM roll gap adjusting GU Zhen 2yun , L I Sheng 2bin (Xi πan Heavy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 Xi πan 710032,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requirement , hydraulic control mechanism and features of various solutions of CCM se g 2ment automatic roll gap adjusting hydraulic system introduced from abroad are discussed. The on 2off valve control has been successfully

ZGM113N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2006年02月

目录 前言 (1) 第1篇磨煤机使用和操作说明 (2) 1. 代号和技术数据 (3) 2. 工作原理 (3) 3. 部件介绍 (5) 4. 使用、操作要求 (9) 5. 启、停说明 (14) 6. 启动前和运行检查 (17) 7. 运行故障及处理 (19) 第2篇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 (22) 1. 维护、检修注意事项 (23) 2. 停机时的保养与维护 (23) 3. 维护、检修要求 (26) 4. 碾磨件及内部零部件拆卸与安装 (29) 5. 内部部件的维修 (31) 第3篇盘车装置使用和维护说明 (37) 1. 技术要求 (38) 2. 其它参数 (38) 3. 使用要求 (38) 4. 安装与调整 (39) 5. 维护保养 (39) 第4篇磨煤机安装与调试导则 (40) 1. 安装事宜 (41) 2. 安装说明 (41) 3. 启动前的调试 (48)

ZGM113N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前言 前言 感谢您选用了我厂的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为了使您更好地了解设备,使设备更好地为您的系统服务,我们编写了这本使用说明书,希望能给您以帮助,并真诚地希望您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出。 本使用说明书是根据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的特点和现场运行情况编写的,其中对磨煤机的运行、检查、维护、检修要求大部分是针对磨煤机易出问题的环节和总结现场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所以下面提出的要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请务必遵守: ①磨煤机运行应严格按照运行要求,不能违章操作。 ②必须保证一次风量,一次风量的测量装置要定期标定,这对磨煤机运行极为重要。 ③定期对磨煤机检查、维护,绝不允许连续数千小时不停磨、不检查、不间断地运行。 ④一次风入口隔绝门至关重要,没有严密的隔绝门就无法进入磨内检查、维护和检修。 ⑤出粉管上要有隔绝门。 ⑥必须为检查、维护、检修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⑦应配置单独的密封风系统,不要直接采用冷一次风作为密封风。 本说明书内容的大部分已经实践验证,用户可按说明书中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其中检查、维护、检修等内容仅作一般说明,用户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较详细规程。同时我们将继续完善和修订使用说明书,并把修订内容通知用户。

板坯连铸机弯段的工作原理

板坯连铸机弯曲段的工作原理[] 悬赏点数10 该提问已被关闭2个回答 匿名提问2009-04-26 11:36:26 板坯连铸机弯曲段的工作原理 最佳答案 2009-04-26 12:52:27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铁消费和钢铁生产大国,2005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亿吨,连铸比达到95%以上。其中由于连铸具有显著的高生产率、高成材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优点,因此连铸技术对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的变革、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结构化等方面起了革命性的作用。 钢铁技术的引进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极大的壮大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实力,同时在连铸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提高了我国连铸技术的自行设计和制造能力,实现了连铸技术的国产化。中冶京诚(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在板坯连铸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自主开发方面始终走在前列,随着国内连铸技术和连铸设备制造能力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板坯连铸机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板坯连铸国产化实践 板坯连铸机机型经历了由立式-弧形-直弧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世界上近10多年来新建的高质量板坯连铸机来看,直弧形连铸机已成为发展趋势和方向。直弧形连铸机兼具弧形和立式连铸机的优点,可根据产品方案和生产品种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基本弧半径和适宜的结晶器及以下的直线段长度,从而大大提高铸坯的洁净度和内部质量;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特别是在生产汽车用钢、管线钢等高质量钢方面,直弧形板坯连铸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冶京诚是国内最早研究开发并参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直弧形板坯连铸工艺及装备技术的单位。多年以来,中冶京诚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重视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先后成功地设计或总包建设了一大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板坯连铸工程,拥有着丰富的先进技术资源和设计经验。无论是设计水平、总包能力还是设备集成技术,京诚公司在国内板坯连铸行业均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业绩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 在多年的设计和生产实践中,开发出了如多种连铸机机型的辊列设计(连续弯曲连续矫直技术)、结晶器铜板传热计算、矫直反力计算、大包回转台有限元计算、扇形段有限元计算、小辊径密排分节辊、结晶器电动及液压调宽、扇形段远程调辊缝等软件技术,以及结晶器液压振动、动态二冷控制、扇形段轻压下等连铸工艺技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大大提高了

连铸机扇形段基础框架安装方法简介

连铸机扇形段基础框架安装方法简介依据国家标准《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403—2007)P59、60安装测量方法和中重院编写的连铸机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图号10210308的图纸要求,连铸机扇形段基础框架将设置连铸机(铸流)中心线、结晶器外弧基准线、为了安装检测操作方便,同时设置矫直终点线。 先以外弧基准线为基准线来确定矫直终点线。外弧基准线是理论上规定的基准线,因为在弧形段不易操作,所以在实际安装中设计又标定了矫直终点线,并以矫直终点线为基准来安装基础框架。如果采用从外弧基准线为基准线处直到矫直终点线处预埋型钢并在型钢上有测量销,以此测量而得的两线偏差极小(一般为0.10~0.20mm)。但是如采用全站仪来确定外弧基准线到矫直终点线的距离,由于全站仪操作和仪器自身误差(预计为1~2mm),所以基础框架安装完后要重新复检外弧基准线到矫直终点线的距离,这时可利用基础框架上的测量销采用2.5m的千分尺得出精确数值,再以矫正后的外弧基准线来安装结晶器及振动框架。 安装基础框架首先应初定扇形段弧形区基础框架的安装标高,可用我公司的电子水准仪初定图号为10210308图纸中弧形段13个括号内的标高尺寸,测量点为基础框架上的测量孔插入的测量销,可使偏差范围控制在±0.15mm。最高端的框架(一)有五个测量孔,中间框架(二)有六个测量孔,底端的框架(三)有四个测量孔。 其次由矫直终点线到各测量销的水平尺寸可用内径千分尺测量,

我公司的2.5m内径千分尺已放置在现场,测量水平尺寸可用全站仪配合进行。弧形段的基础框架定位后,矫直终点线后的基础框架也相继定位。 最后再用基础框架安装用测量轮来检测保证扇形段的安装面。 铸流中心线到驱动侧框架的尺寸可用内径千分尺确定,其控制偏差可在±0.50mm,驱动侧框架到非驱动侧框架的尺寸也可用内径千分尺确定,其控制偏差可在±0.20mm。 附:攀冶机电分公司1650连铸机预埋控制点标示图 攀冶机电分公司西昌连铸项目部 2011年6月22日

扇形段考察报告

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炼钢厂 扇形段改进考察报告 部门:炼钢厂 区域: 姓名: 工号:XXX 考察地点: 报告日期:2015年8月

扇形段考察报告 时间:2015年8月11日-8月15日 地点:###### 主题:扇形段结构的改良、优化 关键词:扇形段改进间隙 目的: 连铸机扇形段在板坯生产中至关重要,而单机扇形段对弧的质量直接影响连铸机的安装质量,同时影响连铸坯的质量。对弧的精确性是衡量连铸机整体装备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反映连铸机制造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现场观察、测量发现,我公司炼钢厂的连铸机扇形段在安装结构形式上有一定缺陷,即扇形段夹紧缸(见图a1)的连接销轴(见图a2)与液压缸插头(见图a3)存在安装间隙(局部见图a4),此间隙影响设备精度及使用寿命, 图a1 图a2 进而影响板坯的质量。故此,我们一行对****的同行业兄弟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求对我公司的扇形段结构改进吸取经验、积累素材。

图a3 图a4 正文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达涅利公司的扇形段设计的基本结构(和我公司扇形段类似)。扇形段由上、下框架、辊子装配、驱动辊压下油缸、及4个夹紧油缸装置、冷却水配管、液压动力及润滑配管等组成(其整体图和简图见图b1、b2)。 图b1

图b2 扇形段的上下框架都是钢板焊接结构,在上下框架上分别安装着内弧侧和外弧侧的辊子及轴承座。扇形段框架的设计主要用于支撑辊子的抗弯力,扇形段框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来保证板坯所要求的几何形状。扇形段的辊子起到铸坯导向、支撑作用,可以通过开口度的改变使正在凝固的铸坯得到要求的尺寸。此外,在上下框架上安装有两对可升降的液压缸(夹紧缸)和一个驱动缸,而夹紧缸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于下框架的液压缸插头处,上端连接扇形段上半部分,通过夹紧缸的上下动作使扇形段上半部分实现运动,来满足不同生产工序对辊缝值和压力的要求,以满足生产不同厚度板坯的要求(我公司生产的板坯厚度为200mm)。驱动缸安装在扇形段的上半部分的梁上,它可以单独动作并同时协同夹紧缸动作,从而为板坯的拉伸矫直提供导向力和支撑力。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流道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上下框架、辊子、轴承、油缸等部件和扇形段开口度值,加上扇形段工况环境恶劣,受高温、粉尘、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任何关键点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板坯质量,从而缩短扇形段使用寿命,导致扇形段事故下线。经研究探讨发现,我公司连铸机扇形段夹紧缸与下框架连接处存在一定间隙,最大活动量达到3mm(而通常满足生产条件的对弧要求,是将开口度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已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1. 代号和技术数据 1.1 代号 Z G M 113 N 分K、N、G三个型号,K为小型,N为中型,G为大型。 磨环滚道公称半径(cm) 磨煤机 辊式 中速 1.2 技术数据 1.2.1 煤种范围 煤种烟煤,部分贫煤和部分褐煤 发热量16~31MJ/kg 表面水分<18% 可磨性系数HGI=40~80(哈氏) 可燃质挥发份16~40% 原煤颗粒0~40mm 煤粉细度R90=10~40% 1.2.2 磨煤机技术数据 标准研磨出力87.7 (当R90=16%,HGI=80,W Y=4%) 额定功率570 kW 电动机额定功率630 kW 电动机电压6000 V 电动机转速990r/min 电动机旋转方向逆时针(正对电机输出轴) 磨煤机磨盘转速24.2 r/min 磨煤机旋转方向顺时针(俯视)

通风阻力≤6540 Pa 入磨一次风量28.02 kg/s 磨煤机磨煤电耗量6~10 kW·h/t (100%磨煤机出力) 2. 工作原理 ZGM113G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需研磨的原煤从磨煤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见图1―1)。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煤机上部的分离器中进 图1―1 磨煤机加载传递系统“受力状态图” 难以粉碎且一次风吹不起的较重石子煤、黄铁矿、铁块等通过喷嘴环落到一次风室,被刮板刮进排渣箱,由人工定期清理(或由自动排渣装置排走),清除渣料的过程在磨运行期间也能进行(见图1―2)。

美国钢厂动态辊缝

美国ISG雀点厂1号连铸机的动态辊缝控制 –技术创新和操作成果 R. Fash, P. Vielkind, D. Bederka, T. Lonsbury –ISG Sparrows Point /USA H. Gilles, B. Kocatulum –I S G Bethlehem/USA J. Brower –V AST/USA 前言 2000年的5月/6月间国际钢铁集团(前身是伯利恒钢公司)雀点分公司使用现代化的“宽板坯连铸机”更换1985年最好的1号连铸机。项目的目标是使其具有生产较宽(2640 mm)、较厚(达304mm)和较高质量的板坯的能力,主要供给ISG宾夕法尼亚中板分厂的炉卷轧机,任务是以创记录的时间设计和安装机器,将现有连铸机的操作中断减少到最低限度。铸机的机械设计实现了板坯宽度和标称厚度的目标,板坯的质量需求要对结晶器、振动器、冶金冷却和机器辊缝控制方案作一定深度的评价。最后,批准的设计包括带有轻夹紧装置的直结晶器,液压振动器,气/雾二次冷却和带有铸流锥度自动控制的分段式连铸机。 与雀点厂要求相关的宽板坯连铸机最主要的创新特点是独特的铸坯锥度自动控制和在铸坯固化区提供DynaGap 轻压下的有关软件。为了在模型能达到预期目的能力方面获得最大信心,ISG在制造和组装地进行了彻底试验。 在试验阶段,人们发现在扇形段上的电子辊缝控制装置和实际辊缝测量值之间不一致。另外在确定铸流凝固点的位置方面还有不确定性。在当时,世界的任何地方应用此项技术的经验都还有限。 由于经设备试验和对动态辊缝控制模型的评价,ISG和设备设计人员一起开发了两种附加装置,用来提高和帮助验证DynaGap轻压下技术。第一个开发成果是“系杆延伸”系数,其将补偿观测到的辊缝差。第二项开发成果是在扇形段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控和评价通过扇形段液压缸施加于铸坯的力,以实现和保持辊缝设定点。最后的分析是连铸机的质量性能,用硫印和电子低倍浸蚀试验来进行评价。 铸流锥度/厚度自动控制(DYNAGAP) (现在为动态辊缝调节(DYNAGAP)) 为了改善中心条件,糊状区的轻压下是用液压可调的扇形段实现的。辊缝形状的设定点是以与钢种有关的实际设定值和图1所示的有关铸流的热控信息中推导出来的。热控信息是以DYNACS?冷却模型[1] 中获得的。动态辊缝调节(DynaGap) 模型[2]和DYNACS?冷却模型是由VAI开发的。 图1: 辊缝调节–轻压下 静态–为了在连铸机中产生固定辊缝,设计了静态方法。这里确定了两类静态方法:平行辊缝和锥形辊缝。静态辊缝方法也用作为动态辊缝调节的辅助方法。 动态–这类方法的目的是在图2a 和2b中所示最终凝固点附近的预定范围内实现主要厚度减薄。在凝固范围内预定的逐段线性压力功能块是用来计算辊缝图形的设定点。动态辊缝方法可以通过机器,比如在中间包快速更换或浸入水口更换时安全跟踪冷钢件。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5 min after speed reduction min 8 min after speed up to Thermal ation Actual ess Operator nce

MPS中速磨煤机原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技术支持 中速磨煤机和风扇磨煤机工作原理 中速磨煤机 目前国内采用的中速磨煤机有以下四种:辊-盘式中速磨,又称平盘磨;辊-碗式中速磨,又称碗式磨或RP型磨,球-环式中速磨,又称中速球磨或E型磨;辊一环式中速磨,又称MPS 磨。这些磨煤机的工作转速为50~300r/min,故称中速磨煤机。上述四种中速磨结构可见图1。

图1 a)平盘磨 1-减速齿轮箱 2-磨盘 3-磨辊 4-加压弹簧 5-落煤管 6-分离器 7-气粉混合物出口 8-风环 图1b)碗式磨 1-减速箱 2-浅沿磨碗 3-风环 4-加压缸 5-气粉混合物出口 6-原煤入口 8-分离器 9-磨辊 10-热风进口 11-杂物刮板 12-杂物排放管

图1 c)中速球磨 1-导块 2-压紧环 3-上磨环 4-钢球 5-下磨环 6-轭架 7-石子煤箱 8-活门 9-压紧弹簧 10-热风进口 11-煤粉出口 12-原煤进口

图1 d)MPS磨 1-弹簧压紧环 2-弹簧 3-压环4-滚子 5-压块 6-辊子 7-磨环 8-磨盘 9-喷嘴环 10 -拉紧钢丝绳 中速磨有共同的工作原理。它们都有两组相对运动的碾磨部件,碾磨部件在弹簧力、液压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将其间的原煤挤压和碾磨,最终破碎成煤粉。通过碾磨部件旋转,把破碎的煤粉甩到风环室,流经风环室的热空气流将这些煤粉带到中速磨上部的煤粉分离器,过粗的煤粉被分离下来重新再磨。在这个过程中,热风还伴随着对煤粉的干燥。在磨煤过程中,同时被甩到风环室的还有原煤中夹带的少量石块和铁器等杂物,它们最后落入杂物箱,被定期排出。 图1a为平盘磨,其碾磨部件是2~3个锥形辊子和圆形平盘组成,辊子轴线与平盘成15°夹角。为了防止原煤在旋转平盘上未经碾磨就甩到风环室,在平盘外缘没有挡圈,挡圈 还使平盘上保持适当煤层厚度,以提高碾磨效果。 图1b为碗式磨,其碾磨部件是辊筒和碗形磨盘。早期制造碗式磨的钢碗较深,随着出力的提高,现在多采用浅碗形或斜盘形钢碗。 图1c为中速球磨。此磨煤机好似一个大型的无保持架的推力轴承。约十个钢球夹在上、下磨环之间,它们上下配合的剖面图形犹如字母“E”,故又称E型磨。钢球在磨环带动下回转的同时,

板坯连铸机轻压下扇形段的设计特点(1)_图文(精)

也就是利用ARP 进行的欺骗 什么是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ARP原理:某机器A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 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 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 ARP协议并不只在发送了ARP请求才接收ARP应答。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因此,当局域网中的某台机器B向A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 应答,而如果这个应答是B冒充C伪造来的,即IP地址为C的IP,而MAC地址是伪造的,则当A接收到B伪造的ARP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这样在A看来C的IP地址没有变,而它的MAC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不是根据IP地址进行,而是按照MAC地址进行传输。所以,那个伪造出来的MAC地址在A上被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这样就会造成网络不通,导致A不能Ping通C!这就是一个简单的ARP欺骗。 ARP欺骗的种类 ARP欺骗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ARP欺骗分为二种,一种是对路由器ARP 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 第一种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PC无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建立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由器途径上网。在PC看来,就是上不了网了,“网络掉线了”。 一般来说,ARP欺骗攻击的后果非常严重,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大面积掉线。有些网管员对此不甚了解,出现故障时,认为PC没有问题,交换机没掉线的“本事”,电信也不承认宽带故障。而且如果第一种ARP欺骗发生时,只要重启路由

HP1003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HP1003中速磨煤机简介 上海重型机器厂八十年代初期从美国CE公司引进了碗式磨煤机制造技术。CE生产的磨煤机遍布全世界,用于电厂煤粉的制备和干燥,由于磨煤机内研磨表面形似深碟或碗,故称之为碗式磨煤机。HP碗式磨煤机是继RP碗式磨煤机后新开发的产品,CE公司八十年代开发试验并投入使用。HP1003表示磨碗直径为100英寸(2540㎜)的浅碗磨。每台锅炉安装6台磨煤机,其中5台运行,一台备用。当磨制设计煤种时,5台磨的总出力不小于锅炉在B-MCR工况下燃煤量的110%。磨煤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 1.2 HP1003磨煤机结构 沿磨煤机高度方向可分为传动装置、石子煤排出装置、侧机体、碾磨部件、加载装置、干燥分离空间、分离器及煤粉排出装置。另外在每一台磨煤机配置—套润滑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的润滑油泵泵(#1炉用的是叶片泵,#2炉用的是齿轮泵)、独立油箱、滤油器,冷油器和一些液压元件。此种磨煤机属于弹簧加载,依靠弹簧的预紧力保证磨辊的正常工作。 1.3 磨辊装置结构 1.3.1磨辊装置由磨辊头、磨辊轴、磨辊座、锥形磨辊套和轴承及油封组成。整个磨辊装置固定在分离器体的耳轴上,可以绕耳轴转动,并可以翻转到垂直位置进行检修和检查。磨辊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当磨碗转动时,靠煤的摩擦传递磨碗的转动力矩。使磨辊绕其磨辊轴转动。磨辊的行程等于磨碗的行程,磨辊的碾磨速度等于其本身的转动速度。 1.3.2磨辊衬套为双金属材料,里层是高铬铸钢,表面是用耐磨材料堆焊而成,厚度为50mm。磨辊头的作用是传递弹簧加载装置施加的压力,使磨辊在磨煤时得到必要的碾磨力,磨辊加载形式为外置式弹簧加载。磨辊头与磨辊轴的连接采用法兰盘。 1.3.3磨辊的上下轴承为两只大小相同的锥形滚柱轴承,磨辊内部有充足的润滑油,两组滚动轴承浸没在油中润滑。 1.3.4在耳轴中心开有孔道,把密封空气引向磨辊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区域,防止煤粉等杂物进入润滑油。耳轴衬套为含有橡胶的材料,可以减少磨辊的振动。 1.3.5限位螺栓用来调节磨辊与磨碗衬板之间的间隙。当磨煤机启动时和空载运行时,磨辊与磨碗衬板不会直接接触,避免无谓的电能消耗,起动平稳无噪声,当辊套磨损后也可以利用限位螺栓来调整辊套与衬板之间的间隙。 1.3.6磨辊组件有3只唇形油封,其中2只是用来防止煤粉进入,1只是用来防止润滑油泄漏。3只油封安装在可更换的经过淬硬处理的耐磨圈上,以防止磨辊轴损伤。 1.1.4 加载装置结构 HP1003磨的加载装置为外置式弹簧加载。其弹簧加载装置主要由弹簧、弹簧座、弹簧杆、弹簧端盖等一些部件组成。整个组件为插袋式结构,在检修时可把整个组件进行拆卸。 1.1.5 磨碗及叶轮装置结构 1.1.5.1整个磨碗装置主要包括磨碗、延伸环、磨碗耐磨盖板、磨碗壳盖板、夹紧环以及一组呈扇形状的衬板。 1.1.5.2磨碗衬板的一端被紧密地镶嵌在磨碗的凹槽内,另一端用楔形的夹紧环压紧。当拧紧环上的螺栓后,衬板就被牢牢地固定了。衬板的寿命比磨辊长,衬板的表面并不是一平面,从衬板的截面看,其表面不是一条斜直线,而是一条折线,使磨辊小端与衬板的间隙比大端的间隙大,为喇叭状,有利于原煤进入。有若干块表面带有凸筋的衬板均匀地在这些衬板中间以增加煤与磨辊、衬板的摩擦力,防止磨辊打滑。 1.1.5.3在磨盘上的煤被磨成粉后由上升的气流抛至风环处进行第一级分离。其风环是随磨碗一起转动的,因此,该装置也被称之为叶轮。 1.1.6 传动装置结构 1.1.6.1传动装置为一个齿轮减速箱,相对于磨煤机的其它部件来讲是独立的。维修时可将其移出进行检修或用备用齿轮箱进行更换,这样可缩短磨煤机的停机时间。齿轮箱的传动形

浅谈连铸机扇形段弧度调整

浅谈连铸机扇形段弧度调整 摘要:板坯连铸机是钢厂中承担连铸生产的重要浇注设备,是决定炼钢厂连铸生产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连铸机扇形段弧度调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保证了连铸机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连铸机;弧度调整;宝钢 1 概述及特点 所谓的连铸生产,其实质就是将液态的合格钢水浇注成固态的合格铸坯的过程,这是一个连续性、节奏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处理过程。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譬如钢水质量、操作技能、设备状况等;而其中的设备状况因素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关键因素。连铸生产是完全依靠设备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设备状况的优良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连铸生产的产量、铸坯质量、成本效益和生产安全。 宝钢股份中厚板炼钢厂2#连铸机是在宝钢罗泾一期工程中一步建设成的一台一机一流板坯连铸机,年生产能力152.5万t。生产的连铸坯全部供给4 200 mm 宽厚板轧机。 2#板坯连铸机采用的是在宽厚板级板坯连铸机中普遍采用的垂直弯曲型机型,为直结晶器,连续弯曲、连续矫直型机型,其中连铸机设备中汇集了当今最先进的辊列设计理念,以及最前沿的主机区结晶器、结晶器振动装置、弯曲段与扇形段设备的结构设计成果。 2 现状及原因分析 宝钢罗泾一期的2#板坯连铸机的主要部分扇形段共有15个段,其中1#~6#段为弧形段,7#与8#段为矫直段,9#~15#段为水平段。扇形段基础框架固定在土建基础上,用于支承扇形段,共分4段,分别支承定位0~5段(该段也称之为香蕉座),5~8段,8~11段,11~15段。扇形段基础框架由底座、支承框架和扇形段夹紧装置组成。扇形段坐落在扇形段基础框架上后由带液压螺母的把持螺杆予以拉紧、固定。 宝钢罗泾一期的2#连铸机至2007年投产以来扇形段设备状态和性能一直非常稳定,铸坯过程顺畅坯材质量优良。然而在2008年二期建设工程中的3#连铸机项目,由于频繁的近距离基础打桩,振动导致2#连铸机主线设备基础产生局部不均匀基础沉降,而这种不均匀基础沉降使扇形段基础框架、支承框架的大小香蕉座产生相对位置的变异与错位现象,尤其扇形段小香蕉座下沉严重。造成其弧形区域4#、5#、6#扇形段的辊列接口弧度精度状态很差,尤其是4#与5#扇形段之间及5#与6#扇形段之间的接口弧度数值已超过了1.5 mm。(正常接口弧度数值应小于0.5 mm),需采取确实有效的调整方法予以纠正,以改变连铸扇形段存在的问题,使连铸板坯的质量得到保障,考虑对扇形段进行定位姿态的调整达

扇形段和拉矫机的用途和特点

影响扇形段寿命的原因分析 导致扇形段更换的主要原因有:(1)扇形段开口度超差;(2)三节辊不转,轴承损坏塌陷,三节辊中间轴断裂等故障;(3)发生漏钢事故,钢水流到扇形段上;(4)夹紧油缸漏油,油缸控制阀故障,(5)干油分配器堵塞故障;(6)电气控制元件故障。 扇形段是连铸过程中主要设备之一,扇形段制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被轧制板坯厚度的均匀性,对其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厂与日本JSP公司合作为宝钢生产的2 300 mm厚板连铸机中S3-4扇形段为例,对扇形段中关键件的加工质量的控制和装配精度的调整应注意的事项加以阐述。 扇形段开口度超差的原因分析 开口度超差易造成铸坯表面裂纹、鼓肚等缺陷,是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在扇形段整备过程中,扇形段开口度通过调整辊缝值实现。开口度超差的主要原因有:(1)扇形段辊缝值在扇形段对中台上测量时,处于水平状态,上线后处于非水平状态会出现下挠现象,使在线辊缝值与线下整备时的辊缝值出现偏差;(2)扇形段内外框架拉钢受热应力影响而产生变形;(3)三节辊表面磨损使开口度发生变化;(4)三节辊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游隙增大使开口度发生变化;(5)三节辊表面积渣、积水垢严重影响开口度精度;(6)三节辊受热及冷却不均发生挠性变形影响开口度精度。 (2)提高测量手段。原采用千分尺测量开口度,对测量人员技能要求高,读数误差大。改用精度更高的数显百分表,降低了人为读数误差,使用方便。 (3)提高调节手段。订制各规格调节垫片,包括铜或不锈钢材质的马蹄形调节垫片0.2~1mm规格若干,与奥钢联设备自带的调节垫片调配使用。对所有垫片进行去毛边及压平处理,并进行优化组合,可针对开口度不同的超差值搭配使用,对调节垫片进行粘接紧固,减小调节垫片变形量,解决了调节垫片在扇形段上的固定问题。 一、扇形段和拉矫机的用途和特点 扇形段和拉矫机的作用如下: 通过夹辊和侧导辊对带有液心的坯壳起支撑和导向作用,使其沿着预定的轨道前进,并限制它发生鼓肚变形; 在二次冷却取区借助水或汽水的直接冷却,加速凝固; 牵引和矫直铸坯; 对引锭杆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按连铸工艺要求,扇形段和拉矫机应具有如下特点: 二次冷却区支导装置在高温铸坯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适应改变铸坯断面的要求,能快速处理事故; 能按要求调整二次冷却区水量,以适应改变铸坯断面、钢种、浇铸温度和拉坯速度的变化。 二、扇形段和拉矫机的分类: 对板坯连铸机,为便于加工制造、安装调整、加速处理事故,把二次冷却区分成若干个扇形段。在结晶器下口的一段,称为支撑导向段。支撑导向段有零段和格栅两种形式,格栅即冷却板式,零段为密排支撑辊式或多节辊式。零段以下的段称为扇形段,扇形段之后的则称为拉坯机和矫直机。 板坯连铸机的拉坯矫直按传动辊的布置方式可分为两类: 集中拉坯和矫直,它是把拉坯和矫直的传动辊集中布置在矫直拐点处。 多辊分散布置的拉坯和矫直,拉坯和矫直的传动辊分散布置在二次冷却区以下很长区域内。其另外一种形式是扇形段化的拉坯矫直,从第二期扇形段到最后一段都设有传动辊。

ZGM95型中速磨煤机说明书

ZGM95型中速辊式磨煤机 使用和维护说明书2007年10月

ZGM95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第一篇 磨煤机使用和操作说明 1. 代号和技术数据 1.1 代号 Z G M 95 N 分K、N、G三个型号,K为小型,N为中型,G为大型。 磨环滚道平均半径(cm) 磨煤机 辊式 中速 1.2 技术数据 1.2.1 煤种范围 煤种烟煤,部分贫煤和部分褐煤 发热量16~31MJ/kg 表面水份〈18% 可磨性系数HGI=40~80(哈氏) 可燃质挥发份16~40% 原煤颗粒0~40mm 煤粉细度R90=15~40% 1.2.2 磨煤机技术数据 标准研磨出力51.5t/h(N型) 58.5 t/h(G型)(当R90=16%,HGI=80,W Y=4%) 轴功率335 kW 电动机额定功率400 kW(N型) 450KW(G型) 电动机电压6000 V(或10KV) 电动机转速998 r/min (N型) 985 r/min(G型)

电动机旋转方向逆时针(正对电机输入轴) 磨煤机磨盘转速26.4 r/min 磨煤机旋转方向顺时针(俯视) 通风阻力≤5740 Pa 磨机额定空气流量16.45 Nm3/s 磨煤机磨煤电耗量6~10 kW·h/t (100%磨煤机出力) 2. 工作原理 ZGM95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需粉磨的原煤从磨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是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见图1―1)。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环重磨,合格的细粉被一次风带出分离器。 图1―1 磨煤机加载传递系统“受力状态图” 难以粉碎且一次风吹不起的较重石子煤、黄铁矿、铁块及其他杂物等通过喷嘴环落到一次风室,被刮板刮进排渣箱,由自动排渣装置排走(或由人工定期清理),清除渣料的过程在磨运行期间也能进行(见图1―2)。

连铸机扇形段下框架有限元分析

连铸机扇形段下框架有限元分析 靳月华 彭晓华 青绍平 (中冶赛迪公司炼钢事业部, 重庆 400013) [摘 要]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8.0建立了连铸机扇形段下框架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正常浇铸和重拉坯两种情况下下框架的强度与变形情况,为扇形段框架的设计提供依据,可靠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连铸机 扇形段 有限元分析 下框架 0 引言 针对国内某钢铁公司连铸机扇形段下框架的设计,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8.0对框架的强度、刚度进行了计算,为优化框架的设计,提高框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 扇形段框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位于连铸机结晶器下方的扇形段是板坯连铸机关键组成设备,主要功能[1]是接受来自结晶器具有一定坯壳厚度的铸坯,并对铸坯进行强制喷水或气雾冷却,使坯壳厚度不断增加,最大程度的避免因钢水静压力而引起“鼓肚”或漏钢事故;引导支撑引锭链,防止铸坯变形和引锭链跑偏。当凝固的坯壳被拉出结晶器后,受内部钢水静压力作用,会产生鼓肚现象,所以现代板坯连铸机多采用小辊径密排辊辊列布置。每个扇形段包括6对从动辊和1对驱动辊组成。每对驱动辊分别由电机减速机驱动,且上驱动辊由油缸驱动,可升降。上下框架之间通过4根连杆相连接,并通过4个液压缸的驱动实现上下框架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上下扇形段的夹紧和松开。 连铸机扇形段框架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结构件,用于支撑导向的辊子。框架主要承受通过支撑导向辊传递来的钢水静压力产生的鼓肚力、辊子与高温铸坯反复接触引起的热应力、设备自重和拉坯力等。这些复杂的载荷作用于框架,且框架长期处于高温和水蒸气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冷却水路的密封性能要好,使用寿命要长。 扇形段框架的强度和刚度也影响连铸机的对弧精度[2,3],这就要求该框架的刚性必须保持连续。框架刚性突变太大,必须调整结构尺寸,否则即使冷态下连铸机对弧准确,但热态下框架产生大变形也会引起支撑导向辊错位。从而导致辊缝开口度超差,严重时甚至导致漏钢事故。 1.1基本参数 连铸机扇形段框架采用Q345-B板材焊接制造,在ANSYS有限元模型中,取基本材料参数如下表1。 表1 材料性能参数 材料密度(kg/m3)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 Q345-B7850 2.1×105 0.3 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坐标系定义如下,X 向为铸坯宽度方向;-Y向为铸流出坯方向;Z向为厚度方向。 1.2模型简化 建立有限元模型,选择合适的计算单元很重要。综合考虑计算模型和计算精度,经过多次试验,选用8节点6面体Solid45单元,单元尺寸为25 mm。 框架主要由板筋件焊接而成,因此必须对小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在线检测技术应用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在线检测技术应用 王洪兴赵艳玲 (河北钢铁集团邯宝炼钢厂河北邯郸 056015) 摘要:连铸机扇形段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连铸坯的质量,用辊缝仪对连铸机扇形段辊缝、导辊对弧和二 冷喷淋情况进行在线监测,根据铸坯硫印监测内质情况判断连铸机在线设备状态,利用主控HMI实时监控 系统检测扇形段驱动辊扭矩,综合判断扇形段故障位置,及时更换故障扇形段或对扇形段进行在线调整,提高连铸坯质量。 关键词:连铸扇形段辊缝硫印 APPLICA 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SLAB CONTINOUS CASTING MACHINE WANG Hongxing ZHAO Yanling (Hanbao Steel-making Plant of HeBei Iron-steel Group Corp. Hebei Handan 056015) ABSTRACT The condition of segment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slab. We monitor the roll-gap, step error, spray of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online using the roll-gap checker, analyze the quality of the slab inner through the sulphur print inspection, monitor the torque of the pinch rolls by HMI, estimate the fault location of the segment and then exchange them or adjust them to improve the slab quality. KEY WORDS continuous casting,segment,roll-gap,sulphur print 1 前言 邯宝炼钢厂现有两台2机2流DANIELI直弧形板坯连铸机,2#连铸机于2008年10月17日热负荷试车成功,1#连铸机于2009年2月12日热负荷试车成功,试生产一年多以来,连铸板坯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铸坯一次检验合格率为99.18%,综合合格率为99.97%。但由于备用扇形段数量少、扇形段设备漏水、二冷喷嘴堵塞频繁、扇形段对中不良、辊缝偏差等原因曾一度导致连铸坯出现纵裂、角裂和内质不合等质量问题,通过采用辊缝仪在线检测扇形段状态以及通过硫印片和低倍组织进行内质检测,主控画面监控等手段判定出各流扇形段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快扇形段更换速度,提高铸坯质量。 2 辊缝仪检测原理及应用 2.1 辊缝仪检测原理 辊缝仪是电池驱动的,可以自动测量连铸机相关参数的检测设备。铸机维护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铸机设备存在问题的区域,多功能辊缝仪上的传感器可以对连铸机的辊缝、外弧导辊对弧、导辊旋转、喷雾喷嘴等参数进行检测。 2.1.1 辊缝 辊缝传感器采用机械式线性差分变送器为检测元件,配有防水、防冲击外套,辊缝数值定义为

板坯连铸机辊缝及开口度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冶金行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奥钢炼(VAI)非常重视连铸机的技术革新,通过新技术的研发,使这些技术革新在太钢150万t不锈钢炼钢工程中得以实现。其中扇形段的开口度和辊缝测量技术是这些技术革新中的重点。 1辊缝及开口度测量技术的结构 1.1辊缝测量仪的技术数据 辊缝测量仪的技术数据包括以下内容:结构类型,具有数据储存功能的机电操作的辊缝测量装置;安装位置,用在引锭杆过渡链前端;测量范围,基本厚度为200mm和230mm厚的设备;偏差范围,两种厚度的±9mm;测量速度:1.5m/min;测量精度,±0.1mm;测量方向,逆或顺拉坯方向;测量线的数量,整个宽度上3个点;间隙测量,通过感应位置传感器;辊子旋转,通过位置编码器;外弧校正,通过感应位置传感器;数据存放,电池备份存储模块;存储能力,大约50个测量;数据评估,P C机,包括操作系统、监视器和打印机。 1.2样板和直尺 样板用于检查弯曲段和弧形段之间过渡段;用于弧形段之间弧形段和矫直段之间过渡段;用于检查1号和2号矫直扇形段之间过渡段;用于检查2号矫直段和1号水平段之间的过渡段。 直尺用于检查水平扇形段之间的过渡段。 1.3数字千分尺 数字千分尺用于扇形段液压缸位置的修正。 2辊缝及开口度测量技术的功能 2.1SMART扇形段及扇形段位置控制 SMART扇形段及扇形段位置控制是由专门的扇形段控制器来执行对扇形段的位置控制。在连铸机诸如引锭杆工作、热或冷铸坯状态等所有运行状况下,各控制器负责将扇形段的辊缝保持在目标设定值。 2.1.1SMART扇形段 每个扇形段控制器调整各自扇形段的4个定位缸,实际辊缝值是由分辨率为5μm的磁致伸缩位置传感器来测量。各个扇形段控制器通过总线连接到主扇形段控制器,主扇形段控制器也有接口连到连铸机自动化系统。主扇形段控制器向每个扇形段控制器发送设定值信息,从整个SMART扇形段位置控制系统上接收状态和诊断信息,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不间断的运行状况检测。 2.1.2SMART扇形段位置控制 (1)每个扇形段控制器装置将具备以下功能:到主控制器装置的通信;扇形段辊缝偏差的周期性计算以及每个扇形段液压缸位置的修正;扇形段对称性监测;位置传感器值的监控;带连锁的手动模式操作;扇形段校准;产生报警信号。 扇形段控制器控制扇形段的移动,尤其要识别和消除对称性偏差和非允许的实际位置,以避免扇形段偏斜或结构性损坏。如果发生上述情况,扇形段控制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2)每个扇形段控制器可以实现以下扇形段动作的就地手动控制:扇形段辊缝调整;冷状态辊缝调整;急停;操作模式的选择。 另外还有显示实际辊缝值、辊缝设定值、重要参数、状况及诊断信息的4行液晶字幕。 通过铸流内现场位置的数字编码,可以对每一个扇形段控制器进行识别和寻址,还有一个扇形段标志号存储在扇形段位置传感器的电子装置中,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对各个扇形段进行识别。 (3)扇形段校准在维修车间进行。对扇形段进行冷状态辊缝调整,以测量扇形段设备的公差,最后获得的校准值存储在位置传感器的电子装置中,以后可供扇形段控制器检索校准资料。各个扇形段的校准值可以添加到人工使用辊缝测量工具获得的校准资料中。 2.2SMART扇形段位置控制的主要特性 (1)位置控制。实际的辊缝位置可用分别安装在4个压下缸上的超声波位置传感器来探测,位置设定值通过主控制器传给铸坯控制器装置,使用标准液压部件来驱动定位缸移动到设定位置。为使阀的操作达到最小化,特规定了滞后进行位置修正。 (2)故障操作。一是扇形段控制器探测对称性故障,如果其超出允许值范围,它将自动停止每个缸体的动作。二是在一个扇形段控制器功能失灵的情况下,各自的扇形段将维持在上一次的已知位置,扇形段紧急阀关闭,停止辊缝调整,直到本次拉钢结束后才能进行辊缝调整。ASTC/SMART工艺控制软件用优化的故障对策来控制剩余的扇形段。三是其他的故障功能包括:在不能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有SMART扇形段将通过紧急阀进行液压锁定;所有与SMART R有关的自动化功能均具备液压机器保护措施;在液压供给压力降低的情况下,紧急阀锁定扇形段;中央UPS将为主扇形段控制器及各个扇形段控制器供电。 3技术特点 与VAI DYNACS R动态二级冷却模型和ASTC(自动铸坯锥 文章编号:1005-6033(2009)30-0192-02收稿日期:2009-08-14板坯连铸机辊缝及开口度测量技术的应用 李思忠,杨作梁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天津,300308) 摘要:介绍了太钢150万t不锈钢炼钢工程在应用VAI SMART/ASTC技术方面取得 的良好效果,探讨了辊缝及开口度测量技术的功能。该技术自应用以来,实现了辊缝测 量全部自动化控制,且能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连铸机;辊缝测量;开口度测量;ASTC系统;SMART扇形段 中图分类号:TG233文献标识码:A 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