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

观点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

2015-06-11 中国工业报工信微报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绿色制造是其中重要篇章。

“绿色制造包含三方面内容: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实现工业绿色制造,解决当前工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必须要以绿色制造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绿色制造工程将着眼于大气、土壤、水等源头污染防治,围绕能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依托专项技术改造、试点示范、标准引导和强化绿色监管等手段有序实施。”近日,就如何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节能所所长顾成奎时,他做出如此表述。

能效提升是重点

顾成奎表示,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升级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二是新兴产业的高起点绿色发展。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在我国工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体量大、能耗高、污染重,因此,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实施专项技术改造,成为制造业绿色改造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以来,围绕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国家、相关部门、地方和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看,我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

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领域占比在70%左右,而工业创造的产出占全国GDP的比重却不到40%,工业能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加大能效提升等专项技术改造力度,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中围绕能源使用及转换的重点工艺、工序和设备推广热电联产、煤炭高效燃烧、新一代炼焦等先进节能技术工艺;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制造企业用能监测和控制优化管理。

推进重大资源综合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钢铁、废有色、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产生规模越来越大。为此,顾成奎认为,要以尾矿、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为重点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强产业链衔接,加快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培育一批典型龙头企业,逐步扩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完善废油、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建筑垃圾、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制度,打造一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重型矿用载重车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再制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机电产品以及通用型复印机、打印机实施智能再制造,对老旧和性能低下、故障频发、技术落后的在役机电装备实施在役再制造。

努力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国家对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发布了《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等一系列推进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制定了《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等清洁生产标准;中央财政设立了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经过努力,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明显。

但在顾成奎看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清洁生产工作在大型企业开展较普遍,中小企业中尚未得到重视和推广;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但不按审核意见实施,倾向于选择投资小的无费和低费方案,不愿投入资金实施效果更好的中费和高费方案,影响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较低等。

针对现存问题,顾成奎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力度,按照国务院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重点围绕“三区十群”等重点区域内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内造纸、发酵、纺织、化工等水污染重点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电池、荧光灯、农药、铅冶炼、再生铅等高风险污染物防治重点行业,以及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等工业耗煤重点领域,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改造,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顾成奎指出,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必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并制定评价标准。

“4”主要指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2”指的是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目前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比如,研究成果表明,产品全生命周期80%的资源环境影响取决于设计阶段,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是开发绿色产品的根本途径。为此,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生态设计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4年,工信部启动了百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在重点工业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企业,经过2~3年试点,探索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进模式,引导行业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则要研究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的标准体系。同时,探索开展企业绿色评价工作,通过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等法规和市场手段,引导企业逐步向绿色企业转型,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到2025年,我国工业基本建立起绿色制造体系。(记者陈祎淼)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 第一章绿色制造概述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环境、资源、人口。 绿色制造的定义:绿色制造是--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兵士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内涵的广义性表现为: (1)绿色制造中的“制造”涉及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2)绿色制造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 3) 绿色制造涉及的领域包括三部分:①制造问题;②环境保护问题;③资源优化利用问题; (4) 绿色制造是一种充分考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 绿色制造的意义、必要性: (1 ) 绿色制造是实施制造业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绿色制造是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3) 绿色制造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4) 绿色制造技术将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决制造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两大途径: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

“可持续发展”定义(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特征:“三度”。必须能表达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能力流动和物质流动,其焦点是研究在降低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这一问题方面,产业界所发挥的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储运、销售使用,直到最后废弃处置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第二章绿色制造理论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三度”理论: (1)发展度(数量维):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 (2)持续度(时间维) :是从时间,上去把握发展度,强调人类长远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 (3)协调度(质量维) :强调了发展度与持续度的平衡关系,强调了当代人的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的协调,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 绿色与绿色度: 绿色:绝对含义:正面环境影响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标准等级。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标准划定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学业能力测试和水平考试等领域的安哥夫(Angoff)法和书签(Bookmark)法的方法。 (二)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度、区县间均衡度和学校间均衡度三个方面。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上海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罗序(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学业成绩区县均衡度是指上海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一)学习自信心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2019年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9年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招标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二O一九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投标邀请 (2)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10)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10) 投标人须知 (12) (一)总则 (12) (二)招标文件 (12) (三)投标文件的编制 (14) (四)投标文件的递交 (18) (五)开标 (20) (六)评标 (21) (七)中标 (22) (八)合同书的签署 (22) (九)中标服务费 (23) 第三章评标办法 (24) 第四章投标文件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投标文件商务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投标文件技术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相关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合同书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评价指标框架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二)评价依据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并依据本文件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地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评价要求需满足本文件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行业特点细化各行业的评价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地方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工作。 3.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评价工作按行业进行,工厂所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分类。 (三)评价方式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工厂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二、评价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具体指标要求见表1。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1.简述绿色技术的历史、绿色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内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10分) 答:绿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技术的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提出的。客观地讲,是公害事件和环境问题使科学家认识到绿色科技的重要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技术应运而生。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开发绿色技术已形成一股潮流,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绿色技术的发展。美国1994年就发布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并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日本政府倡导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革命,并于2001年制定实施了《绿色采购法》,规定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有优先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义务。2007年,欧盟出台了《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要求对各种用能产品进行节能、延长寿命、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如:机械科学研究院已完成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清洁生产技术选择与数据库的建立、机械工业基金项目--绿色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围绕机械工业中九个行业对绿色技术需求和绿色设计技术自身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首次提出适合机械工业的绿色设计技术发展体系,同时还进行了车辆的拆卸和回收技术的研究。国外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1991年日本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加拿大政府已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绿色计划”。美国、英国、德国也推出类似计划。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除政府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外,广大消费者已热衷于购买环境无害产品的绿色消费的新动向,促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国际经济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绿色产品”比例大约为5-10%,再过10年,所有产品都将进入绿色设计家族,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有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 2.简述传统产品设计的过程和主要不足。(10分)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附件1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为科学评价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创建情况,依据《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号)相关要求,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 一、适用对象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 二、主要指标 指标主要包括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能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有害物质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内容。具体如下表。 指标名称要求分值备注 电能使用效率η(PUE 或EEUE数 值)η ≤ 1.2 50分 50分1.2 < η ≤ 1.692-35*η1.6 < η ≤ 1.8124-55*η 1.8 < η ≤ 2115-50*η 2 < η ≤ 2.285-35*η2.2 < η0分 供电系统 改造 具备能效提升管理制度5分

参照国标GB/T 32910.3安装 电能分项计量系统 5分 水资源利用供水系统具备分项计量系 统,可出具监测点设置示意 图 5分 参照监测手册,进行水资源 使用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 告 5分 具有水资源使用管理制度及 节水管理办法 5分 碳排放监测参照监测手册,进行碳排放 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告 3分具有碳排放监测制度,将碳 排放纳入考核指标,并制定 奖罚机制 2分 有害物质控制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 采购满足国家有关绿色设计 产品评价要求或满足相关节 能、节水、有害物质限制标 准要求的设备和产品 4分 建立有毒有害物质清单及管 理制度 4分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与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 签署回收处理协议或将废弃 电器电子产品交由具有资质 的回收处理企业处理并具备 交付记录 2分 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处理制度及记录 2分

绿色制造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 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它从经济到政治,从观念到行为,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正成为21世纪全球性社会改革浪潮的一个重要主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随后,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若想达到合理的发展,则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并改变消费,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弃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我国企业界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它要求企业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然而,对于制造业来讲,一方面,在工业发展史上,制造业以其绝对的优势奠定了其在工业上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及观念模式下,由制造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日益显露。其中十分突出的一项就是对于环境的威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人类逐步摆脱贫穷,同时亦使人类陷入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心声。在当今时代,绿色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浸染了现代科学技术,也蕴育了绿色制造技术。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将可用资源(包括能源)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应用的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制造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给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企业纷纷寻求有效方法:一方面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促使现代制造过程的组织发生重大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使企业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变化,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以最低的成本和合理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制造业在生存和竞争的同时,又不断消耗资源,产生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并正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因此,如何使制造业尽可能较少地产生环境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这一全新的概念便产生了。 绿色制造技术的内容:绿色制造系统的特征目标是追求废弃物最少和环境污染最小,而决定此两个目标的根本因素是资源流。影响制造系统的资源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决定了实施绿色制造涉及的问题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绿色制造技术从内容上应包括“五绿”,即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包装和绿色处理等五个方面。在绿色制造实施问题中,绿色设计是关键。比如,Boothroyd在Ford汽车公司发表的报告中指出,尽管设计费用仅占产品全部成本的5%左右,但却决定了80~90%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消耗。 绿色设计是在产品及其寿命的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绿色设计又称为面向环境的设计DEE(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像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包装方案设计等环节,考虑这些环节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甚大,应把它们单独作为面向环境设计问题的一个子项加以考虑。其中,面向环境的产品方案设计一般是指涉及产品原理、方法、总体布局、产品类型、包装运输等方面的选择和设计。面向环境的产品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采用尽可能合理和优化的结构(包括有利于包装运输和良好的人机工程的结构),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面向环境的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就是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优化产品的包装方案(从包装材料的选取、包装制品的制造到包装制品的回收处理及包装成本等的优化),使得资源消耗和环境负影响最小。 绿色制造技术的特点: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设备绿色管理和加分项等5个方面、17个指标项组成,具体详见下表。 二、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 绿色数据中心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如下。

(一)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 1.电能利用效率(PUE) 1.1指标说明 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总耗电与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1.2评分规则 总分60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得分按照公式“80-20×PUE”进行计算。 2.设计指标达标情况 2.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比较。 2.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连续一年内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不低于相关政府部门批复的设计指标水平得3分,否则不得分。 3.IT设备负荷使用率 3.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与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的比值。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测量周期为1年的IT设备耗电量÷总安装机柜数÷8760 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功率总和

÷总安装机柜数 3.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IT设备负荷使用率不低于70%,得3分;低于70%但不低于50%,得2分;低于50%但不低于30%,得1分;低于30%不得分。 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 4.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通过直接购买并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平台上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代表电量、应用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所发电力等方式使用的具有直接所有权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比值。 4.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比值不低于5%得2分,低于5%但不低于2.5%,得1分。否则不得分。 5.水资源使用率 5.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数据中心水资源消耗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5.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于0.6L/kW·h得2分,否则不得分。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期决定企业运营合理与否,在长期决定着企业的宏观战略评价的准确性。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也关系着企业的健康运行。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做出评价。 [关键词]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评价指标 1 背景介绍 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对企业和员工十分重要。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与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产出比之间的对比关系,若人力资源投入较少却撬动了较多的企业服务或者产品产出,则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反之,较差。对这种人力资源投入与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产出衡量的系统指标就叫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是一个相对数,是指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优劣。 2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要求指标合理并且客观,设立该指标时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第一,指标本身的合理性和指标对企业现状的适用性;第二,指标衡量兼顾动态性和静态性内容;第三,指标体系有理论基础并经过实证验证。 22 全面性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全面性要求指标系统涵盖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设定该指标时应该符合以下内容:第一,指标涵盖企业的量化内容和非量化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如环境变化、政策变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量化处理;第二,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部分,非财务指标是辅助部分,两者互相补充才能对企业做出全面的评价。 23 可行性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可行性要求企业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实现,即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实施和落实。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在可行性之上,如果非财务指标无法量化,那么就不能在企业得到运用和落实,所以无法纳入到企业

绍兴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办法

绍兴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念好“两业经”决策部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根据《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绍兴市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实施方案(2017-2020)》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培育创建。 第三条市经信局负责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评价和管理工作。各地经信部门负责本区域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培育创建和推荐申报工作,并协助做好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四条申请绍兴市绿色工厂评价的基本条件: 1. 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全市同行业或同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和绿色制造水平居同行前列,企业近二年亩均效益综合排序均为B类及以上; 2. 企业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绿色制造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建立实施绿色制造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奖励机制; 3.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或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 4. 企业符合产品设计生态化、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要求; 5.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 近二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第五条申请绍兴市绿色园区评价的基本要求: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二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2.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3. 园区规上企业30%以上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4. 园区内企业不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生产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产品; 5. 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目录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2) 绿色制造系统 (9) 绿色产品设计与评价 (17) 绿色制造业与绿色再制造工程 (26)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大纲 一、材料科学概述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4.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分类 二、新材料产业现状 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2.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新材料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1.新能源 2.生物医药 3.国防新科技 4.电子制造业 5.汽车制造业 6.绿色制造业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材料 C02:新材料 C03:纳米材料 原理和观点 K01: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K02: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K03:新材料的特点 K04: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重要信息

I0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正文 一、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材料科学”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表现在: 它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 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及劳动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首先,我们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材料的发展。 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探讨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 材料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于新材料及其新材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就新材料的发展而言,其主要趋势有:一、继续重视高性能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二、结构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低维材料正扩大应用;三、非晶材料日益受到重视;四、功能材料迅速发展——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材料和器件一体化;五、特殊条件下应用的材料;六、依靠计算材料科学设计新型材料。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我国材料领域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传统材料产业亟待振兴,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其中包括:一、关键新材料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评价指标层次分析 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以及文献研究,参照我国的《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内容框架做了参考和借鉴。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并听取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意见。增加了“施工管理”、“创新与提高”两个一级评价指标,这样就将绿色施工评价的总体目标拆解为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创新与提高等7个一级评价指标。在一级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形成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人员健康状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噪音控制、大气污染及扬尘治理、污水排放等20个二级评价指标,这样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39],其体系结构见图3-2。 12 评价要素分析 (1)施工管理要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等,其中涉及到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国家对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有明确的规定,涉及的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在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如围挡搭设应规范、

封闭,施工场地及道路应硬化;施工现场应采取防尘物料堆放符合规范要求,临时设施布置应合理,现场防火、用火措施。职业健康与管理方面的规定,如在施工过程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可靠保证。施工现场应有急救、防疫等措施,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定期组织现场工人的健康体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中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节能环保措施作出重要评价。以及建立企业内部的绿色施工管理相关制度,并依据绿色施工相关管理制度对施工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在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上,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实现对施工作业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分。因此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中施工管理因素分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健康状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职业健康与培训4个二级指标。

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7225720.html, 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作者:张晶晶于晓东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0期 摘要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主要包括: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对环境问题的社会态度,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可从绿色知识、绿色价值、绿色态度、绿色行为和绿色技能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0-0058-03 为解决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989年英国学者Pearce等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绿色工作:在可持续、低碳的世界中获得体面工作》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绿色经济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此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2015年,我国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意见》中,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四化”放在并列的地位,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绿色经济发展是以实现人与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旨在污染控制、资源消耗、废物管理等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或标准。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产业的绿色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产业绿色升级的人力资源保障,其本身具备的绿色素养则是产业绿色升级过程中各类环境友好举措能否成功落实的关键。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概念的界定 国内外有关绿色素养的研究较多,但在研究角度、研究领域及应用方向与效果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国外有关绿色素养的研究多以实证方法研究为主,如在资源回收、能源消耗等环境保护领域探讨了环境政策的制定[1]、劳动者的环境教育[2]、绿色意识的形成和改变[3]、环境素养模型[4]等。国内则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教育研究以及环境素养的测评等[5][6]。综合国内外研究,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有关绿色素养的命名和内涵界定不清楚,缺乏准确有效的绿色素养评价指标及测评手段,构建模型的学科角度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绿色素养的命名和界定有所差异,相关的称谓主要有环境意识[7]、环 境素养[8]、环境素质[9]、环境行为[10][11]、生态文明素养[12]等,概念的界定主要在环境与生态知识的认知、环境文明行为的价值判断、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自身与社会行为和环保有力措施与相关技能等方面的侧重有所差异,但其内涵基本一致,都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参与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动性等。在众多研究中,Hines等提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重磅!《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来了 2016-08-21 HC3i 中国数字医疗网 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随着卫生信息 化的发展,国内已基本建立 HIS 、PACS 、LIS 、EMR 、EHR 以 及医院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远程医疗平台等各种信息系统, 卫生行业 正在进入全新的信息化大发展时代。 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 《关 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精神,要求“在 2020 年建成一批绿色和 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而智慧医疗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 分。 智慧医疗可以有效实现医疗流程规范化,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 项目组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信息司委托,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一套科 学的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综合评价医院的智慧应用与管理水平, 指 导和促进医疗机构的智慧应用与建设。 通过对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 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的 3 个一级指标、 16 个二级指标和 144 个三级指标 及 其权重系数(见下表)。其中能力、应用和成效 3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13 、 0.75 和 0.12 。说明该指标体系着眼于具体应用,重点考核智慧医疗的实际应 用水平。 一、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二级指标 A1 基础 设施( 0.764 ) 0.0049 三级指标 组合权 重 A1.1 自 0.0065 助 服务设备 A1.3 家庭监测设备管理 0.0032 一级指标 A 能力( 0.13 ) A1.2 导航设备

2018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申报要求

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申报要求 为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绿色升级,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支持重点方向 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97号)要求,重点在机械、电子、化工、食品、纺织、家电、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围绕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三个方向,推进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 二、实施主体 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以组建联合体的方式协同推进,由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与重点企业、上下游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研究院所等组成联合体,承担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任务。组建的联合体须突出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强化技术、资本等内在纽带,通过签署合作协议书,明确组织方式、明晰责权利。 三、申报条件 (一)联合体牵头单位为项目申报单位。联合体的全部成员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二)联合体全体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或运营机制、成员单位权责利、承担项目的任务分工、资金分配、联合体长期发展计划等。补助资金分

配比例应明确量化,并与各单位所承担的任务量、工程量及标准等产出相匹配。联合体单位应为实施项目深度参与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加强对联合体单位的管理和约束,不得纳入与达成联合体实施目标无直接关系或关联度不高的成员单位。 (三)同一法人项目申报单位限申报1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近三年内已获得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的同一法人单位不得重复申报,所列项目整体(含子项)已申报其他渠道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四)申报项目应符合年度指南方向(见附1),在本领域应具有通用性,突出标准引领,能够形成促进该领域整体绿色水平升级的系统化、集成化模式和绿色标准。项目前期工作应较完善,并应于2020年12月底前实施完毕。项目完成后须达到绩效考核目标要求。 (五)鼓励联合体共同制定实施综合性绿色制造团体标准并积极推动该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支持联合体发展成长为节能环保指标先进、具有长远经济效益、行业引领效果显著、服务带动制造业绿色制造转型的专业机构,逐步形成推动绿色制造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联合体内企业同步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六)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涉及绿色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的重点区域给予一定倾斜支持。 四、具体工作程序 (一)申报单位向所在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下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提出项目申请,项目申请文件须附《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关键信息确认

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及几个战略问题

摘要: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 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化。综述了绿色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绿色制造的研究正在全球制造业兴起,分析和总结了绿色制造研究的阶段特点:然后论述了绿色制造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包括绿色制造认识问题,完整理论体系实用技术体系,社会法律,标准及金融体系,绿色制造人才战略。 关键词:绿色制造资源环境现状战略

Abstract: Green manufacturing (GM) is a modern manufacturing mode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with its ultimate goal of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ximiz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during product life cycle, which includes design, processing,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usage, and disposal of discarded products, and harmonizing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state-of-art of GM is reviewed to show that GM has become a hot issue both in the academy and the industry. Furthermore, the phase attributions of GM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five aspect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from four point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understanding of green manufacturing, theory system establishment, practical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ment, social law and finance system, educa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Green manufacturing Resource Environment State-of-art Strategies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问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西北典型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化特点,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