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地理复习 预练习五: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PDF版含答案

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地理复习 预练习五: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PDF版含答案
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地理复习 预练习五: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PDF版含答案

预练习五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高度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读图,回答1~2题。

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A.对流层B.平流层 C.热层D.散逸层

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3.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近地面空气质

量较差的时间段是 ( )

A.20时至次日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4.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图3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4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3和图4可知(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4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读“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图2是上海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读

图回答第10题。

10.关于气温日变化的正确表述是

A.日变化离地面愈近愈不明显

B.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气温达最高值

C.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二氧化碳

D.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地面温度达最大值之后

11.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全球变暖可能正一

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会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年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12米/秒。

图5 图6

(1)当发生图5所示情况时,应出现于图6中的 (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图5所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

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

(3)尝试在图5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右图为图5所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

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则图示地区位于半球。

参考答案:

1-10. BDABC CADAD

11.(1) 8~16时 (2) 变小 (3) (4)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2.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3.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 B.东部 C.南部 D.西北部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回答以下题。 5.虚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 B.暴雪 C.冻雨 D.台风 6.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8.若下列各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题。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四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四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回答5~6题。 5.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6.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 ①山峰②高原③湖泊④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图示区域50°N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 气压系统分两类,一类始终与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保持一致,终年存在,称为永久性气压系统;另一类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性气压系统。读北半球某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气压中心气压状况出现的时间和P地的风向分别为( ) A.1月东南风 B.7月西北风C.7月东南风 D.1月西北风 10.图中Ⅰ、Ⅱ、Ⅲ、Ⅳ四个气压中心,属于永久性气压系统的是( ) A.Ⅰ、Ⅲ B.Ⅱ、Ⅳ C.Ⅰ、Ⅳ D.Ⅱ、Ⅲ 读某半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于乙地,甲地距海洋近 B.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多地形雨 C.甲地多于乙地,甲地受副高控制 D.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受西风控制时间长12.该半岛1月和7月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变化,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C.植被差异 D.地球的公转 二、综合题 1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侧用箭头画出风带的风向。 (2)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_(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②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在地中海沿岸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等。③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④处为________气候; ⑤地在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大陆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其中澳大利亚北部________(1、7)月份多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世界区域地理填图训练

世界陆地和海洋 读图指导: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南极洲 2、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数字标出世界上重要的岛屿:1-格陵兰岛、2-古巴岛、3-火地岛、4-大不列颠岛、5-冰岛、6-马达加斯加岛、7-苏门答腊岛、8-爪哇岛、9-台湾岛、10-日本岛、11-新西兰岛、12-塔斯马尼亚岛;主要的半岛:13-阿拉伯半岛、14-印度半岛、15-中南半岛、16-朝鲜半岛、17-伊比利亚半岛、18-亚平宁半岛、19-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0-弗罗里达半岛、21-南极半岛。

世界陆地与海洋 读图指导: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数字主要的海峡:22-马六甲海峡、23-朝鲜海峡、24-台湾海峡、25-霍尔木兹海峡、26-曼德海峡、27-直布罗陀海峡、28-德雷克海峡、29-麦哲伦海峡、30-白令海峡。主要的运河:31-苏伊士运河、32-巴拿马运河。主要的海域:33-地中海、34-黑海、35-北海、36-波斯湾、37-红海、38-墨西哥湾、39-波的尼亚湾、40-几内亚湾

世界大洲大洋与版块位置关系图 读图指导: 1、在喜马拉雅山、红海、直布罗陀海峡、苏门答腊岛、新西兰、科迪勒拉山系、日本附近用箭头标出板块运动的方向。 2、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世界气候 读图指导: 1、图例字母附近标出其所代表气候类型名称。 2、找出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2-澳大利亚东北角、3-巴西东南部、4-中美地峡东侧热带雨林气候。 3、找出5-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6-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位置。

1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回答5~6题。 2

3 5.造成等温线在D 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影响 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 D .人为活动 6.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 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 ①山峰 ②高原 ③湖泊 ④城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8.图示区域50°N 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 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海陆分布 C .大气环流 D .地势起伏 气压系统分两类,一类始终与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保持一致,终年存在,称为永久性气压系统;另一类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性气压系统。读北半球某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回答9~10题。

高三区域地理填图 新

世界地理填图练习 亚洲填图(一)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波斯湾 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库叶岛(又称萨哈林岛)、加里曼丹岛(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岛)、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乌拉尔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咸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亚洲填图(二)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日本填图 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津轻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

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日本最高峰) 东京、横滨(着名海港)、名古屋、大阪、神户(着名海港)、北九州、筑波(科学城) 东南亚填图(一)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东帝汶(帝力) 东南亚填图(二)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克拉地峡、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吕宋岛 长山山脉、若开山脉、禅邦高原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南亚和印度填图 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 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 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对数概念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 =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 =3时,我们就 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log a N=b.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log log a b N a a N a N N b ?=?=?=? 3.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 对数与对数函数 图象与性质 对数运算性 质 对数函数的图 像 与 对 数 的 概 念 指对互化 运 算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12 1212log log log log 0a k a a a k k N N N N N N N N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a a M M αα=.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 ≠1, M>0的前提下有: (1) )(log log R n M M n a a n ∈= 令 log a M=b , 则有a b =M , (a b )n =M n ,即n b n M a =)(, 即n a M b n log =,即:n a a M M n log log =. (2) )1,0(log log log ≠>= c c a M M c c a ,令log a M=b , 则有a b =M , 则有 )1,0(log log ≠>=c c M a c b c 即M a b c c log log =?, 即a M b c c log log =, 即)1,0(log log log ≠>=c c a M M c c a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回答5~6题。 5.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6.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 ①山峰②高原③湖泊④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图示区域50°N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 1 / 7

2 / 7 气压系统分两类,一类始终与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保持一致,终年存在,称为永久性气压系统;另一类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性气压系统。读北半球某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气压中心气压状况出现的时间和P 地的风向分别为( ) A .1月 东南风 B .7月 西北风C .7月 东南风 D .1月 西北风 10.图中Ⅰ、Ⅱ、Ⅲ、Ⅳ四个气压中心,属于永久性气压系统的是( ) A .Ⅰ、Ⅲ B .Ⅱ、ⅣC .Ⅰ、Ⅳ D .Ⅱ、Ⅲ 读某半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多于乙地,甲地距海洋近 B .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多地形雨 C .甲地多于乙地,甲地受副高控制 D .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受西风控制时间长 12.该半岛1月和7月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变化,根本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海陆位置差异 C .植被差异 D .地球的公转 二、综合题 1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侧用箭头画出风带的风向。 (2)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_(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②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在地中海沿岸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等。③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④处为________气候;⑤地在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大陆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其中澳大利亚北部________(1、7)月份多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某季节沿60°N 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础)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熟悉基本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理解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 -的单调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五点法”作图 在确定正弦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最其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1)2π,(,0)π,3(,-1)2 π ,(2,0)π 考点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名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定义域 x R ∈ x R ∈ {|,} 2 x x k k Z π π≠+ ∈ 值 域 [1,1]- [1,1]- (,)-∞+∞ 图象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余弦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切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要点诠释: ①三角函数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对称性等,要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反过来,再利用性质巩固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的讨论仍要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都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②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重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三、周期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周期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doc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假设条件:A.地球不自转一没有地转偏向力;B.地球不公转一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C.地球表面均匀一不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2)季风环流 2.单圈环流(成立条件:A、B、C) 3.三圈环流的形成(成立条件:B、C) (1)三圈环流示意图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特点 气压带分布形成特征气流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 冷高压下沉酷寒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 冷低压上升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 热高压下沉炎热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 热低压上升高温多雨 风带分布 风向影响(性质)北半球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 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东南风严寒干燥 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 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西北风温利多雨 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 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东南风炎热干燥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成立条件:C) ①成因: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来说,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直。就全球来讲,则7月份佩北,1月份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去掉三个假设条件) 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七月份 2. 气压中心 一月份 3.季风环流 亚洲的季风以东亚和南亚最为典型。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 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高温干燥 高温多雨 分布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 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 南南部和海南岛 基础巩固 读下图,回答1 ~2题。 1. 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 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2. 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①气流温暖湿润 读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形势图,回答3~4题。 3. 图中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A. da B. ab C. O D. be 4. 当b 气压带完全位于北半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常年盛行西北风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 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极 地低气压带切断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 压中心,将大陆上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图例 U37等高面 〃带状气压区 。 垂直气流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D.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带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及伦敦盛行风分别是 A.温和多雨a→b B.温和多雨b→c C.炎热干燥c→d D.炎热干燥b→a 3.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上等温线向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或北凸出 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C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均向高纬或北凸出 D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4~6小题 4.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5.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6.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 .50°N 、(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 .90°N 、赤道低压带 C . 30°S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D .60°S 、赤道低压带 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右图为极地俯视图,据此回答9~10题。 9.甲处风带的风向为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10.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开普敦与北京同为少雨季节 C .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面积缩小 D .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在扩大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 、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 、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 、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12、该经线可能是: A 、30oE B 、120oE C 、100oW D 、60oW 1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在M 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 、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超高值越小 C 、曲线③在N 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 、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 右图箭头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据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哪条虚线为高压脊线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气压风带

完整word版高三区域地理填图新整理

世界地理填图练习亚洲填图(一)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波斯湾世界最大的群岛)、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岛世界最大的半岛)、苏门)、库叶岛(又称萨哈林岛)、加里曼丹岛(阿拉伯半岛(答腊岛、斯里兰卡岛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湄公河、恒河、印度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河、乌拉尔河世界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死海(贝加尔湖()、咸海、里海(陆地最低点) 1 亚洲填图(二)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乌拉尔山、大高加喜马拉雅山脉(索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云贵青藏高原(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 日本填图

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津轻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日本最高峰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关东平原(科学城著名海港著名海港)、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筑波(东京、横滨( 3 东南亚填图(一)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东帝汶(帝力) 4 东南亚填图(二)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知识网络: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的综合及实际应用; 2.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能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重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难点:

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任意数列的前n项和; 注意: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 (2)求出当n≥2时的,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中的n=1时有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知识点二:常见的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方法1.迭加累加法: , 则,,…, 2.迭乘累乘法:

, 则,,…, 知识点三:数列应用问题 1.数列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有关平均增长率、利率(复利)以及等值增减等实际问题,需利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达到如下要求: ⑴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 ⑵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 ⑶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②抓住数量关系,联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 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如

高一地理试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确的是( ) A.a B.b C.c D.d 4.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分析统计表可知,3月2日甲乙丙三地均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冷锋天气,排除C、D项。甲乙两地均为阴雨天气,因冷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3月2日,丙地正处于冷锋前方的暖气团控制之下,故天气晴朗,气温相对较高。 【答案】 3.A 4.C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完整版)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中国天气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复习式的教学,回顾和加深理解天气学基本原理,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主要特点,熟知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了解我国典型的天气过程。 二、课时安排 共28学时,24学时授课,4学时考核。 三、先修课程 气象学;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过程;动力气象;天气分析。 四、基本要求 1.掌握大气环流、尤其是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2.掌握影响我国的西风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 3.掌握影响我国的热带、副热带地区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 4.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过程特征与演变; 5.了解季风概念和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成因和天气特点。 五、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 第一章大气环流 3学时 培训内容: 大气环流和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对流层大气高低中层主要天气系统特征;高空急流。 培训要求: 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了解极地环流的状况,理解极涡与我国寒潮的关系;掌握冬/夏季全球平均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分布;掌握大气活动中心的概念;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各个层次大气环流的状况;掌握高空急流的概念,

理解各高空急流形成原理,理解高空急流对降水的影响。 第二章锋面 3学时 培训内容: 气团和锋面;锋生;我国主要的锋生带。 培训要求: 理解气团的概念和气团的分类;掌握锋面、锋区和锋线的概念,掌握锋面的热力分类,掌握锋面附近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的特征;了解各类锋面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降水的特征;掌握锋生的概念,理解锋生公式的意义;了解气团、锋、锋面气旋、急流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我国主要锋生带。 第三章西风带扰动 3学时 培训内容: 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天气特征;长波、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培训要求: 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概念以及分类方法;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生成的动力、热力因子,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三维结构,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发展的过程特征,了解影响我国锋面气旋的移动路径;理解长波概念及其变化特征,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概念,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建立过程的环流特征。 第四章寒潮天气 2学时 培训内容: 寒潮及强度划分;冷空气源地和南下路径;寒潮爆发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国主要寒潮天气系统。 培训要求: 理解寒潮的概念,了解强度划分和天气特点;了解寒潮爆发路径,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寒潮爆发条件和天气过程;掌握寒潮天气系统演变特征,理解知寒潮爆发关键区的作用。 第五章降水天气 4学时

“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专题-8页word资料

“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专题 一、考纲解读(表1)二、考点层析考点1:常见天气系统特征及其对区域天气的影响【图释考点】 1. 锋面系统(表2)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图1) 【疑难突破】 1.判断冷、暖锋的方法 ①看锋面符号:锋线上的“黑三角”、“黑半圆”分别表示冷锋和暖锋,且“黑三角”、“黑半圆”的指向表明锋面的移动方向;②看冷气团运动方向:如果冷气团箭头大致和暖气团移动方向箭头相对,说明冷气团势力强,为冷锋;如果冷气团的指向箭头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或有一个小环流),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③看锋面坡度: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④看雨区位置:冷锋雨区窄,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区宽,主要在锋前;⑤根据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如表3所示。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表4) 3.判断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近地面的风向 如图2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其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虚线所示,再向右偏转30°左右,实线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考点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

【图释考点】(图3) 【疑难突破】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低压、风从低纬吹向高纬、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三个因素影响下多雨;高压、风从高纬吹向低纬、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会使得气候干燥)。 (3)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①比热容:影响气温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大陆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形成大陆性气候;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形成海洋性气候。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中纬度大陆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③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高原、高山气候的形成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山脉走向影响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影响降水分布,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途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⑤地面反射率: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2.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2)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降水和

高中区域地理填图练习_世界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波斯湾 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萨哈林岛(又称库叶岛)、加里曼丹岛(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岛)、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乌拉尔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咸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鲁卜哈利沙漠(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沙漠)

日本填图 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津轻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 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日本最高峰)东京、横滨(著名海港)、名古屋、大阪、神户(著名海港)、北九州、筑波(科学城) 东南亚填图(一)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 东帝汶(帝力) 东南亚填图(二)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提高)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能简单求解. 2.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3.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1.单调性 (1)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 (2)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3)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单调四法,导数定义复合图像 定义法: 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①设D x x ∈21,,且12x x <;②作差 )()(21x f x f -;③变形(合并同类项、通分、分解因式、配方等)④判断)()(21x f x f -的 正负符号;⑤根据定义下结论。 复合函数分析法 设()y f u =,()u g x =[,]x a b ∈,[,]u m n ∈都是单调函数,则[()]y f g x =在[,]a b 上也是单调函数,其单调性由“同增异减”来确定,即“里外”函数增减性相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里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反,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如下表: 函数的基本性质 奇 偶 性 单 调 性 周 期 性

()u g x = ()y f u = [()]y f g x =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增 减 减 减 增 导数证明法: 设()f x 在某个区间(,)a b 内有导数'()f x ,若()f x 在区间(,)a b 内,总有'()0('()0)f x f x ><,则()f x 在区间(,)a b 上为增函数(减函数);反之,若()f x 在区间(,)a b 内为增函数(减函数) ,则'()0('()0)f x f x ≥≤。 图像法: 一般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函数图像的草图,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 理解: (Ⅰ)上述定义要求一对实数x,-x 必须同时都在f(x)的定义域内,注意到实数x,-x 在x 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或与原点重合),故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Ⅱ)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考察函数定义域; ②考察f(-x)与f(x)的关系; ③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Ⅲ)定义中条件的等价转化 ①f(-x)=-f(x)?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②f(-x)= f(x) ?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第二章 大气环流形势

第二章大气环流形势(P13) 0.1 大气环流——是指世界规模的大气运动状况,主要包括长波和超长波槽脊、行星锋区和急流、阻塞高压、极涡、副高等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的基本状态,即通常所谓的天气系统,是各种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在具有一定特征的环流形势下,产生一定类型的天气系统,盛行特定的天气过程,并出现相应的天气状况。因此,天气预报须从分析环流形势入手,以环流形势的预报为基础。 一大气环流的演变规律 1 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 1.1 “天气阶段”——大气环流的演变存在着阶段性。一年之中,大气环流随季节而发生多次大变动,从而引起天气气候的突变。在两次突变之间的渐变时期,大气环流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出现一定的天气气候特点,这段时间可看作一个“天气阶段”。 1.2 天气阶段有以下特点: 1)时间尺度介于自然天气季节和自然天气周期之间,一般为10-30天; 2)空间尺度与一定的天气气候区相联系;

3)天气阶段按一定的顺序更替,反映了气候变化规律; 4)在同一天气阶段内有一定的盛行天气过程和天气特点。因此,研究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掌握天气阶段持续和更替的规律,对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都大有帮助。 1.3 根据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可将山东夏季划分为以下五个天气阶段: 1)假雨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 2)初夏,6月中、下旬。 3)梅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4)盛夏,7月下旬至8月中旬。 5)晚夏,8月下旬至9月上旬。 2 经向、纬向环流的转换 2.1北半球中、高纬度高空盛行环绕极地的西风环流。西风环流有时比较平直,盛行沿纬圈的气流,称为“纬向环流”;有时槽脊发展,气流南北交换剧烈,盛行沿经圈的气流,称为“经向环流”。 2.2 西风带纬向环流(高指数)与经向环流(低指数)总是互相转换,往复循环地变化着,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 上、下游效应与能量频散 3.1 上游效应——是指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