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榆林联运新能源有限公司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运发[1993]1382号文),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目的

加强对LNG运输事故的有效控制,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指挥统一、协调有力、决策科学、资源共享、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确保社会、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预防为主、自救为防、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原则。公司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协调LNG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紧密配合的原则处理突发事件。

4、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南京博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石湫天然

气储备站LNG运输车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二、LNG运输过程危险性分析

天然气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属于易燃易爆易扩散,如果发生大面积泄漏会导致人员窒息。由于LNG事故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事故,因为其严重的危害性,会造成环境污染、人体中毒,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将是严重的社会灾害性事故,因此,LNG在运输、储存及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安全关,防止泄露及其他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应急抢救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常伴随许多重大危险隐患,因此,必须在坚守岗位安全第一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抢救。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险情进一步扩大。

2.速战速决原则

应急抢险人员必须行动迅速,接到指定任务后,不推诿、不冒险、服从统一指挥,作到统一行动、统一撤离,以最短时间完成抢险任务。

四、LNG运输事故对应急救援程序

1.当公司车辆在运输中发生碰撞、翻车、泄露等事故,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必须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和当地政府及公安消防部门报案,并想办法自救。

2.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马上到达现场(不能立即到达现场的,应急小组

负责人与现场人员保持联系,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并指挥自救),LNG事故应急救援组按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后勤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集合人员,调集车辆,准备各种救援必需品,接到出车任务,迅速出车。到达现现场,根据泄露的范围设置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各种清酒车辆,有秩序地进入抢险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围观。

4.抢险组接到报警后,应火速赶到现场,视情况进行紧急处置,迁移可燃物品,围堵可燃液体,控制事态发展。

5.事故处理完成后,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恢复交通。

6.现场处理后返回指挥部,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就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LNG运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控制阀门、压力表正常磨损失效,引发天然气泄

1.发生漏气的原因

(1)误操作引起的泄漏;

(2)密封老化失效引起泄漏;

2.发生漏气的预防措施

(1)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加强对阀门、仪表的日常检查,定期校验;

(3)加强运输、装卸车过程的检查;

3.采取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泄漏,听到啸叫声,立即停车熄火;

(2)打开应急灯、设置警示标志、拦截双向行驶车辆;

(3)设置半径100米的警戒范围,严禁任何人员靠近;

(4)打火警电话报警;

(5)通知本单位设备抢修应急队伍,立即赶赴现场;

(6)抢修完毕,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合格后车辆起动驶离现场;

(7)清扫路面,车辆放行;

(二)车辆发生事故,导致控制阀门、压力表失效,引发天然气泄漏

1.发生漏气的原因

(1)车辆发生事故,控制阀门损坏,引起的泄漏;

(2)链接管路断裂,引起泄漏;

2.发生漏气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驾驶、押运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车辆和设备;

(2)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

(3)加强对车辆得日常维护,确保刹车、灯光、方向机构等完好;

(4)加强管理,严格作息制度,保证睡眠充足,不疲劳驾驶车辆;

(5)严格按照公司车辆管理办法“安全十八法”管理和调派车辆,选配技术好、责任心强的驾驶人员。

(6)保持车况完好,不带病出车;

3.采取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车熄火,向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报警;

(2)打开应急灯、设置警示标志、拦截双向行驶车辆;

(3)如果发生天然气泄漏,立即设置半径100米的警戒范围,严禁任何人员靠近;

(4)打火警电话报警;

(5)通知本单位设备抢修应急队伍,立即赶赴现场;

(6)抢修完毕,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合格后车辆起动驶离现场或吊装事故车辆;

(7)清扫路面,车辆放行;

4.灭火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应先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地带;对着火的气瓶应用大量雾状水浇在气瓶上,使其冷却。在火势尚未扩大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器进行扑救。

六、物质装备保障

(1)为了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公司各应急救援队伍根据需要,将各个专业队伍的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2)应急救援组织,必须在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组织落实,根据责任制准备各种防护、消防、指挥、通讯、报警、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和药品急救医疗器材,并定期检查保养。

(3)凡我公司运输LNG的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出动救援力量,协助消除重大事故。

附件一天然气伤害防护、应急处理措施

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目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事件分级 1.4 适用范围 1.5 工作原则 1.6 应急预案体系 2. 组织体系 2.1 国家应急组织机构 2.2 地方应急组织机构 3. 预防与预警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2 响应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4.4 分类处置 4.5 响应终止 4.6 后期处置 5. 应急保障 5.1 队伍保障 5.2 通信保障 5.3 资金保障 5.4 应急演练 5.5 应急培训 6. 附则 6.1 预案管理与更新 6.2 预案制定与解释 6.3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健全完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和加强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恢复道路运输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关于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暂行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处理程序》等相关规定。 1.3 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道路运输生产事故等原因引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要客运枢纽1运行中断、严重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按照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3.1 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1)重要客运枢纽运行中断 造成或可能造成运行中断48小时以上,致使大量旅客滞留,恢复运行需要多部门协调,人员疏散需要跨省组织。 (2)特别重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 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包含客货运车辆在内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造成30人以上2死亡或失踪,或10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3)重要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 重要物资缺乏、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可能严重影响全国或者大片区经济整体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超出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力组织能力,需要跨省、跨部门协调。 (4)需要由交通运输部提供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边境口岸撤侨等其他突发事件。 以上四种情形,事发区域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独立处置,需要协调相关省份、相关部门调动运力疏解,提出跨省域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请求。 1.3.2 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971-13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铁·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运输秩序,依据《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铁·、合资铁·、地方铁·、专用铁·和铁·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逐级负责、应急有备、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铁道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

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应当指导、督促铁·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依法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铁·运输企业应当相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救援列车的建设,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Υ法犯罪嫌疑人,协助抢救遇险人员。 第七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使车辆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得到援助,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公司行车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在险情发生时各部门能各司其职,按规定程序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遏制事态的不断扩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预案: 一、事故处理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公司事故处理程序: 1、安管人员在接到报案后,应详细地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并记录好,根据事故估计损失的大小逐级向公司上级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情况。 2、事故损失较大、影响严重、有人员伤亡的,需要出动人员参与处理,有关主管领导及安管人员在40分钟内到公司集合待命,及时地前往事故发生地进行处理。 3、需要施救车辆的,要及时与吊车的有关部门的人员取得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吊车出得来,出得及时。 4、及时派有关人员了解肇事车辆的保险情况,在24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事故损失较大时,自行立即报案,并要求保险公司前往事故发生地直接了解第一手资料,便于以后保险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将车辆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挽救伤者和财 第 2 页共 5 页

产(必要移动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拨打122或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和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求救,同时汇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汇报时应讲明事故发生的地点,车辆牌号、损失情况,特别要讲明人员伤亡的情况,如果事故引发火灾的应先报119火警后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驾驶员应如实说明事故发中的经过,不得隐瞒事实真相,积极配合交警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向交警报告所驾驶车辆技术状况、装载情况、行驶线路、肇事前车速、发现对方的距离、采取措施以及本人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 2、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交警和保险报案,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整理并填写好行车肇事记录表,备案。 3、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 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公司安管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报告。 四、现场处理 1、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案后,安全管理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护现场,协助交警做好现场调查,并做好文字记录,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同时拍摄现场状况,作为日后事故责任认定及因果分析的依据和安全教育资料。 2、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在公司的直接领导的统一布置下成立特大事故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和指挥和指挥现场抢救,并督促各部门成立相应的抢救小极做到各司其责有关部门要无条件从领导小组指挥,领导小 第 3 页共 5 页

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萧山科技城新钱农东路(高新九路-新街大道)整治工程 道 路 交 通 应 急 预 案

编制人:职务:技术负责人 审核人:职务:项目经理 审定人:职务:公司总工程师 杭州三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九月 道路交通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萧山科技城新钱农东路(高新九路-新街大道)整治工程 2、工程地址:萧山区科技城 3、建设单位:杭州萧山科技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5、勘察单位:浙江恒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6、监理单位:杭州钦汇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7、施工单位:杭州三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萧山科技城新钱农东路(高新九路-新街大道)整治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科技城内,路段线位呈东西走向,西起新街大道,东至高新九路,道路施工全长452.326km(K0+016.258~K0+468.584),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23.0m,道路沿线主要相交道路为新街大道、高新九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在道路中心线下设雨水

管,沿线设路灯、交通设施等;合同工期为180日历天,工程造价448.0938元。 道路工程:道路断面为2m(北侧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7m(行车道)+7m(行车道)+2.5m(非机动车道)+2m(南侧人行道)=23m;机动车道道路结构层为4cm AC-13C型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8cm AC-25C型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乳化沥青封层+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层基层+18cm 3.5%水泥稳定碎石+60cm 宕渣层,人行道道路结构层为6cm 荷兰砖+3cm M10水泥砂浆卧底+15cm C20素混凝土基层+10cm碎石垫层+30cm 宕渣层;沿线设花岗岩平侧石规格分别为15*37及12*12cm,在路面与现状地面线高差大于1米处设重力式挡土墙;交通安全设施有热熔型标线、导向箭头、道口柱标、交通信号灯、各类交通标志标牌(含基础)、接线手井、预埋管、控制箱等工程量;路灯工程的总用电负荷为10KW,设置路灯控制箱,电源从就近箱变供电,设金属板箱体(户外型)控制箱1套、单臂路灯(LED光源220W-10米)28套(含基础)、中杆灯(泛光灯6*400W-14米)1套(含基础)、低压电缆(YJV-5*16、YJV-4*50+25)、预埋管、电缆井等工程量。 排水工程:本工程地下管线部分设计仅为雨水管道,将路面雨水收集后,通过连接现状井、出水口排入先锋河。雨水管主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管径为D400~D600的钢筋砼Ⅱ级承插管,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II级钢筋砼管,基础为135°C25钢筋砼基础,承插式橡胶圈接口;检查井为M10砂浆砌筑MU20砼砖,车道上采用D400钢纤维砼检查井盖,人行道及绿化带采用B125钢纤维砼检查井盖,井座采用铸铁井座,并设一层安全网。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铁·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运输秩序,依据《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铁·、合资铁·、地方铁·、专用铁·和铁·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逐级负责、应急有备、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铁道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应当指导、督促铁·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依法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铁·运输企业应当相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救援列车的建设,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Υ法犯罪嫌疑人,协助抢救遇险人员。 第七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协调请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给予支持帮助。 第二章救援报告 第八条事故应急救援实行逐级报告制度。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和铁·运输企业应当明确报告程序、方式和时限,公布接受报告的各级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及电话。事故发生后,有关单λ、部门应当按规定程序向上级单λ和部门报告。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现场铁·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邻近铁·车站、列车调度员、公安机关或者相关单λ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单λ、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救援队和救援列车。 遇有人员伤亡或者发生火灾、爆炸、Σ险货物泄?等事故时,接到报告的单λ、部门应

关于印发《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

关于印发《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 的通知 各铁路局: 为适应高速铁路应急处置、救援的特点,满足高速铁路应急处置、救援需要,进一步增强应对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能力,现将《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请各铁路局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反馈铁道部。

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 目录 1 总则 l.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应急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指挥体系 2.2 应急机构职责 3 预防预警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标准 4.2 应急响应行动 4.3 信息报送 4.4 指挥和协调 4.5 应急处置 4.6 救护和医疗 4.7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4.8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4.9 信息发布 4.10 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5.2 调查和总结 6 保障措施 6.1 资料保障 6.2 通信保障 6.3 交通运输保障 6.4 治安保障 6.5 医疗卫生保障 6.6 物资保障 6.7 资金保障 7 监督检查 8 培训和演练 8.1 培训 8.2 演练 9 附则 9.1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9.2 预案管理与更新 9.3 奖励与责任追究 9.4 解释部门 9.5 预案实施时间 10 附录 附件: 1.高速铁路客运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办法

2.高速铁路动车组脱轨事故应急处置办法3.高速铁路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办法4.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辆故障应急处置办法5.高速铁路工务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办法6.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应急处置办法7.高速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办法8.高速铁路通信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办法9.高速铁路应急通信保障措施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为认真做好2012年全县道路运输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道路运输工作,预防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把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安全和谐,特订此应急预案。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一把手”负全责,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人的职责。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具体到每个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公司分别从组织保障、人员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保障、设备保障等方面制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组织机构: 组长:王平 副组长:刘华锋 成员:刘宾刘尧杨醇居翠王

婧徐刚 电话:6112588 (二)组织机构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规章,制度、措施等文件精神。 2、负责组织,指挥、调动发生道路运输事故的一切工作。 3、负责督促检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安全设施、设备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4、随时掌握气候变化信息,及时通知各驾驶员,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措施.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1、要求道路运输企业立即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整改,决不留隐患。

2、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克服思想麻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现象的发生,坚决消除侥幸心理。 3、严格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明原因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有关人员未接受教育不放过。如有安全责任事故,将一查到底,该追究责任的一律追究,该给予处分的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处分。 三、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 对不合格的车辆一律禁止参加营运。对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及发生过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和交通违规经营的驾驶员禁止参加营运。加强监管工作,监督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认真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随车备齐各项安全、消防的设备设施。做好途中“三品”等违禁品的查堵工作,严禁超员、超速、疲劳驾驶。严禁无安全例检、检测不合格、技术等级达不到二级、轮胎磨损严重的车辆上路。 此预案启动后,各科室、部门必须听从指挥,无条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处理好公司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规定,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 车辆交通事故以车祸最为常见,如行人、自行车被机动车撞伤,汽车翻车伤及车内人员受伤等。严重的车祸可导致人员作伤亡,伤情以颅脑外伤、脊椎骨折、胸部损伤为主,多发骨折,同时伴有烧伤等复合伤。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碾压伤。 2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险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本项目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反应组织机构,工程施工队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二级反应组织机构。项目部一级反应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组织机构图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善 后 工 作 组 事故调查组 抢 救 组 项 目 部 领 导 小 组 善 后 工 作 组 综 合 协 调 组 事 故 调 度 处 置 组 物 资 调 运 组

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并安排有关人员24小时值班。 项目部设置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明确人员组成及职责。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一级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法令、决议,制定本项目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防范制度,负责车辆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制定预防事故发生措施和救援方案,检查应急准备和各项决策落实情况; (3)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5)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现场的应急反应组织; 3.2.2 项目部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制订和组织实施对重大隐患整治计划,组织制订安全生产的规划,认真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全面了解事故综合情况;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综合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通信联络工作。 (2)事故调度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护及现场保护工作;负责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调查事故原因,报有关上级部门。 (3)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工作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4580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则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铁·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运输秩序,依据《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铁·、合资铁·、地方铁·、专用铁·和铁·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适用本规则。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的目的 有效遏止重大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道路交通安全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 法》,1994年公安部20号令,、《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公通字[1991]113 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法律号,以及《山东**** 法规~制订本应急预案。 1.3 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应并指导本企业应对道路交通事件的工作。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2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三类: 1,气候条件恶劣。主要有冰冻、雨雪及浓雾等~多发生车辆碰撞、倾翻、人员受伤等事故。 2,车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主要有刹车失灵、发动机或电气控制系统等因素~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3,驾驶员安全法规意识不强、精神状况不良以及路况复杂等原因~均可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3危险等级: III级状态:道路路面冰冻~雨雪天气、浓雾、风沙以及地质灾害等。 II级状态:发生一般事故和轻微交通事故,轻微事故:事故造成1—2人轻伤~或财产损失在1000元以内,一般事故:事故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在3万元以内,。 I级状态:发生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重大事故:事故造成1—2人死亡~或3— 10人重伤~或财产损失在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 2.4危害程度: 交通事故直接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对国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思想~加强对驾驶员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督促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建立并严格执行《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3(2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受伤人员施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警示隔离~防止二次事故~向交通管理部门,交警,报告。 1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交通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上海市处置铁路事故应急预案

上海市处置铁路事故应急预案(2014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铁路交通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程序,有效预防、正确及时处置本市突发铁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城市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铁路调度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上海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上海铁路局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铁路专用线等)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城市轨道交通的机车、车辆运行在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铁路专用线等)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按本预案执行。国家铁路的机车、车辆运行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发生铁路交通事故,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置办法执行,或应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按照本预案执行。 1.4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把预防作为应对铁路交通事故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救援,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减少事故危害和次生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铁路和所在地铁路单位以恢复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为主要内容开展救援。事发地区县政府以救治人员、疏散受灾群众、封闭灾害场所、减少灾害影响和次生事故发生、维护社会治安为主要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规范有序。 1.5事故分级 1.5.1本预案所称的铁路交通事故,包括铁路旅客伤害事故、货物运输事故(含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铁路交通伤亡事故、铁路火灾爆炸事故、中断铁路运输事故,及其造成的大面积旅客滞留等。 1.5.2根据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有关铁路交通事故的分

道路运输应急预案最新版本

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保证重要物资及时运送,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促进我公司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公司道路运输路线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公司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三、指挥组织 公司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的应对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单位:公司安全科、车辆管理科、业务科、财务室的主要负

责人。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全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应急车辆:公司指定专用车辆作为道路运输事故应急车辆。(一)天气突变应急预案: (1)对需要防雨的货物进行遮盖。 (2)对车辆采取防滑措施。 (3)对被淋湿的货物进行单独放置处理。 (4)联系公司说明情况。 (5)若有被淋湿的货物与客户协商处理方法。 (二)车辆故障应急预案: (1)及时向公司反应故障情况。 (2)运输过程中,通知备用车辆及维修人员待命。 (3)如在途中运输车辆出现故障,立即安排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4)如出现较大故障派应急车辆前往运输。 (三)道路紧急施工应急预案: (1)掌握运输路线的详细资料。 (2)如遇道路紧急施工及时向公司反应道路情况。 (3)了解施工部分所需时间的长短。 (4)及时提出运输路线整改方案。 (四)加固松动应急预案: (1)检查松动的原因。 (2)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暂行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秩序,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路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均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逐级负责、应急有备、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铁道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应当指导、督促铁路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依法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相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 —1 —

案,加强救援队、救援列车的建设,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协助抢救遇险人员。 第七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协调请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给予支持帮助。 第二章救援报告 第八条事故应急救援实行逐级报告制度,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和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明确报告程序、方式和时限,公布接受报告的各级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及电话。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部门应当按规定程序向上级单位和部门报告。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现场铁路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公安机关或者相关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单位、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救援队和救援列车。 遇有人员伤亡或者发生火灾、爆炸、危险货物泄漏等事故时,接到报告的单位、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并立即通知当地急救、医疗卫生部门或者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 —2 —

xx公司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xx公司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用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所属企业内因公驾乘汽车车辆时,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2、总则 为切实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规范事故的责任认定,善后处理、损失赔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人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保证在接警后能够迅速赶赴现场,配合公安和车管部门了解情况全力救护,减少损失和影响,做好事故善后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3、组织机构 3.1、为妥善处理重、特大交通事故,公司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组员由综合管理部、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各单位(车间)车队长(或车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3.2、交通事故救援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办公室、事故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应急处理办公室设

在公司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部长负责,成员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车管部门负责人、安全专兼职、劳人社保专职、技术设备专职、工会干事、以及各单位(车间)汽车班长组成。事故救援组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部门、综合部门负责人及汽车班长组成。事故调查组由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牵头,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协助调查。善后处理组,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组成并开展工作。 4、主要职责 4.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4.1.1、事故发生后,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及其它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4.1.2、协调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4.1.3、需其它部门协助配合时,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4.1.4、有关紧急事项决策; 4.1.5、善后工作的统一协调处理。 4.2、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负责公司管内重大及以上

公路交通事件应急预案

公路交通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加强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应急治理体制和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操纵、减轻和消除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引起的严峻社会危害,及时恢复公路交通正常运行,保障公路畅通,并指导地点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组织体系,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满脚有效应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制订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是指由下列突发事件引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路以及重要客运枢纽浮现中断、堵塞、重大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峻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货物、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1)自然灾难。要紧包括水旱灾难、气象灾难、地震灾难、地质灾难、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公路交通运输生产事故。要紧包括交通事故、公路工程建设事故、惊险物资运输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要紧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别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峻妨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要紧包括恐惧突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 各类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峻程度、可控性和妨碍范围等因素,普通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Ⅰ级(较大)和Ⅰ级(普通)。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置能力的,或由国务院责成的,需要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Ⅰ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需要由交通运输部提供公路交通运输保障的其它紧急事件。 本预案指导地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1.5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特别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治理、联动协调 本预案确定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治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公路交通应急治理机构的作用。 1.5.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 明确应急治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复习题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经2007年7月11日国家总理(温家宝)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1号公布。 2.《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6月27日国务院第1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3.为了加强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规范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4.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5.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的各项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6.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日常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指导、督促铁路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参与、协调本辖区内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7.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组织、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8.铁路运输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防止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9.事故发生后,铁路运输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情

况,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 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事故应急救援)、铁路线路开通、列车运行和事故调查处理。 11.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列车脱轨辆数、中断铁路行车时间等情形,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2.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一般)事故。 13.《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14.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或者公安机关。有关单位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铁路管理机构。 15.铁路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 16.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或者有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铁路管理机构还应当通报(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7.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和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布事故报告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18.事故造成中断铁路行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铁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第1篇: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1: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处理好公司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规定,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车辆交通事故以车祸最为常见,如行人、自行车被机动车撞伤,汽车翻车伤及车内人员受伤等。严重的车祸可导致人员作伤亡,伤情以颅脑外伤、脊椎骨折、胸部损伤为主,多发骨折,同时伴有烧伤等复合伤。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碾压伤。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险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本项目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反应组织机构,工程施工队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二级反应组织机构。项目部一级反应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组织机构图 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并

安排有关人员24小时值班。 项目部设置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明确人员组成及职责。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一级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法令、决议,制定本项目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防范制度,负责车辆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制定预防事故发生措施和救援方案,检查应急准备和各项决策落实情况; (3)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5)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现场的应急反应组织; 3.2.2项目部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制订和组织实施对重大隐患整治计划,组织制订安全生产的规划,认真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全面了解事故综合情况;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综合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通信联络工作。 (2)事故调度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护及现场保护工作;负责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 1 / 9 调查事故原因,报有关上级部门。

铁路事故应急预案

铁路事故应急预案 铁路事故应急预案一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铁路交通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程序,有效预防、正确及时处置本市突发铁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城市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 《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铁路调度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上海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上海铁路局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铁路专用线等)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城市轨道交通的机车、车辆运行在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铁路专用线等)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按本预案执行。国家铁路的机车、车辆运行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发生铁路交通事故,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置办法执行,或应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按照本预案执行。 1.4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把预防作为应对铁路交通事故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救援,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减少事故危害和次生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铁路和所在地铁路单位以恢复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为主要 内容开展救援。事发地区县政府以救治人员、疏散受灾群众、封闭灾害场所、减少灾害影响和次生事故发生、维护社会治安为主要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规范有序。 1.5事故分级 1.5.1本预案所称的铁路交通事故,包括铁路旅客伤害事故、货物运输事故(含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铁路交通伤亡事故、铁路火灾爆炸事故、中断铁路运输事故,及其造成的大面积旅客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