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

B.研究郭晶晶跳水时,可以把她看成质点

C.研究从广州到北京的列车行驶时间,可将列车看成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2.下列哪个图像能正确地描述出从一楼出发到二十二楼终止的电梯运动情况:()

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kt。其中k=0.3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 电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

4.伽利略在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中,构想了理想实验,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 A.把猜想和假说结合在起来

B.把提出问题与猜想结合起来

C.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5.以卵击石,鸡蛋破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B .鸡蛋对石头的力大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C .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平衡 D .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性质相同

6.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 ,现把一重量为G 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分开,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 (A)45° (B)60° (C)120° (D)135°

7.轻杆AC 的C 端固定在轴上,在A 端挂一个重物G ,杆的A 端被一根轻绳按图中所示两种情况系住,不计杆AC 的重力,设甲图中AB 受拉力大小为F 1,乙图中绳AB 所受拉力大小为F 2,比较F 1和F 2的大小,那么应有( )

A 、F 1=F 2

B 、 F 1>F 2

C 、 F 1

D 、 无法比较

8.一个人蹲在磅秤上不动时,称其重力为G ,当此人突然站起时,在整个站起过程中,磅秤的读数为( )

A. 先大于G ,后小于G

B. G 先小于G ,后大于G

C.大于G

D.小于G

9.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10.如图,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重力为G ,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 =

2

G

推物体,物体恰能沿斜面斜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约为:( )

A. 0.50

B. 0.58

C. 0.70

D. 0.82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全对得5分,漏选得3分,

错选得0分。以下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30o

30o 甲 乙

11. 某中学上午第一节课上化学,第二节课上英语,若每节课为40分钟,课间为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相同

B.英语课和化学课的时间相同

C.化学课的末时刻即是英语课初时刻

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时间

12.为了测得楼房的高度,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个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 )

A.仅测出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仅测出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仅测出石块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变化

B.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C.物体运动中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变化

14.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若t=0时两车恰好同时经过同一计时线处,算作比赛开始。则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像如图所示。哪些图示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5(6分).在“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使白纸固定,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点,下列关于此时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B.只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及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

G

E

O

C

F1

F

C.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以及结点对应的位置O

(2)接着该同学改用一个弹簧秤来拉橡皮条,关于此时的操作及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___ __

A.拉橡皮条时必须使结点与位置O重合

B.拉橡皮条时不必使结点与位置O重合

C.此时必须要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F′

D.只需记录下拉力的方向而不必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F′

(3)此后为了探究F1、F2与F′的关系,应作出F1、F2与F′的 ____ ___ A.力的示意图B.力的图示

16(7分).光电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是研究运动的常用装置,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它往往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如图所示;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时得到的数据表格.保持滑块质量M(M=0.2kg)不变时的实验数据。

砝码的质

m/kg

滑块所受拉

力大小的

近似值

F/N

滑块通过光

电门1的

速度

1

v/(m/s)

滑块通过光

电门2的

速度

2

v/(m/s)

两光电

门的

距离

S/m

滑块加速度的计

算值

a/(2

/s

m) 3

10

5-

?2

10

9.4-

?0.09 0.15 0.50 =

1

a2

10-

?3

10

10-

?2

10

8.9-

?0.12 0.21 0.50 =

2

a2

10-

?3

10

15-

?2

10

7.

14-

?0.14 0.25 0.50 =

3

a2

10-

?

①(3分)请完成上面表格内的“加速度的计算值”的填空(结果取

...2.位有效数字

.....)

②(2分)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a-F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a-F图象

③(2分)由a -F 图象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7分).民航客机一般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紧急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生成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人员可沿斜面滑行到地上。若机舱口下沿距地面h=3.2米,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L=5.5米,一个质量m=60千克的人沿

气囊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f=240牛,人滑至气囊底端时速度V 有多大?(g=10米/秒2

18(8分).如图,物体由静止从A 点沿斜面匀加

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 点,设经过B 点时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已知AB

长S 1=4米,BC 长S 2=6米,整个运动历时t=10秒,

求物体沿AB 和BC 运动的加速度a 1和a 2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19(10分).如图,质量M=6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和绳子(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m=10千克的

货物:(1)货物以a 1=2米/秒2

匀加速上升时,人对地面压力多大?(2)货物匀加速上升时,其最大加速度a m 为多大?(g 取10米/秒2

20(12分).如图,水平传送带A 、B 相距S=3.5米,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 端时瞬时速度V A =4米/秒,到达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g 取10米/秒2)

(1)若传送带不动,V B 多大?

/N

(2)若传送带以速度V=3.5 米/秒逆时针匀速转动,V B多大?

(3)若传送带以速度V=3.5 米/秒顺时针匀速转动,V B多大?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B

2.A

3.C

4.C

5.D

6.C

7.B

8.A

9.B 10.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1.BD 12.ABC 13.AC 14.AC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15.(6分)(1) C (2分) (2) A C (2分) (3) B (2分)

16.(7分)(1) 1.4 3.0 4.3 (每格1分) (2)图略(2分)

(3) 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2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

17(7分)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α—f = ma ①

由运动学公式:V2=2aS ②

根据①②解得:V=4.5米/秒③

(评分细则:①式3分,②③式各2分。)

18(8分)解:

设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和时间分别为a 1和t 1,设在AB 段的加速度和时间分别为a 2和t 2,依题意得:

2

1122212

1

2

AB BC a t S a t S == ①

物体在AB 段的末速度即在BC 段的初速度,则:

1122a t a t = ②

又 t 1+t 2=t ③

联立上四式代入数字解得:a 1=0.5m/s 2

,a 2=0.33m/s

2

(评分细则:①②③④各2分。) 19(10分)解: (1)(5分)

以物体为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g=ma ① 所以F=120N 以人为对象,由力的平衡: F+N=Mg 所以N=480N ② 由牛顿第三定律:

N ′=N=480N ③ (2)(5分)

以物体为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ma 可知: 货物加速度最大时,绳子拉力最大 ④ 以人为对象,由力的平衡:F+N=Mg 可知:

绳子拉力最大时,支持力最小,等于0 ⑤ 由以上两式求得:

a m =50米/秒2

(评分细则:①②④⑤各2分,③⑥各1分。)

20(12分)解:

(1)(6分)当传送带不动时,工件由A 向B 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21/mg

a g m s m

μμ=

== ①

由: 22

2B A v v gS μ-=- ②

解得: 3/B v m s = ③

(2)(2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工件受向左的摩擦力,由A 至B 一直做减速运动,故到达B 点时的速度仍为3m/s 。 ④ (3)(4分)

设工件由V A =4m/s 减速到速度为V=3.5 m/s 的位移为L :

由:V 2—V A 2

=2aL

得:L=1.9米〈3.5米 ⑤

由于L=1.9米〈3.5米,所以工件先减速运动1.9米,后加速到3.5米/秒 所以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3.5m/s 。 ⑥

(评分细则:①②③④⑤⑥各2分。)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15. (1) _______ _____ (2) ___ ___ (3) _______ ___ _ 16. (1) =1a 210-?;=2a 210-?;=3a 210-?。

(2)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

封 线

(3) ________ __ _。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超出方框作答无效)

学校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

封 线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