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大实习 实习报告剖析

区域地理大实习  实习报告剖析
区域地理大实习  实习报告剖析

行者无疆

记大实习

行者无疆

记大实习

2013年7月4日—17日,我参加了首师大资环学院的区域地理综合大实习,这次实习经历晋陕川渝鄂4个省一个直辖市,感受到了不同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风情,它们由抽象到具体,有黑白到绚丽,就这么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这次实习对于一个学地理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地理学科上表现尤为明显,郦道元、徐霞客等无不跋山涉水,遍览各地。

所以,实习于地理人,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高瞻远瞩自然者,博大精深地理人”的气魄,更深刻的体会地理学“地藏经纬,理统九州”的巨大学科魅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我们的学科智慧,现代社会的地理人,学习与研究就更离不开“行”。

行者无疆之山西段

这次实习起于我国暖温带,止于亚热带,包括华北、西北以及西南三大地理区,跨越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四省和一个直辖市。

2013年7月4日,北京西,K603,17:11,我们奔赴第一站—山西临汾。

山西,34°35′—40°43′N,110°15′—114°33′E,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天下第一醋”老陈醋的发源地。

山西段之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声名在外,现场一看,还是颇为壮观,使我联想到“玉帝把壶谁不尊,山呼雷动谢天恩. 九州飞溅瑶池液,一醉炎黄万古春。”所描绘的景色,咱们运气好,去的时候头天刚下过雨,所以水量也较平时大。《书·禹贡》:“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即“壶口”的由来。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了壶口瀑布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构造因素:壶口瀑布之所以形成河流宽谷之中又具深切窄谷的现象主要与这一带原始河床上广泛发育有两组节理有关。其中一组节理走向约10°(NNE向),另一组走向约80°(NEE向)两组节理的产状直立。这两组节理将壶口瀑布河床上的基岩切割的支离破碎,造成原始河床面上构造线的分布呈棋盘构造,被切割的由三叠系砂页岩组成的基岩河床呈菱形块体,石块之间结合力大减从而形成易于冲蚀的客观条件。2.岩性条件:壶口瀑布现今原始宽谷河床上的岩性是中厚层砂岩层,此套岩层硬度较大,在这套砂岩层下,是一套岩性较软的砂、

页岩及杂色泥岩层,这种松散式毫无整体抗蚀力的岩层组合,为河水的冲蚀准备了极好的条件。3.外力作用:黄河水流量大,含沙量高,河流比降大,侵蚀能力强。冰川作用:壶口瀑布地处高原气候的寒冷地带,冬季冰川作用对河床谷地破坏极大。

行者无疆之陕西段

陕西,31°42′—39°35′N,105°29′—110°15′E,六朝古都,历史圣地,我们来到这里,品读它,感受古都的魅力。

西安之洛川县黑木沟。

黑木沟是黄土标准地质剖面所在地,我们在这里观察了黄土剖面,初步判断其行形成年代和气候演变特征,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黑木沟黄土剖面出露清楚、地层连续完整,沟内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谷坡陡峻。受重力、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奇异的“黄土喀斯特”地貌景观。沟内黄土滑坡、黄土悬沟、黄土落水洞、黄土桥、黄土柱、黄土墙等黄土微观地貌景观丰富,鬼斧神工、气势恢宏。

西安之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曰桥山。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崩,葬桥山。”

到了黄帝陵,感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黄帝陵真是是一处风水宝地,在西安境内我只在黄帝陵附近看见了清澈的水量充足的河流,入眼是绵绵不断的绿色,建制按照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方位,上映星象,下照地理,黄帝陵里还有一株据说是皇帝亲手所种之柏树,距今大约5000多年历史,令人叹为观止,它历经岁月与沧桑,看尽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至今仍旧枝繁叶茂,蓊蓊郁郁,显示出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西安段之翠华山。

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有着典型的山崩地貌景观。

奇石:山崩砾石沿沟谷堆积,形成大面积的砾石斜坡。巨石前挤后拥,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从高处俯视,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甚为壮观。

奇洞:奇洞分别有冰洞与风洞。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洞内与洞外空气不易交换,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奇湖: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犹如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十分险要,气势磅礴。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形成一个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有“秦岭明珠”之称,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在翠华山,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山崩地裂时那种天地为之变色的景象,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在就现在的奇特景观。

西安段之兵马俑。

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处,我们主要看到了现在已经开发好的3个俑坑,古人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巧思让我感到深深的佩服。在2号俑坑的陪葬品铜车马更是我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铜车马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还有那出土时已经弯曲的秦剑,居然能自己复原,这么多让现代人都费解的地方,让人忏愧,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西安之大雁塔北广场。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巧妙的将历史与现代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西安之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东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公园。过去的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和今日西安的绝世风采。在大唐芙蓉园,我们感受到了那遗留的诗篇,听见了那拨动的和弦:乾坤和百姓乐,迎来太平人间。不过景观单

调,缺乏创意。

西安段明城墙

我们几个同学,6点准时出发,奔向明城墙。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总周长13.74公里,城墙非常宽阔。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我们几个同学在城墙上租了一辆自行车,围着城墙骑了一圈,太阳火辣,墙面崎岖,在累的两眼昏花之时我们终于到了终点,在充满厚重历史沉淀的城墙上,感受着从明朝一直吹拂至今的风,眼前似乎浮现大明朝繁华似锦的宫阙·····

通过这几天实习,我眼中的西安是沉重的,它积淀了太多帝王的霸气,又承载了太多朝代的更替兴衰,但又是鲜活的,它在历史的废墟上熠熠生辉、展翅飞翔。

行者无疆之四川段

2012年7月10—12日,我们在四川。

四川,26°03′—34°19′N,97°21′—108°31′E,中国千水之省,简称“川”。

四川之成都市。

成都之名出自刘备:“一年成市,三年成都。”建城以来城址以及名称从未更改过,素有“休闲之都”、“天府之国”等美称,古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中国偌大的历史版图上,我爱“蓉城”,爱它微笑的模样,温柔中坚强;爱它起舞的模样,如清澈阳光;爱它安静的模样,无论在何方,都守望它的梦想;爱它骄傲的模样,用阳光作翅膀,飞向彩虹的方向。

成都之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房舍大多建于民国初,少数建于清末,大半是两个天井即前、后两个四合院式的平房。八字粉墙,红檐青瓦,大门前两侧一般还残存着蹲放石狮、石鼓的石墩,门楣上雕

着金瓜、佛手、寿字等饰物,屋脊有残存的泥塑兽头等。宽窄巷子体现了成都的独特的茶馆文化、麻将文化、小吃文化。

成都之锦里。

可怜天公不作美,我们到锦里是下着瓢泼大雨,但我们热情不减。传说中的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我们品尝了成都的名小吃,郭魁、担担面、叶儿耙、三大炮、棒棒鸡、荞面……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古蜀国、今成都的独特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三国文化……

成都之都江堰。

俗话说,拜水都江堰,自从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才有了今天的“天府之国”,来到都江堰,我们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的修建过程让人难以想象,卧铁的存在更是不可思议,千秋都江堰,万古流芳!可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反思。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这在当时的知识、科技水平下似乎是不可能的,古人并没有学过地理学、物理学······但古人偏偏就是凭借着认真、踏实的态度考察、修建了这一水利工程,这让我们不能不为之惊叹。现今技术进步了,经济雄厚了,我们学过各种水利、物理、地理知识······我们却没有人能修建类似巧夺天工的工程,古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更加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成都之黄龙溪。

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时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渐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的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绎着客家文化的风云;三县衙门诉说着民国时期的历史;陈家水碾令游人发散思古之幽情;古朴的民风民俗增添了小镇无穷的魅力;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独具特

色的川西田园古镇风貌成为西南第一天然影视基地,古镇名扬中外,游者慕名而至;凭吊古物、品玩老街、寻觅人文、寄情山水……

行者无疆之重庆段

2013年7月13日,我们出发去重庆—中国著名的红色名城。

重庆,28°10′——32°13′N,105°17′——110°11′E,世界温泉之都,正处于盛夏的炎热中。

重庆之渣滓洞白公馆。

白公馆渣滓洞位于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的歌乐山麓,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叶挺、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大血案。渣滓洞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在这里,仰看烈士的事迹和尊容,俯首他们的遗言和遗物,我的心被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所慑服。先烈的精神如阳光洒进我心灵的暗房,像雨露滋润着我空虚和荒芜的心田,灵魂上的一切灰尘和污秽全被涤荡。。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缅怀红岩英烈,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把我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用祖国的强盛,告慰英烈······重庆之磁器口。

磁器口是重庆市沙坪坝区一个古镇的称谓。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古镇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

重庆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

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在这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为什么在这里建造石刻,跟这里岩石的岩性有关,这里多砂岩和页岩,质地较软,易被风化。

行者无疆之三峡游船段

三峡旅途

我们在重庆登船,第一次坐船,充满了兴奋,虽然船的条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但是,在船上我们领略到了“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风采,感受到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气势······三峡大坝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盘踞于长江之上,虽然在参观地儿专家说地震、滑坡、鼠灾······不是由于三峡大坝引起的,但我认为三峡大坝弊大于利,大坝改变了长江水系的原有水分分布的时空格局,所有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建筑,无论他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永远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虽然现在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对自然的了解、研究已足够深,但是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揭露大自然神奇面纱的冰山一角······

——暑期地理实习小结

14天,4个省一直辖市,临汾、西安、成都、都江堰、重庆、丰都、万县、宜昌······个城市,我看到了不同的城市风貌,我感受到了不同的人文风情。

这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实习,总结大学这三年来的各种野外考察,大规模的有金山、秦皇岛、雾灵山、综合实习,小规模的有玉渊潭、香山、植物园……大大小小的实习不仅让我增长了地理能力,更是培养了我的地理素养,它们都是

我是人生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珍贵的机会,感谢老师全程的无私讲解,一直陪伴与关怀,可谓倾情奉献。

身体的脚步已经停止,心灵的步伐才刚刚开始踏上旅途,百年风云变幻,万世沧海桑田,文化的精粹功归历史沉淀,景观的绮丽凭借岁月雕刻,人文奇观、自然美景无一不是岁月的雕刻,看遍名城古迹、览遍大山河川,这是我终生追求的夙愿,行者无疆,心,永远在旅途。

罗敏1100900021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 般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复习时一般可这样分析区域: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 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哥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例如美国地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⑶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着、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⑷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如太平洋水系等)、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间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各章节知识点

1、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 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我国主要河流: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内流河。 我国四个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比较:东北、华北、西北、南方。 河流补给方式:补给方式、典型地区、特点。 长江:概况、影响(水能资源丰富、航运、多洪涝灾害)。 黄河:概况、影响(各河段特征、凌汛-形成条件;发生季节;黄河发生河段;解决方法)。 水文特征答题思路:流量(主要看降水及其补给方式),流速(流经区域河流落差),汛期(季节及时间长短),含沙量(流域植被覆盖率),结冰期(有无,越往北又越长),河流补给方式。 三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1-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分布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土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措施(空-跨流域调水,时-修建水库)。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与否:一看地势落差,二看流量。 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铁、有色金属)、分布特点。

世界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特征分析

《考试地图》P68~89或《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P95~131 一、东亚 1.朝鲜半岛(中朝边界)的 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中朝界 河,②重要的地形区,③沿38°N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④重要的城市与港口,⑤相关的历史事件(热点问题),⑥周边的海洋,⑦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2.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区域内国家 (韩、日)的经济特征,②海峡 与岛屿,③区域内气候特征, ④重要的港口。 3.日本濑户内海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海域名称, ②区域内重要城市与工业区的 分布及成因,③地壳活动频繁的 原因,④日本自然资源与经济特 征,⑤日本文字的创造与唐文化 的联系,⑥遣唐使的历史事件。 4.蒙古框图 考查内容、①自然地理特征(地形——高原、气候——蒙古高压),②畜牧业。 二、东南亚 5.菲律宾群岛的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两大岛屿名称,②首都的位置,③著名特产,④与我国南海海域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问题,⑤地质地貌特点。 6.中南半岛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湄公河流域 及其开发(热点问题),②泛亚铁路(起止点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开发的积极意义),③湄公河源头(澜沧江)的山河大势,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④缅——泰——马——印尼的巨大锡矿带及旅游资源等,⑤克拉地峡及克拉运河有望开通后对泰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和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⑥马六甲海峡及航线,⑦马来群岛的地质地貌特点及成因,⑧区域内自然资源与物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农业),⑨气候特征、旅游业等,⑩主要城市及首都的区位选择因素(华人、华侨对该区域的贡献)。 7.马六甲海峡框图 考查内容:①交通区位,②新加坡的工业区位,③气候——气压带和风带。 三、南亚 8.孟加拉国与喜马拉推山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喜马拉雅 山的成因,②雅鲁藏布江的水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11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高考押题)(含解析)

专题11 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高考押题专练 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吹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 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1991年丹麦建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目前丹麦为全球主要的海上风电开发国家 之一。如图示意丹麦在运的海上风电场分布。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起步晚,发展快,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 位于上海市东南附近的海面。据此完成1~2题。 1.丹麦海上风电场发电机的叶片朝向以及发电量最大的月份分别是() A.西南7月B.东北1月C.东北7月D.西南1月 2.与中国东部沿海相比,丹麦海上风力发电的突出区位优势是() A.降水多B.温差小C.风向稳定D.风速大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丹麦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的影响大,由于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南风,故海上风 电场发电机的叶片朝向是西南方向,排除B、C;丹麦风电夏季相对发电量小,冬季发电量大一些,主要是 因为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而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速大, 因此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大,A错误,D正确。第2题,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 吹西北风,风向随季节而变化,且不稳定。但丹麦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向比中国东部更稳定。 下图是印度半岛局部地区略图。图示区域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区,德干高原为小麦种植区。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沿海平原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 4.图中水稻种植区的传统农业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 C.机械化水平高D.单位面积产量高 5.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市场D.交通 【答案】3.A 4.D 5.B 【解析】第3题,图示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夏季高温多雨。第4题,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第5题,该区域受地形影响,降水差异大,沿海降水多,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德干高原降水较少,发展棉花、小麦种植等。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6~8题。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分析

区域地理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相对位置/区域位置。 2.地形:① 地形以XXX 为主,分布在XX 。 ② 地势XX 高XX 低(由XX 向XX 倾斜),起伏(大/小)。 ③ 海岸线长/短、曲折/平直,多/少半岛,岛屿,海湾。 ⑶ 气候类型与植被类型 ⑶ 水系特征:① 水系形态(放射状,向心状,掌状,扇形,羽状/树枝状),多/少支流,湖泊,河网密度大/小; ②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流向; ③ 河道(弯曲,地上河),河床坡度。 5.土壤、自然资源 ⑷ 河流水能资源开发(水电站/水库区位)优势 ① 河流峡谷地带,蓄水条件好。 ② 地势落差大,水能储藏量大。 ③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④ 库区地质条件稳定安全。 ⑤ 本区经济、技术力量雄厚。 ⑥ 国家政策支持。 ⑸ 河流航运价值分析(以莱茵河为例) ① 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 ② 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流量大,无结冰期。 ③ 河道宽阔,运河相连,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 ④ 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 ⑺ 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⑴ 水文特征(一般): ① 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 ② 含沙量; ③ 结冰期,凌汛; ④ 流速(快/慢),水能(大/小) 。 ⑵ 水文特征(内流河): ① 内流河,补给类型(冰雪融水,地下水,降水); ② 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断流(有/无); ③ 含沙量大,结冰期(有/无)。 ⑴ 气候特征描述: ① 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XX 季多,XX 季少)。 ② 气温:夏季XX ,冬季XX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提前/推迟)。 ⑵ 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 纬度因素; ② 大气环流因素; ③ 海陆因素; ④ 洋流因素; ⑤ 地形因素(海拔、迎/背风坡)。 ⑹ 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森林作用: 地区 森林的环境效益 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音、调节气候 交通线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音、吸烟滞尘 热带雨林分布区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等

33_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学案33 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阶段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 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 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 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1.渤海海底的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属浅海大陆架。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 2.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原因: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北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的热量少; ②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拉大了南北温差; ③我国多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 3.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因此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不比南方少; 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4.夏季最高气温处:吐鲁番盆地。原因: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5.夏季最低气温处:青藏高原。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6.华北“春旱”的原因: ①春季华北地区降水稀少;②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③此时,正是华北地区春播和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因而显得旱情更为严重。 7.长江流域7、8月份“伏旱”的原因 梅雨过后,7、8月份,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空气性质单一,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旱情严重。 8.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原因: ①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 ②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③正常年份,北方有春旱、夏涝;江淮地区有梅雨和伏旱。 9.黄河河口以上河段,水量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补充在课本P104) 特点:逐渐减少。 原因: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②沿途土质疏松,下渗严重。 ③几乎无支流注入。 ④人文因素: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10.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原因: ①位于台湾山脉迎风坡;②夏季东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从海洋带来充足水汽③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11.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托克逊,原因: 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地形特点描述: 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 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 水系特点: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 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水文特点: 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 5、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①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疏密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 土壤:①类型(红壤、黄土、棕壤;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②分布③特点(肥力高低)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 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复习时一般可这样分析区域: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哥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例如美国地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⑶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⑷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如太平洋水系等)、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间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 ⑶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单元测试(带答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单元测试(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图与外流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2、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经纬度图”。读图回答 17~18题。 17.该区西部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18.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3、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回答26.27题: 26.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 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 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 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4、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①②③三根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农耕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①②③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3.E处河段与F处河段相比() A.径流量大 B.泥沙含量大 C.落差小D.冰期短 6、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①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7、下图为“沿我国32°N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2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 A.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 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8、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据此回答1、2题。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一.自然地理特征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1.位置海陆位置:大陆﹑半岛﹑岛屿东西两岸,大洋﹑河海两岸。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相对位置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分析。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 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2.地形描述。 地势特征:常用两种语言描述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 二是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3.气候: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降水﹑光照﹑风等)主要方面分析,即 要考虑大区域气候的分布和特点,又要考虑局部要素对气候的影响。如 迎风坡﹑背风坡。 4.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分析。(1)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流弯曲系数 河床深浅)﹑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 等。 (2)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水 能资源。 (3)水资源开发:河流上游: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开发水能资源。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 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5.植被﹑土壤:指植被类型﹑土壤类型﹑肥力。 6.资源:从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情况去描述。 二.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发展特点: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 2.农业: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结构﹑主要农作物﹑区位条件﹑作物熟制等方面 分析。 3.工业:从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等方面分 析。 4.人口: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5.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的方面分析。 6.交通:主要从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 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

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 1.规划应具有战略性 区域(crgion): ●地理,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的地理单元 ●经济,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一个经济单元 ●政治,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一个行政单元 ●社会,相同(相似)的共同特征 2.区域的属性:●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和范围 ●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区域是客观存在 3.区域的划分:●区域的概念划分,关键一个区域内部各个组成成分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根据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划分(称均质区域),区域内部的核心区来划分,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 ●区域特性划分,整体,结构,动态,层次的区域特性 ●区域与地区的区别:地区更强调地方性 4.区域发展,研究和科学的关系 ●区域发展:在一定时空之内以产业开发,资源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组织,社会经济活动高度增长,稳定增长,平衡发展为目标 ●区域研究新动向及其它的影响 A 区域发展的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题 B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具体在那些领域: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文化与社会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微电子技术,信息资源管理推动新的区域发展,动力资源全面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科技,技术,知识,资金,科学技术时代)5.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9月1日) (1)资金、人才、技术、制度的重要性 (2)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科技和知识) 6.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区域分析的内容: ★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人文背景,政策管理,法制) ★区域发展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经济发展是核心) 7.区域发展的任务(9月8日) ★掌握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基础资料 ★做好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工业的合理布局是中国的主要任务) ★理定地区城镇居民点的体系发展规划 ★统筹规划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建设,供水,供电) ★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

专题一: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 【学习目标】 1.以尼加拉瓜为案例,学习探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特征)的描述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2.根据国家地理位置特点,评价其优越性。 方法模板 一、(国家)地理位置 二、评价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优越性: 1.经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如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充足;农业→农作物种类、生长期、作物熟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如降水;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渔业。 3.相对位置的重要性,如邻国众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市场广阔等。 4.交通位置的重要性等。 【案例学习】尼加拉瓜的地理位置 尼加拉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caragua ),国名释义源于印第安酋长尼加鲁的姓氏,别称为“湖泊和火山之国”。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 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 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探究1](2013.四川卷)结合图文材料,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探究2]根据甲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说明其优越性。(6分) 【迁移应用】 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国(Thailand ),有“微笑国度”、“千佛之国”、“白象之国”等美称,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图 (1)结合材料,描述泰国的地理位置。(6分) 3.下图为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图及布瓦凯地区水系图和布瓦凯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4.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海上隔海相望: 陆上相邻位置: 半球位置 位置 位置 某国(地区)的方位 经济位置 交通位置 政治位置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

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作业姓名:李大扬 学号:222011318210013 班级:规划一班

以下表为数据来源,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1 中国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数据(1998) 序号区域 人均 GDP/ 元?人 -1 人均 三产 增/元 ?人-1 二产 增加 值比 重 /% 三产 增加 值比 重 /% 三产 从业 人员 比重 /% 三产 固定 资产 投资 比重 /% 城市 化水 平/% 1 北京1848 2 9132.39.1 56.6 53. 3 68.9 58.44 2 天津14808 6294.49.4 45.1 39.5 45.59 54.17 3 河北6525 2102.49 32.5 25.1 58.12 18.4 4 山西5040 1695.53. 5 33. 6 28.8 48.19 25.59 5 内蒙5068 1582.40.2 31.1 28.2 51.28 34.18 6 辽宁9333 3596.47.8 38.5 34.4 61.43 45.75 7 吉林5916 2008.38.3 34.1 30.9 54.98 43.6 8 黑龙7544 2287.53.2 30.5 29.3 58.8 45.06 9 上海28253 1203850.1 47.8 44.4 58.32 64.78 10 江苏10021 3541.50.6 35.3 26.8 61.3 26.74 11 浙江11247 3696.54.3 33 28.6 63.95 19.89 12 安徽4576 1313.44.7 29 24 57.36 18.42 13 福建10369 3866.43.4 38.3 31.1 61.73 19.83 14 江西4484 1577.40 35.7 28.9 74.6 22.35 15 山东8120 2816.48.3 34.8 22.8 56.81 26.02 16 河南4712 1366.46.2 29.2 21.8 57.43 17.41 17 湖北6300 2036.47.3 32.5 31.4 49.81 27.31 18 湖南4953 1674.40.3 33.9 25.4 77.74 18.94 19 广东11143 4091.50.4 36.9 32.2 66.33 31.02 20 广西4076 1391.35.6 34.2 23.6 70.66 17.5 21 海南6022 2447.20.6 42 28.2 70.86 24.41 22 重庆4684 1781.41 38.1 26.9 64.42 19.75 23 四川4339 1309.42.7 31.1 23.5 64.93 16.96 24 贵州2342 686.038.7 29.8 19.1 61 13.94 25 云南4355 1344.46.2 31.1 16.3 76.03 14.4 26 西藏3716 1572.22.2 43.5 18.2 43 17.4 27 陕西3834 1474.41.1 38.4 24.8 63.46 20.86 28 甘肃3456 1133.43.9 32.8 25.9 54.43 19.69 29 青海4367 1791.40.2 40.9 23.5 40.95 29.77 30 宁夏4270 1575.41.3 37.3 23.6 63.85 27.78 31 新疆6229 2260.38.6 35.4 26.9 50.6 5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