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团契六忌

青年团契六忌

[日期:2004-11-26] 来源:作者:特约编辑 [字体:大中小]

序言:

随着青年团契在各地教会的不断开展,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喜欢这种形式多样化,且融合信仰、知识和生命于一体的聚会。虽然青年团契的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但也出现了若干问

题,是教会应该注意的。

一、重外表不重内在

参加团契的人,不乏有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的学子,也有产业大军中的年轻人。因为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素质迥异,审美观点也大相径庭。于是,就出现了只注重衣着时尚、流行款式,把教会当做众多社交场合的一个现象。用的《圣经》是最好的,金边皮面,却不认真阅读;聚会时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却东张西望,心思全不在听道上。

二、重言语不重行为

有些人到了青年团契一段时间之后,对教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督教词汇,于是便张嘴闭嘴「感谢神」,甚至《圣经》金句也能背上几句,可是却不能在行为上见证主,行事为人、待人接物与非基督徒没有甚么两样。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基督徒的卷标,

满嘴的「神爱世人」,却没有信仰的行为。

三、重知识不重行为

有些年轻人来到教会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救主,而是为了涉猎一些基督教的知识。他们因为里面没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所以总是喜欢发问难题,钻牛角尖。我们并不是反对年轻人发问,相反,我们是积极鼓励他们多思考,进行思辨,以提高其对信仰的理解和追求。神也喜欢?的儿女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多而又多」,来丰富经历,全面认识并追求真理。但是,有些人是为了追求知识而信仰神,没有一颗饥渴慕义的心,不追求生命之道,那实在

可怜。

四、重性别不重信仰

青年团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弟兄少,姊妹多,因此便出现两种倾向:一则对弟兄特别放任,恐怕那为数很少的弟兄也流失了,让教会不能按照各人特长,人尽其才;另一种倾向就是不敢放手让弟兄工作,参与各项事奉。但是,想让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大胆地给他们事

奉的机会,并善加引导,发挥各人的所长,才能互相搭配,一同服侍神。团契更应发扬民主

作风,而不应受性别和年龄的局限。

五、重联谊不重信仰

青年团契中单身的肢体较多,而且他们绝大部分都处于择偶年龄。如何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择偶观和婚姻观,是各个团契导师应思考的问题。有些人到团契,是把团契当作一种联谊活动,认为教会是交朋友、接触异性的场所。当弟兄姊妹一起相处,异性间相互了解,并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进而愿意建立正当的恋爱关系,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须分辨清楚是择友

在先,还是信仰在先这个重要的问题。

六、重自己不重他人

年轻人的特点之一便是个性化强,往往只关注自己,而不顾及他人。开声朗读《圣经》,唱诗时鞋跟在地板上敲打《赞美诗》节拍,衣着过分袒露,甚至有些人还抱着小狗,穿著拖鞋进出教会等等。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这些本是个人小节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注意,便会有意无意地漠视了他人的存在,甚至扰乱了他人的灵修生活,那就很不应该了。不要因为过分强调自己,注意自己,而使周围的肢体软弱跌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