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1 微电网的典型结构

制器开关断路器敏感

负荷一般

负荷电力传输线信息流线

图1 微电网结构图

图1为微电网的结构图[1][2],它通过隔离变压器、静态开关和大电网相连接。微电网中绝大部分的微电源都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负载相连接,使其控制灵活。微电网内部有三条馈线,其中馈线A 和B 上连接有敏感负荷和一般负荷,根据用电负荷的不同需求情况,微电源安装在馈线上的不同位置,而没有集中安装在公共馈线处,这种接入形式可以减少线路损耗和提供馈线末端电压支撑。馈线C 上接入一般负荷,没有安装专门的微电源,而直接由电网供电。每个微电源出口处都配有断路器,同时具备功率和电压控制器,在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下,调整各自功率输出以调节馈线潮流。当监测到大电网出现电压扰动等电能质量问题或供电中断时,隔离开关S 1动作,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以保证微电网内重要敏感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同时各微电源在能量管理系统的的控制下,调整功率输出,保证微电网正常运行。对于馈线A、B、C上的一般负荷,系统则会根据微电网功率平衡的需求,将其切除。

2 负荷分类、要求及接入设备功能

2.1 负荷分类与要求

根据负荷对电力需求的特性可将负荷分为基本两大类[3]:

敏感负荷:对这一级负荷断电,将造成人身事故、设备损坏,将生产废品,使生产秩序长期不能恢复,人民生活发生紊乱等。这是这是敏感负荷中的重要负荷。由于供电中断会造成大量减产、人民生活会受到较大影响的用户负荷,这是敏感负荷中的比较重要的负荷。

一般负荷(非敏感负荷):敏感负荷以外的属于一般负荷。可视为一个可控的负荷参与微电网的能量调度,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孤网模式时)可中断其供电,以此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要求:敏感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以及较高的供电质量。并由独立电源供电。

非敏感负荷对供电方式无特殊要求。

2.2负荷接入设备功能

(1)负荷通断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敏感负荷与一般负荷均应正常供电,当微电网系统因事故出现功率缺额或运行在孤岛模式,应采取切断一般负荷,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2)负荷保护

具有自动跳闸和电动合闸功能,可切断故障电流,发挥保护作用。

(3)微电网功率平衡控制-自动低频减载[4]

当微电网系统因事故出现功率缺额时,其频率将随之急剧下降,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的任务是迅速断开相应数量的一般负荷,使系统频率在不低于某一允许值的情况下,达到有功功率的平衡,以确保微电网系统安全运行。

(4)负荷监测

提供微电网线路负荷的实时数据包括负荷功率,线路电流情况。对所有线路进行监控,对大负荷及超负荷提供预警和报警信号。

3微电源分类、特点、工作方式及接入设备功能

3.1微电源分类与特点[5]

光伏电池无废气排放、无化石燃料消耗,采用与建筑物集成在一起的模块可联合生产低温热能为房间供暖。但输出的功率由光能决定,因此是断续的,不能与负荷完全匹配,因此常常需要蓄电池或其他辅助系统。一般光伏电池发电模块拥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电池板监测和保护功能、逆变并网等功能,以保证光伏电池能够可靠、安全地运行。

微型燃气轮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发电效率高、污染小、运行维护简单可以统一调度。微型燃气轮机模块具有气体温度、压力、流量测量、燃料供给、燃料注入控制、热量处理、转速监控,气体污染物监测、功率调节及并网等功能。具有电力电子转换和控制接口的微型燃气轮机可跟随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变化,主要起负荷跟踪和削峰填谷的作用。它的另一个作用是完成基本的有功功率控制的同时,可调节系统输出的无功功率,实现电压调节和功率因数的调整。因此是目前最成熟、最具有商业竞争力的分布式电源之一。

3.2微电源典型工作方式

(1)光伏电池具有MPPT和定电压两种工作方式。

当工作在MPPT工作方式且无功功率可调时遵循Q-V下垂特性。

当工作在定电压工作方式时遵循P-f下垂特性。

(2)微型燃气轮机可工作在功率可调的运行方式或定功率的运行方式。

当工作在功率可调的方式时遵循P-f下垂特性和Q-V下垂特性。在此工作方式下,微型燃气轮机可作为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调节电源,快速跟踪负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变化。

当工作在定功率的方式时按照设定值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3.3微电源接入设备功能

由于光伏电池电压等级低,需采用DC-DC中的Boost电路升压至合适的电压等级,然后通过逆变把直流电变换为标准的交流电,供给负荷或并入电网。即经过DC-DC-AC变换接入微电网。并可根据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自动切换工作方式的功能。

微型燃气轮机为不稳定的交流电源,需要先变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技术变成标准的交流电,供给负荷或并入电网,即经过AC-DC-AC变换接入微电网。并可根据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自动切换工作方式的功能。

3.4微电源控制功能

微电源的基本控制由微电源控制器完成,主要功能包括微电源自身的调节功能即微电源机组工作方式的切换。能量调节功能包括有功/无功控制、电压/频率调节、孤岛模式下负荷分配/电压、频率调节等。

3.4.1微电源工作方式的切换

根据微电网负荷用电需求并结合微电源控制策略切换微电源的工作方式。

(1)对于光伏电池在MPPT和定电压模式之间切换。

(2)微型燃气轮机可工作在定功率与功率可调的模式两种方式下。在功率可调时可工作低位

运行和高位运行两种方式下。

(3)储能装置根据蓄电池的荷电状况以及此时的负荷是需求,蓄电池可工作在充电模式与放

电模式。

3.4.2能量调节功能

(1)有功功率调节

在并网运行模式时,系统的频率是固定,微电源发送分配好的有功功率,在孤网运行模式下,通过快速的电力电子装置,根据P-f下垂特性,调节微电源的输出有功功率使功率输出与负荷需求保持平衡。

(2)无功功率调节

在并网运行模式下,能量控制器监测负荷和无功的变化,通过储能装置进行无功调节,并补偿无功,维持系统功率平衡。

在孤网运行模式下,应具备三个功能⑴根据预先设定的Q-V特性阻止末端电压偏压;

⑵参与特定负荷线路的电压调整;⑶根据负荷设定的功率因数补偿无功。

电压调节:通过调节微电源电压的幅值,相角,与系统要求相匹配,而且负荷和微电网的功率因数可得到控制。

功率因数调节:当电动机启停时负载的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可以影响到微电网的电压稳定。通过调节微电源无功输出使负载的功率因数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工作点。

对分布式电源的控制除了满足以上要求外,微电源自身还应具有以下功能:

(1)通信功能

接受能量管理系统的调度,同时上传自身的各种状态信息。

(2)辅助的电能质量改善功能

微电源在自身不对电网造成污染的前提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进行谐波抑制和不平衡补偿等。

(3)保护功能

微电网内部有数量众多的分布式电源,且它们之间的距离短,这就造成了短路电流的急剧增大,而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时效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严重威胁了电力电子设备的安全,所以分布式电源自身必须具备各种可靠的保护功能(如过压、过流及故障等)。

4储能装置分类、特点、工作方式及接入设备功能

4.1储能装置的分类与特点[5]

铅酸蓄电池尽管能量密度小,但功率密度高、放电时间长、由于技术成熟性价比高,因此成为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蓄电池。当蓄电池作为调节电源时,每次调度之前应先检查蓄电池的剩余容量,若负荷低谷时蓄电池容量已经达到90%以上,则不给蓄电池充电;若剩余容量低于20%则暂时不用蓄电池,将它作为负载进行充电(负荷高峰时不充电)一直到容量达到80%以上为止,否则作为电源参加经济调度。

4.2典型工作方式

蓄电池可工作在功率可调的运行方式或定功率的运行方式。

当工作在功率可调的方式时遵循P-f下垂特性和Q-V下垂特性。在此工作方式下,蓄电池组可作为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调节电源,快速跟踪负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变化。

当工作在定功率的方式时按照设定值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3装置接入设备功能

蓄电池为直流电源,由于他们的电压等级低,需采用DC-DC中的Boost电路升压至合适的电压等级,然后通过逆变把直流电变换为标准的交流电,供给负荷或并入电网。即经过DC-DC-AC变换接入微电网。

蓄电池控制器具有对蓄电池电压、电流、储能的监控功能,还有充放电功能和启停限定功能。蓄电池充电时,能量管理系统主要监视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综合健康度和安全中断标准。主要监测的参数有:电压、电流和温度。当对蓄电池的所有状态检查完成后。蓄电池的充电定时器开始启动。如果检测到蓄电池超过临界安全值,则充电暂停,如果故障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值,则停止对蓄电池充电。并可根据系统稳定运行要求自动切换工作方式的功能。

5系统运行目标与策略

5.1联网模式下的运行目标与策略

在正常情况下,微电网并网运行,由大电网提供刚性的电压和频率支撑,内部微电源工作在电压源或电流源状态,在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下,调整各自的功率输出。微电网和大电网共同承担内部负荷。

并网运行时,微电网能量管理的协调方案为:

(1)光伏发电一直保持MPPT模式;

(2)检测储能装置的荷电状况以确定是否充电。当检测到蓄电池未充满时应充电,若充满就

停止充电。能量控制器检测负荷和无功的变化。在联网模式时,蓄电池不参与供电。仅通过储能装置进行无功调节,并补偿无功,维持功率平衡,维持系统稳定的作用。

(3)微型燃气轮机在联网模式时不参与供电。

(4)微电网能量管理器将增加与各级微电源之间的通信协调工作。

并网运行发生故障时,由于微电源的分布式特性,可由微电源能量管理系统迅速定位故障点位置。当故障点在微电网内部时,由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器通过综合各微电源的信息给出相应调整;当故障点在微电网外部时,通过主网调度中心与各高级调度中心相互通信以确定故障严重程度。如超出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网可选择与主网断开,进入孤岛运行,这样可同时保证主网与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5.2孤岛模式下的运行目标与策略[6] [7] [8]

当大电网出现电压骤升、骤降、不平衡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或有计划检修时,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此时的电压和频率由内部各微电源负责调节。负荷和微电源地投切常用来维持功率平衡以此确保微电网的电压和相角的恒定。因此控制策略必须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微电网能量管理的协调方案为:⑴应切除可中断负荷确保微电网对敏感负荷的可靠供

电,保证敏感负荷的正常工作;⑵光伏发电尽量一直保持MPPT模式(若需要可工作在电压限制模式);⑶根据储能装置的运行状况,管理微型燃气轮机的投切和发电容量。当储能装置吸收部分能量时,切除部分微型燃气轮机,当储能装置释放能量时,投入部分微型燃气轮机来供电;⑷能量控制器检测负荷和无功的变化,通过微型燃气轮机或储能装置进行P、Q调节,并无功补偿,维持功率平衡,保证供电质量。

在孤网模式下各微电源协调控制策略:

(1)光伏电池应保持MPPT模式,当光伏电池输出大于负荷消耗且蓄电池充满时,应工作

在定电压模式。

(2)蓄电池储能为0,光伏输出持续增加但小于负荷消耗时,蓄电池停止运行。光伏输出超

过微电网负荷消耗,蓄电池未充满。蓄电池充电。

光伏输出小于负荷消耗时或光伏输出为零,蓄电池有储能,应工作在放电模式。

(3)当光伏输出超过微电网负荷消耗,应工作在低输出运行模式。当负荷需求持续增加,光

伏电池和蓄电池已不能满足负荷用电需求,微型燃气轮机则增加输出功率。光伏发电结束且储能装置储能为零,则完全由微型燃机轮机供电。

5.3PCC接入监控设备的功能与要求

微电网PCC的各种状态信息包括系统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以及各个微电源的状态信息能上传给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根据这些参数制定控制方案,发布命令。

6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具有数据综合处理、方案制定、命令发布及与微电网并网功能,主要包括对微电源的控制、储能装置管理、负荷管理、来电自动并网、断电或故障自动进入孤岛运行的控制功能等[9]。

(1)方案制定、命令发布

经过通信上传的PCC点,各微电源控制器,断路器,负荷节点的各种参数,经过综合数据处理,制定微电源的投切、工作方式切换、功率输出等调节,断路器的通断等控制策略。然后把这些设定值与控制命令发送各调节装置。维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

(2)对微电源的控制功能

根据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命令改变微电源的工作方式,并且按照发送的设定值调节微电源的功率输出。能量管理系统检测调节电源的输出特性。当负荷需求增大时,通知微电源增加输出功率。当负荷需求减少且蓄电池充满时,则通知微电源减少输出功率或关闭某些微电源。

(3)储能装置的管理

蓄电池充放电与电压、功率管理可检测蓄电的充放电状态,并且根据系统需求对其进行充放电管理,并能控制储能装置的工作方式。以及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参与有/无功率调节。

(4)负荷管理

根据检测到的负荷大小分配微电源的出力,保持微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平衡,在微电网孤网运行时,切除一般负荷,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5)模式切换与通断控制

当检测大电网来电时,能自动的将微电网由孤网运行模式过渡到并网运行模式下。当并网后发生故障且故障点在微电网外部时,通过主网与各微电网相互通信以确定故障严重程度。如超出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网可选择与主网断开,进入孤岛运行。并可实现两种运行模式的无缝转换。并根据微电网的工作状态发布微电源与断路器逻辑控制控制命令。当满

足投切条件时,能量管理系统通知微电源控制器和各断路器动作,完成预定的投切操作,以减少或增加输电线路的功率,确保微电网系统的功率平衡。

7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实现方案

7.1建立模型

建立了典型的微电网模型,包括微电网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运行方式、负荷模型、微电源类型、容量以及位置的确定并建立合适的微电源仿真模型。

1.电压等级:380V/220V

2.接线方式:微电网接线采用放射式接线。

运行方式:并网运行、孤岛运行

3.负荷模型:采用恒功率静态模型来表示馈线上各节点的负荷,同时假设负荷三相对称。

(1)负荷类型:敏感负荷非敏感负荷(可中断负荷)

(2)负荷大小最大负荷:敏感负荷与一般负荷功率需求之和为最大负荷。

最小负荷:取最大负荷的30%为最小负荷。

4.微电源类型: 微型燃气轮机、光伏电池、储能装置(铅酸蓄电池)。

5.微电源发电容量确定:微电源的额定功率应该与敏感负荷峰值功率需求相匹配。

6.微电源位置确定[10]:可选择在线路中间偏末端的位置。

7.2微电网能量管理

(1)微电源管理

根据微电网的拓扑结构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在并网模式时,应预先确定微电源的功率输出值,能量管理系统合理分配设定值给各个微电源。并监控PCC点的电量参数,当出现无功不平衡时,并确定无功补偿量,分配这个值于储能装置,使储能装置发无功,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并根据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源协调控制策略投切微电源。

在孤网模式运行时,根据负荷需求确定微电源的功率输出值,能量管理系统合理分配设定值与各微电源。根据预先设定的VQ特性阻止末端电压偏压;参与特定负荷线路的电压调整;根据负荷设定的功率因数补偿无功。通过能量管理系统把这个这分配给调节微电源。维持电压稳定。能量管理系统根据能量管理控制算法确定设定值,分配给各微电源参与系统的调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管理

能量管理系统主要监视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综合健康度和安全中断标准。按照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充放电。

(3)负荷管理

提供负荷跟跟随功能,实时检测负荷大小,在并网模式下,负荷的供电主要由大电网提供。在孤网模式运行时,一般负荷被切除,根据检测到的负荷大小,分配微电源的出力,保持微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平衡。

7.3能量管理系统通讯与控制功能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具有数据综合处理、方案制定、命令发布及与微电网并网功能,主要包括对微电源的管理、储能装置管理、负荷管理、断网与并网的控制功能等。各控制器经过通讯线路上传各自的状态信息,包括的PCC点电网参数,各微电源输出特性参数,断路器通断状态,负荷的各种电量参数,经过能量管理系统的综合数据处理,制定微电源的投切、工作方式切换、功率输出等调节,断路器的通断等控制策略。然后把这些设定值与控制命令发送各调节装置,维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

7.3.1上传信息:

(1)PCC点:通过大电网监控装置上传大电网的各种参数包括大电网的电压、频率、相位

角等。在联网运行模式下,将大电网电压、频率与微电网当前电压和频率做比较,分析是否同步,如果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调节储能装置和光伏电池的功率输出,以尽快与大电网同步。

(2)光伏电池功率电压控制器:上传光伏电池的工作方式(MPPT/定电压),输出电压、电

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值。

(3)储能装置(蓄电池)功率电压控制器:上传储能当前的工作方式、充放电的电压、电流,

输出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值,荷电状态等。

(4)微型燃气轮机功率电压控制器:上传微型燃气轮机的运行状况(是否投入运行、低位运

行、高位运行、)工作方式、输出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值。

(5)负荷参数:包括负荷的大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等。

(6)各断路器的通断状况。

7.3.2发送命令:

(1)PCC点的信息

在联网运行模式下,将大电网电压、频率与微电网当前电压和频率做比较,分析是否同步,如果偏差超过允许范围能量管理系统计算无功功率补偿量,并把这个值传送给储能装置。命令储能装置发送无功,维持系统平衡。

当监测到大电网出现电压扰动等电能质量问题或供电中断时,通知隔离开关S1动作,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

当大电网来电时,检测当前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电压、频率、相位角,若微电网与电网不同步,能量管理系统计大电网与微电网的参数差额,计算出补偿量,把这设定值通知给运行中的微电微电网。调节功率输出,尽快与大电网的同步。

(2)光伏电池

1)在联网运行模式下:能量管理系统通知其一直工作在MPPT方式下。

2)在孤网运行模式下:当光伏电池输出大于负荷消耗且蓄电池充满时并且储能装置充满时,通知光伏电池控制器改变运行方式,工作在定电压方式下,否则应一直保持工作在MPPT方式。当光伏电池输出为0时,通知光伏电池控制器停止运行。

(3)储能装置

根据负荷需求与荷电状况确定其充放电与工作方式

1)联网运行模式时:能量管理系统发送命令与储能装置,仅工作在充电的工作方式下,当检测到储能装置未充满时。蓄电池充电。若充满,则停止充电。

2)孤网运行模式时:蓄电池储能为0,光伏输出持续增加但小于负荷消耗时,蓄电池停止运行。光伏输出超过微电网负荷消耗,蓄电池未充满。通知蓄电池控制器工作在充电方式。光伏输出小于负荷消耗时或光伏输出为零,并检测到储能装置有储能,通知储能装置放电。当储能装置输出为0时,通知储能装置控制器停止运行。

(4)微型燃气轮机

1)在联网运行模式时,能量管理系统通知微型燃气轮机不投入运行。

2)在孤网运行模式时,当光伏输出超过微电网负荷消耗,通知微型燃气轮机工作在低输出运行模式。当负荷需求持续增加,光伏电池和蓄电池已不能满足负荷用电需求,微型燃气轮机则增加输出功率。当储能装置与光伏电池输出为零时,通知两个微型燃气轮机完全供电。

(5)各断路器的通断控制

1)在联网运行模式时,应密切监视个断路器的通断,当某条支路或节点电压、电流过高时,应迅速切断该支路或节点的断路器,并发送维修指令,通知维修人员快捷解除故障,

保障负荷的正常供电。

2)在孤网运行模式时,通知隔离开关S1快速动作断开与大电网的连接,微电网进入孤网运行模式。断路器S3、S11动作切断一般负荷的供电,确保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当微电网供电仍不满足敏感负荷需求时,应将敏感负荷中供电等级较低的较重要敏感负荷切除,通知断路器S6或S10动作,确保重要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6)负荷的控制

在联网模式是,确保所有负荷的正常供电。

在孤网模式时,首先将一般负荷切除,确保敏感负荷的供电。

当储能装置与光伏电池输出均为0,且两微型燃气轮起完全供电,仍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时,应考虑将敏感负荷中供电优先级较低的负荷切除,命令所在支路的断路器断开。保证重要敏感负荷的供电。若系统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供电等级相同的较重要敏感负荷时,能量管理系统应采集当前较敏感负荷的大小,并结合微电源的运行情况做出判断,若将较小负荷切除时,不会造成系统的电压频率降低,可将较小负荷切除,若会出现电压、频率不稳定,须将较大负荷切除。

当某负荷节点的电压超过允许范围时,根据无功补偿算法,制定无功补偿量,并把这个设定值传送送给调节电源,使其参与电压调节。

7.4微电网的突发事故的处理

联网运行发生故障时,由于微电源的分布式特性,可由微电源能量管理系统迅速定位故障点位置。当故障点在微电网内部时,由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器通过综合各微电源的信息给出相应调整;当故障点在微电网外部时,通过主网调度中心与各高级调度中心相互通信以确定故障严重程度。如超出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网可选择与主网断开,进入孤岛运行,这样可同时保证主网与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孤网运行发生故障时,由于微电源的分布式特性,可由微电源能量管理系统迅速定位故障点位置。当故障点在微电网内部时,由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器通过综合各微电源的信息给出相应调整;如超出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源断路器可选择与微电网断开,微电网相应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如下图2。

制器开关断路器敏感

负荷一般

负荷电力传输线信息流线

图1 微电网结构图

1) 通知断路器S2、S7开、S5、S9闭:微电网分割成两个孤岛区域,分别是馈线A 中微型汽轮机和光伏电池并联运行,馈线B 中蓄电池组和微型燃气轮机并联运行。

2) 通知断路器S2、S7闭、S5、S9开:微电网分割成三个孤岛区域,分别是馈线A 中微型汽轮机和馈线B 中蓄电池组并联运行,馈线A 中光伏电池和馈线B 中微型燃气轮机各自独立运行,单独为敏感负荷一对一供电。

3) 通知断路器S2、S7、S9闭、S5开:微电网分割成两个孤岛区域,分别是馈线A 中微型汽轮机和馈线B 中蓄电池组和微型燃气轮机并联运行,馈线A 中光伏电池独立运行,单独为敏感负荷一对一供电。

4) 通知断路器S2、S5、S7闭、S9开:微电网分割成两个孤岛区域,分别是馈线A 中微型汽轮机和光伏电池与馈线B 中蓄电池组并联运行,馈线B 中微型燃气轮机独立运行,单独为敏感负荷一对一供电。

5) 通知断路器S2、S5、S7、S9全开:微电网全部解列,4个微源分别独立运行,单独为各自的敏感负荷一对一供电。

几种不同的孤岛拓扑结构直接决定了微电网对微电源所采取的控制方法。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其特定的拓扑结构制定控制策略,并发出警报信号,告知维修人员,尽快解决故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几种不同的孤岛拓扑结构直接决定了微电网对微电源所采取的控制方法。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其特定的拓扑结构制定控制策略,并发出警报信号,告知维修人员,尽快解决故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Lasster ,Akhil A , Mmarany C . White paper on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the CERTS microgrd concept.[2007206201]https://www.360docs.net/doc/8411652886.html,/pdf/LBNL_50829.pdf [2] F. Katiraei, R. Iravani, N. Hatziargyriou, ―Microgrids management,‖ 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 vol. 6, no. 3, pp. 54 –65, May-June 2008

[3]于永源杨绮雯.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杨冠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殷桂梁,杨丽君,王珺. 分布式发电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章健,艾芊,王新刚. 多代理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8,32(24).

[7]J. P. Lopes,C. Moreira,and A. Madureira,―Defining control strategies for microgrids

islanded operation,‖ IEEE Trans. Power Syst em., vol. 21, no. 2, pp. 916–924, May 2006. [8] F. Katiraei, ,M. R. Iravani,“Pow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a Microgrid With Multipl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s”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21, Issue 4, Nov. 2006 Page(s):1821 – 1831

[9] D. Kueck, R.H. Staunton, S. D. Labinov, B.J. Kirby 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10]王志群,朱守真等. 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限制的研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学报2005,17(1)

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0902班 学生周雷 学号09430225 指导教师张雪

21.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针对客户的消费情况,进行客户管理,根据客户的消费积分对客户实施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1.采用一定存储结构进行客户信息存储。 2.对客户信息可以修改、删除、添加。 3.能够根据消费情况进行客户积分计算。 4.根据积分情况实行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1.本程序对于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利用线性表的链表存储方式,使用结构体指针将每一个用户联系起来。使用结构体指针的链表动态链接形式将便于客户的封装,节省空间,便于插入和删除。 2.程序中设计了①添加用户②查找用户③修改用户④删除用户⑤统计客户数量的功能。 3.①添加用户:函数void Getelem (cnode *head);添加用户中,采用结构体将每个用户的信息封装,其中包括用户姓名name、用户省份证号ID、用户消费金额consume、积分integer 的信息。输入一个客户信息后再开辟新的节点连接。开一个空间加一个用户可以节省空间,解决实现开辟的空间不够的问题。 4.②void Search(cnode *head,char ID[]);查找用户利用指针一个一个用户比对信息知道,直到找到正确信息并显示。 5③void Amend(cnode *head,char ID[]);查找并显示然后修改。 6④void Delete(cnode *head,char ID[]);查找显示并删除。 7⑤void Showall(cnode *head);遍历链表并显示客户。 8⑥void count(cnode *head);遍历统计客户数量显示 9⑦double display_discount(double integer);计算客户折扣,每次显示用户信息调用一次保证客户为最新打折信息。 主函数 主菜单①添加用户②查找用户③修改用户④删除用户⑤统计客户数量⑥退出。各个函数通过调用头结点连接。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运行结果。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综合技能训练 报告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李萍 完成日期 2015年 1月 9日 信息学院

目录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题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设计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设计目标?3 2.1.2用户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需求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信息管理系统的总需求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数据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功能性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约束(Constraints).........................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用户的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DBMS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开发工具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SQL Server 2000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ADO控件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ADO控件的绑定控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 连接数据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设计和创建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创建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详细设计及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公共模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主界面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登录模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用户管理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口令修改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信息管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客户信息维护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客户反馈信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 工作日程安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4客户信息添加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信息服务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三系统功能 1、术语和定义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包括5类用户和1个公变考核计量点: A类——大型专变用户 B类——中小型专变用户 C类——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D类——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E类——居民用户 F类——公变考核计量点 2)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 3)专变采集终端 专变采集终端是对专变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 4)集中抄表终端 集中抄表终端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器或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或单个电能表的电能信息, 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 采集器依据功能可分为基本型采集器和简易型采集器。基本型采集器抄收和暂存电能表数据,并根据集中器的命令将储存的数据上传给集中器。简易型采集器直接转发集中器与电能表间的命令和数据。 5)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 是对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设备,可以实现对双向电能计量设备的信息采集、电能质量监测,并可接受主站命令对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公用电网进行控制。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相关资料汇总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相关资料 微电网采用了大量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将光伏发电、风电、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储能设备等微电源装置并在一起,直接接在用户侧,构成规模较小的分散的独立系统。对于大电网来说,微电网可被视为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高反应特点,它可以迅速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另外,对用户来说,由于微电网的分布特点,可以维持本地电压稳定、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通过利用余热提高能量利用的效率及提供不间断电源等,能够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 在接入电网问题上,微电网的入网标准不针对各个具体而分散的微电源,只针对PcC(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公共连接点)。微电网不仅解决了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的问题,还充分发挥了分布式电源的各项优势,并且为用户带来了其它多个方面的效益。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 1.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包括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热电联产系统、风电、光伏等。其中,热电联产系统通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或其他燃机在发电的同时提供热能,能量利用率超过 80%,在微电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同类型的电源通过整流器和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将不同频率的电能平滑地转换为相同频率的交流或直流电能。通过控制逆变器可以控制分布式电源的输出,让分布式电源按指定的电压和频率(U/f 控制)或有功和无功(PQ控制)输出。这些基于逆变器的控制方式支撑着微电网系统的总体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源按可控性分为不可调度机组和可调度机组。风电、光伏的发电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属于不可调度机组,其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但目前仍具有较大的预测误差。而燃料机组如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柴油机属于可调度机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需要预测风电、光伏的出力,并根据预测出力、燃料机组油耗、热电需求等制定可调度机组的调度计划。 2.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合微电网的储能技术主要有蓄电池、飞轮、超级电容。蓄电池具有电能容量大、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短等特点,在并网时起削峰填谷和能量调度的作用,在孤网时常作为中心存储单元,维护微电网的频率与电压稳定。飞轮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较高的功率输出和无限的充放电次数,常用来平抑微电网中的瞬时功率波动。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低等特点,但相对于其他 2种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本。由于具有较低的惯性、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功率波动,维护系统的实时功率平衡,同时能在微电网并网与孤网状态切换时提供瞬时的功率支撑,维持系统稳定。储能系统一般通过逆变器接入微电网,采用U/f 控制和 PQ控制,接受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指令来决定工作方式和发电功率。储能系统的管理目标取决于微电网的工作方式。在并网模式下,其主要是确保分布式电源的稳定出力,容量充足时可以起削峰填谷和能量调度的辅助作用;在孤网模式下,储能系统主要是维护系统稳定,减少终端用户的电能波动。

积分考核管理系统模板

积分考核管理系统

积分考核管理系统太原企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安全积分管理的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安全积分管理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推行安全积分管理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软件结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软件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网络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功能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人员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积分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通知公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统计报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基础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系统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运行环境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作者:————————————————————————————————日期:

EMS能量管理系统

1 引言 1.2.1 项目名称 名称:EMS能量管理系统 研发设备: 1、监控主机 2、EMS Master 3、EMS Slave 1.2.4 用户 1)直接用户 项目完成后的直接用户为微网电站。 2)潜在用户 海岛、政府办公大楼、小区建筑型等是其潜在用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储能微网项目、或并网项目。 1.2.5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型蓄电池的成本减低和普及,微网、储能电站会有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微网系统中,为了协调各个发电设备,需要有一个功能调度设备完成功率分配工作。 本系统带有RS485接口,可以满足与远程监控系统接口,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无人值守。 1.2.6与其他监控系统通信 通信协议:MODBUS RTU

物理接口:RS-485 1.3 定义 EMS能量管理系统:微网中负责管理各种发电设备、负载设备的功能调度、管理设备。 EMS上位机: EMS Master: EMS Slave: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2.1.1 功能要求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引起广泛的重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微网系统中发电调度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装置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能量管理单元是根据收集到的各个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负载的用电数据,做出合适的判断,管理、控制各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电网稳定的装置。将光伏、风电和柴油发电相结合,以获得间歇性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保证能够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电能供应。另外,系统运行费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均降低了。光伏阵列、蓄电池、风电机组、负荷、柴油发电机组是这个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如何能保证能量在这几部分中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建设永兴岛微电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能量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光/风/柴/储/负荷之间的配合问题,使得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既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柴油消耗、保护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文)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1.1 统开发背景 (1)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 第二章系统设计相关原理 (2) 2.1 技术准备 (2) 2.2 JSP (2) 2.3 SQL Server (2) 第三章系统分析 (3) 3.1 需求分析 (3) 3.2 可行性分析 (3)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4)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 4.2 数据库规划与设计 (4) 第五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 5.1 用户登录模块 (5) 5.2 人员管理模块 (5) 5.3 招聘管理模块 (5) 5.4 培训管理模块 (5) 5.5 奖惩管理模块 (6) 5.6 薪金管理模块 (6)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7) 6.1 总结 (7) 6.2 展望 (7)

图表1 (4) 图5-1 用户登录模块流程图. (5)

0第1章序论0 第一章绪论 1.1 统开发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诸多的企业竞争要素中,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地反映为人才战略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具有决策功 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 来以下好处: 1)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可以优化整个人力资源业务流程; 3)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1 HumanResourceManagementSystem

配电网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配电网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7-06T11:26:20.9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李昌恽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电力市场的初步形成,“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实行,电力系统行业垄断的机制被打破,发、供电交易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进行,各关口电力电量及线损的计量系统的实时、准确、可靠就尤显重要,实时采集各个关口的电力电量及线损数据是保证市场正常交易的技术基础。 (江苏东台市许河供电所 224323)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电力市场的初步形成,“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实行,电力系统行业垄断的机制被打破,发、供电交易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进行,各关口电力电量及线损的计量系统的实时、准确、可靠就尤显重要,实时采集各个关口的电力电量及线损数据是保证市场正常交易的技术基础。本文在利用公网资源--移动通讯网作为数据通道的基础上,讨论了配电网电能量采集及线损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过程。 关键词:配电网;电能量采集;问题与对策 随着电力市场地不断发展,电力营销业务作为电力销售管理环节逐渐受到电力企业的重视,然而目前依靠人工抄表、手工录入的营销管理体现出的配置人员多,准确性差、效率低、同时抄表周期长等已经无法满足电力营销发展的要求。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限制了电力服务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电能量信息的采集以及通信技术不发达,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方式的落后等原因,所以建立一套高效的电能量采集与监控系统对电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电能量采集系统构成 1.1 硬件设计 地区电网电能平衡分析系统中,为满足计费和监测线损的严格要求,对采集终端的性能必须明确,它必须具有采集精度高、可靠性高、容量大、开放性好、性能价格比高、安装维护简便等基本特点。另外,由于各个采集终端安装的位置和工作环境不同,要求采集器要有抗雷击、防震动,可以有效的抗击各类干扰,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数据准确安全。硬件设计的可靠性:模板化硬件设计:全部模板选用工业级标准,采用“AllInOne”单板工控机技术,模板接口采用PC总线标准。先进的数据存储方法:选用单片闪烁电子盘存储器,数据保存安全,掉电后可以永久保存。非易失性实时时钟:抗干扰性强,掉电后连续运行10年以上。支持通过本地RS一232接入GPS时钟。电源设计:AC220v、DC22OV自动适应,具有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冲击电压、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工频耐压等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可靠的电话防雷、RS一485防雷技术措施。 1.2 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系统采用WindowsXP,主站采用嵌入式系统的Java语言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这样从软件方面保证了系统的优越性能。可靠的系统软件平台:要采用Mircorsoft操作系统或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成熟可靠,不但能方便增强终端功能,并能顺利的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充。采用模块化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实时多任务操作,采用标准的网络接口。采用商用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安全可靠,既符合数据库的标准接口和操作,又能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具有多级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冗余和备份手段及系统维护工具。具有本地和远程连接的身份确认和密码识别功能,有效防止非法用户操作设备或数据。 1.3 通信系统的设计 系统通信网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公网资源——移动通讯网为数据通道,通过比较GPRS、CDMA、小灵通等多种通讯模式,联通CDMA1X具有传输速率快、网络成本低、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等特性,能够满足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监测、监控业务的实时性、保密性和可靠性要求,资费等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公网由联通维护,免除了供电公司的通道维护工作。 1.4 总体结构 前端采用多种软硬件平台(用户可定制),配合相应的软件系统适应多种行业应用。使用CDMA1X无线公网传输数据,不需申请频点,避免了组建专用网的麻烦,不需要进行网络维护,又可以随时随地采集数据信息。数据传输过程稳定、安全、效率高、费用低。扩展性强,随着CDMA1X网的不断扩容和改善而变得越来越快。采用标准TCP/IP协议组网,通用性强。系统后端采用WEB技术,易操作、易扩充、易维护。可以实现生产、经营全面现代化的管理需求,使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益得到显著地提高。 2 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2.1 存在的问题 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在经过1年多的实际应用后,系统硬件基本没有出现较大的故障,目前系统已经实现与用电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的数据共享,系统的WEB服务已经实用化,可以向各个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发布。但是系统在数据的完整采集、后台计算处理、报表发布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a.在执行定时抄表任务中,出现集中器没有返回数据或者丢包情况。b.档案中的集中器所接用户界面,不能批量删除用户。c.居民集抄接口上传数据有问题,台区总表和居民户数据上传中间表时无数据。在SG186系统里查不到已上传的数据。集抄系统数据在中间表有数据,不能把中间表的数据传到系统。d.在数据发布方面,主站系统的功能不能完全满足系统应用的需要。 2.2 处理措施 a.系统补采选取当天服务器工作任务较少时段进行,将统一补采定时任务的时间设置为每天的22:00。如果再次补采仍未成功,根据人工实时监测结果,进行人工补采。b.针对区档案下发接口上数据处理细节上的问题,对主站后台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后,实现了功能上的完善,满足了日常工作的需要。c.为了使系统界面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使用,对主站采集任务进行了如下设置:将监测的每日最大功率达到变压器额定容量的90%、80%、70%时,分别变更颜色为红色、蓝色和绿色,并排序;卡表欠费判据,增加根据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超购电用电阀值,超阀值告警;每日早晨8:00前,自动完成档案更新,给出前一天所有变更的大用户、低压用户的一览表。 3 智能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应用效果 智能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如下几点效果:(1)减少主观因素的损失。由于系统的投入,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降低线损电量,准确反映计量设备的工况。(2)提高工作效益。通过电能量系统的报警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在正常上班时间发现异常,减少计量故障时间也差错电量,可以实现减少供电局处理计量故障的周期。(3)线损降低。通过系统直观的线损反映情况工作人员直接的依

CNS1000电能量管理系统

CNS1000电能量管理系统 技术说明 济南中思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目录 1系统说明 (3) 2系统组成 (3) 2.1系统设计基础 (3) 2.2系统模块组成 (3) 3系统功能 (5) 3.1.数据采集 (5) 3.1.1采集数据类型 (5) 3.1.2 通讯方式 (5) 3.1.3 规约支持 (5) 3.1.4 采集任务管理 (5) 3.1.5 系统对时 (6) 3.2数据管理 (6) 3.2.1数据库 (6) 3.2.2统计分析 (6) 3.2.3 电量自动计算 (7) 3.3. 档案管理 (7) 3.3.1 面向电力设备对象的参数录入 (7) 3.4. 系统管理 (7) 3.4.1 权限管理 (7) 3.4.2 卫星钟管理 (7) 3.4.3 系统日志 (8) 3.4.4 网络管理 (8) 3.4.5系统事项 (8) 4人机交互 (8) 4.1数据查询浏览 (8) 4.2. 业务报表 (9) 4.3 WEB浏览 (10) 4.4 远程操作 (10) 5系统界面截图 (10) 5.1 前置机模块界面 (10) 5.2 服务中心模块界面 (11) 5.3 人机界面模块界面 (12)

1系统说明 CNS-1000电能量管理系统,是用于电力系统电网安全运行和经营经济运行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系统集合了变电站集抄、大用户集抄、配变管理、小区抄表等功能,可以彻底满足电力企业从技术、管理、客户服务等角度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需求。 由于系统数据采集覆盖了电力系统输配电的各个方面,因此CNS-1000电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能量管理,可广泛用于电厂、变电站、供电公司所辖重要用户、工厂、矿山、油田及居民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电量管理。 2系统组成 2.1系统设计基础 系统软件平台采用:WINDOWS 2000/XP 数据库平台采用: SQL SERVER 2000 系统开发平台:.NET、C++、JAVA 系统软件采用基于网络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可分布式运行于系统网络的每一个节点。 2.2系统模块组成 ●前置机模块(CCM) 1)服务中心模块远程操作命令,调用相应规约解析,并下发到远方终 端 2)收终端数据调用规约,解析为服务中心模块认知的数据格式,并将 数据发送到服务中心模块 3)动态管理、维护通道,监测通道运行状况 ●服务中心模块(ADM) 1)动态管理维护系统运行节点 2)接收前置机数据并解析存库

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交通运输专业2013-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5年 1月 5 日起至2015年 1月 9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创新大楼机房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为了配合《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更深刻的领会《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特开设此课程设计;编写一些在特定数据结构上的算法,通过上机调试,更好的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选定课程设计题目,并认真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2)上机调试之前要认真准备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测试数据; (3)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严禁抄袭,调试过程要规范,认真记录调试结果;(4)上机结束后认真规范撰写课设报告,对设计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任务书、目录、绪论、正文、总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数据的存储结构、设计的求解算法、算法的实现、调试分析与测试结果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考勤和态度;

(2)任务的难易程度及设计思路; (3)动手调试能力; (4)论文撰写的水平、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C语言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程序设计与调试3计算机房 撰写论文1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采用一定的存储结构进行信息的存储; (2)对客户的信息可以进行修改,删除,添加; (3)能够根据消费情况进行积分的累加; (4)根据积分情况,对客户实行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学生签名: 2015年1 月9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考勤和态度:优()、良()、中()、一般()、差()(2)任务难易及设计思路:优()、良()、中()、一般()、差()(3)动手调试能力评价:优()、良()、中()、一般()、差()(4)论文撰写水平及规范性评价:优()、良()、中()、一般()、差() 评阅人:职称:讲师 2015年1 月9 日

新能源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新能源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一、任务引入 (时间: 5分钟) 【知识回顾】 1、开关磁阻电机和普通电机有何区别? 2、开关磁阻电机主要应用于哪些地方? 3、轮毂电机的功能和特点? 【任务分析】 本次课学习内容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管理模式。 【目标要求】 1.掌握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掌握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模式 3.掌握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与工作模式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 (时间:30 分钟) 【相关知识】

1.导入新课 能量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非常重要,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如P178图5.2所示。能量管理系统具有从电动汽车各子系统采集运行数据,控制完成电池的充电、显示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预测剩余行驶里程、监控电池的状态、调节车内温度、调节车灯亮度以及回收再生制动能量为蓄电池充电等功能。能量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是电池管理系统。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 引导问题 1: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教学开展:通过观看小视频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 一、能量管理系统概述 1、概念:是电动车上电能调度系统的总称,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主要功能:从电动汽车各子系统采集运行数据,控制完成电池的充电、显示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预测剩余行驶里程、监控电池的状态、调节车内温度、调节车灯亮度以及回收再生制动能量为蓄电池充电等功能。能量管理系

统中最主要的是电池管理系统。 3、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1)实时采集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参数。 (2)确定电池的SOC。 (3)故障诊断与报警。 (4)电池组的热平衡管理。 (5)一致性补偿。 (6)通过总线实现各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的通讯。 引导问题 2: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教学开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并答疑提问和学生一起总结。 二、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1、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电池输入控制器、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车辆操纵状态、能源管理系统ECU、电池输出控制器、电机发电机系统控制等组成。 2、各部分功能简介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说明书 学院:信息学院研 13级

学号: 1043113266 姓名:杨涛 目录 一. 引言 (3) 1.1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3) 1.2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和特点 (4) 1.3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目的 (5) 1.4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开发步骤 (4) 二. 需求说明 (4) 2.1需求分析 (6) 2.2可行性分析 (6) 2.2.1 技术可行性 (6) 2.2.2 经济可行性 (5) 2.2.3 操作可行性 (5)

三. 系统构架及开发工具简介 (7) 3.1应用系统架构方式 (7) 3.1.1 B/S架构概述 (7) 3.1.2 系统体系结构 (6) 3.2开发工具简介 (7) 3.2.1 系统开发技术JSP (7) 3.2.2 ORACLE简介 (7) 四. 概要设计 (8) 4.1系统具体功能 (8) 4.1.1 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块 (8) 4.1.2 系统的不同用户操作权限介绍 (8) 4.1.3 系统整体界面设计 (8) 4.2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8) 4.2.1 一般用户登陆操作流程介绍 (9) 4.2.2 一般用户登陆后台验证流程介绍 (9) 4.3数据库设计 (10) 4.3.1 逻辑设计 (14) 4.3.2 数据字典设计 (14)

一. 引言 1.1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简单地实现以二进制形式组织教学资源、以计算机管理代替人工管理教学资源这个功能是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要求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在教室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是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即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家教式、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学习、双向交流的状态。 目前,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都往网络化方向发展。即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一些实时的教学功能,比如:教师在线解答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在线视频、视频点播或者进入虚拟教室来实时地进行学习,这也是我国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1.2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和特点 本系统能实现一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比如:学生用户快速搜索、浏览、下载学校最新公告和其所需教程、课件;教师用户发布课件、上传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对相关课程,教案等进行增加,编辑,删除。教

新闻发布管理系统设计

新闻发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系别 专业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及需要的不断提高,目前,网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冲级力在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网络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冲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新闻发布系统由此应运而生。更大加快了人们信息的接收速度。 本系统是学校网站的一个子系统,具有很好的外部接口,能够很好的配合站点的其它子系统服务于网站的新闻发布.该系统是一个基于新闻发布和内容管理的全站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WEBMIS系统,本系统可以将杂乱无章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和影音)经过组织,合理而且有序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简单的说,新闻发布系统就是充当一个网络新闻媒介的功能。 主要实现对新闻的分类,审核,发布,模拟了一般新闻媒介的发布的过程。 本篇论文详细讲解了利用ASP、access数据库等软件工具制作“基于WEB的新闻发布系统”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显得月来越重要,特别是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最新信息的需求和发布迫切的需要及时性。而动态交互式网页刚好提供了这些功能,本系统就是一个能够在网上实现新闻的网上多用户发布,多栏目管理,实时的进行行为统计和记录的网上交互系统。 新闻发布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专业网站、政府网站、企业网站等几乎所有的网站上,是将新闻、信息栏目和业界动态等信息集中起来发布、管理、查询等的一种网站应用程序。无论企业网站管理人员身处何地,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对网站信息进行更新及维护。所有的操作可以通过浏览器完成,不需要掌握其他应用软件,用户不需培训。人寿保险公司也离不开这样的管理。 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那么,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的就是企事业单位领导们所关心的人、资源、信息和业务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当今时代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组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和不断发展,必须对迅速变化的环境灵敏地做出有效地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提供这种有效的决策支持。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检测时间:2016-05-23 09:39:53 摘要 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日益增长的石油和能源消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关注。三个电动汽车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国内外介绍问题的根源,介绍了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和关键的操作特性,描述铅酸电池剩余量预测几个模型的设计和项目的特点,基于大量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这种设计方法来估计剩下的电池供电。 上述功能需求,设计提出使用主芯片单片机,分散的集合和集中控制的解决方案结合硬件、单片机的选择,电池参数收集,平衡和保护电路、功率转换电路和外部通信和其他主要模块硬件设计详细描述和基于C51单片机凯尔软件开发和设计环境软件解决方案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3主要流程:充电、放电和静态软件设计。最后,整个硬件和软件系统充电和放电的疲劳试验通过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SOC估算;单片机;充电均衡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oil and energy,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governments and the world's major carmakers attention. Develop three electric vehicles The key technology is the motor drive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steam current Automotive battery life is short-range, low battery life, high maintenance costs and popular, therefore, Power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energy management and vehicle power battery protection control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ation Root of the problem,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lead-acid batteries and key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Lead-acid battery remaining amount prediction model design and features of several projects, based on a lot of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is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remaining battery power. The abov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proposed to use the main chip microcontroller, decentralized collection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solutions combine hardware, MCU selection,

积分系统设计方案

积分系统2 一、积分定义:积分是用户行为产生的分数系统,是衡量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的指标,积分可以兑换延展权益。积分系统定位于两套规则(积分生成规则/积分使用规则)及统一的管理平台。 二、积分生成规则:用户通过各种行为或系统根据设定条件为用户生成并累 加积分的规则。 a.基于通用行为:用户的订购、登陆、使用、互动会产生积分。 b.积分生成规则覆盖全业务线,按照统一标准产生积分。 C.积分兑换而产生的用户行为,将不再次累积积分。 d.自有会员产品(15元大包月、20元大包月)采用积分倍率规则,即在下述“配分建议”中的所有分值,对于大包月用户的积分均乘以一个倍率系数。 配分建议 消费类行为配分规则

使用类行为配分规则

●互动类行为配分规则 ●传播类行为配分规则

营销类行为配分规则 三、积分使用规则:用户依据系统设定规则通过兑换、抽奖、抵扣等行为进行积分消耗。

a.积分在合理期限内可以累积使用,当累计到一定期限将对用户进行积分使用提醒,若超过时效将对积分进行冻结或者默认使用,积分不做清零处理。 b.对于恶意刷分行为,一旦发现既可进行人工清零等相应处罚。 积分消耗类型: ●通兑类:用积分兑换流量、话费、点播券、增值功能、虚拟道具等 ●抽奖类:用积分换取抽奖机会,类似大转盘 ●优惠类:用积分换取折扣,业务订购折扣、票务折扣等 ●点播类(观影汇):用积分换取特定内容点播观看权 四、积分查询方式 a.平台在线查询:用户在登陆状态下,通过个人中心查询到自己的积分总额和 消耗情况 b.定向邮件/短信通知:用户资料完善的情况下,固定周期通过电邮/短信方式 将积分总额和消耗情况送达用户 五、积分运营 通过运营手段,触发积分的产生、兑换,并且对于积分进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