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监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应掌握本工种安全知识

和技能,对使用的油漆性能及安全措施应有基本了解,并在操作中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用品制度。

2、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和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物品。

3、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开关,必须采用防爆装置。

4、工作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设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5、油漆工的作业场地严禁存放易燃物品。工作场地不许吸烟并必须备有防毒面具。熟练掌握消防知识,不准进行焊接和一切明火作业。

6、无论是喷漆或刷漆作业,严禁踏在未干的构件或设备上,以防滑倒。

7、工作时使用的梯子、跳板必须坚固,要有防滑措施,否则不准使用。

8、油漆涂料凝结时,不准用火熔化。

9、两人在同一工件作业时,应互相协作,以防碰撞。

10、在离地2m以上高处作业和二层以上窗扇外面刷油漆时应系好安全带,并把安全绳拴在可靠地安全地点。天窗、屋架、屋面板等刷油漆和刷浆,应搭悬空脚手架。室内净高45m 以上天棚刷油漆,应搭满堂脚手架,不准在暖气片或设备管线、配件上搭设跳板。在车辆行人经过的地方工作时,附近应设临时挡物、警示标志或派人监护。

11、刷有毒性油漆时,通风应良好,并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容器或封闭的地沟内刷防锈漆或挥发性油类时,应轮换作业,采取通风措施和防爆措施,并不准穿带铁钉的鞋进入工作场所。

12、油漆涂料、稀释剂,应由专人妥善保存管理,注意防火。油棉纱一定要放在桶内,不得乱存。

13、机器在转动中,不准进行刷油漆和喷漆工作。

14、在涂刷油漆时必须避免油漆滴在脚手板上,如有油滴要抹净,并用干灰吸干,防止滑倒伤人。

15、处理废酸废物或废旧煤油、汽油、松节油、硝基漆等易燃物时,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负责。

16、在易燃易爆生产环境中清除油垢应遵守有关规定。

17、工作结束后,应做好现场和个人的清洁卫生。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到处乱扔乱放。下班或餐前一定要把手洗净,涂凡士林部位也要全部洗净。18、登高作业一定要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措施

一、物料外泄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二、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一旦发生人员氨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的情况下,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三、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

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消,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况尽量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

2、发生爆炸事故时,当班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消防队报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本单位有关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种类

本单位主要经营范围为零售汽车配件、汽车油漆、汽车材料、汽车美容材料、五金交电产品,其中汽车油漆属于危险化学品三类易燃液体。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采购、销售、登记制度

1、危险化学品采购分到专人、采购时,必须到有经营或生产危

险化学品资质的单位购买。

2、危险化学品的销售时,购买单位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的经营

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不得向无资质的单位销售。

3、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在委托运输公司进行运输时,承运公司

具有运输资格,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和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

的资质,不得无证运输或无证上岗。运输中必须对危险化学

品做好相应的防护,严禁出现跑、冒、滴、漏。

4、危险品的购销完成后,必须对危险品的品种、数量进行登记。(二)剧毒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本单位主要经营范围为油漆、稀释剂、固化剂均属于三类易燃液

体,未有从事剧毒化学品的经营活动。

(三)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办法

本单位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经营,未有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四)安全检查制度

1、安全生产检查的原则。

⑴安全生产检查本着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⑵安全生产检查本着群众检查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⑶安全生产检查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原则。

2、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⑴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

情况。

⑵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

⑶企业职工安全纪律执行情况。

⑷防护用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

⑸工业卫生、防尘、防毒和有害职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等是否齐全、完整、有效。

⑺各种电器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

⑻各种环境的防火、防爆、避雷、静电、照明等的安全情况。

⑼有关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有关材料归档情况。

3、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时间

⑴安全检查的方法:

①日常检查,即每天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②周末检查,每周分分别组织安全检查组进行安全检查。

③节、假日前检查,凡节、假日前都要对本单位各生产环节,

各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④专业性检查,依靠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检查组,深入现场和要

害部门进行检查。

⑤季节性检查,由公司安全员深入各生产现场和要害部门进行

安全大检查。

⑵安全生产检查的时间规定。

①生产作业工人,每天(班)进行多次班前、班中安全巡检查

活动。

②车间,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安全巡检活动。

③各分厂部门每天至少一次抽检,每周至少两次全检,每月至

少一次综合性检查。

④各种活动可交叉进行。

(五)、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安全教育的分类

⑴入公司前教育。

⑵日常教育。

⑶特殊安全教育。

2、入公司前安全教育

⑴入公司前安全教育的种类包括:

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

②企业的性质、生产特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③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消防知识;

④典型事故与应吸取的教训。

⑤本单位概况、生产或工作特点;

⑥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安全操作规程等;

⑦安全设施、急救器材、消防器材及个人保管的消防用品性能及

使用方法;

⑧本单位曾发生的事故应吸取的教训。

3、日常教育

⑴日常安全教育的特点。

日常安全教育的特点:不分时间、不论场合、不拘形式,经常

地、反复地对职工进行广泛、深入、系统的安全教育。

⑵安全活动日的要求。

①以部门、段组为单位,每星期进行一次安全日活动,可采取多

②形式,每次活动不少于50分钟。

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领导、有记录,不能随意不参加活动。

⑶安全活动日的内容。

①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简报、规程、企业有关安全规定。

②学习安全技术知识。

③开展岗位练兵,组织种类安全表演赛。

④检查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

题,制定改进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⑤讨论分析典型事故,吸取事故教训,结合本岗位工作,防止类

似事故的发生。

⑤举行安全技术讲座、交流。

4、特种安全教育

特殊安全教育由管理部门进行。

(六)安全奖惩制度

1、目的

为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

连续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奖惩工作

3、职责

⑴总经理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并负责安全奖励资金的落实。

⑵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制订,并监督实施。

⑶公司财务部负责落实安全生产奖励资金。

⑷综合管理部是安全奖惩管理归口管理单位。

4、内容

公司按照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和“预防为主,奖罚分明”的

原则,在安全生产中施行奖励和惩罚。

⑴有以下行为者,公司应在年终时从安全经费中给于奖励:

①认真贯彻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在预防事故、安全

施工过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②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③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使职工生命和

国家财产免受和减少损失的;

④在安全技术、卫生方面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提出重要建议者。

⑤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在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⑥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扎实,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检查,

落实安全措施,成绩显著者。

⑦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按公司要求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台

帐,基础资料内容健全,记录完整规范,管理出色者;

⑵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公司应给予处罚:

①每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

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爆炸事故)一起扣事故责任单位1-10

万元。

②若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事故的,每发生一次,对事故责任单位

第一负责人罚款1000元,安全员罚款500元。

③若因违章造成自身或他人伤害的,对事故责任人罚款300元。

④若因管理不善造成轻伤事故的,对事故单位第一负责人罚款

200元,安全员罚款100元。

⑤对发生事故而隐瞒真相,甚至破坏现场、拒不配合事故调查小

组工作的,除对事故单位按事故类别处罚外,另再罚该单位

1000元,第一负责人500元,安全元200元。情节严重者按

国家相关法规处置。

⑶实施

①综合管理部制定奖励和处罚报告,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②个人或单位奖励在年终时从安全经费中支出。

③个人罚款在当事人接到处罚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上缴公司财

务部,单位罚款从该单位年终决算中扣除

(七)消防(防火)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本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人身、集体财产的安全,保障本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属各部门。

3、内容:

⑴办公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所属单位(或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负责,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⑵各单位(或科室)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⑶办公场所的每一个房间都要落实具体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⑷各单位(或科室)要由主要领导组织,对办公场所至少每半个

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不能整改的隐患要及时上报。

⑸各单位(或科室)要加强消防安全技能教育,要做到每个人都

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火场逃生及自救

4、火灾预防

⑴禁止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电器。

⑵禁止存放油漆、汽油、鞭炮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⑶各部门各类物品要分类摆放,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

⑷禁止禁烟内吸烟。

⑸照明灯、电脑、电暖气等要做到人走停电。

⑹电线、插座、开关能够满足用电负荷,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⑺可燃物要远离电源、插座、开关及运行的设备。

⑻电线要固定牢靠。

⑼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必要的消防安全标志。

5、违规处罚

⑴对本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实行事故(及隐患)责任追究制度,

照本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⑵对违反本规定的处罚包括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

究刑事责任。

⑶对违反本规定的罚款为100-500元。

(八)生产安全生产事故制度

1、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事故的报告、统计、上报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在掌握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各部门

3、内容

⑴事故报告。

发生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要保护好现场,由伤者本人或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原因报告上报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由企业负责人及时报上级安监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

⑵事故的调查处理。

①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对伤者组织抢救。

②要保护好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围栏和标志,派专人看

护,使被破坏的物件、碎片、残留物、致伤人的位置等保持原样,不准移动或冲刷清洗。

③事故发生后,重伤以下的事故由企业负责调查处理。死亡和重大

事故由企业上报,由上级安监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处理。

④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一是勘察事故现场。

查清受害人或肇事者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作业程序、作业时的动作或位置、致伤物体,并拍摄事故现场。二是查清受害人和肇事人的有关情况。查清受害人和肇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等级、从事本工种的时间、接受教育情况和发生事故原因,对证人的口述材料要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并责成写出书面材料。三是查清单位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预防

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⑶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①各部门安全生产事故的月报表必须及时准确。

②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向上级安监部门和企业主管部

门报送每月的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③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报表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统计上报,不得隐

瞒、虚报、迟报或拖延不报。

(九)消防设备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做好本单位消防工作,避免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规定。

2、定义:

本规定中的消防设备,是指本单位内放置的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以及室外消防栓等消防专用器材和设施。

3、内容:

⑴消防设备管理工作在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综合部负责购置设备、组织检查、落实规定、整改隐患、协助购置设备等工作;各部门由负责人根据本部门实际,指定有责任心强、有一定消防知识的同志担任本部门消防安全员,负责管理本部门所在区域内的消防设备。

⑵购置消防设备落实登记制度。在消防设备购置登记本上要注明以下内容:设备名称、数量、购置日期、购置原因、安放位置、经手人签名、使用部门负责人或消防安全员签名等。

⑶消防设备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任务分配如下:综合部负责本单位的消防设备管理和室外消防栓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⑷安全员要熟悉本单位区域内消防设备的配置位置、数量及状况,固定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情况,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和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作情况等。

⑸安全员对本单位消防设备的管理以检查的方式进行,一般部位每周检查1—2次。检查结果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有:设备名称、数量、安放位置、设备状况、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和消防安全员签名等。

⑹检查时发现有下列隐患之一的,须迅速报告保卫处,由保卫处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限期整改:

①、消火栓、灭火器和其它设备丢失、损坏或挪作它用的;

②、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③、消防设施、器材周边有堆放其它物品的;

④、安全疏散通道不畅通的;

⑤、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的;

⑥、防火安全责任人不明确,消防设备管理制度不落实的;

⑦、工作人员缺乏防火安全基本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材的;

⑧、其他影响消防安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的。

⑺检查中发现下列对消防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物品,必须没收:

①私接乱拉电线、插座;

②被责令限期整改,未按要求整改而继续使用的对消防安全构成隐患的工具和设备;

③其它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物品。

⑻综合部对本单位的消防设备、消防安全员和管辖区域进行登记造册,负责检查、督促消防设备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通常每月组织一次本单位的消防设备状况和管理登记情况巡查。对消防设备管理良好和登记清楚的部门和人员提出表扬,发现存有消防设备管理差和登记混乱的,对部门和当事人提出批评并责令整改。

(十)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劳保用品的管理,更好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订本

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劳动保护和劳保用品的管理。

3、基本原则

⑴为防止各种职业中毒和外伤而发给员工使用的各种用品统称为劳动保护用品。各种劳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项辅助措施,应于生产福利待遇区分开来。

⑵各种劳护用品是根据各工种的劳动特点和条件而相应确定。凡属于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必须按规定发放。

⑶各种劳保用品发放标准依照集团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生产操作条件而制

定。随着操作条件的改变而调整。

⑷凡上岗操作的员工必须配备有防护用品,并按规定穿戴用品。

4、职责

⑴综合部负责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的制定

⑵综合部负责监督检查劳护用品管理制度贯彻和劳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5、管理办法

⑴、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的制定

①综合部根据岗位安全操作需要,由各部门主管填写“岗位操作劳保用品申报单”,经综合部经理审核后,按标准发放。

②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原则上每年审核,调整一次,以使发放标

准符合实际性。

③如有特殊情况(如新项目,新原料的使用等)需要对个别岗位的劳保用品发放标准进行调整的,由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批准后报综合部。

⑵劳保用品的采购

①综合部于每月25日以前,根据仓库库存情况和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编制劳保用品采购单,经综合部经理批准后交采购员采购。

②采购员根据采购单于每月3日之前,将所需的劳保用品采购入库。

⑶劳保用品的发放

①仓库管理员于每月5日,通知各部门主管开领料单领用劳保用品。

②劳保用品的发放必须严格按发放标准进行发放。

③仓库管理员每次发放完劳保用品后,必须在劳保用品登记簿上作好发放台帐,以备核查。

⑷劳保用品使用

①发放给员工个人的劳护用品,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

②对于特种劳保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安全带,安全帽等)各使用部门需放在劳保用品专用柜,要指定专人保管,经常检查消毒,以保证能随时安全使用。

③进入油漆车间在生产操作投料时必须带好防毒口罩,且每天要更换防毒口罩中的活性碳。

④特殊工种在工作时必须严格按要求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