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毛概论文——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毛概论文——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论我国生态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

俞颖敏

(020101班,20101001569)

摘要:本文结合世界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变迁特点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结合和谐发展观来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战略措施: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is, human civilizatio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e’ll analyze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faced,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mbined with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e should impro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eographical space, promote all-arou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intensify protection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system building 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gress.

[Keywords]: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一、现代化发展进程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内,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同时产生了工业文明, 以无生命的东西为劳动对象, 材料与能源( 物质资源) 是其主要资源; 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手段, 主要是依靠力学、物理学与化学等科学技术; 在不依附自然条件的工厂中进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 它使用的资源是物质与能量, 主要是煤、石油等能源和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等物源。工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并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运动在全球的扩张, 工业生产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的危机, 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带来巨大的冲击。

信息化阶段, 开始了劳动过程的自动化, 并对通信过程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从此产生了信息文明。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业, 它使用的资源是信息与知识, 它既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 是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信息与知识的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电磁辐射和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废品。但利用信息通讯与管理,

可以减轻环境、资源与人口带来的压力。

生态化阶段。它以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5我们共同的未来6为标志,开始重视人类生产过程与生活过程的生态化。作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 它使用的资源是自然资源, 一部分是非生物资源, 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气候等; 另一部分是生物资源, 如森林、草地、各种农作物、各种家养动物以及微生物。农业资源大部分是可以再生的, 生态农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这是生态化不同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根本特点。

二、我国现状

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相一致, 同时具有自身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特点。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化( 工业化) 三改(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978 年底开始改革开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由中国科学院编纂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称,与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据预测,随着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我国许多滨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将变为一片汪洋,到2035年,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20世纪上半叶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损失的总和。(江泽慧等,2008)

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2.68亿公顷,严重沙漠化趋势的约3.35亿公顷,二者合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6%,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地超过3.35亿公顷,已经延伸到17个省份。目前,我国每年沙化、退化的土地超过20万公顷,由于裸露地面缺乏植被保护,2008年上半年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风暴”肆虐千里,连离大西北千里之外的绿化植被条件相对较好、降水较多的南京和上海等地也都受到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影响。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森林资源的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生长量,当代人过早的消耗了后代人想用的森林资源……

上述问题表明,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严重的。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如果相对不足的自然资源和其生存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也难以为继。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和谐发展观以来,我们慢慢体会到和谐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自然界在其45 亿年的不断演替中以不争的事实反复证明: 绿色生命的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最终走向以和谐协调占主导地位的顶级群落状态, 这时生态系统趋于平衡( 动态平衡) , 其自组织能力、抗干扰能力、创造能力都比较强, 因此绿色生命系统能够显示出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繁荣景象。这就是生态和谐。

人体生态系统的发展亦是如此。人的生理的阴阳协调, 心理的和谐平衡, 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中医就有怒伤肝、哀伤胃、

惊伤胆、郁伤肺和乐极生悲之说, 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同样如此。人们渴望和谐、追求和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 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 它们不但互相包含, 而且直接相通。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 全面繁荣。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生态文明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当人们能够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后,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十分和谐、美好的社会。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李良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2】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廖福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2期( 总第137期)

【3】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 黄顺基. 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11期

【4】十八大报告内容要点.胡锦涛.2012年12月

毛概论文范文

乡镇里的转变型经济 ——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兜率禅寺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寺庙,位于修水县渣津镇龙安山东麓。她始建于隋开皇末年,距今有1400多年,是修水县境内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自宋代以来,兜率禅寺成为临济正宗黄龙派一个重要的弘法道场。时光恁冉,兜率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无数次兴衰,展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兜率禅寺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建的,但仍保留了许多旧有的文物和景观,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文化历史和民间传说,宋代建造的香火桥,三仙桥,龙峰池,以及历代高僧的墓塔,保留至今,古朴依然。本文针对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做一调查及评述。 关键词:转变型经济兜率寺旅游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西修水县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步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国家宏观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工作思路使我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一直是我们需要努力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突出解放思想的励志效应,以观念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以思想理念的大解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 二、突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城市扩容提升县域经济张力 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按照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的思路,围绕开发城北、完善城南、拓展城西、打通城东、改造城中,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这一主题,盘活城市资源,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把握怀化实施“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战略”的发展契机,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科学规划,周密实施。城市扩容,基础设施先行。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招商带动的思路,首先抓好城镇的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项目规划工作,并周密组织实施。重点发挥卢峰、低庄、江口、龙潭等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这些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通过不断的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将县城建设作为我们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加大对县城城区交通、环卫、供水供电等基础市政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我县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张名片。在县城规划建设中,可以考虑落实行政中心搬迁项目,这将会对县城新区建设将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北、城西新区规划建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概论文调研报告范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两弹元勋”邓稼先 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联系电话: 批阅教师: 提交时间: “两弹元勋”邓稼先 ——关于邓稼先的互联网调查

【摘要】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关键词】邓稼先两弹元勋无私奉献家国情怀淡泊名利 【活动简介】每个时代都有一群默默奉献,承载人类前行的一群人。这次活动调研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通过报刊,网络等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并学习了邓稼先先生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学习了邓稼先先生在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要贡献。这种充满责任和担当,科学求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楷模履历】1958年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走进了时任我国核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要调你去参加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 这个大炮仗,指的是原子弹。而这个青年是邓稼先。 接受钱三强交与的任务后,邓稼先开始消失在亲戚朋友的视线里,长达28年,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忙什么。直到1986年6月的一天,他的名字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一个埋藏了28年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原来当年那个年轻人投身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去啦。 在当时人才济济的中科院,为什么钱三强会选择年轻的邓稼先主持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恐怕还得从邓稼先小时候说起。 13岁时愤而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大学毛概论文论_改革开放6000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改革开放 学校专业姓名学号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三十年改革,三十年风雨探索,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喜悦收获,三十年光辉历程。三十年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其中蕴藏着哪些深刻的启示,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那么改革开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存在着其必然性。首先,改革开放是根除历史遗留的需要。封建经济、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在人们思想中的遗留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开拓。从明清至民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经济理念;外国入侵掠夺、军阀混战蹂躏的动荡经济环境;明中期以后,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骚扰、荷兰入侵;晚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举入侵,瓜分中国;民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长时间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些导致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封闭性、排外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进行过土

毛概论文之改革开放

外国语学院12级英教4班林婉婷120201092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演绎了前所未有的果断决策,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回忆过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中国要消除“左”的干扰、摆脱传统体制的制约,就只有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走向繁荣富强。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不断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向前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正文: 改革开放实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怎样理解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弄清这些问题,对全面认识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邓小平不但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而且描绘并规划了具体蓝图,领导制定了实现这个蓝图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而始终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大方向。而今,改革开放已成为深入民心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邓小平理论不仅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更为我们建设了一个新时代。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一些失误产生的原因。首先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全党应解放思想、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人民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产生迷茫的时候,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事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在思想观念上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使人民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观念,以辩证双向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方法,就是改革开放。

2020毛概期末论文3000字范文

2020毛概期末论文3000字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途径 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紧跟党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放松,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建文明、爱国、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 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一理论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前进的动力 与方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实 践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义。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能 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提高 我们的教育质量。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够 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保证其正确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首先,将社会共同理想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即要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导下,把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结合 起来,努力打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培养优秀的教育资源、培育社会 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主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联系实际。一方面,必须要从当前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入手。目前,众星拱月的家 庭成长环境造成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思想单纯、脱离实际的现象,我们要鼓励并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入基层,去真正体验国家这些年发 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骄人成绩。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来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奋斗,为共产主义 理想奋斗终生的坚强信念。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共同理想的观念的教育,要把理想和现实相结合,不可偏废其一,使其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 差距以及如何缩小差距。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情况,帮助广大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所以,在高校中要把共同理 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不能以违背 共同理想为前提。 三、建立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精髓,坚持两个精神不动摇,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立足于民族之林,必须具备优秀的精神品格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的核心动力,能够促进民族不断改革创新向好的方向发展。民族精 神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 断的精神动力和生命力,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 圣地,更应该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到课程教育中,保持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更好地为社 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一,创建理性爱国的文化氛围。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爱国主义是指个人、组 织和团体对国家的热爱之心,一切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为祖国 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的立足于世界之林,要 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爱国的文化氛围。中国大学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将爱国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 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能够帮助同 学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将祖国的前途和发展视为己任,心系国家,将爱国主义的思想扎根于灵魂深处。各大高校还将爱国 主义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衍生出“爱国、爱校、爱班级”的思想道 德体系,组织了一系列具有爱国特色的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 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从实践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形成自觉维护 祖国利益的高尚情感和道德情操。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仅有

2020年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高达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高校的就业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国家也从财政、金融等角度扶持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没有良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会使我们的人才流失,使社会缺乏创新能力,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是国家的宏观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对以后工作的要求及对就业问题的理解。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在浙江理工大学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和寝室进行调研,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覆盖性。本次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性达100%。 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就业问题的理解”“不同专业就业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本科学校以及专科学校进行调查以做到尽可能的全面,考虑到大三,大四的学生对这方面了解会全面可靠些,所以针对的同学都是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的,经过分析核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虽然只是采取问卷的形式,但是针对性比较全面,而且是对图书馆每层进行随机抽取对象,男女比例相等,使问卷结果更加合理,客观,充足。 二、大学生就业观 (一)、大学生期望工资 大学生,与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在相同的体力环境下,得到的工资大部分会比一般人高,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所了解到的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第一年的工资如下图所示 由表所知,大学生一般感觉个人素养以及理论能力相对于未接受大学教育的

毛概文献精读阅读笔记3000字

毛概文献精读阅读笔记3000字 篇一:3000字毛概论文终结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班级: 12级电气本1班学号:2021081107 姓名:郭子良 内容摘要:本文以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主旨,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资源、财富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的格局,在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和平。 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世界地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前言 我国30 年的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这场伟大革命, 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中国走在了时代前列, 我们党成为时代先锋。 总结30 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3 0 年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进一步改革开放。

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有着深厚的国际国内背景, 面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困难, 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着力回答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这一时代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各国, 在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 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 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至20 世纪70 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在此同时, 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 缓解社会矛盾, 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 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 但也走了弯路, 甚至发生/ 文化大革命0 这样全局性的失误, 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泽东思想和 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 __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000字毛概论文

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该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对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 一、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毛泽东思想中特别注重党员的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当今党的建设中仍旧需要重点注重的地方,这关系到一个党发展的方向。其中还要求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39年7月7日,毛泽东在华北大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首次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称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同年10月4日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并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在加强党建的探索过程中,有很多独创性的经验。将支部建在连上;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的建设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入党;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2】告诫党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党建理论地指导下,对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坚持、发展和创新,使党建理论开创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姿态。 二、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国防建设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以及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及理论虽然是在建国前后时期提出,却对后来的中国,甚至国际有着深刻的影响。 (1)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生动体现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人民战争的根本立场;生动体现在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动体现在客观反映战争指导规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态度; )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 (2)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3)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 (4)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

【毛概论文大学生毛概论文2000字】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毛概论文大学生毛概论文2000 字】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 字 (一)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蕴含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去研究和探讨其中所固 有的规律性。 它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按照这条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本的途径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向认识的对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作为人们行动的向导。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即是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 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

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 总之,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详细地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的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可见,实事求是原则简洁明晰地表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也就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根据,又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涵盖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

建生态文明走持续发展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未来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这种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与以往的工农业文明有相同的地方,即以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又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尊重自然,而不能竭泽而渔。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2012年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途径和具体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问题的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便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泛滥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要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

毛概假期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论文

毛概假期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论文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毛概假期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华民族的崛起,依靠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文化传统,依靠的是红色文化。而红色影视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历史上上下下近五千年,中国向来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大国。而最终的结果,便是在晚清沦为一个殖民地。在中华大地的危急时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红色电影将那些灿烂的瞬间永恒汇聚起来,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奋斗图强的品质深刻的通过经典的红色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世界观。 红色影视是指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红色影视”中的“红色”,有着其特定的含义,既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红色影视自解放独立以来,不断地发展改进。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该类作品称为经典的红色影视,它们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显有血有肉。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红色影视陆续上映荧幕,群众们通过红色影视了解了更多,也懂得了更多。而红色影视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革命时期的思想与进步。红色影视展现的不仅仅是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还有伟人思想与灵魂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成长,新时代的来临。 背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以《建党伟业》为主打的红色影视无疑会掀起新一轮红色热浪。回眸这些年的影视屏幕,《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建国大业》等一批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在当代视角下,通过改编和原创的方式再次掀起了一股红色潮流,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神话”。深度挖掘红色影视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是目前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意义:红色电影曾经是陪伴了一代人走过青春岁月,也曾经是一代人童年时候的重要回忆。也许,现在青年眼中的红色电影只是它们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不太能够理解的历史,只是父辈口中的传说。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有着光荣的使命,有着一份属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热血与激情去回顾历史。 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丰富我们的生活,自由的寻找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原创)成绩:论文题目: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系: 年级: 学号: 姓名:

说实话,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跨度,这个题目有点太大,太旷,恐怕自己拿捏的不能太到位,所以这次的论文我从自己最有切身体会,也觉得变化最大的点出发写起,写的就是这三十年姥姥家的变化。 先介绍一下人物,姥爷是一位退伍老兵,19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辽沈战役,三等残废军人。建国以后,被分在抚顺的公安系统,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的姥爷就胁迫姥姥辞去工人工作,毅然回到丹东老家的一个农村落户。姥爷当上了镇上的民兵连长,而姥姥则沦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失去了工人的身份,没了工作,房子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姥姥就借钱买了两间年久失修的泥巴房,以为可算有个安身之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68年老舅早产,连累姥姥得了重病,之后老舅又患上了大叶肺炎,那个时候医疗水平低下,每个家庭都没什么积蓄,为了给老舅跟姥姥治病,姥爷只好向生产队,后来又向信用社借钱,这一借就借了2200块钱。2200块钱,可能现在有时候连一顿饭钱都不够付,可是在68年,那是个天文数字,这个沉重的经济打击一下子就让姥姥家变成整个堡子最穷的人家。为了还债,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家里的母猪都上缴到生产队抵钱了,平时只吃糟糠饼子,吃顿豆腐就像过年一样,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就因为跟家里赌气一顿早饭没吃,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虚弱的从学校走不回家去。妈妈上学的时候只有一条裤子,一年四季都穿着,磨破了,就补补,结果这条裤子被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就这样,陪着我妈走过了五个春秋。现在,那些针脚密实的补丁仍然能在妈妈的小学毕业相上看见。那些补丁好像就象征着那些艰难贫穷的岁月,深深地刻在年轮的烙印上,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姥爷在村里的钢厂上当保管员,一天挣1块8毛6,妈妈已经上了八年级,在拼命读书,因为恢复了高考制度,又让每个念书的孩子有了希望,而没赶上好时候的大舅每天凌晨一点去火车站装矿石,和姥姥成天忙里忙外,没日没夜的干活,就是为还那2200块钱。 姥姥至今还记得那天,她说那天全生产队的人去村里开会,她没念过书,听不懂那些洋词新话,但是生产队长的意思她是懂了的,以后再也不用把东西上缴到生产队,再也不用拿着粮票布票每年领那规定的几斤白面几尺布。姥姥说,那天她心里头止不住的高兴,因为她看见了一样东西,那个东西叫希望。姥姥脑袋

2018最新毛概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范文

2018最新毛概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是指参加社会实践,对实践中的感受做的客观总结内容要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一、内容 1.调查报告的内番应属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范畴之内,井遵循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 2.调查报告的结构可以包括五个部分:前言(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内番、过程等)、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结果分祈、建议、结尾等,最后可以有附录(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或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寺), 3、应对调查报告的王题运用某一种或儿种社会调查万法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结果要有自己的分祈,不能没有调查泛泛而谈,也不能只有调查而没有自己的分祈; 4、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二、格式 1、每个专业的小班台订成1本,按字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做一个统一的封面和目录,封囱与目录的格式和内番可参考下例(目录请自动生成),装订时请在中缝处体现:字年字期、字院、专业年级班级、指导教师等信息,目录后升始编页码,每

一份调查报告均双囱打印,每一份调查报告最后都要附上“评价与评分”页。 2、正文内题目用黑体小二字,居中;下一行写姓名、字号,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居中。 3、正文内各大要点用黑体四号字型,缩进2字符,要点后不要标点符号。 4、正文内番用宋体小四字型(文中英文字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字体),行间距用固定值22磅,段落升始时缩进2字符,段落与段落间不要空行。 5.页囱设置值: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其他默认,a4纸打印。 6、从正文升始插入页码,页码居中。 7、需要引用相关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王利民.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pb/ol].(XX-04-29)[XX-02-251 [2]韩明.论企业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一又书齐南轻骑知识型员工的调查分析山].济南山东大字,XX:49^'52. 8、具体格式可参考下例。 三、范文 1、调查目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i司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

3000字毛概论文终结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班级: 12级电气本1班学号:2012081107 姓名:郭子良 内容摘要:本文以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主旨,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资源、财富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的格局,在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和平。 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