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施工工艺

古建筑修缮施工工艺

一、概述

新南黎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灌村新南村,始建于清朝,坐西朝东,三间三进,硬山顶,砖、木、石结构。是黎氏家族的祖祠。门前5级石阶。门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共三十架。总面阔14米,总进深25.9米,总面积362.6平方米。前廊花岗岩方身檐柱与山墙间设木连系枋,上立驼峰斗拱承前檐,素瓦滴水,屋顶盖有素瓦,有举折。墀头上灰塑莲花托。木板门,两侧石门枕。梁架、封檐板、正脊等损环严重。新南黎氏宗祠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整体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还存在。墙体、门、瓦已损毁,梁架、封檐板、正脊等损坏严重。第三进已倒塌。门堂的窗已被村民用红砖所砌。1995年6月公布为从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维修依据

本修缮方案设计各项原则,措施及实施方法,一切遵循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及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年12月7日)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

4.《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

5.《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6.《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6-2002)

7.《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CJ70-96)

9.现场勘察测绘

三、修缮方案施工工艺说明

1、瓦作

本次修缮中,对屋面做全面揭瓦,恢复时优先选择同规格、同种色泽瓦片。新瓦的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无具体规范的应保证瓦件无开裂、沙眼、不变形,尺寸误差不小于5mm。

①拆卸瓦件时应当先拆瓦当,并送到指定地点妥善保存,然后拆卸瓦拢。在拆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瓦件不受损,要按盖瓦、底瓦等分类存放。

②盖瓦前先进行瓦块挑选分类,将瓦片清洗干净,按使用部位分类堆放,干净瓦用作底瓦,按原貌扫白灰水。

③底瓦必须弹线分行铺设,横缝线要弹线取直。盖衬瓦必须按墨线位进行铺设,底瓦各坑瓦之间不能有错开现象。

④铺设瓦面必须采用“瓦度”,面瓦和底瓦的铺设均按原貌进行施工,要确保疏密一致、从瓦口至瓦顶脊全长要做到“顺、平、直”不允许有起伏现象。

⑤铺设瓦筒前,先用草筋砂灰将瓦与瓦之间的缝隙紧密封好,再通线盖筒保证整条瓦筒顺平直。

⑥辘筒底层先用草筋砂灰辘成筒形,成型后的辘筒各条规格要一致,误差不能超过1cm。

⑦盖瓦脊前用草筋灰将空隙紧密封好,盖筒必须通线,确定平直密实,杜绝漏水现象。

⑧辘筒前,施工单位现在地面上按原貌做1条1m长的样板辘筒,具体确定筒的规格与黑色面层的配比、黑色颜料的色泽。

⑨屋面辘筒存在开裂和脱落问题的,可用用石灰浆修补裂缝及脱落的部位,用纸筋灰批荡厚度2-3cm,辘筒面刷乌烟膏。

乌烟膏做法:

将青灰加白灰加桐油和乌烟按6:10:1:3 的比例加水搅成膏状。

青灰配制:白灰加15% 的草灰搅拌均匀而成。

防止雨水从檐出来之后顺着底部向里面流,容易浸湿檐口和墙面,全部屋檐增加封檐板,也做美观的作用。

2、檩条、梁等木构件修复

施工中采用的木材缺陷值要求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古建筑木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的选材标准。制作构件时,各类木构件制作所用的树种、材质等级、防虫、阻燃等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新的木料用浓度2%的毒死蜱药液浸泡4个小时以上才可使用,木料应完全浸入药液中,充分吸入药物,捞起风干后才进行涂刷油漆等工作,经过防虫处理后的木料尽量不再进行切削加工,如需要切削,则加工后必须对加工部位重新进行药物处理。3、木构件维修与加固

(1)对木构件的裂隙,深度小于5mm,用油饰或者白色腻子勾抿严实。

(2)对木构件的裂缝,深度大于或等于5mm,裂缝宽度在10~30mm时,可用木条嵌补,并用乳胶粘剂粘牢。对木材粘接修补推

荐使用的粘结剂是乳胶HT-01,具有很强的粘合性。白色,粘度1.2~7.0Pa.S,pH4~5,剥离强度20N/cm,无毒,无味,不燃烧。

(3)当木构件完好,仅表层腐朽,腐朽深度在10mm以内的,可用500号水磨砂纸将腐朽部分打磨干净,表面刷熟桐油保护。当

腐朽深度大于10mm的,需将腐朽部分剔除干净,经防腐处理后,用干燥木材依原样和原尺寸修补整齐,并用环氧树脂粘贴和修补缝隙。

(4)因黎氏宗祠屋面普遍漏水情况严重,导致屋面木构架大面积糟朽,在本次修缮中,如无法进行加固,修缮时,可考虑更换新

木构件,新作木构件的加工制作要求:

梁:表面光滑顺直。梁中线、平水线等线条顺直,梁身无明显瑕疵,梁头雕刻锋面平整,线条顺畅。

檩:檩表面平整、浑圆、直顺,檩径两头基本一致,檩身受力弯矩最大处应无节疤,相邻檩条安装中线基本吻合,通长直顺,高度一致。

桷板:方正顺直,两头大小一致,无明显瑕疵,钉装牢固。

4、对新构件必须进行防虫防腐后方能安装,隐蔽部位的防虫防腐应特别注意。

新做木构件使用高浓度(二硼合剂)药液浸泡;对旧木构件,应先将表面腐朽、虫蛀部分剔除后,采用涂刷法,涂刷应不少于3遍。浸泡或涂刷药液前应人工清除旧构件表面的污垢和油漆。

5、地面修缮

宗祠屋前地面已被破坏,改造为菜园,现地面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头门地面因瓦面倒塌导致地面散乱碎瓦和糟朽的木构件。

本次修缮中,黎氏宗祠地面修缮措施有如下几点:

①对建筑内外地面的杂草用除草剂进行清除,清理地面杂物和塌落的碎瓦等。

②对建筑前的菜地的杂草和垃圾清除,面翻松的土体进行夯实,整平地面。

③头门的地面碎瓦片堆积,杂草丛生。先清理地面上的碎瓦片和杂草,翻松的土体进行夯实,整平地面。

6、木门、门框、门槛

清理木门、木框、门槛的木材残渣,通过对现场残留的木门、门框、门槛等进行测量原有的数据,保存数据在当地文物的档案库里,后期重新修缮时可用为参考数据。本次修缮中,只对头门进行抢险加固,二进和三进不做修缮,二进屋面局部倒塌,部分屋架塌落在地上,三进已倒塌,对周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安全起见,防止日常中有人员进出,重新定制钢板门,日常中关锁大门。

7、油漆保护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制作色板小样,经监理、业主、文物主管单位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重新制作的木构件安装前需涂调色桐油三遍保护。桐油颜色按现状木构件的颜色进行调制。

8、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杂草丛生,各建筑构件散落满地。在本次修缮中,主要是清理各天井和各进的杂草,将散落的建筑构件进行集中的收集管理,方便日后其他方面修缮时,可当作参考材料。

9、设计变更

维修施工中要保护历史建筑,如发现历史建筑实际状况与维修不符时,要及时与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人员和设计人员联系解决,不得自行处理,更不允许乱拆乱添。

10、所有修缮工艺,应按传统样式、工艺、材料、结构处理。未尽事宜有设计、施工、监理协同解决。其他不明之处请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