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管理作业

生产与管理作业
生产与管理作业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和组织 2.生产计划 3.生产控制

4、生产管理的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 2.坚持以销定产 3.实行科学管理4.组织均衡生产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1.加工装配型 2.流程型

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1.备货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

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1.大量生产 2.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 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1.生产品种多样性 2.生产过程复杂性 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 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 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

11、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

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

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

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1.整理 2.整顿 3.清扫 4.清洁 5.素养

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

1、工作研: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2、工作研究的内容:1.方法研究:过程分析、动作分析 2.时间研究:定额制订、工作抽样

3、工作研究的步骤:1.发掘问题,选择研究项目 2.确定目标 3.记录 4.分析研究记录的事实,寻求新的方法5.评价新的工作方法 6.实施新的方法7.追检与再评价

4、过程分析是指对现行作业方法予以系统的记录,这种记录采用的是一种以简明符号为基础绘制的程序图。

5、过程分析基本符号:1.加工 2.搬运 3.储存4.延误 5.检验

6、过程分析的内容:1.产品工序分析 2.零件加工分析 3.平面流程分析 4.搬运分析 5. 人—机联合分析

7、动作分析:是把某项作业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对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省去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动作,制定出最合理的动作和动作的顺序,使作业达到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8、动作的基本类型:1.必要动作 2.辅助动作 3.延迟动作

9、工作研究中动作经济合理的要求:1.动作应同时进行 2.动作应对称 3.动作应自如4.动作应有节奏 5.动作应考虑惯性6.能用脚完成的动作,应避免用手

10、工作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条件,如温度、湿度、噪声等物理环境;有害气体等化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

11、工作环境的三类因素:1.气候状况 2.照明和色彩状况 3.噪声与振动状况

三生产计划和控制

1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包括需要预测、中期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材料计划、能力计

划、设备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相关计划和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

2、生产计划的层次:1.长期生产计划。属于战略计划,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2.中期生产计划。属于战术性计划,任务是对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规定企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3.短期生产计划。任务是直接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的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个细节。

3、年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1.品种 2.产量 3.质量 4.产值 5.出产期

4、生产计划的产值指标分为:1.商品产值 2.总产值 3.净产值

5、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以销定产的原则,即以产品销路来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6、生产计划编制的步骤:1.调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7、滚动式计划方法的优点:1.计划是动态型的,计划的应变性和严肃性得到保证。2.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

8、生产计划主要考虑的成本项目:1.正常生产成本 2.加班成本 3.外协成本4.库存成本

9、生产计划图表法的使用原则:一行内各单元记入量的总和等于该行的总生产能力,一列内各单元记入的总和应等于该列的需求。

10、生产计划的线形规划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1.变量 2.目标函数 3.约束成本 4.变量非负限制

11、建立线形规划模型:*P78—79

12、期量标准:是为制造对象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13、期量标准的内容:

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

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提前期、在制品定额。

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期、提前期。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14、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1.在制品定额法 2.提前期法 3.生产周期法

4.MRP法

15、生产控制:是指对日常生产活动及时监督和检查,发现偏差,进行调节和校正。

16、生产控制的基本内容:1.作业安排 2.测定偏差 3.纠正偏差 4.提供信息

17、生产均衡性控制是指不仅要求企业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要求企业每个生产环节和每种产品都能按日按月完成生产任务,即实现均衡生产。

18在制品:企业从原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零部件都称为在制品。

四新产品开发

1、新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2、新产品的特点: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4.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3、新产品的分类:1.按其具备的新质程度分: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仿制新产品 2.按开发的方式分: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用户订货开发的新产品

4、新产品的特征:1.创新性 2.先进性 3.继承性 4.模糊性和相对性

5、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完成试制到投放市场,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所

经历的周期性规律。

6、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1.投入期:销量低,销售额增长缓慢。2.成长期:销售量迅速增长,竞争者纷纷介入。3.成熟期:市场基本饱和,虽然普及率继续有所提高,但销售量趋于稳定。4.衰退期:产品普及率迅速降低,成本上升,分销环节转向营销新品。

7、产品成长期企业的营销策略:1.建立良好的分销渠道 2.促销重点从产品转向品质

8、产品构思(创意)的来源:1.用户 2.销售者 3.科技人员

9、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进行财务分析和经济论证,以确定产品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10、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的分类:1.定性分析:主要用于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2.定量分析:包括综合平分法和经济评价法

11、经济评价方法计算:*P122—123

12、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形式:1.设立独立的开发部门 2.在技术部门内设立新产品开发机构 3.建立专门的研究开发小组 4.成立新产品开发委员会

13、新产品开发规划的内容:1.目标 2.依据 3.措施 4.方式 5.进度 6.责任制

14、新产品开发规划的依据:1.企业的发展方向 2.用户市场的需求3.产品及零部件标准化程度 4.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5.国家或地区的总体规划和某些指令性任务 6.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五项目计划与控制

1、工程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为实现某种目的性、相互关联的各项活动的整体,这些活动在完成整项工程中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执行。

2、工程项目的特点:1.一次性 2.时限性 3.程序性 4.新颖性

3、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将完成项目所需的有限资源,在必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进行合理分配并求得资源的最佳利用。其具体目标涉及三个方面:

1.工程项目的成本:为实施该工程项目而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2.工程项目的进度:完工期限是进度管理的目标

3.工程项目的质量:项目完成后是否能达到预先确定的技术要求和服务水平要求

4、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1.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立项) 2.工程项目计划3.工程项目控制

5、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自项目立项开始,为确保项目的整体目标,并依据明确的可利用资源约束条件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与控制活动。

6、工程项目计划的内容:1.项目规划 2.工作分解结构 3.工作说明书4.任务和责任分派 5.项目预算和成本估算 6.进度和网络计划7.工作授权 8.报告和检查制度

7、工作分解结构:就是将整个工程项目按工作内容分解为各自独立的结构要素,再将各结构要素进一步分解,一直分解成独立的、可衡量的作业。

8、工程项目控制: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督每项作业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9、甘特图法(横道图法、条形图法):是一种计划和控制生产的有效工具,是把工程项目中

的各项作业时间,在标有日期的图表上用横线表示出其起止时间。

10、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要考虑的因素:1.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 2.对项目细节的掌握程度 3.项目的时限性4.项目的总进度是否由少数几项关键作业所决定

11、网络图:是一种表示一项工程或任务中,各个工作环节或各项作业的先后顺序、衔接关系和所需作业时间的图解模型。

12、网络图的绘制:*P138-149

13、作业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项作业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用titj表示。

14、估计确定作业时间的两种方法:

1.单一时间估计法:在估计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

2.三种时间估计法:在估计作业时间时,先预估三种时间值,然后据以计算完成作业时间的平均值。三种时间值是:乐观时间a,最大可能时间m,悲观时间

b,titj=(a+4m+b)/6

15、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P150—161

16、确定网络关键路线的方法:1.作业路线累计时间比较法 2.时差法 3.破圈法

17、网络计划的优化: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费少、成本低的计划方案。

六库存控制

1、库存的作用: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节省开支,降低成本保证生产销售过程顺利进行提高生产均衡

性,调节季节性需求

2、周转库存:因生产(对内)或订货(对内)以每次一批而不是一次一件的方式进行时,所形成的周期性库存,成为周转库存。

3、运输库存:处于相邻两工作地或相邻两级销售组织之间的库存,成为运输库存。

4、库存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库存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采用适当方法对库存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

5、库存过小的问题:

1.会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

2.会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3.会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成本提高。

4.会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6、独立需求(市场需求):是指对一种物料的需求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无

关,只取决与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从库存控制的角度理解,其本质含义是指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要求。

7、从属需求(相关需求、非独立需求):是指对一种物料的需求,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直接依

赖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从库存控制的角度,其本质含义是指那些具有确定性、企业能够控制的需求。8、独立需求和从属需求的特征:

独立需求的特征是需求趋向于连续或由于随机因素的影响而波动,需求量可以通过预测进行估算。从属需求的特征是可以根据对最终项目的独立需求精确的计算出来。

9、定量订货模型:以库存余量为基础。当库存余量降低到预先设定的重新订货点时,库存控制系统便开始订货。

10、定量订货模型的特点:每次订货的订货量相同,订货点相同,订货提前期固定不变,对库存的需求率不变,瞬间补充库存。

11、定量订货模型计算:*P184

12、时变需求下库存控制的三种对策:1.直接按期间需求订货 2.按经济批量

订货 3.部分期间费用比较法七物资管理

1、物资管理的内容;

1.制定合理先进的物资消耗定额

2.确定正常的物资储备定额

3.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4.搞好仓库管理和物资节约工作

5.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物资按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主要原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动力 5.工具

3、物资管理的组织形式:1.职能式组织 2.区域式组织 3.产品式组织 4.内外分工式组织

4、物资供应计划的任务:

1.确定企业计划期各项任务所需物资,作出部署和安排,搞好物资供需平衡。

2.按计划组织进货,根据生产进度和时间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向车间班组发

料。

3.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资资源,减少和杜绝积压浪费,降低费用,加速周转,以提

高效益。

5、物资消耗定额的制订方法:1.技术计算法 2.统计分析法 3.经验估计法

6、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的构成:1. 构成产品或零件净重所消耗的原材料 2.工艺性损耗 3.非工艺性损耗

7、工艺性损耗:是指在加工过程或准备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而必然产生的原材料损耗。

8、非工艺性损耗:是指由于运输保管不善,供应材料不合规格,以及其他非工艺技术上的原因所造成的损耗。

9、企业物资需用量的确定方法:1.直接计算法:根据计划任务和物资消耗定额来确定物资需用量 2.间接计算法:按一定比例、系数来估算物资需用量

10、物资计划检查分析的主要内容:

1.物资申请计划的批准程度

2.物资采购计划的落实和订货合同的完成情况

3.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进度的保证制度

4.主要物资的库存周转状况

5.主要物资的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11、仓库管理制度:1.安全管理制度 2.岗位责任制度

12、企业物资节约的主要途径:1.改革产品设计,减轻产品自重 2.采取先进工艺,减少工艺性物资消耗3.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 4.实行先进的下料方法5.充分挖掘物资潜力,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

八设备综合管理

1、设备综合管理:是指从设备的选择、规划、设计、制造或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这一全过程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2、设备管理经历的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传统设备管理阶段(事后维修时期、预防维修时期);现代设备管理阶段(设备综合管理时期)

3、传统设备管理的特点和局限性:1.阶段性 2.片面性 3.封闭式 4.局部式

4、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规划、决策开始直到投入生产使用为止的期间,对设备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

5、设备租赁:是指企业(承租方)根据生产的需要选定设备,然后委托租赁公司(出租方)

代为融资购进设备。出租方与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承租方通过支付租金取得一定时间内的设备使用权。

6、设备的技术性评价的内容:1.生产性 2.可靠性 3.维修性 4.安全性 5.节约性 6.环保

7、设备投资回收期:即为设备投资总额与采用该设备后的年净收入(节约额)之比。

8、设备后期管理:是指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综合管理,包括设备的合理使用、维护、检查、修理以及设备故障管理等技术性内容和降低运行过程中各环节费用的经济性内容。

9、设备分类的比例:A类(重点)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10%;B类(一般)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75%;C类(次要)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15%。

10、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而形成的磨损。

11、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经济或技术的原因而使设备贬值所产生的损失。

12、设备寿命的分类:1.设备的物质寿命 2.设备的技术寿命 3.设备的经济寿命

13、设备改造与设备更新相比的优点:1.设备改造的针对性强,对生产的适应性好。2.设备改造的经济性好。3.设备改造有利于企业引进先进而适用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设计、制造能力,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4.设备改造有利于改变企业设备的构成,减少陈旧、落后的设备,增加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设备。

九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列标准

1、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全员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标准化工作 2.理化计量工作 3.质量信息工作4.质量责任制 5.质量教育工作

4、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适用于:1.设计/开发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2.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3.安装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4.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5、质量体系认证:是指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经过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并以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能力符合相应要求,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

6、实施ISO标准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TQC)与

ISO9000系列标准在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内容上是一致的,两者是相互补

充、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关系。标准从本质上看是协商一致的结果,具有系统性

和一致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说两者是动态和静态、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实践中是相互促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为

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系列标准又是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深化的基

础。总之,系列标准是基础,全面质量管理是目标。

十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1、母体:又称总体,是指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

2、子样:又称样本,是指从母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构成子样的

每个个体,称为样本。

3、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1.分层法 2.排列图法 3.因果图法4.直方图法 5.

控制图法 6.散布图法7.统计分析表法

4、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的应用:*P318——344

5、质量统计分析表的种类:1.不合格项目表 2.缺陷位置表 3.不合格原因表4.质量特性分布表 5.矩阵表十一企业资源计划(ERP)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1、物料需求计划(MRP):根据产品计划计算出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以达到“在所需的时间、需要的地点取得生产所需的物料、达到准确无误”的目的。

2、MRP的原理:1.从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投产(订货)的时间。

3、直接批量法:是将每个时期对项目的净需求量直接作订货批量。

4、闭环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是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需求,以及作业计划以后的信息反馈功能,以保证作业计划的可行性和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5、闭环MRP的处理过程:在闭环MRP中,主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以后,要通过粗能力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模块进行生产能力平衡。若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计划要求,应根据能力调整相应的计划。同时,它还能收集生产(采购)活动执行结果,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反馈信息,作为制订下一周期计划或调整计划的依据。由于增加了上述功能,使之形成“计划—执行—反馈”的生产管理循环,可以有效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与控制。

6、在闭环MRP中生产活动控制的任务:有效的组织生产活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订单任务完成;及时反馈生产活动进行状况的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对生产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作业排序 2.任务下达 3.信息反馈与生产控制

7、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是指在闭环MRP 完成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展,将经营、财务、生产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的系统。

8、MRPⅡ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的特点:1.计划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 2.数据共

享性动态应变性 3.模拟预测性

9、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个使财务、分销、制造和其他经营业务达到均衡协调的应用软件系统。

10、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供应链管理即时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

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满意伙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

11、实施ERP的基本条件:

1.客观需要是企业实施ERP的动力

2.组成以企业主管领导为首的决策机构是实施成功的重要条件

3.完整和准确的数据是ERP实施的基础

12、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对生产企业从产品设计、

生产准备、生产管理、加工制造直到产品发货与用户服务的整个生产工程的

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以优化企业生产活动、提高企业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思想方法或生产模式。

十二准时化生产方式(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

1、准时化生产方式(JIT)的含义:

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部件,以杜绝超量

生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2、准时化生产方式(JIT)的组成:

1.JIT生产方式的新思维

2.JIT生产系统设计与计划技术

3.JIT生产现场管理

3、JIT系统(准时化生产方式)涉及的五方面生产管理技术:

1.快速应变的产品设计

2.均衡化生产

3.持续的降低在制品库存

4.生产资源的优化

5.JIT的质量控制

4、看板管理:是一种生产现场物流控制系统,它是通过看板的传递或运动来控制物流的一种方法。

5、精益生产方式(LP):是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根本,有效配置和管理使用企业资源,以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

生产管理作业四

《生产管理》作业四 教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 . 一、填空题 1 ?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体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三种基本形式。 2 . 故障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3 . 零件磨损的三个阶段为、和。 5 . 库存管理就其全部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 和。 6. 是从属性的,由独立需求导出的需求。 7 . 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两种运动形态的管理,即和。 8. 设备的维护保养级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 9 ?设备的寿命按其性质划分: ________ 、、 二、选择题 1.在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品所消耗的物资,属于() C.工艺损耗 D.非工艺损耗

A. 正常消耗 B.有效消耗 2.下列有关设备更新和改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设备更新是用新的设备或技术先进的设备,去更换原有在经济或技术上已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B. 可能一台设备刚投入使用就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 C. 经济寿命到期的设备已无法在技术上继续维持生产 D. 设备改造投资较少3.在库存管理中,订货点是指()。 A. 应该提出订货时的库存量 B. 应该提出订货时的需要量 C. 应该提出订货时的供应量 D. 以上都应考虑4.磨损的三个阶段中一般来讲,时间最长的是()。 A. 初期磨损阶段 B. 正常磨损阶段 C. 急剧磨损阶段 D. 不能确定 5.下列哪一种物资管理体制下,企业的全部物资归物资供应部门统一管理()。 A. 集中管理 B. 分散管理 C.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D. 以上都不对 6.应由操作工作独立完成的设备维护保养是()。 A. 日常保养 B. 一级保养 C. 二级保养 D. 以上全部 7.下列原材料消耗中属于合理的不可避免的损耗是()。 A. 废品损失 B. 运输过程的损失 8.下列有关库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试题二复习资料

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劳动服务性生产绩效的标准是(D ) A.质量 B.成本 C.交货期 D.顾客满意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程型生产特点的是( C ) A.地理位置集中 B.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C.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任务相当繁重 D.对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3. 在组织订货制造型生产时,工作重心是( B ) A.加强库存管理 B.缩短生产周期 C.进行模块化设计 D.重新开始设计制造工作 4. 企业制定中期生产计划的依据是( C ) A.产品特点 B.用户定单 C.市场需求预测 D.企业生产能力 5. 在产品工序分析中,绘制图表时表示生产进程的是( A ) A.垂直线 B.水平线 C.符号∩ D.符号→ 6. 在工作场地照明方式的选择上,应考虑最大限度的使用( C ) A.人工照明 B.混合照明 C.自然采光 D.局部照明 7.对于MTS企业,在制定年生产计划时主要是确定( A ) A.品种和产量 B.交货期和产品价格 C.年产量和产值 D.品种和质量 8. 适用于工序少、生产周期短的零件加工的在制品控制方式是( B ) A.轮班任务报告 B.加工路线单 C.单工序工票 D.短票 9.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称为“跳跃阶段”的是( B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在执行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任意跳跃或颠倒其某一阶段或环节的次序,这体现了工程项目的( C ) A.一次性 B.时限性 C.程序性 D.新颖性 11.网络计划技术的精髓是( A ) A.掌握确定关键路线的方法 B.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C.绘制网络图 D.优化网络计划 12.又称为穷举法的确定关键路线的方法是( D ) A.破圈法 B.时差法 C.优化比较法 D.作业路线累计时间比较法 13. 由于需求或是采购的季节性特点,必须在淡季为旺季的销售或是在收获期间为全年生产储备的库存称为( D )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运输库存 D.预期库存

《生产与作业管理

单项选择题 1、()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1. D. 并行工程 2.定制生产 3.柔性生产 4.串行生产 2、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选择设置。 1.工艺路线 2.车间大小 3.加工工艺 4.产品结构 3、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生产技术。 1. JIT 2. ERP 3. POM 4. TQM 4、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1.周转库存 2.运输库存 3.预期库存 4.安全库存

5、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 1. A. 产品设计 2.工艺设计 3.制造柔性 4.市场柔性 6、质量检验的实质是()。 1. B. 事后把关 2. C. 事前预防 3.应用统计技术 4.全面控制 7、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 1.通用化 2.自动化 3.模块化 4.按节拍生产 8、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为止的完整过程。 1. E. 物料 2.成品 3.半成品 4.原料 9、()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1.大规模定制 2.单件小批量 3.流水线 4.批量 10、汽车制造厂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属于哪一类需求?() 1.非独立需求/相关需求 2.重复性需求 3.独立需求/非相关需求 4.一次性需求 11、1913年,()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1. F. 梅奥 2.福特 3.甘特 4.泰勒 12、以下哪项不属于MRP的输入系统?() 1.产品结构文件 2.产品出产计划 3.库存状态文件 4.主生产计划 13、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活动属于() 1.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管理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 3道小题) 1. 设施布置时根据各单位物资运输量大小来决定其相互位置的方法是( ) (A) 物料流向图法 (B) 作业活动相关图法 (C) 物料运量图法 (D) 模拟试验法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随着消费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要求制造商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最有 可能很好地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 (A) 模块化设计 (B) 内插式设计 (C) 外推式设计 (D) 模仿设计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的计划是( ) (A) 主生产计划 (B) 生产能力计划 (C) 综合生产计划 (D) 物料需求计划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1道小题) 4. 一般来说,医生给病人看病属于大量生产。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5. 在制品定额是指在必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保证 有节奏地均衡生产所必需的在制品占用数量。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6.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准备、服务过程的总和。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7. 组织流水生产时工艺过程应既能分解也能合并,以适应工序同期化的需要。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8. 在成批生产中,批量二平均日产量X生产周期。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9. 为了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应经常保持其最大生产能力。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0. 产品设计方法上,外推式设计与内插式设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1. 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指标越高越好。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2. 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产品质量。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3. 为使平均流程时间最小,单一机床的零件加工排序应按“最短加工时间准则” 进行。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生产管理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产管理》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 简答题 1、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就是生产运作系统,或简称生产系统。它是有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待定输出的有机整体。使转化过程具有增值性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图: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市场预测、需求管理、编制生产计划和能力计划、库存控制、成本控制、人员调配、作业调度、质量保证等方面。 3、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是有哪些不同? 答:(1)服务型生产的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而制造业可以统计产品数量。 (2)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 (3)顾客参与是服务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时顾客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 (4)制造业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库存来处理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是服务业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案例题 1、从运作管理的角度看,F公司目前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如何实现生产运作管理目标的? 2、F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答:1(1).F公司的VMI策略和模式,通过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节约了库存成本。(2).运用企业外包战略最大限度的降低基础投资和缩短生产准备期、共享销售网络和市场、摊销研发成本、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了企业整体运行的总成本,同时也就提高了生产效率。(3).F公司的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联盟的合作意识,可以就减少了在制品的占用量。

[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

单项选择题 1、(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1. D. 并行工程 2. 定制生产 3. 柔性生产 4. 串行生产 2、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选择设置。 1. 工艺路线 2. 车间大小 3. 加工工艺 4. 产品结构 3、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生产技术。 1. JIT 2. ERP 3. POM 4. TQM 4、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 1. 周转库存 2. 运输库存 3. 预期库存 4. 安全库存 5、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 )

1. A. 产品设计 2. 工艺设计 3. 制造柔性 4. 市场柔性 6、质量检验的实质是( )。 1. B. 事后把关 2. C. 事前预防 3. 应用统计技术 4. 全面控制 7、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 ) 1. 通用化 2. 自动化 3. 模块化 4. 按节拍生产 8、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 )为止的完整过程。 1. E. 物料 2. 成品 3. 半成品 4. 原料 9、( )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1. 大规模定制 2. 单件小批量 3. 流水线

4. 批量 10 、 汽车制造厂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属于哪一类需求?( ) 1. 非独立需求/相关需求 2. 重复性需求 3. 独立需求/非相关需求 4. 一次性需求 11、1913年,( )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1. F. 梅奥 2. 福特 3. 甘特 4. 泰勒 12、以下哪项不属于MRP 的输入系统?( ) 1. 产品结构文件 2. 产品出产计划 3. 库存状态文件 4. 主生产计划 13、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活动属于( ) 1. 生产服务过程 2.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3. 辅助生产过程 4. 基本生产过程 14、看板系统是JIT 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主要用于控制生产现场的( )

19春地大《生产与作业管理》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可以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叫做() A: 长期的 B: 中期的 C: 短期的 D: 临时的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MRP是用于对相关需求的计划和控制,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从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和。 A: 强调全面质量控制 B: 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投产的时间 C: 避免制造过剩的零部件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D: 减少物料的搬运可以节省运输的人力、设备和费用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用于生产复杂、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的有() A: 流水线式连续的 B: 间断的 C: 项目式的 D: 批量的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MRP有三种输入信息,即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信息和____。 A: 计划入库量 B: 安全库存量 C: 提前期 D: 产品结构信息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实现的是() A: 降低成本 B: 比自动化更高的柔性 C: 加工不同零件快速转换 D: 以上都是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JIT思想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____。 A: 强调对产品质量进行事中控制 B: 强调对产品质量的事前控制 C: 依靠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 D: 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与事前控制并重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订货点法是根据对每种物料需求量和订购时间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其订货

点库存量,当实际库存降到订货点时,就按订货量提出订货,订货库存量等于____。 A: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B: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C: 平均是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D: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项目完成后是否能达到预先确定的技术要求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包括下述内容中的____。 A: 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 B: 工艺要求 C: 工程要求和试验要求 D: 项目的总成本控制要求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在下面关于生产概念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 B: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产品/服务的过程 C: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产品/服务以满足需求的过程 D: 人们加工劳动对象或处理业务的操作过程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MRP的计算顺序是____。 A: 按成品-总装-部件-组件-零件-毛坯-原材料的顺序反工艺路线进行 B: 按原材料-毛坯-零件-组件-部件-总装-成品的顺序顺工艺路线进行 C: 上述两个都不对 D: 上述两个都对,在不同的情况下,按需要选用其一 标准解答: (多选题)11: 下列叙述符合动作经济合理的原则的是( ) A: 双手的动作同方向运动时省力 B: 手臂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省力 C: 工具、材料、控制装置应靠近作业位置 D: 尽量以夹具或脚踏工具替代手的操作 标准解答: (多选题)12: 生产计划的指标包括( ) A: 产量指标 B: 销售额指标 C: 产值指标 D: 品种指标 标准解答: (多选题)13: 设备的技术性评价是( )

生产与作业管理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 [名词解释]生产与作业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与作业系统实质上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而这些运行要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是关键。 [单选]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是订单流。 [简答]如何理解生产与伟业过程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关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与作业系统实质上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而这些运行要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是关键。订单流是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要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决定着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效率、效益。因此,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生产与作业管理都要,围绕这个系统来展开。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单选]质量是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 [单选]数量主要是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单选]产品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单选]从长远来说,做好今后服务是永远留住用户的做法,是是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效行为。 [简答]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是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首要功能、基本功能。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又具体体现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数量。交货期、品种:价格、产品的服务等方方面。 ⑴质量 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 ⑵数量 数量主要是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数量也是生产与作业系统柔性的体现。 (3) 交货期 交赁期主要是指在供货时间上的保证能力。 (4) 品种 产品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 价格 产品、服务的价格是企业在市场具备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⑹产品的服务 现实中用户对产品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售后服务。为保证这些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服务继承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功能。 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 [名词解释]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生产管理作业一

《生产管理》作业 第一章 1、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就是生产运作系统或简称为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使转化过程具有增值性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生产管理又称生产控制。其内容包括:①生产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②生产计划工作。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③生产控制工作。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总称包括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 生产管理的任务有:通过生产组织工作,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设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物质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允许的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工作,制定生产系统优化运行的方案;通过生产控制工作,及时有效地调节企业生产过程内外的各种关系,使生产系统的运行符合既定生产计划的要求,实现预期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出产期限和生产成本的目标。生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采用生产管理软件的目的,则是提高企业成产管理的效率,有效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6、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1)服务型生产的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2)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3)顾客参与是服务型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时顾客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4)制造型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服务型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服务型生产经营者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尽量使需求平稳。 服务业主要是以提供服务为主与顾客打交道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最主要的区别: 1服务型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制造业企业可以统计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 2 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3顾客参与服务型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时顾客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五福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4 制造型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将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是服务型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服务型通常的措施是尽量使需求平衡;服务型的设计更侧重于消费者的感知性要素 ; 第二章 练习题: 2、运作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企业战略是从整个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政治局势出发而制定的包括企业所有职能部门在内的实现企业远景规划的方案及实施策略的长期计划。运作战略是一种职能部门的战略,它制定出实现企业战略的产品(有形产品及服务)方案,确定构造符合企业战略的生产运作系统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具体的说,运作战略就是要决定企业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生产方法、制造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周期、生产计划、企业物流模式等方面的行动方案的选择。企业经营战略是全局性的战略,而运作战略是职能战略。生产运作战略对于有效地进行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但它并不等同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在采取事业部制的大企业中,这两者的区别更加明显。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三层:公司级经营战略,事业部级战略和职能战略。生产运作属于职能级战略。很明显,即使在同一个经营战略之下,不同事业部的部级战略不同,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就有可能不同。例如,一个电器公司,分别设电视机部,洗衣机部,电熨斗部等电视机部的竞争策略可能是以高质量(例如:高清晰度,高可靠性等)取胜,而电熨斗部可能是以物美价廉,操作方便取胜,这样相应的生产运作战略的重点可能应将重点放在降低成本上。如果企业没有事业部的划分,企业战略则分为两层,作为职能级战略的生产运作战略直接负担着支持公司经营战略的任务。生产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调动生产与运作管理资源为成功的战略作贡献,我们前面提到的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就是实现这种任务的关键。支持企业使命,贯彻企业战略性和战术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决策有这样一些:(1)产品战略,(2)质量战略,(3)流程战略,(4)选址战略,(5)布局战略,(6)人力资源战略,(7)采购与准时生产战略,(8)库存战略,(9)成本程战略,(10)维护与可靠性战略。制定生产运作战略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答案1资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它从属于(A )过程。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 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 B )。 C. 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C )。 A.基本流程图 B.平面流程图 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 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B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A. 1 m i i T n t = =∑ B. 1 (t) m i i T t n t = =+- ∑∑∑ 较大较小 C. 1 (-1)t m i i T t n = =+ ∑最长 D. 1 (-1)(t) m i i T t n t = =+- ∑∑∑ 较大较小 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B )。 A.平等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流水线生产 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C )。 A.综合的原则 B.安全的原则 C.弹性的原则 D.单一流向的原则 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B )。 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 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C.流水线布置形式 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CDE )。 A.人员组织要素 B.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养 C.生产技术 D.生产设施 E.生产能力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有(ABCD )。 A.组织 B.计划 C.领导 D.指挥 E.控制 3. 与制造业比较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有(BCD )。 A.产品可以库存 B.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C.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 D.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相对程度大 E.质量可以直接衡量 4. 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有(BCDE )。 A.愿景 B.经营(业务)战略 C.生产与运作战略 D.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E.财务管理战略 5. 在生产与运作中,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ACE )。 A.库存策略 B.管理人员的选择 C.库存量的大小 D.设备的选择 E.质量控制

生产与作业管理

51、JIT生产方式的目标与基本手段是什么? JIT,即Just-in-time,称为准时生产制,又称作无库存生产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消除浪费、获取利润,其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其实现手段包括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和保证质量。 52、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产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其特点有:(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4)扩大了产品使用范围。 53、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产品/服务需求性质、自制-外购决策、生产柔性、产品/服务质量水平、接触顾客的程度54、什么是装配线(流水线)节拍? 装配线的节拍是指装配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它是装配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是设计装配线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 r=T效/Q(式中:r——装配线节拍;T效——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Q——计划期制品产量。)有效工作时间是计划生产的时间,它可以根据制度工作时间和时间有效利用系数求得。计划期制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的废品量。 55、简述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原则6.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56、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1)从产出形式看,制造生产是看得见的,服务运作是看不见的;(2)从与顾客的联系程度看,制造生产低,服务运作高;(3)从工作的劳动含量看,制造生产低,服务运作高;(4)从投入的一致性,制造生产高,服务运作低;(5)从生产率测量看,制造生产容易,服务运作难;(6)从交付顾客前解决质量问题的机会看,制造生产多,服务运作少。 57、什么是PDCA循环?它都有哪些特点?

西南大学11月[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

多项选择题 1、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的是: 1.德鲁克 2.吉尔布雷斯 3.泰勒 4.法约尔 2、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陷”? 1.零缺陷 2.追求 3.免费 4.预防 3、一家饮料公司,一天生产100箱饮料,产品售价为200元/箱。为灌装这些饮料,投入了100个标准工时,标准工时费用为20元/小时。关于这家饮料公司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正确的有: 1. 0.05箱/工时费用 2. 200元/工时 3. 1箱/工时 4. 10元/工时费用 4、系统库存量主要由()组成。 1.库存资金

2.周转库存 3.保险库存 4.在途存货 5、因果分析图的其他名称包括: 1.直方图 2.石川图 3.帕累托图 4.鱼刺图 6、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3.全员的质量管理 4.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7、库存控制中的定期控制模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1.每次订货点不同 2.每次订货量不同 3.每次订货间隔期相同 4.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同 8、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1.成本管理 2.库存管理 3.人事管理 4.质量管理 9、在应用作业流程图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时,应致力于减少的作业包括: 1.延迟 2.储存 3.操作 4.搬运 1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1.使管理过程标准化 2.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 3.向顾客提供信任 4.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 11、企业质量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包括: 1.行为层 2.精神层 3.制度层 4.物质层 12、活动关系图法中的O代表的含义是: 1.普通的

生产与作业管理新教材

第一章 1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 2?—般企业的战略都可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 3.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三个方面。 4?按生产性质分,生产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型两大类。 5.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周期长。 6.工艺阶段是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加工性质的差别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7.按照工序的性质,可以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两类。 8.组织生产过程,企业应划分为一些基本的生产单位,这些基本生产单位是按 两种基本原则进行组织的,它们是工艺专业化原则和对象专业化原则。 1.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2 .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职能级战 略3.性能质量价格4.物质生产型劳动服务型5.单件小批生产6.工艺阶段7.基本工序辅助工序8.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 第二章 1.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其内涵是指一个作 业单元满负荷生产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体现出企业的生产规模。 2.辅助车间(工具、机修)所拥有的机器设备不能参与企业基本产品生产能力的计 算,而只能算作辅助车间的辅助生产能力。 3.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每道工序设备的生产能力,所以,计算工作从单台 设备开始。 4.一年以内的生产能力计划称为中短期计划,它的最大特点是当年的可动用固定资产数 量是已定的。 5.生产能力计划具有战略性、风险性和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6.设施选址应该从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选址问题,因为整个生产活动是一个整体,每个企 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7.物料流向图法是用各单位之间物流量大小来确定物流之间移动顺序的最合理_ 并 依此进行厂内布置的一种方法。 8 .作业相关图法是根据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的选址方法。 1.最大限度 2.不能 3.单台 4.已定 5.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6.系统 7 .顺序8 .活动关系密切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doc 10)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 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 1.生产准备和组织 2.生产计划 3.生产控制 4、生产管理的原则: 1.讲求经济效益 2.坚持以销定产 3.实行科学管理 4.组织均衡生产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 1.加工装配型 2.流程型 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 1.备货型 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 1.大量生产 2.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 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 1.生产品种多样性 2.生产过程复杂性 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 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 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 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11、生产过程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 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 1.整理 2.整顿 3.清扫 4.清洁 5.素养 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 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生产作业管理hq.doc

生产作业管理复习资料 一章: 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生产战略具有三个特点:⑴贡献性⑵一致性⑶操作性。 2.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3.在流程型生产过程中,物料是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的,它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连续性。 4.企业必须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的具体原因是:⑴适应市场需求⑵新一代产品层出不穷,又很快被淘汰,导致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又迫使企业不断开发,生产和提供更新的产品⑶企业间竞争激烈,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重要的企业目标,企业不得不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产品,以取得竞争的主动权。但多品种小批量类型的生产组织工作要比其他生产类型组织工作复杂得多,这是其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⑴生产品种多样性⑵生产过程复杂性⑶生产能力的适应性⑷环境条件的多变性⑸生产计划的变动性⑹生产管理的变动性。 5.所谓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过程。 6.工业企业的生产一般是由许多部分进行的,根据各部分在生产过程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四部分:⑴生产技术准备过程⑵基本生产过程⑶辅助生产过程⑷生产服务过程 7.所谓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⑴生产过程的连续性⑵生产过程比例性 ⑶生产过程的节奏性⑷生产过程的柔性 9.工艺专业化也叫工艺原则,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 工艺专业化的优点: ⑴产品的制造线路有一定的弹性,比较灵活,能交好地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 ⑵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个别设备一时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较小; ⑶工人固定操作某一种设备,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技能。 缺点: 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较长,而且路线迂回复杂。造成运送原材料,半成品的工作量较大; ⑵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待的时间增多,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在制品,多占用了资金; ⑶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繁,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以及成品的成套性工作比较复杂。 10.对象专业化也称对象原则,就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优点: 1.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输的人力,设备和费用,减少仓库和生产面积的占用。 2.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在制品库存,节约资金。 3.有利于按期,按量,成套地生产完工产品。 4.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流水生产线,成组加工单元等。

生产管理作业程序

1.目的

使生产管理干部于现场管理时可依循此程序文件执行管理作业,让管理作业标准化。 2.范围 本作业程序文件适用于生产部门生产管理作业。 3.职责 3.1 现场操作人员依本作业程序文件执行设备操作、点检、保养、维护、产品组装、检测、维修等作业。 3.2 现场组长依本作业程序文件执行管理作业。 3.3 生产主管依本作业程序文件执行监督、稽核之工作。 4.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将分为人、机、料、法、环等管理项目逐一说明。 4.1人员之管理 4.1.1 生产人员出勤依生产需要,分正常班、夜班。生产部实行单休制,超出的工作时间按加班计算,严格 按公司的《考勤与假期管理制度》及《生产部薪酬核算规定》执行。 4.1.2 生产人员进入车间,须依《生产部管理制度》中规定的穿着进行各项生产作业。 4.1.3 新报到的人员,需施行相关的教育训练课程方可上岗。 4.1.3.1新员工岗前培训依生产部制定的培训文件执行,经考核合格时,发放上相关岗位上岗证。 4.1.3.2所有员工工作时需佩戴上岗证。 4.1.4新报到人员于相关训练二周后接受评定,生产组长对于不适任之人员需约谈及追踪表现状况;若未 有进步,以不适任处理。 4.1.5 生产人员每日需接受生产组长对其进行绩效考评工作,考评项目依《生产部员工绩效考核规定》进行。 4.1.6 多能工训练依生产部制定的《生产部多能工培训办法》进行。 4.2 生产设备之管理 4.2.1 各生产设备于使用之前需进行点检作业,并记录于相关的设备点检记录表内。 4.2.1.1 点检注意事项 4.2.1.1.1 各生产设备于点检时发现相关参数未能达标,则不能进行作业,需通知生产主管进行处理。待处 理好后,重新点检各项参数达到要求,方可继续作业。 4.2.1.1.2 点检表内若有不符合规定参数值出现时,不可填入,需待维修好后,填入正确的参数值,点检 表内各项参数必须按要求填入,不可空白,不得涂改,如有涂改需有生产主管签字。 4.2.1.1.3 点检表内的确认栏由生产组长确认,确认点检表内项目是否填写完整与正确,确认点检人员是 否如实进行点检作业。

生产作业管理办法

生产作业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1)规范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使之制度化。 2)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以及其他生产经营之目标达成。 1.2.适用范围 适用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事项及涉及的部门。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生产作业管理原则 2.1.生产部门组织 依《生产部门组织办法》,本公司所属之生产部门包含下列部门: 1)生管部 2)采购部

3)资材部队 4)制造部 5)开发部 6)生技部 7)品管部 2.2.生产管理作业事项 1)生产计划的制订、修改; 2)制造命令的发出、修改; 3)生产过程各项报告的呈报; 4)品质维持、改善、预防; 5)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 6)其他有关生产管理的事项。 2.3.生产计划 2.3.1.计划种类 1)年度计划

订出次年度各月份各产品系列生产、销售、库存之预定数量,于每年12月10日前完成。 2)季度生产计划 订出次季各月份产品系列生产、销售、库存预定数量。 A)业务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15日前,完成下季度之销售计划制订工作。 B)生管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20日前,完成下季度之生产计划制订工作。 3)月生产计划 订出次月份各产品系列的生产预定数量与进度。 A)业务部 每月18日前,决定次月份各产品系列的销售计划。 B)生管部 每月22日前,完成次月份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C)制造部 每月25日前完成次月份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4)周生产计划 订出下周各产品别、客户别的生产预定数量、进度。 A)生产部 每周周五前,完成下周各产品别、客户别的生产计划(含数量、进度)。 B)制造部 每周周六前,完成下周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2.3.2.计划确认流程 1)生产计划由生管部制订。 2)制造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确认,并提出修订意见。 3)必要时,由生管部主持召开周(或月)生产计划协调会,各相关生产部门 负责人参加,对生产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修改。 4)生管部综合各部门意见后对生产计划进行修订。 5)由生产副总经理批准正式生产计划。 2.3.3.计划变更 1)变更时机 A)变更时机

生产管理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道小题) 1. 设施布置时根据各单位物资运输量大小来决定其相互位置的方法是() (A) 物料流向图法 (B) 作业活动相关图法 (C) 物料运量图法 (D) 模拟试验法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随着消费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要求制造商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最有可能很好地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 (A) 模块化设计 (B) 内插式设计 (C) 外推式设计 (D) 模仿设计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的计划是() (A) 主生产计划 (B) 生产能力计划 (C) 综合生产计划 (D) 物料需求计划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1道小题) 4.一般来说,医生给病人看病属于大量生产。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5.在制品定额是指在必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保证有节奏地均衡生产所必需的在制品占用数量。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6.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准备、服务过程的总和。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7.组织流水生产时工艺过程应既能分解也能合并,以适应工序同期化的需要。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生产周期。 8.在成批生产中,批量=平均日产量Х 解答参考: 9.为了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应经常保持其最大生产能力。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产品设计方法上,外推式设计与内插式设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10. 解答参考: 11.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指标越高越好。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产品质量。 12. 解答参考: 为使平均流程时间最小,单一机床的零件加工排序应按“最短加工时间准则” 13. 解答参考: 14.制造业选址的决策重点通常在于追求成本极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